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利生物(603718)

搜索文档
海利生物: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上海分所关于海利生物2023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之法律意见书
2023-08-17 10:07
每环留广场写字楼一期16-18层 7th Floor, One ICC, Shanghai ICC 99 Huai Hai Road 200031 Shanghai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上海分所 关于上海海利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2023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 之法律意见书 金杜律师事务所 KING&WCOD MAILESONS 致:上海海利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上海分所(以下简称本所)接受上海海利生物技术股 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委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以下简称 《证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以下简称《公司法》)、中国证券监督管 理委员会《上市公司股东大会规则(2022年修订)》(以下简称《股东大会规则》) 等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以下简称中国境内,为本法律意见书之目的,不包括中 国香港特别行政区、中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和中国台湾地区)现行有效的法律、行 政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和现行有效的《上海海利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章程》 (以下简称《公司章程》)有关规定,指派律师出席了公司于 2023 年 8 月 17 日 召开的 2023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以下简称本次股东大 ...
海利生物:海利生物2023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会议资料
2023-08-11 07:37
上海海利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2023 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 会议资料 二〇二三年八月 上海 上海海利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2023 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议程 一、现场会议召开时间 2023 年 8 月 17 日(星期四)14:00 二、网络投票时间 1、互联网投票平台投票时间:2023 年 8 月 17 日的 9:15-15:00 2、交易系统投票平台投票时间:2023 年 8 月 17 日的交易时间段,即 9:15 -9:25,9:30-11:30,13:00-15:00 三、现场会议召开地点 四、会议主持 董事长张海明先生 五、会议议程 (一)董事长宣布 2023 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开始,报告出席会议的股东 人数及代表股份总数 (二)介绍出席会议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见证律师等人员情况 (三)推举两名监票人、一名计票人,并宣读议案审议和表决办法 (四)宣读和审议会议议案 1、关于选举董事的议案 2、关于选举监事的议案 上海市静安区南京西路 688 号 22 楼会议室 上述议案采用累积投票方式表决。 (五)股东发言、提问及公司回答 (六)现场会议投票表决 1、股东填写表决票 (七)董事长宣布现场会 ...
海利生物(603718) - 2022 Q4 - 年度财报
2023-04-27 16:00
财务数据与利润分配 - 2022年度合并后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121,607,849.73元,母公司可供股东分配利润为432,301,187.88元[4] - 2022年度利润分配预案为拟以实施权益分派股权登记日登记的总股本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567元(含税)[4] - 2022年营业收入299,991,674.85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3.62%[13] - 2022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1,607,849.73元,较上年同期上升125.80%[13] - 2022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24,813,991.95元,较上年同期上升9.22%[13] - 2022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92,905,014.83元,较上年同期上升571.29%[13] - 2022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1,140,333,568.51元,较上年同期末增加13.40%[13] - 2022年末总资产1,514,252,528.46元,较上年同期末下降17.89%[13] - 2022年基本每股收益0.19元/股,较上年同期上升137.50%[13] - 2022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1.33%,较上年增加6.36个百分点[13] - 2022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2.31%,较上年增加0.21个百分点[13] - 营业收入下降因公司本部搬迁及外部特殊时期影响,净利润上升因补偿款结转及子公司亏损减少等[13][14] - 2022年各季度营业收入分别为8508.04万元、8592.01万元、1.01亿元、2759.18万元[16] - 2022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22亿元,同比增长125.80%[18] - 2022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2481.40万元,同比增长9.22%[18] - 2022年非经常性损益合计9679.39万元,较2021年的3113.79万元有所增加[16]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初余额3.86亿元,期末余额2.36亿元,当期变动 -1.49亿元[17] -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9,999.17万元,同比下降13.62%;净利润12,160.78万元,同比增长125.80%[38] - 报告期末资产总额151,425.26万元,比上年末下降17.89%;负债总额40,324.93万元,资产负债率26.63%;净资产114,033.36万元,比上年末上升13.40%[39]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29,290.50万元,比去年同期上升571.29%[40] - 兽用生物制品营收20,399.51万元,同比下降17.19%;医疗器械营收9,599.65万元,同比下降4.90%[42] - 主营业务毛利率58.97%,较去年同期上升3.20%,兽用生物制品毛利率上升3.49%,医疗器械毛利率上升0.99%[42] - 子公司杨凌金海兽用疫苗政府采购销售收入11,340.83万元,比去年同期上升29.89%,毛利率46.21%,同期上升15.55%[43] - 兽用生物制品生产量22,597.00,同比下降66.60%;销售量31,964.29,同比下降49.81%;库存量6,169.45,同比下降73.17%[45] - 医疗器械生产量3,971.43,同比下降14.31%;销售量4,010.81,同比下降15.14%;库存量1,604.38,同比下降8.71%[45] - 销售费用5774.07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27.34%;管理费用6910.85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7.02%;研发费用2994.37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55%;财务费用825.82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31.56%[50] - 研发投入合计2994.37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9.98%,研发人员125人,占公司总人数25.46%[50]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93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71.29%;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6613.03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9.20%;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3.56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810.95%[51] - 交易性金融资产较上期期末减少38.76%,主要系减少理财性投资所致[51] - 在建工程较上期期末增长77.90%,主要系子公司增加房屋装修及天然气工程项目所致[51] - 使用权资产较上期期末增长388.05%,主要系子公司增加生产线租赁所致[51] - 短期借款较上期期末增长64.80%,主要系新增借款补充流动资金所致[51] - 应交税费较上期期末增长243.96%,主要系母公司搬迁结算增加当期应纳所得税税款所致[51] - 兽用生物制品营收2.04亿元,营业成本9346.21万元,毛利率54.18%,同比营收减少17.19%,成本减少23.05%,毛利率增加3.49%[56] - 医疗器械营收9599.65万元,营业成本2962.64万元,毛利率69.14%,同比营收减少4.90%,成本减少7.86%,毛利率增加0.99%[56] - 2022年普通销售金额18658.34万元,占比62.20%;政府采购金额11340.83万元,占比37.80%[70] - 2021年普通销售金额25997.56万元,占比74.86%;政府采购金额8731.36万元,占比25.14%[70] - 公司报告期内销售费用总额5774.07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为19.25%[70] - 销售费用中技术服务费占比最高,为51.21%,金额29567244.47元[70] - 2022年末母公司期末可供分配利润为4.32亿元[123] - 2022年度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567元,合计派发现金红利3651.48万元[123] - 2022年公司现金分红比例为30.03%[124] 审计与报告声明 - 大华会计师事务所为本公司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2] - 公司负责人、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及会计机构负责人声明保证年度报告中财务报告真实、准确、完整[3] - 公司2022年年度报告涉及的未来计划、发展战略等前瞻性描述不构成对投资者的实质承诺[5] 合规情况 - 不存在被控股股东及其他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情况[5] - 不存在违反规定决策程序对外提供担保的情况[5] - 不存在半数以上董事无法保证公司所披露年度报告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的情况[5] 业务发展与市场情况 - 杨凌金海口蹄疫疫苗政府采购销售业务省级中标地区覆盖20个省市自治区[19] - 公司与相关单位联合研发的疫苗有不同程度进展,如制定禽流感(H5+H7)三价DNA疫苗规程和标准[21] - 杨凌金海获得“高通量量化及分析口蹄病病毒及相关产物的方法”发明专利[21] - 2022年捷门生物有七个产品获得《医疗器械注册证》(体外诊断试剂)[22] - 捷门生物目标为每年至少试制完成5 - 10个新产品[22] - 2022年全国生猪出栏量69995万头,同比增长4.27%,集团企业生猪养殖场市场占有率上升到17.4%,出栏前10的上市猪企全年出栏达12165万头[24] - 2020年我国动保行业规模621亿,近12年复合年均增长率为8%,动物疫苗市场规模162亿,近12年复合年均增长率达10%[24] - 2019年全国兽药行业企业数量为1632家,同比减少4%[24] - 药明海德疫苗项目达44个,全球合作伙伴21家,交付数亿剂新冠疫苗助力180多个国家抗疫[23] - 国内体外诊断市场中生化和免疫诊断试剂市场合计占比60%,免疫诊断占比最高达38%,全球跨国巨头占据超56%市场份额[25] - 公司主营业务为动物生物制品研发、生产和销售,下属杨凌金海生物是口蹄疫疫苗定点生产企业[26] - 2018年6月公司完成对上海捷门生物的全资收购[26] - 公司与药明生物合作成立药明海德,提供疫苗CDMO服务[23][26] - 药明海德位于爱尔兰的疫苗生产基地模块化实验室已运营并收益,QC效价实验室获GMP认证,主厂房2022年10月机电竣工[23] - 2022年11月药明海德宣布与和铂医药达成合作,将承接其苏州产业化基地[23] - 动保业务采用“经销商销售+大客户直销”模式,杨凌金海口蹄疫疫苗国内市场由礼蓝动保中国独家推广[28] - 捷门生物销售以B2B为主,部分产品出口多国,正与国内第三方医学检测公司头部企业战略合作[28] - 公司坚持产品合作研发和自主研发结合,与多所科研院所和高校建立合作关系[30] - 捷门生物以自主研发为主,已能自主生产各类原料,形成闭环效应[30] - 2020年初捷门生物第一款POCT仪器及配套试剂获批,进入快速诊断领域[30] - 公司成功开发BHK21等细胞大规模悬浮培养工艺,攻克口蹄疫疫苗抗原浓缩纯化及保存技术[36] - 公司拥有完善的疫苗和体外诊断试剂质量控制体系[37] - 前五名客户销售额2821.62万元,占年度销售总额24.51%[47] - 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额4664.63万元,占年度采购总额31.00%[49] - 猪用生物制品占兽用生物制品总市场规模约40%,禽用约占30%多[53] - 体外诊断在临床上使用率约80%,我国体外诊断市场规模占全球4%[54] - 我国人口占世界20%,但体外诊断市场规模仅占全球4%[54] - 抗环瓜氨酸肽抗体试剂盒等多个研发项目处于注册检报告已拿到待临床评价或临床评价已完成阶段[57][58][59][60] - 免疫球蛋白G测定试剂盒等产品通过监管部门审批[61][62][63] - 人均医疗保健消费支出占总支出比重从6.9%增长至7.9%,促进IVD行业发展[76] - 国内IVD行业生产企业约400家,国内企业市场份额总和不超过40% [76] - 5家跨国公司占据国内IVD市场的36.8% [76] 公司战略与规划 - 公司实施“动保+人保”双轮驱动战略,“双主业”格局逐步形成[79] - 2023年动保业务剥离低效资产,聚焦口蹄疫疫苗项目,加大研发投入[80] - 2023年IVD业务丰富产品线,开展心脏、肝脏等疾病指标项目[81] - 2023年IVD业务优化生产工艺,改良胃蛋白酶原等项目[81] - IVD业务计划在化学发光和分子检测技术领域搭建新业务技术平台[82] - IVD试剂销售向上游原料和终端产品两端延伸,组建专业化销售队伍[83] 风险与应对 - 公司面临动物疫情风险,动物疫情会影响养殖行业,进而影响公司经营业绩[85] - 新兽药研发政策给公司新产品开发带来挑战,公司采取多种研发模式应对[86] - 公司部分新兽药实验室阶段研发依赖合作研发或许可使用技术,若合作中断盈利能力将降低[87] - 捷门生物新产品研发和注册周期长,若不能及时完成会影响回报和收益,公司采取措施提高效率[88][89] - 捷门生物部分上游原料供应依赖进口,公司将加大研发投入减少依赖[90] - 公司母体2023年起无法享受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子公司享受15%税率优惠但存在政策变化风险[91] 公司治理 - 公司建立现代企业运作体系,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和信息披露管理制度[92] - 公司确保股东平等行使权利,股东大会表决程序合法有效[92] - 公司董事、监事选聘符合要求,能认真履行职责[93][94] - 2023年公司将健全治理结构,完善制度,提高治理水平[96] - 2022年5月20日召开2021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11个议案,包括2021年年度报告、选举董事等[97] - 2022年7月4日召开2022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变更公司注册地址和经营范围及修订《公司章程》的议案[97][98] - 报告期内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年初与年末持股总数均为50395101股,无增减变动[99] - 报告期内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为417.54万元[99] - 董事长张海明年初与年末持股数均为12486250股,年度内无增减变动,税前报酬24.57万元[99] - 董事、总经理陈晓年初与年末持股数均为23000股,年度内无增减变动,税前报酬80.12万元[99] - 监事会主席徐帆洪在公司全资子公司领取报酬,不在公司直接领取报酬[99] - 离任董事长张悦年初与年末持股数均为8452500股,年度内无增减变动,税前报酬17.55万元,从关联方获取报酬[99] - 离任董事方章乐年初与年末持股数均为29433351股,年度内无增减变动[99] - 独立董事刘天民个人拥有20多项美国和欧洲专利[103] - 报告期末全体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实际获得报酬合计417.54万元[113] - 2022年4月27日四届六次董事会审议多项2021年度报告及议案[114] - 2022年5月20日四届七次董事会审议选举董事长及补选专门委员会委员议案[114] - 2022年6月17日四届八次董事会审议变更注册地址、经营范围及修订章程等议案[114] - 2022年8月29日四届九次董事会审议2022年半年度报告及对子公司增资议案[114] - 2022年10月28日四届十次董事会审议2022年第三季度报告及清算注销子公司议案[114] - 2022
海利生物(603718) - 2023 Q1 - 季度财报
2023-04-27 16:00
财务表现 - 2023年第一季度,海利生物营业收入为71,234,419.78元,同比下降16.27%[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4,235,681.29元,同比增长34.35%[4]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5,585,211.73元,同比增长30.65%[4] - 公司净利润为13,593,233.44元,较去年同期增加了2,340,381.35元[13]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4,235,681.29元,较去年同期增加了3,639,994.97元[13] - 综合收益总额为16,633,993.44元,较去年同期增加了9,835,363.59元[13] - 基本每股收益为0.02211元,较去年同期增加了0.00566元[13] 资产负债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24%,较上年同期增加0.19个百分点[5] - 流动资产合计为612,482,085.63元,其中应收账款为102,872,407.25元[9] - 非流动资产中,持有待售资产为8,480,768.98元[9] - 公司总资产为1,468,797,288.51元,较上一季度下降了45,455,239.95元[10] - 公司流动负债合计为279,223,555.17元,较上一季度增加了41,524,707.32元[10] 经营活动 - 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为62,861,217.44元,较去年同期增加了18,776,077.32元[14]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62,861,217.44元,较去年同期增加了18,776,077.32元[14] - 公司2023年第一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72324888.22元,较去年同期增长40.6%[15] - 公司2023年第一季度支付给职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为18398201.00元,较去年同期减少59.2%[15] - 公司2023年第一季度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为304032081.16元,较去年同期减少1.5%[15] - 公司2023年第一季度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77886303.86元,较去年同期减少17.3%[16]
海利生物:海利生物关于召开2022年度业绩说明会的公告
2023-04-27 08:18
投资者可于 2023 年 05 月 19 日(星期五) 至 05 月 25 日(星期四) 16:00 前登录上证路演中心网站首页点击"提问预征集"栏目或通过公司邮箱 ir@hile-bio.com 进行提问。公司将在说明会上对投资者普遍关注的问题进行 回答。 上海海利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已于 2023 年 4 月 28 日发布公司 2022 年度报告,为便于广大投资者更全面深入地了解公司 2022 年度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公司计划于 2023 年 05 月 26 日下午 13:00-14:00 举行 2022 年度业绩说明会,就投资者关心的问题进行交流。 一、 说明会类型 上海海利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召开 2022 年度业绩说明会的公告 本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 述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个别及连带责任。 重要内容提示: 证券代码:603718 证券简称:海利生物 公告编号:2023-016 本次投资者说明会以网络互动形式召开,公司将针对 2022 年度的经营成 果及财务指标的具体情况与投资者进行互动交流和沟通,在信 ...
海利生物(603718) - 2022 Q3 - 季度财报
2022-10-28 16:00
收入和利润表现 - 第三季度营业收入为101,399,395.06元,同比增长2.23%[6]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5,225,696.25元,同比增长48.21%[6]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2,624,186.66元,同比增长1434.15%[6] - 第三季度基本每股收益为0.02元/股,同比增长48.21%[9] - 公司2022年前三季度营业总收入为2.72亿元,同比增长1.9%[35] - 营业利润为4790.84万元,同比增长10.7%[35] - 净利润为4078.98万元,同比增长26.7%[35]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549.87万元,同比增长24.5%[38] 成本和费用变化 - 营业总成本为2.36亿元,同比下降5.0%[35] - 研发费用为2206.14万元,同比增长13.9%[35] - 管理费用为4947.59万元,同比增长42.3%[35] 现金流量表现 - 年初至报告期末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71,968,588.74元,同比增长447.86%[9]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72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48%[41]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1.99亿元,同比下降9.9%[41] - 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7.05亿元,其中收回投资收到6.97亿元[41] - 投资支付的现金为7.72亿元,主要用于投资活动[41] - 取得子公司支付的现金净额为8750万元[41]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81亿元,主要因偿还债务支付2亿元[43] - 支付的各项税费为1626万元,同比下降23.9%[41] - 收到税费返还387.64万元[41] - 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支付的现金为1801.76万元[41] 资产和负债状况 - 报告期末总资产为1,973,240,152.68元,较上年度末增长7.00%[9] - 报告期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为1,046,794,682.12元,较上年度末增长4.10%[9] - 公司货币资金较年初增长4.0%,从人民币1.53亿元增至1.59亿元[27] - 交易性金融资产较年初增长19.5%,从人民币3.86亿元增至4.61亿元[27] - 应收账款较年初增长53.3%,从人民币0.90亿元增至1.38亿元[27] - 存货较年初下降7.5%,从人民币1.43亿元降至1.32亿元[27] - 资产总计较年初增长7.0%,从人民币18.44亿元增至19.73亿元[27][30] - 流动负债合计为4.60亿元,非流动负债合计为4.89亿元[32] - 负债合计为9.50亿元,所有者权益合计为10.24亿元[32] - 资产总额为19.73亿元,较年初增长7.0%[32]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1.59亿元,较期初增长4%[43] 非经常性损益及投资收益 -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中政府补助为2,774,844.37元(年初至报告期末)[10] - 委托他人投资或管理资产的收益为4,815,646.16元(年初至报告期末)[10] - 中信证券净值型理财产品年化收益率4.52%,实际收益人民币225.99万元[21] - 江苏银行浮动收益型理财产品年化收益率最高达4.40%,委托金额人民币1亿元[24] - 浦发银行结构性存款产品年化收益率达3.90%,委托金额人民币1亿元[21] 投资和理财活动 - 公司委托理财总金额达人民币5.5亿元,其中单笔最高委托金额为人民币1亿元[21][24] - 公司完成对开曼药明海德有限公司的ODI投资手续[18] 股权结构信息 - 公司实际控制人张海明通过上海豪园创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持股35.12%[14]
海利生物(603718) - 2022 Q2 - 季度财报
2022-08-29 16:00
财务表现:收入与利润 - 营业收入1.7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7%[23] - 公司报告期内实现收入1.71亿元,同比增长1.70%[44] - 营业收入1.71亿元同比增长1.70%[50] - 公司2022年半年度营业总收入为1.71亿元,同比增长1.7%[15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027.3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5.2%[2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027.30万元,同比增长15.20%[44]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2476.25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8.42%[23] - 公司2022年半年度净利润为2952.24万元,同比增长29.2%[152] - 营业利润为2829.16万元,同比增长31.6%[158] - 净利润为2645.46万元,同比增长39.9%[158] - 基本每股收益0.047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5.2%[23] - 基本每股收益为0.0470元,同比增长15.2%[154]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2.89%同比增加0.3个百分点[23] - 扣非后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2.36%同比增加0.6个百分点[23] - 公司总体销售收入同比增长24%实现扭亏为盈[47] 财务表现:成本与费用 - 营业成本6414.6万元同比下降14.33%[50] - 管理费用3170.2万元同比上升38.56%[50] - 财务费用-56.96万元同比下降122.40%[50] - 研发费用1292.3万元同比增长7.39%[50] - 公司2022年半年度财务费用为-56.96万元,同比下降122.4%[152] - 公司2022年半年度研发费用为1292.31万元,同比增长7.4%[152] - 销售费用为1437.94万元,同比增长15.5%[154] - 研发费用为107.38万元,同比下降69.3%[154] 现金流量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58亿元人民币同比大幅增长1155.39%[23]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2.58亿元同比上升1155.39%[50]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2.58亿元,同比增长1154.8%[164]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605亿元,同比大幅增长5157.8%[168]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17亿元同比下降1598.91%[50]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1.17亿元,同比减少1599.3%[164]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849亿元,主要由于投资支付现金3.5亿元[168] -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80亿元同比下降536.26%[50]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现金3137.92万元,同比下降47.6%[168] - 收到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2.842亿元,同比大幅增加[168] - 购建固定资产等长期资产支付现金868.98万元,同比增长71.2%[168]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1.132亿元,较期初减少3980.77万元(-26.0%)[166] 资产与负债变动 - 总资产19.37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增长5.05%[2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10.33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增长2.69%[23] - 预付款项减少33.84%至10,812,070.92元,占总资产比例从0.89%降至0.56%[53] - 其他应收款增加42.61%至44,818,709.51元,占总资产比例从1.70%升至2.31%[53] - 持有待售资产增加45.33%至221,523,214.74元,占总资产比例从8.27%升至11.44%[53] - 短期借款增加100.00%至19,999,654.26元,占总资产比例从0.54%升至1.03%[53] - 应付职工薪酬减少77.14%至6,779,644.86元,占总资产比例从1.61%降至0.35%[53] - 其他应付款减少34.25%至357,332,161.22元,占总资产比例从29.47%降至18.45%[53] - 递延收益增加151.87%至458,888,749.75元,占总资产比例从9.88%升至23.69%[53] - 货币资金期末余额为1.132亿元,较期初1.53亿元下降26%[135]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余额为4.944亿元,较期初3.856亿元增长28.2%[135] - 应收账款期末余额为1.151亿元,较期初0.899亿元增长28.1%[135] - 持有待售资产期末余额为2.215亿元,较期初1.524亿元增长45.4%[135] - 流动资产合计期末余额为11.443亿元,较期初9.754亿元增长17.3%[135] - 非流动资产合计期末余额为7.929亿元,较期初8.687亿元下降8.7%[139] - 资产总计期末余额为19.371亿元,较期初18.441亿元增长5%[139] - 递延收益期末余额为4.589亿元,较期初1.822亿元增长151.8%[141]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期末余额为10.327亿元,较期初10.056亿元增长2.7%[141] - 母公司货币资金期末余额为1.028亿元,较期初1.175亿元下降12.5%[143] - 公司持有待售资产从1.52亿元增至2.21亿元,增长44.7%[146] - 公司递延收益从1.59亿元增至4.36亿元,增长174.7%[148] - 公司短期借款从1000万元增至2000万元,增长100%[146] - 公司合同负债从2216.31万元降至1358.08万元,下降38.7%[146] 所有者权益与综合收益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为10.056亿元,其中未分配利润1.796亿元[174] - 综合收益总额为2415.65万元,其中其他综合收益为-611.66万元[176] - 盈余公积增加302.73万元,系本期提取[176] - 资本公积增加289.09万元,主要来自其他所有者投入[176] - 公司实收资本保持稳定为644,000,000元[182][183][186][192] - 资本公积从136,616,047.15元下降至64,852,731.57元,降幅52.5%[183][186][192] - 未分配利润从201,930,768.98元增长至222,877,111.46元,增幅10.4%[183][186][192]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从1,058,329,501.27元下降至1,000,827,770.02元,降幅5.4%[183][186][192] - 少数股东权益从-96,126,479.67元改善至-23,607,637.75元,改善幅度75.4%[183][186][192] - 所有者权益合计从962,203,021.60元下降至977,220,132.27元,降幅1.6%[183][186][192] - 其他综合收益从2,779,818.25元转为-6,532,844.62元,下降幅度335%[183][186][192] - 盈余公积从73,002,866.89元增长至75,630,771.61元,增幅3.6%[183][186][192] - 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为1,164,935,363.48元[195] - 母公司未分配利润为310,928,882.37元[195] - 公司期末所有者权益总额为11.88亿元人民币[197] - 公司期初所有者权益总额为11.62亿元人民币[197] - 本期所有者权益增加706.18万元人民币[197] - 其他综合收益减少931.27万元人民币[197] - 未分配利润增加1619.59万元人民币[197] - 本期综合收益总额为958.80万元人民币[200] - 所有者投入资本增加17.86万元人民币[200] - 本期提取盈余公积270.48万元人民币[200] - 资本公积增加17.86万元人民币[197] - 实收资本(或股本)保持6.44亿元人民币不变[197] 子公司与投资表现 - 控股子公司杨凌金海净利润增幅达到103%[44] - 杨凌金海实现净利润31.09万元,扭亏为盈[63] - 捷门生物实现净利润1,565.35万元,总资产达25,477.01万元[63] - 开曼药明海德实现净利润3,867.80万元,营业收入达59,440.51万元[63] - 公司投资收益因药明海德业务发展而明显增加[44] - 公司2022年半年度投资收益为1160.35万元,同比下降9.9%[152] - 投资收益为1115.97万元,同比基本持平[154] - 公司对开曼药明海德持股比例为30%[112] - 药明海德疫苗合同增长至16个含6个新冠疫苗项目[50] 研发与产品进展 - 公司及子公司拥有新兽药证书18项和医疗器械注册证54项[33] - 公司获得专利授权105项其中发明专利8项另有5项软件著作权[33] - 捷门生物保证每年至少5个以上新产品上市[33] - 子公司捷门生物开辟抗原抗体制备平台等四大诊断试剂研发平台[33] - 公司采用悬浮培养工艺生产高品质口蹄疫灭活疫苗[32] - 公司拥有8项兽用疫苗产品研发进展,其中1项已获新兽药证书[37] - 公司拥有23项体外诊断试剂研发项目,其中2项已取得产品注册证[37][39] - 禽流感三价DNA疫苗处于试行规程及质量标准审查阶段[37] - 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抗原检测试剂盒已完成研发并递交注册资料[37] - 乳胶粒子单批产量实现翻倍,产能显著提升[43] - 乳胶粒子表面羧基含量测定方法偏差控制在10%以内[43] 行业与市场背景 - 国内体外诊断市场中生化诊断和免疫诊断试剂合计占市场份额60%[29] - 免疫诊断目前在国内体外诊断市场占比最高达到38%[29] - 全球跨国巨头占据中国IVD市场超56%的份额[29] - 兽药行业受新版GMP政策影响加速规范化进程[29] 公司运营与战略 - 公司完成上海生产基地搬迁并转型为集团总部[32] - 公司报告期内无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7] - 公司报告期内财务报告未经审计[6] - 公司控股股东为上海豪园创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14] - 非经常性损益总额551.05万元人民币主要来自政府补助201.45万元人民币[25] - 公司2022年半年度信用减值损失为-347.12万元,同比增长163.7%[152] - 其他综合收益税后净额为-611.66万元,同比改善34.3%[158] - 营业收入为5338.69万元,同比下降15.7%[154] 股东与股权结构 - 普通股股东总数33,915户,无优先股股东[128] - 第一大股东上海豪园创业投资持股226,197,938股(占比35.12%)[128] - 前十大股东中章建平家族(一致行动人)合计持股109,433,420股(占比16.99%)[130] - 公司股份总数及股本结构报告期内未发生变化[127] - 无限售条件流通股占比100%,前十大股东均持有人民币普通股[130] - 公司第一期员工持股计划累计购买公司股票12,030,000股,占总股本比例1.87%[71] - 员工持股计划参与总人数81人,其中董监高7人持有份额6751万份,其他员工74人持有份额3249万份[71] 承诺与协议 - 公司承诺若股价连续20个交易日低于每股净资产将启动稳定措施(包括控股股东增持、公司回购、董事及高管增持等)[86] - 公司承诺若招股说明书存在虚假记载导致投资者损失将依法赔偿并可能按发行价加同期存款利息回购全部新股[86] - 公司承诺若未履行公开承诺将以自有资金补偿投资者损失且12个月内不得发行证券[89] - 控股股东上海豪园承诺所持股份上市后36个月内不转让(已于2015年履行完毕)[89] - 控股股东上海豪园承诺锁定期满后两年内减持价格不低于发行价(除权除息调整后)[89] - 控股股东上海豪园承诺若上市后6个月股价连续20日低于发行价则锁定期自动延长6个月[89] - 控股股东上海豪园承诺避免从事与公司主营业务构成竞争的业务活动[89] - 上海豪园承诺若招股说明书虚假致投资者损失将依法赔偿[92] - 上海豪园承诺若招股说明书虚假将依法回购股份 回购价格为发行价加同期银行存款利息[92] - 张海明所持股份上市后36个月内不得转让[92] - 张海明每年转让股份不得超过其持股总数的25%[92] - 张海明锁定期满后两年内减持价格不低于发行价[92] - 张海明承诺上市后6个月内若股价连续20日低于发行价则锁定期自动延长6个月[92] - NAVIGATION FIVE LIMITED承诺锁定期届满后两年内每年减持不超过所持股份数量的70%[95] - 张悦所持股份上市后36个月内不得转让[95] - 张悦锁定期满后两年内减持价格不低于发行价[95] - 张悦承诺上市后6个月内若股价连续20日低于发行价则锁定期自动延长6个月[95] - 百灏投资有限公司承诺锁定期满后两年内每年减持股份不超过所持股份数量的70%[98] - 张海明于2017年8月4日增持222,360股股票并承诺12个月内不减持[101] - 公司第一期员工持股计划全体持有人放弃除分红权外的所有股东权利包括表决权和投票权[101] - 张海明放弃因参与员工持股计划而间接持有股份的表决权及其他除收益权外的所有权利[101] - 张悦放弃因参与员工持股计划而间接持有股份的表决权及选举权与被选举权[101] - 陈晓放弃因参与员工持股计划而间接持有股份的表决权及管理委员会任职权利[101] - 张海明放弃作为资管计划A类份额委托人除收益权外的所有股东权利包括表决权[101] - NAVIGATION FIVE LIMITED承诺不从事与公司主营业务构成竞争关系的业务[98] - 百灏投资有限公司承诺不直接或间接从事与公司相同或相似的竞争性业务[98] - 张海明承诺在员工持股计划期间不与其他参与人签署一致行动协议[98] - 捷门生物2018年承诺净利润不低于人民币3100万元[104][107] - 捷门生物2019年承诺净利润不低于人民币3600万元[104][107] - 捷门生物2020年承诺净利润不低于人民币4600万元[104][107] - 捷门生物三年累计承诺净利润总额不低于人民币1.13亿元[104][107] - 业绩未达标时补偿金额计算公式:(累计承诺净利润-累计实际净利润)/累计承诺净利润×标的股权交易价格[104][107] - 实际净利润超承诺部分50%作为管理层奖励[104][107] - 张鲁等四人需将6160万元股权转让款(占8800万元的70%)用于购买海利生物股票[104] - 上海豪园承诺2018年7月30日至2019年7月29日不减持股份[107] - 张海明承诺2018年7月30日至2019年7月29日不减持股份[107] - 首期支付股权转让价款的45%[104] 资金运作与理财 - 公司认缴出资额不超过2亿元参与设立上海润瓴投资合伙企业[115] - 公司向控股子公司杨凌金海提供短期借款额度不超过人民币4亿元[116] - 公司收到首笔征收补偿款119,230,000元[121] - 公司收到剩余征收补偿款合计278,201,625元[121] - 全部征收补偿款合计人民币397,431,625元[121] - 公司委托理财总额达人民币5.2亿元,涉及中信证券、江苏银行、交通银行等多家机构[124] - 单笔最大委托理财金额为人民币1亿元(浦发银行结构性存款)[124] - 最高年化收益率达4.61%(江苏银行浮动收益型产品)[124] - 实际获得理财收益合计人民币117.28万元(已到期产品)[124] - 所有理财均经过法定程序且无非关联交易[124] 环境与社会责任 - 控股子公司杨凌金海化学需氧量排放浓度24.7mg/l,排放总量1.367吨[74] - 杨凌金海氨氮排放浓度0.41mg/l,排放总量0.025吨[74] - 杨凌金海氮氧化物排放浓度1锅炉69.4mg/m³、2锅炉70.9mg/m³[74] - 杨凌金海化学需氧量核定年排放总量39.0吨[74] - 杨凌金海氨氮核定年排放总量3.0吨[74] - 杨凌金海污水处理站日处理能力500立方米/天[75] - 公司通过光伏发电等节能减排措施实现环境效益[83
海利生物(603718) - 2021 Q4 - 年度财报
2022-04-28 16:0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3.4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4.02%[28] - 2021年营业收入3.47亿元,同比增长34.02%[3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385.67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03.33%[2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2271.88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52.32%[28] - 基本每股收益0.08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00%[28] - 稀释每股收益0.08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00%[28]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0.04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00%[28]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4.97%同比增加4.13个百分点[28] - 对联营企业投资收益1065.55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51.94%[2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385.67万元,同比增长503.33%[38] - 公司2021年营业收入为3.474892亿元,同比增长34.02%[66][68]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5385.67万元,同比大幅上升503.33%[66] - 公司营业收入34748.92万元,同比上升34.02%[71] - 公司毛利19367.38万元,同比上升59.58%[71] - 主营业务毛利率55.77%,同比上升8.93个百分点[71][72] - 2021年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5385.67万元[7] - 2021年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53,856,680.72元[196]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销售费用为7946.84万元,同比增长53.45%[68] - 管理费用为5043.50万元,同比下降24.09%[68] - 财务费用为1206.68万元,同比下降25.99%[68] - 研发费用为2864.02万元,同比下降3.00%[68] - 销售费用7946.84万元,同比增长53.45%[81] - 公司销售费用总额为7946.84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为22.88%[117] - 销售费用中销售服务费占比最高,为3255.32万元(40.96%),其次为技术服务费2140.69万元(26.94%)[117] - 销售费用中职工薪酬为1204.91万元,占比15.16%[117] 各业务线表现 - 兽用生物制品收入24634.12万元,同比增长48.76%[71][72] - 医疗器械收入10094.80万元,同比增长8.86%[71][72] - 兽用生物制品毛利率50.69%,同比增加15.96个百分点[72] - 医疗器械毛利率68.15%,同比减少0.44个百分点[72] - 兽用生物制品营业收入2.463亿元,同比增长48.76%,毛利率50.69%[99] - 医疗器械营业收入1.009亿元,同比增长8.86%,毛利率68.15%[99] - 兽用生物制品营业成本1.215亿元,同比增长12.39%[99] - 普通销售模式金额为25997.56万元,占比74.86%;政府采购金额为8731.36万元,占比25.14%[114] 子公司和联营企业表现 - 控股子公司杨凌金海净利润同比增长76%[28] - 控股子公司杨凌金海销售额同比增长177%,亏损额大幅减少[38] - 杨凌金海市场化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77%[44] - 药明海德签订首笔海外订单总合同金额30亿美元为期20年[44] - 药明海德2021年新增8个疫苗定制合同[44] - 杨凌金海亏损额大幅减少[44] - 控股子公司杨凌金海收入增长177%,推动整体业绩提升[66][68] - 控股子公司杨凌销售同比增长177%[71] - 杨凌金海总资产4.58亿元净资产-1.23亿元营业收入1.5亿元净利润-2170.44万元[126] - 捷门生物总资产2.42亿元净资产2.19亿元营业收入1.01亿元净利润5301.01万元[126] - 开曼药明海德总资产23.13亿元净资产6.89亿元营业收入12.71亿元净利润3610.43万元[126] - 牧海生物总资产3176.57万元净资产3174.44万元营业收入0元净利润-171.02万元[126] 研发投入与进展 - 研发投入总额2948.02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8.49%[82] - 研发人员数量占公司总人数比例为26.94%[85] - 公司获得9项实用新型专利及1项新兽药证书[100] - 捷门生物新增9个医疗器械注册证,累计持有56个产品注册证及30项专利[101][107] - 研发投入资本化比重25.75%,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比例4.58%[107] - 猪圆环病毒2型重组杆状病毒疫苗处于复核检验阶段[104] - 新型冠状病毒抗体检测试剂盒处于初审补正阶段[104] - 副猪嗜血杆菌病三价灭活疫苗通过审批注册为三类新药[107] - 捷门生物拓展1300平方米研发生产场地用于原材料开发[101] - 公司报告期内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8.49%[110] - 公司报告期内研发投入资本化比重为0.24%[110] - 研发项目中新冠相关投入显著:新冠病毒特异性检测试剂投入622.11万元,新冠抗原检测试剂盒投入116.93万元[113] - 公司研发投入金额低于同行业平均水平13711.51万元[110] - 捷门生物每年至少有5-10个新产品试制完成的目标[44] - 捷门生物通过自主研发每年保证至少5个以上新产品上市[56] - 禽流感(H5+H7)三价DNA疫苗处于试行规程及质量标准审查阶段[56] - 猪圆环病毒2型重组杆状病毒、猪肺支原体二联灭活疫苗处于复核检验阶段[56] - 犬瘟、细小病毒病、腺病毒病三联活疫苗处于复核阶段[56] - 副猪嗜血杆菌病三价灭活疫苗已获得新兽药证书[56] - 副猪嗜血杆菌病三价灭活疫苗于2021年7月16日获得新兽药证书[41] - 禽流感(H5+H7)三价DNA疫苗于2021年9月提交申报材料[41] - 捷门生物获得上海市高新技术企业和嘉定区企业技术中心称号[44] - 公司控股子公司杨凌金海检测中心于2020年12月30日获得CNAS实验室认可证书[56] - 山东海利生产车间通过GMP静态验收预计2022年一季度进行动态验收[41] - 捷门生物新冠抗原检测试剂盒和中和抗体检测试剂盒获CE准入资质[44] 现金流状况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4363.30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73.98%[28]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73.98%至43,632,976.25元[85]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上升118.39%至41,538,949.15元[85]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上升99.69%至50,008,306.63元[85]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第一季度-383,602.64元,第二季度20,903,069.87元,第三季度29,122,754.05元,第四季度-6,009,245.03元[32] 资产和负债变化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余额385,594,178.44元,较期初减少117,137,065.50元[37] - 报告期末资产总额为18.44093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21%[66] - 资产负债率为46.47%,负债总额为8.569006亿元[66] - 应收账款同比增长50.04%至89,896,504.89元,占总资产比例4.87%[86] - 预付款项同比增长61.77%至16,342,565.78元[88] - 其他应收款同比增长550.69%至31,428,233.14元[88] - 持有待售资产同比增长464.19%至152,430,304.85元[88] - 在建工程同比下降95.07%至2,944,682.86元[88] - 应付职工薪酬同比增长425.41%至29,652,461.02元[88] 季度财务数据 - 第一季度营业收入101,070,953.49元,第二季度67,065,078.18元,第三季度99,189,592.43元,第四季度79,963,554.38元[32] - 第一季度归母净利润13,445,688.18元,第二季度12,833,359.02元,第三季度10,272,991.60元,第四季度17,304,641.92元[32] - 扣非归母净利润第一季度11,511,187.86元,第二季度6,378,010.56元,第三季度822,875.79元,第四季度4,006,719.59元[32] 非经常性损益 - 非经常性损益总额31,137,886.92元,其中委托他人投资或管理资产损益25,238,802.94元[34] - 政府补助5,559,677.34元,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7,416,297.46元[34] 利润分配政策 - 2021年度不进行现金分红、送股及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7] - 母公司可供股东分配利润为3.11亿元[7] - 母公司可供股东分配利润为310,928,882.37元[196] - 2021年度不进行现金分红、送股及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196] - 公司现金分红政策要求现金分红比例不低于当年可分配利润的30%[191] - 未分配利润将用于杨凌金海二期项目建设及借款归还[197] - 未分配利润将用于IVD领域新业务拓展[200] 投资与并购活动 - 公司完成对杨凌金海40%股权的收购,收购价格为5600万元,并同步增资8000万元[120] - 公司通过股份置换获得开曼药明海德30%股份,并认购其增发股份4050万美元[120] - 股权投资杨凌金海金额1.91亿元持股比例76.07%[121] - 股权投资捷门生物金额2.98亿元持股比例100%[121] - 股权投资开曼药明海德金额2.18亿元持股比例30%[121] - 股权投资牧海生物金额3812.11万元持股比例100%[121] - 股权投资杭州树辰金额1600万元持股比例40%[124] - 股权投资山东海利金额1000万元持股比例100%[124] - 开曼药明海德需支付增资款5,040万美元[200] - 公司2018年6月完成对上海捷门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的全资收购[49] - 公司与药明生物合作成立药明海德提供疫苗CDMO服务[49] 行业与市场环境 - 2021年1月上旬生猪价格创36元/公斤新高后回落,10月初跌破11元/公斤创近年新低[45] - 中国兽药生产企业1633家中年销售额2亿元以下企业占比超95%[45] - 国内体外诊断市场被跨国巨头占据超56%市场份额[48] - 免疫诊断占国内体外诊断市场份额达38%[48] - 生化诊断和免疫诊断试剂市场合计占市场份额60%[48] - 生猪养殖行业2021年下半年进入亏损周期[45] - 新版兽药GMP要求所有生产企业2022年6月1日前达标[45] - 国内生物制品企业119家,化学药品企业1514家[45] - 中国IVD行业生产企业约400家,国内企业市场份额总和不超过40%[132] - 罗氏、丹纳赫、雅培、希森美康、西门子5家跨国公司占据国内市场36.8%份额[132] 公司战略与业务规划 - 公司实施"动保+人保"双轮驱动战略,通过收购杨凌金海夯实动保业务基础[133] - 动保业务以口蹄疫疫苗为重点,扩大政府采购数量和市场化产品销量[134] - IVD业务开展IgG4、CKMB、KL-6等新检测项目研发[136] - 计划搭建化学发光和分子检测新技术平台[136] - 加快新冠抗原诊断试剂研发申报,力争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突破[136] - 公司产品覆盖全国超过13000个规模化养殖场[52] - 公司已与国内大部分主要养殖企业保持业务联系[52] - 捷门生物产品已出口至英国、土耳其、印度、保加利亚、埃及、奥地利等国家和地区[52] - 公司建立了"产-销-存联动机制"并通过ERP管理系统保证信息流转[52] 风险因素与管理 - 动物疫情风险中提及非洲猪瘟仍有发生,对口蹄疫等重大疫病保持关注[137] - 新兽药研发需符合GCP第2337号公告和GLP/GCP 2464号公告要求[137] - 公司通过自主研发、技术引进、联合开发等方式应对政策变动风险[137] - 公司及子公司实验室通过CNAS认证,研发投入进一步加大[140] - 公司实验室未达三级或四级,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实验需合作研发[140] - 捷门生物新产品研发转化周期需1年或更长[140] - 捷门生物产品注册周期一般为1-2年[140] - 捷门生物拥有20余年生物化学原料制备经验[140] - 捷门生物部分新产品原料仍依赖进口[140] 公司治理与人员 - 公司报告期末在职员工总数542人,其中母公司102人,主要子公司440人[186] - 公司员工专业构成:生产人员266人(占总数49.1%),销售人员67人(12.4%),技术人员146人(26.9%),行政人员52人(9.6%),管理人员11人(2.0%)[186] - 公司员工教育程度:硕士及以上37人(占总数6.8%),本科185人(34.1%),专科205人(37.8%),高中及以下115人(21.2%)[186] - 公司采用宽带薪酬理念,结合岗位价值和个人能力确定薪酬水平,并实行绩效考核制度[187] - 劳务外包工时总数为286,576小时[190] - 劳务外包支付报酬总额为1,716,653.29元[190] - 公司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年度税前报酬总额合计为459.59万元[151][154] - 报告期末全体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实际获得的报酬合计382.07万元[170] - 董事长张悦持股数量为8,452,500股且年度无变动[151] - 董事兼总经理陈晓获得最高个人报酬58.50万元[151] - 董事方章乐持有最大个人股数29,433,351股[151] - 离任董事张鲁减持1,079,383股(减幅100%)[154] - 监事会主席徐帆洪获得报酬70.33万元(监事中最高)[151] - 财务负责人林群获得报酬34.47万元[151] - 独立董事年度报酬范围为1.50-3.50万元[151][154] - 离任董事长张海明持股12,486,250股且从关联方获取报酬[151] - 职工代表监事钮雪根获得报酬38.58万元[151] - 张海明持有公司20多项美国和欧洲数字电视专利[158] - 徐帆洪在国内外专业期刊发表20余篇论文[158] - 陈连勇参与研发年销售额超数十亿美元的VYTORIN/ZETIA药物[160] - 陈连勇持有6项美国发明专利[160] - 张鲁曾担任上海市科委星火计划项目课题负责人[160] - 张海明自1999年12月22日起担任上海豪园法定代表人兼执行董事[163] - 公司实际控制人张海明通过上海豪园创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持股[158][163] - 陈连勇领导投资包括海利生物在内的多项中国生命科学领域项目[160] - 通和资本与毓承资本于2017年5月合并组建通和毓承基金[160] - 张鲁曾作为访问学者参与澳大利亚Griffith大学细菌耐药性研究[160] - 张海明(离任)在WuXi Vaccines Ireland Limited担任董事,任期自2019年6月20日开始[165] - 张海明(离任)在WuXi Vaccines (Hong Kong) Limited担任董事,任期自2020年4月16日开始[165] - 张海明(离任)在WuXi Vaccines (Cayman) Inc.担任董事,任期自2020年9月18日开始[165] - 陈连勇(离任)在6 Dimensions Capital, L.P.担任执行事务合伙人委派代表,任期自2018年8月开始[167] - 陈连勇(离任)在China Life Sciences Fund, L.P.担任执行事务合伙人委派代表,任期自2013年1月开始[167] - 陈连勇(离任)在China Life Sciences Fund, GP, LLC担任执行事务合伙人委派代表,任期自2013年1月开始[167] - 陈连勇(离任)在欧康维视生物医药(上海)有限公司担任董事长,任期自2018年5月开始[167] - 陈连勇(离任)在礼进生物医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担任董事,任期自2018年9月开始[167] - 陈连勇(离任)在基准医疗(香港)有限公司(AnchorDx Group HK Limited)担任董事,任期自2017年10月开始[167] - 陈连勇(离任)在Engine Biosciences Pte. Ltd.担任董事,任期自2018年1月开始[167] 董事会与委员会活动 - 公司于2021年4月22
海利生物(603718) - 2022 Q1 - 季度财报
2022-04-28 16:0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8508.04万元,同比下降15.82%[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59.57万元,同比下降21.20%[5]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869.38万元,同比下降24.48%[5] - 基本每股收益0.016元,同比下降21.65%[5]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05%,同比下降0.21个百分点[5] - 2022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8508万元,较2021年同期的1.01亿元下降15.8%[31] - 净利润增长10.2%至11,252,852.09元[34]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总成本同比下降17.5%至72,908,621.76元[34] - 销售费用大幅下降44.3%至12,957,119.23元[34] - 管理费用增长51.8%至16,822,692.23元[34] - 研发费用增长21.6%至6,231,770.42元[34] - 财务费用由正转负为-57,849.09元[34] 现金流量表现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5131.47万元,同比下降13277.06%[5]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负51,314,739.29元[40]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负60,197,781.91元[40]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现金下降37.2%至44,085,140.12元[40] - 支付给职工现金激增137.6%至45,092,434.24元[40]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982.87亿元人民币,对比上年同期为50亿元人民币[42]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916.85亿元人民币,对比上年同期为423.64亿元人民币[42]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620.73亿元人民币,对比期初1537.58亿元人民币[42] - 汇率变动对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影响为-697.1万元人民币,对比上年同期40.42万元人民币[42] - 筹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为171.34亿元人民币[42] 资产和负债变化 - 货币资金从2021年末的1.53亿元下降至2022年3月末的6207万元,降幅达59.4%[25] - 交易性金融资产增长12.8%,从2021年末的3.86亿元增至2022年3月末的4.35亿元[25] - 应收账款同比增长24.1%,从8989万元增至1.12亿元[25] - 短期借款大幅增加100%,从999万元增至2000万元[29] - 合同负债增长13.1%,从3262万元增至3688万元[29] - 应付职工薪酬下降88.9%,从2965万元降至330万元[29] - 总资产18.19亿元,较上年度末下降1.37%[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10.14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0.81%[8]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从10.06亿元增至10.14亿元,增长0.8%[31] - 未分配利润从1.80亿元增至1.89亿元,增长5.3%[31] 非经常性损益 -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合计190.22万元,主要为政府补助78.92万元[9] 业务发展 - 控股子公司杨凌金海在13个省/市政府采购业务中标[18] - 公司委托理财总额达人民币3.2亿元,涉及中信证券、江苏银行及交通银行等机构[22]
海利生物(603718) - 2021 Q3 - 季度财报
2021-10-29 16:0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第三季度营业收入为99,189,592.43元,同比增长29.24%[7] - 年初至报告期末营业收入为267,325,624.10元,同比增长36.82%[7] - 第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0,272,991.60元,同比增长103.18%[7] - 年初至报告期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6,552,038.80元,同比增长438.39%[7] - 第三季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822,875.79元,同比下降83.57%[7] - 年初至报告期末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8,712,074.21元,同比增长368.88%[7] - 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36.82%[2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438.39%[20] - 2021年前三季度累计净利润相比2020全年增长309.47%[20] - 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36.8%至2.67亿元,较去年同期的1.95亿元显著提升[36] - 净利润实现扭亏为盈,达到3220.51万元,去年同期亏损2267.13万元[36]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655.2万元,对比上年同期的678.91万元增长438.3%[39] - 少数股东损益为-434.69万元,对比上年同期的-2946.04万元改善85.2%[39] - 综合收益总额为1836.89万元,对比上年同期的-2234.89万元实现扭亏为盈[39]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成本同比增长28.5%至1.31亿元,去年同期为1.02亿元[36] - 销售费用同比大幅增长48.4%至5813.59万元,去年同期为3917.11万元[36] - 管理费用同比下降30.0%至3476.31万元,去年同期为4964.50万元[36] - 财务费用同比下降80.6%至255.62万元,主要因利息费用从1336.43万元降至285.02万元[36] 业务线表现 - 控股子公司杨凌金海单季主营业务收入5078万元同比增长200%[23] - 杨凌金海1-9月累计销售额1.09亿元[23] 现金流量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9,642,221.28元,同比增长818.05%[11]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964.22万元,对比上年同期的540.74万元增长818.0%[43]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9747.94万元,对比上年同期的-5654.04万元扩大72.4%[43]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134.23万元,对比上年同期的2493.29万元增长65.8%[45]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2.21亿元,对比上年同期的1.85亿元增长19.6%[43] -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为9402.05万元,对比上年同期的7401.55万元增长27.0%[43] - 收回投资收到的现金为16.58亿元,对比上年同期的13.94亿元增长18.9%[43]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1136.02万元,对比上年同期的2477.48万元下降54.2%[45] 资产和负债状况 - 总资产为1,800,201,906.79元,较上年度末增长0.75%[1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为1,006,664,429.61元,较上年度末下降4.88%[11] - 货币资金余额11,512,191.96元[29] - 交易性金融资产余额496,997,036.50元[29] - 应收账款余额104,090,509.70元[29] - 存货余额124,637,845.63元[29]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为10.07亿元,较期初的10.58亿元减少4.8%[33] - 固定资产减少16.9%至3.12亿元,期初为3.75亿元[31] - 合同负债增长23.9%至4287.51万元,期初为3459.01万元[31] - 公司总资产为17.87亿元人民币[49][54] - 流动资产合计7.42亿元人民币,占总资产41.5%[49] - 非流动资产合计10.44亿元人民币,占总资产58.5%[49] - 存货为1.16亿元人民币[49] - 商誉为2.24亿元人民币[49] - 总负债为8.25亿元人民币,资产负债率46.2%[52] - 其他应付款为5.58亿元人民币,占流动负债87.2%[52]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为10.58亿元人民币[52] - 少数股东权益为-0.96亿元人民币[52] - 未分配利润为2.02亿元人民币[52] 其他财务数据 - 基本每股收益为0.056758元/股,同比增长438.39%[11] - 委托理财总金额82,136万元[26] - 资产处置收益大幅改善至742.51万元,去年同期为亏损161.67万元[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