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海王生物(000078)
icon
搜索文档
海王生物(000078) - 2016年5月5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6 09:06
经营情况 - 2015年度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3.42%,一季度营业收入和利润增长超预期 [2] - 2015年实现营业收入约111亿,同比增长约13%,剥离业绩差的公司后实际增速15%,高于行业 [2] 非公开发行 - 向大股东非公开发行股票,大股东以现金约30亿元认购 [2] - 资金到位后,计划15亿归还银行贷款,15亿补充流动资金,工作有序进行中 [2][3] 并购方向 - 后续并购主导方向为医药商业、医疗器械类,因药价下降、医药工业成本上升,且国内医药产业集中度将逐步提升 [3] 商业模式 - 曾业内首家尝试医院用药阳光集中配送模式,未来将继续保持商业模式探索创新传统 [3] 股权激励目标 - 公司医药商业内生性增长不错,配合非公开发行资金到账减少财务费用、收购兼并优质项目,相关业绩有保障 [3][4]
海王生物(000078) - 2022年12月2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5 11:32
行业趋势与公司规划 - 医药流通行业受“两票制”和“带量采购”政策冲击,集中度将提高,头部大型医药流通企业为主导 [1][2] - 公司未来三到五年,医药商业以六大省级区域集团为中心,稳定传统业务规模,调结构、控规模、提质增效,扩大市场占有率;加大医疗器械板块资源投入,布局制造领域;医药工业稳定生产规模,加大仿制药研发投入,实现与商业联动 [1][2] 业务数据与财务情况 - 截至2022年6月末,公司有504种国药准字批准文号,296个品种入选国家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187个品规入选国家基本药品目录,医药制造部分毛利率约40% [2] - 2022年度半年度,公司医药流通毛利率为10.09%,医疗器械毛利率为11.17% [3] - 医疗器械业务近5年持续增长,营业收入从2016年约11亿元增长至2021年近100亿元,占比从8.47%攀升至24.09%;传统医药流通领域营业收入从2016年约114亿元增长至2021年约304亿元,增幅约267% [3] - 公司前三季度营收约289.56亿元,净利润约2.18亿元,财务费用约4.67亿元;三季度应收票据和应收账款约204.61亿元,占营业收入70.66%;商誉23.19亿元,占公司市值20%左右 [4][5] - 2021年公司医药制造板块营业收入约4.16亿元,食品、保健品板块营业收入约1.94亿元 [7] - 公司投资性房地产约为1.1亿元 [8] 业务合作与布局 - 医疗器械业务合作方包括波士顿科学、强生等外资品牌,以及迈瑞医疗、汕头超声等国内公司,有部分国产替代产品 [2][3] - 公司拥有海王福药、金象中药、北京海王中新药业三家生产企业,在福州和北京有两个药品生产基地 [2] - 海王研究院是公司医药研发平台,开展重大和多发性疾病领域新药开发等工作,研发团队179人,已出站博士后30多名 [2][3][6] - 公司在研产品有HW130注射液、ABRJ微乳溶液等,涉及抗肿瘤等重大疾病领域 [8] 公司运营与管理 - 建立《应收账款管理办法》等制度,设资信管理部门;客户主要为二级以上医院,合作关系稳固;对超期严重、资信不好的客户采取追收和停业务措施 [5] - 高度重视商誉减值风险,加强对子公司管理及业务协同 [5] 重大事项进展 - 混合所有制改革中介机构基本完成尽职调查报告编制,公司与交易对手协商具体方案和条款 [3][4] - 海王集团质押率99.83%,为银行借款融资增信,不影响混合所有制改革 [4] 市场地位与发展目标 - 2021年公司医药商业规模排名全国第八,2021年前10位药品批发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占全国医药市场总规模56.8%,前100位占74.5% [6] - 公司规划深耕医疗器械领域,打造综合平台;加大工业板块布局;重视自主研发,引进技术和产品,以业绩回报投资者 [7] - 若混合所有制改革成功,结合国企和民企优势,实现产业链、价值链逆袭,持续做大做强 [8]
海王生物(000078) - 2019年5月29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3 10:20
公司经营情况 - 2018年度销售规模持续扩大,毛利率基本稳定,业务结构持续改善,但净利润及经营性净利润较上年同期大幅下降 [2][3] - 截止2018年末有息负债规模较上年同期增加约45亿元,利息费用增加约5.7亿元,增长163%,远超负债规模增长率 [3] - 2018年度计提商誉减值约2.60亿元,对经营性净利润产生较大影响 [3] - 目前医院回款账期拖延问题仍较严重,公司实施控规模、调结构、提质增效等措施,今年一季度经营性现金流为正 [3] 待付股权款转为利润情况 - 2017年度收购的部分公司销售规模及利润水平与预期差距较大,双方协商签订补充协议,调减收购对价或解除合作 [4] - 补充协议调减的收购对价确认为商誉减值,同时调增投资收益或营业外收入,对净利润总额影响不大 [4] 收购成立时间短的公司情况 - 部分收购项目采取新设公司承接原有公司业务的模式,规避或有风险,保障上市公司利益 [4][5] - 并购估值考虑既有业务运营质量、业务网络资源、与区域集团业务布局协同价值、经营管理团队能力等因素,多数收购估值溢价水平低于行业平均倍率 [5]
海王生物(000078) - 2018年6月14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3 09:52
投资者交流基本信息 - 活动类别为其他投资者交流,时间是2018年6月14日14:30 - 16:30,地点在公司24楼会议室 [1] - 参与单位包括华泰证券、广发恒生证券等多家机构,上市公司接待人为董秘兼财务总监沈大凯和证券事务代表谢德胜 [1] 业绩考核与业务板块情况 - 2017年第一期员工持股计划2018年业绩考核指标为归属母公司股东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达9.2亿元,排除外部因素公司管理层有信心完成 [2] - 2017年受中韩关系和婴童奶粉认证制度影响,公司控股子公司海王健康科技婴幼儿奶粉进口产品销售下降,预计今年销售回暖、业绩有望稳定并恢复增长 [2] - 2017年公司药品制造营业收入4.65亿元,食品(含保健品)营业收入3.67亿元,毛利率分别约44%和51%,未来公司将推进医药工业业务发展,不排除收购工业企业或购买优势药品品种 [3] 应收账款与现金流管理 - 公司医药商业应收账款账期整体在6个月以内,符合行业规律,今年强化管理,建立以财务总监为首席责任人的团队,下游客户主要为规模以上公立医院,应收账款质量优良、坏账风险极小 [4] - 经营性现金流为负是行业共性,因规模增长对应收账款增加占用资金,公司将建设完善多样化融资渠道,优化供应商和存货管理,加强子公司应收账款管理以改善现金流 [4][5] 债务与股权质押风险 - 公司融资渠道畅通,预计6 - 7月多家银行增加授信额度,债券融资项目有序开展,对短期债务偿还做好统筹安排,不会出现债务违约 [5] - 公司控股股东股份质押是申请综合授信额度的增信方式,基本不存在质押被平仓等风险 [5] 研发能力与产品进展 - 公司研发机构海王医药研究院拥有多个国家级平台,形成专业化、规范化企业技术创新体系,与大学研发中心合作并推进国际化发展 [6] - 虎杖苷注射液在美国临床试验是为进军国际市场,萘普替尼片2016年9月在国内开展临床试验,同靶点药物阿法替尼2017年2月在中国上市,2015年全球销售额2.31亿美元 [6][7] 股权激励措施 - 2015年对董事、中高级管理人员等实施限制性股票股权激励计划,2017年实施第一期员工持股计划,调动了员工积极性和创造性 [7] - 2016年对医药商业体系制订激励计划,2018 - 2021年将子公司银河投资3%股权及各区域医药集团公司20%股权分四期转让,2022年启动股权回购,促进了医药商业体系发展和公司利益增值 [7][8]
海王生物(000078) - 2018年8月29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3 09:24
分组1:大公国际违规事件及公司影响 - 8月17日,证监会和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暂停大公国际债务融资工具市场和公司债市场相关业务一年,海王生物等31家发行企业牵涉其中 [2][6] - 公司不存在违法违规行为,处罚未涉及公司内容,未受此类事情波及 [3] 分组2:公司与大公国际合作模式 - 2016年公司开展债券类融资业务,聘请大公国际进行评级服务,大公国际多次出具主体信用级别“AA”、评级展望“稳定”的报告 [3] - 大公国际收取高额咨询费时间为2017年11月 - 2018年3月,公司评级未调升,不存在“买卖评级”调升评级情形 [3] 分组3:公司资产负债率与评级情况 - 2017年公司负债总额达243.97亿元,较上年增长126.23%,资产负债率达79.05%,但大公国际评级维持AA且展望稳定 [3][4] - 公司资产负债率高是因可比公司多次股权融资降负债,公司业务扩张资金需求大,“两票制”下业务扩张机遇使资金需求增长 [4] - 2017年度公司营业收入约246.40亿元,同比增长83.30%;归母净利润6.36亿元,同比增长52.10%;年末总资产约308.64亿元,同比增长85.24%,综合实力提升 [5] 分组4:公司经营现金流情况 - 今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约175.51亿元,同比增长90.32%,但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 - 949778435元,比上年同期增减 - 39.97%,自2016年来经营活动净现金流持续为负 [5] - 公司将建设完善多样化融资渠道,优化供应商和存货管理,加强子公司应收账款管理改善现金流 [5] - 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为负是行业共性,因规模增长对应应收账款增加占用资金,公司下游客户主要为公立医院,应收账款质量优良,坏账风险极小 [5]
海王生物(000078) - 2018年7月10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3 09:24
分组1:股权交易 - 公司拟以1.15亿元向潍坊利和、潍坊恒昊转让全资子公司潍坊投资100%股权,预计获投资收益约8000万元,对本年度利润有积极影响 [2] - 公司与潍坊利和、潍坊恒昊无关联关系,潍坊投资无实质经营业务且持续亏损,转让是为优化资源配置、盘活闲置资产 [2] 分组2:商誉与应收账款 - 2017年公司商誉同比增长644.47%,应收账款同比增长94.39%,主要因溢价收购和销售规模增加 [3] - 目前并购企业业绩基本达预期,减值风险小;若个别公司业绩未达预期,转让方会按约定补偿或回购股份 [3] 分组3:对外扩张与债务 - 2017年公司收购35家公司,新设或投资15家子公司,负债总额创新高,多为短期债务,部分短期融资券6 - 8月到期,有集中偿付压力 [3] - 公司融资渠道畅通,成功发行2018年第一期非公开公司债,额度8亿元,票面利率7.0%,对短期债务偿还已做好统筹安排 [4] 分组4:现金流问题 - 公司现金流长期为负,是行业共性,因规模增长致应收账款增加占用资金,下游客户多为公立医院,应收账款质量优良、坏账风险小 [4] - 公司计划通过买断式保理、出表应收账款资产证券化等解决资产负债率偏高和现金流为负问题,管理上优化供应商和存货管理,加强子公司应收账款管理 [4]
海王生物(000078) - 2018年7月5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3 09:22
公司经营基本情况 - 2018年7月5日15:00 - 16:00,公司在24楼会议室与国信证券朱寒青、中银国际王恬、民森投资葛峥进行投资者交流,接待人为证券事务代表谢德胜和财务部经理王书玲 [1] 两票制影响 - 2017年度医药商业流通(含器械)营业收入约占公司营业收入的95%以上 - 在两票制推动下,公司已建立覆盖全国21个省份(直辖市)的医药商业业务网络体系,且大部分业务开展省(市)已形成较大规模,公司正积极拓展新区域业务和优化现有业务渠道,认为“两票制”推行有利加速业务拓展 [2] 资产出售情况 - 出售潍坊投资,该标的公司无实际经营业务且近几年持续亏损,此次出售是公司优化资源配置的正常运营决策行为 [2] 应收账款账期 - 公司医药商业应收账款账期因各地经济水平不同有较大差异,整体在6个月左右 [3] 外部融资情况 - 公司融资渠道畅通,除正常银行授信融资外,银行间、交易所发行的债券融资项目均在有序开展 - 2018年成功发行第一期非公开公司债,发行额度8亿元,票面利率为7.0%,是今年以来可查询到的民营企业同评级最低发行利率,代表投资者对公司的认可和肯定 [3]
海王生物(000078) - 2021年5月18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1-22 03:02
投资者关系活动基本信息 - 活动类别为特定对象调研 [1] - 参与单位众多,包括申万宏源、长城证券等 [1] - 活动时间为2021年5月18日15:00 - 17:00 [1] - 活动地点在深圳市南山区科技园科技中三路1号海王银河科技大厦21楼 [1] -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有副总裁沈大凯、总裁助理金戈等 [1] 医药制造业务规划 - 以子公司海王福药及金象中药为主经营,在多疾病领域有优势产品 [2] - 收购北京中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51%股权,其有130余种药批文,年产能超200亿片(粒、袋) [2] - 今年1月下属子公司收到“枸橼酸西地那非片”药品注册证书,预计七八月份投产 [2] - 河南海王集团控股子公司海王百草堂药业布局中药产业,有望成新利润增长点 [2] 药品研发情况 - HW130研发需3至4年,联合化疗药物使用可降低死亡率,国内暂无同类参照,暂无法预估市场规模 [2] 应收账款问题 - 因行业经营模式,业务规模扩大使应收账款增加,账期整体在6个月以内,坏账少、风险可控 [3] - 建立以财务总监为首席责任人的管理团队强化管理,2021年加强资金占用项目日常管理,优化资金结构 [3] 公司竞争优势 - 医药流通行业资金密集型,进入门槛高,公司建立覆盖全国20多个省份的庞大业务网络体系 [3] - 通过六大省级区域集团和上海海王医疗器械平台管控,仓储物流调配能力高效,配送成本低 [3] - 民营企业,有科学、高效的投资决策和资本运作机制 [3] 医美及易点药联盟业务 - 控股股东海王集团子公司涉及医美业务,处于前期阶段,暂不注入上市公司体系 [3] - 海王集团打造海王健康平台,由线下3000 + 家海王星辰自营门店、超74000家易点药联盟药店及线上平台重组而成 [4] - 公司商业体系将打通医院与易点药联盟信息通路,承接配送业务,易点药联盟业务增长将带来新利润增长点 [4] 非公开发行股票 - 控股股东海王集团全额认购2020年非公开发行股票,源于对公司未来发展信心和对战略部署认可 [4] - 认购资金主要来源于自有资金和自筹资金 [4] 股价及盈利问题 - 股价受整体经济环境、大盘走势、公司经营业绩等多因素影响 [4] - 近年收购兼并使财务成本增加、商誉减值致利润下滑,现与子公司磨合成熟,将提升盈利能力 [4]
海王生物(000078) - 2021年5月7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1-22 02:54
分组1:2020年亏损原因 - 2020年全年营收净利双降,亏损额达2.89亿元,同比降幅239.79%,主要因对存在商誉的子公司进行商誉减值测试,计提商誉减值约5.79亿元 [1] 分组2:2021年一季度业绩情况及展望 - 2021年一季度扭亏为盈,但归母净利润不及2017、2018年;近几年利润下滑因银行融资规模及市场融资环境影响,财务成本上升侵蚀利润 [1][2] - 2021年一季度各项财务指标明显改善,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5.6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15.59%,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1344.75% [2] - 2021年公司管理层以提质增效为基调,做强传统业务,做大新业务 [2] 分组3:资产负债率情况 - 近年来公司面临较大债务压力,资产负债率大部分徘徊在70% - 80%;所处医药商业行业属资金密集型行业,对流动资金依赖程度高,对标上市公司平均资产负债率约70% [2] - 业务规模扩大使营运资金需求增加,除2016年非公开发行获部分资金使资产负债率下降,其余年度通过发行债券等方式筹资,导致资产负债率偏高 [2] 分组4:短债压力及排解措施 - 短债压力逐年攀升,2016年短期借款22.43亿元,2020年达140.92亿元,四年翻超六倍;2020年货币资金仅53.68亿元,同比增速不及短期借款 [2] - 2019 - 2020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向好且为正,2020年累计偿还约21.95亿元债务且无逾期 [3] - 2021年保障传统业务稳定增长,加强资金占用项目日常管理,压缩低效无效经营性资金占用,优化资金结构,强化资金管理 [3] 分组5:商誉及应收账款情况 - 2021年第一季度商誉和应收账款较2016年分别翻五倍多和两倍多;商誉形成主要因对子公司并购,2019 - 2020年商誉净值占净资产比例逐步下降 [3] - 医药商业行业买方市场特点使下游终端客户强势,应收账款回款周期长,上游信用期限和额度低于下游,企业需占用大量营运资金,存货规模大也扩大经营性资产规模 [3][4]
海王生物(000078) - 2022年11月9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1-09 12:41
可持续发展与社会责任 - 将可持续发展管理纳入公司治理体系,计划设立可持续发展项目小组 [1][2] - 医药工业生产严格按环境自行监测方案执行,各项指标达标排放,重视节能减排,响应“双碳”战略 [2] 业务布局与规划 - 布局医药研发,拥有多个技术创新平台,形成专业化、规范化企业技术创新体系,成立一致性评价研究中心 [2] - 医疗器械业务以北京平台及上海海王集团为主要平台,构建总部全国集采分配中心器械、耗材分部,强化多领域产品代理销售能力,推进国产化替代产品代理销售 [3] - 未来发展坚持产业链布局、着重打造医疗器械板块、深耕医药商业、突破新业务,以调结构、控规模、提质增效为基调 [3] 研发进展与成果 - 截至2022年上半年,受托生产的多索茶碱注射液已获批,钠钾镁钙注射用浓溶液即将获批,拥有多个新药和自主知识产权独家产品 [3] - 海王研究院自主研发“HW130注射液”和“ABRJ微乳溶液”,分别具有肿瘤血管阻断和提高原研药物生物利用度等优势 [4] - “虎杖苷注射液”正在中美开展II期临床试验,拥有千金藤苏缓释制剂发明专利 [5] 经营业绩与财务 - 近三年研发投入平均每年约5500万元 [5] - 主营业务医药商业流通营业收入从2011年44.49亿元增至2021年的403.16亿元,2021年医药商业规模排名全国第八 [5] - 公司将从多方面加强自身建设,改善业绩,若有分红计划将及时披露 [4] 生产基地情况 - 目前没有在建生产基地,拥有福州和北京两个药品生产基地,福州基地有367个国药准字批准文号,北京基地有137个国药准字批准文号 [5][6] 重大事项进展 - 公司筹划重大事项(混改重组),中介机构尽职调查工作已结束,正在编制尽职调查报告,公司正与交易对手方沟通协商具体交易方案 [6] 商业竞争力打造 - 依托产业链优势,发掘物流网络延伸服务,强化供应链建设和服务,深化终端市场服务能力,提升业务附加值和客户粘性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