洁特生物(688026)

搜索文档
洁特生物(688026) - 2021 Q1 - 季度财报
2021-04-29 16:0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1.7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3.58%[6]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805.16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3.52%[6]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4700.61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7.59%[6]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5.85%,同比增加0.43个百分点[6] - 基本每股收益0.48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9.73%[6] - 公司第一季度营业收入1.74亿元,同比增长133.58%[14][1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4805.16万元,同比增长43.52%[14] - 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133.6%至1.74亿元[32] - 净利润同比增长43.5%至4805万元[33] - 基本每股收益0.48元同比增长29.7%[34]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16.8%至1.72亿元,较去年同期3332万元大幅增长[37] - 净利润同比增长213.4%至5471万元,去年同期为1745万元[37]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2.74%,同比减少0.38个百分点[6] - 营业成本同比增长202.2%至9733万元[33]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105.2%至478万元[33] - 营业成本同比上升342.1%至9499万元,去年同期为2148万元[37]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131.9%至359万元,去年同期为155万元[37] - 所得税费用同比增长409.6%至914万元,去年同期为179万元[37] 各条业务线表现 - 生物实验室一次性塑料耗材销售收入1.72亿元,同比增长416.83%[14] - 生物实验室一次性塑料耗材净利润5471.44万元,同比增长213.50%[14] - 防护类产品销售收入182.26万元,同比大幅下降[14] - 防护类产品净亏损673.96万元[14] 现金流量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22.81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01.63%[6]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22.81万元,同比下降101.63%[17]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5405.41万元,同比下降209.54%[17]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转负为-123万元,去年同期为7543万元正值[39]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现金1.38亿元,较去年同期1.17亿元增长17.9%[39]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5405万元,主要用于购建长期资产[40] -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400万元,全部为吸收投资所得[40] - 公司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同比增长118.3%,从6327.68万元增至1.38亿元[43]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由正转负,从4595万元流入变为117.76万元流出[43]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大幅增加至5405.41万元,主要用于购建固定资产[43] -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3.93亿元,主要来自吸收投资收到的现金3.79亿元[43] 资产和负债变化 - 总资产10.68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增长10.17%[6] - 应收账款1.24亿元,同比增长49.18%[15] - 存货1.33亿元,同比增长47.50%[15] - 货币资金从2020年末的3.3亿元下降至2021年3月末的2.647亿元,降幅19.9%[24] - 应收账款从2020年末的8323.5万元增长至2021年3月末的1.2417亿元,增幅49.2%[24] - 预付款项从2020年末的4853.7万元增长至2021年3月末的5979.8万元,增幅23.2%[24] - 其他应收款从2020年末的907.9万元大幅增长至2021年3月末的2393.3万元,增幅163.6%[24] - 存货从2020年末的9041.3万元增长至2021年3月末的1.3336亿元,增幅47.5%[24] - 在建工程从2020年末的1.0538亿元增长至2021年3月末的1.1856亿元,增幅12.5%[25] - 资产总额从2020年末的9.697亿元增长至2021年3月末的10.683亿元,增幅10.2%[25] - 应付账款从2020年末的6093.7万元增长至2021年3月末的7991.4万元,增幅31.1%[25] - 未分配利润从2020年末的2.3002亿元增长至2021年3月末的2.7807亿元,增幅20.9%[26] - 总资产同比增长12.9%至10.21亿元[29][30] - 应收账款同比增长137.2%至2023万元[29] - 存货同比增长69.9%至1.1亿元[29] - 固定资产同比增长9.8%至2.01亿元[29] - 未分配利润同比增长25.5%至2.69亿元[30]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2.48亿元,较期初3亿元减少17.5%[40]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2.44亿元,较期初减少18.8%[44] - 应付账款保持稳定为6093.7万元,显示供应商付款周期正常[46] - 存货规模达9041.26万元,占流动资产比重15.2%[45] - 固定资产规模2.26亿元,在建工程1.05亿元,显示持续资本投入[46]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7.97亿元,资本公积占主要部分4.36亿元[47] - 公司总资产从9.0356亿元增加至9.1041亿元,增长684.94万元[50][52] - 流动资产总额保持4.9545亿元不变[50] - 货币资金保持2.9996亿元不变[50] - 应收账款保持8078.02万元不变[50] - 存货保持6498.54万元不变[50] - 非流动资产从4.0811亿元增至4.1496亿元,增加684.94万元[50] - 新增使用权资产684.94万元[50] - 流动负债从9459.68万元增至9694.51万元,增加234.83万元[51] - 新增一年内到期非流动负债234.83万元[51] - 非流动负债从2721.03万元增至3171.15万元,增加450.12万元[51] 其他重要事项 - 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125.31万元人民币[6] - 公司股东总数6418户[10] - 执行新租赁准则使公司资产总额增加684.94万元,主要体现为使用权资产[46][47]
洁特生物(688026) - 2020 Q4 - 年度财报
2021-04-29 16:0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503,933,836.45元,同比增长103.61%[2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9,371,464.55元,同比增长80.45%[2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09,567,050.22元,同比增长98.02%[25]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03.61%[2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80.45%[2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同比增长98.02%[28] - 基本每股收益1.22元/股,同比增长38.64%[26][28]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1.12元/股,同比增长51.35%[26][28] -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0393.38万元,同比增长103.61%[98] - 公司营业利润14817.39万元,同比增长93.84%[98]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1937.15万元,同比增长80.45%[98]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03.61%至5.04亿元人民币[112] - 防护用品类收入同比增长105,439.96%至1.94亿元人民币[116]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研发投入同比增长90.22%,但占营业收入比例减少0.34个百分点至4.74%[26][29] - 研发投入总额同比增加90.22%,达到2389.7万元,主要因防护类产品研发投入增加925.58万元[61][62] - 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为4.74%,较上年减少0.34个百分点[62] - 营业成本同比增长97.68%至2.71亿元人民币[112]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90.22%至2,390万元人民币[112] - 防护类产品制造成本同比增长714,986.09%[120] - 液体处理类营业成本同比增长30.27%至11.97亿元,其中直接材料成本占比61.66%达7.38亿元[121] - 防护类营业成本暴增115,140.85%至1.04亿元,直接材料成本占比31.25%达3,262.29万元[121]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90.22%至2,389.70万元[131] 现金流和资产(同比环比)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87,566,736.11元,同比增长207.39%[2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796,893,187.84元,同比增长128.92%[25] - 总资产969,709,074.32元,同比增长144.03%[25]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207.39%[28] - 总资产同比增长144.03%[2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同比增长128.92%[28] - 公司总资产96970.91万元,较期初增长144.03%[98] - 归属于母公司的所有者权益79689.32万元,较期初增长128.92%[98]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207.39%至1.88亿元人民币[112]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207.39%至1.88亿元[132] - 货币资金同比增长617.04%至3.30亿元,占总资产比例34.08%[135] - 存货同比增长135.93%至9,041.26万元,主要因防护类产品库存增加[135] - 在建工程同比增长325.40%至1.05亿元,主要因产品升级扩产项目支出[135] - 应付账款同比增长182.29%至6,093.70万元,主要因应付材料款增加[135] - 应付职工薪酬增至1400.43万元,同比增长73.86%,主要因应付未付工资及奖金增加[136] - 应交税费增至886.16万元,同比大幅增长270.48%,主要因利润增加导致企业所得税上升[136] - 其他应付款降至256.30万元,同比减少70.57%,主要因支付上期上市发行费用[136] - 递延收益增至2721.03万元,同比增长287.40%,主要因收到未验收政府补助[136] 业务线表现 - 公司生物实验室一次性塑料耗材产品服务于生物医药领域,2020年全球市场规模预计为121.1亿美元,同比增长4.8%[44] - 中国生物实验室一次性塑料耗材2020年市场规模预计为100.3亿元,同比增长15%[45] - 公司全资子公司拜费尔生产多种防护产品,包括医用外科口罩、KN95口罩、FFP2口罩、防护服和护目镜,并获得多项国际认证[39] - 2020年中国口罩产值预计达到2357.5亿元,其中医用口罩产值预计为2216.1亿元,增速超过4倍[47] - 2021年中国口罩产值预计将下降约50%[47] - 防护类产品销售收入19,676.98万元,较上年同期18.38万元大幅增长[96] - 计提防护类产品相关资产减值准备3,343.14万元[97] - 产品进入国际知名服务商VWR、Thermo Fisher、GE Healthcare全球供应链体系[93] - 液体处理类产品销售量同比增长143.34%至8.73亿个[119] - 外销防护用品类毛利率为-18.32%[116] - 生物培养类产品销售量同比下降17.45%[119] - 公司外销收入占比48.7%[116] 研发与技术 - 研发投入同比增长90.22%,但占营业收入比例减少0.34个百分点至4.74%[26][29] - 研发投入总额同比增加90.22%,达到2389.7万元,主要因防护类产品研发投入增加925.58万元[61][62] - 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为4.74%,较上年减少0.34个百分点[62] - 报告期内累计申请专利47件,其中发明专利14项,PCT国际申请13件[56] - 新增专利授权28件,专利授权到期5件,截至2020年底公司拥有有效专利101项[56] - 防护口罩对油性和盐性颗粒物过滤效率均大于95%,细菌过滤效率大于98%[54] - 移液管自动化生产工艺使生产效率提升1.5倍,不良率控制在5‰[54] - 离心管系列产品离心耐受力最高可达40,000g,壁厚公差控制在±0.05mm[54] - 高速高精度挤出成型技术使移液管壁厚公差控制在±0.02mm,容量精确度达到±1%[54] - 公司掌握等离子体处理高分子材料表面改性技术,接触角达30°-40°,亲水保质期可达3年[53] - 等离子引发接枝高分子材料表面超亲水改性技术,接触角达10°以下且持久稳定[53] - 等离子引发接枝高分子材料表面超疏水改性技术,接触角达150°以上,微量移液精确度低于2.2‰[53] - 高分子材料温敏改性技术实现细胞无损伤自动脱落,脱落率达到90%以上[53] - 公司掌握高精密注塑工艺、挤出成型技术和塑料制品自动装配技术等加工核心技术[53] - 公司掌握过滤材料制备、熔喷布专用聚丙烯制备和防护口罩制造3项核心技术[53] - 公司研发人员数量为86人,占公司总人数比例为6.87%[86] - 研发人员薪酬合计为1093.6万元,平均薪酬为12.72万元[86] - 研发人员中大专及以下学历占比60.47%,本科占比22.09%,硕士及以上占比17.44%[86] - 研发人员年龄结构30岁及以下占比32.56%,31-40岁占比46.51%,41-50岁占比17.44%,51岁及以上占比3.49%[86] - 公司已取得发明专利25项、实用新型专利69项、外观设计专利31项[88] - 口罩产品对油性和盐性颗粒物的过滤效率均大于95%,细菌过滤效率大于98%[82] - 高防护口罩过滤效率达到99%以上,符合国内外相关标准[82] - 熔喷布专用料项目研发投入300万元,已结题[82] - 负压隔离舱负压梯度达到-15帕,过滤效率达到99.95%[84] - 负压隔离系统可在2分钟内建立不小于20±5Pa的负压,换气次数不低于15次/小时[84] - 掌握热流道技术、管壁厚度自动控制等8项核心技术[90] - 具备承接政府科研项目能力,多个项目获省市重大科研立项[91] - 公司医疗器械用耐伽玛高抗冲聚丙烯专用料研发项目已完成验收[151] - 研发中心于2012年、2015年、2017年分别获得市级、省级和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认定[154] - 公司已开发出细胞爬片培养皿、JET Cell3DTM细胞培养支架系列、高通量细胞培养器等新产品[155] 生产与运营 - 公司采用基于安全库存的生产模式组织内销业务,按以销定产模式组织外销业务[42] - 公司产品出口至美国、德国、英国等几十个国家和地区,外销以ODM模式为主[43] - 公司采购执行ISO 13485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体系标准,主要原材料包括聚苯乙烯、聚丙烯等[40] - 公司产品消毒灭菌采用外协辐照加工方式完成[41] - 公司通过经销商授权和直销模式开展境内销售,在海外市场采取ODM和经销模式[43] - 公司成立于2001年,是国内最早生产生物实验室一次性塑料耗材的企业之一,经过近20年发展已成为细分领域领先企业[48] - 中国生物实验室一次性塑料耗材市场仍由进口品牌主导,公司市场占有率与国际知名品牌存在较大差距[48] - 全资子公司拜费尔成立于2014年,拥有多项口罩相关专利[48] - 公司承担国家"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建设"项目,确保未来五年口罩、防护服等防疫物资生产能力[49] - 按照ISO 9001:2015及ISO 13485:2016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体系运行[92] - 生产成本低于发达国家同行业水平,价格具明显优势[92] - 细胞培养瓶、移液管、过滤器获"广东省著名商标"认定[94] - 公司外销金额占比较大,产品出口至40余个国家和地区[104] - 防护类产品市场需求快速下滑,导致存货库存增加及设备未充分利用[105] - 主要原材料聚苯乙烯(GPPS)、聚丙烯(PP)、聚乙烯(PE)价格受石油价格波动影响[106] - 公司面临关键技术工艺被侵权及新产品研发失败的风险[101] - 前五名客户销售额占比34.56%达1.72亿元,其中第一名客户占比12.56%达6,257.75万元[126] - 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额占比39.80%达7,400.10万元,第一名供应商占比10.38%达1,931.08万元[131] 投资项目与进展 - 集约型大规模细胞培养装置项目总投资规模为200.00万元,累计投入金额达174.45万元[64] - 40层集约型大规模细胞培养装置单次培养收获细胞数达4×10¹⁰个[64] - 20层集约型装置高度仅为40层细胞工厂的15%,试剂消耗量减少50%[64] - 20层装置重量比同层数细胞工厂降低超过33%[64] - 微载体项目总投资规模为130.00万元,累计投入金额达141.85万元[66] - 微载体使细胞贴壁培养表面积增加5-10倍[66] - 微载体采用平均丝径150µm、平均丝柱间距150µm的6层结构设计[66] - 自动化灌流细胞培养系统项目总投资规模为400.00万元,累计投入金额达398.04万元[67] - 灌流系统采用动态培养模式自动控制营养物质和氧气供应[67] - 微波等离子技术制备细胞亲水表面项目预算300.00万元,实际支出76.40万元,结题金额337.94万元[4] - 微波等离子表面亲水改性技术处理箱体尺寸为100cm*80cm*80cm,产能可翻番[4] - 亲水表面接触角可达10°或以下,细胞贴壁率、生产速率和形态显著优于普通等离子处理产品[4][70] - 温敏细胞培养表面项目预算200.00万元,实际支出93.91万元,验证阶段金额206.19万元[70] - 3D灌流细胞培养装置采用三套独立培养塔组,可同时大规模培养三种细胞[68] - 细胞培养支架在动态培养条件下使细胞生成表面积成倍增加[68] - 温敏细胞培养技术通过温度变化实现细胞无损脱落,避免使用胰酶或细胞刮刀[70] - 富氧超亲水表面技术适用于干细跑、原代细胞和无血清培养[4] - 微波等离子处理技术通过含氧离子与PS表面反应生成富氧超亲水表面[4] - 温敏技术采用等离子预处理使温敏液均匀分布,减少物质用量并提高效率[70] - 细胞培养皿项目投资额200万元,累计投入87.25万元,完成进度192.12%[72] - 高速离心管自动化丝印项目投资额450万元,累计投入106.75万元,完成进度495.48%[74] - 高速离心管丝印产能从30,000支/天提升至150,000支/天,产能提升5倍[74] - 血清移液管三色丝印项目投资额150万元,累计投入97.31万元,完成进度196.71%[74] - 细胞培养皿产品无菌水平达到SAL-6,细菌内毒性<0.1EU/ml[72] - 临床细胞治疗专用设备及耗材项目投资额200万元,累计投入105.29万元,完成进度206.89%[74] - 血清移液管三色丝印生产效率达每分钟150件[74] - 高速离心管丝印生产效率达每分钟250件[74] - 单机产能从50支/分提升至150支/分,产能提升3倍[75] - 防雾霾口罩过滤效率达到95%以上[75] - 细胞培养瓶自动化生产线项目投入300万元,已支出133.8万元[75] - 吸头自动化生产线项目投入300万元,已支出152.16万元[75] - 细胞工厂自动化生产线项目投入200万元,已支出117.54万元[77] - 新一代超滤浓缩器项目投入200万元,已支出141.58万元[77] - 具有透气膜底层细胞培养器项目投入200万元,已支出168.93万元[77] - 吸头自动化生产线通过机械手和红外感应实现全自动包装[77] - 细胞工厂自动化生产线整合传送定位及等离子处理装置[77] - 超滤浓缩器通过支撑套降低膜破裂风险并提高浓缩率[77] - 核酸提取与纯化装置项目预算200万元,实际支出146.76万元,完成进度73.38%[78] - 儿童卫生口罩项目预算80万元,实际支出74.11万元,完成进度92.64%[78] - 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项目预算60万元,实际支出87.83万元,超支46.38%[78] - 个人防护口罩项目预算60万元,实际支出90.18万元,超支50.3%[79][80] - 一次性医用防护服项目预算60万元,实际支出117.04万元,超支95.07%[80] - 正压式生物医学防护服项目预算300万元,实际支出132.49万元,完成进度44.16%[80] - 抑菌型日常防护口罩项目预算100万元,实际支出83.72万元,完成进度83.72%[80][81] - 儿童卫生口罩过滤效率达到95%以上,通气阻力小于30Pa[78] - 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颗粒过滤效率30%,细菌过滤效率95%以上[78] - 正压式生物医学防护服过滤效率达到99.99%[80] - 募集资金已使用金额19183.70万元,占募集资金净额的50.56%[98] - 公司计划通过募投项目提升产能和自动化水平[153] 公司治理与股东承诺 - 公司总股本为100,000,000股[6] - 拟派发现金红利总额为1200万元人民币(含税)[6] - 现金分红占2020年度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的10.05%[6] - 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20元人民币(含税)[6]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6.34%,同比减少4.66个百分点[26][28] - 公司获得2020年广东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认定[57] - 子公司拜费尔通过广东省科技型中小企业认定[57] - 公司现金分红比例原则上不少于当年实现可分配利润的10%[160] - 成熟期无重大资金支出安排时现金分红比例最低需达到80%[161] - 成熟期有重大资金支出安排时现金分红比例最低需达到40%[161] - 成长期有重大资金支出安排时现金分红比例最低需达到20%[161] - 当年每股收益低于0.1元时可免于现金分配[162] - 公司2020年合并报表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19亿元[163] - 母公司2020年实现净利润1.06亿元[163] - 母公司累计可供股东分配利润为2.14亿元[163] - 2020年度现金分红总额1200万元占合并报表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10.05%[163][165] - 2019年度现金分红5000万元占当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75.58%[165] - 2018年度现金分红5283.49万元占当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0%[165] - 公司存在重大现金支出计划未来十二个月内累计支出可能超过最近一期审计净资产的30%[163] - 控股股东承诺锁定期36个月且减持价格不低于发行价[166] - 核心技术人员承诺上市后12个月内及离职6个月内不得转让首发前股份[168]
洁特生物(688026) - 2020 Q3 - 季度财报
2020-10-27 16:00
根据您的要求,我对提供的关键点进行了整理和归类。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原始关键点中存在大量关于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等与业务关联性不强的财务数据,根据要求第3点,这些内容未被纳入分类。同时,关键点中存在部分数据重复(如货币资金、存货等多次出现)和矛盾(如信用减值损失有“恶化”和“转回改善”两种表述),我均严格遵循原文进行了保留和归类。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为3.77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2.95%[6]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29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95.50%[6]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19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19.26%[6] - 营业收入达3.776亿元,同比增长132.95%,主要因口罩等防护用品销售收入增加[15] - 2020年前三季度营业总收入为3.7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3%[32] - 2020年第三季度营业总收入为1.0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1%[32] - 2020年前三季度净利润为1.2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95%[34] - 2020年第三季度净利润为1914万元人民币,同比基本持平[34] - 2020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197,806,121.81元,同比增长22.1%[36] - 2020年前三季度净利润77,438,954.86元,同比增长72.9%[37] - 2020年第三季度营业收入84,043,112.32元,同比增长24.0%[36] - 2020年第三季度净利润30,947,718.97元,同比增长57.5%[37] - 基本每股收益为1.33元/股,同比增长129.31%[6] - 基本每股收益前三季度为1.33元/股,同比增长129%[35]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7.62%,同比增加3.23个百分点[6]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成本同比增长93.44%至1.7445亿元,主要因产品销售增长[16]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127.74%至1688万元,主要因防护类产品研发投入增加[16] - 研发费用前三季度为1688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28%[33] - 销售费用前三季度为2136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7%[33]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4.47%,同比减少0.1个百分点[6] - 所得税费用同比增长218.39%至2529万元,主要因税前利润增加[16] - 2020年前三季度研发费用9,344,332.79元,同比增长26.1%[36] 各条业务线表现 - 防护类产品前三季度销售收入1.83亿元,占总收入48.47%[21] - 第三季度防护类产品销售收入0.25亿元,占总收入22.93%[21] 现金流量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39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48.41%[6]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348.41%至1.3947亿元,主要因防护用品货款回收增加[16]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扩大583.66%至-1.0275亿元,主要因设备购置及扩产项目支出[16] - 2020年前三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39,474,803.87元,同比增长348.4%[40][41] - 2020年前三季度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现金440,981,520.09元,同比增长149.9%[40] - 2020年前三季度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411,586,006.40元,同比增长724.8%[41] - 2020年前三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224.8%至1.04亿元[44]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同比增长29.2%至2.28亿元[44]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流出扩大至-1.03亿元[44]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流入3.32亿元[44]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同比增长658.5%至3.77亿元[44]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签署A1栋厂房建设工程合同,总价款7400万元[17] 其他收益和损失 -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中政府补助为1174.77万元人民币[8] - 其他收益同比增长102.08%至1174万元,主要因政府补助增加[16] - 2020年前三季度其他收益10,999,714.99元,同比增长89.6%[36] - 信用减值损失同比恶化2336.92%至-1072万元,主要因预付款及应收账款坏账准备变动[16] - 2020年前三季度信用减值损失转回7,754,300.20元,相比去年同期改善显著[37] 会计准则变更影响 - 执行新收入准则调整预收款项至合同负债149.43万元[48] - 因新收入准则调整预收款项至合同负债149.43万元人民币[52]
洁特生物(688026) - 2020 Q2 - 季度财报
2020-08-28 16:0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为2.6866亿元,同比增长184.86%[19]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1009亿元,同比增长352.63%[19]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0517亿元,同比增长440.69%[19] - 基本每股收益为1.15元/股,同比增长259.38%[2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为1.10元/股,同比增长323.08%[21]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5.30%,同比增加7.03个百分点[2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4.62%,同比增加8.01个百分点[21] -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6866.01万元,同比增长184.86%[66] - 营业利润达13894.24万元,同比增长383.38%[66]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1009.07万元,同比增长352.63%[66]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84.86%至268,660,089.28元[75] - 公司净利润为110,090,704.58元,同比增长352.5%[143] - 营业利润达138,942,355.05元,同比增长383.3%[143] - 营业收入113,763,009.49元,同比增长20.7%[146] - 母公司净利润46,491,235.89元,同比增长85.1%[147] - 基本每股收益1.15元/股,同比增长259.4%[144] - 2020年上半年公司整体销售收入达2.69亿元,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1.10亿元,均超过2019年全年水平[84]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3.82%,同比减少0.92个百分点[21] - 营业成本同比增长105.75%至105,679,628.60元[75]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129.62%至10,271,800.09元[75] - 研发费用从2019年半年度447.34万元增加至2020年半年度1027.18万元,增长130%[142] - 研发费用5,104,490.86元,同比增长14.1%[146] - 所得税费用28,905,208.30元,同比增长554.2%[143] - 信用减值损失-21,504.81元,同比改善103.3%[143] - 公司研发投入总额为10,271,800.09元,占营业收入比例为3.82%[41]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8344.01万元,同比增长381.43%[19]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381.43%至83,440,092.04元[76]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381.4%,从1733.15万元增至8344.01万元[150] -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354,599,083.37元,同比增长189.7%[149]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现金336,814,551.65元,同比增长197.6%[149] -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同比增长198.4%,从6217.05万元增至1.855亿元[150] - 支付给职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同比增长84.5%,从2064.84万元增至3808.50万元[150] - 支付的各项税费同比增长169.0%,从1064.16万元增至2862.27万元[150] - 母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171.7%,从1793.98万元增至4873.15万元[152] 资产和负债变化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7.8761亿元,同比增长126.25%[19] - 报告期末总资产91802.30万元,较期初增长131.02%[66] - 归属于母公司的所有者权益78761.24万元,较期初增长126.25%[66] - 货币资金同比增长740.63%至383,429,838.40元,占总资产41.77%[80] - 预付款项同比增长685.12%至53,873,666.83元,主要因防护类材料采购[80] - 存货同比增长199.61%至109,687,339.23元,含防护类产品库存5,808.56万元[73][80] - 应付账款同比增长157.06%至42,508,279.49元[80] - 货币资金从2019年底4608.4万元增至2020年6月3.834亿元,增长731.6%[134] - 交易性金融资产从2019年底3000万元降至2020年6月0元,减少100%[134] - 预付款项从2019年底330.4万元增至2020年6月5387.4万元,增长1530.5%[134] - 存货从2019年底3832.2万元增至2020年6月1.097亿元,增长186.1%[134] - 固定资产从2019年底1.205亿元增至2020年6月1.797亿元,增长49.1%[134] - 在建工程从2019年底2477.1万元增至2020年6月4548万元,增长83.5%[134] - 资产总计从2019年底3.974亿元增至2020年6月9.18亿元,增长131.0%[134][136] - 实收资本从2019年底7500万元增至2020年6月1亿元,增长33.3%[136] - 资本公积从2019年底8160.1万元增至2020年6月4.36亿元,增长434.3%[136] - 未分配利润从2019年底1.713亿元增至2020年6月2.314亿元,增长35.1%[136] - 公司总资产从2019年12月31日的3.95亿元增长至2020年6月30日的7.70亿元,增幅达94.9%[139][140] - 货币资金从2019年12月31日的4580.68万元大幅增加至2020年6月30日的3.45亿元,增长654%[138] - 流动资产从2019年12月31日的2.18亿元增加至2020年6月30日的4.93亿元,增长126%[138] - 资本公积从2019年12月31日的8211.38万元大幅增加至2020年6月30日的4.37亿元,增长432%[140] - 交易性金融资产从2019年12月31日的3000万元降至2020年6月30日的0元[138] - 应收账款从2019年12月31日的6917.07万元减少至2020年6月30日的5052.62万元,下降27%[138] - 实收资本从2019年12月31日的7500万元增加至2020年6月30日的1亿元,增长33.3%[140] - 在建工程从2019年12月31日的2477.12万元增加至2020年6月30日的4271.95万元,增长72.5%[139]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从3.481亿元增至7.879亿元,同比增长126.4%[154] - 实收资本(或股本)从4547.71万元增加至7500.00万元,增幅为64.9%[158][159] - 资本公积从11112.41万元减少至8160.12万元,降幅为26.6%[158][159] - 未分配利润从11183.39万元增加至13615.65万元,增幅为21.8%[158][159] - 所有者权益合计从28196.09万元增加至30628.35万元,增幅为8.6%[158][159] - 实收资本从7500万元增加至1亿元,增长33.3%[162][163] - 资本公积从8211.38万元大幅增加至4.365亿元,增长431.5%[162][163] - 所有者权益总额从3.46亿元增至7.22亿元,增长108.6%[162][163] - 未分配利润从1.686亿元小幅下降至1.651亿元,减少2.1%[162][163] 投资和筹资活动现金流量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7947.01万元,同比扩大亏损[150]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流出同比扩大1,771.53%至-79,470,094.15元[76] - 吸收投资收到的现金为3.794亿元[150]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324亿元[150]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同比增长740.4%,从4561.20万元增至3.834亿元[150] - 所有者投入普通股金额为3794.08万元[155] - 对所有者(或股东)的分配为-500.00万元[155] - 资本公积转增资本(或股本)金额为2952.29万元[159] - 所有者投入资本增加3.794亿元,主要来自普通股发行[162] - 利润分配向股东支付5000万元[162] 非经常性损益 - 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金额为546.08万元[24] - 委托他人投资或管理资产的损益为28.29万元[24] - 其他营业外收入和支出为5.36万元[25] - 非经常性损益所得税影响额为-87.90万元[25] - 非经常性损益合计金额为491.83万元[25] 业务线表现 - 公司生物实验室耗材业务归属橡胶和塑料制品业(C29)[32] - 公司防护用品业务已取得医用外科口罩等3类医疗器械应急备案[27] - 外销业务采用以销定产模式ODM销售为主经销为辅[29][30] - 公司2020年上半年防疫防护用品业务实现销售收入1.58亿元,占同期整体收入58.83%[84] - 防护类产品相关预付设备款2,174.60万元及预付材料款4,303.33万元[73] 研发项目和技术 - 公司超疏水改性技术使微量移液精确度低于2.2‰[36] - 公司温敏改性技术实现细胞无损伤脱落率达90%以上[36] - 公司等离子体处理技术使产品亲水保质期达3年[36] - 公司表面改性技术使接触角达30°-40°范围[36] - 公司超亲水改性技术使接触角达10°以下[36] - 公司超疏水改性技术使接触角达150°以上[36] - 公司新增专利授权9件,专利授权到期5件,截至2020年6月30日共拥有98项专利[38] - 公司细胞培养支架产品实现直径150-500µm,孔径300µm的纤维丝结构[37] - 公司离心管产品公差控制在±0.05mm范围,离心耐受力最高达40,000g[37] - 公司移液管产品壁厚公差控制在±0.02mm,不良率在5‰,容量精确度±1%[37] - 公司移液管自动化生产线效率提升1.5倍[37] - 公司熔喷布对油性和盐性颗粒物过滤效率均大于95%,细菌过滤效率>98%[37] - 公司获得广东省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科技攻关应急专项立项[38] - 公司获得市区联合新冠肺炎感染应急攻关专项项目立项[39] - 子公司拜费尔通过医用外科口罩、医用防护口罩、医用防护服3类产品医疗器械认证[39] - 细胞牧场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为200.00万元,累计投入金额为174.45万元,单次培养收获细胞数达4×10¹⁰个[44] - 3DPCL微载体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为130.00万元,本期投入金额为29.15万元,累计投入金额为134.56万元,细胞贴壁培养表面积增加5~10倍[44] - 细胞灌流培养系统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为400.00万元,累计投入金额为398.04万元,装置配有三套独立运行的培养塔组可同时大规模培养三种细胞[46] - 微波等离子技术制备细胞亲水表面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为300.00万元,本期投入金额为32.35万元,累计投入金额为293.89万元,亲水表面接触角达10°或以下[46] - 温敏细胞培养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为200.00万元,本期投入金额为42.88万元,累计投入金额为155.16万元[46] - 细胞牧场产品高度20层时是40层细胞工厂的15%,试剂消耗量减少50%,重量比同层数细胞工厂降低33%以上[44] - 3DPCL微载体采用平均丝径150µm、平均丝柱间距150µm的6层结构设计[44] - 微波等离子技术处理在100cm×80cm×80cm真空箱体内进行,产能可翻倍[46] - 细胞灌流培养系统采用封闭式自动化灌流模式,避免开放式培养污染风险[46] - 温敏细胞培养技术通过温度变化实现细胞非酶消化收获[46] - 温敏细胞培养系列产品实现细胞无损脱落,避免使用胰酶或细胞刮刀造成的损伤,在细胞培养扩增、细胞治疗等领域广泛应用[48] - IVF专用细胞培养皿项目投资200万元,已完成投资35.83万元,进度140.70%,处于验证阶段[48] - 临床细胞治疗专用细胞培养项目投资200万元,已完成投资43.74万元,进度145.35%,处于产品验证阶段[48] - 高速离心管自动化丝印技术项目投资450万元,已完成投资45.79万元,进度434.52%,已结题,产能从30,000支/天提升至150,000支/天,提升5倍[50] - 高速血清移液管三色丝印技术项目投资150万元,已完成投资44.89万元,进度144.29%,已结题,单机产能从50支/分提升至150支/分,提升3倍[50] - 防雾霾口罩项目投资25万元,已完成投资4.19万元,已结题,过滤效率达到95%以上[50] - 细胞培养瓶自动化生产线建设项目投资额300万元人民币,已投入40.73万元人民币[51] - 吸头自动化生产线建设项目投资额300万元人民币,已投入48.36万元人民币[51] - 细胞工厂自动化生产线建设项目投资额200万元人民币,已投入35.57万元人民币[51] - 新一代超滤浓缩器研发项目投资额200万元人民币,已投入34.03万元人民币[51] - 具有透气膜基底层的细胞培养器研发项目投资额200万元人民币,已投入38.19万元人民币[52] - 柱式核酸提取与纯化装置研发项目投资额200万元人民币,已投入38.94万元人民币[52] - 儿童卫生口罩项目投资额80万元人民币,已投入50.72万元人民币,过滤效率达95%以上,通气阻力小于30Pa[52] - 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项目投资额60万元人民币,已投入54.68万元人民币,颗粒过滤效率达30%,细菌过滤效率达95%以上[52] - 个人防护口罩项目投资60.00百万元,已投入51.87百万元,过滤效率达95%以上[53] - 一次性医用防护服项目投资60.00百万元,已投入55.11百万元,过滤效率大于70%[53] - 正压送风式生物医学防护服项目投资300.00百万元,已投入53.36百万元,过滤效果达99.99%[53] - 抑菌型日常防护口罩项目投资100.00百万元,已投入54.89百万元,过滤效率达95%以上[53] - 颗粒物过滤半面罩项目投资80.00百万元,已投入54.51百万元,过滤效率高达99%以上[54] - 熔喷布关键技术项目投资300.00百万元,已投入70.89百万元,油性和盐性颗粒物过滤效率均大于95%,细菌过滤效率大于98%[54] - 熔喷布专用聚丙烯颗粒料项目投资300.00百万元,已投入70.69百万元[54] - 高分子材料表面亲水改性技术提高细胞成活率和扩增能力[59] - 温敏接枝改性技术实现细胞自动脱落收获大幅提高实验效率[59] - 3D细胞培养支架显著增加细胞培养表面积[59] 研发能力和资源 - 公司研发人员总数89人,占公司总人数比例10.03%[56] - 研发人员薪酬合计455.14万元,平均薪酬5.11万元[56] - 研发人员中硕士及以上学历15人,占比16.85%[56] - 公司拥有有效发明专利32项、实用新型专利43项、外观设计专利23项[58] - 公司研发团队规模和研发能力在国内同行中处于相对领先地位[58] 市场和行业数据 - 2020年全球一次性生物实验耗材市场规模预计达121.1亿美元同比增长4.8%[32] - 2020年中国生物实验室一次性耗材市场规模预计达100.3亿元同比增长15%[33] - 2020年中国大陆口罩产值预计达到2357.5亿元,其中医用口罩产值2216.1亿元,增速超4倍[35] - 2021年中国大陆口罩产值预计下降约50%[35] - 2020年上半年中国在业存续口罩相关企业数量约18万家[35] 客户和销售模式 - 公司产品进入国际知名生物实验室用品综合服务商的全球供应链体系[59][62] - 公司客户包括VWR、Thermo Fisher、GE Healthcare等国际知名企业[62] - 国内客户涵盖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等顶尖高等院校及研究机构[62] - 产品出口至美国、德国、英国等几十个国家和地区[70] - 外销金额占比较大,存在海外销售风险[70] - 拥有以总部为中心的七大办事处和几十家经销商[63] - 2017年细胞培养瓶等产品被评定为广东省著名商标[63] 生产与供应链 - 主要原材料为聚苯乙烯(GPPS
洁特生物(688026) - 2020 Q1 - 季度财报
2020-04-29 16:0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74,480,442.23元,同比增长140.14%[6] - 营业收入增长至7448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40.14%[16] - 公司2020年第一季度营业总收入为7448万元,同比增长140.2%[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3,480,488.37元,同比增长546.78%[6]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29,828,644.61元,同比增长1,066.56%[6] - 公司2020年第一季度净利润为3348万元,同比增长546.8%[31] - 净利润为1745.28万元,同比增长211.9%[34] - 营业利润为1924.69万元,同比增长192.0%[34] - 公司2020年第一季度基本每股收益为0.37元/股,同比增长428.6%[32]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5.42%,同比增加3.60个百分点[6]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成本增至3159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74.29%[16] - 公司2020年第一季度营业成本为3159万元,同比增长74.3%[31] - 所得税费用增至598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98.24%[16] - 公司2020年第一季度财务费用为-183万元,主要由于利息收入增加[31] - 支付给职工现金1124.88万元,同比增长67.9%[36] - 信用减值损失843.02万元,同比增长720.3%[34]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3.12%,同比减少3.82个百分点[6] 防护用品业务表现 - 口罩、防护服等防护用品实现销售收入41,259,700元,占本期销售收入的55.40%[8] - 防护用品实现净利润23,295,700元,占本期净利润的69.58%[8] 现金流量表现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75,427,925.93元,同比增长789.70%[6]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增至7543万元,同比增长789.7%[16]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7542.79万元,同比增长789.7%[36]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现金1.17亿元,同比增长117.0%[35]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4.91亿元,同比增长835.8%[37] -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3.86亿元,主要来自吸收投资[36] - 购建固定资产支付现金3764.42万元,同比增长1323.8%[36] - 收到的税费返还230.35万元,同比增长22.0%[36] 资产和资本变化 - 货币资金大幅增加至4.907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964.8%[15] - 货币资金从2019年末4608.4万元大幅增长至2020年3月末49070.3万元增长965%[22] - 预收款项激增至2524万元,较上年度末增长1589.35%[15] - 预收款项从2019年末149.4万元大幅增长至2020年3月末2524.5万元增长1589%[23] - 资本公积增至4.36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434.32%[15] - 资本公积从2019年末8160.1万元增长至2020年3月末43600.9万元增长434.3%[24] - 公司2020年第一季度资本公积为4.37亿元,较期初8211万元增长431.5%[28] - 实收资本增至1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33.33%[15] - 交易性金融资产减少至1000万元,较上年度末下降66.67%[15] - 交易性金融资产从2019年末3000万元减少至2020年3月末1000万元下降66.7%[22] - 在建工程增至4878万元,较上年度末增长96.92%[15] - 预付款项从2019年末330.4万元增长至2020年3月末806.8万元增长144.2%[22] - 存货从2019年末3832.2万元增长至2020年3月末4775.3万元增长24.6%[22] - 应交税费从2019年末239.2万元增长至2020年3月末1098.5万元增长359.3%[23] - 未分配利润从2019年末17129.0万元增长至2020年3月末20477.0万元增长19.5%[24] - 公司2020年第一季度存货为4150万元,较期初3715万元增长11.7%[27] 财务结构数据 - 总资产856,394,227.68元,同比增长115.51%[6] - 公司2020年第一季度资产总额为8.06亿元,较期初3.95亿元增长104.1%[27][28] - 公司2020年第一季度流动资产为6.11亿元,较期初2.18亿元增长180.7%[27]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761,002,211.66元,同比增长118.61%[6] - 公司2020年第一季度总资产为397,374,061.19元[42][43] - 流动资产合计219,287,000.68元,占总资产55.2%[42] - 货币资金为46,084,075.48元,占流动资产21.0%[41] - 交易性金融资产30,000,000.00元,占流动资产13.7%[41] - 应收账款69,230,778.84元,占流动资产31.6%[41] - 存货38,322,379.46元,占流动资产17.5%[41] - 非流动资产合计178,087,060.51元,其中固定资产120,537,497.77元[42] - 负债合计49,259,960.53元,资产负债率12.4%[42][43]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348,114,100.66元,其中未分配利润171,289,782.30元[43] - 母公司层面货币资金45,806,836.12元,较合并报表少277,239.36元[44]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预测2020年1-6月口罩、防护服等防疫防护用品业务销售额将持续增长[18] - 公司预测2020年1-6月净利润与上年同期相比将保持增长但具体增长幅度难以准确预测[18] 其他重要内容 - 公司2020年第一季度其他收益为411万元,同比增长41.4%[31] - 公司2020年第一季度报告未适用新收入准则及新租赁准则追溯调整前期比较数据[46] - 公司2020年第一季度报告未包含审计报告[46]
洁特生物(688026) - 2019 Q4 - 年度财报
2020-04-29 16:0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公司2019年营业收入为2.47亿元,同比增长19.29%[2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615.32万元,同比增长25.21%[20]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5533.21万元,同比增长17.21%[20] - 基本每股收益为0.88元/股,同比增长17.33%[21] - 2019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3101.59万元,第二季度6329.56万元,第三季度6777.28万元,第四季度8541.17万元[24] - 2019年第四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达2241.83万元,环比增长15.5%[24] - 扣非净利润第四季度为1793.48万元,较第三季度小幅下降0.06%[24] - 营业收入2474959万元同比增长19.29%[92] - 营业利润764428万元同比增长24.96%[92]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661532万元同比增长25.21%[92] - 公司营业收入24,749.59万元,同比增长19.29%[106] - 液体处理类产品收入16,013.76万元,同比增长25.83%[108]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毛利率为44.70%,与上年基本持平[106] - 公司营业成本13,685.67万元,同比增长18.19%[106]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5.08%,同比增加0.92个百分点[21] - 研发费用1,256.28万元,同比增长45.40%[108] - 直接人工成本1,309.48万元,同比增长73.35%[111] - 研发费用同比大幅增长45.40%,增加392.28万元至1256.28万元,主要因研发人员薪酬增加[116] 现金流和资产变化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6101.88万元,同比增长35.23%[20][22] - 第四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2991.46万元,较第三季度增长117.2%[2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3.48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3.46%[20] - 公司总资产达3.97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1.07%[20]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余额3000万元,全部为当期新增投资[28]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6,101.88万元,同比增长35.23%[108]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4,596.51万元,同比改善36.30%[108]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35.23%至6101.88万元,主要因销售回款良好及出口退税款增长[118]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改善36.30%,净流出减少至4596.51万元,主要因到期理财产品回收增加[118] - 货币资金同比增长42.33%至4,608.41万元,占总资产比例11.60%[78] - 交易性金融资产新增3,000.00万元,占总资产比例7.55%[78] - 预付款项同比减少53.88%至330.37万元,占总资产比例0.83%[78] - 存货同比增长81.02%至3,832.24万元,占总资产比例9.64%[78] - 其他流动资产同比减少49.54%至3,056.13万元,占总资产比例7.69%[78] - 在建工程同比增长1,869.02%至2,477.12万元,占总资产比例6.23%[78] - 其他非流动资产同比增长76.93%至1,732.07万元,占总资产比例4.36%[78] - 货币资金同比增长42.33%至4608.41万元,占总资产比例11.60%,主要系经营回款所致[120] - 存货同比大幅增长81.02%至3832.24万元,主要因年底增加材料储备及成品库存[120] - 在建工程激增1869.02%至2477.12万元,主要因增加二期厂房建设支出[120] - 应付职工薪酬同比增长120.40%至805.49万元,主要因人员增加及未付工资奖金所致[121] - 交易性金融资产为3000万元,系购买开放性理财产品所致[120][124] - 总资产3973741万元较期初增长21.07%[92] - 归属于母公司的所有者权益3481141万元较期初增长23.46%[92] 业务和产品表现 - 公司产品涉及细胞培养板、离心管、过滤器等实验室器皿[11] - 公司材料技术涵盖PVDF、PES、MCE等多种滤膜类型[11] - 液体处理类耗材包含移液管、离心管等700余种产品[30][32] - 公司产品终端客户涵盖高等院校实验室、制药企业及疾控中心等机构[31] - 温敏性细胞培养器皿实现无损伤细胞脱落技术突破[33][34] - 高通量细胞培养器可节省大规模细胞培养的时间、空间和人力,最大程度降低污染风险[35] - 3D细胞培养支架的培养面积是2D平面细胞产量的4-5倍,大幅提高细胞培养效率和产率[35] - 公司移液管容量校准率在±2%之内,确保取样准确性[40] - 超疏水吸头微量移液精确度可达2.2‰,接触角达150°以上[40] - 细胞培养支架产品可与6、12、24孔等不同规格培养板和3.5cm至7.0cm培养皿配套使用[36] - 细胞爬片培养皿有8mm和10mm不同规格直径及12、18、32、45等不同爬片数量[36] - 细胞培养板包括4孔、6孔、12孔、24孔、48孔、96孔、384孔等平底和U型底多种规格[36] - 细胞培养瓶有25ml、50ml、250ml、600ml和850ml等多种容量规格[38] - 细胞培养皿有18mm、35mm、60mm、70mm、90mm、100mm、150mm等多种规格[38] - 血清移液管有1.0ml、2.0ml、5.0ml、10.0ml、25.0ml、50.0ml、100.0ml等多种规格[41] - 公司产品亲水表面处理技术可使接触角达30°-40°,亲水保质期达3年[62] - 公司掌握高分子材料改性和加工两大核心技术体系,均为自主研发[62] - 产品应用领域包括生物医药、临床医疗、检验检疫和科研[57] - 细胞培养技术发展推动材料向医用级/可降解方向迭代[61] - 公司已开发出细胞爬片培养皿JET Cell3DTM细胞培养支架系列高通量细胞培养器等实验室耗材产品[138] - 公司细胞培养系列产品经过严格理化性能及生物相容性验证可用于医疗耗材领域[86] - 公司掌握热流道技术等8项核心技术使产品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81] - 公司产品成本低于发达国家同行业水平且价格具有明显优势[87] 研发和技术进展 - 研发投入总额为1256.28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为5.08%[68] - 研发人员数量为62人,占公司总人数比例为11.29%[68] - 报告期内新申请专利17件,获得授权6件,累计拥有94项专利[66] - 移液管自动化生产工艺使生产效率提升1.5倍[63] - 高速高精度挤出成型技术使产品不良率控制在5‰,容量精确度达±1%[63] - 超疏水改性技术使微量移液精确度低于2.2‰[63] - 温敏改性技术使细胞无损伤脱落率达到90%以上[63] - 高精密注塑工艺使离心管壁厚公差控制在±0.05mm,耐受力达40,000g[63] - 3D打印技术可制备直径150-500µm、孔径300µm的细胞培养支架[63] - 离心管自动化技术改造项目获得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立项[67] - 细胞牧场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为200.00百万元,本期投入125.95百万元,累计投入174.45百万元[70] - 细胞牧场单次培养收获细胞数达4×10¹⁰个,可满足细胞治疗等应用需求[70] - 细胞牧场产品高度仅为20层细胞工厂的15%,试剂消耗量减少50%,重量降低超33%[70] - 3DPCL微载体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为130.00百万元,本期投入105.41百万元,累计投入105.41百万元[70] - 3DPCL微载体使细胞贴壁培养表面积增加5~10倍,平均丝径150µm,平均丝柱间距150µm,层数为6层[70] - 细胞灌流培养系统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为400.00百万元,本期投入94.37百万元,累计投入398.04百万元[70] - 细胞灌流培养系统采用封闭式自动化灌流模式,可同时大规模培养多种细胞[70] - 细胞牧场产品层数达40层,培养面积相当于40层细胞工厂[70] - 3DPCL微载体采用可生物降解PCL材料,获FDA批准用于植入物及组织工程研究[70] - 细胞灌流培养系统应用自动化灌流控制技术及3D打印多层中空纤维技术[70] - 3D细胞培养支架在动态条件下可成倍增加细胞生成表面积,实现大规模细胞培养[72] - 微波等离子技术处理细胞培养耗材表面,使接触角达到10°或以下,提升亲水性[72] - 微波等离子技术产能翻番,同时实现超亲水表面处理[72] - 温敏细胞培养表面技术通过温度变化实现细胞无损脱落,避免酶或机械损伤[72] - 温敏细胞培养表面技术应用于细胞治疗、形态功能研究及组织培养等领域[72] - 专用于IVF的细胞培养皿材料通过USP生物活性VI级和ISO10993-5细胞毒性测试[72] - IVF培养皿经过胚胎毒性、精子活性及遗传毒性等生物性能检测,安全可靠[72] - IVF培养皿无菌水平达到SAL-6,确保无菌产品完整性[72] - 项目4细胞亲水表面技术投入300万元,已使用229.24万元[72] - 项目5温敏表面制备技术投入200万元,已使用112.28万元[72] - 公司研发人员总数为62人,其中大专及以下学历占比53.23%(33人),本科学历占比24.19%(15人),硕士及以上学历占比22.58%(14人)[76] - 研发人员薪酬合计为7,104,789.89元,平均薪酬为114,593.38元[76] - 公司累计取得发明专利25项、实用新型专利52项、外观设计专利17项[80] - 公司为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获评广东省生物实验室一次性塑料耗材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84] - 公司研发中心2012年被认定为广州市企业技术中心2015年被认定为广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17年被认定为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37] - 公司已立项在研IVF专用细胞培养皿及临床细胞治疗专用细胞培养设备及医疗耗材项目[132] - 公司医疗器械用耐伽玛高抗冲聚丙烯专用料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已完成验收[132][134] 生产和供应链管理 - 公司采用ODM(自主设计制造)模式进行产品开发与生产[11] - 公司生产模式调整自2019年3月起终止劳务服务采购转为自有员工生产[49] - 外销业务采取以销定产模式根据订单实行按单生产[53] - 内销业务基于安全库存组织生产结合历史销售数据和预测结存产成品库存[52] - 采购模式通过供应商对比询价确定最优价格以降低原材料成本[47] - 消毒灭菌采用外协加工方式产品包装后运至外部公司进行辐照消毒[50] - 试剂和小型实验设备主要采取贴牌加工方式[51] - 主要原材料包括聚苯乙烯GPPS聚丙烯PP聚乙烯PE和滤膜等[46] - 辅助材料包括纸箱复合膜袋和包装纸等包材[46] - 采购过程执行ISO 13485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体系标准[46] - 供应商需经小批量采购并通过质量部工程部采购部评审合格[46] - 主要原材料为聚苯乙烯GPPS聚丙烯PP聚乙烯PE等石油衍生品[100] - 前五大供应商采购额合计为5238.97万元,占年度采购总额的57.43%[116] - 公司获得ISO 9001:2015和ISO 13485:2016质量管理体系认证[182] 销售和市场表现 - 境外销售覆盖美国、德国、英国等40余个国家和地区[54] - 外销以ODM模式为主,通过合作进入国际综合服务商供应链[54] - 公司产品销往欧美等40余个国家及地区并进入国际知名生物实验室用品综合服务商的全球供应链体系[89] - 公司拥有以总部为中心的七大办事处和约50家经销商覆盖海内外销售网络[89] - 公司通过ODM模式与VWR、Thermo Fisher、GE Healthcare等优质客户持续加深合作[89] - 公司自主品牌产品进入巴西FUNDACAO ZERBINI INCOR和阿根廷TECNOVAX SA等知名机构[89] - 公司拥有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顶尖高校及中科院系列研究所等高端客户资源[89] - 外销金额占比较大主要出口美国德国英国等40余个国家和地区[98] - 外销收入18,870.26万元,占比76.96%[109] - 前五名客户销售额12,354.55万元,占销售总额49.92%[113] - 2020年全球一次性生物实验耗材市场规模预计达121.1亿美元,同比增长4.8%[55] - 2020年中国生物实验室一次性塑料耗材市场规模预计达100.3亿元,同比增长15%[56] - 国内市场由进口品牌主导,公司市场份额与国际品牌存在较大差距[58][59] - 国内行业处初级发展阶段,无统一标准,企业规模偏小[56] - 中国生物实验室一次性塑料耗材市场95%依赖进口[133] 子公司和投资活动 - 公司全资子公司为广州拜费尔空气净化材料有限公司[11] - 子公司广州拜费尔净资产为-510.22万元,净利润为-96.39万元[126] - 公司委托理财发生额为5,500万元人民币,未到期余额为3,000万元人民币[170] - 公司购入400万美元定期存款,报告期余额为400万美元[171] - 交通银行结构性存款理财金额1,000万元人民币,年化收益率3.30%,实际收益12,657.53元人民币[173] - 交通银行非结构性存款理财金额1,000万元人民币,年化收益率4.20%,实际收益104,712.33元人民币[173] - 交通银行非结构性存款理财金额1,000万元人民币,年化收益率3.80%,实际收益94,739.73元人民币[173] - 交通银行非结构性存款理财金额500万元人民币,年化收益率3.85%,实际收益47,993.15元人民币[173] - 公司持有交通银行广州开发区支行结构性及非结构性存款总计人民币5000万元,约定利率3.60%,利息收入31,068.49元[174] - 公司持有交通银行广州开发区支行结构性存款人民币1000万元,约定利率3.60%,利息收入92,712.33元[174] - 公司持有交通银行广州开发区支行结构性存款人民币1000万元,约定利率3.55%,利息收入88,506.85元[174] - 公司持有交通银行广州开发区支行结构性存款人民币500万元,约定利率3.40%,利息收入29,342.47元[174] - 公司持有交通银行广州开发区支行结构性存款人民币1000万元,约定利率3.55%,预期收益88,506.85元[174] - 公司持有交通银行广州开发区支行结构性存款人民币1000万元,约定利率3.55%,预期收益95,315.07元[174] - 公司持有交通银行广州开发区支行结构性存款人民币500万元,约定利率3.60%,预期收益44,876.71元[174] - 公司持有交通银行广州开发区支行非结构性存款人民币500万元,约定利率3.65%,预期收益45,500元[174] - 公司持有交通银行广州开发区支行美元非结构性存款200万美元,约定利率2.3368%,预期收益23,303.98元[174] - 公司获得交通银行固定资产贷款额度人民币1750万元,期限至2023年10月25日[175] - 员工持股平台麦金顿以265.36万元认购278,447股股份,董事会秘书兼财务总监陈长溪以171.54万元认购180,000股股份,增资价格为9.53元/股[162] - 公司与广东粤大建设集团签订施工承包合同,总价款为9,800万元人民币,涉及建筑面积48,454平方米[166] - 项目因地质和疫情因素延期,地下工程完成约85%,建筑总面积变更为69,180.10平方米[167] 股东结构和股权变化 - 公司通过资本公积转增股本,总股本从45,477,098股增加至75,000,000股,增幅65.9%[188] - 有限售条件股份数量从45,477,098股增加至75,000,000股,其中其他内资持股占比83.29%[187] - 境内非国有法人持股数量从17,617,098股增加至29,053,796股,占比保持38.74%[187] - 境内自然人持股数量从20,260,000股增加至33,412,423股,占比保持44.55%[187] - 外资持股数量从7,600,000股增加至12,533,781股,占比保持16.71%[187] - 袁建华持股数量从18,800,000股增加至31,004,617股,限售期至2023年1月22日[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