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芯科技(688262)

搜索文档
国芯科技(688262) - 2022 Q4 - 年度财报
2023-04-27 16:00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中文名称为苏州国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3] - 公司注册地址位于苏州高新区竹园路209号[14] - 公司股票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股票代码为688262[15] 财务数据 - 公司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524,830,632.70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8.83%[22] - 公司2022年净利润76,912,125.34元,较上年同期增长9.55%[22] - 公司2022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9,009,171.75元,比上年同期减少79.43%[22] 业务发展 - 公司2022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8.83%,主要是因为持续调整产品结构,抓住行业发展机遇,围绕汽车电子和国家重大需求应用等重点领域,积极开拓市场和客户[16] - 公司2022年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增加至29.00%,较上年有所提升[16] - 公司2022年汽车电子和工业控制收入为18,904.97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27.51%[22] - 公司2022年边缘计算和网络通信收入为12,148.61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71.41%[22] 产品研发 - 公司成功研发了系列中高端车身/网关控制芯片,应用场景包括整车控制、车身网关、安全气囊等[24] - 公司已研发成功CCFC2003PT、CCFC2006PT等型号汽车动力总成控制芯片产品[24] - 公司成功研发了CCFC2007PT芯片产品,基于40nm eflash工艺开发,可应用于汽车电子动力总成和新能源电池管理控制[25] 技术创新 - 公司的云计算安全芯片产品主要面向服务器、VPN网关、防火墙、路由器等领域,已成为国内云安全芯片市场的领先供应商[29] - 公司成功研发了基于CCP903T高性能密码芯片和合肥硅臻QRNG25SPI量子随机数发生器模组设计的高速量子密码卡[30] - 公司正在研发第二代更高性能的Raid芯片,有望达到国际主流水平,满足服务器应用需求[32] 公司治理 - 公司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和企业文化建设,研发人员数量增加并结构优化,市场销售人员和技术支持服务人员数量增加,持续加强精细化管理和提升整体运营效率[38] - 公司构建了以汽车电子、信创和信息安全、先进计算和存储、新能源和工业应用、芯片定制服务五大事业部为引擎的组织管理体系,强化产品质量主体责任并加大对供应厂商的管理力度[38] - 公司将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要求,持续推进公众公司的规范运作,依法全面履行信息披露义务,积极承担企业社会责任,提升上市公司治理水平,加强与投资者的沟通交流,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156]
国芯科技:关于召开2022年度暨2023年第一季度业绩暨现金分红说明会的公告
2023-04-27 11:14
证券代码:688262 证券简称:国芯科技 公告编号:2023-048 苏州国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召开 2022 年度暨 2023 年第一季度业绩暨现金分 红说明会的公告 本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 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依法承担法律责任。 重要内容提示: 会议召开时间:2023 年 05 月 16 日(星期二)下午 13:00-14:00 会 议 召 开 地 点 : 上 海 证 券 交 易 所 上 证 路 演 中 心 ( 网 址 : http://roadshow.sseinfo.com/) 会议召开方式:上证路演中心网络互动 投资者可于 2023 年 05 月 09 日(星期二)至 05 月 15 日(星期一)16:00 前登录上证路演中心网站首页点击"提问预征集"栏目或通过公司邮箱 IR@china-core.com 进行提问。公司将在说明会上对投资者普遍关注的问 题进行回答。 苏州国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已于 2023 年 4 月 28 日发 布《2022 年年度报告》和《2023 年第一季度报告》,为便于广大投资者 ...
国芯科技(688262) - 2022年5月25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1-19 05:10
人才计划 - 秉承“以人为本”理念,加强人才队伍、梯队建设与培养,提升研发队伍水平,稳定核心技术人员队伍 [1][2] - 加大专业人才引进力度,特别是核心技术、高端市场和销售人才 [2] - 加强芯片设计事业部建设,形成研发人才梯队,通过研发项目提升团队能力 [2] 新技术与新产品研发 - 2022年以信息安全、汽车电子等重点领域需求为导向,推进募投项目建设,开发自主芯片产品 [2] - 加大汽车电子芯片产品开发力度,形成系列化产品,满足汽车产业需求 [2] - 完善研发体制,参与产业链分工合作,加强与领先企业交流,提高芯片品质与行业地位 [2] 2021年产品研发成果 嵌入式CPU领域 - 基于RISC-V指令架构研发32位CPU核CRV4E,可替代ARM M4CPU核 [3] - 基于PowerPC指令架构研发高性能64位多核CPU C10000,可替代ARM A55 CPU核 [3] 汽车电子领域 - 多款高性能汽车电子芯片研发完成,发动机控制芯片获实际应用,打破国际垄断 [3] - 新一代车身/网关控制芯片获超200万颗订单,实现出货和装车 [3] - 新一代动力总成控制芯片处于流片阶段,域控制器和BMS控制器芯片研发顺利 [3] 工业控制领域 - 步进电机控制芯片完成设计并量产,将提供定制服务,丰富产品系列 [3] 端安全领域 - 芯片CCM4201S工程批成功,获超500万颗订单,新一代芯片完成设计并计划投片 [3] 云安全领域 - 高性能芯片及密码卡完成研发并推广,产品性能达国际先进水平 [3] 边缘计算和网络通信领域 - S1020芯片正在研发,适用于相关领域需求 [4] 云存储领域 - RAID芯片完成研发,有望实现国产化替代 [4] 2021年自主芯片业务 - 聚焦云 - 端信息安全、汽车电子和工业控制方向,构建齐全产品种类 [4] - 业务聚焦头部大客户,在细分市场巩固提升领先地位,扩大影响力 [4] - 在多个市场领域取得进展,如金融电子、智能门锁、车联网等 [4] - 在汽车电子芯片领域构建战略合作关系,形成先发优势 [5] 业绩与营收 - 公司收入来自国家重大需求和市场需求领域,季节性特征明显,一季度收入占比小,收入通常逐季增大 [5] - 芯片出货量正常,在手订单充足,2022年营收以披露报告为准 [5] 发展战略与规划 - 战略目标是成为嵌入式CPU领域具国际竞争力企业,实现国产化替代 [5] - 聚焦关键应用领域,推出高端自主芯片及模组产品矩阵 [6] - 在嵌入式CPU层面,对标ARM,建设自主生态,替代国外技术和产品 [6] - 在自主芯片产品层面,在关键领域持续突破,成为国产化芯片领先供应商 [6] 核心技术与研发进展 自主可控嵌入式CPU微架构设计技术 - 研发32位CPU核CRV4E,已授权客户;研发64位多核CPU C10000,预计2022年Q2流片 [7] 面向应用的SoC芯片设计平台技术 - 包括高速通信接口物理层聚合设计等三项技术,均用于网络通信处理芯片,预计2022年Q2流片 [7] 安全可信系统架构及芯片实现技术 - 研发第三代硬件加速安全引擎技术,用于网络通信处理芯片,预计2022年Q2流片 [8] 高可靠芯片设计技术 - 研发新一代汽车电子芯片 [8] 市场开拓与品牌建设 - 2022年加强与上下游企业合作,拓展新客户,强化大客户服务 [8] - 参加展会和论坛,加强宣传,提升知名度,掌握行业信息 [8] - 以品牌建设为引领,组建团队,加强产品和服务质量 [8] 研发投入与人员占比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研发人员158人,占总人数57.9% [8] - 2021年研发投入8947.25万元,占营业收入21.96% [8]
国芯科技(688262) - 2022年5月12日至5月13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1-19 05:02
公司概况与战略 - 公司聚焦国产自主可控嵌入式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应用,提供嵌入式CPU IP授权、芯片定制服务和自主芯片及模组产品 [1][2] - 产品应用于信息安全、汽车电子和工业控制以及边缘计算和网络通信三大领域,战略目标是成为我国嵌入式CPU领域具备国际竞争力的企业 [2] 业务增长情况 - 2021年信息安全方面收入比上年增长66.79%,汽车电子与工业控制收入比上年增长11.79%,边缘计算和网络通信收入比上年增长97.67% [2] - 2022年以来订单稳定且持续增长,第一季度与去年一季度相比增长幅度较大,未来将持续开拓市场,预计各项业务持续良好发展 [2] 产能保障 - 作为芯片设计公司,在行业耕耘20余年,与主要晶圆制造厂、封测厂保持良好合作关系,目前产能能满足业务增长需要,且随着全球晶圆制造产能扩张,产能紧张情况未来会缓解 [2] 芯片定制服务 - 因国家重大需求和国产替代要求,国产芯片定制化设计服务需求将增多,公司深耕该领域20余年,品牌口碑好,订单有保证 [2] - 工业控制方向的步进电机专用芯片、新一代谐波分量智能电表专用芯片及国家重大需求领域的信息安全芯片投入量产,将积极影响定制服务业务业绩 [2][3] IP业务进展 - 嵌入式CPU核方面,基于RISC-V和PowerPC指令架构投入研发,推出高性能64位多核CPU C10000,开发基于RISC-V架构的处理器CRV0、CRV4L和CRV4E等,正在研发CRV7 CPU [3] - 完成数据通路加速架构设计技术研发,可为多核CPU提供对高速通信接口和加速器的共享基础架构 [3] RISC-V架构情况 - 在非安卓系统尤其是物联网领域,RISC-V架构有很好应用前景,国内基于该架构做芯片研发的公司不少,但有丰富IP和定制设计经验、能做系列化CPU核定制和芯片定制化设计的单位不多 [3] 汽车领域进展 - 瞄准汽车电子MCU芯片领域国产化替代窗口,基于PowerPC指令集开发了C2000、C2002等系列CPU,已授权客户使用,并开发了系列车身及动力控制芯片,正在开发汽车电子域控制器及新能源电池管理控制芯片 [3][4] 信息安全芯片情况 - 国内销售的信息安全芯片需采用国密算法,通过检测认证,国产化率相对较高 [4] - 不同应用领域对信息安全芯片性能要求侧重点不同,如物联网要求低功耗、低成本,云安全注重高性能,大数据中心云安全要求高数据吞吐率,车用领域注重高可靠性 [4] - 公司竞争优势在于具有三种指令架构8大类嵌入式自主CPU核,产品种类丰富,覆盖云到端,工艺制程从65纳米到14纳米 [4] 车规级信息安全芯片情况 - 车规级安全MCU芯片应用于车载T - BOX安全单元等,已有产品系列通过AEC - Q100标准检测,部分已批量供货,部分正在客户验证阶段,对标国际领先厂商产品,应用于V2X领域 [4] - 客户包括国际Tier1厂商捷德信息及国内厂商云海商通、远特科技等,2022年出货量以公司公告为准 [4] - 全球市场上,恩智浦、瑞萨电子和英飞凌等传统汽车芯片巨头在车规级安全芯片方面具备先发优势,占据主要市场份额 [4][5] 车规级安全芯片市场情况 - 中国智能网联汽车处于发展阶段,车规级安全芯片应用处于起步阶段,未来市场空间巨大 [5] - 目前车规级安全芯片货源基本能够得到保障 [5]
国芯科技(688262) - 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1-19 02:44
公司基本信息 - 证券简称国芯科技,代码 688262 [1] - 聚焦国产自主可控嵌入式 CPU 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应用,发展 IP 授权、自主芯片和定制芯片三大业务,聚焦信息安全、汽车电子与工业控制、边缘计算与网络通信三大领域 [5] 参会信息 - 投资者关系活动类别为特定对象调研 [1] - 参与单位众多,包括华夏基金、易方达、博时基金等多家基金公司及投资机构 [1][2][3][4] - 活动时间为 2022 年 4 月 22 - 28 日,地点为线上交流 [4][5] - 上市公司参加人员有董事长郑茳、董事会秘书黄涛及工作人员龚小刚 [5] 业绩情况 2021 年业绩 - 总资产 2,977,711,602.83 元,净资产 2,804,065,362.75 元 [5] - 营业收入 407,386,798.41 元,同比增长 56.99%,主营业务收入 401,461,105.49 元,占比 98.55%,同比增长 55.26% [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70,204,594.27 元,同比增长 53.47%;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 43,801,025.88 元,同比增长 82.13% [5] - 主营业务收入按领域划分:信息安全方向收入 247,490,510.69 元,占比 61.65%,同比增长 66.79%;汽车电子和工业控制方向收入 83,096,350.91 元,占比 20.70%,同比增长 11.79%;边缘计算和网络通信方向收入 70,874,243.90 元,占比 17.65%,同比增长 97.67% [5] 2022 年第一季度业绩 - 营业收入 4980.6 万元,同比增长 90.37% [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30.7 万元,去年同期亏损 1720 万元,实现扭亏为盈 [6] 问答环节 疫情影响 - 现阶段疫情对公司业务影响有限,主要影响人员出行和物流流通,不影响全年总体经营目标 [6] 发展战略和规划 - 战略目标是成为嵌入式 CPU 领域具国际竞争力企业,实现国产化替代 [6] - 嵌入式 CPU 层面,对标 ARM,走开源路线,建设自主生态,替代国外技术和产品 [6] - 自主芯片产品层面,在关键领域持续突破,成为国产化芯片领先供应商 [6] 2021 年研发进展 - 研发投入 0.89 亿元,同比增长 6.61% [7] - 申请专利 11 项(发明专利 11 项)、软件著作权 25 项、集成电路布图 3 项、商用密码证书 8 项;授权专利 13 项(发明专利 12 项)、软件著作权 25 项、集成电路布图 3 项、商用密码证书 8 项 [7] - 截至 2021 年 12 月 31 日,累计有效专利 123 项(发明专利 118 项)、累计有效软件著作权 145 项、有效集成电路布图 35 项、商用密码证书 40 项 [7] - 荣获多项荣誉,如“江苏省科技创新发展奖优秀企业”等 [7] 核心技术及研发进展 - 核心技术为嵌入式 CPU 技术与芯片设计技术,包括自主可控嵌入式 CPU 微架构设计技术等 [7] - 自主可控嵌入式 CPU 微架构设计技术:基于 RISC - V 研发 32 位核 CRV4E;基于 PowerPC 研发高性能 64 位多核 CPU C10000,预计 2022 年 Q2 流片 [7][8] - 面向应用的 SoC 芯片设计平台技术:包括高速通信接口物理层聚合设计技术等三项技术,相关芯片预计 2022 年 Q2 流片 [8] - 安全可信系统架构及芯片实现技术:研发第三代硬件加速安全引擎设计技术,相关芯片预计 2022 年 Q2 流片 [9] - 高可靠芯片设计技术:研发新一代汽车电子中高端车身及网关控制芯片等 [9] 汽车电子领域 2021 年工作 - 加强汽车电子 MCU 新产品开发投入,研发多款芯片,部分已应用或销售,新一代动力总成控制芯片即将推出 [9] - 构建与汽车电子领域头部客户的战略合作关系,形成先发优势 [9] 未来布局 - 在车联网安全芯片等业务领域持续布局,开发系列化芯片,形成领先优势 [9] 云安全和端安全芯片领域 - 云安全领域:高性能芯片及密码卡完成研发并推广,成为领先供应商 [10] - 端安全领域:芯片工程批成功,获超 500 万颗订单,新一代芯片已应用 [10] - 多款芯片获商用密码产品认证证书,部分产品应用于信创市场 [10] 收入确认节奏 - 收入来自国家重大需求和市场需求领域,下半年收入通常高于上半年,一季度收入占比较小 [10] 边缘计算和网络通信领域 - 研制 RAID 控制芯片和高性能 SoC 芯片,可实现国产化替代 [10][11] CPU 架构选择 - 选择 PowerPC 架构是因其在全球汽车电子等领域有技术和市场优势 [11] 竞争力体现 - 开发多款 CPU 内核,有自主 CPU 核和丰富 IP 等,推出 SoC 芯片设计平台,提高设计效率和成功率 [11] - 可完成集成电路先进制程工艺 [11] - 专注国产嵌入式 CPU 研发与产业化,产品面向关键领域,获客户认可 [11][12] - 产品应用领域广,信息安全和汽车电子芯片覆盖多方面 [12] 汽车电子芯片优势 - 有丰富经验,设计技术领先,在中高端汽车电子 MCU 芯片领域竞争优势明显 [12] - 有 PowerPC 指令集应用优势,可优化设计实现竞争优势 [12] 生态建设 - 以开放态度发展开源指令架构 CPU 技术,参与开源活动,利用已有成果 [13] 指令集技术升级及优势 - 重点发展 RISC - V 和 PowerPC 指令系统 CPU 系列 [13] - 基于 PowerPC 研发多款 CPU 核,建立汽车电子 SoC 芯片设计平台;基于 RISC - V 研发 32 位 CPU 核 CRV4E 并已有授权应用 [13] 2022 年产能保障 - 与业内主要晶圆制造厂、封测厂合作良好,产能有保障,未来产能紧张情况有望缓解 [13][14]
国芯科技(688262) - 2022 Q3 - 季度财报
2022-10-27 16:00
根据您的要求,我对提供的财报关键点进行了整理和归类。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本报告期营业收入为1.13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9.07%[6] - 年初至报告期末营业收入为3.2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1.78%[6] - 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21.8%至3.224亿元[3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年初至报告期末为9664.76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63.98%[6]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本报告期为1791.19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1.59%[6] - 营业利润同比增长168.7%至9218万元[35] - 净利润同比增长164.0%至9665万元[38] - 基本每股收益年初至报告期末为0.40元/股,同比增长100.00%[6][10] - 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56.7%至2.347亿元(2021年同期:1.497亿元)[56] - 净利润同比增长580%至8278万元(2021年同期:1218万元)[60]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成本同比增长10.1%至1.519亿元[35] - 研发投入本报告期为3186.44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8.10%[6]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本报告期为28.16%,同比增加11.96个百分点[6] - 研发费用大幅增长56.5%至8910万元[35] - 研发费用大幅增长83.5%至6234万元(2021年同期:3398万元)[56] - 财务费用由正转负至-1077万元主要因利息收入增至1154万元[35] - 支付职工现金增长49.2%至8520万元(2021年同期:5713万元)[62] - 所得税费用为638万元(2021年同期:-271万元)[60] 现金流表现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年初至报告期末为-6043.15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787.04%[6][10]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负6043.15万元,同比下降3785.6%[46]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转负为-1.273亿元(2021年同期:+943万元)[62] -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同比增长86.4%至4.938亿元[43] - 销售商品收到现金同比增长54.8%至3.963亿元[43] - 购买商品支付现金同比增长131.6%至3.429亿元[43]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大幅增至50.79亿元,同比增长6525.3%[46]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大幅增至50.76亿元(2021年同期:7458万元)[62] - 投资支付的现金达49.77亿元,同比增长15958.7%[46] 资产和负债关键项目变化 - 货币资金为13.73亿元人民币,较年初23.8亿元下降42.3%[25] - 货币资金较年初减少10.36亿元至13.34亿元,同比下降43.6%[48] - 货币资金期末余额降至13.34亿元(期初:23.65亿元)[64] - 交易性金融资产为7.7亿元人民币,年初为0元[25] - 交易性金融资产新增7.7亿元[48] - 应收账款为2.65亿元人民币,较年初2.03亿元增长30.6%[25] - 应收账款同比增长48.4%至1.93亿元[48] - 预付款项为1.85亿元人民币,较年初3135万元增长490.8%[25] - 预付款项同比激增278.8%至7804.03万元[48] - 存货为1.83亿元人民币,较年初1.39亿元增长31.8%[25] - 存货同比增长82.7%至1.23亿元[48] - 合同负债为1.41亿元人民币,较年初3929万元增长258.4%[28] - 短期借款为657.65万元人民币,较年初2500万元下降73.7%[28] - 短期借款减少76.6%至584.53万元[52] 收益和投资表现 - 投资收益显著改善由亏损331万元转为盈利2920万元[35] - 投资收益显著改善至2993万元(2021年同期:-176万元)[56] - 利息收入增长至1141万元(2021年同期:11万元)[56] 所有者权益和综合收益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本报告期末为28.41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增长1.31%[6]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为28.41亿元人民币,较年初28.04亿元增长1.3%[30] - 未分配利润为1.72亿元人民币,较年初1.36亿元增长27.0%[30] - 未分配利润同比增长20.5%至1.34亿元[54] - 总资产本报告期末为30.60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增长2.76%[6] - 资产总计为30.6亿元人民币,较年初29.78亿元增长2.8%[28]
国芯科技(688262) - 2022 Q2 - 季度财报
2022-08-22 16:0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收入和利润 - 公司营业收入2.09亿元,同比增长49.16%[29]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103.68万元,同比增长1823.09%[29]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946.26万元,上年同期为亏损560.68万元[29] - 营业收入为209.2405百万元,同比增长49.16%[33] - 归属上市股东的净利润为61.0368百万元,同比增长1,823.09%[33]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9.4626百万元,实现扭亏为盈[33] - 基本每股收益为0.25元/股,同比增长1,150%[30][33]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2.15%,同比增加1.48个百分点[33] - 公司2022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209,240,541.36元,同比增长49.16%[129][130] - 公司2022年上半年净利润为61,036,800元,同比增长1,823.09%[129] - 营业收入209,240,541.36元,同比增长49.16%[96]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1,036,766.45元,同比增长1,823.09%[96]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9,462,563.73元,实现扭亏为盈[96]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成本和费用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27.36%,同比增加1.15个百分点[33] - 研发投入总额为5724万元,同比增长55.69%[59]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27.36%,同比上升1.15个百分点[59] - 研发费用为57,240,136.71元,占营业收入比例达27.36%[121][130] - 销售费用较上期增长17.31%[131] - 管理费用较上期增长17.48%[131] - 财务费用较上期减幅1020.94%[131] - 研发费用较上期增长55.69%[131] - 财务费用为-6,583,853.93元,同比下降1,020.94%[13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现金流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8336.07万元,同比下降447.60%[29]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83.3607百万元,同比减少447.60%[33]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83,360,656.73元,同比下降447.60%[130]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622,122,979.87元,同比下降1,350.66%[130]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较上期减幅447.60%[131]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较上期减幅1350.66%[133]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较上期减幅761.61%[133] 各条业务线表现 - 信息安全收入10,519.05万元,同比增长12.95%[96] - 汽车电子和工业控制收入4,756.39万元,同比增长172.51%[96] - 边缘计算和网络通信收入5,421.32万元,同比增长117.59%[96] - 芯片定制服务收入8368.06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18.76%[134] - 汽车电子和工业控制收入4756.39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72.51%[135] 研发与技术进展 - 基于RISC-V架构的32位CPU核CRV4E性能为1.6DMIPS/MHz和3.0 CoreMark/MHz[50] - 第三代硬件加速安全引擎加解密速度从30Gbps提升至50Gbps,SM2签名速度从15万次/秒提升至25万次/秒[53] - 累计有效专利124项,其中发明专利119项[57] - 报告期内新增专利申请17项,获得知识产权11项[58] - 64位多核CPU C10000采用PowerPC指令架构,用于网络通信处理芯片[50] - 高速通信接口物理层IP支持数据传输速率1.25Gbps至10.3125Gbps[53] - 汽车电子芯片CCFC2012BC实现对NXP MPC5604BC和MPC5607B系列产品的替代[56] - 电池管理控制芯片CCFC2007PT实现对NXP MPC5674系列产品的替代[56] - 新一代汽车电子控制芯片CCFC2012BC已实现量产并批量装车[66] - 动力总成控制芯片CCFC2007PT处于流片阶段[66] - 新能源电池管理控制芯片CCFC3008PT功能安全达ASIL-D等级[68] - 高性能边缘计算芯片H2040基于28nm工艺设计并完成流片[72] - 高性能网络通信处理控制器H2048基于14nm工艺设计并完成投片[72] - 云安全芯片CCP903T系列加解密性能达7Gbps哈希算法性能8Gbps[85] - 新一代云安全芯片CCP908T系列加解密性能达30Gbps哈希算法性能30Gbps[87] - 汽车电子芯片CCFC2012BC工作主频最高120MHz程序存储FLASH最高1.5M字节[88] - 动力总成控制芯片CCFC2007PT工作主频最高264MHz含4路FlexCAN总线控制器[89] - 高性能网络通信处理控制器H2068基于14nm工艺设计已完成投片[75] - 基于国芯RAID控制芯片研制的RAID卡性能与LSI MegaRaid SAS 9270系列相当[75] - 累计为超过101家客户提供144次CPU IP授权[95] - 累计为超过80家客户提供164次芯片定制服务[95] - 新一代中高端车身/网关控制芯片获得超过200万颗订单[100] - 公司成功开发三款汽车电子安全芯片产品CCM3310S-T和CCM3310S-H已批量供货,CCM3320S处于客户验证阶段[103] - 云安全芯片加解密性能最高达到30Gbps,采用65nm、28nm和14nm工艺[104] - 第一代Raid芯片支持连接最多40个机械硬盘或SSD固态存储盘,兼容PCIE标准,目前处于客户试用阶段[104] - 基于RISC-V和PowerPC架构研发64位多核CPU,预计2023年上半年实现对外授权[108] - 步进电机控制芯片已完成设计并进入量产阶段,客户已完成整机可靠性验证[108] 研发投入与项目 - CPU内核和SoC芯片设计累计投入金额达6434.53万元[63] - 平台云安全芯片本期投入552.60万元,累计投入4524.51万元[63] - 端安全芯片本期投入1839.20万元,累计投入11523.93万元[63] - 汽车电子与工业控制项目累计投入4663.31万元[66] - 边缘计算与网络通信项目累计投入2566.75万元[69] - 安全模组与微系统研发投入962.63万元累计投入6437.18万元[75] - 研发项目合计投入5724.01万元累计投入36150.21万元[78] 公司治理与股东信息 - 公司2022年半年度报告未经审计[6] - 公司董事会决议未通过本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7] - 公司不存在被控股股东及其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情况[9] - 公司不存在违反规定决策程序对外提供担保的情况[9] - 公司不存在半数以上董事无法保证半年度报告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的情况[9] - 公司全资子公司包括天津国芯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国芯可信技术有限公司、上海领晶电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等[15] - 公司参股公司包括苏州紫山龙霖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安玺昌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苏州微五科技有限公司等[15] - 公司实际控制人之一郑茳配偶控制的公司为苏州联和丰盛投资咨询有限公司[15] - 公司股票代码为688262,在科创板上市[2] - 公司注册地址为苏州高新区竹园路209号创业园3号楼23、24楼层[22] - 公司股票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股票代码688262[27] - 公司聘请的会计师事务所为公证天业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28] - 2022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于2022年3月17日召开[148] - 2021年年度股东大会于2022年5月17日召开[151] - 董事赵烨、监事汪建强、沈贽、张鹏、王彬因任期届满离任[155] - 董事高媛因新一届董事会换届而被选举新任[155] - 公司2022年半年度无利润分配或资本公积金转增预案[156] - 股东大会表决程序和表决结果合法有效[154] - 核心技术人员汪建强、沈贽不再担任监事后继续为公司核心技术人员[155] - 员工持股平台合计持有公司2482.24万股[159] - 公司通过推广无纸化办公等措施减少碳排放[161] 融资与投资活动 - 公司获准公开发行6000万股,每股发行价格41.98元,募集资金总额25.188亿元,净额22.623761亿元[113] - 公司投资参股合肥硅臻芯片技术有限公司和智绘微电子科技(南京)有限公司[114] - 货币资金较上年期末减少30.88%[138] 非经常性损益 - 政府补助金额为15.157522百万元[34] - 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及投资收益为22.130438百万元[37] - 其他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为11.622435百万元[37] - 政府补助占营业收入比重为12.81%,占利润总额比重为39.65%[123] 资产与负债 - 报告期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28.05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0.04%[29] - 报告期末总资产30.38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2.01%[29] - 公司总资产为3,037,577,404.82元,净资产为2,805,102,129.20元[96] 销售与供应链 - 报告期内销售呈现较大幅度增长,公司积极保障供应链和产能实现[112] - 前五大供应商采购金额占比为53.39%,集中度较高[120] - 定制芯片设计服务订单充足,在信息安全、汽车电子和工业控制等领域形成技术特色和市场优势[107] 人员与团队 - 研发人员数量170人占公司总人数比例58.22%[79] - 研发人员薪酬合计4119.03万元平均薪酬24.23万元[79] - 研发人员数量增加,研发能力进一步提高,市场销售和技术支持人员数量进一步增加[115] 历史财务数据 - 公司2019-2021年销售收入分别为23,157.03万元、25,949.31万元和40,738.68万元[119] - 公司2019-2021年净利润分别为3,113.64万元、4,574.46万元和7,020.46万元[119] 合作伙伴 - 公司重要合作伙伴包括恩智浦(NXP)、台积电、ARM、SiFive等全球领先的半导体企业[15] 股份锁定承诺 - 公司实际控制人及主要股东所持股份有限售安排及自愿锁定承诺[167] - 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及核心技术人员承诺锁定期满后两年内减持价格不低于发行价[172][187][193] - 公司股票上市后6个月内若连续20个交易日收盘价低于发行价或期末收盘价低于发行价,锁定期自动延长6个月[172][187][193] - 核心技术人员锁定期满后4年内每年转让首发前股份不超过上市时持股总数的25%[178][199] - 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任职期间每年转让股份不超过所持公司股份总数的25%[175][199] - 不再担任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或核心技术职位后半年内不得转让股份[181] - 实际控制人一致行动人承诺自股票上市之日起36个月内不转让首发前股份[184] - 其他董事兼核心技术人员承诺自股票上市之日起12个月内不转让首发前股份[193] - 实际控制人一致行动人锁定期满后两年内减持价格不低于发行价[187] - 公司股票除权除息时发行价和收盘价将按交易所规则调整[175][187][193] - 所有承诺方声明愿承担违背承诺的法律责任[181][190]
国芯科技(688262) - 2021 Q4 - 年度财报
2022-04-21 16:00
财务业绩: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2021年达到4.0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6.99%[29][3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021年为7020.46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3.47%[29][32]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2021年为4380.10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2.13%[29][32] - 营业收入4.07亿元,同比增长56.99%,主营业务收入占比98.55%达4.01亿元[4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020.46万元,同比增长53.47%[44] - 扣非净利润4380.10万元,同比增长82.13%[44] - 公司2021年实现销售收入40738.68万元,净利润7020.46万元[127]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56.99%至4.07亿元[139] - 公司集成电路行业营业收入4.01亿元,同比增长55.26%[144][146] - 自主芯片及模组产品收入2.21亿元,同比增长158.76%[144][146] - IP授权收入8799.36万元,同比增长30.55%[144][146] 财务业绩: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成本同比增长118.83%至1.92亿元[139] - 研发投入总额为8947.25万元,同比增长6.61%[99]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21.96%,同比下降10.38个百分点[99]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6.61%至8947.25万元[139] - 晶圆采购成本8960.63万元,同比增长218.67%[150] - 销售费用同比增长21.43%至37,924,235.87元[158] - 管理费用同比增长36.04%至34,513,828.52元[158]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6.61%至89,472,485.02元[158] 业务线表现:信息安全 - 信息安全方向收入2.47亿元(占主营业务61.65%),同比增长66.79%[44] - 自主芯片业务收入中信息安全领域占比90.86%[135] - 自主模组业务收入中信息安全领域占比99.58%[135] - 信息安全应用领域收入2.47亿元,同比增长66.79%[146] - 云安全芯片CCP907T/908T加解密速度达30Gbps,达国际先进水平[52] - 云安全芯片实现量产,采用14nm工艺,性能达30Gbps对称算法加解密和15万次/秒SM2公钥签名[102] - 端安全芯片已量产,包括基于40nm工艺的CCM3310S-L和CCM3320S型号,分别针对物联网和车联网安全应用[102] - 安全模组与微系统业务收入2157.23万元,基于云安全芯片的PCIe密码卡产品已量产[108] - 云安全芯片CCP903T性能:对称算法加解密速度7Gbps,哈希算法8Gbps,SM2签名速度2万次/秒,验签速度1万次/秒[117] - 新一代云安全芯片CCP908T性能:对称算法加解密速度30Gbps,哈希算法30Gbps,SM2签名速度15万次/秒,验签速度8万次/秒[119] 业务线表现:汽车电子及工业控制 - 汽车电子及工业控制方向收入8309.64万元(占20.70%),同比增长11.79%[44] - 汽车电子和工业控制收入8309.64万元,同比增长11.79%[146] - 汽车电子芯片CCFC2012BC实现对NXP MPC5604BC/5607B系列替代[96] - 汽车电子与工业控制芯片CCFC2012BC基于40nm工艺量产,可替代NXP MPC5604BC/5607B和ST SPC560B50/B64系列[103] - 发动机控制芯片CCFC2007PT基于40nm工艺完成流片和样品测试,可替代NXP MPC5674F系列[103] - 新一代28nm工艺发动机控制芯片CCFC3007PT和新能源电池管理芯片CCFC3008PT设计中,功能安全达ASIL-D等级[103] - 汽车电子芯片CCFC2012BC配置:主频120MHz,FLASH程序存储1.5MB,数据存储128KB,内存128KB[120] - 发动机控制芯片CCFC2007PT配置:主频264MHz,支持64通道和32通道DMA,集成4路FlexCAN总线和双通道FlexRay控制器[120] 业务线表现:边缘计算及网络通信 - 边缘计算及网络通信方向收入7087.42万元(占17.65%),同比增长97.67%[44] - 边缘计算和网络通信收入7087.42万元,同比增长97.67%[146] - 边缘计算与网络通信芯片H2040基于28nm工艺完成流片测试,集成四核PowerPC CPU和多种高速接口[105] - 磁盘阵列控制器基于28nm工艺已通过客户验收,采用异构多核处理器,国内领先[105] - 高性能网络通信控制器S1020基于14nm工艺设计中,可替代NXP T2040系列[105] - 高性能网络通信芯片S1020采用64位多核PowerPC架构C10000 CPU核,支持万兆网/千兆网/PCIe3.0/USB3.0接口[120] 研发投入与成果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2021年为21.96%,同比减少10.38个百分点[29] - 研发人员占比和数量在报告期内进一步提升[57] - 研发投入总额为8947.25万元,同比增长6.61%[99]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21.96%,同比下降10.38个百分点[99] - 2021年申请发明专利11项,累计有效发明专利118项[96][97] - 2021年获得软件著作权25项,累计有效软件著作权145项[96][97] - 32位CPU核CRV4E性能为1.6DMIPS/MHz和3.0 CoreMark/MHz[90] - 64位多核CPU C10000预计2022年Q2流片[94] - 第三代硬件加速安全引擎加解密速度提升至50Gbps,SM2签名速度达25万次/秒[96] - 高速通信接口物理层IP支持数据传输速率1.25Gbps至10.3125Gbps[94] - 2021年累计投入CPU内核和SoC芯片研发5625.56万元[100] - 公司研发人员数量158人,占总人数57.9%,研发人员薪酬合计6646.05万元,平均薪酬42.06万元[111] - 研发人员年龄结构:30岁以下53人,30-40岁77人,40-50岁27人,50-60岁1人,60岁及以上0人[114] - 研发人员学历结构:专科2人,高中及以下1人[114] - 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比例保持在21.96%以上[133] 生产与供应链 - 晶圆委外生产量同比增长50.96%,芯片封装生产量同比增长89.89%[56] - 自主芯片销售量4346.97万颗,同比增长125.13%[146] - 前五大供应商采购金额占比从2019年70.78%降至2021年53.39%[127] - 公司合作的晶圆代工厂包括台积电、供应商A和华虹宏力等[127] - 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额1.33亿元,占总采购额53.39%[155] - 前五名供应商采购总额为132,955,553.67元,占年度采购总额比例53.39%[158] - 最大供应商采购额72,979,657.51元,占采购总额29.30%[156] - 公司已拥有14nm FinFET和40nm eFlash/RRAM工艺节点芯片的规模量产经验[121] - 芯片设计平台支持工艺节点:14nm/28nm/40nm/65nm/90nm/130nm/180nm[115] - 公司年芯片设计量产规模:基于平台完成数十款芯片设计和数千万颗芯片量产[115] 客户与市场 - 公司累计为超过98家客户提供超过141次CPU IP授权[68] - 公司基于C*Core CPU的SoC芯片量产数量达到亿颗以上[69] - 公司累计为超过98家客户提供141次CPU IP授权,为超过74家客户提供152次芯片定制服务[123] - 前五名客户销售额1.95亿元,占总销售额47.84%[154] - 公司新一代指纹识别芯片CCM4201S获超500万颗订单[51] 行业趋势与市场数据 - 基于ARM授权的芯片2020年全球出货量约为250亿颗[63] - 2018年中国基于ARM授权的芯片出货量约为100亿颗[63] - 中国设计的SoC芯片95%基于ARM的CPU技术[63] - ARM架构处理器在车载娱乐和ADAS系统领域占据全球75%市场份额[64] - 全球物联网连接数2019年达110亿台,近四年年均复合增长率20.42%[77] - 预计2025年全球物联网连接数将达250亿台,未来年均复合增长率14.66%[79] - 全球数据量将从2018年33ZB增至2025年175ZB,年均复合增长率约28%[82] - 2021年汽车MCU销售额增长23%至196亿美元,2022年预计增长10%至215亿美元[86] - 2022年全球边缘计算市场规模预计达67.2亿美元[87] - 采用5nm制程芯片设计成本超过5.4亿美元(按当前汇率约合人民币39亿元)[88] - 普通传统燃油车ECU数量平均70个,豪华燃油车150个,智能汽车ECU数量平均300个[86] - 2016-2025年全球物联网设备连接数从63.75亿台增长至250亿台,增长约292%[80] - 汽车MCU用量在新一代ECU系统中较原增长2-4倍[86] - 物联网连接数2016-2025年保持持续增长态势,2025年预计达250亿台[79][80] 公司历史与里程碑 - 公司2006年实现国产嵌入式CPU累计上百万颗应用[68] - 公司2008年实现国产嵌入式CPU累计上千万颗应用[68] - 公司2015年实现国产嵌入式CPU累计上亿颗应用[68] - 公司股票代码为688262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26] - 公司股票于2022年1月6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195] 公司治理与合规 - 公司不存在未盈利情况[5] - 公司上市时已实现盈利(否选项)[5] - 审计报告为标准无保留意见[6] - 公司不存在资金占用及违规担保情况[8][10] - 公司2021年度依据《公司法》不断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188] - 公司2020年度股东大会于2021年6月28日召开审议通过多项报告和议案[189][192] 子公司与投资 - 天津国芯科技有限公司营业收入为9167.83万元,净利润为4664.67万元,持股比例100%[172] - 国芯科技(香港)有限公司营业收入为174.35万港元,净利润为-25.40万港元,持股比例100%[172] - 北京国芯可信技术有限公司营业收入为1406.64万元,净利润为-445.55万元,持股比例100%[172] - 上海领晶电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总资产为223.06万元,净资产为-726.63万元,持股比例100%[172] - 广州领芯科技有限公司总资产为4943.07万元,营业收入为1176.02万元,净利润为-925.83万元,持股比例100%[172] - 青岛国晶科技有限公司总资产为2563.84万元,营业收入为1092.13万元,净利润为79.23万元,持股比例100%[172] - 上海安玺昌信息技术服务有限公司营业收入为4.70万元,净利润为-59.96万元,持股比例40%[174] - 苏州微五科技有限公司总资产为6620.58万元,营业收入为98.73万元,净利润为-1565.05万元,持股比例14.28%[174] 现金流与资产状况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021年为8391.42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06%[29][3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2021年末为28.0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94.73%[29][32] - 总资产2021年末为29.7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18.92%[29][32] - 公司2021年总资产达29.78亿元,净资产为28.04亿元[44]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6.06%至8391.42万元[139] -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激增57022.93%主要因发行股票融资22.62亿元[139] -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激增57,022.93%至2,267,470,927.20元,主要因发行股票募集资金[160] - 货币资金较上期增长2,499.42%至2,380,152,471.77元,占总资产79.93%[163] - 应收账款同比增长17.58%至202,819,041.59元[163] - 总资产同比增长419.82%至2,977,711,602.83元[168] - 应收款项融资余额为1110.77万元,系未到期的高信用等级银行承兑汇票[172] 股利分配政策 - 拟派发现金股利总额60,000,000元(含税)[7] - 现金分红占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比例为85.46%[7] - 分红方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50元(含税)[7] - 利润分配预案需经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7] - 公司采用固定总额分红方式(维持分配总额不变)[7] 未来展望与战略 - 公司2022年将重点推进云-端信息安全芯片设计及产业化项目、基于C*Core CPU核的SoC芯片设计平台项目、基于RISC-V架构的CPU内核设计项目等募投项目建设[181] - 募集资金将全部投向科技创新领域[181] - 公司开发基于RISC-V架构的处理器应用于指纹等生物识别领域、高端控制领域、AI推断应用领域、高端自动化AI控制领域[181] - 公司加大力度开发汽车电子芯片产品形成车身控制、发动机控制、域控制和新能源电池管理控制芯片系列化[181] - 公司加强供应厂商管理提升工艺水平提高产品良率[182] - 公司进一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特别是核心技术人才、高端市场和销售人才的引进[186] - 公司通过研发项目带动方式提升团队技术能力和协作精神[186] - 公司已启动7nm工艺云安全芯片研发,预计2022年投片[123] - 公司启动28nm eFlash汽车电子工艺的发动机控制芯片研发,预计2022年投片[123] 政府补助与依赖 - 政府补助2021年为3078.10万元人民币[37] - 公司2021年政府补助占营业收入比重7.56%,占利润总额比重43.84%[130] 股权结构与实际控制人 - 公司总股本为240,000,000股[7] - 公司实际控制人合计控制21.28%股权,持股比例较低[132] 基本信息与报告披露 - 公司2021年报告期为1月1日至12月31日[18] - 公司注册地址位于苏州高新区竹园路209号创业园3号楼[24] - 公司聘请公证天业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审计[28] - 公司持续督导保荐机构为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28] - 公司持续督导期间为2022年1月6日至2025年12月31日[28] - 公司网址为http://www.china-core.com[24] - 公司电子信箱为IR@china-core.com[24] - 公司信息披露媒体包括上海证券报等四大证券报[25] - 公司年度报告备置于董事会秘书办公室[25]
国芯科技(688262) - 2022 Q1 - 季度财报
2022-04-21 16:0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90.37%至4980.60万元[7][10] - 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90.4%至4980.6万元,从2616.25万元增长至4980.6万元[3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0.74万元,较去年同期亏损1720.54万元实现扭亏为盈[7][10] - 净利润扭亏为盈,从亏损1720.54万元改善至盈利30.74万元[37] - 2022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为2930.74万元,同比增长162.6%[50] - 净利润为232.48万元,较去年同期亏损1564.63万元实现扭亏为盈[54] - 基本每股收益为0.0013元,去年同期为-0.10元[39]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研发投入同比增长17.55%至2218.19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44.54%[7] - 营业成本同比增长49.1%至2716.57万元,从1822.42万元增长至2716.57万元[33]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17.5%至2218.19万元,从1887.08万元增长至2218.19万元[37] - 营业成本为1800.20万元,同比增长86.3%[50] - 研发费用为1526.12万元,同比增长27.8%[50]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小计为168,381,779.84元,较去年同期增长72.9%[43] 现金流表现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8168.65万元,同比下降160.68%[7][16]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负81,686,461.19元,较去年同期下降160.6%[43]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7397.93万元,同比扩大210.6%[56] -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同比增长21.6%至7098.03万元,从5835.85万元增长至7098.03万元[39]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负1,004,844,475.68元,主要由于投资支付现金1,797,000,000元[43]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00465.22万元,主要由于投资支付现金17.97亿元[56] 资产和负债变化 - 货币资金从23.80亿元降至12.66亿元减少11.15亿元[27] - 交易性金融资产新增9.90亿元[27] - 应收账款从2.03亿元增至2.10亿元增长3.73%[27] - 预付款项从3,135万元增至7,411万元增长136.3%[27] - 合同负债从3,930万元增至7,191万元增长83.0%[31] - 短期借款从2,500万元降至0元[31] - 应付职工薪酬从2,572万元转为负175万元[31]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1,265,553,375.07元,较期初下降46.8%[45] - 货币资金余额为1,258,775,657.65元,较年初下降46.8%[45] - 交易性金融资产为990,000,000元,为新增投资[45] - 应收账款为136,192,992.39元,较年初增长5%[45] - 预付款项为53,556,689.56元,较年初增长160%[45] - 合同负债为64,339,316.29元,较年初增长91.2%[48] - 应付职工薪酬为负236,256.45元,较年初下降101.5%[48]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125877.57万元,较期初减少46.8%[58] - 负债总额同比下降27.0%至1.267亿元,从1.736亿元减少至1.267亿元[33] - 递延收益同比下降15.9%至1597.1万元,从1898.75万元减少至1597.1万元[33] - 递延收益为1117.44万元,较年初减少14.6%[50] - 租赁负债为7378.62万元[50] - 总资产减少1.57%至29.31亿元[10][16] - 存货同比增长5.51%,因生产备货增加[16] - 合同负债同比增长82.99%,主要因预收款增加[16] - 短期借款减少100%,因偿还2500万元银行借款[16] 非经常性损益和投资收益 - 政府补助498.34万元及上市奖励620.68万元计入非经常性损益[11][13][16] - 投资收益790.50万元,同比增长498.99%[13][16] - 投资收益大幅改善至682.64万元,去年同期为亏损171.09万元[37] - 其他收益同比增长66.8%至498.34万元,从298.8万元增长至498.34万元[37] - 投资收益为761.25万元,主要来自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终止确认收益790.50万元[54] 股东和股权结构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23,886户[21] - 宁波麒越股权投资基金持股24,081,840股占比10.03%为第一大股东[21] - 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持股15,530,580股占比6.47%为第三大股东[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