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艾迪康控股(09860)
icon
搜索文档
艾迪康控股(09860) - 2025 - 中期财报
2025-09-04 08:32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收益为12.70559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14.65701亿元人民币下降13.3%[12]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期内溢利为2856.9万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1.03478亿元人民币下降72.4%[12]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2727.3万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1.01582亿元人民币下降73.2%[12]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基本每股盈利为人民币0.04元,较2024年同期的0.14元下降71.4%[12] - 公司总收入达12.7亿,同比下滑13.3%[16] - 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收益为人民币1270.6百万元,较2024年同期减少13.3%[41] - 公司期内溢利同比下降72.4%,从人民币103.5百万元降至28.6百万元[53] - 收益同比下降13.3%至127.06亿元人民币,对比去年同期146.57亿元人民币[103] - 期内溢利大幅下降72.4%至2.86亿元人民币,对比去年同期10.35亿元人民币[103] - 每股基本盈利下降71.4%至0.04元人民币,对比去年同期0.14元人民币[104]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期内溢利为人民币27,273千元,较2024年同期的101,582千元大幅下降73.2%[109][110]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为人民币1,641,856千元,较2024年同期的1,788,771千元下降8.2%[109][110] - 医疗诊断服务收益为12.70559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3.3%(从2024年同期的14.65701亿元人民币)[122] - 总收益为12.70559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3.3%(2024年同期为14.65701亿元人民币)[122] - 母公司普通股持有人应占溢利为2727.3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73.2%(2024年同期为1.01582亿元人民币)[137] - 每股基本盈利为0.04元人民币,同比下降71.4%(2024年同期为0.14元人民币)[137]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公司2025年上半年销售成本为人民币816.1百万元,较2024年同期减少9.9%[42] - 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销售及营销开支为人民币196.4百万元,较2024年同期减少2.8%[46] - 研发开支减少6.5%至人民币54.9百万元,主要因开发项目减少[48] - 行政开支增加4.7%至人民币112.6百万元,主要因对信息技术及AI的投资[47] - 其他开支减少28.6%至人民币35.7百万元,主要因信贷亏损拨备减少[49] - 所得税开支下降44.1%至人民币16.9百万元[52] - 销售及营销开支减少2.8%至19.64亿元人民币,对比去年同期20.20亿元人民币[103] - 研发成本减少6.5%至5.49亿元人民币,对比去年同期5.87亿元人民币[103]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已付所得税为人民币36,137千元,较2024年同期的92,197千元大幅减少60.8%[112] - 提供服务成本为8.16087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9.9%(2024年同期为9.05968亿元人民币)[126] - 研发成本为5490.4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6.5%(2024年同期为5870.7万元人民币)[126] - 期内所得税支出总额为1693.9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4.1%(2024年同期为3028.6万元人民币)[132] - 即期所得税为1461.2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53.9%(2024年同期为3172.5万元人民币)[132] - 减值亏损(扣除拨回)为2638.6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6.5%(2024年同期为4155.1万元人民币)[126] - 预期信贷亏损模型下的金融资产减值亏损为2642.4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3.1%(2024年同期为3948.8万元人民币)[126] - 首次公开发售前雇员激励计划股份奖励开支为人民币10.3万元,同比下降49.8%(2024年同期:人民币20.5万元)[163] - 2024年激励计划项下股份奖励开支为人民币342万元(2024年同期:无)[167] - 主要管理人员薪酬总额为人民币291.7万元,同比下降44.9%(2024年同期:人民币529.6万元)[175]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共建业务收入同比增长30%,四年CAGR达48%[16] - CRO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8%[16] - 特检业务收入同比下降6%,但肿瘤品线增长超过9%[16] - 公司检测组合超过4000种医疗诊断检验,2025年上半年新增130多种高端诊断检验[14] - 公司于2025年5月收购血液病诊断领域企业元德友勤及其IVD附属公司元德维康[15] - 公司共建业务与CRO业务保持强劲增长,在新客户拓展方面取得重大进展[41] 各地区表现 - 公司目前拥有34个自营实验室组成的集成网络[14] - 公司拥有通过ISO15189认可的实验室24个[14] - 已有23家子公司通过《医学检验生物样本冷链物流运作规范》国家标准认证[21] - 已有24家实验室获得ISO15189认证,平均认可项目数领先行业平均水平[21]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通过集中采购和供应商谈判降低试剂采购成本,缓解经营杠杆效益减弱的影响[43] - 公司正逐步将检测量转移至符合质量标准的低成本本地供应商[44] - 董事会不建议派付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96] - 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对会计处理方法无异议[91] - 公司确认持续遵守企业管治守则的所有适用条文[87] - 董事及高级管理层在报告期内遵守标准守则,无违反事件[88] 运营效率和成本控制 - 试剂采购成本同比下降约13%,物流单标成本降低约4%[21] - 实验室人效提升11%[21] - AI辅助阅片速度较纯人工提升6-7倍,累计AI辅助阅片量接近100万片[18] - 新一代LIMS系统已在32家公司推行,计划2025年下半年完成全面部署[18] - 存货减少8.7%至人民币115.9百万元,周转天数从31天优化至27天[55] - 贸易应付款项及应付票据总额为人民币681,400千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721,814千元下降5.6%[152][153] - 其他应付款项及应计费用总额为人民币515,716千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613,380千元下降15.9%[154] - 应付工资为人民币154,308千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226,178千元下降31.8%[154] 现金流和财务状况 -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28.0%,从人民币1043.8百万元降至751.1百万元[63] - 公司净现金状况恶化45.3%,从人民币693.9百万元降至379.9百万元[64] - 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增加12.2%至人民币1545.0百万元,周转天数从220天增至262天[56] - 资本开支增加6.6%至人民币57.2百万元,主要因物业及设备采购增加[66] - 现金及银行结余减少28.0%至75.11亿元人民币,对比期初104.38亿元人民币[106] - 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增加12.2%至154.50亿元人民币,对比期初137.74亿元人民币[106] - 计息银行借款流动部分增加24.5%至58.24亿元人民币,对比期初46.80亿元人民币[106] - 总权益略微下降0.2%至177.18亿元人民币,对比期初177.47亿元人民币[107] - 公司2025年上半年经营所用现金为人民币128,812千元,而2024年同期为70,583千元,现金流出扩大82.5%[112]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新增银行贷款为人民币182,433千元,较2024年同期的576,000千元显著减少68.3%[114] - 公司2025年6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人民币751,113千元,较2024年同期的767,961千元减少2.2%[114]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股份购回付款为人民币32,783千元,较2024年同期的14,033千元增加133.6%[109][114]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增加人民币194,011千元,2024年同期为增加232,810千元,增幅收窄16.7%[112]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投资活动所用现金流量净额为人民币47,418千元,而2024年同期为1,066千元,现金流出大幅增加[114] - 公司收购物业、厂房及设备成本为人民币3935万元,同比下降12.6%(2024年同期为4502.4万元)[138] - 公司出售资产账面净值为人民币448.6万元,同比上升124.4%(2024年同期为199.9万元)[138] - 计息银行借款账面值为人民币132,725.4万元,较2024年末增长1.6%(2024年末:人民币130,591.8万元)[176] - 已抵押存款金额为人民币65,000万元,与2024年末持平[176] - 收购物业及设备合约承担为人民币958.6万元,较2024年末增长3.0%(2024年末:人民币930.3万元)[169] 应收账款和资产质量 - 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总额为人民币19.32亿元,同比增长10.4%(2024年末为17.5亿元)[139] - 预期信贷亏损拨备增至人民币3.87亿元,同比增长3.8%(2024年末为3.73亿元)[139][142] - 1-6个月账龄应收款项增至人民币9.56亿元,同比增长11.8%(2024年末为8.55亿元)[142] - 6个月至1年账龄应收款项增至人民币2.69亿元,同比增长26.1%(2024年末为2.13亿元)[142] - 减值亏损净额人民币2638.6万元,同比下降81.1%(2024年同期为1.4亿元)[142] - 个别评估减值应收款项为人民币1.05亿元,同比下降16.8%(2024年末为1.26亿元)[143][145] - 1-6个月账龄预期亏损率降至1.49%,同比下降58.4%(2024年末为3.58%)[143][145] - 预付款项、按金及其他应收款项总额为人民币2.58亿元,同比增长2.9%(2024年末为2.51亿元)[146] 公司治理和股权结构 - 董事高嵩先生通过全资控股公司持有303,750股股份占比0.04%[75][77] - 董事高嵩先生通过雇员激励计划获授最多11,249,646股股份占比1.55%[75][77] - 董事林继迅先生通过全资公司Corelink持有90,061,994股股份占比12.38%[75][77][79] - Pearl Group Limited为公司第一大股东持有281,541,805股股份占比38.71%[79] - 林锋先生通过全资公司Mega Stream Limited持有72,005,994股股份占比9.90%[79] - 公司根据2025年激励计划可发行的股份上限为21,769,298股,占已发行股份总数的3%[83] - 公司在2025年1月回购100,000股股份,总代价为0.7百万港元,最高价7.62港元,最低价6.73港元[90] - 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为人民币230.9百万元,截至2024年12月31日已全部使用[93] - 公司持有1,617,000股库存股份,用途尚未确定[90] - 2019年激励计划及2024年激励计划下无发行在外的购股权[82] - 截至报告日期未根据2025年激励计划授出任何购股权或奖励[83] - 已发行普通股727,260,291股,股本为人民币97千元[157][158] - 库存股份增至18,725,000股,价值人民币144,903千元,其中信托持有17,108,000股(价值人民币130,928千元)[159] - 股份激励计划授出购股权88,598份(加权平均行使价0.76-0.87美元/股)及受限制股份单位12,573份(认购价1.66美元/股)[161][162] - 2024年激励计划向高级管理人员授出9,150,000股受限制股份单位,加权平均认购价为每股7.91港元[166] 关联方交易 - 向关联方艾康采购金额为人民币54万元,同比下降34.1%(2024年同期:人民币82万元)[171] - 来自关联方艾健的租金收入为人民币467.3万元,同比增长31.6%(2024年同期:人民币355.1万元)[171] - 应付关联方款项总额为人民币162.6万元,较2024年末增长50.4%(2024年末:人民币108.1万元)[173] - 应付非控制股东款项为人民币61,175千元,与2024年12月31日持平[154][156] 收购和或有事项 - 收购产生的应付款项中,上饶艾迪康及江西锦测认沽期权执行价现值为人民币42,160千元,河南艾迪康或有代价公平值为人民币13,337千元[156] - 河南艾迪康非控股权益相关认沽期权执行价现值为人民币43,809千元[156] - 或有代价金融负债公平值计量完全依赖第三级不可观察输入数据,金额为1333.7万元人民币[180][181] - 公司金融负债公平值计量中未使用第一级活跃市场报价[180][181] - 公司金融负债公平值计量中未使用第二级主要可观察输入数据[180][181] - 2025年6月30日金融负债公平值总额与2024年12月31日持平,均为1333.7万元人民币[180][181] - 报告期内第一级与第二级公平值计量之间未发生转移[181] - 报告期内金融资产及负债未发生转入或转出第三级公平值计量的情况[181] - 长期应收款项公平值采用类似条款工具的市场利率贴现计算[178] 行业政策和监管环境 - 国家发改委2022年5月发布"十四五"规划推动生物经济,承诺促进生物技术与信息技术融合创新[24] - 国务院2021年3月发布《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第二次修订版,2025年1月20日生效,允许医疗机构自行研制体外诊断试剂[24] - 分级诊疗制度推进包括医院联盟和标准化转诊路径,提升ICL检测需求[25] - 医院收益结构中检查治疗占比预计不断增加,推动临床检测外包需求[26] - 人口老龄化导致慢性病患病率激增,推动检测量增长[27] - 体检中心检测外包率不断提高,受质优价廉检测需求驱动[27] - 2023年12月国家卫健委等10部门颁布指导意见推动县域医共体建设,整合县级医疗机构对ICL需求[31] - 2024年5月国家卫健委等14部门发布医药购销领域纠风工作要点,开展为期1年集中整治[32] - 2025年5月发布新版医药购销领域纠风工作要点指导改进工作[32] - 2024年7月国家医保局发布DRG/DIP 2.0版分组方案,强调成本控制措施[33] - 2024年10月起国家医保局开始分批规范检验项目价格,首批涉及多个检验项目价格调整[38] - 2025年6月20日国家医疗保障局发布优化医疗服务价格管理流程通知,强调属地化管理[38] - 2025年7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推动反内卷行动,旨在防止非理性价格竞争[40] 其他重要内容 - 公司流动比率从2024年12月31日的1.58略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1.57[68] - 公司速动比率从2024年12月31日的1.52略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1.51[68] - 公司资产负债比率从2024年12月31日的0.74微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0.75[68]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共有5,151名雇员[74] - 2025年上半年公司产生薪酬成本总额人民币404.2百万元[74] - 公司2025年6月30日非控股权益为人民币129,947千元,较2024年同期的115,953千元增长12.1%[109][110]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后公司未发生任何重大报告期后事件[182]
艾迪康控股(09860) - 截至2025年8月31日止月份之股份发行人的证券变动月报表
2025-09-03 08:34
股份数据 - 公司法定/注册股份数目为25亿股,面值0.00002美元,法定/注册股本为5万美元[1] - 上月底和本月底法定/注册股份数目与法定/注册股本均无增减[1] - 上月底和本月底已发行股份(不包括库存股份)数目为7.25643291亿股[2] - 上月底库存股份数目为161.7万股,本月无增减[2] - 上月底和本月底已发行股份总数为7.27260291亿股[2]
中报彰显稳健底色,艾迪康控股“AI+医疗”布局再深化
智通财经· 2025-08-25 09:33
核心观点 - 公司在行业整体承压背景下展现出强劲增长韧性和抗风险能力 中标金额同比大幅增长106% 增速显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1][3] - 公司通过多元化业务布局 CRO和特检等新兴业务表现突出 结合精益化运营和AI技术应用 实现高质量增长 [2][3][5] - 公司以普检为基石 特检和CRO为增长引擎 通过战略并购和数字化建设 巩固行业领先地位并拓展长期发展空间 [7][8] 财务表现 - 2025年中期整体营收约12.7亿元人民币 在同业营收下滑超20%的背景下保持稳健态势 [2] - 共建业务收入同比增长30% 创历史新高 近四年复合增长率达48% [2] - CRO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8% 同步创历史新高 [3] - 试剂采购成本同比下降近13% 物流单样本成本降低约4% 临床与病理人效分别提升11%和6% [4] 业务发展 - 共建业务与多家大型三甲医院深度合作 从检测服务提供者升级为医院运营管理战略合作伙伴 [2] - CRO业务在NASH领域占据超50%市场份额 并在实体瘤研发取得突破 [3] - 全资收购血液病诊断龙头元德友勤 导入核心技术、产能及优质三甲医院客户资源 [3] - 中标数量同比增长51% 中标金额同比大幅增长106% 新投标团队展现出色市场攻坚能力 [3] 运营效率 - 通过精益化管理实现显著成本优化 运营模式从规模增长驱动转向质量与效率驱动 [4] - 新一代LIMS系统在32家子公司稳定运行 完成18家新公司部署 预计下半年实现全覆盖 [6] - 主数据管理通过多轮治理与标准化 初步整合营销数据 年内将完成主数据平台建设 [6] 技术创新与数字化 - AI辅助阅片技术实现规模化落地 效率达人工6-7倍 累计完成近千万片辅助诊断 [6] - 智能助手"艾小医"正式上线 提供智能问诊和报告解读一站式服务 [6] - 病理报告AI质控系统自动纠错 流式AI分析平台数秒内生成报告 [6] - 构建企业级数据仓库 实行安全分级管理 推出多维度数据智能产品 推进医疗数据资产合规商业化 [7] 战略规划 - 最新五年规划明确多维度增长路径 普检板块为发展基石 特检板块锚定医学价值 CRO板块把握行业机遇 共建板块升级供应链与服务能力 [8] - 以并购整合作为增长之翼 吸纳优质资源 加速各板块融合与协同 [8] - 在医疗健康数智化中兼具确定性和成长性 为投资者创造可持续长期回报 [8]
中报彰显稳健底色,艾迪康控股(09860)“AI+医疗”布局再深化
智通财经网· 2025-08-25 09:27
核心观点 - 公司在行业整体承压背景下展现出强劲增长韧性和卓越抗风险能力 通过多元化业务布局 精益化运营管理和领先的AI技术应用实现逆势扩张 中标金额同比大幅增长106% 增速显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1][2][8] 财务表现 - 2025年中期整体营收约为12.7亿元 在同业企业营收普遍出现超20%下滑的市场环境中保持稳健态势 [2] - 试剂采购成本同比下降近13% 物流单样本成本降低约4% 临床与病理人效分别提升11%和6% [4] 业务板块表现 - 共建业务收入同比增长30%创历史新高 近四年复合增长率高达48% 与多家大型三甲医院达成深度战略合作 [2] - CRO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8%同步创历史新高 在NASH领域占据超过50%市场份额 实体瘤研发取得突破 [3] - 特检业务通过全资收购血液病诊断龙头元德友勤实现能力跃升 导入核心技术与优质三甲医院客户资源 [3] 市场拓展 - 中标数量同比增长51% 中标金额同比大幅增长106% 增速远超行业平均水平 [3] - 新组建投标团队展现出出色的市场攻坚能力 成为逆势扩张的重要支撑 [3] 技术突破与数字化建设 - AI辅助阅片技术实现规模化落地 效率达人工6-7倍 累计完成近千万片辅助诊断 [6] - 智能助手"艾小医"正式上线 提供智能问诊与报告解读一站式服务 [6] - 新一代LIMS系统已在32家子公司稳定运行 完成18家新公司部署 预计下半年实现全覆盖 [6] - 企业级数据仓库实行严格安全分级管理 已推出多维度数据智能产品 积极推进医疗数据资产合规商业化 [7] 战略规划 - 明确五年多维增长路径:普检板块为发展基石 特检板块锚定医学价值 CRO板块把握行业机遇 共建板块升级供应链与服务能力 [8] - 以并购整合作为增长之翼 吸纳优质资源加速各板块融合协同 [8]
一图看懂艾迪康控股2025年中期业绩
智通财经· 2025-08-22 13:07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总收入12.7亿元,其中共建业务收入同比增长30%,CRO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7.8%,均创历史新高[1][5][6][7] - 毛利润4.54亿元,毛利率达35.8%,经调整EBITDA为1.64亿元,经调整EBITDA率为12.9%,经调整净利润4300万元,经调整净利润率3.4%[1][8][9] 特检业务表现 - 特检业务五年复合增长率达28%,收入占比从24年上半年的25%提升至25年上半年的27%,但25年上半年特检收入同比下滑5.8%[10][11] - 特检细分品类中,感染类收入增长9.39%,血液类收入增长17.8%,而妇幼及生殖遗传类收入下滑4.2%,胆挡类收入下滑19.8%[15] - 特检销量趋势显示逐渐回暖态势[12] CRO业务发展 - CRO业务签约合同项目数从24年上半年的93个增加至25年上半年的111个,新签合同金额超过2400万元[16] - 公司通过挖掘高增长细分市场和加快业务拓展抢占CRO黄金赛道[61] 共建业务增长 - 共建业务收入同比增长30%,四年复合增长率达48%,收入占比提升至12%以上[17][18] - 新签单数量超过220个,其中立项30多个,签约30多个,预计下半年签单量加速[18][19] - 政策支持紧密型医联体和业务结构调整推动共建业务发展[18] 客户开发与市场拓展 - 招标投入成效显著,集团中标数同比增长5%,中标额同比增长106%[22][23] - 二级以上公立医院中标数同比增长11%,中标额同比增长156%[25] - 通过专业投标团队、标准化流程和客户需求拜访提升市场份额[21] 数字化与技术创新 - AI应用加快落地,累计辅助病理阅片量近1000万片,提供医检智能助手服务[31] - 流式AI分析平台大幅缩短诊断报告出具周期至数秒[33] - 系统迭代升级优化客户体验,包括PIMS和院内LIS系统[27][28][29] 数据资产商业化 - 公司拥有二十年医学检验数据,每年约9000万样本量,覆盖全国34个实验室[34] - 通过归集、治理、脱敏和清洗建立私有数据仓库,探索数据资产的商业化应用[34][36] 运营效率提升 - 试剂成本下降13%,物流费用下降4%,实现极致的成本控制[38][39][40] - 持续提升人效,14家实验室获得三体系认证,24家获得ISO15189认证[43] 战略布局与收购 - 2025年5月宣布收购元德友勤,完成血液病精准诊疗赛道关键布局[46] - 互联网医院艾护有加正式上线,构建检验+医疗一站式服务平台[47][49] - 上半年新增130多个检测项目,加码肿瘤、神经、感染等检测能力[52] 未来发展规划 - 持续深耕共建业务,从数量向质量转变,扩大客户意向池和提高开发成功率[57][58] - 深度布局CRO业务,通过并购投资寻求战略收购机会,加速各板块融合协同[59][61] - 打造特检领域高端品牌,识别高合作潜力客户并锁定重点医院跟进上量[58]
一图看懂艾迪康控股(09860)2025年中期业绩
智通财经网· 2025-08-22 12:40
核心财务表现 - 营业总收入12.7亿元人民币 [1][5] - 毛利润4.54亿元人民币,毛利率35.8% [1][8] - 经调整EBITDA 1.64亿元人民币,经调整EBITDA率12.9% [1][8] - 经调整净利润4300万元人民币,经调整净利润率3.4% [9] 业务板块增长 - 共建收入同比增长30%创历史新高 [1][6][17] - CRO收入同比增长17.8%创历史新高 [1][7] - 特检业务五年复合增长率28%,收入占比从25%提升至27% [10][11] - CRO新签合同金额超2400万元人民币,合同项目数从93个增至111个 [16] 市场拓展成效 - 集团中标数量同比增长5%,中标金额同比增长106% [22][23] - 二级以上公立医院中标数量同比增长11%,中标金额同比增长156% [25] - 新签单意向客户220+,立项30+,预期下半年加速签约 [18][19] 技术创新与应用 - 累计AI辅助病理阅片量近1000万片 [31] - 流式AI分析平台实现数秒生成诊断报告 [33] - 私有数据仓库整合二十年医学检验数据,年样本量约9000万 [34] 运营效率提升 - 试剂成本下降13%,物流费用下降4% [39][40] - 获得24家ISO15189认证及14家三体系认证 [43] - 自研区域LIS系统突破外购依赖 [54] 战略布局进展 - 2025年5月收购元德友勤完成血液病诊断赛道布局 [46] - 互联网医院"艾护有加"正式上线,构建检验+医疗一站式服务 [47][49] - 上半年新增130+检测项目,重点覆盖肿瘤、神经及感染领域 [52] - 首医项目于2025年8月正式开业,实现战略级客户突破 [55] 未来发展方向 - 共建业务从数量扩张转向质量提升,聚焦高端市场与高潜力客户 [57][58] - CRO业务通过并购加速细分市场布局,寻求战略收购机会 [59][61] - 强化特检领域高端品牌定位,推动板块协同发展 [58][61]
艾迪康控股发布中期业绩,收益12.71亿元 共建业务收入同比增长30%
智通财经· 2025-08-22 09:01
财务表现 - 公司取得收益人民币12.71亿元 同比减少13.31% [1] - 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2727.3万元 同比减少73.15% [1] - 每股盈利0.04元 [1] 业务板块表现 - 共建业务收入同比增长30% 四年复合年增长率达48% [1] - CRO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8% [1] 战略发展 - 业务组合持续巩固韧性并支撑多板块发展势头 [1] - 共建业务受益于多家大型三甲医院项目成功落地 [1] - 计划深化与领先医疗机构战略合作并推动标杆性项目落地 [1] - 通过国内外领先药企合作巩固糖尿病领域优势地位 [1] - 在NASH领域取得强劲表现并在实体瘤治疗领域实现创新突破 [1]
艾迪康控股(09860)发布中期业绩,收益12.71亿元 共建业务收入同比增长30%
智通财经· 2025-08-22 08:55
财务表现 - 公司取得收益人民币12.71亿元 同比减少13.31% [1] - 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2727.3万元 同比减少73.15% [1] - 每股盈利0.04元 [1] 业务板块表现 - 共建业务收入同比增长30% 四年CAGR达48% [1] - CRO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8% [1] 业务发展策略 - 业务组合持续巩固韧性并支撑多个板块的良好发展势头 [1] - 共建业务增长主要受益于多家大型三甲医院项目的成功落地 [1] - CRO业务通过深度合作巩固糖尿病领域优势 在NASH领域表现强劲并在实体瘤治疗领域实现创新突破 [1] - 公司计划深化与领先医疗机构的战略合作并推动更多标杆性项目落地 [1]
艾迪康控股:ZHU Jonathan获委任为非执行董事
智通财经· 2025-08-22 08:54
公司人事变动 - ZHU Jonathan先生自2025年8月22日起获委任为非执行董事 负责向董事会提供专业意见及判断 [1] - ZHU Jonathan先生自2025年8月22日起进一步获委任为董事会战略委员会成员 [1]
艾迪康控股(09860):ZHU Jonathan获委任为非执行董事
智通财经网· 2025-08-22 08:46
公司人事变动 - ZHU Jonathan先生自2025年8月22日起获委任为非执行董事 负责向董事会提供专业意见及判断 [1] - ZHU Jonathan先生自2025年8月22日起进一步获委任为董事会战略委员会成员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