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亚微透(688386)

搜索文档
泛亚微透(688386) - 2021 Q3 - 季度财报
2021-10-29 16:00
营业收入情况 - 本报告期营业收入68,309,867.14元,同比减少9.05%;年初至报告期末营业收入210,863,015.22元,同比增加13.84%[3] - 2021年1 - 9月公司营业总收入210,863,015.22元,较之前的185,225,318.66元增长约13.84%[22] 净利润情况 - 本报告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450,477.48元,同比减少39.60%;年初至报告期末43,422,551.05元,同比增加30.33%[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年初至报告期增长30.33%,因核心技术产品销售增长、现金管理增加资金收益、政府补助增加[7]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本报告期减少39.60%,受芯片短缺、管理费用增长影响[7] - 2021年1 - 9月公司净利润43,318,884.04元,较之前的33,317,002.90元增长约29.99%[23] 研发投入情况 - 本报告期研发投入4,465,663.87元,同比增加25.56%;年初至报告期末11,868,615.56元,同比增加18.14%[3] - 本报告期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6.54%,增加1.80个百分点;年初至报告期末为5.63%,增加0.20个百分点[4] 资产情况 - 本报告期末总资产824,560,021.66元,较上年度末增加34.10%[4] - 2021年9月30日货币资金为98,303,413.90元,2020年12月31日为124,043,362.07元[16] - 2021年9月30日交易性金融资产为58,000,000.00元,2020年12月31日无此项[16] - 2021年9月30日应收票据为15,303,546.89元,2020年12月31日为13,738,999.16元[16] - 2021年9月30日应收账款为87,545,861.47元,2020年12月31日为107,796,485.83元[16] - 2021年9月30日应收款项融资为35,892,611.36元,2020年12月31日为20,044,356.92元[16] - 2021年9月30日流动资产合计为399,648,005.62元,2020年12月31日为352,607,657.41元[16] - 2021年第三季度公司资产总计824,560,021.66元,较之前的614,863,231.70元增长约34.10%[17][18] - 2021年第三季度公司固定资产为231,966,860.70元,较之前的224,907,479.98元增长约3.14%[17] - 2021年第三季度公司无形资产为46,673,251.79元,较之前的32,053,571.18元增长约45.61%[17] - 2021年第三季度公司长期股权投资为300,000.00元[17] 所有者权益情况 - 本报告期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563,222,725.46元,较上年度末增加1.52%[4] 非经常性损益情况 - 本报告期非经常性损益合计986,340.76元,年初至报告期末为5,545,498.17元[7] 股东总数情况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2,894,报告期末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为0[9] 股东持股情况 - 常州赛富高新创业投资中心(有限合伙)持股8,094,724股,占比11.56%[10] - 江苏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博时汇融回报一年持有期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持有无限售条件流通股614,473股[10] 产品鉴定情况 - 公司高性能航空航天线缆用聚酰亚胺含氟聚合物绝缘复合材料系列产品通过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鉴定[12] 股权受让情况 - 公司以15,600万元受让上海大音希声新型材料有限公司60%股权并完成工商变更登记[13] 负债情况 - 2021年第三季度公司负债合计230,996,033.00元,较之前的60,063,057.29元增长约284.59%[18] 营业成本情况 - 2021年1 - 9月公司营业总成本165,715,207.84元,较之前的145,326,738.88元增长约14.03%[22] 营业利润情况 - 2021年1 - 9月公司营业利润49,701,234.86元,较之前的38,530,393.49元增长约28.99%[22] 利润总额情况 - 2021年1 - 9月公司利润总额49,646,365.91元,较之前的38,460,195.06元增长约29.08%[23] 综合收益情况 - 2021年第三季度综合收益总额为4331.89万元,2020年同期为3331.70万元[24] 每股收益情况 - 2021年第三季度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均为0.62元/股,2020年同期均为0.63元/股[24] 销售及经营活动现金情况 - 2021年前三季度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1.92亿元,2020年前三季度为1.40亿元[24] - 2021年前三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1.96亿元,2020年前三季度为1.40亿元[24] - 2021年前三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185.70万元,2020年前三季度为2650.98万元[25] 投资活动现金情况 - 2021年前三季度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7.56亿元,2020年前三季度为5.00万元[25] - 2021年前三季度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 1.75亿元,2020年前三季度为 - 2361.72万元[25] 筹资活动现金情况 - 2021年前三季度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1.83亿元,2020年前三季度为8000.00万元[25] - 2021年前三季度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9704.53万元,2020年前三季度为 - 782.54万元[25]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情况 - 2021年前三季度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 - 2573.99万元,2020年前三季度为 - 503.49万元[25]
泛亚微透(688386) - 2021 Q2 - 季度财报
2021-08-26 16:0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本报告期营业收入为142,553,148.08元,上年同期为110,120,088.67元,同比增长29.45%[18] - 本报告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3,972,073.57元,上年同期为17,669,494.47元,同比增长92.26%[18] - 本报告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29,412,916.16元,上年同期为17,511,932.82元,同比增长67.96%[18] - 本报告期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1,900,748.37元,上年同期为18,523,245.28元,同比增长72.22%[18] - 本报告期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553,772,247.98元,上年度末为554,800,174.41元,同比减少0.19%[18] - 本报告期末总资产为655,393,259.85元,上年度末为614,863,231.70元,同比增长6.59%[18] - 本报告期基本每股收益为0.49元/股,上年同期为0.34元/股,同比增长44.12%[19] - 本报告期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6.07%,上年同期为6.29%,减少0.22个百分点[19] - 本报告期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5.19%,上年同期为5.89%,减少0.7个百分点[19] - 报告期内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92.26%,主要因核心技术产品销售增长、现金管理收益及政府补助增加[19] - 本期费用化研发投入7402951.69元,上期6489810.91元,变化幅度14.07%;研发投入合计7402951.69元,上期6489810.91元,变化幅度14.07%;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本期为5.19%,上期为5.89%,变化 -0.70%[38] -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14,255.31万元,同比增加29.45%;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3,397.21万元,同比增加92.26%;扣非后净利润2,941.29万元,同比增加67.96%[52] - 报告期末公司总资产为65,539.33万元,较期初增加6.59%;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资产为55,377.22万元,较期初下降0.19%,资产负债率为15.51%[52] - 2021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42,553,148.08元,较上年同期110,120,088.67元增长29.45%,主要因核心技术产品销售增长[78] - 2021年上半年营业成本70,123,275.46元,较上年同期58,684,118.92元增长19.49%,因营业收入增加对应成本增加[78] - 2021年上半年销售费用9,637,490.03元,较上年同期8,013,782.59元增长20.26%,因本期运费、仓储费增加[78] - 2021年上半年管理费用17,012,003.18元,较上年同期12,546,030.17元增长35.60%,因本期聘请中介机构费用和职工薪酬增加[78] - 2021年上半年财务费用1,005,323.57元,较上年同期1,828,230.11元减少45.01%,因本期银行贷款少于上年同期[78] - 2021年上半年研发费用7,402,951.69元,较上年同期6,489,810.91元增长14.07%,因本期研发投入增加[78] - 2021年上半年其他收益3,348,215.89元,较上年同期328,660.09元增长918.75%,因本期增幅补贴增加[78] - 2021年上半年投资收益2,112,895.25元,较上年同期 - 173,552.31元增长1,317.44%,因本期购买理财产品收益增加[78] - 截至2021年上半年末,短期借款49,047,590.28元,较上年期末500,427.78元增长9,701.13%,因本期银行借款增加[79] - 2021年6月30日货币资金为149728987.84元,2020年12月31日为124043362.07元[129] - 2021年6月30日交易性金融资产为12000000元,2020年12月31日无此项[129] - 2021年6月30日应收票据为23194350.60元,2020年12月31日为13738999.16元[129] - 2021年6月30日应收账款为86174906.27元,2020年12月31日为107796485.83元[129] - 2021年6月30日应收款项融资为33793854.73元,2020年12月31日为20044356.92元[129] - 2021年上半年公司资产总计655,393,259.85元,较2020年末的614,863,231.70元增长约6.59%[130][131] - 2021年上半年流动资产合计382,198,201.30元,较2020年末的352,607,657.41元增长约8.4%[130] - 2021年上半年非流动资产合计273,195,058.55元,较2020年末的262,255,574.29元增长约4.17%[130] - 2021年上半年负债合计101,621,011.87元,较2020年末的60,063,057.29元增长约69.19%[131] - 2021年上半年流动负债合计96,498,370.42元,较2020年末的55,170,113.95元增长约74.91%[131] - 2021年上半年非流动负债合计5,122,641.45元,较2020年末的4,892,943.34元增长约4.7%[131] - 2021年上半年所有者权益合计553,772,247.98元,较2020年末的554,800,174.41元下降约0.19%[131] - 2021年6月30日母公司资产总计661,542,995.27元,较2020年末的616,237,204.31元增长约7.35%[133] - 2021年6月30日母公司流动资产合计380,872,961.27元,较2020年末的346,398,796.85元增长约9.95%[133] - 2021年6月30日母公司非流动资产合计280,670,034.00元,较2020年末的269,838,407.46元增长约4.01%[133] - 2021年半年度营业总收入为142,553,148.08元,2020年半年度为110,120,088.67元,同比增长约29.45%[136] - 2021年半年度营业总成本为107,129,988.73元,2020年半年度为89,295,555.49元,同比增长约20%[136] - 2021年半年度营业利润为38,996,452.53元,2020年半年度为20,047,424.62元,同比增长约94.52%[138] - 2021年半年度利润总额为38,942,481.58元,2020年半年度为19,977,566.12元,同比增长约94.93%[138] - 2021年半年度净利润为33,972,073.57元,2020年半年度为17,669,494.47元,同比增长约92.26%[138] - 2021年半年度基本每股收益为0.49元/股,2020年半年度为0.34元/股,同比增长约44.12%[138] - 2021年半年度稀释每股收益为0.49元/股,2020年半年度为0.34元/股,同比增长约44.12%[138] - 2021年半年度负债合计为106,592,676.23元,2020年半年度为59,760,965.82元,同比增长约78.37%[134] - 2021年半年度所有者权益合计为554,950,319.04元,2020年半年度为556,476,238.49元,同比下降约0.27%[134] - 2021年半年度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总计为661,542,995.27元,2020年半年度为616,237,204.31元,同比增长约7.35%[134] - 2021年半年度营业收入141,441,448.97元,较2020年半年度的109,688,495.77元增长约28.95%[141] - 2021年半年度净利润33,474,080.65元,较2020年半年度的17,428,530.04元增长约92.07%[141] - 2021年半年度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均为0.48元/股,2020年半年度均为0.33元/股[142] - 2021年半年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31,900,748.37元,较2020年半年度的18,523,245.28元增长约72.22%[143] - 2021年半年度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18,657,381.31元,2020年半年度为 -17,255,724.32元[143] - 2021年半年度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2,599,275.00元,2020年半年度为 -9,438,280.49元[144] - 2021年半年度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98,000,000.00元,较2020年半年度的80,000,000.00元增长22.5%[144] - 2021年半年度偿还债务支付的现金49,500,000.00元,较2020年半年度的65,000,000.00元减少约23.85%[144] - 2021年半年度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25,685,625.77元,2020年半年度为 -8,110,765.74元[144] - 2021年半年度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149,728,987.84元,2020年半年度为6,711,276.17元[144] - 2021年半年度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119,241,943.13元,2020年半年度为90,060,727.46元,同比增长约32.4%[146] - 2021年半年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6,808,159.13元,2020年半年度为18,917,966.64元,同比增长约94.6%[146] - 2021年半年度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 18,657,381.31元,2020年半年度为 - 17,372,437.00元,亏损扩大约7.4%[146] - 2021年半年度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2,599,275.00元,2020年半年度为 - 9,438,280.49元,由负转正[147] - 2021年半年度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30,593,036.53元,2020年半年度为 - 7,832,757.06元,由负转正[147] - 2021年半年度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149,521,118.93元,2020年半年度为6,408,671.80元,同比增长约2233.1%[147] - 2021年半年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本期增减变动金额为 - 1,027,926.43元[150] - 2021年半年度综合收益总额为33,972,073.57元[150] - 2021年半年度利润分配中对所有者(或股东)的分配为 - 35,000,000.00元[152] - 2021年半年度期末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为553,772,247.98元[152] - 公司2021年期初实收资本(或股本)为52,500,000元,期末为52,500,000元[154][155] - 公司2021年期初资本公积
泛亚微透(688386) - 2021 Q1 - 季度财报
2021-04-23 16:0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公司2021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为人民币68,699,005.74元,同比增长62.15%[7]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人民币16,075,966.83元,同比增长166.49%[7]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人民币14,374,623.21元,同比增长133.84%[7] - 基本每股收益为0.23元/股,同比增长109.09%[7]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2.86%,同比增加0.74个百分点[7]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62.15%至68,699,005.74元,主要因核心技术产品销售增加[14] - 公司2021年第一季度营业总收入为6869.9万元,同比增长62.1%[27]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62.2%至6857.16万元[31] - 营业利润同比增长187.2%至1853.91万元[31] - 净利润同比增长166.6%至1607.60万元[28]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6.18%,同比增加0.41个百分点[7]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73.64%至4,244,417.16元,反映研发投入大幅增加[14] - 营业总成本为5166.18万元,同比上升46.3%[27] - 研发费用达424.44万元,同比增长73.7%[27]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73.6%至424.44万元[31] - 信用减值损失同比增长2.3%至94.10万元[28] - 资产减值损失同比扩大6.6%至151.73万元[28] - 所得税费用同比增长669.4%至244.31万元[28] - 支付给职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同比增长13.3%至1610.38万元[35] - 支付的各项税费同比下降6.4%至697.02万元[35] - 支付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同比增长55.4%至775.97万元[35] 现金流表现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人民币17,963,591.29元,同比增长34.34%[7] -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同比增长18.6%至6481.95万元[34] - 销售商品收到现金同比增长16.4%至6347.78万元[34]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34.3%至1796.36万元[35] - 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大幅增至2.46亿元(去年同期7.56万元)[35] - 购建固定资产等长期资产支付现金同比下降14.4%至1356.6万元[35] - 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同比增长553.3%至9800万元[35]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改善至4802.85万元(去年同期-373.58万元)[35]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同比增长1702.2%至1.55亿元[35]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同比增长23.4%至6705.51万元[36] - 购买理财产品支付现金267,000,000元,同比增667400%[16] - 取得借款收到现金98,000,000元,同比增553.33%[16] 资产和负债变动 - 总资产为人民币672,373,088.76元,较上年度末增长9.35%[7] - 短期借款同比暴涨9702.18%至49,052,830.78元,因银行贷款增加[15] - 货币资金期末余额155,313,827.86元,较期初增长25.22%[21] - 应收账款期末余额89,406,459.91元,较期初下降17.06%[21] - 合同负债同比增长266.48%至1,296,555.64元,因预收货款增加[15] - 短期借款大幅增至4905.28万元(2020年末为50.04万元)[25] - 货币资金增长至1.55亿元,较期初增长30.4%[24] - 应收账款下降至8896.14万元,较期初减少17.3%[24] - 合同负债增长至129.66万元,较期初增长266.4%[23]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5.71亿元,较期初增长2.9%[24] - 存货维持在4363.55万元,较期初微增1.3%[24] - 固定资产增至2.33亿元,较期初增长2.1%[24] 非经常性损益及政府补助 - 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为人民币1,133,804.11元[7] - 委托他人投资或管理资产的损益为人民币867,868.74元[7] - 利息收入同比激增1598.59%至92,161.38元,因银行存款增加[14] - 其他收益同比增长3660.63%至1,210,411.78元,主要来自政府补贴增加[14]
泛亚微透(688386) - 2020 Q4 - 年度财报
2021-03-24 16:0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3.23%至2.78亿元人民币[2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26.37%至5527.13万元人民币[21] -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7773.47万元,同比增长13.23%[84] - 营业利润6407.05万元,同比增长26.14%[84] - 利润总额6404.89万元,同比增长26.74%[84]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5527.13万元,同比增长26.37%[84] - 公司营业收入为人民币2.777亿元,同比增长13.23%[101][102] - 营业利润为人民币6407.05万元,同比增长26.14%[101]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人民币5527.13万元,同比增长26.37%[101] - 第四季度营业收入最高达9250.94万元人民币[22] - 第四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最高达2195.43万元人民币[22]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5.36%,同比下降0.54个百分点[19] - 研发投入总额为1489.08万元,较上年增长2.88%[71]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5.36%,较上年下降0.54个百分点[71] - 研发费用投入1489.08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88%[88] - 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比例为5.36%[88] - 公司总成本同比增长9.47%至14,281.26万元[108] - 直接材料成本占比70.04%达10,002.12万元同比增长8.83%[108] - 委外加工费同比增长13.67%至519.03万元[108] - ePTFE微透产品直接材料成本增长12.43%至1,028.80万元[108] - 密封件产品总成本增长12.32%达4,461.26万元[108] - 挡水膜产品直接材料成本增长18.80%至2,686.27万元[108] - 气体管理产品总成本大幅增长49.01%至604.86万元[110] - CMD产品总成本激增268.38%至238.05万元[110]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吸隔声产品主要供应主机厂和汽车内饰厂用于中控台、车门、手套箱、地板等部位降噪[32] - 气体管理产品包括干燥剂和吸雾剂主要应用于汽车车灯中[33] - CMD产品结合ePTFE膜与干燥剂技术解决狭小密闭空间凝露问题应用于汽车车灯、新能源动力电池包、户外照明、新能源汽车充电控制模块及5G户外基站储能装置[34] - 挡水膜产品分为PE挡水膜、EVA挡水膜和XPE挡水膜三大类别主要应用于车门内部防水和隔音[35] - 密封件产品包括密封圈、海绵条、减震垫等以EPDM、PE、PUR等橡胶材质为主应用于汽车和家电领域[37] - ePTFE微透产品营业收入为人民币8130.43万元,毛利率77.93%,收入同比增长18.87%[106] - CMD产品营业收入为人民币794.17万元,同比增长198.60%,但毛利率同比下降5.68个百分点[106] - 气体管理产品营业收入为人民币2240.78万元,同比增长45.30%[106] - 密封件产品营业成本为人民币4461.26万元,同比增长12.32%,毛利率同比下降3.37个百分点[106] 各地区表现 - 境内市场营业收入为人民币2.665亿元,毛利率47.44%,收入同比增长13.47%[106] 研发与技术能力 - 公司自主研发生产ePTFE膜及其组件的主要机械设备并具备药用缓控释贴剂设备设计生产能力[38] - 公司与浙江大学联合成立研发中心攻克SiO2气凝胶批量化生产技术难题[44] - ePTFE膜制造核心工艺拉伸工艺及改性、复合加工曾被美国戈尔、日东电工、唐纳森等垄断公司自2013年研发成功打破垄断[52] - 透气栓、透气膜市场主要被日东电工和美国戈尔占据公司实现进口替代并牵头起草行业标准QC/T 979-2014[54] - ePTFE膜与石墨烯、SiO2气凝胶复合实现导热、隔热、导电、电磁屏蔽等功能,应用于航空航天、军工、通讯等高精尖领域[60] - ePTFE膜复合技术可降低燃料电池质子交换膜成本并提高结构强度,大幅减少Nafion-H使用量[61] - ePTFE膜具强生物适应性,适用于人造植入物如人工血管、心脏瓣膜及整容填充材料[63] - 高端ePTFE材料主要依赖进口,被美国戈尔、日东电工、唐纳森等外国巨头垄断[64] - 国家政策支持高性能膜材料发展,国产化进度加快,部分产品技术指标达进口同等水平[64] - ePTFE膜复合吸音棉产品获3项PCT专利授权,技术指标达行业先进水平,CMD产品将面向全球销售[65] - 报告期内新增发明专利5个,累计发明专利36个[69] - 报告期内新增实用新型专利21个,累计实用新型专利145个[69] - 公司气凝胶材料室温导热系数低于0.017W/(m·K),隔热性能优异[67] - 高性能干燥剂吸湿量可达自身重量的200%[67] - 在研电动车用气凝胶隔热垫项目总投资550万元,本期投入425.7万元[71] - 气凝胶隔热垫项目已取得3个发明专利,材料导热系数可达0.013-0.018W/(m·K)[71] - 公司牵头起草汽车行业标准《汽车电气电子设备防护用防水透气组件》(QC/T 979-2014)[67] - 公司核心技术产品应用于ePTFE膜及其组件、SiO2气凝胶及其复合产品等领域[67] - 公司研发人员数量为51人,占公司总人数的比例为12.94%[74] - 研发人员薪酬合计为773.10万元,平均薪酬为15.16万元[74] - 研发人员中硕士及以上学历占比3.92%,本科学历占比43.14%,本科以下学历占比52.94%[75] - 研发人员年龄结构:30岁以下占比25.49%,30-39岁占比50.98%,40-49岁占比13.73%,50岁及以上占比9.8%[75] - 公司已获得授权专利186项,其中发明专利36项,美国、日本PCT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145项,外观设计专利2项[79] - 石墨烯与ePTFE膜复合导热材料项目研发投入650万元,取得样品及专利,导热系数大于500W/(m•K)[72] - 红外辐射干燥吸湿除雾车灯后盖技术项目研发投入250万元,形成销售并取得专利[72] - PTFE气凝胶复合材料项目研发投入900万元,取得样品和专利,耐温范围达零下150℃至零上240℃[72] - 公司研发投入合计2350万元,较上期增长94.37%[72] - 公司实验室为江苏省膨体聚四氟乙烯与气凝胶复合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配备先进研发设备[78] - 公司拥有专利186项,其中发明专利36项[88] 市场与客户 - 汽车密封件市场集中度低,客户包括星宇股份、上汽大众、上汽集团、华域视觉等主机厂及车灯厂,主要集中在长三角地区[56] - 挡水膜行业地域性强,中高端市场供应商少且集中度高,客户包括上汽通用、上汽集团、北汽集团等主机厂,设计能力获通用汽车认可[57] - 吸音棉产品性能达行业先进水平,市场集中度低无绝对龙头,客户包括上汽大众、一汽大众、上汽通用等,覆盖长三角及东北地区[58] - 干燥剂最大吸湿量达自重200%以上,性能达行业先进水平,初步实现进口替代日本OZO产品,但市场地位仍存差距[59] - 公司通过参与客户询价获得订单新车型开发中期介入经测试认可后小批量生产再规模化供货[50] - 前五名客户销售额占比40.89%达11,357.68万元[113] - ePTFE膜目标市场规模超50亿元主要应用于汽车及消费电子领域[126] - 消费电子领域耐水压透声膜已实现上千万元销售收入[131] - 公司重点布局新能源领域CMD泄压阀与龙头电池厂商开展合作[131]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承诺上市后三年现金分红不低于当年可分配利润的10%[139] - 重大现金支出指未来12个月内累计支出超过净资产50%且超3000万元[142] - 成熟期无重大资金支出时现金分红比例最低需达80%[142] - 成熟期有重大资金支出时现金分红比例最低需达40%[142] - 成长期有重大资金支出时现金分红比例最低需达20%[142] - 累计未分配利润达股本30%时可实施股票股利分配[142] - 公司实际控制人及股东承诺若招股说明书存在虚假记载等将依法回购全部新股[147] - 张云、邹东伟、李建革承诺锁定期满后24个月内减持价格不低于发行价[147] - 江苏南方轴承等机构投资者承诺锁定期满后24个月内减持价格不低于发行价[148] - 张云、邹东伟、李建革所持股份锁定期为36个月至2023年10月16日[148] - 朱鸣钢等自然人及机构投资者所持股份锁定期为12个月至2021年10月16日[148] - 公司承诺若股价连续20日低于每股净资产将启动稳定措施[149] - 公司承诺将实施措施降低发行对即期回报的影响[149] - 公司实际控制人及董监高承诺避免非必要关联交易[149] - 张云、邹东伟、李建革为一致行动人,协议有效期至公司上市后36个月[200] 现金流表现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7.77%至4031.17万元人民币[21]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人民币4031.17万元,同比下降7.77%[103]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净流出人民币8026.07万元,同比扩大175.26%[103]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下降7.77%至4,031.17万元[118] 资产与负债变化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较期初增长96.77%[19] - 总资产较期初增长44.66%至6.15亿元人民币[2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同比增长96.77%至5.55亿元人民币[21] - 公司资产总额从期初4.25亿元增长至期末6.15亿元,增幅44.66%[188] - 公司负债总额从期初1.43亿元下降至期末0.60亿元,降幅58.03%[188] - 公司资产负债率从期初33.67%下降至期末9.77%,降幅23.90个百分点[188] - 货币资金大幅增加至1.24亿元占总资产20.17%主要因首次公开发行募集资金[122] - 应收账款增长31.91%至1.08亿元占总资产17.53%[122] - 应收款项融资增长69.39%至2004万元因应收票据增加[122] - 其他流动资产激增8192.6%至4062万元因购买理财产品[122] - 固定资产增长14.9%至2.25亿元占总资产36.58%因工程转固[122] - 在建工程减少100%因项目完工转入固定资产[122] 募集资金使用 - 募集资金已使用金额16542.40万元,占募集资金净额69.64%[87] - 首次公开发行股票1750万股,发行价格16.28元/股[86] - 募集资金总额28490万元[86] - 募集资金总额为28,490万元人民币,本年度投入募集资金总额16,542.40万元人民币[164] - 消费电子用高耐水压透声ePTFE改性膜项目承诺投入6,300万元人民币,本年度投入3,364.73万元人民币,投入进度53.41%[164] - SiO2气凝胶与ePTFE膜复合材料项目承诺投入7,453.03万元人民币,本年度投入3,220.88万元人民币,投入进度43.22%[164] - 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建设项目承诺投入2,000万元人民币,本年度投入1,956.79万元人民币,投入进度97.84%[164] - 补充流动资金项目承诺投入8,000万元人民币,本年度投入8,000万元人民币,投入进度100.00%[164] - 公司使用募集资金7,032.13万元人民币置换预先投入募投项目及发行费用的自筹资金[164] - 公司董事会批准使用最高不超过9,000万元人民币的暂时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164] - 公司累计投入募集资金总额16,542.40万元人民币,与承诺投入金额差额为-7,210.63万元人民币[164] 股东与股本结构 - 2020年总股本为70,000,000股[4] - 公司总股本发行前为5250万股,发行后为7000万股[181][182] - 本次发行新股数量占发行后总股本的25%[181][182] - 公司总股本从期初5250万股增至7000万股,增幅33.33%[188] - 有限售条件股份数量由5250万股增至5561.736万股,占比79.45%[180] - 无限售条件流通股份新增1438.264万股,占比20.55%[180] - 境内非国有法人持股数量由2106.7492万股增至2418.4852万股,占比34.55%[180] - 境内自然人持股数量保持3143.2508万股,占比44.90%[180]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3148户,较上一月末3051户有所增加[189] - 张云持有1951.15万股,占总股本27.87%,为第一大股东[191] - 江苏南方轴承持有900.00万股,占总股本12.86%,为第二大股东[191] - 常州赛富高新创业投资持有809.47万股,占总股本11.56%,为第三大股东[191] - 公司首次公开发行A股1750万股,发行价格16.28元/股,于2020年10月16日上市[187] - 限售股份合计5561.74万股,全部为IPO首发原始股及战略配售限售股[185][186] - 南京蓝鲸资本管理中心(有限合伙)持有无限售条件流通股1,347,632股[192] - 杭州亘曦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亘曦1号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持有无限售条件流通股748,138股[192] - 袁凤妹持有无限售条件流通股482,731股[192] -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广发科技创新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持有无限售条件流通股333,324股[192] - 张云持有有限售条件股份19,511,467股,限售期至2023年10月16日[193] - 江苏南方轴承股份有限公司持有有限售条件股份9,000,030股,限售期至2021年10月16日[193] - 常州赛富高新创业投资中心(有限合伙)持有有限售条件股份8,094,724股,限售期至2021年10月16日[193] - 上海东证期货-光大证券-东证期货泛亚微透高核员工战略配售集合资产管理计划持有有限售条件股份1,750,000股,限售期至2021年10月16日[193][195] - 上海东方证券创新投资有限公司(保荐机构相关子公司)持有战略配售股份875,000股,限售期至2022年10月16日[196] 每股收益与净资产收益率 - 基本每股收益1.00元/股,同比增长20.48%[19] - 稀释每股收益1.00元/股,同比增长20.48%[19]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基本每股收益0.97元/股,同比增长16.87%[19]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6.54%,同比增长0.14个百分点[19]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6.15%,同比下降0.23个百分点[19] - 2020年基本每股收益1.00元,同口径测算为1.05元[183] - 2020年稀释每股收益1.00元,同口径测算为1.05元[183] - 归属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东的每股净资产7.93元,同口径测算为6.04元[183] 利润分配与分红政策 - 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5.00元(含税)[4] - 公司2020年度现金分红方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5.00元(含税),总分红金额3500万元[145] - 2020年现金分红占合并报表归属于普通股股东净利润的63.32%[146] - 2019年现金分红1995万元,占当年净利润的45.61%[146] - 2018年现金分红1995万元,占当年净利润的65.22%[146] 非经常性损益 - 政府补助金额为52.72万元人民币[24] - 委托他人投资或管理资产的损益为54.38万元人民币[24] - 非经常性损益总额为130.94万元人民币[25] 对外投资与理财 - 公司使用自有资金购买银行理财产品发生额1.4亿元[158] - 公司使用募集资金购买银行理财产品发生额600万元[158] - 公司使用募集资金购买证券公司理财产品发生额4000万元且未到期余额4000万元[158] - 公司购买江南农村商业银行固定收益类理财产品金额1400万元年化收益率2.96%实际收益368,847.39元[159] - 公司使用闲置募集资金4000万元购买中信建投
泛亚微透(688386) - 2020 Q3 - 季度财报
2020-10-27 16:00
收入和利润表现 - 营业收入为1.85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38%[6]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331.70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7.60%[6]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3304.57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6.29%[6] - 公司2020年前三季度营业总收入为1.85亿元,同比增长10.4%[28] - 净利润为3331.7万元,同比增长37.6%[29] - 2020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为1.85亿元,较上年同期1.65亿元增长11.8%[32] - 2020年前三季度净利润为3267.44万元,较上年同期2168.23万元增长50.7%[33] - 2020年第三季度营业利润为1803.45万元,较上年同期966.64万元增长86.6%[33] - 基本每股收益为0.63元/股,同比增长36.96%[7] - 2020年第三季度基本每股收益为0.30元/股,同比增长100%[31] - 基本每股收益为0.62元/股,同比增长51.2%[34]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1.68%,同比增加2.34个百分点[7] - 2020年前三季度综合收益总额为3331.7万元,较上年同期2421.34万元增长37.6%[30] 成本和费用变化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5.42%,同比下降1.06个百分点[7] - 研发费用前三季度为1004.7万元,同比下降7.6%[29] - 2020年第三季度研发费用为355.67万元,较上年同期414.96万元下降14.3%[32] - 2020年前三季度营业成本为9732.25万元,较上年同期9329.99万元增长4.3%[32] - 支付给职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为3408万元,同比增长20.2%[34] - 母公司支付给职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为3347万元,同比增长21.3%[38] - 所得税费用为514.3万元,同比增长14.4%[29] - 2020年第三季度所得税费用为278.83万元,同比增长151.9%[33] - 2020年前三季度信用减值损失为-15.24万元,较上年同期-10.09万元扩大51.1%[32] 现金流量状况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651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8.54%[6]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651万元,同比下降8.5%[34] - 母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655万元,同比下降16.0%[38]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恶化84.15%至-2361.72万元,因购建固定资产支付现金增加[16]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1.40亿元,同比增长0.9%[34] - 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支付的现金为2367万元,同比增长83.4%[35] - 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为8000万元,同比增长14.3%[35] - 偿还债务支付的现金为6500万元,同比增长18.2%[35]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978.7万元,同比下降44.7%[35] 资产和负债变动 - 货币资金减少33.97%至978.71万元,主要因支付建筑工程款1400万元[15] - 货币资金从年初1.42亿元减少至9243.3万元,下降35.1%[24] - 货币资金为1482.2万元人民币,占总资产3.5%[40] - 应收款项融资增长88.61%至2231.97万元,因银行承兑未转让金额增加[15] - 应收账款从8110.9万元增至8434.8万元,增长4%[24] - 应收账款为8171.8万元人民币,占总资产19.2%[40] - 其他流动资产激增675.57%至379.88万元,因上市发行费用增加[15] - 存货从4409万元降至3830.9万元,下降13.1%[24] - 存货为4454.6万元人民币,占总资产10.5%[40] - 固定资产从1.99亿元增至2.23亿元,增长12%[24] - 固定资产为1.9575亿元人民币,占总资产46.0%[40] - 在建工程减少100%至0元,因在建工程转固定资产[15] - 短期借款从6559.8万元增至8010.9万元,增长22.1%[25] - 短期借款为6559.8万元人民币,占流动负债46.9%[41] - 递延所得税负债增长48.91%至415.60万元,因固定资产一次性加计扣除金额增加[15] - 递延所得税负债为279.09万元人民币[46] - 其他应付款下降87.97%至3.20万元,因支付上年末关联方应付款[15] - 应付账款为5300.4万元人民币,占流动负债37.9%[41] - 预收款项调整为合同负债622.9万元人民币[41][42] - 应交税费为455.57万元人民币[46] - 流动负债合计为1.4358亿元人民币[46] - 非流动负债合计为341.26万元人民币[46] - 负债合计为1.4699亿元人民币[46] 非经常性损益和其他收益 -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总额为27.13万元人民币[9] - 其他收益增长86.08%至39.26万元,因政府补贴收入增加[15] - 2020年前三季度其他收益为39.26万元,较上年同期11.1万元增长253.7%[32] - 资产处置收益大幅上升196.79%至7.02万元,因本期固定资产处置增加[15] - 利息收入下降42.49%至12.66万元,因银行存款余额减少[15] 所有者权益和资本结构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2.942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增长4.35%[6] - 公司总资产为4.365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增长2.70%[6] - 公司总资产为4.2505亿元人民币,流动资产1.6616亿元,非流动资产2.5891亿元[40][41] - 母公司资产总计4.3111亿元人民币,较合并报表低1.9%[45] - 所有者权益合计为2.8412亿元人民币[46] - 实收资本(股本)为5250万元人民币[46] - 资本公积为1.5361亿元人民币[46] - 未分配利润为6659.17万元人民币[46] - 资产和负债总计为4.3111亿元人民币[46] - 母公司长期股权投资为500.0万元人民币[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