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洁特生物(688026) - 2019 Q4 - 年度财报
洁特生物洁特生物(SH:688026)2020-04-29 16:0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公司2019年营业收入为2.47亿元,同比增长19.29%[2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615.32万元,同比增长25.21%[20]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5533.21万元,同比增长17.21%[20] - 基本每股收益为0.88元/股,同比增长17.33%[21] - 2019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3101.59万元,第二季度6329.56万元,第三季度6777.28万元,第四季度8541.17万元[24] - 2019年第四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达2241.83万元,环比增长15.5%[24] - 扣非净利润第四季度为1793.48万元,较第三季度小幅下降0.06%[24] - 营业收入2474959万元同比增长19.29%[92] - 营业利润764428万元同比增长24.96%[92]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661532万元同比增长25.21%[92] - 公司营业收入24,749.59万元,同比增长19.29%[106] - 液体处理类产品收入16,013.76万元,同比增长25.83%[108]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毛利率为44.70%,与上年基本持平[106] - 公司营业成本13,685.67万元,同比增长18.19%[106]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5.08%,同比增加0.92个百分点[21] - 研发费用1,256.28万元,同比增长45.40%[108] - 直接人工成本1,309.48万元,同比增长73.35%[111] - 研发费用同比大幅增长45.40%,增加392.28万元至1256.28万元,主要因研发人员薪酬增加[116] 现金流和资产变化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6101.88万元,同比增长35.23%[20][22] - 第四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2991.46万元,较第三季度增长117.2%[2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3.48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3.46%[20] - 公司总资产达3.97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1.07%[20]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余额3000万元,全部为当期新增投资[28]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6,101.88万元,同比增长35.23%[108]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4,596.51万元,同比改善36.30%[108]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35.23%至6101.88万元,主要因销售回款良好及出口退税款增长[118]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改善36.30%,净流出减少至4596.51万元,主要因到期理财产品回收增加[118] - 货币资金同比增长42.33%至4,608.41万元,占总资产比例11.60%[78] - 交易性金融资产新增3,000.00万元,占总资产比例7.55%[78] - 预付款项同比减少53.88%至330.37万元,占总资产比例0.83%[78] - 存货同比增长81.02%至3,832.24万元,占总资产比例9.64%[78] - 其他流动资产同比减少49.54%至3,056.13万元,占总资产比例7.69%[78] - 在建工程同比增长1,869.02%至2,477.12万元,占总资产比例6.23%[78] - 其他非流动资产同比增长76.93%至1,732.07万元,占总资产比例4.36%[78] - 货币资金同比增长42.33%至4608.41万元,占总资产比例11.60%,主要系经营回款所致[120] - 存货同比大幅增长81.02%至3832.24万元,主要因年底增加材料储备及成品库存[120] - 在建工程激增1869.02%至2477.12万元,主要因增加二期厂房建设支出[120] - 应付职工薪酬同比增长120.40%至805.49万元,主要因人员增加及未付工资奖金所致[121] - 交易性金融资产为3000万元,系购买开放性理财产品所致[120][124] - 总资产3973741万元较期初增长21.07%[92] - 归属于母公司的所有者权益3481141万元较期初增长23.46%[92] 业务和产品表现 - 公司产品涉及细胞培养板、离心管、过滤器等实验室器皿[11] - 公司材料技术涵盖PVDF、PES、MCE等多种滤膜类型[11] - 液体处理类耗材包含移液管、离心管等700余种产品[30][32] - 公司产品终端客户涵盖高等院校实验室、制药企业及疾控中心等机构[31] - 温敏性细胞培养器皿实现无损伤细胞脱落技术突破[33][34] - 高通量细胞培养器可节省大规模细胞培养的时间、空间和人力,最大程度降低污染风险[35] - 3D细胞培养支架的培养面积是2D平面细胞产量的4-5倍,大幅提高细胞培养效率和产率[35] - 公司移液管容量校准率在±2%之内,确保取样准确性[40] - 超疏水吸头微量移液精确度可达2.2‰,接触角达150°以上[40] - 细胞培养支架产品可与6、12、24孔等不同规格培养板和3.5cm至7.0cm培养皿配套使用[36] - 细胞爬片培养皿有8mm和10mm不同规格直径及12、18、32、45等不同爬片数量[36] - 细胞培养板包括4孔、6孔、12孔、24孔、48孔、96孔、384孔等平底和U型底多种规格[36] - 细胞培养瓶有25ml、50ml、250ml、600ml和850ml等多种容量规格[38] - 细胞培养皿有18mm、35mm、60mm、70mm、90mm、100mm、150mm等多种规格[38] - 血清移液管有1.0ml、2.0ml、5.0ml、10.0ml、25.0ml、50.0ml、100.0ml等多种规格[41] - 公司产品亲水表面处理技术可使接触角达30°-40°,亲水保质期达3年[62] - 公司掌握高分子材料改性和加工两大核心技术体系,均为自主研发[62] - 产品应用领域包括生物医药、临床医疗、检验检疫和科研[57] - 细胞培养技术发展推动材料向医用级/可降解方向迭代[61] - 公司已开发出细胞爬片培养皿JET Cell3DTM细胞培养支架系列高通量细胞培养器等实验室耗材产品[138] - 公司细胞培养系列产品经过严格理化性能及生物相容性验证可用于医疗耗材领域[86] - 公司掌握热流道技术等8项核心技术使产品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81] - 公司产品成本低于发达国家同行业水平且价格具有明显优势[87] 研发和技术进展 - 研发投入总额为1256.28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为5.08%[68] - 研发人员数量为62人,占公司总人数比例为11.29%[68] - 报告期内新申请专利17件,获得授权6件,累计拥有94项专利[66] - 移液管自动化生产工艺使生产效率提升1.5倍[63] - 高速高精度挤出成型技术使产品不良率控制在5‰,容量精确度达±1%[63] - 超疏水改性技术使微量移液精确度低于2.2‰[63] - 温敏改性技术使细胞无损伤脱落率达到90%以上[63] - 高精密注塑工艺使离心管壁厚公差控制在±0.05mm,耐受力达40,000g[63] - 3D打印技术可制备直径150-500µm、孔径300µm的细胞培养支架[63] - 离心管自动化技术改造项目获得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立项[67] - 细胞牧场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为200.00百万元,本期投入125.95百万元,累计投入174.45百万元[70] - 细胞牧场单次培养收获细胞数达4×10¹⁰个,可满足细胞治疗等应用需求[70] - 细胞牧场产品高度仅为20层细胞工厂的15%,试剂消耗量减少50%,重量降低超33%[70] - 3DPCL微载体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为130.00百万元,本期投入105.41百万元,累计投入105.41百万元[70] - 3DPCL微载体使细胞贴壁培养表面积增加5~10倍,平均丝径150µm,平均丝柱间距150µm,层数为6层[70] - 细胞灌流培养系统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为400.00百万元,本期投入94.37百万元,累计投入398.04百万元[70] - 细胞灌流培养系统采用封闭式自动化灌流模式,可同时大规模培养多种细胞[70] - 细胞牧场产品层数达40层,培养面积相当于40层细胞工厂[70] - 3DPCL微载体采用可生物降解PCL材料,获FDA批准用于植入物及组织工程研究[70] - 细胞灌流培养系统应用自动化灌流控制技术及3D打印多层中空纤维技术[70] - 3D细胞培养支架在动态条件下可成倍增加细胞生成表面积,实现大规模细胞培养[72] - 微波等离子技术处理细胞培养耗材表面,使接触角达到10°或以下,提升亲水性[72] - 微波等离子技术产能翻番,同时实现超亲水表面处理[72] - 温敏细胞培养表面技术通过温度变化实现细胞无损脱落,避免酶或机械损伤[72] - 温敏细胞培养表面技术应用于细胞治疗、形态功能研究及组织培养等领域[72] - 专用于IVF的细胞培养皿材料通过USP生物活性VI级和ISO10993-5细胞毒性测试[72] - IVF培养皿经过胚胎毒性、精子活性及遗传毒性等生物性能检测,安全可靠[72] - IVF培养皿无菌水平达到SAL-6,确保无菌产品完整性[72] - 项目4细胞亲水表面技术投入300万元,已使用229.24万元[72] - 项目5温敏表面制备技术投入200万元,已使用112.28万元[72] - 公司研发人员总数为62人,其中大专及以下学历占比53.23%(33人),本科学历占比24.19%(15人),硕士及以上学历占比22.58%(14人)[76] - 研发人员薪酬合计为7,104,789.89元,平均薪酬为114,593.38元[76] - 公司累计取得发明专利25项、实用新型专利52项、外观设计专利17项[80] - 公司为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获评广东省生物实验室一次性塑料耗材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84] - 公司研发中心2012年被认定为广州市企业技术中心2015年被认定为广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17年被认定为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37] - 公司已立项在研IVF专用细胞培养皿及临床细胞治疗专用细胞培养设备及医疗耗材项目[132] - 公司医疗器械用耐伽玛高抗冲聚丙烯专用料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已完成验收[132][134] 生产和供应链管理 - 公司采用ODM(自主设计制造)模式进行产品开发与生产[11] - 公司生产模式调整自2019年3月起终止劳务服务采购转为自有员工生产[49] - 外销业务采取以销定产模式根据订单实行按单生产[53] - 内销业务基于安全库存组织生产结合历史销售数据和预测结存产成品库存[52] - 采购模式通过供应商对比询价确定最优价格以降低原材料成本[47] - 消毒灭菌采用外协加工方式产品包装后运至外部公司进行辐照消毒[50] - 试剂和小型实验设备主要采取贴牌加工方式[51] - 主要原材料包括聚苯乙烯GPPS聚丙烯PP聚乙烯PE和滤膜等[46] - 辅助材料包括纸箱复合膜袋和包装纸等包材[46] - 采购过程执行ISO 13485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体系标准[46] - 供应商需经小批量采购并通过质量部工程部采购部评审合格[46] - 主要原材料为聚苯乙烯GPPS聚丙烯PP聚乙烯PE等石油衍生品[100] - 前五大供应商采购额合计为5238.97万元,占年度采购总额的57.43%[116] - 公司获得ISO 9001:2015和ISO 13485:2016质量管理体系认证[182] 销售和市场表现 - 境外销售覆盖美国、德国、英国等40余个国家和地区[54] - 外销以ODM模式为主,通过合作进入国际综合服务商供应链[54] - 公司产品销往欧美等40余个国家及地区并进入国际知名生物实验室用品综合服务商的全球供应链体系[89] - 公司拥有以总部为中心的七大办事处和约50家经销商覆盖海内外销售网络[89] - 公司通过ODM模式与VWR、Thermo Fisher、GE Healthcare等优质客户持续加深合作[89] - 公司自主品牌产品进入巴西FUNDACAO ZERBINI INCOR和阿根廷TECNOVAX SA等知名机构[89] - 公司拥有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顶尖高校及中科院系列研究所等高端客户资源[89] - 外销金额占比较大主要出口美国德国英国等40余个国家和地区[98] - 外销收入18,870.26万元,占比76.96%[109] - 前五名客户销售额12,354.55万元,占销售总额49.92%[113] - 2020年全球一次性生物实验耗材市场规模预计达121.1亿美元,同比增长4.8%[55] - 2020年中国生物实验室一次性塑料耗材市场规模预计达100.3亿元,同比增长15%[56] - 国内市场由进口品牌主导,公司市场份额与国际品牌存在较大差距[58][59] - 国内行业处初级发展阶段,无统一标准,企业规模偏小[56] - 中国生物实验室一次性塑料耗材市场95%依赖进口[133] 子公司和投资活动 - 公司全资子公司为广州拜费尔空气净化材料有限公司[11] - 子公司广州拜费尔净资产为-510.22万元,净利润为-96.39万元[126] - 公司委托理财发生额为5,500万元人民币,未到期余额为3,000万元人民币[170] - 公司购入400万美元定期存款,报告期余额为400万美元[171] - 交通银行结构性存款理财金额1,000万元人民币,年化收益率3.30%,实际收益12,657.53元人民币[173] - 交通银行非结构性存款理财金额1,000万元人民币,年化收益率4.20%,实际收益104,712.33元人民币[173] - 交通银行非结构性存款理财金额1,000万元人民币,年化收益率3.80%,实际收益94,739.73元人民币[173] - 交通银行非结构性存款理财金额500万元人民币,年化收益率3.85%,实际收益47,993.15元人民币[173] - 公司持有交通银行广州开发区支行结构性及非结构性存款总计人民币5000万元,约定利率3.60%,利息收入31,068.49元[174] - 公司持有交通银行广州开发区支行结构性存款人民币1000万元,约定利率3.60%,利息收入92,712.33元[174] - 公司持有交通银行广州开发区支行结构性存款人民币1000万元,约定利率3.55%,利息收入88,506.85元[174] - 公司持有交通银行广州开发区支行结构性存款人民币500万元,约定利率3.40%,利息收入29,342.47元[174] - 公司持有交通银行广州开发区支行结构性存款人民币1000万元,约定利率3.55%,预期收益88,506.85元[174] - 公司持有交通银行广州开发区支行结构性存款人民币1000万元,约定利率3.55%,预期收益95,315.07元[174] - 公司持有交通银行广州开发区支行结构性存款人民币500万元,约定利率3.60%,预期收益44,876.71元[174] - 公司持有交通银行广州开发区支行非结构性存款人民币500万元,约定利率3.65%,预期收益45,500元[174] - 公司持有交通银行广州开发区支行美元非结构性存款200万美元,约定利率2.3368%,预期收益23,303.98元[174] - 公司获得交通银行固定资产贷款额度人民币1750万元,期限至2023年10月25日[175] - 员工持股平台麦金顿以265.36万元认购278,447股股份,董事会秘书兼财务总监陈长溪以171.54万元认购180,000股股份,增资价格为9.53元/股[162] - 公司与广东粤大建设集团签订施工承包合同,总价款为9,800万元人民币,涉及建筑面积48,454平方米[166] - 项目因地质和疫情因素延期,地下工程完成约85%,建筑总面积变更为69,180.10平方米[167] 股东结构和股权变化 - 公司通过资本公积转增股本,总股本从45,477,098股增加至75,000,000股,增幅65.9%[188] - 有限售条件股份数量从45,477,098股增加至75,000,000股,其中其他内资持股占比83.29%[187] - 境内非国有法人持股数量从17,617,098股增加至29,053,796股,占比保持38.74%[187] - 境内自然人持股数量从20,260,000股增加至33,412,423股,占比保持44.55%[187] - 外资持股数量从7,600,000股增加至12,533,781股,占比保持16.71%[187] - 袁建华持股数量从18,800,000股增加至31,004,617股,限售期至2023年1月22日[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