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瑞基因(000710)

搜索文档
贝瑞基因(000710) - 2015年11月25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7 08:38
公司转型 - 公司传统业务竞争激烈、盈利能力差,并购重组是重要发展方向,虽与老肯医疗重组 7 月终止,但转型决心不变,目前无实质性进展 [2] - 医药行业是转型重要考虑方向之一,但不限于此,会在朝阳行业找机会 [2] - 3 个月不启动重组承诺期限已满,目前未与老肯医疗就相关事项联系 [2] 重组障碍 - 控股股东股权冻结问题未解决,推进重组存在困难,股东方积极解决,有进展会通知并披露 [3] 传统业务 - 主要生产中低端仪表产品,毛利率约 6%,正努力向高端仪表转型 [3] - 主要客户有长安汽车、上汽通用五菱等,为面包车和部分自主品牌轿车供货 [3] 公司搬迁 - 老厂区土地被政府收回,获 2.3 亿搬迁补偿款,将整体搬迁至龙泉汽车城,新厂区主体工程已完成 [3] - 今年资金压力大,搬迁需垫付资金、基建投入大,明年补偿资金到位后压力或缓解 [3] 举牌情况 - 被广东新价值投资有限公司举牌,目前新价值除举牌通知外未就其他事项联系公司 [3]
贝瑞基因(000710) - 2015年6月8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7 08:28
投资者关系活动基本信息 - 活动类别为特定对象调研 [1] - 参与单位众多,包括广州金骏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浙江农资集团有限公司等 [1] - 时间为2015年6月8日,地点在董秘办公室 [1] -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为董事会秘书叶秀松和证券事务代表左炯 [1] 重组相关问题 - 做重组方案时券商知道大股东天兴集团股权被冻结一事,券商和律师认为不构成实质性法律障碍 [2] - 大股东股权被冻结问题至今未解决 [2] - 重新提交申报材料若超过6月,证监会可能要求补充2015年半年度报告 [2] - 撤回申报前与老肯医疗充分沟通,老肯愿意继续合作,但不排除放弃可能 [2] - 证监会25%配套融资限制取消,公司从可批性考虑不会修改方案 [3] 搬迁补偿问题 - 搬迁补偿款金额为2.3亿 [2] - 新厂主体工程完成,按进度应付50%补偿款,目前只收到10% [2] - 搬迁补偿资金到位不能进利润,作为资本公积 [2] 公司业务问题 - 主业毛利率低,原因是从中低端机械式仪表转向电子式仪表,与国外和同行有差距,竞争激烈、销量下降、人工成本上升,公司正努力向高端仪表转型 [2][3] - 公司人才储备缺乏高端人才,因效益不好对高端人才缺乏吸引力 [3] - 目前公司没有股权激励,老肯医疗在这方面做得较好,股东有60多人,骨干基本是股东 [3] - 若重组成功且老肯医疗发展好,可能剥离车用零部件业务,短期内会继续投入并进行技术改造 [3] 老肯医疗问题 - 老肯医疗前景较好,两块新业务有很大发展空间,但发展有过程和风险 [3] 投资风险提示 - 重组存在风险,包括天兴集团股权冻结解决时间、老肯医疗合作变化、证监会审核能否通过等,提醒理性投资 [3]
贝瑞基因(000710) - 2015年6月19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7 08:21
主业情况 - 公司现有主业上半年情况不佳,下半年能否好转不确定 [2] - 公司目前生产中低端仪表产品,正积极向高端仪表转型,处于开发期 [2] 客户与投资 - 公司主要客户为长安汽车,主要为其面包车供货 [2] - 公司长期股权投资参股天兴山田车用部品有限公司,该公司主要为本田供货 [2] 公司负担与搬迁 - 公司运作规范,除效益不好外无其他负担,今年搬迁需垫付资金、基建投入大,明年搬迁后政府补偿到位资金压力将缓解 [2] - 新厂区主体工程基本完工,预计明年3月搬迁,具体根据工程进度和政府要求实施 [2][3] 股权冻结与合作 - 实际控制人和控股股东积极解决天兴集团股权冻结事项,具体解决时间不确定 [3] - 若股权冻结事项久拖未决,不排除老肯医疗解除与公司合作的可能 [3]
贝瑞基因(000710) - 2015年6月3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7 08:18
分组1:公司传统产业情况 - 公司传统产业车用零部件行业销量下滑,近年因产销规模减少、产品降价、人工成本上升等因素,经营效益欠佳,今年压力仍然很大 [2] 分组2:公司重组情况 - 因控股股东股权被冻结事项未解决,公司向中国证监会申请暂时撤回重大资产重组申报材料,待事项解决完善后再上报 [2] - 大股东股权冻结事项解决有困难,下一步情况不清楚 [2] - 目前重组尚未完成,老肯医疗还不是公司子公司,从今年1季度情况看,其老业务较稳定,新业务在培育中,公司重组有很多不确定因素 [3] 分组3:大股东股份情况 - 天兴集团持有公司8,900.2万股中的7,900.2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52.25%)因贷款纠纷被冻结 [3] - 8,896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58.84%)被质押,其中1500万股质押给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分行 [3]
贝瑞基因(000710) - 2015年6月17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7 08:16
业务影响因素 - 微车整车销量下滑致公司产品销量下降,受行业影响大 [2] - 费用和管理费用可控制,但人工成本难控且近年较高 [2] 市场转型 - 公司从机械式仪表向电子式仪表升级换代较快,但与国外有差距 [2] - 公司向轿车仪表转型有进展,但全面推广需过程 [2] 子公司情况 - 天兴山田是中日合资企业,主要为本田配套,做油泵、水泵等产品,去年盈利不错 [2] 搬迁事宜 - 政府搬迁补偿款用于搬迁后有节余,公司无需自投资金 [2] - 今年因新厂建设需公司先垫付资金,资金压力大,明年补偿款到位压力缓解 [2] - 预计明年3月搬迁,具体依工程进度和政府要求实施 [3] 发展方向 - 实际控制人最初想装入矿产资产,但因钢铁行业形势不好,短期内无法装入 [3] - 若与老肯医疗重组成功且发展良好,发展方向将定在医疗行业 [3] 收购与融资 - 收购老肯医疗若顺利会融资,因其新业务投入大 [3] - 药房自动化业务开始销售,消毒灭菌外包服务在建未运行 [3] 管理模式 - 重组成功后,公司向老肯医疗派董事长和财务负责人 [3] - 老肯医疗前3年自主经营管理以实现盈利承诺 [3] 重组进展 - 因控股股东股权被冻结,公司已撤回重组申报材料,暂无新进展 [3] - 大股东股权被冻结事项结果无法控制,需等待 [3]
贝瑞基因(000710) - 2015年6月9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7 08:14
老肯医疗业务情况 - 成熟业务为消毒设备制造,包括空气和器械消毒;新业务有消毒灭菌外包服务和药房自动化业务,其中消毒灭菌外包服务有较大想象空间,但开拓存在风险 [2] - 从今年1季度情况看业务开展不错,今年药房自动化设备已开始实现销售 [2] - 近年来增长放缓,主要受资金限制,尤其新业务更需资金 [3] 公司业务发展规划 - 若重组成功,暂时双主业;若老肯医疗发展好,会重点发展医疗业务,具体视两块业务发展情况决定 [2] - 传统业务短期内不剥离,目前努力向高端产品转型,搬迁时进行技术改造利于市场开拓 [3] 公司财务相关 - 公司搬迁补偿资金2.3亿,按进度政府应付50%,目前只收到第一笔占10%,明年资金全部到位可缓解资金压力 [3] 重组相关风险 - 天兴集团股权冻结问题待解决,老肯医疗等待情况不确定,重组报证监会审核通过存在风险 [3]
贝瑞基因(000710) - 2017年12月21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4 08:36
公司业务发展计划 - 加强PGS领域市场教育,通过专家引导提升市场渗透率,因可开展三代试管婴儿技术的医院仅几十家,PGS市场容量相对较小 [3] 技术相关看法 - 技术储备涵盖三代测序技术,已对研究机构开展科研服务,但广泛临床应用上二代测序平台是最佳选择 [4] - CTC检测针对癌症复发,公司走肿瘤早诊方向,CTC作为检测指标不合适,前期实验结果不理想,研发重点将集中于ctDNA检测 [5] NIPT市场相关 - NIPT市场从产品升级和渗透率两个维度看,产品升级包括微缺失微重复检测、单基因疾病检测等;今年全国大概350 - 400万份,未来五年有3倍提升空间 [4] - 预计未来终端价格随市场渗透率提升而下降,降价幅度各省有物价指导;公司销售分产品和服务模式,面临招投标同行竞争压力,通过研发降低成本预留价格变化空间;产品价格比同业高,因有独家升级品种NIPT plus且坚持直销,有产品口碑和品牌效应附加值 [4] 基因大数据项目 - 单个样本基因检测数据对公司数据库建立贡献不大,百万级高质量临床样本检测数据集合能拼出精准基因大数据库,是基因大数据产业核心竞争力 [5]
贝瑞基因(000710) - 2017年11月17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4 07:18
会议基本信息 - 会议时间为 2017 年 11 月 17 日上午 9:43,形式为海通医药贝瑞基因电话会议 [10] -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包括董事长高扬、总经理周代星和董事会秘书王冬 [10] - 参与单位众多,涵盖海通证券、上汽投资、上海创投等多家机构 [2][3][4][5][6][7][8][9] 肿瘤业务交易情况 - 11 月 16 日晚公司公告引入 7 家战略投资人出资 8 亿增资福建和瑞子公司,未来 5 年公司与福建和瑞合作开展现有肿瘤业务,公司拥有 5 年后主动回购权 [10] - 交易原因:公司因肿瘤品种研发需大量资金投入而融资;投资方认可公司肿瘤板块未来收益 [10][11] - 交易协议条件:贝瑞基因 5 年内授予福建和瑞肿瘤业务知识产权和独家经销权,换取 8 亿资金及强制回购权;投资人信任公司团队且本身是贝瑞基因投资人 [11] 肿瘤早诊研发情况 - 液态活检是未来趋势,包括伴随检测、肿瘤监控和肿瘤早诊三个板块 [12] - 香港卢煜明教授针对鼻咽癌早期检测筛查出 I、II 期病人比例约 70%;英国团队关于肺癌的研究中,I、II 期病人筛查准确率约 48%,鳞癌检测准确率约 94% [13] - 美国 GRAIL 公司投入超 10 亿美元,样本包括 30 + 万正常人,项目设计与公司战略方案吻合 [13] NIPT 业务情况 - 狭义 NIPT 2017 年做到 300 万人份,未来几年稳健增长,最终平衡在 1000 - 1200 万人份;广义 NIPT 公司已推出 NIPT plus 品种,预计未来中国 60 - 80%的人会接受检测 [15] - 预计未来终端价格会随市场渗透率提升而下降,公司努力通过研发降低成本 [15][16] - 测序成本在公司成本结构中占比不超过 50%,占销售收入(不含税)不超过 20%,绝对额低于 200 元 [16] 其他业务及技术情况 - 公司 NGS 业务技术层面已准备好,等待国家政策出台,正在准备前期申报资料,病例数几千份左右,接近但不超过 1 万 [17] - 美国 MSK 研究中心公开的数据可帮助公司了解组织里的突变及与用药的关系 [18] - 公司在样品制备方面拥有 cSMART 检测技术,灵敏度高;数据解读方面与 IBM 合作并建设大数据库 [18] - 公司研发重点将集中于 ctDNA 检测 [19] - cSMART 技术可制备不同大小 panel 的样品,目前做的 panel 较小与政府监管有关 [20]
贝瑞基因(000710) - 2017年12月1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4 06:46
市场规模与渗透率 - 2030年国家计划将NIPT渗透率提高到50%,当前全国NIPT检测量约350 - 400万份,贝瑞认为最终市场规模是1200万,约有3倍增长空间,预计5年内实现 [3] - 目前中国高龄产妇占20%,美国占70%,2000万出生人口中最终应有300 - 400万适用NIPT检测 [3] 市场份额 - 以终端市场计量,华大和贝瑞NIPT市占率下降;以厂商出厂计量,贝瑞市场份额未降低,按厂商价格市占率超1/3,未来希望维持 [3][4] 技术对比与市场前景 - 液态活检中,PCR检测组织快但有诸多缺点,NGS做组织可克服PCR缺点,且做10个位点以上相比PCR便宜、可做预后监测,肿瘤病人做组织的目标人群约30%,血液样本检测市场有望达千亿级,肿瘤早筛和基因大数据是万亿市场,但3 - 5年内无商业收入 [4] 价格趋势 - 预计未来NIPT终端价格会随市场渗透率提升而下降,降价幅度各省有3年时间间隔,15年最早约2400元,最新1500 - 1700元,公司正通过研发降低成本预留价格变化空间 [4][5] 政策影响 - 国家积极鼓励相关产业发展,控制出生缺陷是重要政绩,市场渗透率达50%后增长困难,质量、性价比和品牌比价格更重要 [5] 收入结构 - 目前公司收入60%来自服务,40%来自产品(包括仪器),18年预计为5:5,全国约110家医院自己做NIPT,贝瑞合作不到90家,旗下有6个临检所,IVD行业试剂销售额是机器额的1.5 - 2倍时生意可做,实验室一套约300 - 400万,半年到1年可上量到自然增长 [5] 研发方向 - 公司研发方向结合技术特点与行业前沿热点,因CTC检测针对癌症复发,与公司肿瘤早诊方向不符,前期实验结果不理想,后续研发重点将集中于ctDNA检测 [6] 审批路径 - MSK和Foundation Medicine获批panel,表明监管机构思路已可接受panel,3年后预计监管机构更加接受 [6]
贝瑞基因(000710) - 2018年4月18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3 09:52
公司基本信息 - 证券代码 000710,证券简称贝瑞基因,全名为成都市贝瑞和康基因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2] - 投资者关系活动为特定对象调研,时间是 2018 年 4 月 18 日上午 9:30 - 12:00,形式为问答 [1][5] -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为董事会秘书王冬和证券事务代表金晋 [5] 公司业绩与业务情况 业绩情况 - 2017 年净利润 2.3 亿,同比增长 54%;2018 年业绩承诺扣非不低于 3.1 亿,同比增长超 35% [5] - 过去 2 年经营性现金流为正,经营管理质量高;毛利率和净利率有所提升,产品质量高、竞争力强 [5] 业务情况 - 主要业务 NIPT 收入接近 10 亿,产品从贝比安升级到贝比安 PLUS,价格提升,检测病种从 3 个扩大到 100 多个,计划做到数千种病 [5][6] - 肿瘤检测布局包括晚期检测(医院接纳度高但未普及,空间大)和早期诊断(技术已开发,正在验证,至少千亿市场) [6] - 产业链布局:出资 500 万美元投资美国 Bionano 公司,提高结构变异检测效率和正确率,相关业务未来市场空间大 [6] 互动问答要点 技术对比 - CSMART 技术与 DDPCR 技术在肿瘤检测方面对比,CSMART 技术分辨率为 3/10000,定量结果重复性(CV)为 5%,可进行多突变 Panel 检测和新发突变检测,能准确判断血浆中 ctDNA 突变位点及数量,指导个体化治疗方案,实时监测疾病进展 [7][8] 血液检测优势 - 血液检测针对 CTC、ctDNA 及外泌体,可规避肿瘤转移和无法获取组织问题,规避肿瘤异质性,能实时监控患者病情,获医院较高认可度 [8] 股权出让原因 - 出让福建和瑞股权是因液态活检技术开发需大量资金和时间,引入投资者可加快产品上市,投资者看好肿瘤早诊技术,项目将进入大规模数据验证阶段 [8] 投资与收购意向 - 投资 500 万美金给 Bionano 公司,目前谈收购意向尚早,若公司发展好会考虑,Bionano 基因结构检测优于同行,行业平均水平 30 - 40%,其一般可解决 70%问题 [8][9] 市场发展问题 - 基因检测市场未达预期规模是因未普及,需逐个项目推广,NIPT 是百亿级市场,肿瘤早诊是千亿级,行业数量以 2X 速度增长 [9][10] 市场拓展来源 - 肿瘤早诊基因检测业务市场拓展主要来自保险公司、体检中心、医院,研发阶段主要是医院,肝癌、妇科特别是宫颈癌检测可能获突破 [10] NIPT 完成例数 - 2017 年中国市场 NIPT 完成例数约 350 - 400 万例,贝瑞占 1/3,金额占比更高,2018 年价格稳中有降 [10] 试剂销售增长原因 - 基因检测产品获 CFDA 批准,技术优化使操作简单、成本降低,医院从采购服务转向采购设备和试剂,大型医院采购动力大,但中国能做产品销售模式的大型医院仅 400 多家,目前产品和服务销售模式比例接近一比一 [10][11] 测序设备研发策略 - 公司未积极布局上游设备研发,但不排除进行技术研发以降低成本 [11] 贸易战影响 - 目前贸易战对公司与 Illumina 合作关系影响不大,预计也不会太大,最坏情况对净利率影响不超 2% [11] 客户和供应商集中风险控制 - 家辉医院占比从 2014 年的 50%降至今年的 20%,公司对其依赖度降低;公司是 ILLUMINA 全球最低价格客户之一和前十大客户,双方相互依赖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