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联创光电(600363)
icon
搜索文档
激光巨头联创光电也来跨界,商业航天年内融资已超40起
新浪财经· 2025-09-09 08:47
联创光电跨界商业航天 - 联创光电拟与关联方及非关联方共同投资设立资阳商业航天产业运营公司 注册资本8000万元 其中联创光电现金出资2400万元 持股30% [1] - 合资公司将专注于商业航天电磁发射领域 提供高温超导磁体、地面模组、变流控制等磁电高端装备产品 [1] - 联创光电主营业务涉及激光和超导行业 高温超导磁体技术尚无商业化运作先例 商业化前景存在较大不确定性 [1] 商业航天行业规模与增长 - 中国商业航天行业产值由2020年1万亿元增至2024年2.3万亿元左右 复合年增长率22.9% 预计2025年达2.8万亿元 [3] - 2024年商业航天领域融资总额超150亿元 同比增长近40% [4] - 2024年1-8月商业航天板块发生超过40起融资事件 已超2023年全年的35起 [6] 行业融资活动与企业动态 - 2024年6月以来发生13起行业融资事件 其中火箭企业6家 卫星企业6家 商业载人航天企业1家 [7] - 星河动力获高信资本投资超1亿元 最新一轮融资仍在进行中 [7] - 垣信卫星2024年初完成67亿元A轮融资 创行业最大单轮融资纪录 超过长光卫星2020年24.64亿元Pre-IPO轮融资 [10] - 蓝箭航天、屹信航天、中科宇航等头部企业2024年7月末以来已启动上市辅导 [14] 企业成立与运营情况 - 2024年1-8月共有5.5万家商业航天相关企业在运营 同比几乎翻倍增长 2023年同期为2.5万家 [10] - 近期融资企业中9家成立于2020年之后 其中星梭科技、微光启航、一苇宇航3家企业成立于2024年上半年 [8][10] - 行业老牌企业包括蓝箭航天、星际荣耀、中科宇航等 部分企业已退出市场 [7] 政策支持环境 - 2014年国务院首次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商业航天产业 [13] - 商业航天连续两年被写入2024-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 [13] - 证监会2024年6月将商业航天纳入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适用范围 为暂未盈利企业打开IPO通道 [13] - 北京、上海、海南、安徽、重庆等地已出台政策鼓励商业航天产业集群发展 [13] 全球投资格局 - 美国过去十年主导全球商业航天投资 占比66% 中国位居第二占比11% 法国第三占比10% 英国占比5% 日本占比2% [10] - 2022-2023年商业航天融资中近五成为股权融资共160起 A轮23起占比6.91% 种子轮及天使轮42起占比12.61% [11]
研报掘金丨浙商证券:联创光电聚焦“激光+超导”,有望打开成长空间,维持“买入”评级
格隆汇APP· 2025-09-09 08:08
财务表现 - 2025年H1营收同比增长7% 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5% [1] - 激光系列及传统LED芯片业务收入达1.3亿元 同比大幅增长177% [1] - 智能控制器业务收入8.2亿元 占总收入50% [1] 业务结构 - 背光源及应用业务收入6.0亿元 占比36% [1] - 光电通信与智能装备线缆及金属材料业务收入0.7亿元 占比4% [1] - 公司减少传统手机背光源业务 聚焦平板/车载/工控背光源等趋势向好产品 [1] 研发进展 - 2024年中久光电成功研制更高功率光纤激光器 [1] - 持续升级"光刃系列"反无人机系统 提升工程化水平和核心技术自主化程度 [1] - 主导项目步入量产阶段 [1] 战略布局 - 以激光反制无人机整机装备为增量发力点 积极开拓海外市场 [1] - 公司聚焦"激光+超导"业务 有望打开长期成长空间 [1] - 激光+超导业务蓄势待发 [1]
联创光电股价跌5.02%,国泰基金旗下1只基金位居十大流通股东,持有421.42万股浮亏损失1378.03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09 06:21
股价表现 - 9月9日股价下跌5.02%至61.91元/股 成交额7.29亿元 换手率2.55% 总市值280.77亿元 [1] 公司业务构成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智能控制产品占比49.81% 背光源及应用产品占比36.15% 激光系列及传统LED芯片产品占比7.77% 光电通信与智能装备线缆及金属材料占比4.45% 其他业务占比1.83% [1] - 公司业务涵盖半导体激光系列及微电子元器件系列、高温超导感应设备系列产品、智能控制系列产品、背光源系列产品、光电通信与智能装备线缆及金属材料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1] 机构持仓变动 - 国泰中证军工ETF二季度增持65.78万股 当前持有421.42万股 占流通股比例0.93% [2] - 该基金当日浮亏约1378.03万元 [2] 基金产品表现 - 国泰中证军工ETF最新规模156.01亿元 今年以来收益14.43% 近一年收益46.55% 成立以来收益19.2% [2] - 基金经理艾小军任职11年243天 管理规模1418.59亿元 任职期间最佳基金回报213.39% 最差基金回报-78.72% [3]
联创光电(600363):点评报告:2025H1营收、归母净利同比增长,激光+超导业务蓄势待发
浙商证券· 2025-09-08 14:29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6][7] 核心观点 - 公司聚焦"激光+超导"业务 有望打开长期成长空间 [6] - 预计未来3年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速为50% [6] - 超导业务卡位核聚变核心环节 激光业务订单开始逐步释放 [3][4][6] 财务表现 - 2025年H1实现营收16.5亿元 同比增长7% [2] - 2025年H1归母净利润2.6亿元 同比增长15% [2] - 2025年H1扣非归母净利润2.4亿元 同比增长14% [2] - 分业务收入占比:激光系列及传统LED芯片8% 智能控制器50% 背光源及应用36% 光电通信与智能装备线缆及金属材料4% [2]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为4.6亿元、6.3亿元、8.1亿元 同比增长91%、37%、28% [6] - 预计2025-2027年每股收益为1.02元、1.40元、1.78元 [12] 超导业务进展 - 下游应用拓展至商业航天电磁弹射 2025年7月中标资阳商业航天发射技术研究院项目 [3] - 2023年11月与中核聚变签订协议 联合建设聚变-裂变混合实验堆项目 工程总投资预计超过200亿元 [3] - 超导磁体占核聚变工程验证堆建设成本约28% [3] - 2024年初步完成星火一号工程总体电磁及结构参数设计 [3] 激光业务发展 - 2025年H1激光系列及传统LED芯片收入1.3亿元 同比大幅增长177% [4] - 开拓军工、院校、研究所客户 加速全球化布局 [4] - 2024年中久光电成功研制更高功率光纤激光器 持续升级"光刃系列"反无人机系统 [4] - 以激光反制无人机整机装备为增量发力点 积极开拓海外市场 [4] 传统业务优化 - 智能控制器业务开拓新能源汽车电子和工业控制产品线 [5] - 结构优化见效 减少增收不增利客户及传统手机背光源业务 [5] - 聚焦平板、车载、工控背光源等趋势向好产品 主导项目步入量产阶段 [5] 估值指标 - 当前收盘价65.18元 总市值295.60亿元 [7] - 对应2025-2027年PE为64倍、47倍、37倍 [6][12] - 对应2025-2027年PB为6.61倍、5.79倍、5.00倍 [13]
联创光电(600363):传统主业经营效益向好,高温超导和激光新业迈入快速成长期
中邮证券· 2025-09-08 12:04
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72亿元、7.11亿元、8.69亿元,对应市盈率分别为46倍、37倍、30倍 [1][8] 核心观点 - 公司通过"进而有为、退而有序"战略优化产业结构,剥离低效资产,重点发展高温超导和激光两大高科技业务,传统主业通过产品结构调整和降本增效实现盈利能力提升 [4][13][17] - 高温超导业务覆盖可控核聚变、电磁弹射、感应加热、磁控单晶生长四大领域,其中可控核聚变项目"星火一号"总订单达50亿元,2024-2026年预计形成4-5亿元销售收入;感应加热设备产能计划从2025年27台提升至2026年81台 [4][54][60] - 激光业务聚焦泵浦源、激光器及反无人机整机系统,2025年上半年收入1.14亿元,同比增长265%,"光刃系列"装备已完成首单出口 [4][8][87] - 传统智能控制业务形成"一基两翼"格局(家电为基础,工控和汽车电子为两翼),2025年上半年毛利率25.41%;背光源业务聚焦工控/车载领域,2025年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长18%,毛利率提升至7.17% [97][101][107] 业务分项总结 高温超导业务 - 参股公司联创超导(持股40%)布局四大应用领域: - 可控核聚变:深度参与"星火一号"项目,超导磁体及配套系统总订单约50亿元,其中4-5亿元订单预计2024-2026年确认收入 [4][54] - 电磁弹射:2025年7月中标1960万元商业航天发射项目,技术可降低发射成本至800美元/千克以下 [4][57] - 感应加热:热能转化效率86%以上,2024年意向订单1.06亿元,2026年产能计划提升至81台 [4][60] - 磁控单晶生长:光伏N型晶硅炉已商业化,现有厂房可满足千台设备磁体需求 [4][63] - 联创超导2024年收入1.54亿元(同比增长104%),净利润1034万元(同比增长52%),截至2024年7月末在手订单5.08亿元,意向订单14.67亿元 [64] 激光业务 - 子公司中久光电(持股55%)业务涵盖泵浦源器件、激光器及激光反无整机系统,与某院所合作获得核心技术授权 [4][85] - 已量产140W/400W泵浦源产品及"光刃-I/II"反无人机装备,2024年完成首单出口,2025年上半年收入1.14亿元(同比增长265%) [8][87][94] - 全球激光武器市场规模预计从2024年67亿美元增长至2034年334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17.6%) [94] 传统主业 - 智能控制业务:2025年上半年收入8.21亿元(同比减少7%),毛利率25.41%,通过SAP系统降本增效 [101] - 背光源业务:2025年上半年收入5.96亿元(同比增长18%),毛利率7.17%,手机背光源收入占比从2023年34%降至2024年4% [107] - 电线电缆及光电通信业务:聚焦军工/5G/轨交领域,2025年上半年收入保持稳定 [26] 财务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5.27亿元、38.90亿元、43.23亿元,同比增长13.60%、10.31%、11.13% [6] - 预计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72亿元、7.11亿元、8.69亿元,同比增长137.16%、24.21%、22.37% [6][8] - 毛利率从2024年18.17%提升至2025年19.46%,净利率从7.77%提升至2027年20.11% [115]
联创光电股价涨5.03%,中邮基金旗下1只基金重仓,持有3万股浮盈赚取9.27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08 05:35
股价表现 - 联创光电9月8日股价上涨5.03%至64.49元/股 成交额达9.66亿元 换手率3.39% 总市值292.47亿元 [1] 公司业务构成 - 公司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智能控制产品占比49.81% 背光源及应用产品占比36.15% 激光系列及传统LED芯片产品占比7.77% 光电通信与智能装备线缆及金属材料占比4.45% 其他业务占比1.83% [1] - 主营业务涵盖半导体激光系列及微电子元器件系列 高温超导感应设备系列产品 智能控制系列产品 背光源系列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1] 基金持仓情况 - 中邮多策略灵活配置混合基金(000706)二季度持有联创光电3万股 占基金净值比例4.31% 位列第五大重仓股 [2] - 该基金当日浮盈约9.27万元 最新规模4057.47万元 今年以来收益4.03% 近一年收益20.7% 成立以来收益61.21% [2] - 基金经理闫宜乘累计任职时间5年133天 现任管理资产总规模231.24亿元 任职期间最佳基金回报29.02% [3]
联创光电20250907
2025-09-07 16:19
**联创光电2025年上半年业绩与业务进展分析** **一 公司整体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6.48亿元 同比增长6.51%[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63亿元 同比增长15.18%[3] * 产品综合毛利率为19.08% 较去年同期增长0.38个百分点[3] **二 激光业务突破性进展** * 子公司中久光电实现营业收入1.14亿元 同比大幅增长超260%[4][5] * 中久光电净利润达到1,762万元 同比大幅增长超400%[4][5] * 业绩增长得益于大功率激光器件及"光刃"系列整机产品的双重突破[2][5] * 完成"光刃"多型号性能迭代与方案攻坚 在软件算法、识别精度和组网技术等方面取得关键突破[5] * 依托国内顶尖科研机构和核心客户合作开发泵浦源、激光器等核心技术[5] **三 高温超导业务多元化发展** * 自2022年以来每年推出一款新的基于高温超导磁体的下游应用设备[6] * 2024年获得可控核聚变相关小型D字形磁体4,180万元测试订单[2][6] * 2025年与航天三院合作中标1,960万元大功率低温制冷系统与模型超导磁体研制服务项目[6] * 结合星火一号工程需求完成实体线圈及总体设计 正在开展关键工艺技术验证和迭代[6] **四 商业航天领域战略布局** * 计划投资成立资阳商业航天产业运营公司 持股30%[7][9] * 总投资额8,000万元 其中联创光电出资2,400万元[9] * 合资方包括瑞迈投资(持股15%)、航旅科技(持股40%)和航源智科(持股15%)[9] * 已完成30吨级别电磁发射用火箭试验模型和首阶段低速电磁发射试验[10] **五 电磁弹射技术优势与前景** * 电磁弹射技术可降低一级火箭制造成本30%以上[12] * 最高可实现2小时一次的高频次试验 相比传统火箭10-15天的发射周期大幅提升效率[12] * 可将火箭加速至超声速以上再点火起飞 大幅提升运载系数[12] * 资阳航天发射研究院已与星河动力、蓝箭和天兵朱雀系列等火箭厂商对接[14] * 星河动力计划在2028年实现谷神星二号电子弹射技术的首飞任务[14] **六 超导业务发展挑战与机遇** * 2025年上半年超导业务因新厂房搬迁及产线调整影响交付[17] * 传统光伏设备受宁夏客户厂房建设节奏影响 上半年交付体量未达预期[17] * 上游高温超导带材供给不足是核心制约因素 尤其是二代高温超导带材[21] * 星火一号项目未来3-5年对超导带材需求超过2万公里[21] * 国内头部代材企业已开始大规模扩产 公司积极与上游企业沟通确保供应[21] **七 重大合作项目进展** * 与宁夏旭英公司在光伏设备升级改造及硅部件长晶设备研发方面合作紧密[15] * 旭英公司对带有高温超导磁体的单晶炉设备需求巨大 获得当地政府及银行支持[15] * 核聚变项目"星火一号"计划2030年完成一期工程建设[4] * 一期工程投资规模110亿至130亿元[22] * 2032年至2033年进入二期工程稳态发电阶段[4][22] * 2025年4月项目地环评招标启动 环评资料和审批工作正在推进[22] **八 未来发展规划与商业模式** * 合资公司商业模式包含三大业务:电磁发射场建设技术装备、电子弹射发射系统及运营服务、火箭升级改造专用化产品[18] * 单个发射场投资额达百亿级别以上 高温超导部分价值量占比约15%[19] * 未来1-2年需完成长距离测试平台项目搭建 投资规模约小几十亿[20] * 高温超导磁体占整个项目投资成本的15%左右[18] * 公司计划重点突破激光反制和高温超导两大产业布局[13]
9月7日周末公告汇总 | 航天宏图签订卫星互联网协议;鸣志电器已向百余家头部人形机器人企业送样
选股宝· 2025-09-07 12:18
停复牌 - 向日葵拟收购兮璞材料控股权及贝得药业40%股权 股票停牌 [1] - 旷达科技控股股东拟转让28%股份 株洲市国资委将成为实控人 股票复牌 [1] 并购重组 - 思林杰拟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科凯电子71%股份 [2] 回购、增持、股权转让 - 农业银行承诺对茅台集团股票增持事项提供贷款支持 贷款额度不高于人民币27亿元 [3] - 华大九天股东拟转让2.64%公司股份 [3] 投资合作与经营状况 - 光启技术全资子公司签订合计12.78亿元超材料产品批产合同 [4] - 东方电热预镀镍材料订单每月约2000吨 主要供应某国际电池企业 2026年该企业计划大幅增加采购量 国内头部电池企业有望采购 硅碳负极材料设备明年有望放量 [4] - 联创光电拟共同投资设立资阳商业航天产业运营公司 [5] - 航天宏图与巴基斯坦签署29亿元人民币互联网卫星合作项目战略协议 [6] - 天际股份子公司获得硫化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专利授权 [6] - 鸣志电器在人形机器人领域已向国内外百余家头部企业整机厂送样 [6] - 吉电股份8月应收补贴资金9.13亿元 2025年1-8月累计收到补贴资金12.71亿元 同比增长154.2% 占2024年全年补贴资金的135.36% [6] - *ST松发下属公司签约2艘30.6万吨超大型原油运输船 [7] - 罗博特科拟发行H股股票并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挂牌上市 [8] - 中国建筑约154.78亿元收购上海房地产项目股权 [9]
联创光电: 第八届董事会第二十五次临时会议决议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9-05 16:22
投资设立情况 - 公司与关联方共青城瑞迈投资合伙企业及非关联方四川小资航旅科技有限公司、资阳航源智科商业运营管理合伙企业共同投资设立资阳商业航天产业运营公司[1] - 公司董事会授权经营管理层负责签署相关协议文件等具体事宜的实施[1] - 本次投资设立事项已经公司第八届董事会战略与可持续发展委员会第十二次临时会议审议通过[2] 董事会审议情况 - 第八届董事会第二十五次临时会议应到董事9人实到9人符合公司法及公司章程规定[1] - 关联董事伍锐先生邓惠霞女士已回避表决[2] - 表决结果同意7票反对0票弃权0票回避2票[2] 信息披露情况 - 详细内容参见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披露的《关于对外投资暨关联交易的公告》编号2025-072[2] - 独立董事召开专门会议审议并发表同意审核意见内容参见公司相关会议文件[2]
联创光电: 第八届监事会第二十次临时会议决议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9-05 16:22
监事会会议召开情况 - 会议通知通过面形式发出并辅以邮件及直接呈送方式送达全体监事[1] - 第八届监事会第二十次临时会议应到监事5人实到5人符合公司法及公司章程规定[1] - 会议由监事会主席辜洪武主持[1] 监事会会议审议结果 - 全体监事一致同意对外投资暨关联交易议案表决结果为同意5票反对0票弃权0票[1] - 监事会认定该交易基于公司经营发展需要符合国家战略及区域战略要求[1] - 交易对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不会产生重大影响且不损害中小股东利益[1] 信息披露 - 交易详细内容同步披露于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公告编号2025-072[1] - 公告日期为二〇二五年九月六日[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