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港集团(600018)

搜索文档
上港集团(600018) - 上港集团关于持股5%以上股东国有股权无偿划转股份过户完成的公告
2025-09-04 09:16
股份划转 - 2025年6月27日国际集团拟无偿划转339,000,000股上港集团股份至久事集团[2][5] - 2025年9月3日完成股份过户登记[2][5][6] 持股变化 - 久事集团转让前持股1,218,116,163股,受让后持股1,557,116,163股,比例升至6.69%[6] - 国际集团转让前持股590,493,723股,转让后持股251,493,723股,比例降至1.08%[6] 其他要点 - 本次划转不改变公司第一大股东和实际控制人[3][6][7] - 久事集团承诺12个月内不减持划转取得的股份[3][7]
上港集团3.39亿股国有股权无偿划转过户完成
新浪财经· 2025-09-04 09:06
股权变动 - 久事集团与国际集团完成上港集团国有股权无偿划转 股份过户日期为2025年9月3日 [1] - 国际集团将持有的3.39亿股(占总股本1.46%)无偿划转至久事集团 [1] - 股权划转事宜已获上海市国资委批复同意 [1] 持股比例变化 - 过户后久事集团持股比例升至6.69% [1] - 国际集团持股比例降至1.08% [1] 股东结构影响 - 此次划转不会改变公司第一大股东和实际控制人 [1] - 久事集团承诺12个月内不减持所获股份 [1]
吞吐量走高 港口景气度持续提升
证券日报· 2025-09-03 16:26
行业整体表现 - 2025年1月至7月港口货物吞吐量达104.4亿吨,同比增长4.4% [2] - 同期集装箱吞吐量达2亿标箱,同比增长6.2% [2] - 行业景气度提升由外贸回暖与航运复苏共同驱动,趋势有望延续至全年 [1] 上市公司业绩 - 17家A股港口上市公司中8家营收与净利润同比上涨 [2] - 辽港股份上半年营业收入56.93亿元(同比+5.93%),净利润9.56亿元(同比+110.78%) [2] - 业绩增长主因油品/集装箱收益增加、投资收益增长及信用减值损失转回 [2] 重点港口运营数据 - 广州港1-8月集装箱吞吐量1803.7万标箱(同比+7.5%),货物吞吐量38587万吨(同比+2.5%) [3] - 上港集团8月集装箱吞吐量突破502万标箱创月度新高 [3] - 深圳港盐田港区上半年集装箱吞吐量超758万标箱(同比+12.7%) [5] 绿色智慧转型进展 - 全国建成自动化集装箱码头23座、自动化干散货码头29座 [4] - 国际枢纽港集装箱水平运输设备清洁化比例超60% [4] - 盐田港区上半年LNG加注量31万立方米(超去年全年),岸电供电量1367万度(同比+28%) [5] 基础设施投资与创新 - 广州港"十五五"时期计划投资200亿元新增年通过能力1亿吨、集装箱吞吐量500万标箱 [3] - 南沙港区四期自动化码头运营三年累计完成集装箱吞吐量800万标箱 [4] - 洋山四期自动化码头实现LNG加注常态化和绿色甲醇燃料同步加注作业 [5]
上海国际港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收到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接受注册通知书》的公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9-01 21:13
债务融资工具注册批准 - 公司债务融资工具注册获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接受 有效期自落款日起2年内 [1][2] - 注册通知书编号为中市协注[2025]DFI52号 [2] 债务融资工具发行安排 - 注册有效期内可分期发行超短期融资券、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永续票据、资产支持票据及绿色债务融资工具等产品 [2] - 允许定向发行相关产品 每期发行需确定主承销商、发行产品、规模及期限等要素 [2] - 发行完成后需通过交易商协会认可途径披露发行结果 [2] 决策程序与时间节点 - 公司于2025年3月28日召开第三届董事会第五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发行申请议案 [1] - 2025年5月30日年度股东大会批准该议案 相关决议公告于2025年4月1日、5月8日及5月31日披露 [1] - 2025年9月2日董事会发布收到注册通知书的公告 [5] 承销商组成 - 联席主承销商包括上海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进出口银行、工商银行、交通银行、邮储银行、招商银行、民生银行、光大银行、浦发银行、宁波银行、中信银行、兴业银行及中国银行共15家金融机构 [2]
上港集团: 上港集团关于收到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接受注册通知书》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9-01 09:20
债务融资工具注册获批 - 公司于近期收到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发出的《接受注册通知书》(中市协注[2025]DFI52号),交易商协会决定接受公司债务融资工具注册 [2] - 债务融资工具注册自《接受注册通知书》落款之日起2年内有效 [2] 承销商阵容 - 债务融资工具由上海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交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民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光大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浦东发展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宁波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兴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联席主承销 [2] 发行产品与方式 - 公司在注册有效期内可分期发行超短期融资券、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永续票据、资产支持票据、绿色债务融资工具等产品 [2] - 公司也可定向发行相关产品 [2] - 每期发行时应确定当期主承销商、发行产品、发行规模、发行期限等要素 [2] 公司决策程序 - 公司于2025年3月28日召开第三届董事会第五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上港集团关于申请注册及发行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债务融资工具的议案》 [1] - 相关议案内容详见公司于2025年4月1日、5月8日、5月31日披露的公告 [1] 后续工作计划 - 公司将根据《接受注册通知书》要求,按照债务融资工具注册发行的有关规定择机开展发行工作 [3] - 发行完成后,公司应通过交易商协会认可的途径披露发行结果 [2] - 公司将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3]
上港集团(600018) - 上港集团关于收到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接受注册通知书》的公告
2025-09-01 09:00
债务融资决策 - 2025年3月28日董事会、5月30日股东大会审议通过申请注册及发行债务融资工具议案[1] 债务融资进展 - 公司收到《接受注册通知书》,注册2年内有效[2] 债务融资安排 - 由15家银行联席主承销,可分期、定向发行多种产品[2] - 每期发行需确定相关要素,完成后披露结果[2] 后续计划 - 公司将择机发行并及时披露信息[3]
上港集团(600018):港口主业显韧性,投资收益亮眼
华泰证券· 2025-08-31 10:31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目标价6.9元人民币 [1][5][7] 核心观点 - 港口主业经营凸显韧性 集装箱吞吐量同比增长6.1%至2,707万标准箱 连续十五年排名世界第一 [1] - 投资收益表现亮眼 1H25投资收益44.3亿元 同比增长16.5% 占归母净利润比重达55.1% [1][3] - 上海港外贸航线连通度蝉联全球第一 多式联运业务发展迅速 上半年完成海铁联运51.0万标准箱 同比增长19.4% [4] 财务表现 - 1H25营收195.7亿元 同比下降1.4% 归母净利润80.4亿元 同比下降4.5% 扣非归母净利润73.7亿元 同比增长2.1% [1] - 集装箱板块营收85.8亿元 同比增长6.3% 毛利率46.9% 同比提升0.3个百分点 [2] - 港口物流板块营收69.4亿元 同比增长23.9% 毛利率27.7% 同比提升2.9个百分点 [2] - 港口服务板块营收36.4亿元 同比增长78.4% 毛利率20.9% 同比下降12.6个百分点 [2] 投资收益分析 - 邮储银行投资收益18.7亿元 同比增长9.6% [3] - 上海银行投资收益11.1亿元 同比增长6.3% [3] - 东方海外国际投资收益6.0亿元 同比增长13.3% [3] 盈利预测调整 - 上调2025年净利润预测9%至153.9亿元 [5] - 上调2026年净利润预测9%至156.3亿元 [5] - 上调2027年净利润预测8%至160.5亿元 [5] - 基于10.5倍2025年预期市盈率(公司历史三年PE均值)设定目标价 [5] 估值指标 - 当前股价5.64元人民币(截至8月29日) 目标价隐含22.3%上行空间 [7][8] - 市值1,313.07亿元人民币 [8] - 2025年预期市盈率8.53倍 市净率0.91倍 [11]
上港集团2025年中报简析:净利润同比下降4.47%
证券之星· 2025-08-29 22:41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中报营业总收入195.69亿元,同比下降1.35% [1] - 归母净利润80.4亿元,同比下降4.47% [1] - 第二季度营业总收入100.51亿元,同比下降7.68%,归母净利润41.32亿元,同比下降12.44% [1] 盈利能力指标 - 毛利率38.27%,同比下降2.69个百分点 [1] - 净利率44.69%,同比下降1.8个百分点 [1] - 扣非净利润73.69亿元,同比增长2.10% [1] - 每股收益0.35元,同比下降4.55% [1] 成本与费用结构 - 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总计19.42亿元,三费占营收比9.92%,同比增加0.41个百分点 [1] 资产与负债状况 - 货币资金387.96亿元,同比增长8.97% [1] - 应收账款44.14亿元,同比增长4.65% [1] - 有息负债523.54亿元,同比增长3.52% [1] - 有息资产负债率达23.27% [2] 现金流与资本结构 - 每股经营性现金流0.27元,同比大幅增长46.76% [1] - 每股净资产5.87元,同比增长6.98% [1] 历史业绩与投资回报 - 2024年ROIC为8.69%,近10年中位数ROIC为9.38% [1] - 2024年净利率42.14%,显示产品或服务附加值极高 [1] 机构持仓动态 - 华商300智选混合A新进十大持仓,持有52.56万股 [2] - 建信精工制造指数减仓14.83万股 [2] - 财通资管瑞享12个月定开混合A新进十大持仓,持有5.72万股 [2] - 创金合信鑫利混合A持仓7.20万股未变动 [2]
中远海控: 中远海控日常关联交易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8-29 17:11
关联交易协议续签 - 中远海控与间接控股股东中国远洋海运等关联方签订一系列日常关联交易协议,有效期至2025年12月31日,并于2025年8月28日续签至2028年,涵盖综合服务、航运服务、码头服务、船舶及集装箱资产服务、商标使用及金融服务 [1] - 协议包括与中远海运集团财务有限责任公司签订的《金融服务总协议》,以及与上港集团签订的《航运及码头服务框架协议》,并确定2026-2028年年度交易上限金额 [1] - 由于张松声卸任独立董事,其控制的太平船务不再作为关联人,因此不再签署相关协议 [2] 审议程序与股东批准 - 关联交易议案经公司第七届董事会第二十次会议审议通过,关联董事万敏、张峰、陶卫东、朱涛、徐飞攀回避表决 [2] - 独立董事专门会议审议通过相关议案,并提交董事会审议 [2] - 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规则,本次日常关联交易需经公司股东会批准,关联股东将在股东会上回避表决 [3] 前次交易执行情况 - 前次关联交易实际发生金额与预计额度存在差异,主要由于航运市场波动、燃油价格下跌、用箱需求变化及资金使用计划调整所致 [6] - 例如,《船舶及集装箱资产服务总协议》项下2023-2025年上半年实际交易额分别为0.27亿元、20.11亿元、5.54亿元,低于预计 [6] - 《航运服务总协议》项下燃油供应实际交易额分别为39.67亿元、39.72亿元、22.12亿元,因燃油消耗量减少及价格下跌 [6] 本次交易年度上限 - 2026-2028年金融服务存款每日最高结余上限为1500亿元,信贷服务每日最高未偿还贷款结余上限为260亿元,其他金融服务手续费年累计不超过8000万元 [27] - 航运服务支出上限2026年为32亿元,2027年37亿元,2028年42亿元;收入上限未明确列示但参考业务增长 [12] - 船舶及集装箱资产服务支出上限2026年24亿元,2027年31亿元,2028年37亿元 [13] 关联人介绍与履约能力 - 中国远洋海运为国务院国资委直属国有独资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持有中远海控45.25%股份,2024年资产总额11394.95亿元,净利润827.72亿元 [14][15] - 中远海运集团财务有限责任公司2024年资产总额2164.58亿元,净利润10.45亿元,中远海控持股22.9688% [16] - 上港集团2024年资产总额2120.56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49.54亿元,上海市国资委为实际控制人 [18][19] 定价原则与测算依据 - 所有关联交易定价参照市场价格,按公平合理原则确定,例如金融服务利率不高于独立第三方商业银行 [26] - 年度上限测算依据包括过往交易金额、通胀成本、汇率波动、业务增长及新船订单投入(截至2025年6月30日新造船51艘,运力超91万TEU) [31][34][38] - 与上港集团交易上限参考现有合作情况、业务预期增长及上港集团经营规模 [40] 交易目的与影响 - 本次日常关联交易有助于保障公司生产经营活动正常进行,支持业务发展,且基于一般商业条款,无附加条件 [4][41] - 交易定价公平合理,符合公司及股东整体利益,不会对关联人形成依赖 [41] - 公司已建立内部控制程序,定期监控交易金额,确保符合上限要求及定价条款 [40]
上港集团: 上港集团第三届董事会第五十九次会议决议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8-29 16:40
2025年半年度利润分配方案 - 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人民币0.5元(含税)[1] - 以截至2025年6月30日总股本23,281,365,262股为基数实施权益分派[2] - 若股权登记日前总股本变动,将维持每股分配金额不变并调整总额[2] - 该议案获董事会全票通过(10票同意,0票弃权,0票反对)[2] 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评估 - 董事会通过《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2025年半年度评估报告》[2] - 评估报告于2025年8月29日披露于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2] - 该议案获董事会全票通过(10票同意,0票弃权,0票反对)[2] 2025年半年度报告批准 - 董事会批准公司2025年半年度报告及摘要[3] - 半年度报告全文于2025年8月29日披露于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3] - 摘要同日刊登于《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报》《证券时报》及交易所网站[3] - 审计委员会全票同意财务信息并提交董事会审议[3] 与中远海控关联交易协议 - 公司与中远海控签署三年期(2026-2028年)航运及码头服务框架协议[4] - 2026-2028年公司向中远海控提供劳务金额上限均为人民币35亿元/年[4] - 2026-2028年公司接受中远海控提供劳务金额上限均为人民币5亿元/年[5] - 议案获9票同意(关联董事秦江平回避表决,0票弃权,0票反对)[5] - 独立董事专门会议全票同意该议案并提交董事会审议[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