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化国际(600500)
icon
搜索文档
中化国际:中化国际关于召开2023年半年度业绩说明会的公告
2023-08-29 08:31
报告与会议安排 - 公司2023年半年度报告将于8月31日发布[3] - 2023年半年度业绩说明会9月5日10:00 - 11:00举行[3] 会议相关信息 - 业绩说明会以网络互动形式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证路演中心召开[4][5][6] - 董事长等人员参加业绩说明会[6] - 投资者可提前提问及在线参与和查看会议情况[3][6][7]
中化国际:中化国际关于参加中国中化控股有限责任公司下属上市公司2022年度暨2023年第一季度集体业绩说明会的公告
2023-05-05 09:16
| | | 债券代码:175781 债券简称:21 中化 G1 债券代码:188412 债券简称:中化 GY01 债券代码:185229 债券简称:22 中化 G1 债券代码:138949 债券简称:23 中化 K1 中化国际(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参加中国中化控股有限责任公司下属上市公司 2022年度暨2023年第一季度集体业绩说明会的公告 本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 述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个别及连带责任。 重要内容提示: 问题征集:投资者可于 2023 年 5 月 11 日(星期四)16:00 前登录上证 路演中心网站首页点击"提问预征集"栏目或通过公司邮箱 600500@sinochem.com 进行提问。公司将在说明会上对投资者普遍关注的问 题进行回答。 中化国际(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已于 2023 年 4 月 28 日发布公司 2022 年年度报告和 2023 年一季度报告。为便于广大投资者更全面、 更深入地了解中国中化控股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中化")所属上市公 司,同时以更为丰富、便捷的形式与投资者进 ...
中化国际(600500) - 2023 Q1 - 季度财报
2023-04-27 16:00
营业收入和净利润 - 2023年第一季度,中化国际营业收入为147.66亿人民币,同比下降21.64%[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13亿人民币,同比下降71.33%[4] 资产状况 - 总资产为582.57亿人民币,较上年末下降17.08%[5] - 公司流动资产合计为204.13亿元,较上一季度大幅下降39.5%[12] - 公司非流动资产合计为378.44亿元,较上一季度略微增长3.6%[12] 负债情况 - 公司负债合计为333.13亿元,较上一季度下降23.9%[13] 现金流量 - 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38亿人民币[4]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37.6万人民币,较去年同期下降至97.5亿人民币[17]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5.6亿人民币,较去年同期下降至24.9亿人民币[18]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8亿人民币,较去年同期下降至53.6亿人民币[18]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18.9亿人民币,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26.9亿人民币[19] 其他 -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中,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为1.38亿人民币[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较上年同期下降117.73%,主要受化工行业低迷状态和产品竞争加剧影响[6] - 公司前十名股东中,中国中化股份有限公司持股数量最多,占比54.25%[8] - 前十名无限售条件股东中,中国中化股份有限公司持有无限售条件流通股数量最多,为14.99亿股[9] - 中化国际通过卓越运营管理要求,一季度实现经营现金流正向流入,较上年同期大幅提升[7] - 2023年第一季度公司净利润为19.4亿人民币,较去年同期下降至64.5亿人民币[15] - 综合收益总额为26.8亿人民币,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综合收益总额为19.4亿人民币[16]
中化国际(600500) - 2022 Q4 - 年度财报
2023-04-27 16:00
公司业绩 - 公司2022年营业收入达874.49亿元,同比增长27.72%[12] - 公司2022年归母净利润为13.11亿元,同比增长8.25%[12] - 公司计划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1.5元,合计分配现金股利538,742,515.95元[4] - 公司在中国市场取得了iPhone销售收入纪录,达到96.77亿美元[110] - 公司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874.49亿元,同比增长8.25%[14] - 公司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11亿元,同比降幅39.15%[14] - 公司在建工程围绕化工新材料业务展开,固定资产达161.6亿元,同比增幅46.52%[14] - 公司研发投入12.56亿元,新产品销售收入增长41%[14] - 公司营业收入同比提升8.25%[15] - 公司重点产品销量同比增长42%[16] - 公司生产运营整体平稳,产量保持增长[17] - 公司克服物流运力减少影响,保供应、保生产、保项目[18] 产业发展 - 公司基础原料及中间体业务实现营业收入818,884.12万元,同比增长71.4%[35] - 公司高性能材料业务实现营业收入632,394.5万元,同比减少5.18%[42] - 公司环氧树脂产能达到35万吨/年,在国内领先地位和良好口碑[39] - 公司ABS业务形成海内外产能布局,将进一步扩大全球市场份额[39] - 公司尼龙66项目成功投运,打破跨国公司对关键原料技术与供应的长期垄断[40] - 公司洗油深加工产能位居国内前列,形成国内领先的洗油深加工规模[41] - 中国环氧树脂总产能超过200万吨/年,预计新增环氧树脂产能超过100万吨[45] - 公司在橡胶添加剂领域已成为全球领先的供应商,2022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0.21%[54] - 公司在塑料添加剂领域拥有光稳定剂、紫外线吸收剂、特种阻燃剂等产品,未来将进一步拓展业务[52] - 公司在聚合物添加剂领域,核心中间体和定制化配方成为重要的利润增长点,国内产业预计“十四五”期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3.8%左右[54] 锂电产业 - 公司在锂电材料产业链中,三元正极材料和磷酸铁锂占比最大,分别达到约34%和58%[61] - 中国拥有全球70%的三元材料产能,国内市场集中度低,竞争激烈[62] - 锂电回收产业链处于初级发展阶段,需求预计3-5年内大规模爆发[63] 公司治理 - 公司董事会由7名董事组成,其中独立董事3名[138] - 公司治理结构较为完善,不存在与中国证监会要求相关的差异[139] - 公司监事会勤勉尽责,对公司重大投资、财务决策进行监督[139] 人才培养与员工福利 - 公司结合行业市场实践,建立了市场化的薪酬体系,激励员工更好地承担职责、发展能力、创造业绩[173] - 公司完善员工保障体系,提供补充商业保险计划、健康检查计划、带薪休假计划等,保障员工合法权益[174] - 公司深耕人才培养,建立立体的培养体系,实现从新员工到资深从业者的系统性培养项目与课程[175]
中化国际(600500) - 2022 Q3 - 季度财报
2022-10-28 16:0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公司第三季度营业收入215.2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56%[8] - 前三季度累计营业收入659.3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2.83%[8][11] - 第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1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1.01%[8] - 前三季度累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90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6.36%[8][11] - 前三季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1.7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6.27%[8][11] - 公司净利润为20.32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69.3%[45]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2.90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6.4%[45]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母净利润年初至报告期末增长36.27%[22] - 剔除扬农股份出售影响后,本期归母净利润增幅约80%,扣非后归母净利增幅约57%[22]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研发费用从6.85亿元增至7.02亿元,同比增长2.6%[42] - 财务费用从2.55亿元增至3.88亿元,同比增长52.2%[42] - 资产减值损失达4.35亿元人民币,同比扩大414%[45] -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亏损0.56亿元人民币,去年同期为收益0.34亿元[45] 每股收益变化 - 第三季度基本每股收益0.11元/股,同比增长37.5%[8] - 前三季度基本每股收益0.47元/股,同比下降45.98%[8] - 基本每股收益年初至报告期末下降45.98%,稀释每股收益下降47.13%[22] - 本报告期基本每股收益增长37.5%,稀释每股收益增长37.5%[22] - 基本每股收益0.47元/股,同比下降46%[48] 现金流量表现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显著优于上年同期,因营运资金周转效率提升[22]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6.88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20.48亿元改善47.36亿元[52]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69.48亿元人民币,主要由于购建固定资产支付59.48亿元[52]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2.20亿元人民币,主要来自借款收入462.85亿元[53] - 销售商品收到现金696.1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9.9%[49]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34.14亿元人民币,较期初增加10.29亿元[53] 资产和负债变动 - 货币资金增至38.70亿元,较年初29.79亿元增长30.1%[32] - 应收账款增至53.82亿元,较年初36.80亿元增长46.3%[32] - 预付款项增至18.97亿元,较年初14.88亿元增长27.5%[32] - 应收票据降至9.12亿元,较年初10.45亿元下降12.8%[32] - 存货从75.95亿元增至92.13亿元,同比增长21.3%[36] - 在建工程从113.94亿元增至135.58亿元,同比增长19.0%[36] - 短期借款从76.77亿元增至101.66亿元,同比增长32.4%[36] - 长期借款从92.61亿元增至127.91亿元,同比增长38.1%[39] - 应付债券从7.99亿元大幅增至43.87亿元,同比增长448.9%[39] 非经常性损益 - 前三季度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合计1.13亿元人民币,主要为政府补助1.33亿元和非流动性资产处置收益1.09亿元[16][19]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年初至报告期末下降46.36%,主要因上年同期包含出售扬农股份股权产生的投资收益[22] 会计调整事项 - 公司固定资产调整后减少5090.23万元人民币[58] - 公司在建工程调整后增加548.51万元人民币[58] - 公司无形资产调整后减少24.64万元人民币[58] - 公司非流动资产合计调整后减少4566.36万元人民币[58] - 公司未分配利润调整后减少3228.78万元人民币[63] - 公司少数股东权益调整后减少1337.58万元人民币[63] - 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调整后减少4566.36万元人民币[63] - 公司总资产调整后减少4566.36万元人民币[58][63] - 公司负债总额保持不变为380.44亿元人民币[61]
中化国际(600500) - 2022 Q2 - 季度财报
2022-08-30 16:0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444.1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96%[19]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74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54.55%[19]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8.6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4.46%[19] - 基本每股收益0.35元人民币,同比下降55.13%[22]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0.32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2.38%[22]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8.04%,同比下降8.61个百分点[22]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7.15%,同比上升2.70个百分点[22] - 2022年半年度累计实现收入444.13亿元,归母净利润9.74亿元,扣非后归母净利润8.68亿元[23] - 收入同比增长约38%,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约113%,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约77%[23] - 公司上半年实现营收444.13亿元,同比增长13.96%[45] - 归母净利润9.74亿元,扣非后归母净利润8.68亿元,同比增长44.46%[45] - 营业收入444.125亿元,同比增长13.96%[51]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成本400.632亿元,同比增长17.11%[51] - 财务费用2.805亿元,同比增长79.78%[51] 现金流表现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3.84亿元人民币,上年同期为-13.18亿元人民币[19]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3.842亿元,较上年同期-13.185亿元大幅改善[51] 资产和负债关键指标变化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128.75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增长5.38%[19] - 总资产672.22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增长16.04%[19] - 货币资金48.905亿元,同比增长64.14%[55] - 应收账款59.372亿元,同比增长61.35%[55] - 存货102.311亿元,同比增长34.72%[55] - 在建工程141.717亿元,同比增长24.38%[55] - 应付债券43.528亿元,同比增长444.51%[55] 融资活动 - 银行授信规模达737亿元,长短期平均融资利率低至3.35%[42] - 通过银团项目累计签约规模超199亿元[42] - 发行4期超短期融资券平均利率2.05%[42] - 成功发行35亿元可持续挂钩公司债券[42] 业务线表现 - 聚合物添加剂业务经营业绩同比大幅增长[46] - 形成10000吨/年三元正极材料产能[38] - 江苏扬农化工合并净利润9.41亿元人民币[67] - 圣奥化学合并净利润6.72亿元人民币[67] - Halcyon Agri合并收入841.93亿元人民币[59][67] 地区表现 - 境外资产规模为201.87亿元人民币,占总资产比例30.03%[56] 非经常性损益 -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中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为89,526,500.72元[25] - 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为86,258,029.38元[29] - 持有交易性金融资产等产生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及投资收益为45,714,174.17元[29] - 单独进行减值测试的应收款项减值准备转回3,846,946.40元[29] - 其他营业外收入和支出为-8,226,712.61元[29] - 非经常性损益所得税影响额为62,052,510.12元[29] - 非经常性损益少数股东权益影响额为48,659,427.76元[29] - 非经常性损益合计为106,407,000.18元[30] 受限资产 - 受限货币资金5.36亿元人民币[61][62] - 受限应收账款4.47亿元人民币[61][62] - 受限存货10.29亿元人民币[61][62] - 受限固定资产15.07亿元人民币[61][62] - 受限无形资产7.18亿元人民币[61][62] 投资活动 - 对子公司新增投资6.53亿元人民币[63] 公司治理与股权变动 - 公司2019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第一个解锁期解除限售股份数量为16,839,900股[77] - 公司回购注销限制性股票1,096,800股[79] - 公司总股本由2,765,166,472股变更为2,764,069,672股[79] - 公司未进行利润分配或资本公积金转增[76] - 公司监事周民因工作变动辞职[75] - 公司董事杨林因工作变动辞职[75] - 公司选举孟宁为第八届监事会监事[75] - 公司选举李福利为第八届董事会董事[75] 健康安全环保(HSE)表现 - 百万工时可记录事故伤害率TRCF连年改善[44] - 累计17家企业和1家科研机构通过五星工厂/五星研究院验收[44] - 拥有566项标准化HSE良好实践和118名安全管理师(含52名高级)[44] - 公司2022年上半年未发生突发环境污染事件[84] - 公司持续推进下属企业开展绿色工厂创建[85] 环保排放数据(水) - 新鲜用水量每年254.61万吨[88] - 废水排放量每年35.4958万吨[88] - 废水COD排放浓度252.7 mg/L(标准限值500 mg/L)[92] - 废水氨氮排放浓度21.9 mg/L(标准限值45 mg/L)[93] - 公司年新鲜用水量689,780吨[105] - 公司年废水排放量178,608吨[105] - 废水排放口COD和氨氮监测频率为每天4次[104] - 废水排放中COD平均浓度为22.7 mg/L,远低于121 mg/L的排放标准[110] - 废水氨氮平均排放浓度为0.013 mg/L,显著低于5 mg/L的排放限值[110] - 公司年新鲜用水量为731,021吨[120] - 公司年废水排放量为814,914.9吨[120] - 公司废水经处理后COD、氨氮和总氮指标低于园区污水接管标准[119] - 废水综合处理装置COD平均排放浓度135 mg/L,符合≤500 mg/L标准[126] - 废水氨氮平均排放浓度20 mg/L,符合≤45 mg/L标准[126] - 公司年新鲜用水量为3,796吨[132] - 公司年废水排放量为1,603吨[132] - 公司生产生活污水COD排放浓度32 mg/L,排放标准500 mg/L[146] - 公司综合废水氨氮排放浓度0.02 mg/L,排放标准35 mg/L[147] - 公司综合废水总磷排放浓度0.02 mg/L,排放标准5 mg/L[147] - 公司综合废水总氮排放浓度0.07 mg/L,排放标准45 mg/L[147] - 公司年总用水量125,963吨[152] - 公司年废水排放量15,952吨[152] - 废水COD排放浓度17.2 mg/L远低于500 mg/L标准限值[156] - 废水氨氮排放浓度0.359 mg/L远低于45 mg/L标准限值[156] - 废水处理采用Fenton催化氧化+生化联合工艺,排放浓度远低于标准限值[175] - 废水排放COD浓度为24.2 mg/L,远低于450 mg/L的排放标准[173] - 废水排放氨氮浓度为1.43 mg/L[173] - 公司总用水量为每年52,509吨[178] - 公司废水排放量为每年47,094吨[178] - 废水COD排放浓度为23.4 mg/L,远低于450 mg/L的排放标准[181] - 公司年总用水量为71,330吨[185] - 公司年废水排放量为47,727吨[185] - 废水COD排放浓度为242.7 mg/L[188] - 废水氨氮排放浓度为4.38 mg/L[188] - 新鲜水年消耗量24291吨[200] - 废水年排放量18699吨[200] 环保排放数据(气) - 烟尘排放浓度2.54 mg/m³(标准限值30 mg/m³)[96] - SO2排放浓度6.85 mg/m³(标准限值200 mg/m³)[96] - NOx排放浓度26.24 mg/m³(标准限值200 mg/m³)[96] - 氯化氢尾气排放口排放量为9.04 mg/m³,占标准限值的30%[100] - 氯气尾气排放口排放量为0.2 mg/m³,占标准限值的5%[100] - VOCs深度治理非甲烷总烃排放量为2.48 mg/m³,占标准限值的80%[100] - 吡虫啉尾气排放口甲苯排放量为0.061 mg/m³,占标准限值的25%[100] - RTO排放口非甲烷总烃排放量为5.82 mg/m³,占标准限值的80%[100] - 工业废气监测频次为季度1次手工监测和24小时连续自动监测[102] - 废气排放口VOCs采用24小时连续自动监测[104] - 工艺废气VOCs排放浓度范围为0.283 mg/m³至13 mg/m³,均低于80 mg/m³的标准限值[113] - 固废焚烧炉氮氧化物排放浓度为34.6 mg/m³,符合250 mg/m³的排放标准[113] - 公司配套安装两套VOCs固定源在线监测设施及五套厂界监测设施[119] - 公司通过液体罐区的RTO装置进一步降低VOCs排放[119] - 公司定期开展LDAR泄漏监测和修复工作[119] - 锅炉废气烟尘平均排放浓度1.515 mg/m³,符合≤10 mg/m³标准[126] - 锅炉废气SO₂平均排放浓度6.88 mg/m³,符合≤35 mg/m³标准[126] - 锅炉废气NOx平均排放浓度13.82 mg/m³,符合≤50 mg/m³标准[126] - 公司废气非甲烷总烃平均排放浓度为1.69 mg/m³[135] - 公司废气HCL平均排放浓度为5.7 mg/m³[135] - 公司工艺废气氨气排放浓度0.3 mg/m³,排放标准10 mg/m³[149] - 公司工艺废气氯气排放浓度0.3 mg/m³,排放标准8 mg/m³[149] - 公司工艺废气氯化氢排放浓度1.36 mg/m³,排放标准20 mg/m³[149] - 燃气导热油炉氮氧化物排放浓度35.3 mg/L低于50 mg/L标准限值[156] - 焚烧炉一氧化碳排放浓度12.1 mg/L低于100 mg/L小时均值标准[156] - 工艺废气甲醇排放浓度32 mg/L低于50 mg/L标准限值[156] - 有机热载体导热油炉烟气氮氧化物排放浓度为45 mg/m³,低于100 mg/m³标准[173] - 焚烧炉废气氮氧化物排放浓度为39.3 mg/m³,符合100 mg/m³标准[173] - 有机工艺废气处理采用冷凝回收+碱洗+水洗+树脂吸附工艺[175] - 苯胺排放浓度为0.188 mg/m³,远低于20 mg/m³的排放标准[181] - VOCs排放浓度为39.25 mg/m³,低于60 mg/m³的排放标准[181] - 固废焚烧废气中烟尘排放浓度为4.97 mg/m³,远低于30 mg/m³的排放标准[191] - 二氧化硫排放浓度为3.17 mg/m³,远低于100 mg/m³的排放标准[191] - 氮氧化物排放浓度为51.97 mg/m³,远低于300 mg/m³的排放标准[191] - 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浓度为8.269 mg/m³,远低于80 mg/m³的排放标准[191] - 工艺废气中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浓度为19.231 mg/m³,远低于80 mg/m³的排放标准[194] - 公司配备吸附浓缩+催化燃烧装置处理VOC污染物[200] 能源与资源消耗 - 煤炭年消耗量26.3327万吨[88] - 公司年用电量139,823,800千瓦时[105] - 公司年煤炭消耗量为69,877吨[120] - 公司年天然气消耗量为36,428立方米[132] - 公司年天然气消耗量903.97万立方米[152] - 公司年消耗焦炉煤气2042.75万立方米[159] - 泰安圣奥化工有限公司年天然气消耗量262万立方米[170] - 公司天然气年消耗量为30,000立方米[178] - 柴油年消耗量为23.412吨[185] - 天然气年消耗量为700,901立方米[185] - 公司天然气年消耗量160.7万立方米[200] 危险废物管理 - 危险废物产生总量为3,257.6吨,其中废硫酸占比最大为2,285.12吨[101][102] - 危险废物焚烧处置总量为1,905.8吨,填埋处置量为9.9吨[101][102] - 废硫酸处理利用量为2,285.12吨,全部由江苏美乐肥料等公司处理[102] - 生化污泥产生量为82.702吨,处置利用量为80.1吨[102] - 公司年产生危险废物包括HW34离子膜废硫酸258.36吨和HW08废变压器油6.61吨[119] - 危险废物焚烧处置总量856.22吨(邻苯二胺精馏焦油)[126] - 危险废物焚烧处置总量1484.37吨(一氯吡啶酮除焦焦油)[126] - 三效废盐产生量6701.08吨,处置量5333.6吨[128] - 氯加成废盐产生量275.63吨,处置量989.93吨[128] - 吡虫啉废盐产生量47.08吨,处置量467.8吨[128] - 公司危险废物过滤残渣产生量为448.926吨[135] - 公司危险废物废试剂瓶产生量为1.307吨[135] - 公司危险废物废液产生量为4.902吨[135] - 公司危险废物废机油产生量为1.304吨[138] - 公司危险废物废包装桶产生量为1,368只[138] - 危险废物精馏残渣产生量108.433吨自行处置44.698吨[158] - 危险废物盐渣产生量253.87吨全部委外处置[158] - 危险废物精(蒸)馏残渣实际产生量495.606吨/年,处置量493.607吨/年,年末库存1.999吨/年[165] - 危险废物废有机溶剂实际产生量34.471吨/年,全部处置[165] - 危险废物化学垃圾实际产生量14.59吨/年,全部处置[169] - 危险废物废矿物油与含矿物油废物实际产生量0.15吨/年,全部处置[169] - 危险废物保温棉实际产生量3.227吨/年,全部处置[169] - 危险废物废吸附剂实际产生量19.449吨/年,全部处置[169] - 危险废物精馏残渣实际产生量为334.2吨,其中81.25吨由公司自有焚烧炉自行处置[175] - 危险废物废催化剂(镍)实际产生量为17.32吨,全部委外利用处置[175] - 硝基苯焦油危险废物实际产生量为55.713吨[181] - 污泥危险废物实际产生量为241.377吨[181] - 所有危险废物当年贮存量均为0吨,实现完全处置[181] - 高盐废液处理量为122.5吨[184] - 化工废盐处理量为11.86吨[184] - 废保温材料处理量为0.21吨[184] - 公司产生污泥219.19吨,其中170.267吨通过自有焚烧炉自行处置[194] - 公司产生焚烧炉渣149.594吨,其中148.729吨委托外部单位填埋处置[194] - 公司产生焚烧飞灰82.115吨,其中79.011吨委托外部单位填埋处置[194] - 公司产生精(蒸)馏残渣643.487吨,其中65.851吨委托外部单位焚烧处置[194] - 公司产生废活性炭49.379吨,其中48.601吨通过自有焚烧炉自行处置[194] - 公司自有焚烧炉处置危险废物数量为458.36吨[197] - 公司自行焚烧处置HW11类车间报废料425.784吨[197] - 盐泥产生量达1186.228吨 其中46.19%进行资源化利用[197] - 清洗废水产生量3178.56吨 全部由第三方公司资源化利用[197] - 废旧包装桶利用量达2623个 实现100%资源化利用率[197] - 废油漆桶产生量800个 其中700个被资源化利用[197] 环保治理设施与项目 - 公司建成了危废焚烧装置和精细化工副产盐资源化循环利用项目[119] - 污染物去除率达到97%以上[178] - 有机污染物去除率超过95%[184] 排污许可与合规信息 - 排污许可证编号91321081765862024H001P[88] - 公司建厂日期2004年2月[88] - 公司拥有排污许可证,编号为916405005541730858001P[120] - 厂界噪声监测频率为每季度1次[104] 建设项目与环评 - 年产2万吨间二氯苯及三氯苯项目于2019年11月建成投运[107] - 年产8万吨硝基氯苯项目于2019年11月建成投运[107] - 年产12万吨离子膜烧碱技改转移项目于2022年4月15
中化国际(600500) - 2022 Q1 - 季度财报
2022-05-24 16:0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188.4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17%[6]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9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0.33%[6]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3.15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8.80%[9] - 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8.2%至188.44亿元人民币[37]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30.3%至3.94亿元人民币[40] - 公司第一季度营业收入106.1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5.5%[53] - 第一季度净亏损4.71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1.98亿元亏损扩大138.0%[55]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财务费用1.48亿元人民币,同比大幅增长1341.21%,主要因新增外部借款[17]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2.4%至2.29亿元人民币[37] - 财务费用激增1341%至1.48亿元人民币[37] - 财务费用大幅增至9.3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54.0%[53] - 利息费用达11.5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6.8%[53] 现金流表现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9.75亿元人民币,同比改善(上年同期为-25.49亿元)[9]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减少,因收入增长及资金回流及时[20]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增加,主要由于工程项目投入[20]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未提供具体数据)[37]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191.34亿元,同比增长26.1%[41]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9.75亿元,较去年同期-25.49亿元改善61.8%[41]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4.89亿元,同比大幅下降412.1%[43]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53.61亿元,同比增长12.5%[43] -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12.4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8.3%[55]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由负转正,从-1.39亿元改善至664.92万元[58]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亏损收窄,从-10.40亿元减少至-6.92亿元[58]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8.18亿元,较上期24.24亿元有所下降[58] 资产和负债变动 - 总资产652.97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增长12.63%[9] - 存货同比增长30.09%,因采购备货需求增加[17] - 应收账款同比增长39.31%,随业务收入增长而增加[17] - 发行公司债导致应付债券同比增长440.98%[17] - 长期借款同比增长20.6%至111.65亿元人民币[33] - 应付债券同比激增441%至43.25亿元人民币[33] - 负债总额同比增长17.5%至447.05亿元人民币[33] - 所有者权益总额同比增长3.3%至205.92亿元人民币[33] - 资产总额同比增长12.6%至652.97亿元人民币[33] - 货币资金为4,875,898,530.59元,较2021年末增加[27] - 应收账款为5,126,142,737.87元,较2021年末增加[27] - 存货为9,879,959,289.12元,较2021年末增加[27] - 在建工程为13,107,690,557.54元,较2021年末增加[31] - 货币资金从4.63亿元增至15.95亿元,增长244.8%[48] - 存货从3.97亿元增至8.87亿元,增长123.3%[48] - 预付款项从0.69亿元增至1.50亿元,增长115.6%[48] - 应收款项融资从0.69亿元增至1.57亿元,增长127.5%[48] - 资产总计从271.46亿元增至296.14亿元,增长9.1%[48] - 公司总负债为197.01亿元人民币,较上年末171.90亿元增长14.6%[51] - 流动负债合计143.98亿元人民币,较上年末154.03亿元下降6.5%[51] - 非流动负债大幅增长至53.03亿元人民币,较上年末17.87亿元增长196.8%[51] - 应付债券激增至43.25亿元人民币,较上年末7.99亿元增长441.2%[51] - 短期借款为27.71亿元人民币,较上年末32.01亿元下降13.4%[51]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42.74亿元,较期初增加18.89亿元[43]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15.95亿元,较期初4.63亿元大幅增长244.7%[58] - 货币资金余额为29.79亿元,与期初持平[61] - 应收账款余额为36.80亿元,与期初持平[61] - 存货余额为75.95亿元,与期初持平[61] - 短期借款余额为76.77亿元,与期初持平[64] - 长期借款余额为92.61亿元,与期初持平[64] - 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减少5090万元,从110.29亿元降至110.79亿元[64] - 公司总负债为380.44亿元人民币[67] - 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为199.29亿元人民币[67] - 公司货币资金为4.63亿元人民币[67] - 应收账款为8.96亿元人民币[67] - 长期股权投资为200.81亿元人民币[69] - 短期借款为32.01亿元人民币[69] - 其他应付款为94.43亿元人民币[69] - 实收资本为27.65亿元人民币[72] - 未分配利润为14.27亿元人民币[72] - 资产总计为271.46亿元人民币[69]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 - 政府补助5874.39万元人民币计入非经常性损益[13] - 公允价值变动损失为-78.96百万元,较2022年一季度减少,因远期外汇和商品期货浮亏同比减少[20] - 营业外收入为70.38百万元,较2022年一季度增加,主要来自新增节能量指标转让收入[20] 股东信息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74,428户[21] - 中国中化股份有限公司为最大股东,持股数量1,498,885,610股,持股比例54.21%[21][24]
中化国际(600500) - 2022 Q1 - 季度财报
2022-04-29 16:00
收入和利润表现 - 营业收入188.4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17%[6] - 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8.2%至188.44亿元人民币[37] - 营业收入达10.61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同期6.83亿元增长55.4%[5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9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0.33%[6]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30.3%至3.94亿元人民币[40] - 扣除非经常性净利润3.15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8.80%[9] - 净利润亏损0.47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同期亏损0.20亿元扩大137.6%[55] - 少数股东损益同比下降60.0%至2.51亿元人民币[40] 成本和费用表现 - 营业成本为10.36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同期6.38亿元增长62.3%[53] - 财务费用1.48亿元人民币,同比大幅增长1341.21%[17] - 财务费用同比大幅增长1341.2%至1.48亿元人民币[37] - 财务费用激增至0.93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同期0.17亿元增长454.2%[53] - 利息费用达1.15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同期0.53亿元增长116.8%[53]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2.4%至2.29亿元人民币[37] - 支付给职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为6322万元,同比下降4.6%[58] 现金流表现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9.75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同期-25.49亿元大幅改善[9]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需现金流量表数据补充)[33]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负974.7百万元,较2021年同期的负2548.6百万元改善61.7%[41]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由负转正,从2021年第一季度的-1.39亿元改善至2022年同期的665万元[58]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191.34亿元,同比增长26.1%[41] -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12.44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同期7.86亿元增长58.3%[55] -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为188.12亿元,同比增长17.6%[41] -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为11.98亿元,同比增长55.4%[58]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负248.85亿元,同比转亏[43]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亏损收窄,从-10.40亿元改善至-6.92亿元,同比改善33.5%[58] - 投资支付的现金为34.45亿元,同比增长66.6%[58]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3.61亿元,同比增长12.5%[43]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8.18亿元,较去年同期的24.24亿元下降25.0%[58] - 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为129.12亿元,同比增长2.5%[58] - 偿还债务支付的现金为109.76亿元,同比增长7.9%[58]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42.74亿元,较期初增加18.89亿元[43]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15.95亿元,较期初的4.63亿元增长244.2%[58] 资产和负债变动 - 货币资金同比增长63.65%,主要因发行公司债取得资金[17] - 货币资金为48.76亿元,较2021年末的29.79亿元增长63.7%[27] - 货币资金从期初的4.63亿元增至15.95亿元,增长244.6%[48] - 公司货币资金为4.63亿元人民币[67] - 应收账款为51.26亿元,较2021年末的36.80亿元增长39.3%[27] - 公司应收账款为8.96亿元人民币[67] - 存货为98.80亿元,较2021年末的75.95亿元增长30.1%[27] - 存货从期初的3.97亿元增至8.87亿元,增长123.3%[48] - 预付款项从期初的0.69亿元增至1.50亿元,增长115.6%[48] - 流动资产合计为272.94亿元,较2021年末的214.53亿元增长27.2%[27] - 总资产652.97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增长12.63%[9] - 资产总计从期初的271.46亿元增至296.14亿元,增长9.1%[48] - 公司总资产为579.27亿元,因新会计准则调整减少4566万元[64] - 短期借款为80.02亿元,较2021年末的76.77亿元增长4.2%[31] - 公司短期借款为32.01亿元人民币[69] - 合同负债为15.55亿元,较2021年末的11.63亿元增长33.7%[31] - 长期借款同比增长20.6%至111.65亿元人民币[33] - 应付债券同比激增441.1%至43.25亿元人民币[33] - 应付债券大幅增加至43.25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同期7.99亿元增长441.2%[51] - 负债总额同比增长17.5%至447.05亿元人民币[33] - 公司总负债为197.01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同期171.90亿元增长14.6%[51] - 公司总负债为380.44亿元人民币[67] - 公司流动负债合计143.98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同期154.03亿元下降6.5%[51] - 非流动负债大幅增长至53.03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同期17.87亿元增长196.8%[51] - 公司其他应付款为94.43亿元人民币[69] 所有者权益和股东信息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126.43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增长3.22%[9] - 所有者权益总额同比增长3.3%至205.92亿元人民币[33] - 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为199.29亿元人民币[67] - 公司未分配利润为68.73亿元人民币[67] - 公司实收资本为27.65亿元人民币[72] - 公司资本公积为42.36亿元人民币[72] - 中国中化股份有限公司持股54.21%,为第一大股东,持股数量为14.99亿股[21] - 青岛凡益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持股2.12%,为第二大股东,持股数量为5870万股[21] 其他收益和损失 - 其他收益0.5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1.61%[17] - 资产减值损失0.4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98.37%[17] - 公允价值变动损失为-78.96百万元,较2022年一季度减少,因远期外汇和商品期货浮亏同比下降[20] - 营业外收入为70.38百万元,较2022年一季度增加,主要由于新增节能量指标转让收入[20] - 公司长期股权投资为200.81亿元人民币[69]
中化国际(600500) - 2021 Q4 - 年度财报
2022-04-15 16:0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1年公司营业收入806.48亿元,同比增长48.9% [20][25] - 2021年归母净利21.75亿元,同比增长608.9% [20][25] - 2021年扣非归母净利5.65亿元,同比增长45649.01% [20][25] - 截至报告期末,在建工程113.94亿元,较年初增长115% [20][27] - 2021年研发投入14.85亿元,同比增长26.14% [20][28] - 公司新产品销售收入约63.7亿元,同比增长约14.3% [28] - 2021年公司产业业务产量同比提升8.4%,销量同比提升20.9%[31] - 2021年公司实施29项重点节能项目,节约2.75万吨标准煤,减排7.15万吨二氧化碳,扬农瑞祥电厂碳履约盈余10.59万吨二氧化碳(2019 - 2020年度),发行总额35亿元可持续发展挂钩债券[42] - 2021年公司研发投入14.85亿元,同比增长约26.14%,申请专利243件,其中发明专利165件[43] - 2021年营业收入806.48亿元,较2020年增长48.90%[152] - 2021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1.75亿元,较2020年增长608.90%[152] - 2021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5.65亿元,较2020年增长45649.01%[152] - 2021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122.49亿元,较2020年末减少5.48%[152] - 2021年末总资产579.73亿元,较2020年末增长3.64%[152] - 2021年基本每股收益0.78元/股,较2020年增长766.67%[153] - 2021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7.77%,较2020年增加15.63个百分点[153] - 2021年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68.08亿元,2020年为 - 68.08万元[164] - 2021年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1.58亿元,2020年为3.49亿元[164] - 2021年公司销售收入806.48亿元,同比增长48.90%;净利润21.75亿元,同比增长608.90%;每股收益0.78元[195] - 2021年末公司资产总额579.73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64%;净资产122.49亿元,较上年末减少5.48%;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7.77%,同比增加15.63个百分点[195] - 营业收入806.48亿元,上年同期541.62亿元,变动比例48.90%;营业成本724.80亿元,上年同期475.83亿元,变动比例52.32%[197] - 销售费用9.18亿元,上年同期7.98亿元,变动比例15.15%;管理费用23.61亿元,上年同期24.29亿元,变动比例 -2.81%[197] - 财务费用4.49亿元,上年同期5.28亿元,变动比例 -14.90%;研发费用9.74亿元,上年同期8.54亿元,变动比例14.01%[197]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3.74亿元,上年同期25.77亿元,变动比例 -46.67%;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 -37.04亿元,上年同期 -28.03亿元,变动比例32.14%[197] -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 -12.47亿元,上年同期 -12.01亿元,变动比例3.82%[197] - 衍生金融资产期初余额2.17亿元,期末余额2.09亿元,当期变动 -0.81亿元,对当期利润影响 -1.26亿元[169] - 应收款项融资期初余额27.40亿元,期末余额20.16亿元,当期变动 -7.23亿元,对当期利润影响0元[169] - 其他权益工具投资期初余额4.13亿元,期末余额3.85亿元,当期变动 -0.27亿元,对当期利润影响1.23亿元[169] - 公司2021年营业收入和营业成本增加,营业成本增幅与收入增幅基本一致,得益于前期战略拓展和高效稳定运营[200] - 销售费用增加主要因仓储保管费、港杂费、保险费等增长[200] - 管理费用基本与上年同期持平[200] - 财务费用减少主要系永续债置换借款使利息减少[200] - 研发费用增加主要是加大研发投入所致[200] -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减少受处置扬农股份影响,且为扩大销售增加备货[200]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增加因处置扬农股份收到现金及购建固定资产规模增加[200] - 筹资活动现金流出增加是取得借款和收购扬农集团少数股东股权支付现金所致[200]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1年化工新材料业务营收157亿元,同比增长74.64% [20] - 2021年基础原料及中间体业务实现营业收入473,650.64万元,同比增长74.43%[61][63][64] - 2021年高性能材料业务实现营业收入659,478.78万元,同比增长71.07%[78][79] - 2021年聚合物添加剂业务实现营业收入432,102.27万元,同比增长80.63%[92] - 2021年战略新兴业务实现营业收入30,593.07万元,同比增长447.63%[101] - 2021年化工材料营销业务实现营业收入230.36亿元,同比增长73.30%[103] 公司分红计划 - 公司拟以2021年末总股本2,765,166,472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0.8元,合计分配现金股利221,213,317.76元[7] 公司业务布局与产能情况 - 碳三产业链一期项目计划2022年底前全面建成,ECH已于2022年2月投料试车,酚酮、BPA装置预计二季度建成,PDH预计四季度建成[32][33] - 连云港聚合物添加剂一期项目力争2022年底前全线建成[33] - 公司拥有5000吨/年对位芳纶生产线、10000吨/年三元正极材料产线,扬州ABS改性项目一期2.4万吨/年ABS改性材料项目预计2022年上半年建成投产[37][39][40] - 公司环氧氯丙烷产能25万吨/年(甘油法10,双氧水法15),氯苯6万吨/年,二氯苯3万吨/年,硝基氯苯系列8万吨/年,芳香二胺系列6万吨/年,环氧树脂35万吨/年,ABS17万吨/年,对位芳纶0.5万吨/年,洗油精细化学品4万吨/年,橡胶防老剂14万吨/年,塑料添加剂2万吨/年[55] - 公司氯化苯、二氯苯系列、硝基氯苯、芳香二胺系列产品产能全球领先,甘油法环氧氯丙烷产能国内第一[58] - 公司甘油法ECH全国领先,2021年底完成碳三一期双氧水法ECH建设,双工艺路线协同发展,稳居国内ECH龙头地位[60] - 公司芳烃系列产品具有全球领先市场地位,是二氯苯、三氯苯及其下游二氯苯胺、芳香二胺系列等产品全球领导者,在硝基氯苯市场有全球前三份额[60] - 公司现有环氧树脂产能17万吨/年,2021年底连云港产业园18万吨/年环氧树脂项目完成建设进入调试阶段,形成35万吨/年产能,成为国内环氧树脂龙头企业[69] - 公司下属Elix Polymers是欧洲领先的ABS供应商,拥有17万吨/年各类ABS产能,占据欧洲40%的特种ABS份额[71] - 公司5000吨/年对位芳纶产业化装置2020年建成投产,产能位居全国第一[72] - 公司拥有约4万吨洗油深加工产能生产相关精细化学品,位居国内第一[76] - 公司化工材料营销业务拥有国内汽车料营销业务,涉及300多个牌号产品[99] - 公司已形成10000吨/年三元正极材料产能,建设3000吨锂电回收中试线[100] - 公司下属富比亚拥有超过2万吨/年塑料添加剂生产能力,CEPPA阻燃剂产能为全球最大[89] 行业市场情况 - 全球环氧树脂总产能为330万吨/年,国内总产能超200万吨/年,“十四五”预计新增超100万吨[81] - 我国环氧树脂每年消费缺口仍超30万吨,产品大多为高端环氧树脂[83] - 2021 - 2025年国内预计释放400 - 500万吨ABS产能,2021 - 2025年国内改性ABS需求预计保持2%左右小幅增长[86] - 预计至2025年,国内芳纶市场复合年增长率达17%,国产化率有望达到50%[87] - “十四五”期间国内橡胶、塑料添加剂行业的复合增长率将分别达到3.8%和5.1%左右[94] - 全球6PPD总产能约52万吨,促进剂行业总产能约为72万吨[95] - 中国磷系阻燃剂产能约70%不在化工园区,将促进行业持续产能整合[96] - 锂电池四大关键材料占锂电池成本合计超80%,正极材料成本占比约40%[102] - 三元正极材料和磷酸铁锂在正极材料中占比分别约为46%和25%[102] - 中国拥有全球70%的三元材料产能和95%的磷酸铁锂产能[106] - 公司天然橡胶业务全球市场份额超12%[109] 公司业务调整 - 自2021年6月23日起,公司不再将农用化学品业务纳入合并范围[110] 公司科研与人才发展 - 研发投入聚焦化工新材料(占比39.5%)、锂电池及材料(占比29.0%)等领域 [28] - 2021年公司持续加大科技投入,推进创新驱动[116] - 公司旗下多家企业入选专精特新相关企业名单或获荣誉称号[117] - 公司实施GPS超额利润分享奖励激励关键岗位员工[120] - 公司建立贯穿全过程的科技创新奖励机制[120] - 截至2021年底,公司产业人才队伍规模达19674人,其中高水平技能人才超650人,7人获“中化工匠”称号[121] - 2019年公司推出上市公司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2020 - 2021年业绩屡创新高[122] 公司融资情况 - 截至2021年末,公司银行授信规模达684亿元,长短期平均融资利率低至2.92%[123] - 2021年公司通过多样化融资渠道,完成项目银团累计签约规模超197亿元[123] - 2021年公司全年发行5期超短期融资券,平均利率2.4%,发行7亿元永续债及8亿公司债[123] 公司管理体系与培训 - 公司形成具有特色的HSE管理体系,四标管理良好实践共计546项[127] - 公司发展培养126名安全管理师,其中52名高级安全管理师[128] - 2021年公司组织把脉式检查、交叉审核、辅导56次[128] - 总部开展大咖讲堂32期培训,634人修满10学分及以上[128] - 累计17家企业和1家科研机构通过“五星工厂”/“五星研究院”验收[129] 公司股权收购 - 报告期内公司收购中化国际新材料(河北)有限公司100%股权,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158]
中化国际(600500) - 2021 Q3 - 季度财报
2021-10-29 16:00
营业收入相关数据变化 - 本报告期营业收入为194.17亿元,上年同期调整后为129.58亿元,同比增长49.85%;年初至报告期末营业收入为583.06亿元,上年同期调整后为377.61亿元,同比增长54.41%[9] - 营业收入变动比例为54.41%,2021年前三季度疫情有效控制,生产经营恢复正常[20] - 2021年前三季度营业总收入583.06亿美元,较2020年前三季度的377.61亿美元增长54.41%[36] 净利润相关数据变化 - 本报告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64亿元,上年同期调整后为1.14亿元,同比增长132.06%;年初至报告期末为24.15亿元,上年同期调整后为1.49亿元,同比增长1517.74%[9] - 2021年前三季度净利润为66.26161亿元,2020年同期为13.04068亿元[43] - 2021年前三季度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4.14685亿元,2020年同期为1.49263亿元[43] 每股收益相关数据变化 - 本报告期基本每股收益为0.08元/股,上年同期为0.04元/股,同比增长100%;年初至报告期末为0.88元/股,上年同期为0.05元/股,同比增长1660%[9] - 2021年前三季度基本每股收益为0.88元/股,2020年同期为0.05元/股[46] - 2021年前三季度稀释每股收益为0.87元/股,2020年同期为0.05元/股[46] 净资产收益率相关数据变化 - 本报告期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95%,上年同期调整后为0.93%,增加1.02个百分点;年初至报告期末为19.38%,上年同期调整后为1.16%,增加18.22个百分点[9] 资产相关数据变化 - 本报告期末总资产为596.13亿元,上年度末调整后为559.37亿元,同比增长6.57%[11] - 2021年9月30日资产总计596.13亿美元,较2020年12月31日的559.37亿美元增长6.57%[35] - 2021年9月30日流动资产合计261.90亿美元,较2020年12月31日的244.94亿美元增长7.09%[32] - 2021年9月30日非流动资产合计334.23亿美元,较2020年12月31日的314.43亿美元增长6.30%[35] - 2021年9月30日货币资金40.24亿美元,较2020年12月31日的69.26亿美元下降41.89%[32] - 2021年起执行新租赁准则,流动资产合计由244.94亿元调整为244.90亿元,减少403.34万元[51] - 非流动资产合计由314.43亿元调整为316.26亿元,增加1.83亿元,资产总计由559.37亿元调整为561.16亿元,增加1.79亿元[52] - 预付款项由17.82亿元调整为17.80亿元,减少189.76万元,其他应收款由7.23亿元调整为7.23亿元,减少33.37万元,其他流动资产由8.39亿元调整为8.37亿元,减少180.21万元[51] 所有者权益相关数据变化 - 本报告期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为143.98亿元,上年度末调整后为129.59亿元,同比增长11.10%[11] - 2021年9月30日所有者权益合计220.63亿美元,较2020年12月31日的280.00亿美元下降21.20%[36] 非流动性资产处置损益相关数据 - 本报告期非流动性资产处置损益为 -7.21万元,年初至报告期末为686.14亿元[14] 政府补助相关数据 - 本报告期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为3595.84万元,年初至报告期末为9525.74万元[14]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及处置投资收益相关数据 - 本报告期持有交易性金融资产等产生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及处置投资收益为 -2548.91万元,年初至报告期末为 -3259.10万元[17] 应收款项减值准备转回相关数据 - 本报告期单独进行减值测试的应收款项减值准备转回为633.57万元,年初至报告期末为957.06万元[17] 部分资产项目变动比例及原因 - 货币资金变动比例为-41.90%,因投资及经营活动影响[20] - 应收账款变动比例为35.48%,受销售增长影响[20] - 预付款项变动比例为54.98%,因疫情得到控制,采购备货需求增加[20] 股东相关数据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68,517[26] - 中国中化股份有限公司持股数量为1,498,885,610股,持股比例为54.19%[26] - 青岛凡益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凡益多策略与时偕行1号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持股数量为35,500,000股,持股比例为1.28%[26] - UBS AG持股数量为11,174,088股,持股比例为0.40%[26] 负债相关数据变化 - 2021年9月30日负债合计375.50亿美元,较2020年12月31日的279.37亿美元增长34.41%[35][36] - 2021年9月30日流动负债合计280.68亿美元,较2020年12月31日的215.16亿美元增长30.45%[35] - 2021年9月30日非流动负债合计94.81亿美元,较2020年12月31日的64.20亿美元增长47.68%[36] - 流动负债合计由215.16亿元调整为215.68亿元,增加5156.03万元[52] - 非流动负债合计中租赁负债新增1.27亿元,长期应付款减少22.66万元[52] - 非流动负债合计为64.2041119099亿美元,较之前减少1.2725789494亿美元[56] - 负债合计为279.3660999553亿美元,较之前减少1.7881819273亿美元[56] 营业成本相关数据变化 - 营业成本变动比例为59.19%,同样因2021年前三季度疫情有效控制,生产经营恢复正常[20] - 2021年前三季度营业总成本555.40亿美元,较2020年前三季度的364.02亿美元增长52.57%[36] 投资收益相关数据变化 - 投资收益变动比例为3824.98%,因处置子公司导致[20] 营业利润相关数据变化 - 2021年前三季度营业利润为95.79989亿元,2020年同期为15.29085亿元[40]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相关数据 - 2021年前三季度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580.29335亿元,2020年同期为391.78410亿元[46] - 2021年前三季度收到的税费返还为8.12454亿元,2020年同期为8.79168亿元[46] - 2021年前三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591.91726亿元,2020年同期为405.25654亿元[46] - 2021年前三季度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为562.65060亿元,2020年同期为339.08688亿元[46] - 2021年前三季度支付给职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为27.72379亿元,2020年同期为24.85819亿元[46]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小计为612.32亿元,上年同期为394.95亿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20.40亿元,上年同期为10.31亿元[49]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相关数据 - 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112.39亿元,上年同期为32.66亿元,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为114.16亿元,上年同期为50.67亿元,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1.77亿元,上年同期为 -18.01亿元[49]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相关数据 -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418.83亿元,上年同期为192.02亿元,筹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为422.86亿元,上年同期为16.03亿元,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4.03亿元,上年同期为31.71亿元[49]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相关数据 - 汇率变动对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影响为 -1.04亿元,上年同期为 -0.08亿元,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 -27.24亿元,上年同期为23.93亿元[49] - 期初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60.34亿元,上年同期为75.33亿元,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33.10亿元,上年同期为99.26亿元[49] 权益项目具体数据 - 实收资本(或股本)为27.60586472亿美元[56] - 其他权益工具为12.9865061212亿美元,其中永续债为12.9865061212亿美元[56] - 资本公积为36.1034561072亿美元[56] - 库存股为1.5801亿美元[56] - 其他综合收益为 - 4.9383689151亿美元[56] - 专项储备为0.7630408534亿美元[56] - 盈余公积为9.7160286358亿美元[56] - 未分配利润为48.937103719亿美元[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