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化装备(600579)
icon
搜索文档
克劳斯:克劳斯玛菲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参加中国中化控股有限责任公司所属上市公司2022年度集体业绩说明会的公告
2023-05-05 10:04
证券代码:600579 证券简称:克劳斯 编号:2023-030 克劳斯玛菲股份有限公司 本次投资者说明会以现场交流、视频直播和网络文字互动形式召开,公司将 就 2022 年度和 2023 年第一季度的经营成果及财务指标的具体情况与投资者进 行互动交流和沟通,在信息披露允许的范围内就投资者普遍关注的问题进行回答。 二、业绩说明会召开的时间、地点 关于参加中国中化控股有限责任公司所属上市公司 2022 年度暨 2023 年第一季度集体业绩说明会的公告 本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 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法律责任。 重要内容提示: 克劳斯玛菲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已于 2023 年 4 月 29 日在上海 证券交易所网站(www.sse.com.cn)披露了《2022 年年度报告》和《2023 年第一 季度报告》。为方便广大投资者更全面、深入地了解中国中化控股有限责任公司 (以下简称"中国中化")所属上市公司,充分展示公司的经营业绩、发展前景 等情况,根据中国中化控股统一安排,公司将于中国中化所属的其他 6 家上交所 上市公司于 202 ...
克劳斯(600579) - 2023 Q1 - 季度财报
2023-04-28 16:00
收入和利润表现 - 营业收入为25.9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3.42%[5] - 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33.4%至25.90亿元人民币[17]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38亿元人民币[5] - 净亏损同比扩大87.9%至3.38亿元人民币[17]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3.40亿元人民币[5] - 基本每股收益为-0.68元/股[6] - 基本每股亏损0.68元人民币[18]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0.18%,同比下降6.40个百分点[6] 成本和费用变化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22.6%至6935.12万元人民币[17] - 财务费用同比增长129.6%至9173.14万元人民币[17] 现金流表现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09亿元人民币[5]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28.67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25.03亿元增长14.5%[19]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09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1.93亿元恶化163.9%[19] -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为20.95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17.68亿元增长18.5%[19] - 支付给职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为8.22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7.42亿元增长10.7%[19]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53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0.73亿元恶化380.8%[20]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81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0.82亿元显著改善563.2%[20]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5.55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9.57亿元下降42.0%[20]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4.83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3.63亿元恶化33.1%[20] - 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支付的现金为3.59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0.79亿元增长356.9%[20] - 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为4.14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5.23亿元下降20.8%[20] - 货币资金环比减少40.4%至7.13亿元人民币[15] 资产负债项目变动 - 应收账款环比下降5.8%至18.92亿元人民币[15] - 短期借款环比增长9.6%至14.22亿元人民币[16] - 合同负债环比下降4.2%至26.55亿元人民币[16] - 在建工程环比大幅增长78.7%至4.63亿元人民币[16] - 总资产为199.38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0.64%[6]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为31.42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0.01%[6] 业绩变动原因 - 营业收入增长主要由于公司在手订单处于近年高位及主要子公司按时生产交付[8] - 净利润下降主要由于主营业务成本上升、欧洲利率上升导致融资成本增加及未确认部分亏损的递延税影响[8]
克劳斯(600579) - 2022 Q4 - 年度财报
2023-04-28 16:00
根据您的要求,我已将提供的所有关键点按照单一维度主题进行分组。归类遵循了“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各条业务线表现”、“各地区表现”、“管理层讨论和指引”等主要类别,并确保了每个主题下的要点均来自原文且附有正确的文档ID引用。 财务表现:收入与利润 - 公司2022年营业收入为104.296亿元,同比增长5.83%[22] - 公司2022年扣除与主营业务无关的业务收入和不具备商业实质的收入后的营业收入为102.451亿元[22] - 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同比上涨5.83%[24] - 公司总营业收入为104.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83%[67] - 公司2022年合并净利润为-16.179亿元[5] - 公司2022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6.562亿元[23] - 公司2021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46亿元[22] - 公司2020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3亿元[22] - 2022年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为16.18亿元,比去年同期大幅增亏[2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6.18亿元[60] - 基本每股收益为-3.24元/股,2021年为-0.34元/股[24]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为-3.32元/股,2021年为-0.21元/股[24] - 基本每股收益为-3.24元,同比下降2.90元[60]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39.99%,比去年同期减少35.24个百分点[24]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40.93%,比去年同期减少38.00个百分点[24]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39.99%,同比下降35.24个百分点[60] - 第四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1.87亿元,显著低于前三季度[27] - 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为2839.97万元[29] - 持有交易性金融资产等产生的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为7125.46万元[30] - 衍生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产生收益4894.04万元[31] - 衍生金融负债公允价值变动产生收益1911.10万元[31] - 计提商誉减值准备10.01亿元,导致利润减少[80] - 2022年计提商誉减值准备10.01亿元人民币[109] 财务表现:成本与费用 - 营业成本为84.86亿元,同比增长7.40%[63] - 直接材料成本为60.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24%[69] - 财务费用为2.84亿元,同比增长106.51%[63] 财务表现:现金流 - 公司2022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916.57万元,同比下降108.79%[23]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916.57万元,同比下降108.79%[63]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大幅下降至-5916.57万元,同比下降108.79%[79] - 第四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16亿元,为全年唯一正值的季度[27]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8.28亿元,主要因海外搬迁项目支出[79]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激增至5.80亿元,同比上升10539.28%[79] 财务表现:资产与负债 - 公司2022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34.917亿元,同比下降28.08%[23] - 公司2022年末总资产为200.659亿元,同比增长18.06%[23] - 公司母公司期末可供股东分配利润为-12.713亿元[5] - 资产总额为200.66亿元,同比增长18.06%[6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资产为34.92亿元,同比下降28.08%[60] - 资产负债率为82.60%,同比上升11.17个百分点[60] - 存货增长44.01%至37.91亿元,因供应链影响及新签订单备货[83] - 在建工程增长220.04%至2.59亿元,主因海外搬迁项目[83] - 使用权资产飙升465.50%至29.23亿元,源于海外租赁生产基地扩张[83] - 短期借款增长129.24%至12.97亿元,反映子公司融资需求增加[83] - 合同负债增长23.95%至27.70亿元,显示订单预收款增加[83] - 境外资产占比达82.92%,规模为166.38亿元(按万元单位折算)[87] 业务表现:订单情况 - 公司2022年新签订单130.11亿元,同比增长11.25%[33] - KM集团新签订单14.54亿欧元(约107.8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2.63%[33] - 天华院新签订单16.62亿元,同比增长3.49%[33] - 福建天华新签订单5.60亿元,同比增长102.17%[33] - 公司在手订单85.6亿元,较2021年末增加30.59%[34] - KM集团在手订单9.77亿欧元(约72.49亿元人民币),较2021年末增加32.21%[34] - 天华院在手订单11.56亿元,较2021年末减少3.18%[34] - 福建天华在手订单1.55亿元,较2021年末增加6.89%[34] 业务表现:分业务线收入 - 注塑成型业务收入为56.4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9.00%[67] - 挤出成型业务收入为19.9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5.00%[67] - 反应处理技术业务收入为7.7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9.99%[67] 业务表现:分地区收入 - 国内营业收入为38.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8.71%[67] - 国外营业收入为66.29亿元人民币,同比减少0.36%[67] 业务与技术:橡塑机械(KM集团) - 公司橡塑机械业务受下游需求减弱和资本开支收紧影响[42] - 公司子公司KM集团是全球少数同时拥有注塑、挤出和反应成型三大技术的供应商[42][45] - KM集团注塑设备和反应成型设备主要客户为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与众多一线汽车零部件供货商保持合作[50] - KM集团挤出设备主要服务于轮胎、橡胶、包装等行业,更多提供包括高端定制化设备在内的全套解决方案[50] - KM集团致力于塑料回收利用研发,开发机械、溶剂和化学循环的工艺和产品[51] - KM集团提供数字服务解决方案包括智能连接、物联网解决方案和远程支持数字访问解决方案[52] - 公司在智能机器、集成生产和交互式服务方面持续研发投入,保障橡塑机械设备母机领域领先地位[55] - 长玻纤塑料部件重量可减轻20%以上[76] - 领菲全电动注塑机系列锁模力覆盖50吨至320吨[76] - 数字化维护技术可减少停机时间并降低维护、维修及人工成本[77] - 新型双锥双螺杆挤出压片机可减少橡胶生产线数量和厂房占地[77] - 混炼注塑成型(IMC)技术实现长玻纤增强材料一体化生产[76] - 艾星系列发泡机实现聚氨酯材料加工领域降本增效[77] - 塑料循环回收工艺技术帮助客户提高生产能效[76] - 鲁姆斯工艺聚丙烯聚合反应器具备高设计压力和小间隙尺寸[77] - GX1300注塑机生产6000小时可节电75000千瓦时并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0吨[168] - 使用EcoPac机筒保温棉可将加热时间缩短30%并降低能耗40%[168] - 公司帮助客户成功回收超过100万吨塑料[166] 业务与技术:化工装备(天华院) - 公司化工装备产品在石化、化纤、冶金等领域应用市场稳中向好[42] - 聚烯烃行业仍有较大增长空间[42] - 公司拥有60余年化工装备研发制造经验[43] - 公司子公司天华院干燥技术及装备处于国内领先水平[43] - 公司主要产品包括大型干燥设备及成套系统、阳极保护浓硫酸冷却器等,广泛应用于化工、石油化工等10余个行业[48] - 天华院实行订单式生产经营模式,境内销售主要通过招投标或议标方式直接向客户营销[52] - 天华院监理业务收费模式包括按监理设备价值总额百分比收费、按人工时间收费和固定费用收费三种[53] - 新能源正极材料制备技术解决高能耗、低效率问题[77] - 天华院相同工序单位能耗降低18KW[168] 业务与技术:橡胶机械(福建天华) - 汽车市场发展带动轮胎需求增长推动硫化机需求[43] - 客户对液压式硫化机需求增加[43] - 公司拥有60余年硫化机产品研发制造经验[43] - 公司硫化机技术及产品处于国内先进水平[43] - 福建天华主导产品硫化机是轮胎企业必备关键技术装备,预计未来国内外轮胎市场需求将稳步增长[49] - 福建天华实行订单式生产经营模式,通过投标竞争、议标或直接商务磋商获得产品订单[53] - 新型轮胎硫化机推动轮胎生产线向绿色化、数字化转型[77] 研发投入 - 研发投入总额为3.87亿元人民币,占营业收入比例3.71%[73] - 公司研发人员数量为743人,占总员工比例12%[74] 子公司表现 - 天华院子公司总资产30.15亿元净资产10.18亿元净利润0.90亿元营业收入16.04亿元[93] - 装备卢森堡子公司总资产166.38亿元净资产21.35亿元净利润亏损16.18亿元营业收入85.86亿元[93] - 福建天华子公司总资产5.56亿元净资产0.83亿元净利润亏损0.53亿元营业收入3.19亿元[93] 公司战略与市场展望 - 公司战略定位为世界一流橡塑设备和化工装备解决方案提供商[96] - KM集团计划到2024年将中国打造成最大单体市场[97] - 预计到2031年塑料消费量年增长约3%再生塑料销售额年增长13%至2030年[97] - 公司致力于千万吨级炼油和百万吨级乙烯等装置工程的核心技术国产化研制[99] - 公司战略定位为建设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化工石化装备综合服务商[98] - 福建天华致力于成为橡胶机械行业全国领先企业,发展高端和智能制造[100] - 公司2023年将抢抓国内经济稳步发展和行业设备需求恢复性增长的时机[101] - 公司通过深入分析市场、政策和竞争推动客户群体多元化[104] 风险因素 - 公司活跃于汽车等周期性行业,KM集团业务占比相对较大[104] - 公司所处行业为充分竞争行业,面临销售价格和利润率下降风险[104] - 公司面临原材料价格上涨风险,特别是钢铁和原油等[106] - 公司以欧元、瑞士法郎和美元等多种货币结算全球业务,面临汇率波动风险[108] - 商誉减值风险主要源于KM集团未来经营状况恶化及宏观经济形势变化[109] - 下游行业需求波动可能对公司业绩产生不利影响[110] - 2016年收购装备卢森堡形成商誉4.42亿欧元(折合34.60亿元人民币)[109] - 商誉减值后期末留存额为23.18亿元人民币[109] 风险管理措施 - 公司将通过市场对冲交易降低汇率风险[108] 公司治理与股东结构 - 公司董事会由9名成员组成(含3名独立董事)[116] - 公司监事会由3名成员组成[117] - 公司建立薪酬与考核机制对高管进行绩效评价[118] - 公司严格执行信息披露制度保证透明度[121] - 公司规范关联交易并明确不存在同业竞争问题[122] - 公司所有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报告期内持股数均为0股[127] - 公司第七届董事会成员包括刘韬担任董事长[130] 白忻平担任董事[130] Michael Ruf担任董事兼首席执行官[130] 康建忠担任董事[130] Jörg Bremer担任董事兼首席财务官[130] 赵纪峰担任董事[130] 何斌辉担任独立董事[130] 王清云担任独立董事[130] 孙凌玉担任独立董事[130] - 公司第七届监事会成员包括郑智担任监事会主席[130] 唐晖担任监事[132] 郑飞担任职工代表监事[132] - 公司高级管理团队包括崔小军担任副总经理至2023年1月17日[132] 孙中心担任副总经理[132] 梁锋担任董事会秘书兼总法律顾问[132] - 2022年1月13日翟峰辞去董事会秘书职务[132] - 2022年4月29日公司第七届董事会第二十九次会议聘任梁锋为董事会秘书[132] - 梁锋于2022年8月23日正式履行董事会秘书职责[132] - 刘韬现任中国化工信息中心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党委书记、总经理[130] - 白忻平曾任中国化工橡胶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130] - Michael Ruf于2019年加入克劳斯玛菲集团有限公司历任首席运营官、首席执行官[130] - 刘韬在中国化工装备有限公司担任董事长、总经理、党委书记,任期从2020年9月7日至2022年10月27日[134] - 白忻平在中国化工橡胶有限公司担任党委书记,任期从2016年12月8日至2022年12月5日[134] - 白忻平在中国化工橡胶有限公司担任董事长,任期从2014年10月24日至2022年12月5日[134] - 刘韬在中国化工信息中心有限公司担任执行董事、党委书记、总经理,自2022年10月28日起至今[135] - 白忻平在中国化工集团有限公司担任副总经理,任期从2016年5月至2022年12月5日[135] - 赵纪峰在国新国际投资有限公司担任总经理助理,自2019年6月起至今[135] - 唐晖在北京德洋中车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担任董事长,自2020年5月起至今[135] - 唐晖在重庆德洋中车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担任董事长,自2020年4月起至今[135] - 何斌辉在浪莎股份担任独立董事,任期从2019年6月至2021年12月[136] - 何斌辉在德宏股份担任独立董事,任期从2020年12月至2022年3月[136] - 公司董事会下设四个专门委员会:审计委员会、提名委员会、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及战略委员会[143] 董事会与委员会运作 - 公司2022年共召开12次董事会会议,全部以通讯方式举行[142] - 公司所有董事(刘韬、白忻平、Michael Ruf、康建忠、Jörg Bremer、赵纪峰、何斌辉、王清云、孙凌玉)均亲自出席全部12次董事会,无缺席或委托出席[142] - 审计委员会在2022年召开4次会议,分别审议2021年度报告、2022年第一季度报告、2022年半年度报告及2022年第三季度报告[144][145] - 提名委员会报告期内召开1次会议[146] - 薪酬与考核委员会报告期内召开1次会议[147] - 公司于2022年4月29日董事会审议通过2021年度利润分配及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议案[140] - 公司于2022年4月29日董事会批准2022年度融资计划及2022年度资本支出计划[140] - 公司于2022年2月18日董事会通过2022年对外担保计划议案[140] - 公司于2022年12月30日董事会通过2023年度对外担保计划议案[140] - 公司于2022年11月22日董事会审议全资子公司慕尼黑工厂搬迁项目议案[140] - 公司于2022年12月20日董事会通过变更注册资本及修订公司章程议案[140] 高管与董事薪酬 - 公司董事、总经理Michael Ruf 2022年税前报酬总额为1658.23万元[127] - 公司财务总监Jörg Bremer 2022年税前报酬总额为861.22万元[127] - 公司副总经理崔小军2022年税前报酬总额为411.09万元[127] - 公司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2022年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合计为3202.94万元[127] - 公司独立董事何斌辉、王清云、孙凌玉2022年税前报酬均为5万元[127] - 独立董事年度报酬为税后人民币5万元/人[148] 股东大会事项 - 公司2022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于2022年3月7日召开,审议通过与中化集团财务有限责任公司签署金融服务协议暨关联交易的议案及2022年度对外担保计划议案[123] - 公司2021年年度股东大会于2022年6月29日召开,审议通过2021年度董事会工作报告、监事会工作报告、财务决算报告及年度报告等多项议案[123] - 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公司2021年度利润分配及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方案,并同意以股份回购方式替代分红的承诺[123] - 公司2022年度融资计划及资本支出计划获股东大会批准[126] 员工情况 - 公司在职员工总数6,177人(母公司6人,主要子公司6,171人)[150] - 员工专业构成:生产人员3,112人(50.4%),销售人员1,562人(25.3%),技术人员885人(14.3%),财务人员225人(3.6%),行政人员358人(5.8%),其他35人(0.6%)[150] - 员工教育程度:博士及以上22人(0.4%),硕士720人(11.7%),本科746人(12.1%),本科以下4,689人(75.9%)[151] - 劳务外包工时总数34,683小时[155] - 劳务外包支付报酬总额813,927.57元[155] 关联交易与承诺 - 中国化工
克劳斯(600579) - 2022 Q3 - 季度财报
2022-11-02 16:0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本报告期2,496,698,797.93元,同比增长4.20%[5] - 营业收入年初至报告期末6,924,518,454.23元,同比增长3.56%[5] - 前三季度营业总收入69.25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66.87亿元增长3.6%[2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本报告期-84,853,499.81元[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年初至报告期末-431,217,744.57元[5] - 前三季度净亏损4.31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2.22亿元亏损扩大94.0%[20] - 基本每股收益为-0.86元/股,同比下降186.7%[21]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财务费用年初至报告期末同比增长80.53%,主要因汇率变动导致汇兑损失[10] - 财务费用从0.97亿元人民币增至1.74亿元人民币,增幅80.5%[20] - 研发费用从1.77亿元人民币增至2.06亿元人民币,增长16.4%[20] 现金流量表现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年初至报告期末-575,342,137.75元,同比下降182.51%[6]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5.75亿元,同比由正转负下降182.5%[23]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现金84.3亿元,同比下降1.4%[23] -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现金58.07亿元,同比增长24.3%[23] - 支付给职工现金24.56亿元,同比增长5.9%[23]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4.97亿元,同比扩大124.6%[24] -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6.38亿元,同比由负转正增长222.3%[24] - 取得借款收到现金37.15亿元,同比增长580.9%[24]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8.66亿元,同比下降13.5%[24] 资产和负债关键项目变化 - 货币资金从14.07亿元人民币减少至9.41亿元人民币,下降33.1%[18] - 存货本报告期末同比增长46.07%,主要因订单增长及原材料提前采购[10] - 存货从26.33亿元人民币大幅增加至38.45亿元人民币,增长46.1%[18] - 合同负债同比增长46.14%,主要因订单增加导致预收款上涨[10] - 合同负债从22.35亿元人民币增长至32.66亿元人民币,增幅46.1%[19] - 短期借款从5.66亿元人民币激增至14.21亿元人民币,增长151.1%[19] 新签订单表现 - 前三季度公司新签订单约92.7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89%[15] - KM集团新签订单11.26亿欧元(约78.9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7.91%[15] - 天华院新签订单11.73亿元人民币,同比减少7.10%[15] - 福建天华新签订单2.1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72%[15] 在手订单情况 - 截至2022年9月30日公司在手订单约91.74亿元人民币[15] - KM集团在手订单10.78亿欧元(约75.37亿元人民币),较2021年底增加49.25%[15] - 天华院在手订单14.59亿元人民币,较2021年底增加22.24%[15] 综合收益和权益变动 - 其他综合收益税后净额从-1.49亿元转为3.19亿元,改善显著[20] - 归属母公司所有者综合收益总额为-1.12亿元,同比下降69.7%[2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本报告期末4,744,961,606.12元,较上年度末下降2.27%[6] 总资产变化 - 总资产本报告期末18,729,451,635.88元,较上年度末增长10.20%[6] - 公司总资产从2021年末169.96亿元人民币增长至2022年9月末187.29亿元人民币,增幅10.0%[18] 股东结构信息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16,768人[12] - 中国化工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持股214,723,549股,占比43.02%[12] - 中国化工装备环球控股(香港)有限公司持股71,750,400股,占比14.38%[12]
克劳斯(600579) - 2022 Q3 - 季度财报
2022-10-28 16:0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本报告期2,496,698,797.93元,同比增长4.20%[5] - 营业收入年初至报告期末6,924,518,454.23元,同比增长3.56%[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本报告期-84,853,499.81元[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年初至报告期末-431,217,744.57元[5] - 2022年1-9月营业总收入69.25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66.87亿元人民币增长3.6%[22] - 2022年1-9月净亏损4.31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2.22亿元人民币亏损扩大94.1%[22] - 基本每股收益从-0.30元/股恶化至-0.86元/股[23]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财务费用年初至报告期末同比增长80.53%,主要因汇率变动导致汇兑损益[10] - 研发费用从1.77亿元人民币增至2.06亿元人民币,增长16.4%[22] - 财务费用从0.97亿元人民币增至1.74亿元人民币,增长80.5%[22] 现金流量表现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年初至报告期末-575,342,137.75元,同比下降182.51%[6]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同比下降1.4%至84.3亿元[24]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由正转负为-5.75亿元,同比下降182.5%[24] -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同比增加24.3%至58.07亿元[24] - 支付给职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同比增加5.9%至24.56亿元[24] - 购建固定资产等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同比增加108.3%至5.07亿元[24]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97亿元,同比扩大124.6%[25] - 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同比增加580.8%至37.15亿元[25]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6.38亿元,同比实现扭亏为盈[25]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同比下降13.5%至8.66亿元[25] - 汇率变动对现金的影响为-2067万元,同比改善54.6%[25] 资产和负债变化 - 总资产本报告期末18,729,451,635.88元,较上年度末增长10.20%[6]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本报告期末4,744,961,606.12元,较上年度末下降2.27%[6] - 存货本报告期末同比增长46.07%,主要因订单增长及原材料提前采购[10] - 合同负债同比增长46.14%,主要因订单增加导致预收款上涨[10] - 公司总资产从2021年底的169.96亿元人民币增长至2022年9月30日的187.29亿元人民币,增幅10.2%[17][18] - 货币资金从14.07亿元人民币减少至9.41亿元人民币,下降33.1%[17] - 短期借款从5.66亿元人民币大幅增加至14.21亿元人民币,增长151.2%[17][18] - 存货从26.33亿元人民币增至38.45亿元人民币,增长46.1%[17] - 合同负债从22.35亿元人民币增至32.66亿元人民币,增长46.1%[18] 各业务线订单表现 - 前三季度公司新签订单92.7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89%[15] - KM集团新签订单11.26亿欧元(约78.9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7.91%[15] - 天华院新签订单11.73亿元人民币,同比减少7.10%[15] - 福建天华新签订单2.1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72%[15] - 公司在手订单91.74亿元人民币,其中KM集团在手订单10.78亿欧元(约75.37亿元人民币),较2021年底增长49.25%[15] - 天华院在手订单14.59亿元人民币,较2021年底增长22.24%[15] - 福建天华在手订单1.77亿元人民币,较2021年底增长22.26%[15] 股权结构信息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16,768人[12] - 第一大股东中国化工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持股214,723,549股,占比43.02%[12] - 第二大股东中国化工装备环球控股(香港)有限公司持股71,750,400股,占比14.38%[12]
克劳斯(600579) - 2022 Q2 - 季度财报
2022-08-29 16:0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44.2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20%[20] - 营业总收入为44.2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2%[132] - 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3.20%,但净亏损同比扩大[5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3.46亿元人民币,同比扩大[20] - 净利润亏损3.46亿元人民币,同比扩大97.0%[133] - 基本每股收益-0.69元/股,同比恶化[2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0.62元/股[21]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7.40%,同比下降4.03个百分点[2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6.61%,同比下降4.21个百分点[2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46.89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43%[20]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减少至46.89亿元,较年初的48.55亿元下降3.42%[142] - 母公司未分配利润期末为-12.59亿元人民币,较期初-12.43亿元人民币亏损扩大1.3%[130] - 母公司未分配利润为-12.59亿元,较年初的-12.43亿元进一步恶化[144] - 未分配利润期末为-13.64亿元人民币,较期初-10.17亿元人民币亏损扩大34.1%[127]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成本35.6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33%[59] - 营业总成本为48.4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3%[132] - 营业成本为35.6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3%[132] - 财务费用1.37亿元人民币同比大幅增长121.59%[59] - 财务费用为1.3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21.6%[132] - 利息费用为9613.50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6%[132] 现金流量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67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35.52%[20]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3.67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35.52%[59]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67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35.5%[137]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由正转负,2022年上半年为-165.49万元,而2021年同期为4,665.68万元[139]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59亿元人民币,同比扩大69.0%[137]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05亿元人民币,同比改善198.5%[137]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20万元,而2021年同期为700万元[139]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8.81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8.9%[138]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降至139.09万元,较期初的524.58万元下降73.48%[139] - 公司采购商品支付现金较去年同期增加,影响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22]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大幅下降至145.76万元[139] - 收到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锐减至0.82万元,较2021年同期的5,001.94万元下降99.98%[139] - 支付给职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减少至7.5万元,同比下降72.53%[139]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在2022年上半年为0,而2021年同期有5,000万元的大额支出[139] 资产和负债关键指标变化 - 货币资金9.67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1.26%[61] - 货币资金期末余额为9.67亿元人民币,较期初14.07亿元人民币下降31.2%[127] - 应收票据1.51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8.81%[61] - 应收账款期末余额为20.21亿元人民币,较期初19.12亿元人民币增长5.7%[127] - 存货增加至35.5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5.06%,主要因原材料价格上涨、订单增长及供应链紧张导致提前采购[62] - 存货期末余额为35.56亿元人民币,较期初26.33亿元人民币增长35.1%[127] - 流动资产合计期末为89.24亿元人民币,较期初81.02亿元人民币增长10.1%[127] - 总资产176.6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91%[20] - 在建工程增至1.9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46.22%,因海外搬迁项目按计划进行[62] - 开发支出降至1.11亿元人民币,同比减少55.37%,因项目完成结转无形资产[62] - 短期借款增至7.5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3.64%,因子公司银行借款增加[62] - 短期借款期末余额为7.56亿元人民币,较期初5.66亿元人民币增长33.6%[127] - 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降至1.04亿元人民币,同比减少97.02%,因子公司偿还到期长期借款[62] - 一年内到期非流动负债期末为1.04亿元人民币,较期初34.97亿元人民币下降97.0%[127] - 长期应付款大幅增至12.7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6,853.12%,因子公司股东贷款展期[62] - 合同负债期末余额为28.37亿元人民币,较期初22.35亿元人民币增长26.9%[127] 各业务线表现 - KM集团挤出设备产品分为单螺杆挤出机和双螺杆挤出机,主要应用于橡胶、泡沫、薄膜、管材、型材/板材等领域[33] - KM集团是全球领先的挤压系统供应商,为复合、管材、型材和片材挤出、物理发泡以及轮胎和技术分级橡胶的生产提供系统设备[33] - KM集团反应成型部门提供混合和计量机器、模具、模具搬运和自动化设备,涵盖项目从规划、设计到生产实施的全生命周期[34] - KM集团提供数字服务解决方案包括维修、零备件更换、翻新、系统安装配置、操作培训及全球备件物流等增值服务[34] - KM集团业务分为新机器业务(注塑设备、挤出设备、反应成型设备)及数字服务解决方案两大板块[35] - KM集团注塑设备和反应成型设备主要客户为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与一线品牌汽车企业及零部件供应商合作[36] - KM集团挤出设备和解决方案服务于轮胎、橡胶、包装、建筑材料、化工原料等行业,提供高端定制化设备及生产线工程解决方案[36] - KM集团致力于塑料回收利用研发,开发机械、溶剂和化学循环的工艺和产品,使用回收塑料生产高质量产品[37] - KM集团提供数字远程服务包括APC+、Data Xplorer、smartAssist、socialProduction、eStore、eService等系统[37] - 天华院实行订单式生产经营模式,销售模式包括境内招投标/议标及境外贸易公司经销与直销[37] - 天华院化工装备监理业务收费模式包括按监理装备价值总额百分比收费、按人工和服务时间收费及按固定费用收费[38] - 福建天华通过投标竞争、议标或直接商务磋商获得产品订单[38] - KM集团注塑设备定位高端,竞争优势体现在精度、注射速度和更长使用寿命[39] - KM集团具备为不同行业客户提供深度定制化整体解决方案的能力[39] - KM集团不断开发面向中端市场的新产品并拓展欧洲、美国和中东以外地区市场[40] - 天华院核心竞争力包括高产品附加值、强议价能力和高度定制化订单唯一性[40] - KM集团推出DataXplorer系统可记录分析注塑生产工艺数据并实现物联网基础[41] - KM集团2022年上半年工艺过程控制系统pioneer processControl获得德国iF设计奖[44] - 公司主要销售注塑设备挤出设备反应成型设备和干燥设备等化工机械产品[195] - 非定制商品在客户确认接收后确认收入若需安装则在安装完毕后确认[195] - 定制商品和维修服务按履约进度确认收入按已发生成本占预计总成本比例确定进度[195] - 合同履约成本在确认收入时按履约进度结转计入主营业务成本[196] 各地区表现 - KM集团在全球布局销售网络,生产基地覆盖欧洲、北美和亚太区域[42] - 天华院客户包括中石化、中石油、宝钢等龙头企业,产品出口至30多个国家和地区[43] - 境外资产规模达138.12亿元人民币,占总资产比例78.21%[63] - 装备卢森堡(含KM集团)总资产1,381,210.69万元,净资产333,380.29万元,营业收入376,408.96万元,净亏损33,833.02万元[68] - 天华院合并总资产331,947.21万元,净资产95,463.69万元,营业收入54,959.53万元,净利润2,168.37万元[68] - 福建天华总资产64,362.83万元,净资产12,206.62万元,营业收入13,322.41万元,净亏损1,490.70万元[68] - 福建天华营业收入1.33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1%[58] 订单情况 - 公司新签订单和在手订单较去年同期均有不错增长[21] - 公司新签订单总额62.8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15%[50] - KM集团新签订单7.54亿欧元(约53.4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2.10%[50] - 天华院新签订单7.91亿元人民币,同比减少9.26%[50] - 福建天华新签订单1.56亿元人民币,同比减少14.74%[50] - 公司在手订单总额85.13亿元人民币,其中KM集团在手订单9.85亿欧元(约69.00亿元人民币),较2021年底增长36.26%[50] - 天华院在手订单14.35亿元人民币,较2021年底增长20.25%[50] - 福建天华在手订单1.77亿元人民币,较2021年底增长22.03%[50] - KM集团化工行业设备销售订单达1.4亿欧元,同比增长109.62%[52] 管理层讨论和业绩指引 - 公司报告期内业绩出现较大亏损,主要受供应链瓶颈、原材料短缺、能源价格上涨及物流成本高企影响[22] - 欧元汇率走弱导致汇兑损失增加,进一步加剧亏损[22] - 原材料和能源价格上涨导致成本上升[53][59] - 欧元汇率走弱造成汇兑损失[53][59] - 物流运输价格居高不下影响生产经营[53] - 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亏损增加及股份数额下降导致每股收益变动[22] - KM集团业务受汽车行业等周期性行业影响较大[69] - 公司面临原材料价格上涨风险包括钢铁和原油等[71] - 公司依赖供应商关系业务关系恶化可能导致生产延迟或降价[71] - 公司通过客户群体多元化应对行业周期性风险[69] - 公司通过加强供应商管理应对运营风险[71] - 宏观经济波动直接影响公司生产经营[69] - 公司面临销售价格和利润率下降的风险[69] - 公司面临欧元、瑞士法郎、美元等多币种结算的汇率风险,将进行对冲交易以降低风险[72] - 2016年收购KM集团产生商誉4.42亿欧元(折合34.60亿元人民币),存在商誉减值风险[72] - 公司下游行业包括汽车、化工、包装、医药等,制造业投资影响橡塑机械需求[72] 非经常性损益 -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中政府补助收入为20,971,553.97元[25] - 企业重组费用支出为-6,252,979.73元[25] - 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及处置损益为-38,905,441.25元[25] - 新冠疫情造成额外停工损失为-29,992,607.20元[25] - 非经常性损益合计为-36,849,276.54元[25] - 应收账款减值准备转回1,540,705.14元[25] 公司治理与股东结构 - 原董事会秘书翟峰于2022年1月13日离职[78][79] - 梁锋于2022年4月29日被聘任为董事会秘书,8月23日正式履职[78][79] - 2022年3月7日召开临时股东大会通过金融服务协议及对外担保计划[75] - 2022年6月29日年度股东大会通过2021年度财务决算报告等15项议案[75]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16,226户[116] - 中国化工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持股214,723,549股,占总股本43.02%[118] - 中国化工装备环球控股持股71,750,400股,占总股本14.38%,全部为限售股[118] - 福建省三明双轮化工机械有限公司持股9,592,088股,占总股本1.92%,全部为限售股[118] - 福建华橡自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持股9,038,847股,占总股本1.81%,全部为限售股[118] - 中庚小盘价值基金持股7,281,400股,占总股本1.46%[118] - 限售股份总数保持90,381,335股未发生变动[115] - 控股股东通过表决权委托实际控制62.56%表决权[119] - 股东肖星鹏报告期内增持591,100股,期末持股6,058,995股[118] - 股东肖晓勇报告期内增持1,051,800股,期末持股4,111,300股[118] - 中国化工装备环球控股持有限售股份7175.04万股,将于2022年10月23日上市流通[121] 关联交易与担保 - 公司向关联方销售货物、提供劳务、技术咨询、技术服务、设备监理、设备检验等收入金额以及从关联方采购、接受关联方劳务、技术咨询、技术服务等支出金额已在财务报告中披露[102] - 公司与中国化工财务有限公司每日最高存款限额为1,000,000,000元人民币,存款利率范围为0.42%至1.35%,期初余额为386,318,286.79元人民币[105] - 公司与中国化工财务有限公司贷款额度为200,000,000元人民币,贷款利率范围为3.7702%至3.85%,期初余额为200,000,000元人民币[105] - 公司与中化集团财务有限责任公司每日最高存款限额为1,000,000,000元人民币,存款利率范围为0.55%至2.10%,本期发生额为206,157,620.92元人民币[105] - 公司与中化集团财务有限责任公司贷款额度为200,000,000元人民币,贷款利率为3.6%,期初余额为200,000,000元人民币[105] - 公司与中化集团财务有限责任公司综合授信总额为400,000,000元人民币,实际发生额为200,000,000元人民币[106] - 公司与中国中化财务有限责任公司签署金融服务协议,每日最高存款余额总额原则上不高于人民币10亿元,综合授信合计不超过人民币15亿元[107] - 公司下属子公司KraussMaffei Technologies GmbH向非关联方InkA Holding租赁物业,年租金为6,084,553欧元[109] - 报告期内公司对子公司担保发生额合计为2,805,575,974.66元人民币[112] - 报告期末公司对子公司担保余额合计为2,975,744,866.05元人民币,占公司净资产的比例为63.47%[112] 承诺事项与同业竞争 - 装备环球、三明化机、华橡自控公司通过重大资产重组取得的股份限售期为36个月,并包含自动延期6个月的条款[92] - 天华院承诺以不低于当年合并报表净利润10%的金额进行股份回购,启动时间不晚于2017年年报出具日[92] - 中国化工集团旗下益阳橡机、桂林橡机与上市公司存在同业竞争,100%股权已委托上市公司管理[92][94] - 益阳橡机和桂林橡机需满足扣非净利润连续2年为正且符合注入条件后1年内注入上市公司[94] - 中国化工集团承诺不以任何方式支持其他企业与上市公司构成同业竞争的业务活动[94] - 集团承诺将相同或相似业务机会优先提供给上市公司及其下属企业[94] - 股份限售承诺履行期限为42个月,且已严格按期履行[92] - 分红承诺为长期有效,且已严格履行[92] - 解决同业竞争的承诺为长期有效,但尚未履行完成[92] - 同业竞争解决方案包括股权托管和未来资产注入的明确条件[92][94] - 公司承诺避免与控股股东控制的其他企业产生同业竞争,确保业务独立性[96] - 公司保证关联交易遵循公平公允原则,按市场公认合理价格确定交易价格[98] - 公司高级管理人员不在控股股东控制的其他企业担任除董事监事外的职务[98] - 公司拥有独立完整的劳动人事及薪酬管理体系[98] - 公司具备独立的生产经营系统和资产控制权[98] - 公司建立独立的财务部门和核算体系,拥有独立银行账户[98] - 公司机构独立完整,不存在与控股股东机构混同情形[98] - 报告期内无控股股东非经营性资金占用情况[100] - 报告期内无违规担保情况[100] - 公司及控股股东报告期内无重大诉讼仲裁事项[101] 研发与创新能力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天华院共拥有国家专利626项,其中国内发明专利130项、国外专利47项[45] 环保与社会责任 - 公司不属于环保部门公布的重点排污单位[82] - 天华院"十四五"期间生产总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目标分别降低13.5%(年均2.9%)和18%(年均3.9%)[83] - 天华院下一阶段计划废水主要污染物COD和NH3-N同口径对比下降1.7%[83] - 天华院废气主要污染物SO2、NOx、VOC同口径对比下降2%[83] - 天华院工业万元产值综合能耗(可比价)较2021年下降3%[83] - 天华院工业万元产值二氧化碳(可比价)较2021年下降4%[83] - 公司更换LED节能灯具1765套,功率从107.476KW降至59.893KW,降低44.
克劳斯(600579) - 2021 Q4 - 年度财报
2022-04-29 16:0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2021年营业收入为98.55亿元,同比微增0.39%[20] - 扣除特殊项目后营业收入98.44亿元,同比增长0.81%[20] - 2020年营业收入98.16亿元[20] - 2019年营业收入105.76亿元[20] - 2021年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微增0.39%[22] - 公司2021年营业收入为人民币98.55亿元,同比上升0.39%[64] - 营业收入98.55亿元,同比增长0.39%[67] - 第四季度营业收入达31.68亿元,环比增长32.2%[26] - 公司2021年合并净利润为-2.46亿元,较2020年-2.30亿元亏损扩大[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非净利润-1.51亿元,较2020年-1.07亿元亏损扩大[21] - 公司2021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人民币-2.46亿元[64] - 第四季度扣非净利润实现扭亏为盈,达731.91万元[26] - 全年非经常性损益净损失为-9452.78万元,同比改善23.1%[29] - 衍生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导致利润减少3086.22万元[30] - 基本每股收益为-0.34元/股,同比恶化21.4%[22] - 扣非后基本每股收益为-0.21元/股,同比恶化61.5%[22] - 公司2021年基本每股收益为人民币-0.34元,同比下降人民币0.06元[64] - 2021年度基本每股收益为-0.34元 每股净资产9.73元[198]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成本79.01亿元,同比增长2.06%[67] - 研发费用2.56亿元,同比增长32.46%[67] - 公司直接材料成本为54.21亿元,占总成本68.61%,同比增长5.67%[75][76] - 职工薪酬成本为16.56亿元,占总成本20.96%,同比下降7.97%[75][76] - 制造费用成本为8.24亿元,占总成本10.43%,同比增长1.49%[75] - 机械与设备制造直接材料成本为53.38亿元,占总成本67.56%,同比增长5.78%[75] - 研发投入总额为3.75亿元,占营业收入比例3.80%,其中资本化比重31.55%[78][79] - 研发人员数量700人,占总员工比例11.45%,研发支出同比增长18.81%[80][81]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化工机械与设备制造业务收入95.20亿元,毛利率19.69%,同比下降1.28个百分点[69][70] - 注塑成型产品收入49.18亿元,毛利率22.66%,同比增加0.49个百分点[70] - 公司注塑设备包括7大注塑机系列和2类工业机器人产品[47] - KM集团是全球少数结合注塑挤出和反应成型技术的供应商之一[47] - KM集团挤出设备分为单螺杆和双螺杆挤出机,应用于橡胶、泡沫、薄膜、管材、型材/板材等行业[48] - KM集团是全球领先的挤压系统供应商,在泡沫挤压、屋顶薄膜和轮胎生产线领域处于领先地位[48] - KM集团反应成型设备通过多元醇和异氰酸酯等原料化学反应生产聚氨酯等热固性材料[48] - KM集团数字服务提供维修、零备件更换、翻新、系统安装、操作员培训及全球备件物流等增值服务[49] - KM集团数字解决方案包括预测性维护、预防性维护、车间连接和机器实时监控等工业4.0技术[50] - 子公司天华院主要产品包括大型干燥设备、阳极保护浓硫酸冷却器、废热锅炉及RTO蓄热式氧化器等[50] - 子公司福建天华主要产品为硫化机、注塑机和电控柜,其中硫化机拥有30余项专利技术[51] - KM集团注塑设备和反应成型设备主要客户为汽车零部件供应商,服务于一线车企生产线[52] - KM集团在挤出板块提供高端定制化设备及整条生产线工程解决方案[52] - KM集团通过子公司直接服务高销量市场,通过经销商服务低销量市场[53] - 福建天华2021年收入较去年同期增长但盈利能力下降导致亏损[43] - 福建天华在轮胎硫化机市场年营业额排名第三,同比上升一位[92] 各地区表现 - 国内业务收入32.01亿元,同比增长11.75%,毛利率16.13%,同比下降2.11个百分点[70] - 国外业务收入66.54亿元,同比下降4.29%,毛利率21.60%,同比下降0.73个百分点[70] - 境外资产达133.06亿元人民币,占总资产比例77.76%[87]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2021年新签订单总额116.95亿元,同比增长25.82%[33] - KM集团新签订单12.86亿欧元(约98.12亿元),同比增长39.10%[33] - 天华院新签订单16.06亿元,同比减少1.60%[33] - 福建天华新签订单2.77亿元,同比减少27.35%[33] - 公司在手订单65.55亿元,其中KM集团7.22亿欧元(约52.17亿元),较2020年底增长50.33%[33] - KM集团汽车行业新机器订单2.59亿欧元,同比增长39.32%[34] - KM集团包装行业新机器订单约2.00亿欧元,同比增长114.80%[34] - KM集团化工行业新机器订单从0.92亿欧元增至1.25亿欧元,增幅35.55%[35] - KM集团非汽车行业新机器订单同比增长65.72%[40] - 消费电子行业新机器收入同比增长46.02%,医药行业增长4.61%[40] - 公司计划通过搬迁新厂房提升生产效率并实现规模效应[107] - 公司2022年重点将提高销售额并扩大市场份额[109] - 公司面临供应链挑战并采取区域性采购策略应对[109] - 公司计划开发中国嘉兴和德国布尔斯穆勒新产能[110] - 公司通过减少间接支出和优化流程全面降低成本[110] - 公司收入高度依赖汽车行业及其供应商[111] - 公司面临原材料价格上涨风险包括钢铁和原油[112] - 公司采用外汇对冲交易管理汇率风险[113] - 公司下游行业包括汽车化工包装医药等[114] 其他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6.73亿元,同比大幅增长358.43%[21]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6.73亿元,同比增长358.43%[67]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544.74万元,同比下降98.44%[67]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3.50亿元,同比流出减少26.82%[82] - 2021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48.55亿元,同比下降8.57%[21] - 母公司期末可供股东分配利润为-12.43亿元[5] - 2021年末总资产169.96亿元,同比增长6.18%[21] - 公司2021年末资产总额为人民币169.96亿元,比2020年末增加6.18%[65] - 公司2021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资产为人民币48.55亿元,比2020年末减少8.57%[65] - 公司2021年末资产负债率为71.43%,比2020年上涨4.60个百分点[65]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4.75%,同比下降0.5个百分点[22] - 扣非后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2.93%,同比下降0.95个百分点[22] - 公司2021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4.75%,同比下降0.50个百分点[64] - 应收款项融资减少3.21亿元,同比下降91.3%[30] - 货币资金增长22.66%至14.07亿元人民币,占总资产比例8.28%[85] - 应收票据激增14,934.22%至2.95亿元人民币,因信用评级调整导致核算科目变更[85] - 应收款项融资下降91.27%至3066万元人民币,占比降至0.18%[85] - 预付款项增长206.17%至6.51亿元人民币,反映订单增长带来的原材料预付款增加[85] - 存货增长19.60%至26.33亿元人民币,占总资产15.49%[85] - 合同负债增长48.65%至22.35亿元人民币,因订单上升导致预收款增加[85] - 一年内到期非流动负债激增896.94%至34.97亿元人民币,因长期借款到期重分类[86] - 公司商誉达4.42亿欧元(折合34.60亿元人民币)[113] 行业和市场趋势 - 德国塑料和橡胶机械收入2021年名义增长率预计10% 2022年预计5%-10%[44] - 2021年中国出口塑料机械37.65亿美元 同比增长32.8% 相比2019年增长39.44%[45] - 2021年中国进口塑料机械21.61亿美元 同比增长21.6% 相比2019年增长14.34%[45] - 注塑机进口额和出口额分别同比增长25.21%和38.98%[45] - 全球注塑成型装备市场规模2017年达82.11亿美元 预计2025年增至104.29亿美元 年复合增速3.03%[45] - 2021年塑机出口贸易顺差同比增长51.80%至16.04亿美元[90] - 亚洲地区塑机出口额同比增长29.24%至19.31亿美元[90] - 2021年橡胶机械行业总销售收入为98.8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约20%[92] - 行业出口交货值增长约50%[92] - 行业产品毛利率处于近年较低水平,主要因原材料价格上涨导致成本上升[92] - 全球轻型车辆生产数量从2020年7000万辆增至2021年7900万辆,增长约12.9%[98] - 全球硬质塑料包装市场规模将从2021年1990亿美元增至2025年2500亿美元,增长25.6%[99] - 全球塑料包装消费量复合年增长率2.8%,2024年达1.05万亿美元[99] - 全球医疗器械技术产业2021年增长率5.2%[100] - 2021年化学工业地区增长率:北美4.1%、拉丁美洲4.6%、欧洲3.1%、亚太4.4%[100] - 中国医疗器械市场年均增长率超19%,2020-2023年预计维持15%[100] - 全球家庭用品支出2018-2023年复合年增长率4.9%[100] - 小家电行业2019-2025年增长潜力16.0%[100] - 电视周边设备板块2019-2025年增长潜力达36%[101] - 美国智能家庭普及率至2025年达57%[101] 子公司和主要投资单位表现 - 2021年装备卢森堡合并营业收入为797,281.11万元人民币,净亏损21,745.50万元人民币[96] - 福建天华2021年营业收入为35,471.48万元人民币,净亏损7,384.29万元人民币[96] - 天华院(合并)2021年营业收入为157,762.20万元人民币,净利润7,789.11万元人民币[96] - 装备卢森堡合并总资产为1,330,630.28万元人民币,净资产为349,175.32万元人民币[96] - 天华院(合并)总资产为314,182.01万元人民币,净资产为93,325.61万元人民币[96] - 福建天华总资产为64,330.30万元人民币,净资产为13,697.32万元人民币[96] - 天华院报告期内共取得重大科技成果509项[61] - 天华院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共有有效专利501项[61] - 福建天华拥有75项有效专利技术[62] - 天华院2021年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42] - 天华院先后荣获30万吨聚丙烯项目优秀供应商等多项行业称号[46] 公司治理和股东结构 - 公司董事会成员9人其中独立董事3人[118] - 公司监事会成员3人[118] - 公司设有审计委员会、战略发展委员会、提名委员会、薪酬与考核委员会[118] - 公司严格执行内幕信息知情人登记管理制度[119] - 2021年度未发生控股股东资金占用及利益侵害情形[117] - 公司设有薪酬与考核委员会负责董事及高管绩效考核[119] - 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制度确保信息准确真实完整及时披露[119] - 公司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2021年度税前报酬总额为2606.53万元[122][124] - 首席执行官Michael Ruf税前报酬为1053.04万元[122] - 财务总监Jörg Bremer税前报酬为337.49万元[122] - 副总经理崔小军税前报酬为240.08万元[122] - 副总经理孙中心税前报酬为130.00万元[122] - 前任财务总监Harald Nippel税前报酬为684.24万元[122][124] - 董事会秘书翟峰税前报酬为105.27万元[122] - 监事郑飞税前报酬为41.41万元[122] - 独立董事何斌辉、王清云税前报酬均为5万元[122] - 独立董事孙凌玉税前报酬为2.5万元[122] - 公司董事Harald Nippel于2021年5月31日辞去董事及首席财务官职务[126] - 独立董事陈叔平于2021年6月29日任期届满离任[126] - 2021年6月29日股东大会选举Jörg Bremer为新任董事[126] - 2021年6月29日股东大会选举孙凌玉为新任独立董事[126] - 刘韬自2021年1月1日起任中国化工装备环球控股(香港)董事[127] - 刘韬自2020年9月7日起任中国化工装备董事长兼总经理[127] - 白忻平自2016年5月起任中国化工集团副总经理[128] - 何斌辉自2016年7月起任招银国际资本管理董事总经理[128] - 孙凌玉自2002年6月起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128] - 王清云自2020年6月起任天喻信息独立董事[129] - 公司2021年召开董事会会议11次,全部以通讯方式进行,无现场会议[134][135] - 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薪酬决策由董事会或股东大会分级确定,董事、监事薪酬由股东大会批准,高级管理人员薪酬由董事会批准[130] - 独立董事津贴依据职责、公司运营及履职情况综合确定,高级管理人员薪酬依据职责分工、执业能力及经营业绩和绩效考核结果确定[130] - 首席财务官Harald Nippel离任,原因为工作安排,Jörg Bremer接任董事兼首席财务官[131] - 独立董事陈叔平因任期满六年离任,孙凌玉被选举为新任独立董事[131] - 董事会审议通过2020年度利润分配及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议案[132] - 董事会审议通过装备环球变更业绩承诺期及承诺延长股份锁定期议案[132][133] - 公司未弥补亏损达实收股本总额三分之一[133] - 董事会下设四个专门委员会:审计委员会、提名委员会、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及战略委员会[136] - 全体董事2021年参会情况良好,无连续两次未亲自参会情形[134] - 审计委员会在报告期内召开6次会议,审议了2020年度审计情况、2020年度报告、2021年第一季度报告、2021半年度报告、2021年第三季度报告及2021年度审计策略[137] - 提名委员会在报告期内召开2次会议,审议了关于选举公司董事及聘任首席财务官和独立董事的议案[138][139] - 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在报告期内召开1次会议,审核了2021年度高级管理人员薪酬方案和董事薪酬方案[140] - 公司独立董事每年报酬为税后人民币5万元/人[140] - 2021年6月29日股东大会审议通过2020年度财务决算报告等16项议案[120] - 2021年9月3日临时股东大会通过聘任年度审计机构议案[120] - 2021年10月18日临时股东大会通过装备环球盈利补偿承诺议案[120] - 公司有限售条件股份减少2.343亿股,持股比例从44.23%降至18.11%[194] - 公司无限售条件流通股份减少82.86万股,持股比例从55.78%升至81.89%[194] - 公司股份总数减少2.352亿股,从7.342亿股降至4.991亿股[194] - 公司外资持股减少2.343亿股,持股比例从41.69%降至14.38%[194] - 公司国有法人持股保持1863.09万股不变,持股比例从2.54%升至3.73%[194] - 公司回购并注销828600股股份占总股本0.11% 回购均价7.29元/股 使用资金总额603.93万元[195] - 中国化工装备环球控股解除限售234335034股 年末限售股数为71750400股[200] - 三明双轮化工年末限售9592088股 华橡自控年末限售9038847股[200] 员工和人力资源 - 报告期末公司在职员工数量合计6,111人,其中母公司5人,主要子公司6,106人[142] - 员工专业构成:生产人员3,102人,销售人员1,524人,技术人员857人,财务人员209人,行政人员380人,其他39人[142] - 员工教育程度:博士及以上26人,硕士720人,本科749人,本科以下4,616
克劳斯(600579) - 2022 Q1 - 季度财报
2022-04-29 16:0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19.4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20%[5] - 营业总收入19.41亿元,同比增长4.2%[20] - 营业利润亏损2.37亿元,较去年同期扩大28.3%[2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1.80亿元人民币[5] - 公司净利润净亏损为1.8亿元人民币,同比扩大39.1%[21] - 基本每股收益-0.36元/股[5] - 基本每股收益为负0.36元/股,同比下降100%[21]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3.78%,同比下降1.31个百分点[6]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财务费用同比大幅增长113.85%,主要受汇率变动导致的汇兑损益影响[8] -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为17.68亿元人民币,同比上升39.1%[22] - 支付给职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为7.42亿元人民币,同比上升2.2%[22] 现金流量表现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93亿元人民币,同比大幅下降213.65%[5][8]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负1.93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13.6%[23]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25.03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4%[22]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负7340万元人民币,同比改善12.4%[23]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负8234万元人民币,同比改善68.0%[23]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9.57亿元人民币,同比上升7.6%[23] - 货币资金较期初减少3.6亿元至10.47亿元[17] 各业务线新签订单表现 - 公司2022年第一季度新签订单总额30.85亿元,同比增长5.01%[14] - KM集团新签订单3.68亿欧元(约26.16亿元),同比增长26.87%[14] - 天华院新签订单4.22亿元,同比减少25.42%[14] - 福建天华新签订单0.47亿元,同比减少56.96%[14] 在手订单情况 - 截至2022年3月31日公司在手订单77.26亿元,较2021年末增长17.86%[15] - KM集团在手订单8.70亿欧元(约61.63亿元),较2021年末增长20.39%[15] 资产和存货变动 - 存货较期初增加3.83亿元至30.15亿元[17] - 总资产169.58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下降0.22%[6]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46.99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减少3.21%[6] 其他重要项目 -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中,疫情影响造成额外支出2516.15万元人民币[7] - 其他综合收益税后净额为2493万元人民币,同比改善126.8%[21] - 公司普通股股东总数14,342户[11]
克劳斯(600579) - 2021 Q3 - 季度财报
2021-10-29 16:0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本报告期为23.96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63%[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本报告期亏损4658.24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75.58%[3] - 营业总收入66.87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0.4%[17] - 净亏损2.22亿元人民币,同比扩大12.1%[18] - 基本每股收益本报告期为-0.06元/股,同比下降400%[5] - 基本每股收益-0.30元/股,同比恶化30.4%[18]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本报告期为-0.93%,同比减少1.43个百分点[5]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研发费用1.7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3%[17] 现金流表现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年初至报告期末为6.97亿元人民币[3] -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85.8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6%[20]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由负转正,从-1.589亿人民币增至6.973亿人民币[21]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改善,净流出从-3.861亿人民币减少至-2.211亿人民币[21]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由正转负,从6.172亿人民币变为-5.211亿人民币[21]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减少9.0%,从11.45亿人民币降至10.00亿人民币[21] 资产和负债状况 - 总资产本报告期末为162.99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增长1.82%[5] - 公司总资产为162.99亿元人民币,较期初160.07亿元增长1.8%[16][17] - 公司总资产增加3.5%,从160.07亿人民币增至165.75亿人民币[23] - 货币资金余额为1,086,003,778.13元人民币[15] - 商誉33.38亿元人民币,较期初35.27亿元减少5.4%[16] - 短期借款5.99亿元人民币,与期初基本持平[16] - 使用权资产新增5.796亿人民币,固定资产减少1208.64万人民币[23] - 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增长555.21%,因长期借款即将到期[9] - 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增加30.4%,从3.508亿人民币增至4.574亿人民币[23] - 租赁负债新增4.868亿人民币,长期应付款减少1295.51万人民币[23] 所有者权益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为49.30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下降7.16%[5]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49.30亿元人民币,较期初53.10亿元减少7.2%[17]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下降0.2%,从53.101亿人民币降至53.018亿人民币[24] - 未分配利润减少749.59万人民币,降幅0.98%[24] 订单表现 - 公司2021年前三季度新签订单约88.4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1.33%[14] - KM集团新签订单9.55亿欧元(约73.9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9.94%[14] - 天华院新签订单12.6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4.05%[14] - 截至2021年9月30日,公司在手订单约70.84亿元人民币[14] - KM集团在手订单7.21亿欧元(约54.27亿元人民币),较2020年底增长40.69%[14] - 天华院在手订单15.28亿元人民币,较2020年底增长29.86%[14] 合同负债和存货 - 合同负债本报告期末增长34.53%,主要由于公司订单增加带来预收款上升[9] - 合同负债20.23亿元人民币,较期初15.03亿元增长34.6%[16] - 存货本报告期末增长36.19%,因订单增长及供应链紧张导致原材料储备增加[9] 股东信息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15,311名[11] - 中国化工装备环球控股(香港)有限公司持股数量306,085,434股,持股比例41.69%[11] - 中国化工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持股数量211,711,049股,持股比例28.83%[11]
克劳斯(600579) - 2021 Q2 - 季度财报
2021-08-27 16:00
收入和利润表现 - 营业收入为42.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0.86%[22] - 公司营业收入同比上升0.86%[24] - 营业收入为42.9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0.86%[59] - 营业总收入为42.9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0.9%[13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76亿元人民币,同比亏损收窄21.8%[22] - 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同比减少21.81%[24] - 净利润为-1.76亿元人民币,同比改善21.8%[13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25亿元人民币[22]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亏损同比减少10.85%[24] - 营业利润为-2.43亿元人民币,同比改善28.6%[133] 成本和费用表现 - 营业成本为33.5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0.78%[59] - 财务费用为6178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2.61%[59] - 财务费用为6178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2.6%[132] - 研发费用为1.2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7.89%[59] - 研发费用为1.2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7.9%[132] - 营业总成本为45.55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0.2%[132] 现金流表现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71亿元人民币,同比改善210.5%[22]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71亿元人民币,上年同期为-2.45亿元人民币[59]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2.71亿元人民币,同比改善210.5%[138]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15.0%至4665.68万元[141]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1.53亿元人民币,同比改善29.4%[138]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000万元主要由于支付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5000万元[141] -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2.08亿元人民币,同比恶化124.5%[138]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由-3806.61万元改善至700万元[141] 资产和负债变化 - 总资产为163.0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84%[22] - 公司总资产从2020年末160.07亿元人民币增长至2021年6月30日163.01亿元人民币,增幅1.8%[126] - 货币资金减少8.7%,从11.47亿元人民币降至10.47亿元人民币[126] - 存货为27.7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5.96%[61] - 存货大幅增长25.9%,从22.01亿元人民币增至27.72亿元人民币[126] - 应收账款为17.81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6.23%[61] - 应付账款为20.1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8.37%[61] - 应付账款增长18.4%,从17.05亿元人民币增至20.18亿元人民币[126] - 合同负债增长8.7%,从15.03亿元人民币增至16.34亿元人民币[126] - 短期借款增长10.8%,从5.998亿元人民币增至6.644亿元人民币[126][127] - 未分配利润亏损扩大至9.47亿元人民币,较2020年末7.64亿元人民币亏损增加24.0%[127]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50.31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5.25%[22]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同比下降9.4%至53.81亿元[144] - 其他综合收益同比增长52.3%至2.04亿元[144] - 未分配利润同比下降42.2%至-7.59亿元[144] - 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同比下降1.3%至55.44亿元[146] - 母公司未分配利润为-11.96亿元同比下降2.8%[147]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9.68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4.2%[140]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同比增长455.1%至625.18万元[141] 业务板块和产品结构 - KM集团业务分为新机器销售(NM)和数字服务解决方案(DSS)两大板块,新机器包括注塑设备(IMM)、挤出设备(EXT)和反应成型设备(RPM)[33] - KM集团在挤出板块提供高端定制化全套解决方案,包括生产线设计和工程实施[34] - KM集团推出数字服务解决方案包括APC+、Data Xplorer、smartAssist等远程服务系统[36] - 天华院监理业务按化工装备价值百分比或人工时收费[37] - 福建天华硫化机拥有60多年制造历史,具备30多项专利技术,曾获中国名牌产品称号[33] - 公司业务重组为NM和DSS两大业务支柱[53] 订单和业绩表现 - KM集团2021年上半年新签订单6.17亿欧元(约48.1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0.32%[49] - 天华院2021年上半年新签订单8.7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04%[49] - 福建天华2021年上半年新签订单1.8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5.28%[49] - 截至2021年6月30日公司在手订单总额65.90亿元人民币[49] - KM集团在手订单6.40亿欧元(约49.22亿元人民币),较2020年底增长27.61%[49] - 天华院在手订单14.67亿元人民币,较2020年底增长24.67%[49] - 福建天华在手订单2.01亿元人民币,较2020年底减少5.20%[49] - KM集团新机器销售新签订单4.68亿欧元,同比增长72.62%[50] - KM集团数字服务解决方案新签订单1.40亿欧元,同比增长11.36%[50] - 汽车行业新机器销售订单同比增长约44%[51] - 包装行业新机器销售订单同比增长约86%[51] - 化工行业新机器销售订单同比增长约75%[52] 行业和市场趋势 - 2020年全球塑料机械GDP为342亿欧元,欧洲市场占比39.5%达135亿欧元,中国市场占比35.4%达121亿欧元[39] - 2017年全球注塑成型装备市场规模82.11亿美元,预计2025年增至104.29亿美元,年复合增速3.03%[39] - 2021年1月至5月德国普通橡塑机械订单收入同比增长14%[39] - 2020年中国塑料机械行业规模企业488家,主营业务收入810.56亿元,利润总额85.72亿元[39] - 全球第一季度新汽车注册量同比增长16.3%[51] - 欧洲新登记乘用车总量同比增长0.4%[51] - KM集团通过车企生产线投资计划制定销售策略,主要客户为汽车零部件供应商[34] 管理层讨论和战略举措 - 公司通过裁员及岗位优化项目降低人工成本[52] - 公司启动多个中国增长项目提升本地竞争力[54] - 研发费用增加主要源于KM集团加大创新投入[58] - 经营活动现金流改善因销售回款增加及KM净流出减少[58] - 公司通过对冲交易管理汇率风险,并将部分附加值活动转移至美元区[71] - 公司计划购买新的强制空气压缩机并对自助餐厅通风系统进行现代化改造[86] - 公司监视、记录废物数量并由经认证的处置公司进行专业处理[86] - 慕尼黑工厂将1500盏汞蒸气灯替换为1000盏LED头灯和侧灯,采用集成日光和存在传感器技术[85][86] - 公司自2014年以来在慕尼黑工厂实施节能项目,近年产生积极影响[85] - 公司每1-2年对所有运行地点进行内部排查,检查环境保护、运行安全和节能情况[85] - 慕尼黑工厂使用电力、天然气、工业气体和柴油作为能源,仍存在进一步节能潜力[85]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 -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中政府补助金额为1986.05万元[26] -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中企业重组费用为-1036.39万元[26] -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中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为-4627.48万元[26] -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中应收款项减值准备转回724.30万元[26] -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中疫情影响额外支出为-4145.90万元[26] 风险因素 - 公司商誉减值风险涉及2016年收购KM集团产生的商誉4.42亿欧元(折合34.60亿元人民币)[71] - 宏观经济风险中提及新冠肺炎疫情导致市场需求放缓[69] - 行业风险强调塑料和橡胶行业属于充分竞争行业,面临销售价格和利润率下降风险[70] - 战略风险包括市场创新及推广存在失败的风险[70] - 运营风险涉及原材料价格上涨风险,尤其是钢铁和原油[71] - 汇率风险因公司以多种外币结算业务,包括欧元、瑞士法郎和美元[71] - 公司存在巨额未弥补亏损,将根据相关规定进行股份回购[90] 公司治理和股东结构 - 首席财务官Harald Nippel离任并由Jörg Bremer接任[77][78] - 独立董事陈叔平离任并由孙凌玉接任[77][78] - 中国化工装备环球控股(香港)有限公司为第一大股东,持股数量306,085,434股,占总股本比例41.69%[117] - 中国化工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为第二大股东,持股数量211,711,049股,占总股本比例28.83%[117] - 福建省三明双轮化工机械有限公司持股9,592,088股,占总股本比例1.31%[117] - 福建华橡自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持股9,038,847股,占总股本比例1.23%[117] - 中国化工装备有限公司持股4,135,206股,占总股本比例0.56%[118] - 中信证券信养天盈股票型养老金产品持股3,523,800股,占总股本比例0.48%[118] - 安信乾盛稳定信心专项资产管理计划持股3,012,500股,占总股本比例0.41%[118] - 中国化工橡胶有限公司持股3,000,000股,占总股本比例0.41%[118] - 上海申九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私募基金持股2,860,000股,占总股本比例0.39%[118] - 自然人股东曾善发持股2,773,200股,占总股本比例0.38%[118] 关联交易和担保情况 - 公司在中国化工财务有限公司存款期初余额为100,915,574.26元,期末余额为96,329,145.10元,减少4,586,429.16元[103] - 存款利率范围为0.42%至1.38%[103] - 每日最高存款限额为250,000,000元[103] - 贷款业务金额为200,000,000元,利率范围为3.7702%至3.85%[107] - 综合授信(流动资金)总额为200,000,000元,实际发生额为200,000,000元[109] - 报告期内对子公司担保发生额合计为582,371,178.24元[112] - 报告期末对子公司担保余额合计为774,765,432.13元[112] - 公司担保总额为774,765,432.13元,占净资产比例为15.40%[112] - 直接或间接为资产负债率超过70%的被担保对象提供的债务担保金额为20,636,447.95元[112] - 子公司KraussMaffei Technologies GmbH年租金支出为6,399,125欧元[110] 子公司和投资表现 - 一级子公司天华院(合并)总资产为241,530.44万元,净资产为88,973.29万元,营业收入为58,178.03万元,净利润为3,031.75万元[67] - 装备卢森堡(包含KM集团)总资产为1,321,000.31万元,净资产为363,075.68万元,营业收入为353,545.62万元,净利润亏损18,036.02万元[67] - 福建天华总资产为76,533.66万元,净资产为20,302.62万元,营业收入为19,446.64万元,净利润亏损778.99万元[67] - 母公司长期股权投资保持稳定为51.96亿元人民币[129] - 母公司其他应收款从1.707亿元人民币减少至1.207亿元人民币,下降29.3%[129] - 母公司未分配利润亏损从1.217亿元人民币扩大至1.235亿元人民币[130] - 公司合并财务报表范围包括34家主要子公司[151][152] 承诺和同业竞争事项 - 装备环球承诺2018-2020年净利润分别不低于4758.187万欧元、4771.015万欧元和5702.792万欧元[90] - 交易取得的股份锁定期为36个月,可能因股价表现延长6个月[90] - 装备卢森堡2020年度业绩承诺顺延至2021年履行[97] - 装备环球变更业绩承诺延期议案未获2020年年度股东大会通过[97] - 装备环球变更业绩承诺期及承诺延长股份锁定期议案尚需提交股东大会审议[97] - 益阳橡机与上市公司在挤出机和轮胎硫化设备领域存在同业竞争[92] - 装备公司持有益阳橡机100%股权并委托上市公司管理[92] - 益阳橡机需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连续2年为正方可注入上市公司[92] - 中国化工集团承诺避免通过资源支持等方式造成同业竞争[92] - 装备公司等股东承诺不以收购投资等方式支持竞争业务[93] - 发现相同业务机会需优先提供给上市公司[93] - 存在竞争业务时需优先转让给上市公司[93] - 托管股权注入需经审计评估及监管部门核准[92] - 将通过公司治理机构合理影响其他企业避免竞争[93] 会计政策和财务报告基础 - 公司财务报表编制基础遵循中国财政部2006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153] - 公司确认自报告期末起12个月具备持续经营能力[154] - 公司营业周期确定为12个月[159] - 公司记账本位币为人民币境外子公司使用当地法定货币[160] - 公司现金等价物定义为三个月内到期流动性强的短期投资[165] - 外币交易按交易发生日即期汇率折算资产负债表日按即期汇率调整[166] - 境外经营资产负债表采用资产负债表日即期汇率折算[166] - 境外经营利润表采用交易发生日即期近似汇率折算[166] - 外币报表折算差额计入其他综合收益[166] - 金融资产分类为以摊余成本计量、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三类[167] - 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包括货币资金、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和长期应收款等[167]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债务工具按公允价值计量但利息收入计入当期损益[168] - 非交易性权益工具投资可能被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169] - 衍生金融工具如货币汇率互换及利率互换合同以公允价值进行初始和后续计量[169] - 金融资产减值以预期信用损失为基础确认损失准备[169] - 预期信用损失计算基于过去事项、当前状况及未来经济状况预测的概率加权金额[170] - 应收款项按信用风险特征划分为多个组合(如应收票据组合1银行承兑汇票、组合2商业承兑汇票)来计算预期信用损失[171] - 金融负债主要为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负债包括应付账款、其他应付款及借款等[173] - 金融工具公允价值优先使用活跃市场报价不存在时采用估值技术确定[173] - 公司利用利率互换等衍生工具部分抵销利率波动风险,仅对现金流量变动风险进行套期[174] - 套期工具公允价值变动的有效部分计入其他综合收益,无效部分确认为损益[174] - 套期终止时若被套期项目现金流量仍发生,累计套期储备保留在权益中[175] - 存货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发出存货成本采用加权平均法核算[177] - 存货跌价准备按成本高于可变现净值的差额计提[177] - 长期股权投资对子公司采用成本法核算,对联营企业采用权益法核算[179] - 投资性房地产采用成本模式计量,按与房屋建筑物一致政策折旧[182] - 房屋及建筑物折旧年限5-40年,残值率0%-5%,年折旧率2.5%-20%[185] - 机器设备折旧年限3-20年,残值率0%-5%,年折旧率5%-32.33%[185] - 其他设备折旧年限3-10年,残值率0%-5%,年折旧率10%-33.33%[185] - 在建工程按实际成本计量包括建筑成本安装成本符合资本化条件的借款费用及其他必要支出[186] - 借款费用资本化中断条件为非正常中断且连续超过3个月[187] - 专门借款资本化金额计算为实际利息费用减未动用资金利息收入或投资收益[187] - 一般借款资本化金额按累计资产支出超专门借款部分的加权平均乘以加权平均实际利率[187] - 土地使用权按许可使用年限平均摊销外购土地与建筑物价款难分配时全部作为固定资产[189] - 品牌因使用期限不确定不予摊销定期更新合法使用权且无需高成本[189] - 专利技术按法律有效年限3-8年平均摊销[190] - 客户关系2020年4月1日前按8-10年平均摊销之后按11年平均摊销[190] - 长租约收益权按租赁合同规定年限7年平均摊销[190] - 软件按预计使用年限或合同规定年限3-10年平均摊销[190] - 辞退福利在劳动关系解除计划不能单方面撤回或确认重组成本费用两者孰早日确认负债并计入当期损益[199] - 其他长期职工福利金额采用精算方法基于长期福利金额、员工年龄及折现率确定[200] - 折现率依据高质量固定收益长期债务工具利率确定[200] - 员工死亡伤残折扣因素纳入其他长期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