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门科技(688389)

搜索文档
普门科技:深圳普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第二届董事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决议公告
2023-08-24 09:56
证券代码:688389 证券简称:普门科技 公告编号:2023-040 深圳普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第二届董事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决议公告 本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 述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依法承担法律责任。 一、董事会会议召开情况 深圳普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于2023年8月23日以现场 加通讯方式召开了第二届董事会第二十二次会议。本次会议通知已于2023年8月 11日以电话、邮件、书面等形式送达公司全体董事。本次会议由董事长刘先成先 生主持,会议应参加董事8人,实际参加董事8人。本次会议的召开符合有关法律 法规和《深圳普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章程》的相关规定。 二、董事会会议审议情况 经全体董事表决,形成决议如下: (一)审议通过《关于〈公司2023年半年度报告〉及其摘要的议案》 董事会认为:《公司2023年半年度报告》的编制和审议程序符合法律、行政 法规及《公司章程》等有关规定;《公司2023年半年度报告》的内容和格式符合 中国证监会和上海证券交易所的有关规定,客观公允地反映了报告期内财务状况 和经营成果等事项;半年度报告编制过程中 ...
普门科技:深圳普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第二届监事会第二十次会议决议公告
2023-08-24 09:56
一、监事会会议召开情况 深圳普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于2023年8月23日以现场方 式召开了第二届监事会第二十次会议。本次会议通知已于2023年8月11日以电话、 邮件、书面等方式送达公司全体监事。本次会议由监事会主席刘敏女士主持,会 议应参加监事3人,实际参加监事3人。本次会议的召集、召开符合《中华人民共 和国公司法》等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和《公司章程》的相关规定。 证券代码:688389 证券简称:普门科技 公告编号:2023-041 深圳普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第二届监事会第二十次会议决议公告 本公司监事会及全体监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 述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依法承担法律责任。 二、监事会会议审议情况 经与会监事审议,做出以下决议: (一)审议通过《关于〈公司2023年半年度报告〉及其摘要的议案》 经审核,监事会认为:《公司2023年半年度报告》的编制和审议程序符合法 律、行政法规及《公司章程》等有关规定;《公司2023年半年度报告》的内容和 格式符合中国证监会和上海证券交易所的有关规定,客观公允地反映了报告期内 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半年度 ...
普门科技:深圳普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股票期权激励计划授予激励对象名单
2023-08-24 09:56
深圳普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3 年股票期权激励计划授予激励对象名单 一、股票期权激励计划的分配情况汇总表 | 激励对象 | 获授股票期权数量 | 约占授予股票期权 | 约占公告日股本总 | | --- | --- | --- | --- | | | (万份) | 总数比例 | 额比例 | | 一、技术骨干、业务骨干 | | | | | 共 188 人 | 809 | 100% | 1.90% | | 合计 | 809 | 100% | 1.90% | 注:1、上述任何一名激励对象通过全部在有效期内的股权激励计划获授的本公司股票均未超过公司总 股本的 1%。公司全部有效的激励计划所涉及的标的股票总数累计不超过股权激励计划提交股东大会时公 司股本总额的 20%。 2023 年 8 月 25 日 2、本计划的激励对象不包括独立董事、监事、单独或合计持有上市公司 5%以上股份的股东或实际控 制人及其配偶、父母、子女。以上激励对象包括 1 名中国香港籍人士(曾麟贵)及 2 名外籍人士(ASIM FAIQ、ANGEL YIGON ZHENG ZHENG)。 3、以上合计数据与各明细数相加之和在尾数上有差异是由于四舍五 ...
普门科技:深圳普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股票期权激励计划(草案)
2023-08-24 09:56
证券代码:688389 证券简称:普门科技 深圳普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3 年股票期权激励计划(草案) 深圳普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二零二三年八月 1 声 明 本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 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依法承担法律责任。 本公司所有激励对象承诺,公司因信息披露文件中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 或者重大遗漏,导致不符合授予权益或权益行使安排的,激励对象应当自相关信 息披露文件被确认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后,将由本激励计划 所获得的全部利益返还公司。 特别提示 一、本激励计划系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 《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上市规则》《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科创板 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南第 4 号——股权激励信息披露》等其他有关法律法规、规范 性文件,以及《深圳普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章程》制订。 二、本激励计划采取的激励工具为股票期权。股票来源为深圳普门科技股份有 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或"本公司")向激励对象定向发行公司 A 股普通股股 票。 三、本激励计划拟向激励对象授予 809 万份股票 ...
普门科技:深圳普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召开2023年半年度业绩说明会的公告
2023-08-24 09:56
深圳普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召开2023年半年度业绩说明会的公告 本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 述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依法承担法律责任。 重要内容提示: 投资者可于 2023 年 8 月 25 日(周五)至 8 月 28 日(周一)16:00 前登 录上证路演中心网站首页点击 " 提问预征集 " 栏目或通过公司邮箱 bod@lifotronic.com 进行提问。公司将在业绩说明会上对投资者关注的问题进行 回答。 一、说明会类型 深圳普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已于2023年8月25日在上 海证券交易所网站(www.sse.com.cn)披露了《深圳普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3 年半年度报告》,为加强与投资者的深入交流,便于广大投资者更全面、深入地 了解公司情况,公司拟以网络互动形式召开2023年半年度业绩说明会,欢迎广大 投资者积极参与。 二、说明会召开的时间、地点 本次业绩说明会将于2023年8月29日(周二)上午10:00-11:00在上证路演中 心(https://roadshow.sseinfo.com)以网络互动的方式召 ...
普门科技(688389) - 2023 Q1 - 季度财报
2023-04-27 16:0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2023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277,799,957.78元,同比增长32.29%[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8,108,225.27元,同比增长31.23%[5] - 2023年第一季度营业总收入277,799,957.78元,较2022年第一季度的209,986,012.08元增长约32.2%[20] - 2023年第一季度净利润87,930,913.98元,较2022年第一季度的67,119,272.29元增长约31.0%[21] - 2023年第一季度基本每股收益0.21元/股,较2022年第一季度的0.16元/股增长约31.2%[22] - 2023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436,904,025.59元,较2022年第一季度的207,290,304.11元增长110.77%[30] - 2023年第一季度营业利润53,802,514.99元,较2022年第一季度的41,676,212.29元增长29.1%[30] - 2023年第一季度利润总额53,679,888.18元,较2022年第一季度的41,607,961.34元增长28.99%[30] - 2023年第一季度净利润45557746.83元,2022年同期为35366767.14元[31]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研发投入合计32,694,734.03元,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11.77%,较上年同期下降3.66个百分点[6] - 预付款项变动比例为98.36%,主要系经营规模扩大,预付款项增加所致[9] - 存货变动比例为44.95%,主要系随着销售收入增长增加存货储备所致[9] - 销售费用变动比例为82.33%,主要系随着销售业绩增长,工资、差旅费增加所致[9] - 2023年第一季度营业总成本180,026,029.28元,较2022年第一季度的139,739,365.49元增长约28.8%[20] - 2023年第一季度营业成本325,942,261.35元,较2022年第一季度的125,653,796.33元增长159.4%[30] 其他财务数据 - 本报告期末总资产1,987,271,779.76元,较上年度末增长9.16%[6]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1,599,891,171.73元,较上年度末增长11.12%[6] - 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为 - 251,875.87元,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3,345,222.48元,非经常性损益合计5,210,755.95元[7][8] - 2023年3月31日货币资金为1,000,297,634.68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931,641,103.41元有所增长[14] - 2023年3月31日应收账款为101,359,417.83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95,118,794.61元有所增长[14] - 2023年3月31日存货为206,461,379.25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142,431,926.91元有所增长[14] - 2023年3月31日流动资产合计为1,353,245,716.63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1,194,036,166.94元有所增长[16] - 2023年3月31日固定资产为211,026,727.51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214,577,648.07元有所下降[16] - 2023年3月31日在建工程为221,049,457.35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212,856,673.35元有所增长[16] - 2023年3月31日资产总计为1,987,271,779.76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1,820,510,028.30元有所增长[16] - 2023年3月31日应付账款为137,298,412.03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70,940,134.55元有所增长[16] - 2023年第一季度流动负债合计372,406,930.10元,较2022年的368,047,282.15元增长约1.2%[17] - 2023年第一季度非流动负债合计11,475,051.93元,较2022年的8,969,148.49元增长约28.0%[17] - 2023年第一季度实收资本(或股本)425,578,736.00元,较2022年的422,200,000.00元增长约0.8%[17] - 2023年3月31日流动资产合计1,399,111,140.78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1,212,867,428.24元增长15.35%;非流动资产合计497,816,925.77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490,225,283.89元增长1.55%;资产总计1,896,928,066.55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1,703,092,712.13元增长11.4%[28] - 2023年3月31日流动负债合计572,435,517.94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498,631,766.60元增长14.8%;非流动负债合计11,446,459.37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8,937,889.21元增长28.07%;负债合计583,881,977.31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507,569,655.81元增长15.03%[29] - 2023年3月31日所有者权益合计1,313,046,089.24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1,195,523,056.32元增长9.83%[29][30] 股东信息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5,692[12] - 前10名股东中,刘先成持股数量为125,900,933股,持股比例为29.58%[12] 现金流量相关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3,182,044.81元,同比增长21.36%[6] - 2023年第一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266,816,916.31元,较2022年的245,088,908.76元增长约8.9%[23] - 2023年第一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小计243,634,871.50元,较2022年的225,987,026.09元增长约7.8%[23] - 2023年第一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3,182,044.81元,较2022年的19,101,882.67元增长约21.4%[23] - 2023年第一季度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110,300元,现金流出小计27,014,607.37元,现金流量净额为 -26,904,307.37元[24] - 2023年第一季度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70,352,040.95元,现金流量净额为70,352,040.95元[24] - 2023年第一季度汇率变动对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影响为 -2,998,081.56元,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63,631,696.83元,期末余额为685,108,676.93元[24] - 2023年第一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299903485.92元,2022年同期为226548253.22元[33] - 2023年第一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小计236633367.28元,2022年同期为219523194.31元[33] - 2023年第一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63270118.64元,2022年同期为7025058.91元[33] - 2023年第一季度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10815015.03元,2022年同期为 -125020693.62元[33] - 2023年第一季度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70352040.95元,2022年同期无相关数据[33][34] - 2023年第一季度汇率变动对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影响为 -843587.42元,2022年同期为 -653324.86元[34] - 2023年第一季度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121963557.14元,2022年同期为 -118648959.57元[34] - 2023年第一季度期初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468461404.28元,2022年同期为689548243.89元[34] - 2023年第一季度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590424961.42元,2022年同期为570899284.32元[34]
普门科技(688389) - 2022 Q4 - 年度财报
2023-04-27 16:00
公司财务表现 - 公司2022年度营业总收入为98304.48万元,同比增长26.34%[2] - 公司2022年度净利润为25149.59万元,同比增长32.12%[2] - 公司2022年度经营性现金流为27171.20万元,同比增长49.24%[2] - 公司过去七年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为33.39%[2] - 公司过去七年净利润复合增长率为40.02%[2] - 公司过去七年经营性现金流复合增长率为46.05%[2] - 公司2022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71,711,959.63元,同比增长49.24%[19] - 公司2022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8.75%,较上年增加2.67个百分点[20] - 公司2022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为0.55元,同比增长41.03%[20] - 公司2022年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17.37%,较上年减少2.65个百分点[20] - 公司2022年基本每股收益为0.60元,同比增长33.33%[20] - 公司2022年稀释每股收益为0.60元,同比增长33.33%[20] - 公司2022年度综合毛利率为58.52%,较2021年度下降了3.08个百分点[121] - 公司主营业务收入975,993,298.98元,同比增长26.28%[123] - 公司医疗器械行业营业收入为975,993,298.98元,毛利率为59.02%[122] - 公司治疗与康复类产品收入为 227,421,516.57 元,较去年增长26.07%[124] - 公司体外诊断类产品销售收入为 748,571,782.41 元,较去年增长26.35%[124] 产品研发与市场拓展 - 公司在体外诊断领域新增国内及国际医疗器械注册/备案认证43项[3] - 公司在生化试剂领域获得多项注册证,进一步丰富了体外诊断产品线[4] - 公司在治疗与康复领域新增医疗器械注册证14项,推出新一代系列治疗康复产品[4] - 公司持续优化营销体系结构,提升工作效率,加强国际销售、市场和售后服务团队建设[4] - 公司推出高速、高通量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eCL9000产品,提高检测通量和自动化水平,增强行业竞争力[28] - 公司在分子诊断和POCT相关产品方面快速实现自主研发和生产,成功在海外市场上市销售[29] - 公司新增医疗器械注册证14项,成功上市新一代系列治疗与康复产品[29] - 公司在消费者健康业务方面取得新增授权专利49项,新增注册证书57项,产品及解决方案覆盖国内18,000多家医疗机构[32] 市场前景与行业趋势 - 体外诊断领域被誉为“医生的眼睛”,在未来五年、十年乃至更长一段时间,我国IVD行业仍将处于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44] - 免疫诊断市场在过去5年整体保持稳定增长,未来有望进一步扩容增长,呈现多样的客户群及临床需求、产品同质化竞争、国产替代加速、技术持续革新等四大趋势[45] - 中国康复医疗器械市场规模从2015年的145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450.3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20.79%[150] - 2025年,国内非手术类医疗美容市场规模预计将突破2279亿元[152] 公司治理与人力资源 - 公司董事会审计委员会在2022年内召开了4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公司财务决算报告、财务预算方案、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等议案[191] - 公司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在2022年内召开了1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公司董监高人员2021年度薪酬考核情况的议案[192] - 公司员工教育程度以本科学历为主,占比约为48.7%[194] - 公司制定了科学公正的薪酬机制,实行岗位工资加绩效考核,坚持员工与企业共同发展的原则[194] - 公司将推行全员绩效精细管理,即“目标牵引、责任到人、过程管理、结果奖惩”[154]
普门科技:深圳普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召开2022年度业绩说明会的公告
2023-04-27 10:31
证券代码:688389 证券简称:普门科技 公告编号:2023-015 深圳普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召开2022年度业绩说明会的公告 本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 述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依法承担法律责任。 重要内容提示: 1.会议召开时间:2023年5月17日(周四)11:00-12:00 2.会议召开地点:上证路演中心(http://roadshow.sseinfo.com) 3.会议召开方式:网络互动 三、参加人员 公司董事长刘先成先生,董事、总经理胡明龙先生,董事、副总经理曾映先 生,董事、副总经理李大巍先生,董事、副总经理邱亮先生,董事、财务总监、 董事会秘书王红女士。(如有特殊情况,参会人员将可能进行调整) 四、投资者参加方式 1.投资者可于2023年5月17日(周四)11:00-12:00登录上证路演中心 (http://roadshow.sseinfo.com),在线参与本次业绩说明会。 4.投资者可于2023年5月10日(星期三)至5月16日(星期二)16:00前登录上证 路演中心网站首页点击"提问预征集"栏目或通过公司邮箱bo ...
普门科技(688389) - 2022 Q3 - 季度财报
2022-10-28 16:00
收入和利润增长 - 营业收入本报告期226590025.83元,同比增长20.54%[7]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本报告期53567277.08元,同比增长34.53%[7]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本报告期50321336.91元,同比增长58.98%[11] - 营业总收入从544,056,045.76元增至673,438,420.05元,增长23.8%[49] - 营业利润为1.62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5.2%[52] - 净利润为1.53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5.2%[56] - 公司2022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7.195亿元,同比增长27.9%[68] - 净利润6963.8万元,同比增长83.5%[72] - 综合收益总额同比增长83.5%至6963.81万元[74] 成本和费用变化 - 研发投入本报告期47326232.19元,同比增长0.79%[11] - 营业总成本为5.26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8.0%[52] - 营业成本为2.72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2.0%[52] - 研发费用为1.39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7.9%[52] - 财务费用为-3713.57万元人民币,同比改善329.9%[52] - 研发费用1.003亿元,同比增长16.0%[68] - 财务费用为负2487.9万元,主要因利息收入1051.9万元[68] 现金流表现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年初至报告期末108548182.62元,同比增长33.53%[11]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1.08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3.5%[58]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现金7.15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5.9%[58]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1.640亿元人民币,同比改善17.8%[60]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增长355%至1.70亿元[74] - 销售商品收到现金增长32.0%至6.70亿元[74] - 购买商品支付现金增长35.0%至3.09亿元[74] - 支付职工现金增长12.7%至1.35亿元[74]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1.75亿元主要用于购建长期资产[74] - 购建固定资产等长期资产支付现金增长26.9%至1.24亿元[74] - 分配股利支付现金7515.16万元[77] 资产和负债变动 - 公司货币资金从808,707,595.45元增至880,613,140.93元,增长8.9%[44] - 公司存货从112,759,161.50元增至178,933,946.12元,增长58.7%[44] - 公司在建工程从86,946,698.70元增至193,067,524.38元,增长122.1%[47] - 公司短期借款为180,000,000.00元[47] - 公司应收账款从51,100,618.92元增至66,205,539.83元,增长29.6%[44] - 公司应付职工薪酬从26,743,827.98元增至48,628,652.58元,增长81.8%[47] - 公司商誉从51,505,395.59元增至65,957,679.59元,增长28.1%[47] - 公司资产总计从1,474,453,581.25元增至1,735,199,311.80元,增长17.7%[47] - 公司未分配利润从310,792,871.58元增至388,708,744.77元,增长25.1%[49] - 存货1.700亿元,较年初增长61.6%[63] - 在建工程1.421亿元,较年初增长178.8%[63] - 应收账款8393.5万元,较年初增长30.2%[63] - 应付账款2.738亿元,较年初增长32.0%[66] - 长期股权投资1.710亿元,较年初增长21.9%[63]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8.806亿元,较期初增长8.9%[62]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6.21亿元[77]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减少6852.35万元[77] 股东结构和持股信息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7,090名[22] - 刘先成持股122,353,560股,占比28.98%[22] - 深圳瀚钰生物科技合伙企业持股34,169,400股,占比8.09%[22] - 深圳瑞源成健康产业投资管理中心持股29,458,800股,占比6.98%[22] - 深圳瑞普医疗技术研究所持股28,836,720股,占比6.83%[22] - 曾映持股18,812,880股,占比4.46%[22] - 胡明龙持股18,812,880股,占比4.46%[22] - 徐岩持股12,542,040股,占比2.97%[22] - 深圳市创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持股6,466,393股,占比1.53%[26] - 深圳市红土孔雀创业投资有限公司持股6,143,169股,占比1.46%[26] 财务比率和每股指标 - 基本每股收益本报告期0.12元/股,同比增长33.33%[11]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本报告期4.07%,同比增加0.65个百分点[11]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本报告期20.89%,同比减少4.09个百分点[11] - 基本每股收益为0.36元/股,同比增长24.1%[58] - 总资产本报告期末1735199311.80元,较上年度末增长17.68%[1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本报告期末1340794966.17元,较上年度末增长6.80%[11]
普门科技(688389) - 2022 Q2 - 季度财报
2022-08-19 16:0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5.49%至4.47亿元[27]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20.72%至9950.02万元[27]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净利润同比增长35.33%至9344.18万元[27]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39.06%至9062.76万元[27] - 基本每股收益0.24元同比增长20%[30]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基本每股收益0.22元同比增长37.5%[30]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7.68%同比增加0.57个百分点[30]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20.56%同比增加0.59个百分点[30] - 总资产同比增长9.32%至16.12亿元[27]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同比增长2.32%至12.85亿元[27] - 2022年上半年营业收入44,684.84万元,同比增长25.49%[19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950.02万元,同比增长20.72%[195]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9,344.18万元,同比增长35.33%[195] 成本和费用 - 研发投入总额为9189.26万元,同比增长29.20%[141]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20.56%,较上年同期增加0.59个百分点[144] - 研发人工费用支出增加913.56万元,增长比例为20.39%[145] - 2021年上半年临床检验费同比增长1715.17%,产品注册费同比增长213.95%[149] - 2021年上半年临床及注册相关费用达1810.50万元,较2020年同期增加1447.72万元[149] 业务线表现 - 公司产品线包括红光治疗设备和体外诊断(IVD)设备[17] - 体外诊断(IVD)业务涵盖生化诊断、免疫诊断和分子诊断等领域[17] - 公司采用免疫荧光和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等技术[17][19] - 糖化血红蛋白业务出口额较去年同期大幅增长[119] - 血栓弹力图平台产品市场份额稳步提升[122] - 治疗与康复领域形成光子治疗仪等核心产品解决方案[182] - 体外诊断领域形成六大检测平台技术优势[185] - 皮肤医美领域通过并购形成激光治疗系列产品解决方案[182] - 公司空气波压力治疗系统及VTE预防评估系统已在医院装机使用[88] - 公司协助5家医院获2021年第四批VTE防治中心认证优秀单位[88] 研发与技术进展 - 报告期内新增授权专利22项,其中发明专利6项[102] - 新增计算机软件著作权证书11项[102] - 新增注册证书199项,其中8项产品获得国内注册证[102] - 完成CE及国际注册书186个[100] - 187项产品完成欧盟备案[102] - 公司研发人员达359人[106] - 高速全自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eCL9000支持高达300次测试/小时[100] - 新发光平台一次在机支持多达40个试剂盒(测试项目)[100] - 公司报告期末获得授权专利174项,其中发明专利33项[112] - 报告期内新增注册证书199项,包括8项国内注册证和1项CE证书[112] - 187项产品完成欧盟备案,包括IVD和康复治疗产品[112] - 高速全自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eCL9000系列支持300次测试/小时和80多个测试项目[117] - 基于POCT试剂技术平台完成41项产品的国际注册[118] - 新增量产供应5项荧光产品及4项胶体金核心产品[118] - 完成CE及国际注册书117个[117] - 新增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配套试剂1项(胃泌素17)[117] - 3项产品完成国内一类备案,包括一次性使用病毒采样管[112] - 报告期内新增授权专利22项,其中发明专利6项,占比27.3%[125][129][130] - 新增计算机软件著作权证书11项[125][132] - 新增注册证书199项,其中国内注册证8项(5项IVD产品+3项康复治疗产品)[125] - 国内一类备案产品3项(含一次性使用病毒采样管)[125] - 获得CE证书1项(新型冠状病毒抗原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自测版)[125] - 完成欧盟备案产品187项(含IVD及康复治疗产品)[125] - 新增软件著作权11项,累计获得126项[140] - 新增发明专利6项,累计获得33项[140] - 新增实用新型专利8项,累计获得101项[140] - 新增外观设计专利8项,累计获得40项[140] - 新增医疗器械注册证书8项,包括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等[135][138] - 新增一类医疗器械备案3项,包括一次性使用病毒采样管等[139] - 新增CE证书1项,为新型冠状病毒抗原检测试剂盒[140] - 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打破国外垄断[181] - 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eCL9000检测速度达300测试/小时,可扩展至1200测试/小时[200] - 急诊项目最快10分钟出结果[200] 研发项目投入 - 高速化学发光分析仪(I05E)累计投入3940万元,占总投资规模5000万元的78.8%[152] - 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试剂(R05B)累计投入6167万元,占总投资规模1亿元的61.67%[152] -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I013)累计投入1753万元,占总投资规模2200万元的79.68%[152] - POCT产品(R03B)本期投入580万元,占总投资规模1000万元的58%[158] - 空气波治疗仪(DVT版)本期投入510万元,占总投资规模1200万元的42.5%[155] - 糖化血红蛋白测定试剂(R02B)累计投入1383万元,占总投资规模3000万元的46.1%[152] - 冲击波治疗仪(气压双通道)本期投入277万元,占总投资规模1000万元的27.7%[155] - 分子诊断产品本期投入170万元,占总投资规模1000万元的17%[158] - 临床生化免疫试剂项目预算1,200万元,累计投入1,082万元,已提交27项注册资料[23] - 血细胞分析诊断试剂项目预算1,500万元,累计投入240万元,处于开发阶段[27] - 糖化地贫诊断产品项目预算1,000万元,累计投入63万元,国际已上市而国内处于预研阶段[28] - 全自动血栓弹力图仪项目预算1,000万元,累计投入468万元,处于研发阶段[30] - 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试剂项目预算500万元,累计投入252万元,已获得6个产品的检测报告[31] - 核酸提取或纯化试剂盒拭子类项目预算200万元,累计投入194万元,已获证并量产[22] - 血栓标志物免疫检测抗体项目预算300万元,累计投入387万元,已筛选出两项分泌单克隆抗体细胞株[24] - 呼吸湿化耗材项目预算350万元,累计投入217万元,处于注册发补阶段[26] - 间歇脉冲加压抗栓系统项目预算150万元,累计投入91万元,处于上市阶段[32] - 调Q激光治疗仪项目预算390万元,累计投入45万元,处于注册送检阶段[37] 市场与行业环境 - 公司所处医疗器械行业全球市场占比约20%[42] - 2020-2024年全球医疗器械销售额复合增速预计为5.6%,2024年市场规模或将达到5,945亿美元[46] - 2021年中国医疗器械市场规模约为9,64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7.60%[46] - 2022年国内医疗器械市场规模预计突破万亿人民币,增长率保持在20%左右[46] - 2021年中国医疗器械行业生产企业数量增长至28,278家,其中可生产Ⅰ类、Ⅱ类、Ⅲ类企业分别增加12,242家、4,565家和84家[46] - 2021年末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总数1,030,935个,比上年增加8,013个,其中医院增加1,176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增加7,754个[46] - 广东省仅46种医疗设备可选择采购进口产品,四川省仅有59种医疗设备可选择进口产品[48] - 到2025年医疗装备要实现全产业链优化升级,关键材料和零部件取得重大突破[47] - 医疗器械产品取得上市资质耗时通常为二到三年[51] - 医疗器械行业涉及多学科交叉,研发需具备医学、电子工程、机械制造等综合知识[54] - 行业发展对资金要求高,产品开发周期长且推广难度大[55] - 中国体外诊断市场规模从2016年450亿元增长到2021年1243亿元[63] - 预计2022年中国体外诊断市场规模将达到1460亿元[63] - 预计2024年中国体外诊断市场规模将逼近2000亿元[63] - 免疫诊断市场份额最大占38%生化诊断占19%分子诊断占15%POCT占11%[64] - 2021年中国生化诊断行业市场规模约为92亿元预计2022年达96亿元[66] - 生化诊断国产试剂进口替代率已完成60%以上[66] - 2021年免疫诊断市场规模达387亿元预计2022年达445亿元[67] - 化学发光免疫诊断市场国外厂商占据70%以上份额[67] - 年收入超过10亿的医院每天样本量超过1000个[68] - 应用流水线可使检验结果回报时间(TAT)缩短64.1%[69] - 临床应用流水线可使差错率下降62%[69] - 2020年我国分子诊断市场规模约为92亿元[72] - 预计2022年分子诊断行业市场规模将增至127.9亿元[72] - 2016年我国POCT市场规模61.75亿元,2021年增至176.5亿元[76] - 预计2022年我国POCT市场规模将达191.5亿元[76] - 中国康复医疗器械市场规模从2017年225亿元增长至2021年450.3亿元[82] - 预计2022年中国康复医疗器械市场规模将达到511亿元[82] - 2021年中国因骨科疾病住院手术治疗患者超过400万[90] - 2020年中国光电医美行业市场规模为191.73亿元[94] - 2019年中国光电医美行业市场规模为215.01亿元[94] - 预计2022年中国光电医美行业市场规模将超过350亿元[94] - 2021年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数量达104.4万个较2020年增长1.22万个[95] - 预计2022年国内医院数量将达到29.3万个[95] - 全国公共财政医疗健康支出2021年保持较高投入[95] - 医疗新基建预计持续5-10年时间[95] 公司市场地位与销售 - 公司位居2021年度深圳市医疗器械生产企业亿元榜第15位较上年提升10位[61] - 公司2021年度营业收入增速居全国A股体外诊断相关上市公司前列[61] - 公司产品及解决方案覆盖国内16000多家医疗机构,包括1900余家三级医院[105] - 公司产品已应用于全球86个国家和地区[105] - 营销体系建立产品线为核心的管理结构,配套CRM系统强化商机管理[123] - 在全国主要城市设立办事处推行区域协同管理[123] - 海外渠道推行多经销商发展策略,重点开发大经销商合作[124] - 公司市场销售人员310人,国内办事处覆盖超过30个省市自治区[186] - 线上系列讲座参会人员超过2万人次[186] - 报告期内开展业务培训75次,培训2268人次[193] - 售后服务人员配备104名,覆盖30个省会城市的服务网络[192] 非经常性损益 - 非经常性损益总额为6,058,435.85元人民币[35] - 政府补助金额为5,316,607.57元人民币[32] - 软件收入退税款为5,495,049.38元人民币[38] - 委托他人投资或管理资产收益为425,471.70元人民币[35] - 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及处置收益为357,361.11元人民币[35] - 税收返还及减免金额为879,489.19元人民币[32] - 非流动资产处置损失为141,676.01元人民币[32] - 其他营业外收支净损失为34,361.61元人民币[35] - 非经常性损益所得税影响额为744,456.10元人民币[35] 公司治理与基本信息 - 公司2022年半年度报告未经审计[7] - 公司报告期内无利润分配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7] - 公司不存在控股股东非经营性资金占用情况[8] - 公司不存在违反规定决策程序对外提供担保的情况[8] - 公司拥有多家子公司,包括深圳普门生物、普门信息、广东普门等[15] - 公司实际控制人为董事长刘先成先生[15] - 公司注册代码为688389,简称为普门科技[2] - 公司获得2015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180] - 公司资产总额161,184.12万元,净资产128,458.38万元[195] 研发团队构成 - 研发人员数量为359人,占公司总人数比例为26.99%[177] - 研发人员薪酬合计为5394.39万元,平均薪酬为15.03万元[177] - 研发费用为9189.26万元,同比增长29.20%,占营业收入比例为20.56%[181] - 研发人员中硕士学历128人占比35.65%,本科学历201人占比55.99%[177] - 研发人员年龄结构以20-30岁为主(216人,占比60.17%)[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