Workflow
贝瑞基因(000710)
icon
搜索文档
贝瑞基因(000710) - 2018年4月18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3 09:52
公司基本信息 - 证券代码 000710,证券简称贝瑞基因,全名为成都市贝瑞和康基因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2] - 投资者关系活动为特定对象调研,时间是 2018 年 4 月 18 日上午 9:30 - 12:00,形式为问答 [1][5] -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为董事会秘书王冬和证券事务代表金晋 [5] 公司业绩与业务情况 业绩情况 - 2017 年净利润 2.3 亿,同比增长 54%;2018 年业绩承诺扣非不低于 3.1 亿,同比增长超 35% [5] - 过去 2 年经营性现金流为正,经营管理质量高;毛利率和净利率有所提升,产品质量高、竞争力强 [5] 业务情况 - 主要业务 NIPT 收入接近 10 亿,产品从贝比安升级到贝比安 PLUS,价格提升,检测病种从 3 个扩大到 100 多个,计划做到数千种病 [5][6] - 肿瘤检测布局包括晚期检测(医院接纳度高但未普及,空间大)和早期诊断(技术已开发,正在验证,至少千亿市场) [6] - 产业链布局:出资 500 万美元投资美国 Bionano 公司,提高结构变异检测效率和正确率,相关业务未来市场空间大 [6] 互动问答要点 技术对比 - CSMART 技术与 DDPCR 技术在肿瘤检测方面对比,CSMART 技术分辨率为 3/10000,定量结果重复性(CV)为 5%,可进行多突变 Panel 检测和新发突变检测,能准确判断血浆中 ctDNA 突变位点及数量,指导个体化治疗方案,实时监测疾病进展 [7][8] 血液检测优势 - 血液检测针对 CTC、ctDNA 及外泌体,可规避肿瘤转移和无法获取组织问题,规避肿瘤异质性,能实时监控患者病情,获医院较高认可度 [8] 股权出让原因 - 出让福建和瑞股权是因液态活检技术开发需大量资金和时间,引入投资者可加快产品上市,投资者看好肿瘤早诊技术,项目将进入大规模数据验证阶段 [8] 投资与收购意向 - 投资 500 万美金给 Bionano 公司,目前谈收购意向尚早,若公司发展好会考虑,Bionano 基因结构检测优于同行,行业平均水平 30 - 40%,其一般可解决 70%问题 [8][9] 市场发展问题 - 基因检测市场未达预期规模是因未普及,需逐个项目推广,NIPT 是百亿级市场,肿瘤早诊是千亿级,行业数量以 2X 速度增长 [9][10] 市场拓展来源 - 肿瘤早诊基因检测业务市场拓展主要来自保险公司、体检中心、医院,研发阶段主要是医院,肝癌、妇科特别是宫颈癌检测可能获突破 [10] NIPT 完成例数 - 2017 年中国市场 NIPT 完成例数约 350 - 400 万例,贝瑞占 1/3,金额占比更高,2018 年价格稳中有降 [10] 试剂销售增长原因 - 基因检测产品获 CFDA 批准,技术优化使操作简单、成本降低,医院从采购服务转向采购设备和试剂,大型医院采购动力大,但中国能做产品销售模式的大型医院仅 400 多家,目前产品和服务销售模式比例接近一比一 [10][11] 测序设备研发策略 - 公司未积极布局上游设备研发,但不排除进行技术研发以降低成本 [11] 贸易战影响 - 目前贸易战对公司与 Illumina 合作关系影响不大,预计也不会太大,最坏情况对净利率影响不超 2% [11] 客户和供应商集中风险控制 - 家辉医院占比从 2014 年的 50%降至今年的 20%,公司对其依赖度降低;公司是 ILLUMINA 全球最低价格客户之一和前十大客户,双方相互依赖 [11]
贝瑞基因(000710) - 2018年6月28日投资者关系现场活动记录表
2022-12-03 09:22
公司基本信息 - 证券代码 000710,证券简称贝瑞基因,全名为成都市贝瑞和康基因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2] - 投资者关系活动时间为 2018 年 6 月 28 日上午 10:00 - 12:00,形式为问答,接待人员为董事会秘书王冬 [3] 公司商业化能力 - 选择优质检测项目能力:遵循科学逻辑、医学伦理、商业前景原则,以高通量测序技术为基础定位临床应用,精准选择满足市场需求项目 [3] - 研发优质产品和服务能力:持续研发投入和杰出研发团队,能迅速精准研发满足市场刚需产品和技术 [3] - 实现商业化推广能力:坚持直销为主,有全国性专业销售团队对接大中型客户,推动临床基因检测网络建设;成立政府民生项目团队探索出生缺陷预防途径;业务覆盖港澳台并成主流供应商 [4] 互动问答 股权出让问题 - 出让福建和瑞股权原因:液态活检技术开发需大量资金和时间,引入投资者可加快产品上市,投资者看好肿瘤早诊技术,项目将进入大规模数据验证阶段 [4] - 出让安排影响:授予福建和瑞肿瘤业务独家经销权和 5 年知识产权排他许可,未承诺业绩或保底收益,公司有权决定是否收购其他股东股权,未来可在风险可控下享受收益 [4] 产品 + 服务模式优势 - 推出适应国情的测序平台,2015 年 3 月获 CFDA 医疗器械许可证后已进入近百家医院,通过试剂销售和售后服务构建商业运营网络 [5] - 重视渠道,贴合客户需求,提供高质量产品及服务,通过合作拓展全国渠道网络 [5] NIPT 价格问题 - 预计今年 NIPT 价格下降幅度不大,2018 年与 2017 年相比稳中有降,不会大幅降价 [5] NIPT 产品与服务模式问题 - 公司 NIPT 产品模式约占市场 70% [5] - 未来产品模式前景大,随着 NIPT 在二三线城市渗透,服务模式增速将提升,发展战略是服务模式先占市场,产品模式再超越 [6] 基因组数据库问题 - 福建以产业园模式构建的基因大数据中心已进入一期建设阶段 [6] - 公司拥有全球最大的中国人全基因组数据库,未来将提升生物信息技术存储、计算、分析能力,探索人工智能应用,搭建产、学、研、资生态系统 [6]
贝瑞基因(000710) - 2018年8月28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3 09:22
公司概况 - 公司名称为成都市贝瑞和康基因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证券代码 000710,证券简称贝瑞基因 [2] - 经营理念是以“创新为基石,品质为价值”,使命是“用不断创新的基因技术,服务社会,造福人类”,目标是成为全球卓越的基因科技企业 [4] - 从 2010 年到 2018 年,实现中国基因测序临床应用向肿瘤早诊临床应用探索转化,完成系列产品推广和临床应用、获批产品、启动建库、布局产业园、完成上市、开启肿瘤早筛新篇章,成为行业领跑者 [4] 投资者关系活动信息 - 活动类别为分析师联合调研会、问答,时间是 2018 年 8 月 28 日上午 10:00 - 12:30,接待人员为董事长高扬先生、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王冬先生 [3] - 参与单位及人员众多,包括西南证券周平、上海南土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任毅等 24 人 [2][3] 业务数据与趋势 - 2017 年产前筛查检测数量约 100 万例,2018 年上半年数量增速不到 40%,预计全年增速 30% 左右,行业全年增速 20% 以上,公司处于领先地位 [4] 项目选择与企业优势 - 选择项目遵循科学逻辑、医学伦理、商业前景三项原则,定位基因检测临床应用,精准选项目 [5] - 形成从选项、开发到规模化的完整商业闭环,是保持头部企业的原因 [5] 业务相关问题解答 - 商业销售模式与其他机构不同,产品和服务通过招投标获客、直销获前端价格,降价一般为终端医疗服务降价,一定期限内价格稳定 [5] - PCR 法只能针对少数基因位点检测,消耗样本且有信息遗漏,NGS 检测可对一整条基因链一次性检测,更代表精准治疗 [5][6] - 支撑 NGS 长远发展的原因是技术低成本高精度、大数据科学管理与分析、大数据解读和健康咨询 [6] - 现阶段对基因测序仪战略性布局考虑不深入,会与单位合作开发特定临床应用测序仪 [6] - 布局基因测序产业链下游壁垒包括资质要求、检测能力等,重要条件是高标准实验室、全面数据解读分析能力和较强销售队伍 [6] 发展战略 - 全产业链布局,上游涉足仪器和试剂生产,中游开展多种检测业务,下游建设产业园、布局基因治疗,搭建完整诊疗过程 [7]
贝瑞基因(000710) - 2018年8月22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3 09:20
公司基本信息 - 证券代码 000710,证券简称贝瑞基因,全名为成都市贝瑞和康基因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2] - 投资者关系活动为业绩说明会,时间是 2018 年 8 月 22 日下午 15:10 - 16:30,主题形式为问答,上市公司接待人员为总经理周代星先生、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王冬先生 [1][4] - 参与单位及人员众多,共 47 人,涉及西南证券、中源协和等多家单位 [2][3][4] 公司业务介绍 - 专注以高通量测序技术为基础的基因检测服务,早期分析 3 种染色体疾病,现扩大到 100 种,未来检测疾病数量可增加,还能检测单基因病、多基因病、复杂性疾病等 [5] - 在血液 DNA 检测方面有灵敏度和精度高的优势,延伸至血液中肿瘤突变基因检测以实现肿瘤早期筛查和诊断 [5] 肿瘤早筛挑战及应对 挑战 - 技术问题:肝癌、乳腺癌筛查灵敏度达 95%,肺癌筛查灵敏度超 60%、特异性超 90%,高要求使肿瘤早筛面临技术突破问题 [5] - 临床问题:国外基于回顾性研究,推广到肿瘤早筛需开展前瞻性队列研究,对资金和临床资源要求高 [5] - 经济问题:项目越早期,患者支付费用越低,发病率越低,卫生经济学回报越低 [5] 应对 - 已率先启动肝癌队列研究,布局 10 多家临床中心,预计 2018 年底前披露先导研究结果 [5] - 肺癌、妇科肿瘤早筛方面,正与国内临床专家沟通,希望尽快启动项目研究 [6] 问答环节要点 无创 DNA 产前筛查 - 2017 年产前筛查检测数量约 100 万,年数量增速不到 40%,预计全年增速略高于行业增速(行业全年增速 20%以上),公司定价高端,有品牌效应 [6] 福建和瑞股权 - 只持有福建和瑞 19.41%股权,引入投资者可加快产品上市,投资者看好肿瘤早诊技术,项目将进入大规模数据验证阶段,公司授予其肿瘤业务独家经销权,5 年排他许可知识产权,有权决定是否收购其他股东股权,未来在风险可控下享受收益 [6] 血液学检查和组织学检查差异 - 以每年新发 450 万肿瘤患者计,仅 30%能进行组织学检测,最多 100 多万份样本,70%患者只能接受血液学检查,另外 30%患者也可接受,且用药监测、预后检测只能用血液学检查,理论上血液学检查市场是组织学检查的数十倍 [7] 知识产权保护 - 早筛的 MARKER 和晚期检测差别大,早期是多类别 MARKER 综合,需复杂算法,公司不会面临其他测序商后来居上风险 [7] 肿瘤早筛检测逻辑 - 从高危人群着手,有两种思路,公司采用针对特异性基因突变检测的思路,如肝癌早期诊断可在转移前切除 [7][8] 未布局自主测序设备原因 - 测序仪器研发投入高,需几十亿,中国每年市场规模仅几十亿,研发投入大且市场空间小,目前使用自己仪器,但因专利问题需采购原器件国内组装 [8] 基因检测应用到基因治疗 - 普通癌症基因治疗较遥远,基因治疗应用于遗传性癌症治疗已可实现,且越来越多企业在推进 [8]
贝瑞基因(000710) - 2022 Q3 - 季度财报
2022-10-28 16:0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公司第三季度营业收入为3.73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54%[5] - 年初至报告期末营业收入为10.53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5.32%[5] - 第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42.07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75.95%[5] - 年初至报告期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为1619.42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57.74%[5] - 营业总收入同比下降5.3%至10.53亿元[17] - 净利润由盈转亏,净亏损1377.8万元[18] - 基本每股收益为-0.0458元[18]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研发费用同比下降15.5%至7712.8万元[17] - 销售费用同比增长0.6%至2.15亿元[17] 现金流量表现 - 年初至报告期末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698.60万元人民币,同比改善71.43%[5]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改善83.00%至-4564.16万元人民币[9]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33亿元人民币,同比大幅下降224.71%[9]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现金10.43亿元,较上年同期10.19亿元增长2.4%[19] - 收到税费返还6992.52万元,较上年同期217.94万元大幅增长3108.2%[19] -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11.30亿元,较上年同期10.49亿元增长7.7%[19]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小计11.57亿元,较上年同期11.43亿元增长1.2%[19]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698.60万元,较上年同期-9446.64万元改善71.4%[19]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564.16万元,较上年同期-2.69亿元改善83.0%[19] - 购建固定资产等长期资产支付现金6925.26万元,较上年同期2.33亿元下降70.3%[19] - 取得借款收到现金1.14亿元,较上年同期2.08亿元下降45.0%[20] - 偿还债务支付现金2.24亿元,较上年同期1.43亿元增长56.9%[20]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2.23亿元,较期初4.17亿元下降46.4%[20] 资产和负债变动 - 货币资金较年初下降46.25%至2.25亿元人民币,主要因支付采购款及偿还借款[9] - 开发支出较年初增长56.26%至3408.60万元人民币,主要因研发投入增加[9] - 货币资金为2.246亿元人民币,较年初4.179亿元人民币下降46.3%[14] - 应收账款为11.822亿元人民币,较年初11.034亿元人民币增长7.1%[14] - 存货为2.959亿元人民币,较年初2.339亿元人民币增长26.5%[14] - 流动资产合计为17.977亿元人民币,较年初19.066亿元人民币下降5.7%[14] - 长期股权投资为1.270亿元人民币,较年初1.733亿元人民币下降26.7%[14] - 固定资产为7.902亿元人民币,较年初8.414亿元人民币下降6.1%[14] - 在建工程为2.810亿元人民币,较年初2.676亿元人民币增长5.0%[14] - 开发支出为3408.6万元人民币,较年初2181.3万元人民币增长56.2%[14] - 短期借款减少41.8%至1.11亿元[15] - 合同负债增长21.3%至1.10亿元[15]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微降0.03%至24.90亿元[16] - 资产总额下降5.2%至33.37亿元[15] 投资和联营表现 - 对联营企业投资亏损扩大至4460.2万元[17] 股权结构信息 - 控股股东高扬持股11.37%共4031万股,其中质押3076万股[11] - 第二大股东宏瓴思齐持股8.46%共3000万股[11]
贝瑞基因(000710) - 关于参加2022年四川辖区上市公司投资者集体接待日活动的公告
2022-09-09 08:05
活动基本信息 - 活动名称为2022年四川辖区上市公司投资者集体接待日活动 [2] - 活动举办方为四川证监局、四川省上市公司协会与深圳市全景网络有限公司 [2] - 活动采用网络远程方式举行 [2] - 活动时间为2022年9月16日(周五)14:00 - 17:00 [2] 参与方式 - 投资者可登录“全景路演”网站(http://rs.p5w.net)参与 [2] - 投资者可关注微信公众号“全景财经”参与 [2] - 投资者可下载全景路演APP参与 [2] 公司参与人员 - 公司董事长、总经理高扬先生 [2] - 财务总监张松清先生 [2] - 董事会秘书艾雯露女士 [2] 交流内容 - 就公司2022年半年度业绩、公司治理、发展战略、经营状况、融资计划和可持续发展等投资者关心的问题进行沟通交流 [2]
贝瑞基因(000710) - 2022 Q2 - 季度财报
2022-08-12 16:0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6.80亿元同比下降7.27%[21] - 公司2022年上半年营业收入680.2988百万元,同比下降7.27%[52] - 公司总营业收入680,298,823.07元,同比下降7.27%[57][59] - 公司2022年上半年营业总收入为6.80亿元,同比下降7.3%[146] - 归母净利润亏损1861.49万元同比下降159.60%[21] - 净利润为-17.1272百万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8.6149百万元,同比下降159.60%[52]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亏损1861.49万元,同比下降159.6%[148] - 扣非净利润亏损2024.95万元同比下降166.80%[21] - 净利润亏损1712.72万元,同比下降154.3%[147] - 基本每股收益-0.06元同比下降168.10%[21]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0.74%同比下降2.05个百分点[21]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成本为3.68亿元,同比下降0.6%[147] - 研发费用为5094.58万元,同比下降15.2%[147] 各业务线表现 - 医学检测服务实现营业收入267.6353百万元,同比增长0.92%[53] - 医学检测服务收入267,635,255.34元,同比增长0.92%[59] - 试剂销售收入24245.19万元,同比增长19.73%[54] - 设备销售收入5038.94万元,同比下降2.43%[55] - 基础科研服务收入10685.01万元,同比下降39.08%[56] - 试剂销售毛利率53.04%,同比下降2.97个百分点[61] - 基础科研服务毛利率30.87%,同比下降11.14个百分点[61] - 设备销售毛利率14.38%,同比上升7.19个百分点[61] 各地区表现 - 境内市场收入615,658,696.13元,同比下降7.83%[59] 现金流状况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341.69万元同比改善108.86%[21]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3,416,869.47元,同比改善108.86%[57]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341.69万元,同比改善108.9%[153]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7.14亿元,同比增长11.9%[153] -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为4.67亿元,同比增长0.3%[153] - 支付的各项税费为3827.14万元,同比下降31.5%[153] - 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支付的现金为6572.71万元,同比下降14.2%[153]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为6572.7万元,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212.3万元[154] -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6508.5万元,其中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为6508.5万元[154] - 筹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为1.46亿元,其中偿还债务支付的现金为1.37亿元[154]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8088.1万元[154]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1.04亿元,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3.13亿元[154] - 母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447.5万元[155] - 母公司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358.5万元[155] - 母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89.1万元,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385.0万元[156] 资产和负债变化 - 总资产33.65亿元较上年末减少4.40%[21] - 资产总计减少至33.65亿元,较期初下降4.4%[138] - 归母净资产24.94亿元较上年末微增0.16%[21]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为24.94亿元,较期初基本持平[140] - 货币资金减少至3.14亿元,较期初下降24.9%[138] - 应收账款增至11.23亿元,较期初增长1.8%[138] - 存货增加至2.531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从6.64%升至7.52%[66] - 存货增至2.53亿元,较期初增长8.2%[138] - 长期股权投资减少至1.426亿元,占比从4.92%降至4.24%[66] - 长期股权投资减少至1.43亿元,较期初下降17.7%[139] - 固定资产略降至8.088亿元,占比微增0.13个百分点至24.04%[66] - 在建工程增至2.805亿元,占比从7.60%升至8.34%[66] - 短期借款减少至1.485亿元,占比从5.41%降至4.41%[66] - 短期借款减少至1.49亿元,较期初下降22.1%[138] - 其他权益工具投资增加至1.114亿元,增幅5.57百万元[68] - 交易性金融资产保持381.50万元未变动[68] - 开发支出增至3136万元,较期初增长43.7%[139] - 应付账款减少至2.70亿元,较期初下降20.4%[138] - 合同负债增至1.05亿元,较期初增长16.4%[138] - 负债总额从9.96亿元减少至8.33亿元,下降16.4%[140] - 货币资金从期初474.10万元减少至期末385.05万元,下降18.8%[142] - 长期股权投资从47.74亿元减少至47.43亿元,下降0.6%[143] - 母公司未分配利润为-1.78亿元,较期初-1.39亿元进一步恶化[144] - 少数股东损益为盈利148.76万元,同比增长382.7%[148] - 综合收益总额为亏损553.93万元,同比下降120.4%[148] - 对联营企业和合营企业的投资收益为亏损2586.66万元,同比扩大26.5%[151]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的未分配利润为9.42亿元[158] - 少数股东权益为3350.9万元,所有者权益合计为25.24亿元[158] 非经常性损益 -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中政府补助355.06万元[25] -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合计为1,634,656.01元[26] - 所得税影响额为-243,596.51元[26] - 少数股东权益影响额为-326,375.12元[26] 业务和产品介绍 - 公司主营业务为以高通量测序技术为基础的基因检测服务和设备试剂销售[31] - 无创产前基因检测NIPT覆盖13、18、21三种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33] - 无创产前基因检测NIPT Plus覆盖17种染色体非整倍体及76种大于10Mb的微缺失微重复[33] - 染色体拷贝数变异检测(CNV-seq)可分析>100kb的染色体拷贝数变异[33] - 全外显子组检测(WES)应用于30种以上疾病领域[34] - 三代地贫检测技术可识别28种以上β缺失地贫变异[34] - 遗传性耳聋基因检测覆盖9个热点基因的26个高频位点[34] - 公司拥有40余种科研服务细分产品类型[36] - 公司测序反应通用试剂盒(测序法)规格包括75循环/测试、150循环/测试、300循环/测试等多个型号[37][38] - 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检测试剂盒提供96人份/盒、480人份/盒、960人份/盒三种规格[38] - 核酸提取或纯化试剂盒规格为100人份/盒或100次/盒[38] - 公司医学检测服务收入按协议约定价格或比例获得[42] - 公司通过销售测序仪形成设备销售收入[43] - 基础科研服务在合同约定时间内完成整套服务流程后按合同金额取得项目收入[44] - 公司三代SMA检测将携带者筛查的残余风险降低4-5倍[53] - 公司拥有"3+1"测序平台国产化布局,包括NextSeq CN500、Sequel II CNDx等[46][47] 研发和技术平台 - NextSeq CN500已进入200多家有资质的医疗机构和第三方检测机构[40] - Sequel® II CNDx目前处于医疗器械注册申报阶段[40] - NovaSeqTM 6000Dx-CN-BG目前处于医疗器械注册申报阶段[40] 公司运营和资源 - 公司业务覆盖超过4000家医疗机构、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和企业[49] - 公司博士、研究生及大学本科学历的员工占总人数约75%[48] - 公司年产出的基因数据量已超过PB级[45] - 公司与项目伙伴合作发表文章397篇,累计影响因子超过2916分[48] - 公司在福州在建的数字生命产业园规模超过23万平方米[49] 子公司表现 - 北京贝瑞和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净利润达3696.94万元[75] - 杭州贝瑞和康基因诊断技术有限公司净利润为6487.78万元[75] - 福建和瑞基因科技有限公司净亏损1.416亿元[75] 关联交易 - 关联方和瑞基因采购交易金额89.41万元,占同类交易金额比例0.17%[100] - 关联方和瑞基因销售交易金额1,676.74万元,占同类交易金额比例2.24%[100] - 公司报告期内日常关联交易实际发生总金额为1766.15万元[101] 担保情况 - 公司对子公司北京贝瑞和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担保实际金额为8369.17万元[111] - 公司对子公司杭州贝瑞和康基因诊断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担保实际金额为7931.17万元[111] - 公司对子公司北京贝瑞和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新增担保实际金额为6939.06万元[112] - 报告期内审批对子公司担保额度合计1亿元[112] - 报告期内对子公司担保实际发生额合计2.32亿元[112] - 报告期末已审批对子公司担保额度合计3.5亿元[112] - 报告期末对子公司实际担保余额合计1.49亿元[112] - 实际担保总额占公司净资产比例为5.96%[112] 股东和股权结构 - 有限售条件股份数量从56,897,575股减少至48,085,075股,占比从16.05%降至13.56%[120] - 无限售条件股份数量从297,708,290股增加至306,520,790股,占比从83.95%升至86.44%[120] - 高管高扬解除限售6,712,500股,期末限售股数为30,232,929股[122] - 高管侯颖解除限售2,100,000股,期末限售股数为17,516,746股[122] - 成都天兴仪表(集团)有限公司持股44,002,000股,占比12.41%,全部为质押状态[124] - 股东高扬持股40,310,572股,占比11.37%,其中30,232,929股为限售股[124] - 股东侯颖持股23,355,661股,占比6.59%,其中17,516,746股为限售股[124] - 宏瓴思齐(珠海)并购股权投资企业持股30,000,000股,占比8.46%[124]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8,139,637股,占比2.30%,报告期内减持5,195,564股[124] - 公司股份总数保持354,605,865股不变[121] - 员工持股计划覆盖85名员工,持有股票总额2,823,000股,占公司股本总额0.80%[88] - 董事长高扬持有100,000股,占股本总额0.03%[88] - 董事周代星持有300,000股,占股本总额0.08%[88] 公司治理和人事变动 - 财务总监及董事会秘书金晋于2022年1月14日辞职离开公司[85] - 艾雯露于2022年1月14日被聘任为董事会秘书[85] - 公司2022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32.44%[84] - 公司2021年年度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19.60%[84] 分红政策 - 公司未计划现金分红及送转股[5] - 公司计划半年度不进行现金分红及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86] 投资和理财 - 公司委托理财未到期余额为381.5万元[114] 风险因素 - 基因测序行业面临服务价格下降趋势和市场竞争加剧风险[77] - 公司部分业务类型毛利率存在一定波动存在显著下滑风险[80] - 公司应收账款增速较快存在坏账风险和流动资金紧张风险[80] - 测序仪部件及部分试剂原料主要海外采购存在贸易摩擦及供应风险[80] - 新冠疫情导致医院就诊人数下降和物流采购成本上升[81] 其他重要事项 - 公司报告期无重大诉讼、仲裁事项[99] - 公司报告期无违规对外担保情况[96] -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控股股东非经营性资金占用[95] - 公司半年度财务报告未经审计[97] - 公司不属于环保部门公布的重点排污单位,报告期无环保行政处罚[91] - 营业收入为0元,同比无变化[150]
贝瑞基因(000710) - 2021 Q4 - 年度财报
2022-05-19 16:0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公司2021年营业收入为14.22亿元,同比下降7.67%[16] - 营业收入同比下降7.67%至14.22亿元[20] - 公司整体营业收入14.22亿元,同比下降7.67%[59] - 公司2021年总营业收入为14.22亿元,同比下降7.67%[7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由盈转亏,同比下降152.60%至-1.11亿元[20] - 公司2021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11亿元,同比下降149.57%[16]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11亿元,同比下降152.60%[59]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同比下降213.70%至-1.30亿元[20] - 第四季度单季度净亏损达1.39亿元,显著高于其他季度[24]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由正转负,从8.64%下降至-4.68%[20] - 公司2021年基本每股收益为-0.32元/股,同比下降146.15%[16]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成本同比上升7.70%至7.86亿元,毛利率下降7.89个百分点至44.73%[72][75] - 设备销售营业成本同比大幅增长44.58%,远超其他业务板块成本增幅[76] - 销售费用同比增长11.82%至3.288亿元[84] - 管理费用同比增长17.78%至1.652亿元[84] - 研发投入金额同比增长3.02%至1.333亿元[85] - 研发投入资本化金额同比增长41.14%至503万元[85] - 公司2021年研发投入为1.56亿元,同比下降18.75%[16] 各业务线表现 - 临床业务收入约9.38亿元,同比下降6.90%[59] - 基础科研服务收入约3.14亿元,同比下降24.08%[60] - 基础科研服务收入同比下降24.08%至3.15亿元,占营收比重22.14%[70] - 医学检测服务收入同比下降15.20%至5.07亿元,占营收比重35.68%[70] - 试剂销售收入同比增长5.24%至4.31亿元,毛利率提升1.57个百分点至54.04%[70][72] - 设备销售收入同比增长42.48%至1.17亿元,但毛利率下降1.31个百分点至9.62%[70][73] - 境外收入同比增长28.84%至1.37亿元,毛利率提升25.51个百分点至53.61%[70][73] - 公司无创产前筛查(NIPT)已累计提供超过500万人次检测服务[59] - NextSeq CN500测序平台累计投放量约500台[60] 现金流表现 - 公司2021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19亿元,同比下降153.25%[16]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41.71%至9403.15万元[20]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41.71%至9403万元[87][88]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540.02%至-3.475亿元[87][90] 资产和债务变化 - 公司2021年总资产为25.59亿元,较期初下降13.30%[16] - 总资产同比增长8.50%至35.20亿元[20] - 公司2021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17.28亿元,较期初下降6.05%[16] - 货币资金占总资产比例下降7.53个百分点至11.87%[95] - 在建工程占总资产比例上升7.48个百分点至7.6%[95] - 应收账款坏账准备计提4788万元[93] 投资和股权交易 -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中,持有交易性金融资产产生公允价值变动收益2441.19万元[25] - 处置子公司股权损益项目本年金额为零,上年同期为1.21亿元[26] - 公司通过非货币资产交换获得ACT Genomics Holdings Company 14,230,751股普通股(非上市流通),每股估值1.166美元,股权价值16,593,055.67美元(约合人民币105,792,345.67元)[98][102] - 公司获得现金补价1,751,069.87美元(约合人民币10,996,831.72元)作为股权置换交易的一部分[98] - 报告期投资额105,792,345.67元,较上年同期19,326,800元增长447.39%[99] - 公司出售善觅控股有限公司38.39%股权,交易价格9,267.82万元[107] - 该股权出售交易为公司贡献净利润-799.63万元,占净利润总额比例20.30%[107] - 理成定向32号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累计投入3,815,000元,项目进度61.85%[102] - 非流动金融资产(ACT股权投资)期末余额105,792,345.67元,通过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取得[102] - 投资收益亏损4913万元占利润总额40.81%[93] 关联交易和担保 - 公司向关联方福建和瑞销售产品及服务,交易金额7155.19万元,占同类交易比例100%[179] - 福建和瑞向公司采购肿瘤检测服务金额为2667.03万元占同类交易100%[180] - 公司与福建和瑞日常关联交易实际发生总额未超出股东大会授权额度[181] - 关联交易获批额度为1.4亿元[179] - 报告期内审批对子公司担保额度合计为人民币3.5亿元[194] - 报告期末对子公司实际担保余额合计为人民币3.5亿元[194] - 实际担保总额占公司净资产比例为14.06%[194] - 公司为北京贝瑞和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1亿元连带责任保证担保[194] - 公司为北京贝瑞和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1.5亿元连带责任保证担保[194] - 公司为杭州贝瑞和康基因诊断技术有限公司提供1亿元连带责任保证担保[194] 公司治理和人员变动 - 董事长高扬减持股份8,950,000股[129] - 董事长高扬期末持股数为40,310,572股[129] - 董事兼副总经理侯颖减持股份2,800,000股[129] - 董事兼副总经理侯颖期末持股数为20,555,661股[129] - 董事ZHOU DAIXIN(周代星)持股数为447,200股[129] - 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合计从公司获得报酬75,863,433元[130] - 原总经理周代星于2021年9月28日因个人原因离职[130] - 高扬于2021年9月30日被聘任为总经理[130] - 原监事会主席宋锐于2021年3月31日因个人原因离职[130] - 刘宏飞于2021年3月31日被选举为监事会主席[130] - 财务总监金晋已于2022年1月14日离职[130] - 报告期末在职员工总数1,490人,其中母公司4人,主要子公司1,486人[145] - 生产人员占比38.0%(566人),销售人员占比25.6%(382人),研发人员占比8.8%(131人)[145] - 员工教育程度:博士26人(1.7%),硕士316人(21.2%),本科719人(48.3%),大专及以下429人(28.8%)[145] - 员工持股计划覆盖85人,持有2,823,000股(占股本总额0.80%)[150] - 董监高通过员工持股计划持有740,000股(占股本总额0.19%)[150] 分红和融资计划 - 公司计划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5] - 公司未提出现金分红计划,不派发现金红利且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148] - 福建贝瑞以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及项目经营收入为抵押品,获得工商银行翠微支行固定资产借款[98] - 福建数字生命产业园一期(北区)项目预算5.09亿元,工程累计投入2.68亿元,占预算比例52.55%[67] 风险因素 - 公司面临市场竞争加剧和服务价格下降风险,需持续提升服务质量与技术能力[115] - 公司部分业务类型毛利率存在一定波动 若不利因素加剧毛利率可能出现显著下滑[118] - 公司应收账款增速较快 随着销售规模扩张应收账款可能继续增长[118] - 测序仪部件及部分测序试剂原料主要向海外采购 贸易摩擦或货源短缺将影响成本控制[118] - 新冠疫情导致医学检测类服务收入增速下降 物流采购等各项成本有所上升[119] - 若疫情反复业务需求恢复周期过长 可能构成公司阶段性业绩下滑甚至亏损风险[119] - 公司布局潜力大但产业周期长的新项目 可能对业绩造成一定冲击[116] - 高通量测序预期在较长时期内仍为行业主流技术 但存在技术迭代风险[116] - 公司境外业务可能受海外政策变化或国际关系紧张等不可抗力因素影响[117] - 经营规模持续扩张将增加决策管理和风险控制难度[117] - 随着业务规模扩大 存在因质量控制失效导致服务质量波动的风险[116]
贝瑞基因(000710) - 2022 Q1 - 季度财报
2022-04-14 16:00
收入和利润(同比) - 营业收入3.13亿元同比下降6.41%[3] - 营业总收入同比下降6.4%至3.13亿元,上期为3.35亿元[15] - 归母净利润亏损1192.84万元同比下滑156.15%[3] - 扣非净利润亏损1240.11万元同比下滑159.72%[3]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亏损1192.84万元,同比转亏(上期盈利2124.25万元)[17] 成本和费用(同比) - 营业成本同比下降1.7%至1.68亿元,上期为1.71亿元[16] - 销售费用同比增长15.7%至6819.59万元,上期为5895.65万元[16] - 管理费用同比增长29.0%至4091.82万元,上期为3172.68万元[16] - 研发费用同比下降15.8%至2612.75万元,上期为3101.59万元[16] - 财务费用403.24万元同比上升43.45%因支付贷款利息[6] 现金流表现(同比)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5044.92万元同比改善52.68%[3]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流出5044.92万元,同比改善52.7%(上期流出1.07亿元)[20]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619.45万元,同比改善68.0%[21]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94.92万元,同比改善99.6%[21]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7781.12万元,同比改善63.8%[21] 资产项目变化 - 公司货币资金为3.4008亿元人民币,较年初4.1789亿元下降18.6%[11] - 应收账款为10.9298亿元人民币,较年初11.0342亿元下降0.9%[11] - 存货为2.5165亿元人民币,较年初2.3388亿元增长7.6%[11] - 固定资产为8.2666亿元人民币,较年初8.4144亿元下降1.8%[12] - 在建工程为2.7144亿元人民币,较年初2.6760亿元增长1.4%[12] - 开发支出为0.2496亿元人民币,较年初0.2181亿元增长14.4%[12] - 预付款项816.83万元同比下降37.52%因原材料备货[6] - 其他应收款1777.10万元同比下降47.84%因收回往来借款[6] - 其他非流动资产5706.38万元同比增长110.99%因支付数字生命产业园工程款[6] 负债和权益项目变化 - 短期借款为1.9491亿元人民币,较年初1.9054亿元增长2.3%[12] - 应付账款为2.9850亿元人民币,较年初3.3993亿元下降12.2%[12] - 长期借款保持稳定为1.86亿元[13]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微增0.8%至24.90亿元[13] 税费及利息支付 - 支付的各项税费2233.62万元同比下降44.87%因关税支付减少[6] - 分配股利利润或偿付利息支付的现金为467.40万元,同比增加11.6%[21] 融资活动 - 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为4159.34万元,同比减少6.6%[21] - 偿还债务支付的现金为3701.44万元,同比减少44.2%[21] 股东信息 - 第一大股东成都天兴仪表持股比例为12.41%,持股数量4400.2万股[9] - 第二大股东宏瓴思齐持股比例为8.46%,持股数量3000万股[9] 其他重要事项 - 公司第一季度报告未经审计[22] - 货币资金及等价物未直接披露,需关注现金流量表[20] - 汇率变动对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影响为-107.27万元[21]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3.40亿元,同比减少17.9%[21] - 总资产34.43亿元较期初减少2.17%[3]
贝瑞基因(000710) - 2021 Q4 - 年度财报
2022-04-14 16:00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股票代码为000710,上市于深圳证券交易所[16] - 公司法定代表人为高扬,注册地址在四川省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龙泉驿区)成都汽车城大道333号,邮编610100;办公地址在北京市昌平区科技园区生命园路4号院5号楼,邮编102206[16] - 董事会秘书为艾雯露,证券事务代表为董玉欢,联系电话010 - 53259188,传真010 - 84306824,邮箱000710@berrygenomics.com[17] - 公司披露年度报告的证券交易所网站为http://www.cninfo.com.cn,媒体有中国证券报、上海证券报、证券时报、证券日报,报告备置地点为公司证券投资部[18] - 公司组织机构代码为91510112633134930L[19] 公司重大变更 - 2017年8月10日公司重大资产重组实施完毕,主营业务由汽车与摩托车零部件业务变更为以高通量测序为基础的基因检测服务与设备、试剂销售[19] - 2017年8月10日公司控股股东由成都天兴仪表(集团)有限公司变更为高扬先生[19] 公司分红计划 - 公司计划2021年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5]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1年营业收入为14.22亿元,较2020年减少7.67%[20] - 2021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1.11亿元,较2020年减少152.60%[20] - 2021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 -1.30亿元,较2020年减少213.70%[20] - 2021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9403.15万元,较2020年减少41.71%[20] - 2021年末总资产为35.20亿元,较2020年末增加8.50%[20] - 2021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24.90亿元,较2020年末增加4.26%[20] - 2021年第一至四季度营业收入分别为3.35亿元、3.99亿元、3.79亿元、3.10亿元[24] - 2021年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为 -490.21万元,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为580.43万元[25] - 2021年持有交易性金融资产等产生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及处置收益为2441.19万元[25] - 2021年非经常性损益合计为1938.15万元[27] - 公司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14.22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7.6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1亿元,同比下降152.60%[59] - 2021年销售费用3.29亿元,同比增11.82%;管理费用1.65亿元,同比增17.78%;财务费用0.16亿元,同比增10.27%;研发费用1.28亿元,同比增1.93%[80] - 2021年研发投入金额为133,265,778.37元,较2020年增长3.02%,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9.37%,较2020年增加0.97%[81] - 2021年研发投入资本化金额为5,025,883.16元,较2020年增长41.14%,资本化研发投入占研发投入的比例为3.77%,较2020年增加1.02%[82] - 2021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1,540,385,047.87元,同比增长3.05%;现金流出小计为1,446,353,595.22元,同比增长8.47%;现金流量净额为94,031,452.65元,同比减少41.71%[84] - 2021年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24,934,781.50元,同比减少89.81%;现金流出小计为372,407,148.16元,同比增长124.59%;现金流量净额为 -347,472,366.66元,同比减少540.02%[84] - 2021年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264,326,513.85元,同比减少34.58%;现金流出小计为219,488,173.71元,同比减少47.70%;现金流量净额为44,838,340.14元,同比增长 -386.98%[84] - 2021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 -211,273,444.30元,同比减少196.93%[84] - 2021年投资收益为 -49,128,644.30元,占利润总额比例为40.81%;资产减值为 -47,884,508.02元,占比3.26%;营业外收入为1,354,460.70元,占比 -1.13%;营业外支出为 -11,368,152.62元,占比 -9.44%[90] - 2021年末货币资金为417,889,295.07元,占总资产比例11.87%,较年初减少7.53%;应收账款为1,103,422,716.44元,占比31.35%,较年初减少1.63%[92] - 2021年末存货为233,881,659.24元,占总资产比例6.64%,较年初增加1.08%;在建工程为267,600,476.66元,占比7.60%,较年初增加7.48%[92] - 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期末数均为109,607,345.67元,公司将参股子公司善觅控股股权置换为对ACT的投资[93] - 公司以善觅控股38.39%股权换ACT14,230,751股普通股,获175.106987万美元现金(合人民币1099.683172万元),ACT普通股价值1659.305567万美元(合人民币10579.234567万元)[94] - 理成定向32号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截至报告期末累计投入381.5万元,进度61.85%未到退出期[97] - 非流动金融资产(ACT普通股)本报告期投入10579.234567万元,累计投入10579.234567万元,进度100.00%未到退出期[97] - 公司出售善觅控股38.39%股权,交易价9267.82万元,该股权期初至出售日贡献净利润 - 799.63万元,占净利润总额比例20.30%[103]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临床业务收入约9.38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6.90%;基础科研服务收入约3.14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24.08%;设备销售收入约1.16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2.48%[59][60] - 截止2021年底,NextSeq CN500累计投放量约500台,本期设备销售收入显著增长[60] - 基因检测行业收入14.22亿元,占营业收入100.00%,同比减少7.67%[67] - 境内收入12.85亿元,占比90.36%,同比减少10.38%;境外收入1.37亿元,占比9.64%,同比增长28.84%[68] - 无创产前筛查(NIPT)等相关产品累计提供超500万人次检测服务[59] - 基因检测行业营业收入14.22亿元,同比降7.67%,营业成本7.86亿元,同比增7.70%,毛利率44.73%,同比降7.89%[70] - 基础科研服务营业收入3.15亿元,同比降24.08%,营业成本2.12亿元,同比增13.93%,毛利率32.72%,同比降22.45%[70] - 医学检测服务营业收入5.07亿元,同比降15.20%,营业成本2.52亿元,同比降0.35%,毛利率50.38%,同比降7.39%[70] - 试剂销售营业收入4.31亿元,同比增5.24%,营业成本1.98亿元,同比增1.76%,毛利率54.04%,同比增1.57%[70] - 设备销售营业收入1.17亿元,同比增42.48%,营业成本1.06亿元,同比增44.58%,毛利率9.62%,同比降1.31%[70] - 境内营业收入12.85亿元,同比降10.38%,营业成本7.22亿元,同比增8.01%,毛利率43.79%,同比降17.94%[70] - 境外营业收入1.37亿元,同比增28.84%,营业成本0.64亿元,同比增4.33%,毛利率53.61%,同比增25.51%[70] 公司主营业务及产品 - 公司主营业务为以高通量测序技术为基础的基因检测服务和设备、试剂销售,形成以“遗传学”应用为主并向“大数据”领域扩展的业务体系[32] - 遗传学一级预防领域开展携带者筛查基因检测及“科孕安”胚胎植入前遗传学检测(PGT)[32] - 遗传学二级预防领域开展“贝比安”无创产前基因检测(NIPT)、“贝比安Plus”无创产前检测(NIPT Plus)及“科诺安”染色体拷贝数变异检测(CNV - seq)[32] - 遗传学三级预防领域开展全外显子组测序(WES)以及全基因组测序(WGS)[32] - 公司依托第三代测序技术推出新产品“地贫携带者筛查”(三代地贫)[32] - “贝比安”无创产前基因检测(NIPT)检测孕妇外周血中13、18、21三种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34] - “贝比安Plus”无创产前基因检测(NIPT Pus)检测孕妇外周血中包含13、18、21、性染色体非整倍在内的17种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等[34] - “科诺安”染色体拷贝数变异检测(CNV - seq)一次分析23对染色体非整倍体以及>100kb的染色体拷贝数变异(CNVs)[34] - 三代地贫能一次性覆盖30种以上α缺失变异、28种以上β缺失变异[34] - 三代地贫对于常规基因检测方法未能明确原因的罕见型地贫,能提升40 - 60%的诊断效能[34] - 公司NIPT建库试剂应用自主研发的EZ - PALO快速建库方法[35] - 本年度末NextSeq CN500累计投放市场约500台[36] - 福建和瑞推出临床级别肝癌早筛产品莱思宁,已先行以服务模式商业化落地,医疗器械注册申报积极推进[37] - 公司积累了百万数量级的高品质基因数据资源[38] - “贝瑞知识库共享查询”服务系统可提供百万级别中国健康人群变异图谱、十万级别患者人群变异图谱的数据查询服务[38] - 公司基础科研服务团队已建立40余种科研服务细分产品类型[40] - 公司在基础科研服务领域与全球3大测序平台供应商保持高度紧密的战略合作[39] - 公司以项目形式进行医学临床领域的技术研发,成熟后进行临床试验,通过后推出医学产品及服务项目[41][42] - 服务模式下公司为医疗机构提供样本检测服务并获收入,广泛用于遗传学和肿瘤学领域基因检测项目[43] - 产品模式下公司向大中型医疗机构及第三方医学实验室销售试剂和测序仪获收入,广泛用于试剂和设备销售[44] - 公司年产出基因数据量超PB级[51] - 公司在基础科研服务领域已建立40余种科研服务细分产品类型[52] - 公司与10×Genomics、新格元建立战略合作关系,丰富平台资源[52] - 公司在中国6个城市设立医学检验实验室,在杭州建有试剂和基因测序仪生产基地[55] 公司子公司经营情况 - 北京贝瑞和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单体报表)注册资本3.6亿元,总资产19.9579376937亿元,净资产15.2792427758亿元,营业收入5.8027719491亿元,营业利润 - 6000.217689万元,净利润 - 5060.293613万元[106] - 北京贝瑞和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合并报表)注册资本3.6亿元,总资产29.2207519014亿元,净资产21.8204090156亿元,营业收入14.2229523599亿元,营业利润1881.663892万元,净利润1864.172234万元[106] - 杭州贝瑞和康基因诊断技术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15亿元,总资产9.055386574亿元,净资产6.775337681亿元,营业收入5.4529449282亿元,营业利润14132.245381万元,净利润12278.045413万元[106] - 北京贝瑞和康医学检验实验室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000万元,总资产4.1965685878亿元,净资产 - 161.993644万元,营业收入2.697101661亿元,营业利润 - 8165.065953万元,净利润 - 6685.639104万元[106] - 雅士能基因注册资本11764港元,总资产42800.2万港元,净资产39403.0万港元,营业收入15678.4万港元,营业利润3687.93万港元,净利润2853.28万港元[106] - 善觅控股有限公司肿瘤中晚期基因检测收入为HK$71,104,948.00,成本为HK$16,600,694.00,毛利为HK$30,746,980.00,净利润为HK$-25,423,824.79[107] - 福建和瑞基因科技有限公司肿瘤中晚期基因检测及肿瘤早筛早诊检测服务收入为88,854,044,成本为820,104,483.90,毛利为553,294,205.31,净利润为 - 305,760,626.84[107] 公司发展方向与战略 - 公司以成为“专注临床商业化转换、前移服务及产品端口、推动健康大数据发展”的基因检测公司为发展方向[49] - 公司发展方向是成为专注临床商业化转换等的科技型公司,战略包括基因检测全产业链布局等[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