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安能物流(09956)
icon
搜索文档
安能物流(09956) - 2023 - 年度业绩
2023-08-30 11:38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2023年上半年收入为45.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9%[2] - 2023年上半年毛利为5.5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1.5%[2] - 2023年上半年经营利润为2.88亿元人民币,去年同期亏损1.38亿元人民币[2] - 2023年上半年经调整税前利润为3.14亿元人民币,去年同期亏损1.27亿元人民币[2][3] - 2023年上半年经调整净利润为2.36亿元人民币,去年同期亏损1.05亿元人民币[2][3] - 2023年上半年经调整EBITDA为8.8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9.3%[2] - 2023年上半年经营活动所得现金流量净额为7.8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9.2%[2] - 2023年上半年收入为人民币4,550,157千元,同比增长9.9%[56] - 2023年上半年毛利为人民币552,282千元,同比增长101.5%[56] - 2023年上半年经营利润为人民币287,706千元,2022年同期亏损137,644千元[56] - 2023年上半年母公司拥有人应占盈利为人民币159,385千元,2022年同期亏损174,788千元[56] - 2023年上半年客户合约总收入为45.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9%(2022年同期为41.39亿元人民币)[69] - 公司2023年上半年税后利润为159,385千元人民币,相比2022年同期的亏损174,788千元人民币实现扭亏为盈[79] - 公司2023年上半年每股基本盈利为0.14元人民币,2022年同期为每股亏损0.15元人民币[79] - 2023年净利润为人民币169.3百万元,净利润率3.7%,2022年同期亏损人民币175.7百万元,净亏损率4.2%[37] - 经调整EBITDA为人民币886.7百万元,EBITDA利润率为19.5%,2022年同期为人民币468.4百万元,利润率11.3%[39][40]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成本从2022年上半年的3,865.1百万元增至2023年上半年的3,997.9百万元,增长3.4%[22] - 干线运输成本中自营车队经营成本占比89.1%,其中燃油费同比下降12.4%至429.7百万元[24] - 增值服务成本从2022年上半年的158.7百万元增至2023年上半年的176.7百万元,增长11.3%[22] - 派送服务成本从2022年上半年的889.0百万元增至2023年上半年的1,077.9百万元,增长21.3%[22] - 干线运输成本由2022年上半年的1,788.3百万元降至2023年上半年的1,739.3百万元,主要因油价下跌和线路直达率提高[25] - 单位干线运输成本保持稳定,2022年上半年为326元/吨,2023年上半年为327元/吨[25] - 分拨中心成本由2022年上半年的1,029.2百万元降至2023年上半年的1,004.0百万元,主要因优化小型分拨中心及劳动力成本下降[26] - 分拨中心单位成本保持稳定,2022年和2023年上半年均为188元/吨[26] - 增值服务成本由2022年上半年的158.7百万元增至2023年上半年的176.7百万元,单位成本由29元/吨增至33元/吨[28] - 派送服务成本由2022年上半年的889.0百万元增至2023年上半年的1,077.9百万元,单位成本由162元/吨增至2022元/吨[28] - 营业总成本由2022年上半年的3,865.1百万元增至2023年上半年的3,997.9百万元[28] - 一般及行政开支由2022年上半年的409.1百万元降至2023年上半年的347.4百万元,主要因组织架构优化[30] - 财务成本从2022年的人民币59.7百万元减少18.6%至2023年的人民币48.6百万元,主要由于租赁负债利息减少人民币6.5百万元和银行贷款利息减少人民币4.6百万元[34] - 财务成本4860.9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8.6%(2022年同期为5971.5万元人民币)[74] - 公司2023年上半年营业成本中包含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214,429千元人民币,使用权资产折旧314,920千元人民币[75] - 公司2023年上半年员工福利开支为260,957千元人民币,其中包含退休金计划供款28,056千元人民币[75] 业务线表现 - 2023年上半年迷你小票货量同比增长17.5%[3] - 2023年上半年零担货运总量为530万吨,去年同期为540万吨[4] - 零担货运总量为5,330千吨,同比下降1.1%[15] - 零担服务总单价从766元/吨增至847元/吨,增长10.6%[15] - 2023年上半年零担货运总量为5.3百万吨,同比下降1.9%,而总票数上升14.6%至56.5百万票[16] - 迷你小票(70公斤以下)和小票零担(70至500公斤)货量分别增加17.5%和5.8%,大票零担(500公斤以上)货量下降17.4%[16] - 零担业务总收入从2022年上半年的4,127.5百万元增至2023年上半年的4,516.8百万元,增长9.4%[17] - 零担运输单价从2022年上半年的766元/吨上升至2023年上半年的847元/吨,涨幅10.6%[20] - 增值服务收入从2022年上半年的729.2百万元增至2023年上半年的805.5百万元,增长10.5%[17] - 派送服务收入从2022年上半年的985.0百万元增至2023年上半年的1,179.9百万元,增长19.8%[17] - 零担运输收入25.3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9%(2022年同期为24.13亿元人民币)[69] - 派送服务收入11.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9.8%(2022年同期为9.85亿元人民币)[69] - 增值服务收入8.0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5%(2022年同期为7.29亿元人民币)[69] - 整车运输收入3333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86.1%(2022年同期为1165万元人民币)[69] 运营指标 - 截至2023年6月30日终端客户数量超过500万个,去年同期为430万个[4] - 公司终端客户数量达到5.0百万个[7] - 平均运单时长同比减少10.1%,时效兑现率从60.6%提升至72.1%[7] - 遗失率从1.2降至0.8(每十万件),下降30.1%[7] - 破损率从50.4%降至36.0(每十万件),下降28.6%[7] - 投诉率从1,268降至532(每十万票),下降58.0%[7] - 公司拥有94家自营分拨中心,覆盖中国约96.7%的县城和乡镇[8][10] - 核心中转枢纽平均日处理量为3,813吨,中转载枢纽为1,539吨[10] - 干线运输线路约2,005条,其中90.5%为双边线路[11] - 公司员工人数从2022年12月31日的3,894人下降至2023年6月30日的3,563人,降幅为8.5%[88] 财务结构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2022年底的人民币1,039.3百万元略微下降至2023年6月的人民币1,027.5百万元[43] - 未偿还已担保借款为人民币707.2百万元,资产负债比率从2022年底的41.5%降至26.1%[44] - 抵押资产账面净值为人民币307.0百万元的汽车和人民币104.6百万元的楼宇[46] - 公司为银行贷款提供担保金额为人民币1.5百万元[47] - 资本承诺总额为人民币25.8百万元[4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人民币1,027,530千元[5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流动负债总额为人民币2,330,293千元[58] - 非流动资产总值为人民币2,984,457千元,较2022年底下降7.4%[59] - 资产净值为人民币2,704,762千元,较2022年底增长8.2%[61] - 公司2023年上半年贸易应收款项净额为24,455千元人民币,较2022年末的23,464千元人民币略有增长[80] - 公司2023年上半年贸易应付款项总额为277,464千元人民币,较2022年末的306,018千元人民币有所下降[82] - 公司2023年6月30日的贸易应收款项减值准备为53,475千元人民币,较2022年末的48,834千元人民币有所增加[80] 税务和补助 - 2023年所得税开支为人民币78.1百万元,2022年为所得税抵免人民币21.7百万元[36] - 政府补助收入777.8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6%(2022年同期为926.5万元人民币)[72] - 贸易应收款项减值拨备601.9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7.8%(2022年同期为967万元人民币)[72] - 增值税加计扣除8432万元人民币,同比大幅增长(2022年同期为582万元人民币)[72] - 公司2023年上半年所得税开支为78,141千元人民币,其中递延所得税为74,890千元人民币[77] - 公司在中国注册的附属公司(除享有5%税率的若干附属公司外)需按25%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76] 资金使用情况 - 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约为1,009.2百万港元(约人民币830.8百万元),每股净价约为12.58港元[89] - 所得款项净额的40%(403.7百万港元)用于建设中转枢纽,截至2023年6月30日已使用129.5百万港元,剩余274.2百万港元计划在上市后24-36个月内动用[90] - 所得款项净额的30%(302.8百万港元)用于投资干线运输车队,截至2023年6月30日已全部使用[90] - 所得款项净额的20%(201.8百万港元)用于科技创新,截至2023年6月30日已使用22.1百万港元,剩余179.7百万港元计划在上市后24-36个月内动用[90] - 所得款项净额的10%(100.9百万港元)用于升级分拨网络科技设施,截至2023年6月30日已使用14.7百万港元,剩余86.2百万港元[90] - 所得款项净额的10%(100.9百万港元)用于智能运输管理系统及自动驾驶技术,截至2023年6月30日已使用7.4百万港元,剩余93.5百万港元[91] - 所得款项净额的10%(100.9百万港元)用于营运资金及其他一般公司用途,截至2023年6月30日已使用57.9百万港元,剩余43.0百万港元计划在上市后24-36个月内动用[91] 其他重要内容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为人民币8.4百万元,2022年同期为零[35] - 折旧总额为人民币528.3百万元,与2022年的人民币529.3百万元基本持平[42] - 公司2023年上半年金融产品的公允价值变动为零,2022年同期也未发生变动[75] - 安永会计师事务所对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财务资料进行了独立审阅[94] - 公司决定不派付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95] - 公司向员工授出公允价值为70,836,000元人民币的股份单位作为年度奖金[97]
安能物流(09956) - 2022 - 年度财报
2023-04-25 12:00
公司业绩 - 2022年公司的总体货量达到1,245万吨,同前一年持平[4] - 公司通过2022年的一系列变革,进行了企业文化的彻底重塑,重点转向战略规划、人才发展、生态伙伴关系、网络规划和数字化运营,以精细化管理模式为核心竞争壁垒[10] - 公司计划推出新的零担产品,优化定价体系,同时不断优化车辆线路和分拨成本,以实现成本领先的目标[10] - 公司持续与货运合作伙伴和利益相关方合作,致力于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控制碳排放,同时确保员工健康和安全,为所有利益相关方提供可持续稳定的回报[12] - 公司决定更新战略,专注于盈利和可持续增长[15] - 公司已覆盖中国96%的县城和乡镇,拥有136家自营分拨中心和超过30,000家货运合作商及代理商[20] - 公司进行了一系列转型项目,包括增长、运营、服务和质量控制、采购和组织优化[17] - 公司正在全面提升运营卓越性,包括路由优化、车队管理、分拨中心规划和现场操作等[21] - 公司强调客户需求,采取更全面的方法来提升客户服务能力[22] 公司财务 - 2022年公司收入为9,334,931人民币千元,较2018年增长75.3%[31] - 2022年公司毛利为730,362人民币千元,较2018年增长225.1%[31] - 2022年公司经营利润为-171,001人民币千元,较2018年改善[31] - 2022年公司调整后税前利润为-89,775人民币千元,较2018年改善[31] - 2022年公司总负债为3,330,556人民币千元,较2018年减少63.1%[31] - 2022年公司总资产为5,831,228人民币千元,较2018年增长125.1%[31] - 2022年公司净现金流入从经营活动中为1,444,778人民币千元,较2018年增长[31] 公司战略 - 公司决定将战略重点从规模主导方法转变为优先考虑提高运营效率和持续改善服务品质,以保持在中国零担市场的领先地位并推动市场进一步整合[118] - 公司正在严格实施优化定价、加强生态管理、提升服务品质和提高运营效率等措施,以确保实现关键战略目标[119] - 公司相信上述策略对于建立长期竞争壁垒、推动盈利增长并加强在中国零担市场的领先地位至关重要[120]
安能物流(09956) - 2022 - 年度业绩
2023-03-28 12:00
财务表现 - 公司2022年收入为9,334,931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2] - 公司2022年毛利为730,362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1%[2] - 公司2022年经营亏损为171,001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66%[2] - 公司2022年年内亏损为409,267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80%[2] - 公司2022年经调整EBITDA为1,096,435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8%[2] - 公司2022年经营活动所得现金流量净额为1,444,778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3%[2] - 公司2022年资产总值为5,831,228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8%[2] - 公司2022年货运总量为12.45百万吨,同比下降1.2%[1] - 零担货运总量为12.115百万吨,同比下降3.9%[1] - 整車货运总量为336千吨,2021年为0[1] - 零担运输及增值服务单价为人民币579元/吨,同比下降0.3%[1] - 零担派送服务单价为人民币188元/吨,同比上升2.2%[1] - 服务总单价为人民币750元/吨,同比下降2.0%[1] - 单位毛利为人民币59元/吨,同比下降30.6%[1] - 单位经营利润为人民币-14元/吨,同比下降170.0%[1] - 零担运输收入为人民币53.392亿元,同比下降4.9%[24] - 增值服务收入为人民币16.704亿元,同比下降2.6%[24] - 2022年干线运输总成本为人民币3980.6百万元,与2021年的人民币3985.1百万元基本持平[28][29] - 2022年单位干线运输成本为人民币320元/吨,较2021年的316元/吨小幅增加[29] - 2022年分拨中心总成本为人民币2217.0百万元,与2021年的2217.2百万元基本持平[30] - 2022年单位分拨中心成本为人民币178元/吨,较2021年的176元/吨小幅增加[30] - 2022年增值服务成本为人民币352.1百万元,较2021年的316.6百万元增加[32] - 2022年单位增值服务成本为人民币28元/吨,较2021年的25元/吨增加[32] - 2022年总营业成本为人民币8604.6百万元,较2021年的8579.2百万元略有增加[32] - 2022年毛利为人民币730.4百万元,毛利率为7.8%,较2021年的1066.2百万元和11.1%下降[33] - 2022年单位毛利为人民币59元/吨,较2021年的85元/吨下降[33] - 2022年一般及行政开支为人民币892.8百万元,较2021年的791.0百万元增加[35] - 公司2022年财务成本为人民币120.2百万元,同比下降21.1%[38] - 公司2022年公允价值变动为利润人民币10.1百万元,2021年为亏损人民币2,042.7百万元[39] - 公司2022年与认沽期权负债相关的预期赎回金额无变动,2021年为人民币191.5百万元[40] - 公司2022年所得税开支为人民币128.1百万元,2021年为所得税抵免人民币122.4百万元[41] - 公司2022年录得亏损人民币409.3百万元,净亏损率为4.4%,2021年亏损为人民币2,007.1百万元,净亏损率为20.8%[42] - 公司2022年经调整期内净亏损为人民币217.9百万元,2021年为利润人民币408.4百万元[44] - 公司2022年经调整EBITDA为人民币1,096.4百万元,2021年为人民币1,342.3百万元[45] - 公司2022年净亏损率为4.4%,经调整净亏损率为2.3%,经调整EBITDA利润率为11.7%[47] - 公司2022年12月31日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人民币10.393亿元,较2021年同期的9.543亿元增加8.9%[49] - 公司2022年12月31日的未偿还已担保借款为人民币10.373亿元,无无担保借款[50] - 公司2022年12月31日的资产负债比率为41.5%,较2021年同期的37.8%有所上升[50] - 公司2022年12月31日的资本承担为人民币36.5百万元[52] - 公司2022年全年收入为人民币93.349亿元,较2021年的96.454亿元有所下降[61] - 公司2022年全年毛利为人民币7.304亿元,较2021年的10.662亿元有所下降[61] - 公司2022年全年经营亏损为人民币1.71亿元,而2021年经营利润为2.572亿元[61] - 公司2022年全年年内亏损为人民币4.093亿元,较2021年的20.071亿元有所减少[61] - 公司2022年全年母公司普通股股权持有人应占每股亏损为人民币0.35元,而2021年为5.08元[61] - 公司2022年全年全面亏损总额为人民币3.463亿元,较2021年的19.13亿元有所减少[63] - 2022年非流动资产总值为3,224,611千元人民币,相比2021年的3,782,427千元人民币有所下降[64] - 2022年流动资产总值为2,606,617千元人民币,相比2021年的2,553,159千元人民币有所增加[64] - 2022年流动负债总额为2,571,952千元人民币,相比2021年的2,651,659千元人民币有所下降[64] - 2022年总资产减流动负债为3,259,276千元人民币,相比2021年的3,683,927千元人民币有所下降[64] - 2022年非流动负债总额为758,604千元人民币,相比2021年的1,015,619千元人民币有所下降[65] - 2022年资产净值为2,500,672千元人民币,相比2021年的2,668,308千元人民币有所下降[65] - 2022年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为2,500,672千元人民币,相比2021年的2,668,308千元人民币有所下降[66] - 2022年股本为149千元人民币,与2021年持平[66] - 2022年库藏股为(11,983)千元人民币,2021年为0[66] - 2022年储备为2,026,916千元人民币,相比2021年的2,181,017千元人民币有所下降[66] - 2022年公司总收入为9,334,931千元人民币,相比2021年的9,645,366千元人民币有所下降[75] - 2022年零担运输收入为5,339,150千元人民币,相比2021年的5,612,420千元人民币下降了4.9%[75] - 2022年派送服务收入为2,282,851千元人民币,相比2021年的2,318,417千元人民币下降了1.5%[75] - 2022年增值服务收入为1,670,350千元人民币,相比2021年的1,714,529千元人民币下降了2.6%[75] - 2022年整車运输收入为42,580千元人民币,2021年无此项收入[75] - 2022年运输及派送服务的履约责任确认收入为81,349千元人民币,相比2021年的74,879千元人民币增长了8.6%[77] - 2022年增值服务的履约责任确认收入为11,861千元人民币,相比2021年的3,210千元人民币增长了269.5%[77] - 2022年政府补助为21,078千元人民币,相比2021年的29,860千元人民币下降了29.4%[78] - 2022年财务成本为120,199千元人民币,相比2021年的152,396千元人民币下降了21.1%[79] - 2022年税前亏损为人民币281,119千元,相比2021年的亏损人民币2,129,463千元有所减少[85] - 2022年母公司普通股股权持有人应占亏损为人民币408,426千元,相比2021年的亏损人民币2,014,548千元有所减少[87] - 2022年每股基本亏损为人民币0.35元,相比2021年的亏损人民币5.08元有所减少[87] - 2022年贸易应收款项减值为人民币48,834千元,相比2021年的减值人民币62,963千元有所减少[89] - 2022年贸易应收款项的账龄分析显示,1年内的应收款项为人民币23,464千元,相比2021年的39,060千元有所减少[90] - 2022年贸易应付款项为人民币305,910千元,相比2021年的450,804千元有所减少[91] - 2022年贸易应付款项及应付票据的账龄分析显示,3个月内的应付款项为人民币286,367千元,相比2021年的391,022千元有所减少[92] - 2022年公司不建议派发任何股息[86] 运营表现 - 公司2022年完成运输货运总量为12.5百万吨,与2021年持平[6] - 公司2022年终端客户数量为4.7百万个,同比增长20.5%[6] - 公司2022年5月开始整車业务,利用回程运力满足终端客户需求[6] - 公司拥有逾30,000家货运合作商及代理商,覆盖中国约96%的县城和乡镇[8][15]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为约4.7百万个终端客户提供服务[8] - 2021年和2022年,头部货运合作商的保留率分别为98.7%和95.7%[8]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在中国各地拥有136家自营分拨中心,覆盖中国约96%的县城和乡镇[10] - 公司136个分拨中心中,有12个核心中转枢纽和43个中转枢纽,分别负责全国范围和省际间的货物转运[12][13] - 2022年,公司核心中转枢纽的平均货运处理量为5,126吨,中转枢纽为2,448吨,其他分拨中心为442吨[13]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分拨中心由约2,900条干线运输线路连接,其中约93%是双边线路[14] - 2022年,公司在自营车队上投资人民币235百万元,拥有约4,000辆干线高运力卡车和超过6,200辆挂车[14] - 2022年,公司17.5米高运力卡车的月均行驶里程约为19,000公里,低于2021年的21,000公里[15] - 2022年,COVID-19疫情导致货运量下降,公司采取措施优化分拨中心和干线运输线路以提升运营效率[13][14] 公司治理与组织结构 - 公司未采用已颁布但尚未生效的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包括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0号及香港会计准则第28号(2011年修订本)、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7号、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6号(修订本)等[71] - 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6号(修订本)规定售後租回交易产生的租赁负债计量规则,预计不会对公司财务报表产生重大影响[72] - 香港会计准则第1号(修订本)澄清负债分类为流动或非流动的标准,预计不会对公司财务报表产生重大影响[72] - 香港会计准则第1号(修订本)要求披露重要会计政策,预计不会对公司财务报表产生重大影响[73] - 香港会计准则第8号(修订本)澄清会计估计与会计政策变动的区别,预计不会对公司财务报表产生重大影响[73] - 香港会计准则第12号(修订本)缩小初始确认例外情况的范围,预计不会对公司财务报表产生重大影响[73] - 公司所有收入及非流动资产均在中国分配,未呈列地区分部[74] - 2022年公司进行了组织章程大纲及细则的修订[92] - 2022年公司进行了董事、公司秘书、授权代表及法律程序文件代理人的变更[93][94] - 公司员工人数从2021年12月31日的4,680人下降至2022年12月31日的3,894人,下降幅度为16.8%[98] 上市与融资 - 公司于2021年11月11日在联交所上市,发行80,220,000股普通股,筹集所得款项总额约1,113,454,000港元(相当于约人民币916,606,000元)[99] - 公司所得款项净额为1,009.2百万港元(相当于人民币830.8百万元),每股净价约为12.58港元[99] - 公司计划在战略地区兴建、升级和潜在收购5至10个核心中转枢纽,占所得款项净额的40.0%,金额为403.7百万港元,预计自上市起24至36个月内完成[100] - 公司计划投资干线运输车队,占所得款项净额的30.0%,金额为302.8百万港元,已全部动用[100] - 公司计划购买约2,000至3,000台现代化高运力牵引车及挂车,占所得款项净额的25.0%,金额为252.3百万港元,已全部动用[100]
安能物流(09956) - 2022 - 中期财报
2022-09-27 08:3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收入和利润 - 公司总营收从2021年上半年的45.216亿人民币下降8.5%至2022年上半年的41.392亿人民币[58] - 毛利润从5.729亿元人民币降至2.740亿元人民币,毛利率从12.7%下降至6.6%[72] - 公司毛利同比下降52.2%至人民币2.74亿元,毛利率从12.7%降至6.6%[74] - 经营利润由盈利人民币1.466亿元转为亏损人民币1.376亿元,经营利润率从3.2%降至-3.3%[80][81] - 报告期净亏损大幅收窄93.4%至人民币1.757亿元,净亏损率从58.9%改善至4.2%[90] - 公司报告期内净亏损为人民币1.757亿元,净亏损率为4.2%[93] - 公司2021年同期净亏损为人民币26.614亿元,净亏损率为58.9%[93] - 公司经调整期内亏损为人民币1.04872亿元[96] - 公司2021年同期经调整期内利润为人民币2.47465亿元[96] - 公司经调整净亏损率为2.5%[101] - 公司2021年同期经调整净利润率为5.5%[101]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成本和费用 - 营业成本从2021年上半年的39.488亿元人民币减少2.1%至2022年上半年的38.651亿元人民币[65] - 单位干线运输成本从317元/吨上升至326元/吨,主要因COVID-19影响卡车使用率和油价上涨导致燃料成本增加[65] - 单位分拨中心成本从175元/吨增至188元/吨,因货运量减少导致单位固定成本上升[65] - 单位增值服务成本从23元/吨升至29元/吨,受货运量减少和疫情区域成本增加影响[66] - 自营车队运营成本占比从53.2%大幅提升至90.2%,反映对自营干线运输的投资增加[68][69] - 燃油成本在干线运输中占比从14.3%跃升至27.4%,绝对值从2.648亿增至4.904亿元人民币[68] - 路桥费占比从18.6%上升至28.2%,绝对值从3.448亿增至5.052亿元人民币[68] - 一般及行政开支总额保持稳定为人民币4.091亿元,其中折旧及摊销增长65.3%至人民币3668万元[75][76] - 专业服务费同比下降49.7%至人民币2829万元,主要因IPO相关费用减少[75][76] - 财务成本下降30.0%至人民币5972万元,主要因可转换优先股发行成本减少[83][84] - 所得税抵免同比下降80.7%至人民币2170万元[89] - 公司2022年上半年所得税抵免为人民币2170万元[92] - 公司2021年同期所得税抵免为人民币1.123亿元[92] 业务运营表现:货运量和网络 - 公司2022年上半年完成货运总量550万吨[18] - 货运总量同比下降6.1%至547.9万吨[47][48] - 零担货运量同比下降7.7%至539万吨[47] - 零担货运总量从2021年上半年的580万吨减少至2022年上半年的540万吨[58] - 疫情导致2022年上半年货运量同比下降[126] - 公司运营中国零担市场领先快运网络[18] - 分拨中心网络覆盖中国约98%的县城和乡镇[31] - 拥有148个自营分拨中心,包括11个核心中转枢纽和44个中转枢纽[36] - 核心中转枢纽平均日处理量为4,955吨[36] - 中转枢纽平均日处理量为2,319吨[36] - 其他分拨中心平均日处理量为432吨[36] - 2022年上半年核心中转枢纽平均货运处理量约70万吨[37] - 每个中转枢纽平均直接连接约17个省份[37] - 干线运输线路总数达3260条,其中96%为双向线路[39] - 高运力卡车月均行驶里程约17000公里[39] 业务运营表现:客户和合作伙伴 - 公司截至2022年6月30日服务超过430万终端客户[18] - 公司通过货运合作商平台模式连接数万家本地货运运营商[23]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安能物流拥有约32,000家货运合作商及代理商[27] - 2021年头部货运合作商保留率为98.7%,2022年上半年为95.2%[27] - 安能物流与合作伙伴共同服务约430万终端客户[28] - 全国网点覆盖率达98%,由约32000家合作伙伴运营[40][43] 业务运营表现:服务和产品 - 公司产品包括定时达、安心达和普惠达等多元化服务[22] - 公司于2022年5月推出整车业务以利用回程运力[19] - 公司于2022年5月推出整车业务,2021年上半年该业务收入为零[55][56] - 公司直接运营控制所有关键分拣和干线运输流程[24] - 公司货运合作商负责投资运营网点并提供支线服务[24] 投资和资产 - 公司投资自营车队实现大部分双边干线线路运输自营[19] - 公司随着货量增长持续增加对分拣中心和干线运输的投资[24] - 公司自营车队投资1.92亿元人民币,新增约1300辆挂车[39] - 使用权资产折旧3.149亿元,汽车折旧1.86亿元,其他折旧2843万元,总折旧5.293亿元[104] - 抵押资产包括账面净值8.681亿元的汽车和1.098亿元的房产[118][122] 财务结构和风险 -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0.679亿元人民币,较2021年末增长11.9%[106][108] - 担保借款11.431亿元,无担保借款1.5亿元,综合资产负债率49.7%[109][115] - 借款利率区间为3.0%-12.0%,最长期限15.5年[109][115] - 外币风险敞口包含6827万元美元存款和389万元港元存款[106][120] - 未使用衍生品对冲外汇风险,无外汇对冲政策[110][120][124] - 客户贷款担保金额330万元,无其他重大或有负债[119][123] - 无重大投资收购及资本支出计划[112][114][116]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计划大幅增加研发费用及投资,重点在分拨、干线及AI决策流程[138] - 公司将持续优化分拨产能以适应货运量高增长并改善网络结构[136] - 公司将进一步投资及维持自营干线运输车队[136] - 公司致力于通过数字平台整合分散的零担市场,吸引货运运营商加入[131] - 公司核心战略重点包括保持成本领先优势及提升运营效率[137] - 公司已建立全面的风险管理政策,覆盖信息技术、财务报告及内部控制[135] - 公司部署人工智能自动化决策系统以减少人为错误和对个体员工的依赖[167] - 公司投资AI视觉监控系统、动态体积称重装置、无人叉车、IoT设备和自动交叉带以提高分拨产能和效率[167] - 公司投资智能运输管理系统以优化路线规划并提升运输效率[167] - 公司投资自动驾驶技术以提高运输安全及降低运输成本[167] 其他重要内容:员工和公司治理 - 公司员工总数截至2022年6月30日为4,419人,较2021年12月31日的4,680人减少5.6%[146] - 公司员工人数从2021年12月31日的4,680人下降至2022年6月30日的4,419人,降幅为5.6%[150] - 公司于2022年6月24日变更公司秘书及授权代表,由盘嘉盈女士接任[139] - 公司设立战略委员会并于2022年9月1日任命初始成员[175][177] - 董事会决议不派付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176][178] - 审计委员会确认中期财务业绩符合相关会计准则并已适当披露[179][180] 其他重要内容:股权激励 - 公司于2021年2月7日采纳2021年股权激励计划[181][183] - 股权激励计划涉及股份总数119,035,339股普通股,包括2015年计划49,215,150股、2016年计划15,700,915股及2021年计划54,119,274股[193][195] - 奖励授予后分三年归属,分别在授予生效日期第一、第二及第三周年执行[194][196] - 委员会可全权决定加速归属进程或增设基于任职年限、绩效评估等额外归属要求[194][196] - 受限制股份单位(RSU)结算方式为支付等额股份或按股份公平市值的等值现金[188][191] - 股权激励计划自动终止于生效日期十周年或董事会决议终止的较早时间[192][193] - 董事会可修订/终止计划,需在必要时获股东批准且不可损害参与者权益(除非书面协议)[195][197] - 委员会拥有专属权力确定奖励授予对象、股份数量及行使价等具体条款[199] - 奖励以协议形式确认,包含委员会指定的附加条款[200] 其他重要内容:筹资和资金使用 - 全球发售筹集所得款项总额约11.13454亿港元(相当于约人民币9.16606亿元),净额约10.092亿港元(相当于人民币8.308亿元)[153][155] - 公司每股净价约为12.58港元[153][155] - 分拨网络科技升级及自动化设施投入净额1.009亿港元,截至2022年6月30日未动用金额9.7亿港元[159][164][165] - 核心中转枢纽建设投入净额4.037亿港元,全部未动用[164][165] - 干线运输车队投资净额3.028亿港元,已动用2.502亿港元,剩余0.526亿港元[164][165] - 卡车购买借款偿还净额0.505亿港元,已全额偿还[164][165] - 科技创新投资净额2.018亿港元,已动用0.052亿港元,剩余1.966亿港元[164][165] - 营运资金及其他一般公司用途净额1.009亿港元,已动用0.193亿港元,剩余0.816亿港元[166] 其他重要内容:风险和法律 - 公司面临COVID-19可能导致的运营中断风险,已采取严格隔离和消毒措施[128] - 2022年3月至5月中国内地因抗疫措施导致优质零担服务需求下滑及物流中断[128] - 公司未购买、赎回或出售任何上市证券[168][169] - 公司无任何重大诉讼或仲裁案件[169][170]
安能物流(09956) - 2021 - 年度财报
2022-04-28 09:00
财务表现 - 2021年收入为96.4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6.2%[17] - 2021年毛利为10.6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4%[17] - 2021年经营利润为2.57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55.5%[17] - 2021年年内亏损为20.07亿元人民币,2020年利润为2.18亿元人民币[17] - 2021年经调整净利润为4.08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7.6%[17] - 2021年经调整EBITDA为13.4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9%[17] - 2021年总负债为36.67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62.2%[17] - 2021年总资产为63.3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0.8%[17] - 2021年总权益为26.68亿元人民币,2020年为-59.89亿元人民币[17] - 2021年经营活动所得现金流量净额为10.8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0.1%[17] - 2021年总收入为人民币96.454亿元,同比增长36.2%[63][65] - 2021年运输服务收入为人民币56.124亿元,占总收入的58.2%[63] - 2021年增值服务收入为人民币17.145亿元,占总收入的17.8%[63] - 2021年派送服务收入为人民币23.184亿元,占总收入的24.0%[63] - 2021年毛利为人民币1,066.2百万元,毛利率为11.1%,相比2020年的人民币1,051.5百万元和14.8%有所下降[78][80] - 2021年单位毛利从2020年的人民币104元/吨降至人民币85元/吨[78][80] - 2021年一般及行政开支为人民币791.0百万元,同比增长50.3%,主要由于股份支付报酬增加人民币140.6百万元和薪金及其他福利增加人民币68.9百万元[81][82][83] - 2021年其他亏损为人民币18.0百万元,相比2020年的其他收入及收益人民币53.2百万元,主要由于资产减值增加人民币38.1百万元[84][85] - 2021年经营利润为人民币257.2百万元,经营利润率从2020年的8.2%降至2.7%[86][88] - 2021年财务成本为人民币152.4百万元,同比增长88.1%,主要由于银行及其他贷款利息增加人民币35.9百万元[89][90] - 2021年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及负债的公允价值变动为人民币2,042.7百万元,相比2020年的人民币396.2百万元大幅增加[91][93] - 2021年与看跌期权负债相关的预期赎回金额变动为人民币191.5百万元,相比2020年的人民币18.3百万元大幅增加[92] - 公司2021年与认沽期权负债相关的预期赎回金额变动为人民币191.5百万元,较2020年的人民币18.3百万元大幅增加,主要由于首次公开发售中按发售价重估股本价值[94] - 公司2021年录得所得税抵免人民币122.4百万元,较2020年的人民币135.3百万元有所减少,主要由于递延税项资产的确认增加[95][97] - 公司2021年录得年內虧損人民币2,007.1百万元,净虧損率为20.8%,而2020年录得年內利润人民币218.2百万元,净利润率为3.1%[96][98] - 公司2021年经调整年內利润为人民币408.4百万元,而2020年为人民币654.3百万元,主要由于股份支付开支、金融负债公允价值变动、预期赎回金额变动及上市开支的影响[102] - 公司2021年股份支付开支为人民币151.0百万元,较2020年的人民币8.962百万元大幅增加,属非现金项目[102] - 公司2021年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负债公允价值变动为人民币2,043.9百万元,较2020年的人民币396.1百万元大幅增加,属非现金及非经常性项目[102][103] - 公司2021年上市开支为人民币28.987百万元,较2020年的人民币12.729百万元增加,属非经常性项目[102][105] - 公司使用非香港财务报告准则指标(如经调整利润、经调整净利润率及经调整EBITDA)作为补充财务指标,以帮助投资者评估公司经营业绩[99][100] - 2021年公司年內虧損為人民幣2,007,071千元,相比2020年利潤為人民幣218,181千元[106] - 2021年經調整EBITDA為人民幣1,342,303千元,相比2020年為人民幣1,199,570千元[106] - 2021年淨虧損率為-20.8%,2020年為3.1%[107] - 2021年經調整淨利潤率為4.2%,2020年為9.2%[107] - 2021年經調整EBITDA利潤率為13.9%,2020年為16.9%[107] - 2021年12月31日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人民幣954.3百萬元,同比增長91.3%[112] - 2021年經營活動所得現金淨額為人民幣1,084.5百萬元[112] 业务增长与市场地位 - 公司2021年收入从零增长到百亿规模[21] - 公司2021年收入增长超过30%,远高于快运零担行业的平均增速[26][28] - 公司在中国零担货运市场的份额有巨大增长空间,市场规模约为1.5万亿元人民币[23][24] - 公司2020年公司货运总量为1020万吨,市场占有率为17.3%[35] - 2021年公司货运总量为1260万吨,同比增长23.4%[35] - 公司提供多种产品服务,如定時達、安心達和普惠達,满足不同客户需求[35] - 公司截至2021年12月31日拥有约29,100家货运合作商及代理商,覆盖全国范围[40][42] - 公司截至2021年12月31日服务约390万个终端客户[41][42] - 公司2020年和2021年的头部货运合作商保留率均为98.7%[40][42] - 公司截至2021年12月31日拥有162家自营分拨中心,覆盖中国约96%的县城和乡镇[44][45] - 公司截至2021年12月31日拥有11个核心中转枢纽和44个中转枢纽,核心中转枢纽平均处理量约为160万吨[47][48] - 公司2021年新增15个分拨中心,位于浙江、江苏、山东和湖北等经济活跃地区[50] - 公司截至2021年12月31日拥有约3,100条干线运输线路,其中约96%为双向线路,2021年新增约400条线路[51] - 公司分拨中心提供宿舍、食堂和休息区等设施,改善工作环境[50] - 公司通过管理、优化和投资分拨中心及干线运输,持续提高运营效率[42][44] - 公司货运合作商平台模式下,直接运营和控制关键的分拨和干线运输环节,货运合作商负责投资和运营网点[37][39]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分拨中心由大约3,100条干线运输线路连接,其中约96%是双边线路[52] - 2021年公司增加了约400条干线运输线路,优化了干线运输网络,降低了区域间及区域内的中转率[52] - 2021年公司在自营车队上投资人民币11.199亿元,自营车队从2020年的约1,500辆干线高运力卡车和超过2,700辆挂车增至2021年的约4,000辆干线高运力卡车和超过4,600辆挂车[53]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所有自营车队均由约5,100名合同司机运营[53] - 公司17.5米的高运力卡车在充分利用的情况下,月均行驶里程超过21,000公里[53]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所有的网络网点由约29,100家货运合作商及货运代理商拥有及运营,覆盖中国约96%的县城和乡镇[54] - 公司开发了综合卡车控制系统,集成到TMS系统中,支持从外包车队到自营车队的过渡,并根据实时数据反馈和及时的成本估算进行卡车调度和挂车派送[55] - 公司升级的定价系统使一线员工能够实时调整价格,并根据每个货运合作商及代理商的实时情况进行个性化定价[55] - 公司以客户为导向的订单管理工具全面覆盖了托运人的服务需求(终端客户全场景覆盖)[55] - 公司开发了一系列专有的数字化工具,如罗盘系统和鲁班系统,用于整合和分析大量运营数据,实现实时数据跟踪、智能网点管理、路线规划、分拨管理及自动化客户服务[54] - 2021年货运总量为1260万吨,同比增长23.4%[60][61] - 2021年运输及增值服务单价为人民币581元/吨,同比增长0.9%[60] - 2021年单位干线运输成本为人民币765元/吨,同比增长5.7%[60] - 2021年单位分拨中心成本为人民币316元/吨,同比增长5.7%[60] - 2021年单位增值服务成本为人民币25元/吨,同比增长4.2%[60] - 2021年单位毛利为人民币85元/吨,同比下降18.3%[60] - 公司2021年营业成本从2020年的人民币60.303亿元增加42.3%至2021年的人民币85.792亿元[70] - 派送成本从2020年的人民币9.648亿元增至2021年的人民币20.603亿元,主要由于收入及成本确认方式变更[70] - 干线运输成本从2020年的人民币30.575亿元增至2021年的人民币39.851亿元,主要由于货运量增加、燃料成本上升、折旧成本增加及单位干线运输成本增加[70] - 分拨中心成本从2020年的人民币17.623亿元增至2021年的人民币22.172亿元,主要由于货运量增加[70] - 增值服务成本从2020年的人民币2.457亿元增至2021年的人民币3.166亿元,与货运量增加及增值服务范围拓宽保持一致[70] - 单位干线运输成本从2020年的人民币299元/吨增至2021年的人民币316元/吨,主要由于不再享受通行费减免、燃料成本上升及自营车队利用率提升缓慢[71] - 自营车队产生的经营成本从2020年的人民币5.401亿元大幅增加至2021年的人民币26.424亿元,主要由于对自营干线运输的投资[73] - 分拨中心总成本从2020年的人民币17.623亿元增至2021年的人民币22.172亿元,其中劳动力成本占比60.1%,使用权资产折旧占比24.9%[76] - 货运量从2020年的1020万吨增至2021年的1260万吨[70] - 2021年下半年自营车队利用率提升期长于预期,运输效率如装货率较低,主要由于货运量增长低于预期[71] 战略与未来计划 - 公司运营超过160个分拨中心和3,000多条线路,覆盖中国96%以上的乡镇[22][24] - 公司自2020年起投资约19亿元人民币建立约4,000辆重卡的车队,形成行业领先规模[22][24] - 公司自营车队帮助提升时效稳定度,并降低单公里车线成本[24] - 公司通过数字化运营和基础设施投资,建立了高竞争壁垒[22][24] - 公司计划继续增加技术投资,保持行业技术领先地位[22] - 公司自营车队的规模效应和车辆使用率提升帮助2021年在车线单公里成本上取得同比外包车队9%的降本[28] - 2021年公司自营车队的利用率帮助降低了单位卡车运输成本9%[29] - 2022年公司对前景谨慎乐观,计划保持超过行业的增长速度[31] - 2022年公司战略聚焦基础设施建设和升级,推进自购和自建转运分拨中心[33] - 2022年公司将改革自营车队的管理和系统,提升实时决策能力[33] - 公司计划在经济活跃地区建立更多分拨中心,以提升分拨产能并优化网络结构[138][140] - 公司计划收购并自建关键中转枢纽,以优化租賃成本并实施分拨自动化[138][140] - 公司目标拥有和运营中国最大的幹線運輸車隊,并计划投资现代高运力牵引车及挂车[139][140] - 公司计划与主要卡车制造商合作,定制车型以满足运营需求,并投资自动驾驶和清洁燃料技术[139][140] - 公司将通过扩大幹線運輸車隊规模和优化单位产出,降低燃油、卡车零部件及维护成本[141] - 公司将通过增加新幹線路线,提升分拨中心之间的直接连接,进一步改善规模经济[141] - 公司将升级司机管理APP和管理工具,以提高工人和司机的安全性、生产力和长期忠诚度[141] - 公司将优化定价机制,根据货運合作商和代理商的不同成长阶段和市场条件提供定制化的透明价格[137] - 公司计划大幅增加研发费用及投资,以提升科技创新能力[142][144] - 公司将投资研发分拨自动化,重点包括AI视觉监控系统、动态体积称重装置、无人物流叉车、IoT设备和自动交叉带,以提高分拨产能及降低人工成本[142][144] - 公司将投资智能运输管理系统,利用自主研发的科技和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