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能物流(09956)

搜索文档
CEO秦兴华拟增持2000万港币,带动安能物流股票逆势大涨
金融界· 2025-03-25 11:21
核心事件 - CEO秦兴华通过公开市场增持10万股公司股份 平均价格约8.00港元/股 [1] - 秦兴华计划未来以不超过2000万港币继续增持股份 [1] - 该增持行为带动安能物流股价逆势大涨 3月25日收盘报8.32港元/股 [3] 财务表现 - 2024年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15.76亿元 同比增长16.7% [1] - 经调整净利润8.37亿元 同比激增64.2% [1] - 经营活动净现金流21.31亿元 同比增长24.9% 处于历史高位 [1] 2025年业绩指引 - 预计营业收入增长10%~15% [2] - 毛利率稳中有升 [2] - 经调整净利润增长不低于20% [2] - 自有现金流充沛 [2] 战略规划 - 持续聚焦渠道深耕 产品竞争力提升 数字化赋能三个方面 [1] - 优化区域网络布局与门店建设 推动网点盈利能力提升 [1] - 通过精细化运营提升分拨运输效率 [1] - 分端智能化 路由优化和运力升级为抓手 积极投资新质生产力 [1] - 运输端引入新能源运力 智慧运力 [1] - 分拨端提升自动化水平 强化全链路时效与成本管控能力 [1] 股东回报 - 董事会正积极评估稳定 可持续的分红方案 [2] - 计划于2025年中期业绩发布后宣布分红方案及细则 [2] 市场观点 - 当前估值仍处于修复通道 市盈率与市净率显著低于行业中枢 [2] - EV/EBITDA指标凸显低估 [2] - 随着战略转型持续深入 经营基本面将持续向好 [2] - 叠加分红计划落地 有望成为资本市场在物流板块配置的首选标的 [2]
安能物流20250321
2025-03-23 15:02
纪要涉及的公司 安能物流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2024年业绩表现**:总营收115.8亿元,同比增长16.7%;毛利18.4亿元,同比增长45.2%,毛利率15.9%,同比提高12.1个百分点;经调整净利润约8.4亿元,经调整净利率7.2%,剔除2023年增值税加计扣除影响,经调整净利率实现105%倍数增长[4]。 2. **业务增长措施**:通过网络拓展和产品服务创新推动业绩增长,提升加盟商数量并优化网络生态,推出3,300产品升级和9,996时效标准,促进网络增长及运营结构优化[5]。 3. **网点拓展成就**:截至2024年底,一级网点达7,200个,同比增加21.8%,乡镇覆盖率99.3%,头部网点留存率97%,为网络增长提供动能,优化服务水平和成本控制[2][6]。 4. **3,300产品升级贡献**:300公斤以下小票货量同比增长24%,高毛利小票占比提升优化单位经济模型,70公斤以下迷你小票增速30%,70 - 300公斤小票零担增速19.2%,带动票均重从93公斤降至84公斤[7]。 5. **精细化运营和新技术投入**:车均里程数同比提升10%、操作工效同比提升7%、分拨中心坪效同比提升21%;上线两条全自动流水线设备、发电重卡项目,配备约30台装有辅助驾驶功能的货运卡车,促进节能减排、提效降本[2][8]。 6. **全网快运行业趋势及公司优势**:2024年零担市场规模约1.7万亿,500公斤以下中小票占比近50%,市场规模约8,000亿;全网快运市场渗透率从2019年的11%增长至2024年的16%;安能物流凭借规模和产品能力提高市占率,引领行业发展[9]。 7. **未来三年经营战略**:聚焦主营业务,打强网点、创造顾客价值与网络生态,为顾客和加盟商降低成本、节约时间、提高能力[10]。 8. **确保有效规模可持续健康发展**:追求通过网点能力建设和模型获得有价值、创收、盈利且高毛利产品支持的有效规模,不做通过价格战烧钱获得的无效规模[11]。 9. **总成本能力优势**:过去三年总成本能力行业领先,未来三年通过数字化、智能化和规模化迭代及高效团队协作将遥遥领先[12]。 10. **实现人性关怀盈利**:过去三年让33,000个加盟商98%盈利,28,000名员工获丰厚回报;未来三年让股东享受高增长、高分红、低投入、高产出回报[13]。 11. **未来五年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计划**:2025年加快数字化智能化升级转型投入产出效率,根据企业发展阶段安排人才结构,2024年引入相关人才奠定基础[14]。 12. **承担社会责任**:与宁德时代合作布局电动重卡节能减排;2024年在西藏慈善捐赠,2025年免费向灾区运输;确保零贪污零腐败,内控零容忍[15]。 13. **2025年业务展望**:预计业务规模增长10% - 15%,推动毛利率稳中有升,经调整净利润增速约20%[3][16]。 14. **股东回报规划**:通过持续执行战略,实现高增长、高分红、低投入、高产出回报,坚持负责任企业价值观,为股东创造更大价值[17]。 15. **资本开支计划**:保持审慎,投入分拨流水线扩建和车辆升级,总额控制在3 - 4亿元[18]。 16. **应对市场竞争策略**:采取主动价格政策、渠道拓展和网络建设策略;坚持质量发展,量价齐升,通过高毛利、高盈利、可持续增长保持运输网络健康度[20][22]。 17. **2025年降本增效及提升货量措施**:货量增长围绕渠道拓展和3,300产品推广,渠道拓展更精细化,赋能加盟网点;降本增效通过精细化管理、应用数字化工具和引入新技术实现[23]。 18. **物流产业链竞争优势**:通过加盟制模式下沉物流产业链,核心竞争力包括网络覆盖密度高、推行9,996时效标准、实行铁三角组织、品质管理有成果[25]。 19. **不同区域服务能力**:近郊和远郊服务较均衡,市区和偏远地区服务面临挑战,未来重点提升手动转运开车环节网络和运营能力[26]。 20. **跨境电商进展**:与拼多多、抖音、1,688等平台合作,电商业务增长显著,但占总业务体量比例低于5%[27]。 21. **利用AI技术提升能力**:通过AI技术提升组织架构设计、决策机制和赋能管理,智能体预计2026年二季度推出,已实现数字化转型支持门店[28]。 22. **有效规模对市场拓展策略影响**:强调务实扩展市场份额,通过提高网络密度接近客户,覆盖隐性客户增强竞争力[29][30]。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1. 2025年将在中期业绩公告后公布上半年分红规模,全年业绩公布后发布全年分红计划和规模[19]。 2. 国补政策对家电3C等品类有刺激作用,公司大件电商占比快速提升,但单一品类占比不大,国家政策对整体业务帮助有限;中央刺激消费政策若有效实施,将带来显著业绩增长[23][24]。 3. 价格稳定是相对稳定,会根据需求投放政策支持加盟商,持续网络建设和加密为渠道拓展提供保障,有助于新增加盟商及货量增长[21]。
直击业绩说明会|2024年货量增长17.5% 安能物流董事长秦兴华:快运新老玩家混战,有效规模、成本优势成决胜点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3-21 12:26
文章核心观点 快运市场处于激烈整合期,安能物流2024年业绩良好进入改革收获期,公司通过聚焦核心业务、降本增效等实现扭亏,未来将聚焦渠道、产品竞争力、数字化提升业绩 [1][2][6] 安能物流2024年业绩情况 - 零担货运总量1415万吨,同比增长17.5%;营业收入115.76亿元,同比增长16.7%;经调整净利润8.37亿元,同比增长64.2% [1] - 毛利18.42亿元,同比增长45.2%;毛利率15.9%,同比提升3.1个百分点;经营活动净现金流为21.31亿元,同比增长24.9% [3] - 单位运输成本同比下降5.0%,单位分拨成本同比下降16.5% [3] - 票均重降至84公斤,同比下降9公斤,迷你小票货量增速达30% [3] - 电商“总对总业务”2024年总量相比2023年翻约2.5倍 [3] - 服务总单价为818元/吨,同比下滑0.7%,2024年上半年同比下滑3.5% [5] 公司扭亏原因及行业格局 - 扭亏原因在于聚焦核心业务,放弃无效业务 [2] - 加盟制全网快运市场是“2 + 4”竞争格局,未来行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高 [2] 应对行业竞争策略 - 根据利润目标调整策略应对新入局者和市场变化 [5] - 根据需求在部分区域或线路投放政策助加盟商应对竞争 [5] - 争夺隐性客户,注重服务质量 [5] - 追求有效规模 [6] 2025年业绩指引及发展方向 - 收入增长10% - 15%,经调整净利润增长不低于20% [6] - 聚焦渠道、产品竞争力、数字化三方面 [6] - 渠道深化:优化区域网络布局与门店建设,提升网点盈利能力 [6] - 产品竞争力:精细化运营提升分拨运输效率,引入新能源和智慧运力,提升自动化水平 [6] - 数字化:分阶段推进,短期聚焦AI等工具场景应用,中长期实现数字化辅助决策 [7] - 降本增效:建立运营标准,借助数字化工具提升效率,加大新技术投入 [7] 分红计划 - 2024年下半年着手推进分红筹备,预计2025年中期业绩发布后宣布方案和细节 [8]
安能物流(09956) - 2024 - 年度业绩
2025-03-20 10:0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收入为11,575,954千元,同比增长16.7%;毛利为1,841,680千元,同比增长45.2%;经调整税前利润为1,084,274千元,同比增长65.7%;经调整净利润为837,293千元,同比增长64.2%;报告期间利润为761,988千元,同比增长87.1%;经营活动所得现金流量净额为2,131,068千元,同比增长24.9%[5] - 公司2024年总收入为11576.0百万元,较2023年的9916.9百万元增加16.7%[33] - 公司2024年营业成本为9734.3百万元,较2023年的8648.9百万元增加12.5%[38] - 2024年毛利为18.417亿元,毛利率为15.9%;2023年毛利为12.68亿元,毛利率为12.8%,单位毛利从106元/吨增至130元/吨[45] - 2024年一般及行政开支为8.378亿元,2023年为7.738亿元,薪金及其他福利从4.403亿元增至5.123亿元,股份支付开支减少[47] - 2024年其他收入及收益净额为6590万元,2023年为1.253亿元,政府补助增加,无增值税加计扣除收益[49] - 2024年经营利润为10.698亿元,经营利润率为9.2%;2023年经营利润为6.195亿元,经营利润率为6.2%[50] - 2024年财务成本为6170万元,较2023年的7890万元减少21.8%,因提前清偿部分车贷[52] - 2024年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利润为90万元,2023年为1120万元[53] - 2024年所得税开支为2.47亿元,2023年为1.446亿元,与利润增长一致[54] - 2024年报告期利润为7.62亿元,净利润率为6.6%;2023年利润为4.072亿元,净利润率为4.1%,毛利增加5.737亿元[56] - 2024年经调整期内净利润为8.37293亿元,2023年为5.09805亿元[59] - 2024年经调整EBITDA为19.95874亿元,2023年为17.30355亿元[60] - 2024年折旧总计858,342千元,2023年为1,007,355千元,其中使用权资产折旧2024年为459,436千元,2023年为570,825千元;汽车折旧2024年为356,754千元,2023年为384,976千元;其他折旧2024年为42,152千元,2023年为51,554千元[64]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2023年12月31日的1,407.9百万元增加至2024年12月31日的2,046.2百万元[65] - 2024年12月31日,未偿还已担保借款约50.6百万元,无尚未偿还的无担保借款,资产负债比率约为1.5%,2023年12月31日为19.1%[66] - 2024年公司收入为11,575,954千元,较2023年的9,916,899千元增长16.73%[88] - 2024年公司年内利润为761,988千元,较2023年的407,245千元增长87.11%[88] - 2024年母公司普通股权益持有人应占基本及摊薄每股盈利均为0.65元,2023年为0.34元[88] - 2024年公司年内全面收益总额为764,973千元,较2023年的419,891千元增长82.19%[89] - 2024年非流动资产总值为2,381,993千元,较2023年的2,660,739千元下降10.48%[91] - 2024年流动资产总值为3,847,493千元,较2023年的3,116,315千元增长23.46%[91] - 2024年流动负债总额为2,116,128千元,较2023年的2,156,462千元下降1.87%[93] - 2024年流动净资产为1,731,365千元,较2023年的959,853千元增长80.38%[93] - 2024年资产净值为3,409,172千元,较2023年的2,974,219千元增长14.62%[93] - 2024年总权益为3,409,172千元,较2023年的2,974,219千元增长14.62%[93] - 2024年客户合约总收入为1.1575954亿元,2023年为0.9916899亿元,同比增长16.73%[103] - 2024年其他收入及收益(亏损)净额为6.5921亿元,2023年为12.5294亿元,同比下降47.38%[108] - 2024年财务成本为6.1715亿元,2023年为7.8902亿元,同比下降21.78%[112] - 2024年金融产品公允价值变动为0.0901亿元,2023年为0.11249亿元,同比下降19.90%[113] - 2024年税前利润扣除营业成本8.681352亿元,2023年为7.430277亿元,同比增长16.84%[115] - 2024年员工福利开支总计8.6158亿元,2023年为7.38432亿元,同比增长16.68%[115] - 2024年贸易应收款项及其他应收款项减值亏损为0.06651亿元,2023年为0.19604亿元,同比下降66.07%[115] - 2024年年内税项支出为246,981千元,2023年为144,610千元[118] - 2024年母公司普通股权益持有人应占盈利为749,740千元,2023年为392,379千元;2024年每股盈利0.65元,2023年为0.34元[122] - 2024年贸易应收款项为146,412千元,减值55,979千元,账面净值90,433千元;2023年贸易应收款项为144,375千元,减值53,315千元,账面净值91,060千元[124] - 2024年贸易应付款项为355,427千元,2023年为314,607千元[126]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总货量达1410万吨,同比增长17.5%[7] - 2024年公司总票数由2023年的1.288亿增加31.1%至1.69亿,每票货物的票均重由2023年的93公斤减至2024年的84公斤[10] - 2024年货运总量为14.1百万吨,较2023年的12.0百万吨增加17.5%,总票数由2023年的128.8百万票上升31.1%至169.0百万票[27][30] - 2024年票均重由2023年的93公斤降至84公斤,下降10.4%[27] - 2024年运输服务单价为428元/吨,较2023年下降7.0%,增值服务单价为174元/吨,较2023年增长16.8%[27] - 2024年单位毛利为130元/吨,较2023年增长22.6%,单位经调整净利润为59元/吨,较2023年增长40.5%[29] - 2024年运输收入6059365千元,占比52.3%;增值服务收入2462753千元,占比21.3%;派送服务收入3053836千元,占比26.4%[32] - 2024年货运量为14.1百万吨,较2023年的12.0百万吨增加[33] - 运输服务单价从2023年的460元/吨降至2024年的428元/吨;增值服务单价从2023年的149元/吨增至2024年的174元/吨;派送服务单价从2023年的215元/吨增至2024年的216元/吨[33] - 2024年干线运输成本4256.9百万元,占比43.7%;分拨中心成本2014.0百万元,占比20.7%;增值服务成本546.4百万元,占比5.6%;派送服务成本2916.9百万元,占比30.0%[37] - 单位营业成本从2023年的718元/吨降至2024年的688元/吨,减少4.2%[38] - 干线运输单位成本从2023年的317元/吨降至2024年的301元/吨[39] - 分拨中心成本从2023年的2049.3百万元降至2024年的2014.0百万元,单位分拨中心成本从2023年的170元/吨降至2024年的142元/吨[41] - 增值服务单位成本从2023年的31元/吨增至2024年的39元/吨;派送服务单位成本从2023年的200元/吨增至2024年的206元/吨[42][44] - 2024年运输收入为0.6059365亿元,2023年为0.5529949亿元,同比增长9.57%[103] - 2024年派送收入为0.3053836亿元,2023年为0.2590061亿元,同比增长17.91%[103] - 2024年增值服务收入为0.2462753亿元,2023年为0.1796889亿元,同比增长37.05%[103] 公司运营资源情况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与货运合作商及代理商为超630万个终端客户提供服务,2023年为约550万个[10][1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拥有超33,000家货运合作商及代理商,2023年超28,000家[1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在中国各地拥有82家自营分拨中心,覆盖约99.3%的县城和乡镇[1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82个分拨中心中有37个核心中转枢纽、18个中转枢纽和27个其他分拨中心,核心中转枢纽2024年货运处理量约为48.6百万吨[21][2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分拨中心由约2500条干线运输线路连接,其中约86.6%是双边线路[2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自营车队由超3600辆干线高运力卡车及超6300辆挂车组成,由约5500名合同司机运营[2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约33000家货运合作商及代理商拥有并运营网点,覆盖约99.3%的县城和乡镇[25] 公司2025年发展策略 - 2025年公司将深化渠道赋能升级,优化区域结构,提升末端服务效率和品质[8] - 2025年公司将打造极致的成本控制能力,优化全程时效兑现率[8] - 2025年公司将以网点为中心,提升销售、运营、客服三位一体的铁三角团队能力[8] - 2025年公司将聚焦顾客价值,推动数字化网点建设,提升网点价值[8] - 2025年公司将借助数字化力量,推动行业迭代升级,履行社会责任[8] - 2025年公司将深化渠道赋能升级,贯彻落实“五最”目标[77] - 公司将通过精益管理提升分拨中心和运输网络运营效率,推动成本降低[78] - 公司将以网点为单位,优化全环节履约标准,强化时效能力和客户服务体验[80] 公司运营质量指标变化 - 2024年上半年平均运单时长减少7.1%至约65小时,时效兑现率从73.2%提高至76.0%,遗失率下降79.7%至0.04件/十万件,破损率下降64.7%至11.5件/十万件,投诉率下降91.0%至41.6票/十万票[15] 公司股权及资产交易 - 2024年2月23日,宁波青虹向ANE Hong Kong转让上海安能聚创2.7903%的全部股权,代价为338.7百万元,转让后公司间接持有98.9540%[69] 公司借款及担保情况 - 2024年12月31日,若干银行贷款及其他借款由若干汽车按揭担保,账面价值为81.5百万元[71] 公司资本承担情况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资本承担为19.1百万元[74] 公司上市所得款项使用情况 - 2021年11月11日公司上市,以每股13.88港元发行80,220,000股普通股,筹集所得款项总额约1,113,454,000港元,所得款项净额约1,009.2百万港元,净价约为每股12.58港元[13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拟将所得款项净额的40%(403.7百万港元)用于战略地区枢纽建设等,已动用233.2百万港元,剩余170.5百万港元预计202
当前时间如何看快递-安能物流深度汇报
2025-03-04 07:01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全网快运行业、公路货运行业、快递行业 - **公司**:安能物流、顺丰控股、申通快递、中通快递、德邦、百世、韵达、极兔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全网快运行业 - **核心观点**:全网快运行业渗透率持续提升且被低估,具有增长潜力[1][2] - **论据**:2023 年全网零担市场逆势增长 11%,区域网和专线萎缩;渠道扁平化改革和货物线上化趋势推动全网快运渗透率提升;公路货运市场量价双弱,但全网快运因专线和区域市场货量转移表现较好[1][2][9] 安能物流 - **核心观点**:安能物流受益于全网快运趋势,进入利润快速释放期[1] - **论据**:2022 年战略转型后聚焦高毛利小件产品,2023 年扭亏为盈;作为加盟制龙头,2013 - 2023 年货量复合增长率达 33%,21 - 23 年间稳居加盟制宽云网络货量排名第一;通过聚焦主业、精简组织、优化管理,显著提升人均创收和经营效率[1][3][5] 快递行业 - **核心观点**:2025 年快递行业需求具备超预期增长韧性,价格竞争力度将加剧[16][19] - **论据**:2025 年 1 - 2 月全国快递件量同比增速约 23%,预计全年增速可达 15% - 16%;2025 年价格战可能呈现少量多品调节政策,7、8 月可能是全年价格最低时间段,华南地区价格竞争更激烈[16][18][19] 顺丰控股 - **核心观点**:顺丰控股正从成长型向价值型转变,值得重点关注[1][23] - **论据**:从粗放式多元化扩张逐步聚焦自身优势主业;通过降本增效挖潜,自由现金流显著改善,并提高了股东分红比例;预计未来几年收入将保持 10%左右增长,经营利润增长 15% - 20%,对应 A 股接近 2%的股息率和港股 3%的股息率[23] 申通快递 - **核心观点**:申通快递通过职业经理人模式改革和百亿资本开支计划,业绩增长超预期[1][24] - **论据**:改革家族企业弊端,实施百亿资本开支计划提升产能短板,选择休养生息战略改善渠道盈利状况,总部进入回收期,业绩增长显著超预期并跻身行业第三[24] 中通快递 - **核心观点**:中通快递调整价格竞争策略,有望夺回市场主动权[1][24] - **论据**:2024 年第三季度开始不断调整优化价格竞争策略,1 - 2 月整体增速基本达到行业平均增速水平,在部分区域夺回市场主动权[20][21][24]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全网快运行业可划分为全网快运、区域网络和专线运输三个细分赛道,全网快运需大量车辆投入及建设分拨中心,属重资产运营,但比快递行业资产稍轻[4][5] - 零担物流与整车运输主要区别在于货物装载方式及服务对象不同,零担物流将多个客户小批量货物拼装成一车配送[7][8] - 中国企业渠道端正进行扁平化改革,全国大型批发市场数量和收入规模停滞或萎缩,货物线上化比例不断提高[9] - 2023 年公路货运价格持续下降,2024 年起货运量增长承压,零担市场规模萎缩,更多专线或区域市场货量流向全网快运公司[10] - 安能物流未来将从产品、运营成本三个维度发力推动业绩增长,预计 24 - 26 年净利润分别达 7.8 亿、9.3 亿和 11 亿[15] - 二梯队快递公司如韵达、极兔和申通等在 2025 年增速或许能继续保持领先,但领先幅度可能边际缩小[22]
安能物流:驭变革之浪,掌顶风之舵
长江证券· 2025-02-27 01:46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安能物流,予以“买入”评级 [2][8][11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安能物流是加盟全网快运的领军者,2022 年主动开启变革,以利润和品质为发展重心,2023 年实现扭亏为盈,2024 年利润弹性加速释放 [2] - 当前中国企业分销渠道扁平化趋势日益凸显,叠加区域零担及专线市场加速出清,全网快运渗透率有望快速提升 [2] - 公司积极把握渠道变革的机遇期,聚焦高价值公斤段构建核心壁垒,同步发力精细化管理,有望驱动全渠道货量规模与盈利共同增长 [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引言:逆势突围的赛道,领跑的货量之王 - 在宏观经济内生增长动能放缓的环境下,快运行业受益于分销渠道变革和零担行业格局优化,在内需赛道中实现逆势突围 [4][13] - 安能物流作为全网型快运龙头,2023 年以来毛利大幅改善,2024 年以来营收增速领跑行业 [4][13] 领跑全网快运,龙头战略转型 - 零担是以拼车实现零散货物运输的生意模式,全网快运是其中集中度最高、企业盈利质量最强的细分零担赛道,市场规模约 1500 亿,头部企业通过全国化网络布局构筑竞争壁垒 [21] - 安能物流成立于 2010 年,2012 年首创快运加盟模式并实现快速扩张,2021 年以来稳居加盟制快运货量排名第一 [21] - 过度追求规模扩张导致低价值货量占比提升,净利率持续承压,2022 年下半年,公司主动开始战略转型,转向利润和品质并重,2023 年实现扭亏为盈 [21] 零担行业:会“拼”才能赢 - 零担货运通过拼车完成零散货运运输,以服务 ToB 端商户为主,制造业与批发零售业合计贡献超七成行业收入 [22] - 零担行业根据网络结构分为全网快运、区域网络、专线运输三大类型,全网快运市场规模约 1500 亿元,区域零担市场规模约 1000 亿元,专线市场规模达 12500 亿元 [28] 全网快运:连线成网,覆盖全国 - 全网快运的运营模式和快递相似,分为“收、转、运、派”四个环节,快运公司分为直营和加盟两种模式 [31] - 以安能物流为例,截至 2024H1 在全国拥有 82 个转运中心,9900 辆自有车辆,以及超过 3 万个网点,构成覆盖全国 99%以上乡县的零担网络 [31] 安能物流:战略调整,扭亏为盈 - 安能物流 2012 年首创快运加盟模式推动规模快速扩张,2016 年成为中国零担快运之王,2021 年在港交所上市,此后稳居加盟制快运货量排名第一 [38] - 2013 - 2023 年,公司日均货量从 1900 吨增长至 3.3 万吨,10 年复合增长率为 33% [38] - 2022 年下半年,公司主动开始战略转型,取消全面强制包仓及货量指标罚款,优化货源结构,深挖精益化管理,2023 年实现扭亏为盈 [45] 行业演变:分销渠道变革,快运逆势突围 - 长期看,企业供应链体系呈现渠道扁平化趋势,全网快运模式更能适应新型商业生态 [51] - 短期看,经济疲弱加速区域零担公司、专线公司出清,货量流向全网快运市场,2023 年全网快运市场规模同比增长 11%,区域零担、专线市场规模同比分别下降 5%、12% [51] 公司求变:经营战略重构,利润与品质并重 - 2016 - 2019 年,公司跨界进军快递市场的多元化尝试失败;2020 - 2022 年,公司追求货量的粗放式增长,导致总部与加盟网络生态系统性承压 [73] - 大钲资本推动安能物流启动以“利润与品质”为核心的战略重构,推进运营大区扁平化改革,取消网点包仓费用与罚款机制 [73] - 公司聚焦高毛利的小票市场,发力精益化管理,裁撤无效的分拨枢纽,调优路线配置,2023 年起实现盈利转正,2024 年盈利保持高速增长 [73] 投资建议:变革红利释放,量利有望双升 - 公司积极把握渠道变革叠加行业出清的战略机遇期,管理变革红利有望持续释放 [117] - 预计公司 2024/2025/2026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7.8/9.3/11.0 亿元,对应 PE 分别为 10.2/8.5/7.3X [8][117]
安能物流:加盟制零担快运龙头,进入精细化管理的业绩释放期
兴证国际证券· 2025-01-02 13:32
公司概况 - 安能物流成立于2010年,是加盟制零担快运的创始者,致力于为客户提供高性价比、优质体验的公路运输服务 [4] - 公司推出了多个行业优势产品,包括"MiNi电商系列"、"精准零担快运"、"定时达"和"安心达"等 [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创始团队中秦兴华和王拥军的持股比例分别为7.70%和10.81%,大钲资本是最大股东,持股比例为24.59% [6][13] 行业分析 - 中国零担行业规模达万亿,2022年市场规模为1.62万亿元,预计2027年将上升至1.80万亿元 [48] - 行业集中度较低,2020年CR10仅为5.7%,预计2030年将提升至34.4% [48] - 公路运输在中国货运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2023年公路运输量为403.37亿吨,占货运总量的73.68% [35][37] 公司战略与运营 - 安能物流通过"五最"战略(成本最优、时效最稳、网络覆盖最密、品质最好、服务响应最快)提升服务质量 [147][174]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平均运单时长同比下降5.8%,网点数量突破31000家,乡镇覆盖率达99.2% [147][174] - 公司通过优化分拨中心结构、提升自营车占比、减少中转次数等方式降低成本,2024年上半年单位干线运输成本同比下降6.4% [9][180] 财务表现 - 2024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为52.89亿元,同比增长16.2%,净利润达到4.0亿元,同比增长7.6% [172] - 2023年公司毛利率为12.8%,净利率为4.1%,处于物流行业领先水平 [82] - 预计2024-2026年公司营业收入将分别达到114.0亿元、128.7亿元和142.8亿元,经调整净利润分别为8.0亿元、9.8亿元和11.7亿元 [48][50] 产品与服务 - 安能物流提供多元化的服务产品,包括精准零担快运、定时达、安心达、倍息达和Mini电商系列等 [165] - 公司通过提升服务质量和时效性,2024年上半年破损率和遗失率分别下降至0.0083%和0.00004% [168] - 公司通过科技系统提升运营效率,2023年头部货运合作商保留率达到98.2%,同比增长2.5个百分点 [176] 竞争与市场地位 - 2023年,安能物流以货运量计算的市占率为15.7%,位居行业第一 [48] - 公司通过降本增效和提升服务质量,逐步扩大优势公斤段,2022年单位干线运输成本为317元/吨,优势公斤段扩展至664kg [162] - 公司在全国拥有81家自营分拨中心,超过5900家货运合作商及22000家货运代理商,网络覆盖效应显著 [144]
安能物流(09956)2024Q3业绩点评:业务结构优化+精细化管理,业绩继续保持快速增长
国海证券· 2024-11-19 06:3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安能物流的投资评级为“买入(维持)” [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安能物流通过业务结构优化和精细化管理,业绩继续保持快速增长 [3] - 公司货运总量、营业收入、毛利润等关键指标均实现显著增长,毛利率和归母净利润率也有所提升 [4] - 公司通过提升服务质量、优化货物结构和精细化管理,推动盈利能力持续改善 [10][12][13] - 公司坚定践行“五最”战略,助力长期量、利齐升 [15][1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业务结构优化+精细化管理 - 2024Q3,公司实现货运总量373.4万吨,同比增长18.5%;营业收入30.4亿元,同比增长21.2%;毛利润4.8亿元,同比增长66.7% [4] - 公司货运合作商及代理商数量同比增长14.3%,终端客户数量超过580万个,推动货运总量快速增长 [7] - 公司产品竞争力不断提升,时效、品质、服务方面呈现稳步提升趋势,如平均运单时长缩至64小时以内,每十万件遗失0.03件,每十万件投诉39.2件 [7] - 公司点均货运总量同比增长3.7%,通过“3300”产品升级和灵活的价格政策,推动存量客户增长 [7] - 公司货物结构优化效果显著,0-70kg迷你小包同比增长37.3%,70-300kg小票零担同比增长22.6%,300kg+大票零担同比增长6.6% [10] - 公司未来将重点发展服务质量要求更高、毛利水平更高的0-300kg产品,有望持续促进高毛利产品占比提升 [12] 精细化管理推动成本优化 - 公司2023年净减少55个效率相对较低的小型集散分拨中心,并出售多余干线卡车,保证线路、车头、车挂、司机的合理配比 [13] - 2024Q3,公司单位核心成本大幅下降,单位干线成本从0.317元/kg下降至0.297元/kg,单位分拨中心成本从0.168元/kg下降至0.140元/kg [13] - 公司毛利率持续修复,2024Q3毛利率达到15.6%,同比增长4.2pcts [13] - 公司严格执行费用管控,2024Q3管理费用率为7.3%,归母净利润率为6.2%,盈利能力显著提升 [14] “五最”战略助力长期增长 - 公司坚定践行“五最”战略,即成本最优、品质最好、时效最稳、服务响应最快、网络覆盖最密 [15] - 公司通过提升服务质量、优化网络覆盖,提高存量客户粘性和开拓增量客户,推动货运总量增加 [15] - 公司将继续推进精细化管理,优化路由、提升末端派送效率,减少中转次数,降低破损率和遗失率,提升服务响应速度 [18] 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 - 预计2024-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16.00亿元、135.02亿元与152.44亿元,同比分别+17%、+16%、+13%;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03亿元、10.00亿元与11.51亿元,同比分别+105%、+24%、+15% [19] - 对应EPS分别为0.69元、0.86元、0.99元;对应PE分别为10.79倍、8.67倍与7.53倍 [19] - 公司作为国内加盟制快运龙头企业,中短期战略调整和管理改善成效初步显现,中长期有望受益于零担加速渗透带来的成长空间,维持“买入”评级 [19]
安能物流20241115
2024-11-17 17:01
一、涉及公司 安能物流[1] 二、核心观点及论据 (一)业绩表现 1. **2024年三季度业绩** - 总营收达到30.44亿元,同比增长21.2%;毛利4.76亿元,同比增长66.7%,毛利率15.6%,同比提高4.2个百分点[1]。 - 新调整税前利润2.84亿元,新调整净利润2.18亿元,三季度新调整净利率为7.2%[2]。 - 总货量333万吨,同比增长15.8%;票均重81公斤,同比下降54公斤[2]。 2. **2024年1 - 9月业绩** - 总货量1016万吨,同比增长19.7%;1 - 9月总票数1.18亿票,同比增长31.7%;服务总单价820元美金,总体小幅下降1.6%[5]。 - 1 - 9月毛利额数是3.5亿元,同比增幅61.6%,毛利率16.35%,同比提升4.4%[8]。 - 1 - 9月经调整税前利润8.62亿元,经调整净利润6.48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66.4%和59.5%,分别对应10.3%和7.8%的利润率[9]。 - 截至9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是16.4亿元,1 - 9月经营性现金净流入超过15亿元,三季度经营性现金净流入约6亿元,同比增长60%[9]。 - 有息负债1.6亿元,较2023年末减少约4.1亿元,净欠金为4.8亿元,对比2023年末增加6.4亿元,资产负债率由2023年底的48.5%下降至44.9%[10]。 (二)业务进展及策略 1. **网络拓展与优化** - 2024年9月共有6812个信息网点,同比增加1118个网点,网点数量增加推动货量增长,优化服务水平和成本能力[3]。 - 全国网点数量达到近3.2万家,较底增加约3700个,在加盟网络中保持第一[3]。 - 渠道拓展聚焦网点加密打造健康网络生态,通过网络结构调整实现成本最优、时效最好、品质最稳、服务响应最快和网络服务最密的“5K”战略[13]。 2. **产品服务创新与品质提升** - 推进3300产品升级与9996市价标准,促进货量增长和货重结构优化,高单价、高毛利、小中心段占比提高[2]。 - 操作标准化更进一步,每10万件遗失同比下降75.3%,平均每十万票申报投诉同比下降90%,较2024年上半年下降24%[3][4]。 - 持续新增干线直达线路,加强网点连接、末端规范等方式确保实效最优,平均运单时长同比下降7.3%,较2024年上半年下降6%[4]。 - 单位运输成本同比下降6.3%,单位分拨成本同比下降16.7%,运营成本大幅优化[4]。 3. **价格策略** - 维持长年价格稳定性,淡季不降价,旺季不涨价,稳定的价格体系下,网点和客户有确定性预期,产品价格竞争力和网络生态会进一步增强[6]。 - 在局部保持政策灵活性,按需投放并监控效果[6]。 4. **未来展望与计划** - 2025年预计在2024年80亿的经济论基础上做到20%左右的经济论增长[14]。 - 2025年资本开支规模预期在4 - 5亿人民币,包括自营车队换车、自动化流水线铺开、网点数字化投入等[14]。 三、其他重要内容 1. **自动化流水线投产情况** - 2024年8月在萧山和郑州分拨同步上线自动化分拨流水线,立项于2024年初,项目组做了充分调研、方案设计优化定制,设备投产后运行顺畅[11]。 - 设备的干三次处理能力达到四万件的峰值,回流率控制在3%以内(行业平均水平大概在5%),全场操作人效同比提升6.8%,内场清场时间提前一个小时,对郑州和萧山的产能提升大概是6%,未来二期投产后预计产能提升幅度将达到10%[11]。 2. **应对竞争情况** - 对于新玩家竞争,如民营物流的增长策略主要有价格竞争、销售层面投入、提升差评竞争力等方面,安能认为价格竞争存在无效规模概念不太可持续,销售层面因自身网点为主力军与对手差异大威胁不大,在差评竞争力方面客户群体定位有差异[19]。 - 对于荣辉定位300公斤以上大票零担产品,与安能票均重80公斤出头有较大差异,竞争关系不直接[21]。 3. **不同产品竞争优劣及份额情况** - 在300公斤以下产品,安能的竞争优势包括网络覆盖、分拨运营和运输环节的精细化管理、末端特殊区域补贴支付等方面[22][23]。 - 在加盟体系里,安能300公斤以下的货量占比从去年排名第二提升到最近几个月度的排名第一[24]。 4. **与同行在分拨自动化方面的差异** - 安能在分拨自动化项目上,调研同行经验后结合自身业务需求、场地情况制定方案,短时间内完成整套流程并服务旺季运营,享受后发优势[25]。 - 快运货重跨度大,不是所有分拨中心适合自动化设备,安能谨慎投入,根据业务现状和发展规划决定投入与否及投入方式,未来打算用2 - 3年时间对自动化设备进行二次投入提高产能,加强小票货处理能力[26]。
安能物流:货量规模持续提升,盈利维持较快增长
华源证券· 2024-11-15 15:38
报告投资评级 - 安能物流投资评级为买入(维持)[1] 报告核心观点 - 安能物流2024年三季报业绩增长,总收入3044.1百万元同比增长21.2%,毛利476.3百万元同比增长66.7%,经调整税前利润284.1百万元同比增长39.2%,经调整净利润218.4百万元同比增长28.0%,净利润189.6百万元同比增长24.8%,看好其长期发展空间[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业绩表现 - 2024年Q3公司实现货量3.73百万吨同比+18.5%环比+5.3%,从货重结构看迷你小票、小票零担及大票零担货量分别同比增长37.3%、22.6%、6.6%,渠道拓展持续发力3300政策下电商货量保持较快增长[1] - 2024年Q3公司零担单吨收入为815元同比+2.3%环比-0.7%,单吨成本为687元同比-2.7%环比+0.9%,Q3干线运输成本进一步降低为297元/吨环比-1.8%,分拨中心成本为140元/吨同比-17%环比+0.9%[3] - 预计2024 - 2026年经调整净利分别为8.45/10.66/12.76亿元对应PE分别为10.1/8.0/6.7x[2] 市场表现 - 收盘价(港元)为7.90,一年内最高/最低(港元)为9.28/3.23,总市值(百万港元)为9175.17,流通市值(百万港元)为9175.17[2] 盈利预测 - 2022 - 2026年营业收入(百万元)分别为9341、9917、11704、13541、15262,同比增长率分别为-3%、6%、18%、16%、13%,归母净利润(百万元)分别为-408、392、728、931、1123,同比增长率分别为、、85%、28%、21%,每股收益(元/股)分别为-0.4、0.3、0.6、0.8、1.0,ROE(%)分别为-20%、16%、23%、23%、21%,市盈率(P/E)分别为-12.4、15.3、11.7、9.2、7.6[4] - 2023 - 2026年的多项财务指标如营业收入、毛利、净利润等呈现增长趋势,同时各项比率如所得税率、资产负债率等也有相应变化[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