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屹唐股份(688729)
icon
搜索文档
屹唐股份(688729.SH)上半年净利润3.48亿元,同比增长40.23%
格隆汇APP· 2025-08-28 12:02
财务表现 - 2025上半年实现营业总收入24.82亿元 同比增长18.77% [1] - 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3.48亿元 同比增长40.23% [1] - 基本每股收益为0.13元 [1]
屹唐股份(688729) - 2025 Q2 - 季度财报
2025-08-28 10:25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24.8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8.77%[21] - 公司收入24.82亿元,同比增长18.77%[23] - 公司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24.82亿元,同比增长18.77%[4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4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0.23%[21] - 净利润3.48亿元,同比增长40.23%[2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48亿元,同比增长40.23%[42] - 利润总额3.1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4.09%[2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2.5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6.66%[22] - 扣非归母净利润2.54亿元,同比增长16.66%[2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2.54亿元,同比增长16.66%[42] - 基本每股收益0.13元,同比增长44.44%[23]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5.69%,同比增加1.15个百分点[23]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5.7%至16.02亿元[183] - 净利润同比增长4.1%至3.69亿元[184]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成本15.9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6.32%[82] - 研发费用3.6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76%[83]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14.78%,同比减少1.66个百分点[23] - 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总额3.67亿元,同比增长6.76%[42] - 研发投入总额为3.668亿元,同比增长6.76%[58]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14.78%,同比下降1.66个百分点[58] - 营业成本同比增长71.5%至9.97亿元[183]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36.8%至2.32亿元[183]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现金流量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负5.20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14.09%[22]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5.20亿元,同比下降214.09%[24]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由正转负至-5.20亿元[186]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负122,242,882.21元,同比由正转负下降177.4%[190]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88,407,553.49元,同比增长1.4%[190]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负574,850,485.48元,同比由正转负下降206.3%[191]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2001万元同比转负[187] -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1.55亿元同比转负[187]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现金下降13.3%至23.15亿元[186] -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现金增长25.0%至21.08亿元[186]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1,676,891,489.52元,同比增长19.2%[190] -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为1,507,718,599.10元,同比增长34.1%[19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资产和负债 - 总资产103.17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增长3.65%[2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63.02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增长6.55%[22] - 货币资金减少至20.27亿元,较期初27.36亿元下降25.9%[171] - 交易性金融资产减少至2.37亿元,较期初3.41亿元下降30.5%[171] - 应收账款增加至4.04亿元,较期初3.63亿元增长11.3%[171] - 存货增加至37.98亿元,较期初34.97亿元增长8.6%[171] - 其他流动资产大幅增加至4.13亿元,较期初1.57亿元增长163.2%[171] - 长期借款增加至18.15亿元,较期初13.20亿元增长37.5%[172] - 合同负债减少至10.27亿元,较期初11.61亿元下降11.5%[172] - 未分配利润增加至16.08亿元,较期初12.60亿元增长27.6%[173] - 总资产为83.10亿元人民币,较期初增长1.6%[176][177] - 长期股权投资为25.95亿元人民币,较期初基本持平[176] - 货币资金及其他流动资产为3.49亿元人民币,较期初增长205.6%[176] - 未分配利润为16.02亿元人民币,较期初增长29.9%[177] - 长期借款为13.99亿元人民币,较期初增长6.1%[177]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下降26.4%至20.16亿元[187]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1,451,869,284.06元,同比下降34.7%[191] - 实收资本(或股本)期末余额为26.6亿元人民币[195][200] - 资本公积期末余额为16.4829亿元人民币,较期初增加209.75万元[195][198][200] - 其他综合收益期末余额为1.8513亿元人民币,较期初减少218.7万元[195][198][200] - 盈余公积期末余额为6687.73万元人民币[195][200] - 未分配利润期末余额为10.3076亿元人民币,较期初增加2.4801亿元[195][198][200]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期末余额为55.9107亿元人民币,较期初增加2.4792亿元[195][198][200] - 综合收益总额本期增加2.4583亿元人民币[198]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为5,914,723,200.11元[193] - 本期综合收益总额为381,324,633.30元[193] - 未分配利润本期增加347,796,376.66元[193]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公司产品包括干法去胶、快速热处理、干法刻蚀及等离子体表面处理设备三大类[40] - 公司产品应用于逻辑和存储器制造中的超浅结形成、High-k材料钝化和金属硅化物形成[35] - 公司产品被全球前十大芯片制造商和国内行业领先芯片制造商采用[41] - 干法去胶设备Optima®通过关键客户量产验证并获得重复量产订单[43] - 干法刻蚀设备RENA-E®通过关键客户量产验证并获得重复量产订单[45] - 等离子体表面处理设备Escala®通过关键客户技术验证并实现重复量产订单[45] - 公司已形成干法去胶、快速热处理、干法刻蚀及等离子体表面处理三类国际竞争力产品线[49] - 双晶圆真空反应腔设计实现每个反应腔同时处理两片晶圆,产能高且成本低[52] - 双晶圆反应腔真空整合传输平台可挂配多个双晶圆反应腔,支持平行生产或串行工艺集成[52][53] - 独立真空传送模块采用四臂传送机械手设计,实现双晶圆快速置换并支持独立运作维护[53] - 线型真空传输平台配置双机械手,可同时挂配四反应腔八晶圆位置,支持单/双晶圆反应腔混搭[53] - 电感耦合远程等离子体源设计具备高等离子体浓度,颗粒污染低且连续生产时间长[53] - 远程等离子体源电荷过滤装置实现纯自由基去胶,工艺效率高且综合成本低[53] - 精确晶圆温度控制技术解决等离子体工艺中晶圆温度稳定性问题[53] - 常压快速热处理设备实现大气压晶圆传送与快速气体氛围置换[53] - 晶圆双面辐射加热技术提高温度均匀性,热应力控制能力好且加热速度更快[53] - 晶圆表面局部温度均匀度调节技术通过脉冲激光实现温度补偿,工艺稳定性好[53] 各地区表现 - 公司在中国、美国、德国设有研发制造基地,具备全球化研发采购制造优势[50] - 境外资产规模43.08亿元人民币,占总资产比例41.76%[85] - 美国子公司Mattson Technology报告期营业收入14.15亿元人民币,净利润-1393.07万元[87] - 香港子公司屹唐半导体营业收入19.16亿元人民币,净利润398.83万元[87] - 子公司Mattson Technology总资产32.36亿元,净资产17.42亿元,营业收入14.15亿元,净亏损0.14亿元[93] - 香港子公司总资产10.80亿元,净资产1.71亿元,营业收入19.16亿元,净利润0.04亿元[93] 研发投入与成果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14.78%,同比减少1.66个百分点[23] - 确认政府补助收益8606.01万元[23][26] - 非经常性损益合计9336.09万元[27] - 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总额3.67亿元,同比增长6.76%[42] - 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为14.78%[42] - 公司新增专利申请24项,其中发明专利24项[46]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已申请专利721项,其中发明专利720项;已获授权专利474项,其中发明专利473项[46] - 研发投入总额为3.668亿元,同比增长6.76%[58]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14.78%,同比下降1.66个百分点[58] - 本期新增发明专利40个,累计获得发明专利473个[55] - 本期新增软件著作权10个,累计软件著作权10个[56] - 知识产权申请总数累计731个,获得总数累计484个[55][56] - 干法去胶设备项目累计投入1.082亿元,总投资规模2.341亿元[61] - Suprema®去胶设备改进项目累计投入2.115亿元,总投资规模2.863亿元[61] - Helios®快速热处理设备改进项目累计投入1.981亿元,总投资规模3.777亿元[61] - 新型快速热处理设备项目累计投入1.69亿元,总投资规模2.984亿元[61] - 先进低压快速热处理设备项目累计投入1.396亿元,总投资规模2.721亿元[61] - Millios®毫秒退火设备研发投入13,320.91万元,占研发费用总额的3.2%[62] - 高产能刻蚀设备系列研发投入89,922.56万元,占研发费用总额的21.8%[62] - 先进等离子体表面处理设备研发投入83,329.76万元,占研发费用总额的20.2%[62] - 半导体设备关键零部件研发投入22,563.03万元,占研发费用总额的5.5%[62] - 公司研发人员总数358人,同比增长9.5%,占总员工比例29.88%[63] - 研发人员薪酬总额18,101.38万元,同比增长4.8%[63] - 研发人员中硕士及以上学历占比49.44%,博士占比9.78%[63] - 境外研发人员127人,占比35.47%[63]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已在本报告中详细阐述经营过程中可能面临的各种风险[3] - 公司规划及发展战略等前瞻性陈述不构成对投资者的实质承诺[5] - 全球半导体设备市场规模2024年达1170亿美元,同比增长10%[31] - 公司采用直销为主、经销为辅的销售模式,仅佳能营销公司一家经销商负责日本地区销售[39] - 公司采用客户订单驱动加战略库存驱动的柔性生产模式[38] - 北京研发制造基地2023年9月建成投入使用,实现干法去胶、快速热处理、干法刻蚀及等离子体表面处理三大类设备批量生产[43] - 公司客户全面覆盖全球前十大芯片制造商和国内行业领先芯片制造商[50] - 公司是同时具备等离子体和晶圆快速热处理国际领先技术的集成电路专用设备公司[49] 风险因素 - 公司被美国商务部列入实体清单,可能影响供应链稳定性[65][66] - 客户集中度较高,存在订单波动风险[67] - 公司商誉账面价值为9.83亿元人民币,占净资产比例15.59%[73] - 报告期内汇兑损失金额为875.61万元人民币[75] 公司治理与承诺 - 公司2025年半年度报告未经审计[7] - 公司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无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5] - 公司确认不存在被控股股东及其他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情况[6] - 公司确认不存在违反规定决策程序对外提供担保的情况[6] - 公司确认不存在半数以上董事无法保证半年度报告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的情况[7] - 公司负责人张文冬、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谢妹及会计机构负责人顾琦保证财务报告真实、准确、完整[7] - 公司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4] - 公司代码688729,公司简称屹唐股份[1] - 报告期为2025年1月1日至2025年6月30日[13] - 公司注册地址于2023年10月19日变更为北京市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瑞合西二路9号[15] - 公司股票简称屹唐股份,代码688729,于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18] - 屹唐盛龙、亦庄产投、亦庄国投等主要股东承诺自公司上市之日起36个月内限售股份,锁定期满后另有2年减持限制[103] - 江苏招银、南京招银等多家机构投资者承诺自公司上市之日起12个月内限售股份[103] - BH1、BH2、宁波义方等股东承诺自公司上市之日起12个月内限售股份[103] - 公司及主要股东屹唐盛龙、亦庄产投、亦庄国投等承诺自上市之日起3年内履行稳定股价等义务[104] - 公司承诺长期有效的分红政策及其他公司治理相关事项[105] - 持股5%以上股东屹唐盛龙、BH1、BH2等承诺在持股期间履行相关信息披露义务[104] - 公司实际控制人、董事、高管等承诺长期履行公司治理和诚信义务[105] - 部分限售承诺履行期限至2025年3月25日[104] - 部分限售承诺履行期限至2024年10月31日[104] - 所有承诺事项均得到及时严格履行,无未完成履行的承诺[103][104][105] - 屹唐盛龙承诺自公司上市之日起36个月内不转让或委托他人管理所持首发前股份[108] - 若公司上市当年较上市前一年净利润下滑50%以上,屹唐盛龙所持股份锁定期将延长6个月[109] - 若公司上市第二年较上市前一年净利润下滑50%以上,屹唐盛龙所持股份锁定期将进一步延长6个月[110] - 亦庄产投和亦庄国投承诺督促屹唐盛龙遵守36个月锁定期要求[110] - 证裕投资股份限售期至2025年4月28日,为期24个月[107] - 君享1号资管计划股份限售期至2025年4月28日,为期12个月[107] - 中保投基金股份限售期至2025年4月28日,为期12个月[107] - 电控产投股份限售期至2025年4月10日,为期12个月[107] - 安鹏创投股份限售期至2025年4月27日,为期12个月[107] - 芯屏基金股份限售期至2025年5月16日,为期12个月[107] - 上市当年净利润较上市前一年下滑50%以上将延长锁定期6个月[112] - 上市第二年净利润较上市前一年下滑50%以上将延长锁定期6个月[112] - 上市第三年净利润较上市前一年下滑50%以上将延长锁定期6个月[113] - 持股5%以上股东华瑞世纪母子公司合计直接持股5.26%[117] - 核心技术人员锁定期满后4年内每年减持不超过上市时持股总数的25%[116] - 董事高管锁定期满后每年减持不超过持股总数的25%[115] - 上市6个月后股价连续20日低于发行价将自动延长锁定期6个月[115] - 持股5%以上股东减持需提前3个交易日公告[118] - 重大违法触及退市标准时股东不得减持股份[112][115] - 所有股东均承诺承担违反减持承诺的法律责任[113][114][115][116][117][118] - 公司承诺若招股说明书存在虚假记载等情形将回购全部新股 回购价格不低于发行价加算同期银行存款利息[121] - 屹唐盛龙承诺若招股说明书存在虚假记载等情形将购回已转让原限售股份 购回价格不低于发行价加算银行活期存款利息[122] - 亦庄产投承诺督促屹唐盛龙依法购回已转让原限售股份 购回价格不低于发行价加算银行活期存款利息[123] - 公司全体董事承诺在稳定股价条件触发时对相关决议投赞成票[119] - 高级管理人员承诺按照稳定股价预案要求采取稳定股价措施[120] - 公司承诺严格遵守章程和股东分红回报三年规划中的利润分配政策[124] - 屹唐盛龙等股东承诺督促公司执行利润分配政策[124] - 全体董事和高管承诺职务消费约束及薪酬制度与填补回报措施挂钩[124] - 公司承诺采取一切必要措施使填补回报措施得到切实履行[124] - 屹唐盛龙等股东承诺不越权干预公司经营管理活动[124] - 公司承诺若未能履行将依法赔偿投资者证券交易损失[125] - 屹唐盛龙等承诺若未履行将依法赔偿投资者损失[125][126] - 公司董事监事高管承诺30日内以全部薪酬津贴承担赔偿责任[126] - 屹唐盛龙承诺不从事与公司主营业务构成竞争的业务[
科技股两大龙头,创历史新高
半导体产业链龙头股表现 - 中芯国际上涨13.17% 盘中最高涨超16% 股价创历史新高 流通市值2284亿元[1][4][5] - 寒武纪涨7.13% 报1469.99元/股 创历史新高 为A股股价最高个股[1][4] - 瑞芯微上涨8.44% 流通市值983亿元 澜起科技上涨7.95% 流通市值1338亿元[5][6] - 斯达半导上涨10.00% 流通市值259亿元 博通集成上涨10.01% 流通市值70.3亿元[5] - 半导体板块指数上涨1.80% 报11192.67点[5] 科技股行情催化因素 - 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政策利好[7] - 全球AI算力需求持续攀升推动先进制程芯片需求[7] - DeepSeek-V3.1发布推动国产算力发展机遇[7] - 光刻机、光模块、存储芯片等板块涨幅居前[4] - A股成交额前50个股中科技股属性个股占绝大多数[4] 机构观点 - 浙商证券认为中芯国际作为国内晶圆代工龙头 国产AI芯片需求爆发及端侧芯片本土化趋势将驱动业绩超预期成长[6] - 广发证券指出寒武纪2025年上半年营收大幅增长且利润率达较高水平 供应链稳定发展将推动后续季度交付规模提升[6] - 申港证券表示国产算力在模型侧和算力芯片方面将持续突破 有望获得更大市场份额并维持较好景气度[7] - 中原证券认为2025年下半年AI算力需求旺盛 云侧AI算力硬件高速成长 端侧AI创新多样 存储器市场回暖且定制化存储成趋势[7] 大金融板块表现 - 证券板块中信达证券上涨4.04% 流通市值135亿元 国暦金控上涨2.05% 流通市值307亿元[9] - 银行板块中成都银行、南京银行领涨 保险板块中中国人保领涨[9] - 东吴证券指出非银金融板块估值较低具有安全边际 保险行业负债端持续改善 证券行业转型带来新增长点[10] - 民生证券表示市场交投活跃度保持高位 两融余额持续扩大 券商业绩修复趋势有望延续[10] 市场整体表现 - 上证指数上涨0.07% 深证成指上涨0.56% 创业板指上涨1.26%[3]
8月27日早餐 | “人工智能+”行动方案正式发布
选股宝· 2025-08-27 00:09
国内政策与行业动态 - 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目标2027年新一代智能终端应用普及率超70%,2030年超90% [5] - 布局国家人工智能应用中试基地,培育"模型即服务"、"智能体即服务"等新业态,推动智能网联汽车、智能手机、机器人等终端发展 [5] - 国家发改委推动产业全要素智能化发展,打造人工智能应用服务链 [8] - 中国信通院联合华为、三大运营商成立"先进存力AI推理工作组" [8] AI技术应用与突破 - 平安好医生推出"7+N+1"医疗AI产品体系,AI辅助问诊准确率约98%,复杂疾病治疗方案准确率近80% [4] - AI助力家医客均服务成本同比下降52%,业务中台运营效率提升50% [4] - 生成式AI迈入智能体主导新阶段,华泰证券认为智能体将重塑企业组织和商业模式 [6] - 阿里巴巴升级视频生成人工智能模型,字节跳动期权价格上调至200.41美元/股 [8] 通信技术进展 - 工信部将发放第二批毫米波专网频率许可牌照,涵盖港口、制造业、电网等领域 [6] - 5G毫米波频谱位于24.25GHz-52.6GHz,可满足工业场景大带宽、低时延需求 [7] - 泛亚微透拟定增募资不超过6.99亿元用于6G通讯低介电损耗FCCL挠性覆铜板产业化项目 [12] 资本市场与公司表现 - 公募基金总规模突破35万亿元,2024年以来第十次创历史新高 [8] - 寒武纪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10.38亿元,同比扭亏(去年同期亏损5.3亿元) [12] - 中际旭创上半年净利润39.95亿元,同比增长69.40% [12] - 胜宏科技上半年净利润21.43亿元,同比增长366.89% [12] - 北方稀土上半年净利润9.31亿元,同比增长1951.52% [12] 行业投资与扩张 - 世运电路拟投资15亿元建设新一代PCB智造基地项目 [12] - 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173款游戏版号(国产166款+进口7款),单月总量创年内新高 [9] - 天风证券预测2025年中国3A游戏市场规模达133亿元,2026年达169亿元,CAGR约35% [9] - 广深首家市内免税店正式开业,光伏玻璃新单基准价上调 [8] 技术研发与产品进展 - 鹏鼎控股服务器及光模块产品已通过部分客户认证 [12] - 奥普特东莞泰莱机器人关节模组产品处于送样阶段 [12] - 苹果将于9月9日举行发布会,预计推出iPhone 17系列和升级版手表 [8] - 礼来公布Orforglipron试验结果,药物使肥胖和糖尿病患者体重减轻9.6% [8]
7月港交所成IPO主战场,机构减持金额同比大涨130%
搜狐财经· 2025-08-26 10:00
IPO市场概况 - 2025年7月全板块共20家公司上市 其中A股8家 港股9家 美股3家 总数环比减少6家 同比持平 [1][2] - 港交所主板上市数量达9家 占比45% 深交所4家 上交所3家 纳斯达克3家 北交所1家 [7] - 投资机构渗透率环比及同比均上升 港交所主板渗透率达100% [7][9] 行业与地域分布 - IPO公司集中于电子信息 生物医药 生产制造赛道 各3家 餐饮食品和高端装备亦有分布 [9][10] - 江苏省 广东省 北京市新增上市公司各3家 其余分布于福建省及山东省等地 [12] 投资机构表现 - 建银国际 德屹资本 深创投各收获2家IPO公司 [14] - 屹唐股份登陆科创板 市值突破600亿元 为半导体设备企业 [14] - 南京景泰恒 汉康资本等机构在维立志博-B 极智嘉-W等企业获得高回报 最高IRR达84.31% [16][18] 减持活动分析 - 7月发生544起减持事件 涉及270家公司 减持股数环比上升150.99% 金额环比上升120.29% 同比均上升约1倍 [1][19] - 投资机构参与238起减持事件 减持股数环比升25% 金额环比升4.94% 同比金额增137.09% [19][20] - 深交所创业板减持金额达99.1亿 环比提升2倍多 深交所主板金额环比增188.68% 同比增186.83% [20][21] 老股与回购交易 - 老股转让事件172起 涉及172家公司 环比上升 同比下降11.34% 投资机构参与153起 占比88.95% 环比降7个百分点 [1][27] - 回购事件157起 涉及155家公司 环比降9% 同比降40%以上 投资机构参与126起 占比80.25% 同比升25个百分点 [1][28] - 电子信息 生物医药 生产制造赛道老股转让标的均上升约7个百分点 新增文娱传媒赛道 [30] - 回购交易中生产制造赛道占比升7个百分点 生物医药赛道降6个百分点 餐饮食品赛道占比8.8% [30] 活跃机构追踪 - 老股转让活跃机构包括深高新投 基石资本 中金资本等 回购交易活跃机构有紫金科创 金星创投 普华资本等 [32] - 减持活跃机构为信科互动科技发展 深创投 长盈鑫 阿里巴巴 国家大基金等 [25]
年内累计发行64只新股,共募资638.61亿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8-26 08:12
新股发行概况 - 今日发行新股三协电机1800万股 发行价8.83元 募资1.59亿元[1] - 今年以来64家公司首发募资638.61亿元 平均单家募资9.98亿元[1] - 募资超10亿元公司11家 含1家百亿级企业 5-10亿元区间27家 5亿元以下26家[1] 板块募资分布 - 沪市主板发行15只新股募资342.34亿元[1] - 深市主板发行8只新股募资43.78亿元[1] - 创业板发行22只新股募资136.44亿元[1] - 科创板发行7只新股募资79.01亿元[1] - 北交所发行12只新股募资37.05亿元[1] 重点募资企业 - 华电新能募资181.71亿元投向风电及太阳能项目[2] - 中策橡胶募资40.66亿元用于轮胎数字工厂建设[2] - 天有为募资37.40亿元 屹唐股份募资24.97亿元 影石创新募资19.38亿元[2] 发行价格特征 - 已发行新股平均首发价21.85元[2] - 发行价超50元公司4家 天有为93.50元最高 优优绿能89.60元次之[2] - 发行价较低公司包括华电新能3.18元及天工股份3.94元[2] 地域分布特点 - 新股发行量前三省份:江苏18家 广东12家 浙江12家[2] - 募资总额前三省份:福建181.71亿元 浙江101.74亿元 江苏88.29亿元[2] 募资规模梯队 - 10亿元以上募资企业包括开发科技11.69亿元 兴福电子11.68亿元 汉朔科技11.62亿元等[2] - 5-10亿元区间含恒鑫生活10.18亿元 永杰新材10.14亿元 天富龙9.44亿元等[2][3] - 5亿元以下企业如鼎佳精密2.23亿元 交大铁发1.93亿元 能之光1.07亿元等[4]
年内累计发行63只新股 共募资637.02亿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8-25 09:30
新股发行概况 - 今日华新精科发行4373.75万股 发行价18.60元 募资8.14亿元 [1] - 今年以来63家公司首发募资 总金额637.02亿元 平均单家募资10.11亿元 [1] - 募资规模分布:超10亿元11家(含1家超百亿) 5-10亿元27家 5亿元以下25家 [1] 板块募资分布 - 沪市主板发行15只新股募资342.34亿元 [1] - 深市主板发行8只新股募资43.78亿元 [1] - 创业板发行22只新股募资136.44亿元 [1] - 科创板发行7只新股募资79.01亿元 [1] - 北交所发行11只新股募资35.46亿元 [1] 重点募资项目 - 华电新能募资181.71亿元投向风电、太阳能发电及补充流动资金 [2] - 中策橡胶募资40.66亿元用于轮胎数字工厂及流动资金补充 [2] - 天有为募资37.40亿元 屹唐股份募资24.97亿元 影石创新募资19.38亿元 [2] 发行价格特征 - 已发行新股平均首发价22.06元 [2] - 发行价超50元共4家 天有为93.50元最高 优优绿能89.60元次之 [2] - 低发行价代表:华电新能3.18元 天工股份3.94元 [2] 地域分布特征 - 新股数量集中江苏17家 广东12家 浙江12家 [2] - 募资金额前三省份:福建181.71亿元 浙江101.74亿元 江苏86.70亿元 [2] 募资规模前列企业 - 华电新能募资181.71亿元(代码600930) [2] - 中策橡胶募资40.66亿元(代码603049) [2] - 天有为募资37.40亿元(代码603202) [2] - 屹唐股份募资24.97亿元(代码688729) [2] - 影石创新募资19.38亿元(代码688775) [2]
屹唐股份8月22日获融资买入1.48亿元,融资余额4.52亿元
新浪财经· 2025-08-25 02:12
股价与交易表现 - 8月22日公司股价上涨2.99% 成交额达12.42亿元 [1] - 当日融资买入1.48亿元 融资偿还1.18亿元 实现融资净买入2959.51万元 [1] - 融资融券余额合计4.52亿元 其中融资余额4.52亿元占流通市值比例8.03% [1][2] 融资融券数据 - 融券方面无交易活动 当日融券偿还与卖出量均为0股 融券余量与余额均为0 [2] - 融资余额保持4.52亿元 全部为融资规模 无融券头寸 [2]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全称为北京屹唐半导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位于北京市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 [2] - 成立于2015年12月30日 于2025年7月8日上市 [2] - 主营业务为集成电路制造设备的研发生产销售 提供干法去胶设备、快速热处理设备及干法刻蚀设备 [2] 收入结构分析 - 主营业务收入中专用设备销售占比77.21% 备品备件销售占比20.28% [2] - 服务收入贡献2.49% 特许权使用费收入占比0.02% [2] 股东与股本情况 - 截至7月8日股东户数达12.99万户 较上期增长381855.88% [2] - 人均流通股为1538股 较上期无变化 [2]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11.60亿元 同比增长14.63% [2] - 同期归母净利润2.18亿元 同比大幅增长113.09% [2]
今年以来新股发行募资628.89亿元,科创板占比12.56%
证券时报网· 2025-08-19 07:55
新股发行概况 - 今日1只新股发行 巴兰仕发行1900万股 发行价15.78元 募资3亿元 [1] - 今年以来62家公司首发募资 总募资628.89亿元 平均单家募资10.14亿元 [2] - 募资超10亿元公司11家 其中超百亿元1家 5-10亿元26家 5亿元以下25家 [2] 板块募资分布 - 沪市主板发行14只新股募资334.2亿元 [2] - 深市主板发行8只新股募资43.78亿元 [2] - 创业板发行22只新股募资136.44亿元 [2] - 科创板发行7只新股募资79.01亿元 [2] - 北交所发行11只新股募资35.46亿元 [2] 重点募资企业 - 华电新能募资181.71亿元居首 投向风电及太阳能发电项目 [2] - 中策橡胶募资40.66亿元 用于轮胎数字工厂及补充流动资金 [2] - 天有为募资37.4亿元 屹唐股份募资24.97亿元 影石创新募资19.38亿元 [2] 发行价格特征 - 已发行新股平均首发价22.12元 [2] - 发行价超50元公司4家 天有为93.5元最高 优优绿能89.6元 同宇新材84元 [2] - 发行价较低公司包括华电新能3.18元 天工股份3.94元 [2][4] 地域分布特征 - 新股发行数量前三省份:江苏16家 广东12家 浙江12家 [2] - 募资金额前三省份:福建181.71亿元 浙江101.74亿元 广东86.03亿元 [2] 具体新股数据 - 开发科技募资11.69亿元 兴福电子募资11.68亿元 汉朔科技募资11.62亿元 [2] - 威高血净募资10.9亿元 恒鑫生活募资10.18亿元 永杰新材募资10.14亿元 [2] - 北交所新股募资规模较小 天工股份募资2.72亿元 能之光募资1.07亿元 [4]
屹唐股份起诉美半导体巨头 索赔9999万元
犀牛财经· 2025-08-19 06:30
诉讼核心事件 - 国内半导体设备龙头屹唐股份起诉美国应用材料公司窃取核心技术秘密 [2] - 诉讼涉及等离子体源及晶圆表面处理相关技术 被指通过专利申请非法披露 [2][6] - 诉讼请求包括停止侵权、确认专利申请权归属及赔偿经济损失9999万元 [6] 技术争议细节 - 争议技术涉及高浓度稳定均匀的等离子体晶圆表面处理技术 应用于干法去胶和蚀刻设备 [6] - 应用材料公司提交的发明专利申请中 主要发明人为曾任职屹唐子公司MTI并签署保密协议的两名员工 [6] - 涉事专利申请被指直接披露屹唐股份技术秘密 [6] 公司业务背景 - 屹唐股份专注于半导体制造设备研发生产 在等离子体处理领域有原创性技术积累 [6] - 应用材料公司为全球知名半导体设备供应商 在半导体设备市场占据重要地位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