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瑞晟智能(688215)
icon
搜索文档
瑞晟智能(688215) - 2020 Q4 - 年度财报
2021-04-26 16:0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同比下降45.97%至1.334亿元人民币[2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下降64.30%至1595.84万元人民币[20]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同比下降95.56%至177.66万元人民币[20] - 2020年归属于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15,958,387.69元[6] - 2020年公司收入133.4百万元同比下降45.97%[82][87]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5.96百万元同比下降64.30%[82][87]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净利润1.78百万元同比下降95.56%[87][88] - 2020年公司营业收入13339.77万元,同比下降45.97%[102] - 公司营业收入同比下降45.97%至1.33亿元[103]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主营业务成本总计同比下降45.68%至7.73亿元,上年同期为14.23亿元[108] - 直接材料成本同比下降47.24%至5.56亿元,占主营业务成本比例71.92%,较上年减少2.12个百分点[108][109] - 直接人工成本同比下降24.12%至1.35亿元,占成本比例17.42%,较上年增加4.95个百分点[108][109] - 安装技术服务成本同比下降84.56%至1603万元,占成本比例2.07%,较上年减少5.23个百分点[108][109] - 财务费用同比上升620.96%至87万元,主要因汇兑损失增加212万元及利息收入增加118万元[116][117] - 研发投入总额为17,509,989.38元,同比下降12.48%[61] - 研发费用减少主要因人工成本降低[63] - 主营业务成本中直接材料费用同比下降47.24%至5559.24万元,占总成本比例71.92%[107] - 安装技术服务成本同比下降84.56%至160.31万元,占总成本比例降至2.07%[107] - 悬挂式仓储分拣系统的直接材料成本同比下降93.06%至150.99万元[107] - 营业成本同比下降45.01%至7902.36万元[103] 各条业务线表现 - 智能物流系统主营业务收入同比下降47.01%至1.28亿元,毛利率下降1.48个百分点至39.79%[105] - 悬挂生产系统收入同比下降36.91%至9329.72万元,毛利率下降3.66个百分点至38.22%[105] - 悬挂式仓储分拣系统收入暴跌95.22%至243.03万元,毛利率下降22.09个百分点至18.16%[105] - 管理信息系统收入逆势增长75.36%至675.71万元,毛利率大幅提升27.02个百分点至76.51%[105] - 非悬挂式仓储分拣系统2020年销售收入459.17万元,占主营业务收入3.58%[98] - 2018-2020年对缝制行业销售收入占比分别为93.97%、97.24%、93.62%[93] 各地区表现 - 主营业务收入内销同比下降38.10%[22] - 主营业务收入外销同比下降82.12%[22] - 境外销售收入同比下降82.12%[102] - 国外市场收入同比下降82.12%至877.18万元,但毛利率提升3.18个百分点至46.85%[105] - 内销同比下降38.10%外销同比下降82.12%[82][87] - 公司在越南、柬埔寨、缅甸等东南亚国家市场发展良好[79] 研发投入与成果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同比增加5.03个百分点至13.13%[22]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13.13%,同比增加5.03个百分点[61] - 研发投入17.51百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13.13%[90] - 报告期内完成25个研发项目,申请发明专利25项[60] - 新增实用新型专利48项,获得授权69项[60] - 新增外观设计专利33项,获得授权48项[60] - 累计获得专利授权344项,其中实用新型专利228项[60] - 2020年申请知识产权109项获得授权120项[83] - 公司拥有37项核心技术、319项专利(其中发明专利6项)、22项软件著作权,另有72项发明专利正在申请中[73] - 智能分拣高速动态扫码系统研发项目完成,条码误码率低于0.2%,扫描效率达每分钟60件以上[18] - 智能穿梭车并联拣选仓储系统研发项目完成,总投资143.04万元,形成智能仓储系统1套[17] - 重载堆垛机智能控制系统研发项目完成,运行速度提高30-40%,形成智能控制系统1套[20] - 智能AGV叉车研发项目投资64.51万元,处于验证阶段,拓展离散制造领域产品线[21] - ZT1300清绒机研发项目完成并投入市场,设备效率相当于4人劳动强度[22] - CW1200床笠拷橡筋机研发项目完成并投入市场,实现一人操作五台设备[23] - 医用外科平面口罩机全自动生产线研发项目完成,形成半自动儿童口罩生产线样线1套[24] - 智能二维码导航移动机器人研发项目投资49.01万元,处于验证阶段[19] - 智能牵引研发项目形成智能移动机器人样车1台,申请实用新型专利1个[16] - 公司研发项目覆盖智能仓储、物流分拣、移动机器人及专用设备等多领域[16][17][18][19][20][21][22][23][24] - 医用外科平面口罩机全自动生产线研发项目投入800,000元,形成产品出售[70] - 智能悬挂生产系统升级研发项目投入1,537,470.67元,申请专利16项[63] - 智能迷你型悬挂生产系统研发项目投入1,144,016.54元,申请知识产权11项[63] - 智能加强型悬挂生产系统研发项目投入531,928.69元[63] - 智能无尘型悬挂生产系统研发项目预算849,000元,实际投入839,891.65元,完成率98.9%[64] - 智能挂装整体化生产系统研发项目预算663,000元,实际投入614,747.56元,完成率92.7%[64] - 单巷道多穿梭车型立体仓库系统研发项目预算2,205,000元,实际投入997,929.31元,完成率45.3%[64][65] - 智能轮式挂装分拣系统研发项目预算1,650,000元,实际投入1,599,561.15元,完成率97.0%[65] - 智能挂装存衣系统研发项目预算1,035,000元,实际投入586,530.39元,完成率56.7%[65] - 智能无尘型悬挂生产系统申请实用新型专利7项,外观专利8项[64] - 单巷道多穿梭车型立体仓库系统申请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65] - 智能轮式挂装分拣系统申请发明专利9项,实用新型专利18项,外观专利14项[65] - 悬挂式智能分拣仓储系统升级研发项目预算130万元人民币,实际投资126.1万元人民币,已完成并投入市场,申请发明专利2项和外观专利1项[66] - 离散制造大数据信息管理系统研发项目预算90万元人民币,实际投资85.87万元人民币,已完成并形成一套软件系统[66] - S78-E主板研发项目预算54万元人民币,实际投资49.56万元人民币,已完成并投入市场小批量使用[66] - 基于loomgate的织机监控系统研发项目预算76万元人民币,实际投资75.93万元人民币,已完成并形成一套软件系统[67] - 纺纱行业生产管理系统研发项目预算81万元人民币,实际投资76.93万元人民币,已完成并形成一套软件系统[67] - 印染行业生产管理系统研发项目预算102万元人民币,实际投资102.36万元人民币,已完成并形成一套软件系统[67] - 单主板兼容双站位控制系统研发项目预算49万元人民币,实际投资44.06万元人民币,已完成并形成一套系统[67] - 智能移动机器人-1T全向潜伏牵引项目预算70万元人民币,实际投资20.22万元人民币,累计投资82.99万元人民币,已完成并形成产品[67]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专注于智能物流系统供应,主要产品包括智能悬挂生产系统、智能悬挂式仓储分拣系统等[33] - 公司产品采用模块化结构,定制化硬件部分通过金属框架及轨道壳体尺寸加工实现[39][40] - 生产模式包含自加工、直接采购、委托加工、部件组装、现场安装及软件设置六大环节[40] - 采购模式包含型材定制、注塑件定制、电器组件定制及供应商动态考核管理[41] - 销售模式以直接销售为主,在山东、江苏、安徽等9个省份区域建立销售网络[42] - 研发流程包含需求评估、调研报告、计划书审核、方案设计及项目移交五个阶段[43] - 公司产品向汽车行业、家居制造领域延伸[74] - 公司将海外市场拓展作为重要战略,重点关注东南亚和南亚地区的智能物流系统需求[138] - 公司致力于研发自动搬运机器人和创新型分拣系统以完善产业链覆盖[138] - 公司战略强调技术模块标准化以实现跨行业灵活应用[137] - 公司通过持续研发投入力争在关键技术性能和专利布局上保持领先[138] - 公司智能生产物流系统设备包括智能悬挂生产系统、智能立体仓库系统及MES等信息管理系统[137] - 公司产品覆盖服装、家纺行业,并计划向汽车零配件和商品物流领域拓展[138] - 截至2020年末在手未执行合同金额68百万元[85][86] - 境内未执行合同约65百万元境外未执行合同约5.7百万美元[84][85] - 公司行业首创的全流程一体化生产系统项目落地完成,中标工信部2020年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项目[73] - 公司中标工业和信息化部2020年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项目第06包:数字化车间集成-服装服饰[38] - 公司2020年中标工信部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项目(数字化车间集成-服装服饰)[54] - 公司是少数能提供整场化智能制造解决方案的供应商[54] - 公司具备从面料库 生产流水线到成品库的全套智能物料传送 存储 分拣装备自主研发生产能力[53] - 公司与阿迪达斯 安踏 海澜之家 HM 耐克等30余家国内外知名品牌建立长期合作关系[53] - 公司悬挂生产系统获2019年中国服装行业科技进步一等奖[54] - 公司仓储与分拣系统获2019年度智慧系统创新解决方案奖[54] - 公司核心技术涵盖自动控制及算法、机械机构、网络通讯及电子部件、信息管理软件四大技术领域[56] - 自动控制及算法技术领域包含载具轨道自动传送及进出加工站控制技术等13项核心技术,应用于悬挂生产系统、仓储分拣系统等产品[56] - 机械机构技术领域包含带指夹的载具技术、皮带式链传动装置技术等11项核心技术,主要应用于悬挂生产系统和仓储分拣系统[57] - 网络通讯及电子部件技术领域包含基于CANopen/Ethercat总线的控制模块等8项核心技术,应用于各产品工控系统和信息采集系统[58] - 信息管理软件技术领域提供系统控制软件和MES管理等综合软件系统[58] - 载具进出站控制技术可实现2次/秒高频变轨,应用于悬挂生产系统和仓储分拣系统[57] - 柔性齿条传动技术可实现轨道三维立体布局,应用于悬挂生产系统和仓储分拣系统[57] - 分拣线条码识别技术可消除衣物塑料包装反光影响,应用于平面分拣系统[58] - 分布式控制技术杜绝数据浪涌现象和数据丢失,应用于悬挂生产系统[56] - 远程升级技术支持加密传输和自动升级,无需用户操作,应用于各产品工控系统[58] - 高端PLC核心部件仍大量采用国外品牌产品[49] - 公司智能制造车间将传统捆包流升级为单件流生产流程 实现数据化 部件化 智能化生产[49] - 公司智能悬挂系统可实现多款 多码 多色 多部件分别加工拼接[49] - 智能悬挂生产系统细分市场主要国际竞争对手包括瑞典ETON、大福、范德兰德等[128] - 国内主要竞争对手为浙江衣拿智能科技(2004年成立)和南通明兴科技(2003年成立)[129] - 智能悬挂仓储分拣系统领域主要境外竞争对手为奥地利科纳普和德国杜克普公司[130] - 智能非悬挂仓储分拣系统领域国内上市公司包括今天国际、音飞储存、东杰智能等[130] - 公司是少数能提供从面料库到成品库全流程智能物料传送系统的供应商[131] - 纺织服装行业面临发达国家高端制造与发展中国家低成本双重竞争压力[131] - 劳动力成本上升和新冠疫情推动企业通过设备提升效率 智能制造成为行业趋势[55] - 劳动力成本控制是纺织服装制造业智能化的最大动力[48] - 纺织服装行业智能制造处于初期阶段,未来智能化率将大幅提高[48] - 智能制造发展规划提出2025年重点产业初步实现智能转型目标[46] - 制造业规模以上单位生产人员年平均工资由2015年43,866元上涨至2018年53,927元,上涨22.94%[48] - 2018年就业人口同比下降0.07%[46] 现金流和资产状况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65.01%至644.44万元人民币[20]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65.01%至644.44万元[103]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大幅下降至-7838.63万元[103] -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激增2679.76%至2.91亿元,主要因收到IPO募集资金[118] - 总资产同比增长164.31%至5.244亿元人民币[2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同比增长249.31%至4.306亿元人民币[21] - 货币资金大幅增加至2.44亿元,占总资产比例46.46%,同比增长774.23%,主要因收到IPO募集资金[121] - 应收账款为1.06亿元,占总资产20.3%,同比微增0.99%[121] - 在建工程激增至5411.39万元,占总资产10.32%,同比增长9257.89%,主要因募投项目建设投入增加[122] - 应付账款增至4442.70万元,占总资产8.47%,同比增长71.12%,主要因应付募投项目建设费用增加[122] - 合同负债为2179.20万元,占总资产4.16%,因执行新收入准则重新分类所致[122] - 短期借款基本持平为1301.65万元,占总资产2.48%,同比微降0.09%[122] - 无形资产增至1913.27万元,占总资产3.65%,同比增长43.99%,主要因募投项目购买土地[122] - 其他非流动资产新增4000万元,占总资产7.63%,主要因闲置募集资金购买理财产品[122] - 应收款项融资期末余额1,020,000.00元,较期初1,531,309.58元下降约33%[31] - 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应收款项融资当期变动-511,309.58元,对当期利润无影响[31] - 应收账款账面价值10644.90万元[94] - 公司境外资产为0.00元,占总资产比例为0.00%[72] - 母公司期末可供分配利润为28,933,650.07元[6] - 公司总股本为40,040,000股[6] - 公司使用可转让大额存单管理募集资金发生额4000万元[199] - 可转让大额存单未到期余额4000万元[199] - 公司批准使用不超过2.5亿元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200] - 公司批准使用不超过4000万元闲置自有资金进行现金管理[200] - 现金管理资金可在投资期限内循环滚动使用[200] - 现金管理使用期限为董事会审议通过后12个月内[200] - 公司向全资子公司浙江瑞峰增资1.9亿元用于实施募投项目[124][125] - 工业智能物流系统生产基地建设项目累计投入4477.04万元,研发及总部中心建设项目累计投入636.66万元[126] - 宁波圣瑞思工业自动化有限公司总资产1.48亿元,营业收入1.22亿元,净利润600万元[127] - 浙江瑞峰智能物联技术有限公司总资产2.35亿元,营业收入730万元,净亏损34万元[127] - 沈阳瑞晟智能装备有限公司营业收入875万元,净亏损362万元[127] - 北京圣睿智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持股比例80%,营业收入1121万元,净利润134万元[127] 非经常性损益和政府补助 - 非经常性损益合计金额为14,181,836.98元,较2019年的4,690,061.17元增长约202%[29] - 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金额为18,581,611.67元,较2019年的11,301,013.69元增长约64%[28] - 债务重组损益为-368,155.85元,2019年无此项损益[29] - 与公司正常经营无关的或有事项产生损益-1,350,000.00元,2019年无此项损益[29] - 其他营业外收入和支出为43,773.58元,较2019年的13,040.32元增长约236%[29] - 所得税影响额为-2,721,944.30元,较2019年的-1,713,719.27元增加约59%[29] - 政府补助1858.16万元[95] - 其他收益1858万元占利润总额99.31%,主要来自财政补助[120] - 汇兑损失146万元人民币[23] - 汇兑损失1.46百万元[82
瑞晟智能(688215) - 2021 Q1 - 季度财报
2021-04-22 16:00
收入和利润表现 - 营业收入为2629.87万元,同比增长168.82%[6]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85.92万元,上年同期为亏损652.78万元[6]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0.64%,同比增加6.24个百分点[6] - 基本每股收益为0.07元/股,上年同期为-0.22元/股[6] - 公司2021年第一季度营业总收入为2629.87万元,同比增长168.8%[28] - 公司2021年第一季度净利润为300.28万元,较2020年同期亏损657.94万元实现扭亏为盈[30]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502%至1407.19万元[31] - 营业利润由亏损16.2万元转为盈利432.72万元[31] - 净利润由亏损35.55万元转为盈利379.46万元[32] - 基本每股收益为0.07元(上年同期为-0.22元)[31] 成本和费用 - 营业成本同比增长126.48%至1529.04万元人民币,主要因收入增加及单位固定成本降低[16] - 研发投入为385.16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为14.65%,同比下降24.30个百分点[8] - 公司研发费用为385.16万元,与2020年同期的381.00万元基本持平[28] - 公司财务费用为-136.19万元,主要得益于149.74万元的利息收入[28]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10%至86.13万元[31] - 支付的各项税费同比增长69.3%,从230,462.09元增至390,117.53元[38] 现金流表现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08.61万元,上年同期为-1385.69万元[6]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08.61万元,较上年同期1385.69万元减少84.9%[17]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24亿元,较上年同期-61.53万元大幅减少[17]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012.84万元,较上年同期-17.63万元大幅减少[17]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改善至208.61万元(上年同期为-1385.69万元)[35]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现金增长89%至4289.43万元[34]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大幅增至1.24亿元(主要为1亿元投资支付)[35]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84.2%,从7,506,396.88元降至1,187,725.69元[38]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大幅增加至100,014,800.00元,较上期5,000,000.00元增长1900.3%[38] - 投资支付的现金达100,000,000.00元,较同期5,000,000.00元增长1900%[38] 资产和负债变动 - 货币资金减少54.31%至1.11亿元人民币,主要因闲置资金购买理财及归还贷款[15] - 其他流动资产激增752.51%至5833.99万元人民币,主要因闲置资金购买理财[15] - 存货增长57.11%至4690.68万元人民币,主要因业务订单量增加导致材料及在产品增加[15] - 短期借款减少76.93%至300.35万元人民币,主要因归还银行贷款[16] - 其他非流动资产增长125%至9000万元人民币,主要因闲置资金购买理财[16] - 应付职工薪酬增长60.64%至511.53万元人民币,主要因产量及回款增加导致员工薪酬上升[16] - 货币资金为1.11亿元,较年初2.44亿元减少54.3%[20] - 存货为4690.68万元,较年初2985.60万元增加57.1%[20] - 短期借款为300.35万元,较年初1301.65万元减少76.9%[21] - 合同负债为2601.87万元,较年初2179.20万元增加19.4%[21] - 未分配利润为9711.62万元,较年初9425.70万元增加3.0%[22] - 公司应收账款从2020年第一季度的2379.59万元下降至1835.17万元,降幅22.9%[25] - 公司其他流动资产从2020年第一季度的413.85万元激增至5401.16万元,增长1205.2%[25] - 公司合同负债从2020年第一季度的975.08万元下降至649.98万元,降幅33.3%[26] - 公司流动资产总额从2020年第一季度的1.59亿元下降至1.05亿元,降幅33.5%[25]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1.1亿元[36]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12,329,845.02元,较期初111,156,919.33元下降88.9%[38] - 流动资产合计为15.85亿元,较期初减少16.07万元[45] - 非流动资产合计为2.27亿元,较期初增加35.53万元[45] - 资产总计为3.86亿元,较期初增加19.46万元[45] - 存货为250.66万元[45] - 合同资产为410.09万元[45] - 长期股权投资为2.24亿元[45] - 流动负债合计为2019.50万元[46] - 负债合计为2038.96万元,较期初增加19.46万元[46] 非经常性损益和减值 - 非经常性损益总额为26.23万元,其中政府补助33.06万元[11] - 信用减值损失转正为269.90万元人民币,主要因加强应收款管理及回款增加[16] - 公司信用减值损失转正为269.90万元,较2020年同期-48.78万元改善明显[28] - 信用减值损失转正为130.82万元(上年同期为-35.57万元)[31] 会计准则变更影响 - 执行新租赁准则导致使用权资产新增1,506,607.19元[40] - 预付款项因准则调整减少717,040.92元至2,608,182.66元[40] - 租赁负债新增789,566.27元[41] - 资产总计因准则调整增加789,566.27元至525,178,744.42元[41][42] - 母公司预付款项减少160,655.49元至12,160,480.88元[44] - 使用权资产新增35.53万元[45] - 执行新租赁准则确认使用权资产150.66万元及租赁负债78.96万元[46] 股东和权益结构 - 公司股东总数为3623户[13] - 宁波高新区瑞泽高科持股694.85万股,占比17.35%,为公司第一大股东[1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4.33亿元,同比增长0.66%[6] - 公司所有者权益为3.69亿元,较2020年同期的3.65亿元增长1.0%[26] 其他财务数据 - 总资产为5.12亿元,同比下降2.44%[6] - 利润总额为345.21万元,较上年同期660.71万元减少47.7%[17] - 所得税费用为44.93万元,较上年同期2.76万元增加1526.5%[17]
瑞晟智能(688215) - 2021 Q1 - 季度财报
2021-04-22 16:00
根据您的要求,我将关键点按照单一主题进行了分组。归类后的主题和关键点如下: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达2629.87万元,同比增长168.82%[6]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85.92万元(上年同期为-652.78万元)[6]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259.69万元(上年同期为-697.85万元)[6]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68.82%至2629.87万元,主要因主营业务收入增加[16]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0.64%,同比提升6.24个百分点[6]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成本同比增长126.48%至1529.04万元,因主营业务收入增加及单位固定成本降低[16] - 研发投入金额385.16万元,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7]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14.65%,同比下降24.30个百分点[6] - 应付职工薪酬同比增长60.64%至511.53万元,因产量及回款增加导致员工薪酬提升[16] 现金流表现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由负转正,达208.61万元(上年同期为-1385.69万元)[6] - 经营活动现金流改善至208.61万元(上年同期为-1385.69万元),因销售收入增加及货款回收[16]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24,330,215.41元,同比变化不适用,主要因闲置资金购买理财及募投基建项目支付工程款[17]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0,128,430.54元,同比变化不适用,主要因本期归还10,000,000元贷款[17] 资产和负债变动 - 公司货币资金减少54.31%至1.11亿元,主要因闲置资金购买理财及归还贷款[15] - 存货同比增长57.11%至4690.68万元,因业务订单量增加导致材料及在产品增加[15] - 其他流动资产同比激增752.51%至5833.99万元,主要因闲置资金购买理财[15] - 其他非流动资产同比增长125%至9000万元,主要因闲置资金购买理财[15] - 短期借款减少76.93%至300.35万元,主要因归还银行贷款[15] 非经常性项目 -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中政府补助金额33.06万元[10] - 信用减值损失改善至269.90万元(上年同期为-48.78万元),因应收账款回款增加[16] 其他重要事项 - 报告期内无重要事项进展、超期未履行承诺及累计净利润重大变动预警[17]
瑞晟智能(688215) - 2020 Q4 - 年度财报
2021-04-07 16:0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同比下降45.97%至1.334亿元[2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下降64.30%至1595.84万元[21] - 扣非净利润同比大幅下降95.56%至177.66万元[21] - 公司2020年营业收入为133,397,697.67元,同比下降45.97%[102] - 公司2020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595.84万元,同比下降64.30%[100] - 2020年公司收入13,339.77万元,同比下降45.97%[84][8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595.84万元,同比下降64.30%[84][88] - 营业收入较上年减少11,350.04万元[85][89] - 公司2018-2020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6,680.68万元、24,689.81万元、13,339.77万元[95]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研发投入总额为1751万元,同比下降12.48%[63] - 研发费用较上年度减少,主要原因是人工成本减少[65] - 销售费用同比下降25.57%至1404.17万元[118] - 直接材料成本同比下降47.24%至5559.24万元,占智能物流系统成本比例71.92%[108][109] - 安装技术服务成本同比下降84.56%至160.31万元,占智能物流系统成本比例降至2.07%[108][109] - 相关业务成本同比激增80.36%,其中制造费用暴增401.04%[108][109] - 悬挂式仓储分拣系统的直接材料成本同比下降93.06%至150.99万元[108] - 管理信息系统直接人工成本同比增长32.18%,制造费用增长71.17%[108] - 直接材料占主营业务成本比例71.92%,同比减少2.12个百分点[110] - 直接人工成本占比同比增加4.95个百分点[110] 各条业务线表现 - 智能物流系统营业收入同比下降47.01%至1.28亿元,营业成本同比下降45.68%至7729.82万元[105] - 悬挂生产系统收入同比下降36.91%至9329.72万元,毛利率减少3.66个百分点至38.22%[105] - 悬挂式仓储分拣系统收入同比暴跌95.22%至243.03万元,毛利率减少22.09个百分点至18.16%[105] - 管理信息系统收入同比增长75.36%至675.71万元,毛利率大幅提升27.02个百分点至76.51%[105][106] - 公司产品涵盖自动控制算法、机械机构、网络通讯及信息管理软件四大技术领域[58] - 公司为安踏同安工业园智能升级改造项目提供全流程一体化悬挂系统[55] - 公司中标工信部2020年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项目(数字化车间集成-服装服饰)[56] - 公司悬挂生产系统获2019年中国服装行业科技进步一等奖[56] - 公司仓储与分拣系统获2019年中国服装行业科技进步一等奖[56] - 公司获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首批纺织行业智能制造优秀解决方案[56] - 公司主持和参与制定了一项行业标准[56] - 公司合作品牌包括阿迪达斯、耐克、优衣库、HM等国内外知名服装品牌[55] - 公司智能悬挂仓储分拣系统主要与奥地利科纳普和德国杜克普等境外供应商竞争[134] - 公司智能非悬挂仓储分拣系统面临今天国际、音飞储存、东杰智能等国内上市公司竞争[134] - 公司从事智能非悬挂仓储业务处于发展初期尚未形成竞争优势地位[135] - 公司是少数能自行研发生产从面料库到成品库全套智能物料传送存储分拣装备的竞争者[135] 各地区表现 - 主营业务收入内销同比下降38.10%[23] - 主营业务收入外销同比下降82.12%[23] - 国外市场收入同比下降82.12%至877.18万元,但毛利率提升3.18个百分点至46.85%[105] - 内销同比下降38.10%,外销同比下降82.12%[84][88] - 公司2020年内销同比下降38.10%,外销同比下降82.12%[100] - 销售网络覆盖山东、江苏、安徽、浙江、广东、福建、东北、西部及中部省份[44] 研发投入与项目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显著提升5.03个百分点至13.13%[23]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13.13%,同比增加5.03个百分点[63] - 申请发明专利25项,实用新型专利48项,外观设计专利33项[62] - 获得授权实用新型专利69项,外观设计专利48项[62] - 软件著作权新增2项,累计22项[62] - 报告期内公司共进行25个研发项目[62] - 研发人员数量为93人,占公司总人数比例为24.03%[74] - 研发人员薪酬合计为1126.35万元,平均薪酬为12.11万元[74] - 研发投入金额为2151.1万元,资本化金额为1750.998938万元,费用化金额为1904.648983万元[72] - 公司拥有37项核心技术、319项专利(含6项发明专利)及22项软件著作权[76] - 另有72项发明专利正在申请中[76] - 研发人员学历构成:硕士及以上9人(9.68%)、本科59人(63.44%)、专科25人(26.88%)[74] - 研发人员年龄结构:31-40岁50人(53.76%)、30岁及以下27人(29.03%)[74] - 研发流程包含可行性评估、成本效益分析及技术开发项目计划书审核机制[45] - 载具技术实现2次/秒高频变轨[59] - 基于Ethercat总线的控制模块实现大容量传输[59] - 分拣线条码识别技术可消除衣物塑料包装反光影响[60] - 故障动态自检技术应用于各产品的工控系统[59] - 智能悬挂生产系统升级研发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为159.2万元人民币,本期投入153.75万元人民币,累计投入153.75万元人民币[65] - 智能迷你型悬挂生产系统研发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为118万元人民币,本期投入114.4万元人民币,累计投入114.4万元人民币[65] - 智能加强型悬挂生产系统研发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为113.4万元人民币,本期投入53.19万元人民币,累计投入53.19万元人民币[65] - 智能无尘型悬挂生产系统研发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为84.9万元人民币,本期投入83.99万元人民币,累计投入83.99万元人民币[65] - 智能挂装整体化生产系统研发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为66.3万元人民币,本期投入61.47万元人民币,累计投入61.47万元人民币[65] - 单巷道多穿梭车型立体仓库系统研发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为220.5万元人民币,本期投入99.79万元人民币,累计投入99.79万元人民币[66] - 智能轮式挂装分拣系统研发项目预算1,650,000元,实际支出1,599,561.15元,完成率96.94%[67] - 智能挂装存衣系统研发项目预算1,035,000元,实际支出586,530.39元,完成率56.67%[67] - 悬挂式智能分拣仓储系统升级研发项目预算1,300,000元,实际支出1,261,026.54元,完成率97.00%[67][68] - 离散制造大数据信息管理系统研发项目预算900,000元,实际支出858,705.69元,完成率95.41%[68] - 主S78-E板研发项目预算540,000元,实际支出495,563.32元,完成率91.77%[68] - 基于loomgate的织机监控系统研发项目预算760,000元,实际支出759,268.5元,完成率99.90%[68] - 纺纱行业生产管理系统研发项目预算810,000元,实际支出769,318.77元,完成率达95%[69] - 印染行业生产管理系统研发项目预算1,020,000元,实际支出1,023,582.2元,超支0.35%[69] - 单主板兼容双站位控制系统研发项目预算490,000元,实际支出440,616.16元,节省10.1%[69] - 智能移动机器人研发项目预算700,000元,实际支出829,865.57元,超支18.55%[69] - 纺纱行业生产管理系统已完成并形成1套软件成果[69] - 印染行业生产管理系统已完成并形成1套软件成果[69] - 单主板兼容双站位控制系统已完成并形成1套硬件系统[69] - 智能移动机器人项目已完成并形成1台样车[69] - 智能移动机器人项目实际支出中202,181.67元为当期投入[69] - 单主板兼容双站位控制系统通信距离达200米以上[69] - 智能穿梭车并联拣选仓储系统研发项目预算900,000元,实际支出521,568.8元,完成系统1套[70] - 智能分拣高速动态扫码系统研发项目预算474,000元,实际支出483,608.98元,实现每分钟60件以上扫描效率,误码率低于0.2%[70] - 重载堆垛机智能控制系统研发项目预算627,000元,实际支出624,245.27元,运行速度提升30-40%[70] - 智能AGV叉车研发项目预算637,000元,实际支出645,119.41元[71] - ZT1300清绒机研发项目预算137,000元,实际支出146,863.73元,产品已投入市场,一机可替代4人劳动强度[71] - CW1200床笠拷橡筋机研发项目预算136,000元,实际支出100,940.2元,产品已投入市场,一人可操作五台设备[71] - 医用外科平面口罩机全自动生产线研发项目预算526,000元,实际支出541,938.19元,完成半自动儿童口罩生产线样线1套[71] - 另一医用外科平面口罩机全自动生产线研发项目预算800,000元,实际支出293,235.67元,形成产品出售[71]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截至2020年末境内未执行合同金额约6,500万元[86] - 境外未执行合同金额约57万美元[87] - 公司在手未执行完毕合同金额约6,800万元[87] - 公司将对中层管理人员实施每年1-2次的管理能力培训计划[141] - 智能制造发展规划提出2025年重点产业初步实现智能转型目标[48] - 纺织服装行业智能制造处于初期阶段,未来智能化率将大幅提升[50] - 纺织服装行业面临发达国家高端制造和发展中国家低成本的双重竞争压力[135] - 服装生产模式向多品类小批量转变导致生产运输频次增加管理复杂度加大[136] - 大多数服装企业信息系统未与生产系统打通导致无法实时对接物料物流数据[137] - 劳动力成本持续上涨推动智能制造成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137] - 国家政策要求十四五期间关键技术装备和核心软件支撑能力显著增强[138] - 制造业规模以上单位生产人员年平均工资由2015年43,866元上涨至2018年53,927元,上涨22.94%[50] - 2018年就业人口同比下降0.07%[48] 生产与运营 - 生产流程实现单件流模式,通过RFID技术实现全流程数字化[51] - 硬件生产包含定制化机加工(切割/钻孔)、部件组装及固件写入[42] - 供应商管理采用信息库筛选机制,按质量/交货期/服务指标进行动态调整[43] - 公司采购模式包括自加工型材、注塑件定制化采购及供应商动态管理(每年至少考核一次)[43] - 智能物流系统要求供应商具备机械设计、信息技术及行业工艺经验等多类型人才[52] - 智能物流装备具有高度定制化特点,需具备总体规划及系统集成能力[53] 现金流与资产状况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65.01%至644.44万元[21]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65.01%至644.44万元[120] - 公司2020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6,444,364.17元,同比下降65.01%[102] - 总资产同比增长164.31%至5.244亿元[2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同比增长249.31%至4.306亿元[22] - 货币资金同比增长774.23%至2.44亿元,占总资产46.46%[124] - 在建工程同比增长9257.89%至5411.39万元[124] - 公司2020年应收账款账面价值为10,644.90万元[95] - 公司2018-2020年应收账款分别为8,103.92万元、10,540.22万元、10,644.90万元[95] - 应收款项融资期初余额为1,531,309.58元[33] - 应收款项融资期末余额为1,020,000.00元[33] - 应收款项融资当期减少511,309.58元[33] - 递延所得税资产增加至3.71百万元,同比增长17.39%[126] - 其他非流动资产新增40.00百万元,主要因闲置募集资金购买理财产品[126] - 应付账款大幅增长至44.43百万元,同比上升71.12%,主要因募投项目建设费用增加[126] - 预收款项降为0元,同比减少100%,因新收入准则调整至合同负债[126] - 合同负债新增21.79百万元,因新收入准则重新分类预收款项[126] - 应付职工薪酬降至3.18百万元,同比下降64.39%,因支付上年度薪酬[126] - 应交税费降至1.22百万元,同比下降71.58%,因缴纳期初税款[126] - 公司向全资子公司浙江瑞峰增资190.00百万元实施募投项目[128][129] - 工业智能物流系统生产基地建设项目累计投入44.77百万元[130] - 研发及总部中心建设项目累计投入6.37百万元[130] - 境外资产为0元,占总资产比例0%[75] 非经常性损益与特殊项目 - 债务重组损益为-368,155.85元[31] - 与公司正常经营业务无关的或有事项产生的损益为-1,350,000.00元[31] - 持有交易性金融资产等产生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及处置投资收益为47,502.40元[31] - 其他营业外收入和支出为43,773.58元[31] - 其他符合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的损益项目为-5,001,881.00元[31] - 所得税影响额为-2,721,944.30元[31] - 非经常性损益合计为14,181,836.98元[31] - 汇兑损失146万元[24] - 汇兑损失146万元[85][89] - 公司2020年获得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1,858.16万元[95] - 其他收益1858.16万元,占利润总额99.31%[122] - 信用减值损失649.66万元,占利润总额34.72%[122] - 公司涉及专利诉讼可能需支付经济损失100万元及合理费用35万元[96] 客户与供应商集中度 - 前五名客户销售额4583.69万元,占年度销售总额34.36%[111][113] - 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额2704.72万元,占年度采购总额39.75%[114][117] 毛利率与盈利能力 - 公司2020年综合毛利率为40.76%[96] - 智能物流系统营业收入同比下降47.01%至1.28亿元,营业成本同比下降45.68%至7729.82万元[105] - 悬挂生产系统收入同比下降36.91%至9329.72万元,毛利率减少3.66个百分点至38.22%[105] - 悬挂式仓储分拣系统收入同比暴跌95.22%至243.03万元,毛利率减少22.09个百分点至18.16%[105] - 管理信息系统收入同比增长75.36%至675.71万元,毛利率大幅提升27.02个百分点至76.51%[105][106] - 国外市场收入同比下降82.12%至877.18万元,但毛利率提升3.18个百分点至46.85%[105] 分红政策与股东回报 - 公司拟派发现金红利总额为600.6万元,占净利润比例为37.64%[6] - 公司总股本为4004万股,每股派发现金红利0.15元[6] - 母公司期末可供分配利润为2893.37万元[6] - 公司2020年度拟以总股本40,040,000股为基数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1.5元(含税)[149] - 预计派发现金股利总额6,006,000元占2020年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37.64%[149] - 2019年现金分红3,003,000元占当年净利润的6.72%[151] - 2018年现金分红6,006,000元占当年净利润的23.62%[151] - 公司现金分红政策要求最近三年累计现金分配不少于年均可分配利润的30%[148] - 成熟期无重大资金支出时现金分红比例最低需达到80%[149] - 成熟期有重大资金支出时现金分红比例最低需达到40%[149] - 成长期有重大资金支出时现金分红比例最低需达到20%[149] - 公司优先采用现金分红方式且原则上每年进行一次分红[148] - 现金分红条件要求当年净利润为正且累计未分配利润为正[148] - 公司承诺每年按不低于当年实现的可供
瑞晟智能(688215) - 2020 Q3 - 季度财报
2020-10-27 16:00
收入和利润(同比) - 营业收入1.0057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2.94%[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939.38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5.44%[8]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583.82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80.24%[8] - 营业收入同比下降42.94%至1.01亿元,主要因主营业务收入减少[17] - 净利润同比下降46.40%至1948.96万元[17] - 2020年前三季度营业总收入同比下降42.9%至100,566,698.55元[32] - 2020年第三季度营业总收入同比下降53.9%至35,781,226.34元[32] - 2020年前三季度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5,543,600.76元[34] - 2020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为17,333,107.02元,同比下降67.8%(2019年同期53,919,551.74元)[36] - 2020年第三季度母公司营业收入为5,412,407.03元,同比下降86.3%(2019年同期39,436,118.65元)[36] - 2020年第三季度母公司净利润亏损462,540.05元,同比下降108.1%(2019年同期盈利5,711,749.03元)[37] - 公司2020年前三季度综合收益总额为-462,540.05元,而2019年同期为5,711,749.03元,同比下降108.1%[38] 成本和费用(同比) - 营业成本同比下降41.12%至5954.53万元,与收入减少同步[17] - 2020年前三季度营业成本同比下降41.1%至59,545,331.38元[33] - 2020年第三季度营业成本同比下降55.1%至20,527,648.10元[33] - 2020年前三季度研发费用同比下降16.3%至11,985,991.84元[33] - 2020年第三季度研发费用同比下降23.4%至4,731,082.49元[33] - 2020年前三季度营业成本为7,199,778.24元,同比下降81.3%(2019年同期38,518,503.95元)[36] - 2020年前三季度研发费用为2,401,621.68元,同比下降16.8%(2019年同期2,885,359.10元)[36] - 2020年前三季度财务费用为-58,872.72元(净收益),同比改善240.0%(2019年同期支出42,076.24元)[36] - 信用减值损失同比扩大100.62%至355.02万元,因应收账款坏账准备增加[17] - 2020年前三季度信用减值损失为-1,229,239.24元,同比扩大78.5%(2019年同期-688,768.88元)[37] 其他收益和政府补助 - 政府补助计入当期损益1759.28万元人民币[10] - 其他收益同比大增107.81%至1828.13万元,主要因政府补助增加[17] - 2020年前三季度其他收益大幅增至13,712,340.95元,同比增长205.7%(2019年同期4,484,706.60元)[36] 现金流量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621.66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70.05%[8]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70.05%至621.66万元[18]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转负为-640.59万元,同比下降1261.68%[18] -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大幅增至2.94亿元,主要因收到IPO募集资金[18] - 2020年前三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6,216,631.18元,较2019年同期的20,759,018.21元下降70.1%[40][41]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2020年前三季度为119,673,261.30元,相比2019年同期的164,000,276.84元减少27.0%[40] - 2020年前三季度收到的税费返还为1,875,582.15元,较2019年同期的2,091,586.40元下降10.3%[40] -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2020年前三季度为78,394,412.42元,相比2019年同期的85,083,264.71元减少7.9%[40] - 支付给职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2020年前三季度为34,032,937.27元,与2019年同期的34,594,140.91元基本持平[40] - 2020年前三季度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6,405,887.86元,而2019年同期为551,430.83元[41]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020年前三季度为293,814,682.89元,主要因吸收投资收到的现金347,647,300.00元[41]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2020年9月30日为318,572,427.90元,较期初的25,544,016.00元大幅增加1,147.2%[41] - 母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020年前三季度为17,945,089.83元,较2019年同期的10,303,759.03元增长74.2%[43] 资产和权益变化(与IPO相关) - 总资产4.949亿元人民币,较上年末增长149.46%[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4.337亿元人民币,较上年末增长251.83%[8] - 货币资金大幅增长1,047.12%至3.197亿元,主要因IPO募集资金[15] - 实收资本增长33.33%至4,004万元,因IPO发行新股[16] - 资本公积激增3,900.66%至2.917亿元,因IPO股本溢价[16] - 货币资金大幅增加至319,692,427.90元,相比2019年底27,869,016.00元增长约1,047%[26] - 流动资产合计从176,100,426.94元增长至468,344,991.99元,增幅约166%[26] - 资产总计从198,401,525.61元增加至494,926,743.59元,增长约149%[28] - 实收资本从30,030,000.00元增加至40,040,000.00元,增长约33.3%[28] - 资本公积从7,290,525.97元大幅增长至291,668,795.40元,增幅约3,902%[28] - 未分配利润从82,435,733.86元增加至98,448,728.27元,增长约19.4%[28] - 母公司货币资金从949,098.91元大幅增加至303,075,602.36元,增长约31,835%[29] - 2020年9月30日总资产同比增长337.2%至384,503,433.96元[30] - 2020年9月30日资本公积同比增长3,900.2%至291,668,795.40元[31] - 2020年9月30日未分配利润同比增长51.2%至32,058,448.19元[31] 其他资产和负债变动 - 应收款项融资下降74.44%至39.14万元[15] - 在建工程增长141.49%至139.65万元,因募投项目投入增加[15][16] - 无形资产增长38.41%至1,839.17万元,因购买土地[16] - 合同负债新增1,118.69万元,因新收入准则调整[16] - 应收账款从105,402,218.62元下降至101,886,948.47元,减少约3.3%[26] - 存货从28,179,609.95元减少至25,762,310.58元,下降约8.6%[26] - 2020年9月30日短期借款减少100%至0元[31] - 公司总资产从2019年底的198,401,525.61元下降至2020年初的195,261,501.18元,减少3,140,024.43元(降幅1.58%)[45][46] - 应收账款从105,402,218.62元减少至88,378,220.84元,下降17,023,997.78元(降幅16.15%)[45] - 合同资产新增13,963,116.92元,主要由于会计准则变更导致项目质保金重新分类[45] - 预收款项减少10,577,169.31元,同时合同负债新增10,817,936.17元,反映会计准则变更影响[46] - 未分配利润从82,435,733.86元下降至79,054,942.57元,减少3,380,791.29元(降幅4.10%)[47] - 母公司应收账款从43,324,584.17元降至37,387,248.14元,减少5,937,336.03元(降幅13.70%)[49] - 母公司合同资产新增3,831,477.47元,体现会计准则变更影响[49] - 递延所得税资产减少79,143.57元,从3,162,869.67元降至3,083,726.10元(降幅2.50%)[46] - 流动资产合计从176,100,426.94元下降至173,039,546.08元,减少3,060,880.86元(降幅1.74%)[45] - 母公司总资产从87,952,170.09元降至85,782,376.83元,减少2,169,793.26元(降幅2.47%)[49] - 应付账款为1786.12万元[50] - 预收款项为17.18万元[50] - 应付职工薪酬为231.55万元[50] - 应交税费为2.78万元[50] - 其他应付款为53.36万元[50] - 流动负债合计为2592.50万元[50] - 实收资本(或股本)为3003.00万元[50] - 资本公积为729.05万元[50] - 盈余公积为350.10万元[50] - 未分配利润减少216.98万元至1903.59万元[50] 盈利能力指标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1.95%,同比下降26.41个百分点[8] - 基本每股收益0.62元/股,同比下降47.46%[8]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11.92%,同比增加3.80个百分点[9] - 基本每股收益2020年前三季度为1.18元/股[35] 诉讼和偶发事件 - 营业外支出激增1226626.99%至141万元,因知识产权诉讼判决赔偿[17] - 知识产权诉讼一审判决赔偿135万元(含合理费用35万元),公司已提起上诉[19][20] 股东信息 - 股东总数5,353户[13] - 控股股东袁峰持股15,825,797股,占比39.52%[13] - 宁波高新区瑞泽高科持股6,948,518股,占比17.35%[13]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预计2020年全年业绩将大幅下滑,主要受新冠疫情影响[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