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华亿金控(08123)
icon
搜索文档
华亿金控(08123) - 2024 - 中期财报
2024-09-20 08:30
公司整体财务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益约2050万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8338万港元下降约75.41%[3][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亏损约1298.2万港元,2023年同期亏损约1360.4万港元[3][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1297.3万港元,2023年同期约为1359.8万港元[3][5] - 2024年上半年每股基本亏损为0.17港仙,2023年同期为0.18港仙[3][5] - 2024年上半年收益总额20,500千港元,2023年为83,380千港元[13] - 2024年上半年期内亏损12,982千港元,2023年为13,604千港元[14][16] - 2024年上半年除所得税前亏损13,011千港元,所得税抵免29千港元[14] - 2023年上半年除所得税前亏损13,604千港元,无所得税抵免[16] - 2024年上半年其他收入及收益╱(亏损)净额为120千港元,2023年为1,696千港元[19] - 2024年上半年其他借款利息为1,713千港元,2023年为1,206千港元;租赁负债利息为21千港元,2023年为36千港元[21] - 2024年上半年即期税项-过往年度中国企业所得税超额拨备为29千港元,2023年无此项[22] - 2024年上半年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亏损为12,973千港元,2023年为13,598千港元[23] - 2024年上半年计算每股基本亏损之股份数目为7,748,958千股,2023年相同[24]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收益约2050万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约8338万港元减少约6288万港元,减少75.4%,亏损约1300万港元,与2023年同期相若[41][43] - 2024年上半年集团未经审核亏损约12.98百万港元,去年同期约13.60百万港元,每股基本亏损约0.17港仙,去年同期约0.18港仙[44] 公司资产负债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4年6月30日,物业、机器及设备为1983.2万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2081万港元有所下降[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使用權資產为69万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99.3万港元减少[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应收贸易款项为112.9万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34万港元增加[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按公平值计入损益之金融资产为3.8万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670.8万港元大幅减少[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流动负债为12851.7万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2341.3万港元增加[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资产净值为10215.7万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1821.9万港元减少[7] - 2024年6月30日按公平值计入损益之金融资产为148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6,821千港元[27] - 2024年6月30日应收贸易款项为1,129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340千港元[29] - 2024年6月30日预付款项、按金及其他应收款项总额为180,132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79,964千港元[32] - 2024年6月30日证券经纪业务应付保证金客户款项为35.4万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8.7万港元增加[33] - 2024年6月30日证券经纪业务应付现金客户款项为619.4万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536.4万港元增加[33] - 2024年6月30日合约负债中客户垫付款项为7721.2万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7339.3万港元增加[35] - 2024年6月30日有偿合约亏损拨备为1112.1万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139万港元减少[36] - 2024年6月30日有抵押其他借款为3000万港元,与2023年12月31日持平,年利率范围为11.0%至12.0%,将于2024年10月悉数偿还[3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已发行股份数目为774895.8万股,普通股为7748.9万港元,股份溢价为167329.9万港元,总计175078.8万港元[38] - 2024年6月30日,集团流动资产约210.53百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约220.35百万港元),流动比率1.6倍(2023年12月31日1.8倍)[47] - 2024年6月30日,集团银行结余及现金约30.69百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约24.83百万港元)[47] - 2024年6月30日,集团其他借款总额30百万港元,资产负债比率为128.4%(2023年12月31日106.8%)[47] - 2024年6月30日,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约102.00百万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减少13.6%,约16.05百万港元[47] 公司现金流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经营活动产生现金净值7,728千港元,2023年为动用5,087千港元[9] - 2024年上半年投资活动动用现金净值23千港元,2023年为79千港元[9] - 2024年上半年融资活动动用现金净值1,713千港元,2023年为1,206千港元[9] - 2024年上半年现金及现金等值项目增加净值5,992千港元,2023年为减少6,372千港元[9] 各业务线收益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上半年汽车贸易、提供代理服务及配件代購分部收益20,343千港元,2023年为83,170千港元[13][14][16] - 2024年上半年证券及期货经纪服务之佣金收入152千港元,2023年为203千港元[13] - 2024年上半年来自中国(不包括香港)收益为20,343千港元,2023年为83,170千港元;来自香港收益为157千港元,2023年为210千港元[17] - 2024年上半年汽车贸易收益约1972万港元,配件代购代理及服务费收入约63万港元;2023年同期分别约为8278万港元和约39万港元[41] - 证券及期货合约买卖服务2024年上半年收益约0.16百万港元,去年同期约0.21百万港元,2024年7月出售该分部[44] - 2024年6月30日,汽车贸易等分部占集团收益约99%,有六款进口国六标准车型获生态环境认证[45] 公司股权出售情况 - 2024年7月9日公司出售Sinofortune BVI 100%股权,代价为400万港元加其及附属公司的净资产值[40][42] - 2024年7月9日,公司出售Sinofortune BVI 100%股权,代价为4.00百万港元加资产净值不少于8.25百万港元[51] 公司证券交易情况 - 截至2024年6月30日,买卖上市证券录得未变现收益约2.4万港元及已变现亏损约7.7万港元[42] - 期内,公司或其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56] 公司客户情况 - 2024年6月30日,盛渝泓嘉客户数量增加至122名,正与44名客户磋商[46] 公司员工情况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集团聘用46名雇员,总员工成本约6.52百万港元(2023年6月30日约7.05百万港元)[50] 公司股东持股情况 - 截至2024年6月30日,王嘉偉持有公司股份2,123,395,935股,持股约27.40%[5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黎玉梅持有公司股份2,780,127股,持股约0.04%[5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劉潤桐持有公司股份2,646,000股,持股约0.03%[52] 公司企业管治情况 - 回顾期内,公司应用并遵守GEM上市规则附录十五《企业管治守则》,但主席与行政总裁由王嘉偉一人兼任,偏离守则第C.2.1条[57][58] - 公司已采纳有关董事进行证券交易的操守准则,董事确认年内遵守该准则[59] - 公司设立审核委员会,由张本正教授、李建行先生及陈树文教授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60] - 审核委员会认为集团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财务报表编制符合适用会计准则并已充分披露[61] - 截至报告日期,执行董事为王嘉偉先生及黎玉梅女士[61] - 截至报告日期,非执行董事为劉潤桐先生,独立非执行董事为张本正教授、李建行先生、陈树文教授及李冠群先生[61]
华亿金控(08123) - 2024 - 中期业绩
2024-08-29 11:12
公司整体财务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益约2050万港元,2023年同期为8338万港元[3][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亏损约1298.2万港元,2023年同期为1360.4万港元[3][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1297.3万港元,2023年同期为1359.8万港元[3][5] - 2024年上半年每股基本亏损为0.17港仙,2023年同期为0.18港仙[3][5] - 董事不建议派付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之股息[3] - 2024年上半年收益总额为20,500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83,380千港元[15] - 2024年上半年集团期内亏损为12,982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13,604千港元[17][19] - 2024年上半年其他收入及收益净额为120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1,696千港元[21] - 2024年上半年融资成本为1,734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1,242千港元[17][19][22] - 2024年上半年所得税抵免为29千港元,2023年同期无[23] - 2024年上半年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每股基本亏损为12,973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13,598千港元[24] - 2024年上半年未呈列每股摊薄亏损,因两个年度同期均无发行潜在普通股[25] - 公司董事不建议就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派付股息[4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益约2050万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约8338万港元减少约6288万港元,减幅75.4%[42][44] - 同期公司亏损约1300万港元,与2023年同期的约1360万港元亏损相近;每股基本亏损约0.17港仙,去年同期约0.18港仙[42][44] 公司资产负债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为2260.8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2393万港元[7] - 2024年6月30日,流动资产为2.10526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2.20349亿港元[7] - 2024年6月30日,流动负债为1.28517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23413亿港元[8] - 2024年6月30日,流动资产净值为8200.9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9693.6万港元[8] - 2024年6月30日,资产净值为1.02157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18219亿港元[8] - 2024年6月30日权益总额为102,157千港元,较2023年1月1日的137,409千港元有所下降[9] - 2024年6月30日按公平值计入损益之金融资产为148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6,821千港元[28] - 2024年6月30日证券经纪业务应收贸易款项为138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20千港元;汽车贸易应收贸易款项为991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220千港元[30] - 2024年6月30日按金及预付款项总额为177,131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76,079千港元;其他应收款项总额为3,001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3,885千港元[33] - 2024年6月30日证券经纪业务应付贸易款项为6,712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5,457千港元[35] - 2024年6月30日合约负债(客户垫付款项)为77,212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73,393千港元[37] - 2024年6月30日有偿合约亏损拨备为11,121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1,390千港元[37] - 2024年6月30日及2023年12月31日有抵押其他借款均为30,000千港元,年利率范围为11.0%至12.0%,2024年10月已悉数偿还[37][38] - 2024年1月1日及6月30日已发行股份数目为7,748,958千股,普通股为77,489千港元,股份溢价为1,673,299千港元,总计为1,750,788千港元[3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流动性以流动比率显示为1.6倍,2023年12月31日为1.8倍[47] - 2024年6月30日,公司资产负债率为128.4%,2023年12月31日为106.8%[4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法定股本为1亿港元,已发行股本约7748.96万港元[48] 公司现金流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上半年经营活动产生现金净值7,728千港元,2023年同期动用现金净值5,087千港元[10] - 2024年上半年投资活动动用现金净值23千港元,2023年同期动用79千港元[10] - 2024年上半年融资活动动用现金净值1,713千港元,2023年同期动用1,206千港元[10] - 2024年上半年现金及现金等值项目增加净值5,992千港元,2023年同期减少6,372千港元[10] - 2024年6月30日期末现金及现金等值项目为25,546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26,614千港元[10] 各业务线收益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上半年汽车贸易收益为19,715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82,780千港元[15] - 2024年上半年配件代購代理及服務費收入为628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390千港元[15] - 2024年上半年证券及期货经纪服务佣金收入为152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203千港元[15] - 2024年上半年汽车贸易、提供代理服务及配件代购外部销售收益为20,343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83,170千港元[17][19][20] - 2024年上半年经纪及证券保证金融资服务外部销售收益为157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210千港元[17][19][20] - 2024年上半年汽车贸易收益约1972万港元,配件代购代理及服务费收入约63万港元;2023年同期分别约8278万港元及39万港元[42] 公司投资及资产处置情况 - 2024年上半年集团购得物业、机器及设备约23,000港元,2023年同期约79,000港元[27] - 2024年7月9日公司出售全资附属公司Sinofortune BVI的100%股权,代价为现金4,000,000港元加其及附属公司的净资产值[41] - 2024年7月9日,公司以400万港元加Sinofortune BVI及其子公司的资产净值出售其全部已发行股本[43] - 2024年7月9日,公司出售Sinofortune BVI的100%股权,代价为400万港元加其及其子公司资产净值不少于825万港元[52] 公司业务相关其他情况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拥有六款进口国六标准车型获生态环境认证,其余车型仍在认证中[45] - 2024年6月30日,盛渝泓嘉客户数量增加至122名,正与44名客户磋商[45] 公司人员及成本情况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集团聘用46名雇员,与2023年12月31日持平;总员工成本约652万港元,2023年6月30日约为705万港元[50] 公司抵押及或然负债情况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集团账面价值约1869万港元的租赁土地及楼宇已作信贷融资抵押,2023年12月31日约为1950万港元[5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及2023年12月31日,集团并无任何或然负债[52] 公司股权结构情况 - 截至2024年6月30日,王嘉偉持有公司股份2123395935股,持股概约27.40%;黎玉梅持有2780127股,持股概约0.04%;刘润桐持有2646000股,持股概约0.03%[53] 公司证券交易及合规情况 - 期内,公司或其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任何上市证券[57] - 公司主席兼行政总裁为王嘉偉,偏离GEM上市规则主席与行政总裁角色应区分的规定[57] 公司审核委员会情况 - 公司已设立审核委员会,由张本正教授、李建行先生及陈树文教授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59] - 审核委员会认为集团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财务报表编制符合适用会计准则并已充分披露[59] 公司董事情况 - 于公布日期,执行董事为王嘉偉先生及黎玉梅女士,非执行董事为刘润桐先生,独立非执行董事为张本正教授、李建行先生、陈树文教授及李冠群先生[60] 公司证券买卖盈亏情况 - 2024年买卖上市证券录得未变现收益约2.4万港元及已变现亏损约7.7万港元[43]
华亿金控(08123) - 2023 - 年度财报
2024-04-29 08:49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执行董事为王嘉伟(主席兼行政总裁)、黎玉梅[8] - 公司非执行董事为刘润桐[8] - 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为张本正、李建行、陈树文、李冠群[8] - 公司监察主任为黎玉梅[8] - 公司公司秘书为胡敏伊[8] - 公司股份代號为08123[9] - 公司主要往来银行为华侨银行(香港)有限公司[9] - 公司于2001年5月24日在开曼群岛注册成立为获豁免有限公司[74] - 公司为投资控股公司,附属公司主要业务详情载于综合财务报表附注20[75] - 王嘉伟37岁,2013年5月任执行董事,2015年9月22日任主席和行政总裁[56] - 黎玉梅54岁,2015年8月1日任执行董事,2015年9月22日任薪酬委员会成员[57] - 刘润桐50岁,2010年2月2日任非执行董事[59] - 刘润桐1996年毕业于南开大学中文系[59] - 刘润桐过去25年在中国多家财经证券媒体及金融服务机构任职[59] - 刘润桐1998 - 2002年参与创办“全景网”[59] - 刘润桐2000年为《证券时间》节目出任顾问[59] - 刘润桐2002 - 2007年参与创办并运营《交易日》[59] - 刘润桐2004年被选为“深圳证券交易所”“十佳员工”之一[59] - 张本正教授84岁,自2008年9月30日出任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2008年获委任为提名委员会主席及审核委员会成员,2008年和2011年分别获委任为薪酬委员会成员及主席[63] - 张本正教授1965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取得学士学位,曾为美国及德国访问学者,担任过清华相关职务,1999 - 2002年在两家深圳上市企业任职[63] - 张本正教授1997年获“全国第三届科技之光优秀科技企业家奖”,2000年获“香港紫荆花杯杰出企业家成就奖”等,2002年被评为中关村首批“优秀企业家”[63][64][65] - 李建行先生66岁,自2011年3月28日出任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审核委员会成员、提名委员会成员及薪酬委员会成员,2015年9月22日获委任为审核委员会主席[67] - 李建行先生毕业于上海海运学院取得会计学学士学位,于布法罗卡尼修斯学院取得工商管理硕士学位,有超30年会计及企业融资经验[67] - 1998年4月至2000年6月,李建行先生为中国光大集团有限公司投资部门及财务部门高级经理[67] - 2000年6月至2003年,李建行先生担任Intermost Corporation首席财务总监[68] - 2003年4月至2004年5月,李建行先生为华润电力控股有限公司投资者关系总经理[68] - 2004年至2012年,李建行先生为协力投资控股有限公司董事[68] - 2021年3月至2022年9月,李建行先生为法诺集团控股有限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68] - 陈树文教授69岁,自2011年9月23日出任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等职[69] - 李冠群先生61岁,自2023年5月8日出任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及薪酬委员会成员[72]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2023年录得亏损约1580万港元,较2022年亏损约3070万港元减少约1490万港元[10] - 2023年亏损主要归因于收益减少和各业务分部融资成本增加[10] - 2023年亏损较2022年同期收窄主要因公司出售按公平值计入损益之金融资产录得收益[10] - 2023年公司总收益约1.50亿港元,较去年的约1.808亿港元减少约3080万港元,减幅约17.0%[11][20] - 2023年公司买卖上市证券录得未变现收益约6万港元[19] - 2023年公司年内亏损约1580万港元,较去年的约3070万港元亏损减少约48.5%[21] - 2023年公司上市股本证券未变现公平值收益约6万港元,去年为未变现公平值亏损约70万港元[21] - 投资新药开发项目公平值亏损从去年约620万港元降至今年约370万港元[23] - 出售金融资产收益今年约1640万港元,去年无收益或亏损[24] - 应收贸易款项减值亏损从去年约130万港元降至今年约40万港元[25] - 2023年末流动资产约2.203亿港元,较2022年末约2.013亿港元增加,流动比率从2.2倍降至1.8倍[27] - 2023年末现金及银行结余约2480万港元,较2022年末约3890万港元减少[27] - 2023年末其他借款总额3000万港元,较2022年末2500万港元增加,资本负债比率从69.5%升至106.8%[28] - 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较2022年末减少约1920万港元或14.0%[29]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集团无或然负债(2022年:无)[38]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集团有46名雇员(2022年:50名),总员工成本约1370万港元(2022年:约1380万港元)[45] - 董事不建议就2023年度派付股息或转拨款项至储备(2022年:无)[77]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可供分派储备为零港元[80][81] - 2023年支付给核数师中正天恒会计师有限公司的核数服务酬金为63万港元,非核数服务酬金为10万港元[173]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汽车贸易、代理服务及配件代购分部收益约1.497亿港元,较去年的约1.804亿港元减少约3070万港元[11] - 2023年公司担任主事人身份的汽车贸易收益约1.483亿港元,配件代购的代理及服务费收入约140万港元;2022年分别约为1.804亿港元及8000港元[12] - 汽车贸易及代理服务收益从去年约1.804亿港元降至今年约1.497亿港元,降幅约17.0%,年内亏损约590万港元[33] - 经纪及证券保证金融资服务总收益今年约40万港元,与去年持平,亏损从去年约80万港元增至今年约370万港元[35] - 买卖上市证券未变现公平值从去年亏损约70万港元变为今年收益约6万港元,经营亏损从去年约420万港元降至今年约50万港元[36]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集团近99.8%的收入来自中国汽车贸易、代理服务及配件代购分部[46]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重庆盛渝泓嘉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客户数量增至121名,45名客户处于磋商中[47]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集团六款国六标准进口车型获生态环境认证,其余仍在认证中[49] 公司业务交易与投资动态 - 2023年4月公司就出售华亿金融控股(BVI)有限公司100%股权与潜在买方订立谅解备忘录,9月终止该备忘录[15] - 2019年公司投资中国新药开发市场,2023年11月以1500万元代价出售有限合伙企业50%投资[16] - 深圳华亿生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在成都嘉葆药银的实际权益由45%摊薄至22.375%[16]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一种新药进入临床试验第二阶段,其他新药仍在研究阶段[17][18] - 2023年4月24日公司就出售华亿金融控股(BVI)有限公司100%股权订立谅解备忘录,9月22日终止[40] - 2024年2月27日公司与建议买方订立谅解备忘录,建议买方未在3月5日前支付按金[41] - 2023年12月1日集团完成出售成都蓝葆震企业管理中心50%股权,深圳华亿生物科技持股从50%减至25%,交易代价1500万元人民币[43] 公司业务规划与发展方向 - 公司计划对汽车贸易板块改革,包括引入新能源汽车、加快贸易及拓展海南免税车业务[49] - 公司将留意中国新药开发市场以实现业务多元化[52] - 公司将继续发展其他业务并寻求机会扩大收益来源[53] 公司股权与股东相关情况 - 王嘉伟、黎玉梅、刘润桐分别持有公司股份2,123,395,935股、2,780,127股、2,646,000股,持股概约百分比分别为27.40%、0.04%、0.03%[85] - 王嘉伟及张本正将在应届股东周年大会上轮值告退,均符合资格并愿意重选连任,其余董事继续留任[83] - 拟于应届股东周年大会上重选连任之董事无与公司或其附属公司订有聘用公司不可于一年内无赔偿(法定赔偿除外)终止之服务合约[84]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董事及公司行政总裁不知悉非董事或行政总裁人士在股份或相关股份中有按规定知会公司及联交所之权益或淡仓[87]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除已披露董事外,公司不知悉有人在公司股份或相关股份中有须记入登记册之权益或淡仓,及/或在有投票权已发行股本中拥有5%或以上权益[88] - 截至年报刊发日期,公司已发行股份之公众持股量符合GEM上市规则指定水平[123] 公司法律诉讼与债务情况 - 民勤量子未按裁决于2020年12月31日前向华亿教育偿还2000万元可退还诚意金,华亿教育于2021年1月申请强制执行[95]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武威法院已冻结民勤量子100%股权以及相关人员在其他公司的股权[97] - 2022年2月,民勤量子、阳顺洪及阳锐提出执行异议被武威法院驳回[101] - 2022年12月,阳锐全资公司向华亿教育转入100万元,代表民勤量子偿还债务[104] - 2023年5月和6月,华亿教育通过执行自武威法院分别获得40万元和60万元还款[105] - 2023年,中国法律顾问向武威法院申请连续冻结相关股权3年至2026年8月[106] - 仲裁和解协议合法有效,裁决具法律约束力[94] - 民勤量子未能于2020年12月31日前偿还华亿教育可退还诚意金2000万元,也未于2023年12月31日前代表五名被告人支付违约金等约4950万元(已扣除还款2000万元)[109] 公司合规与准则遵守情况 - 年内公司或附属公司无安排使董事通过购股或债务证券获益,董事等无认购公司证券权利及行使记录[89]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无签署或存在涉及集团业务管理及行政的合约[90] - 除财报披露外,公司董事无在集团重大交易等中直接或间接拥有重大权益[91]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董事不知悉各董事等有与集团业务构成竞争或可能构成竞争之业务或权益及利益冲突[114] - 年内公司或其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115] - 公司已采纳有关董事证券交易操守准则,董事已遵守该准则及规定交易标准[116][117] - 公司组织章程细则或开曼群岛法例无优先购买权条文[118] - 公司就董事买卖准则规定,采纳的操守准则条款严谨程度不逊于GEM上市规则第5.48至5.67条规定标准,董事年内已遵守该准则[130] 公司企业管治情况 - 董事会由两名执行董事及五名非执行董事(包括四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独立非执行董事占比超三分之一[131] - 王嘉伟为公司主席兼行政总裁,负责整体企业策略、规划及业务发展[128] - 年内共举行四次董事会会议,王嘉伟、刘润桐、陈树文出席率为3/4,黎玉梅、张本正、李建行出席率为4/4,李冠群出席率为2/2(2023年5月8日获委任)[140] - 公司采纳GEM上市规则附录C1所载企业管治守则的守则条文,但偏离守则条文C.2.1(主席与行政总裁角色未区分)[127] - 董事会获授权决定及检讨策略目标、委任及监督高级管理人员、批准季度、中期及年度报告等[135] - 委派管理层负责执行董事会批准的业务策略及计划以及编制季度、中期及年度报告[135] - 董事会负责决定政策、策略、预算、内控、风险、重大交易等重要事宜[139] - 实行董事会决策、指导及协调公司日常营运及管理的职责委派给管理层[139] - 公司收到每位独立非执行董事依据GEM上市规则第5.09条发出的年度独立确认书,认为全体独立非执行董事皆为独立人士[131] - 年内举行一次股东大会,董事出席率均为100%(1/1)[141] - 年内全体董事参加专业团体培训课程并提供培训记录,获相关规则及监管阅读资料[142] - 薪酬委员会由六名董事组成,四名是独立非执行董事,占比约66.7% [145]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高级管理人员(非董事)薪酬零至100万港元人数为2人[149] - 薪酬委员会年内举行两次会议,张本正、王嘉伟、黎玉梅、李建行、陈树文出席率100%(2/2),李冠群出席率100%(1/1)[150] - 提名委员会由四名董事组成,三名是独立非执行董事,占比75% [152] - 提名委员会年内举行2次会议,成员出席率均为100%(2/2)[156] - 年内提名委员会检讨1名董事候选人[158] - 董事会由7名成员组成,年龄37 - 84岁,服务年限9 - 15年[164] - 审核委员会由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年内举行5次会议,成员出席率均为100%(5/5)[165][169] - 审核委员会已审阅集团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综合财务报表,认为符合适用会计准则并已充分披露[167] - 公司已采纳董事会成员多元化政策,旨在提升董事会效率
华亿金控(08123) - 2023 - 年度业绩
2024-03-22 12:33
集团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收益约1.50039亿港元,2022年约1.80815亿港元[5]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亏损约1579.6万港元,2022年约3067.2万港元[5]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1577.7万港元,2022年约3066万港元[5] - 2023年每股基本亏损为0.20港仙,2022年为0.40港仙[5] - 2023年其他收入及收益/(亏损)净额为1437.8万港元,2022年为 - 271.9万港元[9] - 2023年成品存货变动为 - 1.47239亿港元,2022年为 - 1.78396亿港元[9] - 2023年雇员福利开支为 - 1366.4万港元,2022年为 - 1379.7万港元[9] - 2023年按公平值计入损益之金融资产为1670.8万港元,2022年为75.9万港元[14] - 2023年合约负债为7339.3万港元,2022年为4692万港元[14] - 2023年其他借款为3000万港元,2022年为2500万港元[14] - 2023年流动资产净值为96,936千港元,2022年为109,362千港元[30] - 2023年资产总值减流动负债为120,866千港元,2022年为140,878千港元[30] - 2023年租赁负债为448千港元,2022年为1,088千港元[30] - 2023年递延税项负债为2,199千港元,2022年为2,381千港元[30] - 2023年资产净值为118,219千港元,2022年为137,409千港元[30] - 2023年年内亏损15,796千港元,2022年年内亏损30,672千港元[58][74] - 2023年收益总额为150,039千港元,2022年为180,815千港元,同比下降约17.02%[64] - 2023年除所得税前亏损15,950千港元,2022年除所得税前亏损30,854千港元[71][86] - 2023年所得税抵免154千港元,2022年所得税抵免182千港元[72][86] - 2023年可报告分部资产总值为198,967千港元,2022年为187,459千港元,同比增长约6.13%[79] - 2023年可报告分部负债总值为90,909千港元,2022年为65,763千港元,同比增长约38.24%[79] - 2023年综合资产为244,279千港元,2022年为232,804千港元,同比增长约4.93%;2023年综合负债为126,060千港元,2022年为95,395千港元,同比增长约32.14%[79] - 2023年来自外部客户收益为150,039千港元,2022年为180,815千港元,同比下降约17.02%[94] - 2023年非流动资(不包括按公平值计入损益之金融资产)为23,817千港元,2022年为27,549千港元,同比下降约13.55%[94] - 2023年本公司拥有人应占年内亏损为(15,777)千港元,2022年为(30,660)千港元,亏损幅度收窄约48.54%[110] - 2023年按公平值计入损益之金融资产之公平值亏损为(3,559)千港元,2022年为(6,906)千港元,亏损幅度收窄约48.46%[113] - 2023年其他收入及收益╱(亏损)净额为14,378千港元,2022年为(2,719)千港元,扭亏为盈[113] - 2023年核数服务酬金为630千港元,2022年相同;非核数服务酬金为100千港元,2022年相同[106] - 2023年法律及专业费用为465千港元,2022年为620千港元,同比下降约24.94%[106] - 2023年咨询费用为370千港元,2022年为1,558千港元,同比下降约76.25%[106] - 2023年展览及市场推广费用为502千港元,2022年为361千港元,同比上升约39.06%[106] - 2023年总收益约1.5亿港元,较2022年的约1.808亿港元减少约3080万港元或约17.0%,主要因中国汽车贸易业务减少[133] - 2023年确认应收贸易款项减值亏损约40万港元,2022年约为130万港元[135]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流动资产约2.203亿港元,2022年为约2.013亿港元;流动比率为1.8倍,去年为2.2倍[152]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现金及银行结余约2480万港元,2022年为约3890万港元[152]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其他借款总额为3000万港元,2022年为2500万港元;资本负债比率为106.8%,2022年为69.5%[152] - 2023年集团亏损约1580万港元,较2022年约3070万港元减少约48.5%[170] - 2023年按公平值计入损益之从事投资新药开发项目业务的有限合伙企业权益公平值亏损约370万港元,去年约620万港元[171] - 2023年出售按公平值计入损益之金融资产收益约1640万港元,去年无相关收益或亏损[171]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约1.181亿港元,较2022年减少约1920万港元或14.0%[172]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聘用46名雇员(2022年:50名),截至该日止年度总员工成本约1370万港元(2022年:约1380万港元)[193]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汽车贸易、经纪及提供代理服务、证券保证金及配件代购分部收益为150,039千港元,分部亏损为9,955千港元[55] - 2023年分占一间联营公司亏损为1,041千港元[56] - 2023年融资成本为2,706千港元[57] - 2023年汽车贸易收益为148,322千港元,2022年为180,391千港元,同比下降约17.89%[64] - 2023年来自配件代購之代理及服务費收入为343千港元,2022年为401千港元,同比下降约14.46%[64] - 2023年证券及期货经纪服务之利息收入为12千港元,2022年为15千港元,同比下降约20%[64] - 2023年汽车贸易应收款项总额为189.2万港元,2022年为349万港元;确认减值亏损2023年为167.2万港元,2022年为129.6万港元[126] - 2023年证券经纪业务产生的应收贸易款项中,保证金客户为4万港元,现金客户为2万港元,香港结算(净值)为12万港元;2022年分别为15万港元、无、31.5万港元[124] - 2023年应收保证金客户之应收贸易款项以客户于联交所上市质押证券(总市值约827.9万港元)作抵押,2022年为1021.4万港元[124] - 2023年有偿合约亏损拨备为1139万港元,2022年为1172.5万港元;公司董事不建议就2023年度派付股息,2022年也无派息[130] - 2023年汽车贸易、提供代理服务及配件代购分部收益约1.497亿港元,较2022年约1.804亿港元减少约3070万港元[150] - 汽车贸易及提供代理服务2023年收益约1.497亿港元,较去年约1.804亿港元减幅约17.0%,年内亏损约590万港元,去年亏损约170万港元[155]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买卖上市股本证券未变现公平值收益约6万港元,去年为未变现公平值亏损约70万港元;此分部经营亏损约50万港元,去年亏损约420万港元[157] 财务准则应用情况 - 公司于2023年首次应用香港财务报告准则新订及修订本,对财务状况、表现及披露无重大影响[39][44] - 公司尚未提早应用已颁布但未生效的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预计多数对综合财务报表无重大影响[45] 公司股权交易情况 - 2023年11月,公司以1500万元代价出售有限合伙企业50%投资,实际权益由45%摊薄至22.375%[132] - 2023年4月公司就出售Sinofortune Financial Holdings (BVI) Limited的100%股权订立谅解备忘录,9月终止[151] - 2023年12月1日,集团完成出售所持50%有限合伙企业股权,深圳华亿生物科技以1500万元代价出售25%股权,股权由50%减至25%[191] - 2024年2月27日,公司与第三方订立谅解备忘录,以约1550万港元建议出售若干集团实体,备忘录已终止[193] 新药研发情况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一种新药进入临床试验第二阶段,其他新药仍处研究阶段[132] 集团认证情况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有六款国六标准进口车型获得生态环境认证,其余车型仍在认证中[177] 集团抵押情况 - 集团账面价值约1950万港元(2022年:约2110万港元)的租赁土地及楼宇已作信贷融资抵押[178] 集团或然负债情况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并无任何或然负债(2022年:无)[190] 公司治理情况 - 董事会成员包括四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及一名非执行董事,占超过董事会一半议席[185] - 2023年12月31日,审核委员会由李建行先生、张本正教授及陈树文教授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李建行先生为委员会主席[196] - 公司已采纳有关董事进行证券交易之操守准则,董事已遵守相关准则及规定交易标准[182] - 公司已成立审核委员会并书面订明职权范围,职责包括就外聘核数师相关事宜提供建议等[196] 市场风险提示 - GEM为中小型公司提供上市市场,这类公司投资风险较高[200]
华亿金控(08123) - 2023 Q3 - 季度财报
2023-11-14 09:43
公司治理 - 本公司董事及行政總裁不知悉任何人士在股份或相关股份中的权益或淡倉[33][34] - 本公司董事未发现与竞争业务构成竞争或可能构成竞争的情况[35] - 本公司及其任何附属公司在期内未进行任何上市证券的购买、出售或贖回[36] - 本公司已遵守上市规则附录十五《企业管治守则》中的所有原则及守则條文,但主席与行政總裁之角色未有区分[37] - 王嘉偉先生为本公司主席兼行政總裁,负责整体企业策略、规划及业务发展[38] - 本公司已采纳董事进行证券交易的操守准则,并确认董事已遵守相关规定[40] - 本公司已设立审计委员会,由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负责檢討及監督本集團之财务汇报程序及内部監控程序[41]
华亿金控(08123) - 2023 Q3 - 季度业绩
2023-11-03 10:39
集团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集团收益约1.06767亿港元[3]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集团亏损约2086.6万港元[3]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2085.5万港元[3] - 每股基本亏损为0.27港仙[3] - 截至2023年9月30日,公司权益总额为1.10733亿港元[6]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公司收益约106.77百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139.09百万港元减少约32.32百万港元[13]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公司亏损约20.87百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16.21百万港元增加约4.66百万港元[13]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集团未经审核收益约1.0677亿港元,较2022年同期约1.3909亿港元减少23.24%,约3233万港元[17]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集团未经审核亏损约2087万港元,去年同期约1621万港元;每股基本亏损约0.27港仙,去年同期约0.21港仙[18] 集团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同比变化(2023年与2022年对比) - 2023年第三季度收益为2338.7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8065.4万港元[4] - 2023年前三季度收益为1.06767亿港元,2022年同期为1.39093亿港元[4] - 2023年第三季度除所得税前亏损为726.2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273万港元[4] - 2023年前三季度除所得税前亏损为2086.6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1621.1万港元[4] - 2023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每股基本亏损为0.27港仙,2022年为0.21港仙[5] - 2023年第三季度,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5号范围内的客户合约收益为22,860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80,565千港元[10] - 2023年前三季度,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5号范围内的客户合约收益为105,640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38,814千港元[10]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期间,公司担任主事人身份之汽车销售收益约105.64百万港元,2022年同期约138.81百万港元[14]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期间,公司来自配件代购之代理及服务费收入约0.85百万港元,2022年同期少于0.01百万港元[14] - 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其他收入及亏损净额为1,136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2,621千港元[11] - 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所得税开支计提拨备为28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0[11] - 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每股基本亏损为(20,855)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6,209)千港元[12] 集团资产相关数据(2023年9月30日) - 2023年9月30日,集团净流动资产约1.9764亿港元(2022年12月31日约2.0129亿港元),流动比率为1.7倍(2022年12月31日为2.2倍)[18] - 2023年9月30日,集团银行结余及现金约3249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约3893万港元),其中约555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约594万港元)代客户以信托方式持有[18] - 2023年9月30日,集团借款总额2500万港元,偿还期限延至2024年10月,资产负债率为106.40%(2022年12月31日为69.52%)[18] - 2023年9月30日,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约1.1056亿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减少19.43%,约2666万港元[18] 业务线收益数据(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 - 销售汽车及提供代理服务及配件代购分部,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收益约1.0649亿港元,去年同期约1.3882亿港元[18] 业务线占比数据(2023年9月30日) - 2023年9月30日,中国销售汽车及提供代理服务及配件代购分部占集团收益约99.74%[19] 公司股权相关数据(2023年9月30日) - 2023年9月30日,董事王嘉偉、黎玉梅、刘润桐分别持有公司股份2123395935股(27.40%)、2780127股(0.04%)、2646000股(0.03%)[23] - 截至2023年9月30日,公司不知悉非董事或行政总裁人士在股份或相关股份中有遵照规定知会的权益或淡仓[24] - 截至2023年9月30日,除董事外,公司不知悉有人在公司股份或相关股份中有须记入登记册的权益或淡仓,或在有投票权已发行股本中拥有5%或以上权益[25] 公司业务竞争与利益冲突情况(截至2023年9月30日) - 截至2023年9月30日,董事、控股股东及其联系人无与集团业务构成竞争的业务或权益,无利益冲突[26] 公司证券交易情况(期内) - 期内公司或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27] 公司企业管治情况 - 回顾期内公司应用并遵守GEM上市规则企业管治守则,除主席与行政总裁角色未区分外[28] - 王嘉伟为公司主席兼行政总裁,董事会有四位独立非执行董事和一名非执行董事[29] - 公司采纳董事证券交易操守准则,董事确认年内遵守该准则[30] - 公司为遵守GEM上市规则设立审核委员会并制定职权范围[31] - 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认为集团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财务报表编制符合准则并已充分披露[32] - 公布日期,执行董事为王嘉伟和黎玉梅,非执行董事为刘润桐,独立非执行董事为张本正、李建行、陈树文和李冠群[32] 公司出售事项情况 - 公司可能出售事项谅解备忘录于2023年9月22日自动终止,代价为430万港元加出售集团资产净值(约1570万港元),公司仍在寻找新买家[16] 公司证券盈亏情况(截至2023年9月30日) - 截至2023年9月30日,公司买卖上市证券录得未变现亏损约0.01百万港元,无已变现收益或亏损[15]
华亿金控(08123) - 2023 - 中期财报
2023-08-14 09:33
集团整体收益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收益约8338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约5844万港元大幅增加约2494万港元[3][13][3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未经审核收益约8338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约5844万港元增加42.7%,约2494万港元[3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收益为26,703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43,363千港元;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收益为83,380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58,439千港元[7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益为83,380千港元,较2022年的58,439千港元有所增长[11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销售汽车及提供代理服务分部收益约83.17百万港元,去年同期约58.26百万港元[170] 集团整体亏损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亏损约1360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约1348万港元增加约12万港元[3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未经审核亏损约1360万港元,去年同期未经审核亏损约1348万港元;公司拥有人应占每股基本亏损约0.18港仙,去年同期约0.17港仙[3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就计算每股基本亏损,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亏损为1359.8万港元(2022年:1347.1万港元),已发行普通股数目为7748958千股[5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亏损约1360.4万港元,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1359.8万港元,每股基本亏损为0.18港仙,董事不建议派付股息[7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除所得税前亏损为 - 5,727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 - 6,725千港元;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为 - 13,604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 - 13,481千港元[77] - 2023年经纪及证券保证金融资服务分部亏损为 - 5,804千港元;2022年销售汽车、提供代理服务及配件代购等业务分部亏损为 - 4,425千港元[89][9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公司期内全面亏损总额为12,144千港元,较2022年的13,756千港元有所收窄[10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每股亏损为0.18港仙,较2022年的0.17港仙有所增加[104] 汽车销售业务数据 - 2023年第二季度汽车销售收益为2623.2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4327.8万港元;2023年上半年汽车销售收益为8278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5824.9万港元[1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期间,汽车销售收益约82.78百万港元,配件代购代理及服务费收入约0.39百万港元;2022年同期汽车销售收益约58.25百万港元,配件代购代理及服务费收入少于0.01百万港元[133] 证券及期货经纪服务业务数据 - 2023年第二季度证券及期货经纪服务佣金收入为7.7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7.3万港元;2023年上半年佣金收入为20.3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17.3万港元[13] 证券经纪业务应收贸易款项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证券经纪业务产生的应收贸易款项为83.6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250.9万港元[24] 按金及预付款项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按金及预付款项总额为15306.2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15254.3万港元[27] 其他应收款项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其他应收款项总额为844.4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808.8万港元[27] 证券经纪业务应付款项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证券经纪业务产生的应付款项为557.2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615.7万港元[28] 有偿合约亏损拨备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有偿合约亏损拨备的账面价值为1120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1172.5万港元[31] 集团买卖上市证券收益情况 - 回顾期内,集团买卖上市证券录得未变现收益约18万港元,无已变现收益或亏损[34] 集团净流动资产及流动比率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集团净流动资产约1.9503亿港元(2022年12月31日:约2.0129亿港元),流动比率为1.9倍(2022年12月31日:2.2倍)[39] 集团按公平值计入损益之金融资产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集团按公平值计入损益之金融资产约94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约76万港元)[39] 集团银行结余及现金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集团银行结余及现金约3191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约3893万港元),其中约530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约594万港元)为代客户以信托方式持有之独立账户[39] 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约1.1848亿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减少13.7%,约1874万港元[40] 董事持股情况 - 董事王嘉伟持有股份2123395935股,持股约27.40%;黎玉梅持有股份2780127股,持股约0.04%;刘润桐持有股份2646000股,持股约0.03%[44] 应收款项账龄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0至30日、91至180日、365日以上应收款项分别为0、0、62.2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141.2万、12.4万、65.8万港元)[56] 其他收入及亏损净额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其他收入及亏损净额为1,198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 - 29千港元;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为1,696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 - 44千港元[77] 成品存货变动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成品存货变动为 - 26,075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 - 43,151千港元;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为 - 82,372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 - 58,104千港元[77] 其他收入明细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其他收入中中央结算系统费用收入为2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3千港元;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为7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6千港元[9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手续费收入为3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3千港元;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为4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4千港元[9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银行存款利息收入为27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36千港元;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为136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41千港元[91] 非上市股权投资情况 - 6月30日非上市股权投资为3,791千港元,12月31日为3,967千港元[95] 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经营活动动用现金净值为5,087千港元,较2022年的23,213千港元大幅减少[107] 公司资产总值情况 - 于2023年6月30日,公司资产总值为224,896千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232,804千港元有所下降[105] 公司流动负债情况 - 于2023年6月30日,公司流动负债为97,947千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81,921千港元有所增加[105] 公司物业、机器及设备情况 - 于2023年6月30日,公司物业、机器及设备为21,810千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22,811千港元有所减少[105] 公司使用权益资产情况 - 于2023年6月30日,公司使用权益资产为1,258千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1,611千港元有所减少[105]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项目情况 - 于2023年6月30日,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项目为26,614千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30,743千港元有所减少[107] 公司最终控制方情况 - 公司最终控制方为公司主席兼执行董事王嘉伟先生[108] 客户垫付款项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客户垫付款项为58,396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46,920千港元[129] 公司法定普通股情况 - 公司法定普通股为10,000,000,000股,每股面值0.01港元,与2022年12月31日数据相同[131] 款项偿还情况 - 2023年5月及6月,深圳华亿教育投资咨询有限公司收到民勤量子新能源有限公司偿还的人民币1百万元[135] 集团雇员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集团聘用50名雇员,与2022年12月31日数据相同;总员工成本约7.05百万港元,2022年6月30日约6.99百万港元[142] 集团投资情况 - 集团投资有限合伙企业成都蓝葆震企业管理中心50%拥有权,注入资本人民币30,000,000元(相当于33,324,000港元)[154] 公司拟出售股权情况 - 2023年4月24日,公司拟出售Sinofortune Financial Holdings (BVI) Limited全部已发行股本,代价为4.30百万港元加出售集团资产净值100%(约15.70百万港元),独家期延至2023年8月24日[168] - 公司可能出售Sinofortune Financial Holdings (BVI) Limited全部已发行股本,代价为430万港元加出售集团资产净值100%(约1570万港元),潜在买方已付100万港元诚意金[177] 销售汽车及提供代理服务分部占比情况 - 2023年6月30日,中国销售汽车及提供代理服务分部占集团收益约99.7%[171] 盛渝泓嘉客户情况 - 2023年6月30日,盛渝泓嘉客户数量增加至100名,正与38名客户磋商[172] 集团借款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集团借款总额2500万港元,须于2023年10月悉数偿还,2022年12月31日为2500万港元[174] 集团资产负债比率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集团资产负债比率为89.7%,2022年12月31日为69.5%[174] 集团租赁土地及楼宇抵押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集团账面价值约2030万港元的租赁土地及楼宇已作信贷融资抵押,2022年12月31日约为2110万港元[176] 集团外汇风险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集团并无任何利率错配的重大未对冲外汇风险[175] 财务报表审核情况 - 审核委员会认为集团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财务报表编制符合适用会计准则并已足够披露[183] 公司审核委员会情况 - 公司已设立审核委员会,由张本正教授、李建行先生及陈树文教授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191][192] 董事证券交易操守准则情况 - 公司已采纳有关董事进行证券交易的操守准则,董事确认年内已遵守该准则[182] 公司企业管治情况 - 公司已应用及遵守GEM上市规则附录十五《企业管治守则》中所有原则及守则条文,但有部分偏离情况[181] 公司法定股本及已发行股本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法定股本为1亿港元,分为100亿股每股面值0.01港元的股份,已发行股本约7748.96万港元,分为77.49亿股每股面值0.01港元的股份[184]
华亿金控(08123) - 2023 - 中期业绩
2023-08-04 11:18
集团整体财务关键指标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收益约8338万港元[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亏损约1360.4万港元[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1359.8万港元[3] - 每股基本亏损为0.18港仙[3] - 2023年上半年收益总额为83,380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58,439千港元增长42.68%[13] - 2023年上半年期内亏损为13,604千港元,与2022年同期情况未提及对比[1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收益约8338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5844万港元增加约2494万港元,增幅42.7%;亏损约1360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增加约12万港元[29][35] 各业务线收益关键指标 - 2023年上半年汽车销售收益为82,780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58,249千港元增长42.11%[13] - 2023年上半年来自配件代购之代理及服务费收入为203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173千港元增长17.34%[13] - 2023年上半年证券及期货经纪服务之佣金收入为203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173千港元增长17.34%[13]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销售汽车、提供代理服务及配件代购收益58,258千港元,经纪及证券保证金融资服务收益181千港元,总收益58,439千港元[16] - 截至2023年和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来自外界客户的收益分别为210千港元和181千港元,其中香港地区分别为83,170千港元和58,258千港元,中国(不包括香港)分别为83,380千港元和58,439千港元[1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集团汽车销售收益约8278万港元、配件代购代理及服务费收入约39万港元,2022年同期分别约5825万港元和少于10万港元[30] - 2023年6月30日,中国销售汽车及提供代理服务的分部占集团收益约99.7%[36] 资产负债关键指标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为2.181亿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2.2811亿港元[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流动资产为2.24896亿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2.32804亿港元[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流动负债为1.02847亿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9192.6万港元[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资产净值为1.18656亿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1.37409亿港元[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权益总额为118,656千港元,较2022年6月30日的137,409千港元减少13.64%[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和2022年12月31日,按公平值计入损益之金融资产公平值分别为938千港元和759千港元,其中香港上市之股本证券分别为3,791千港元和3,967千港元,非上市股权投资分别为4,729千港元和4,726千港元[1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和2022年12月31日,证券经纪业务产生的应收贸易款项分别为204千港元和150千港元(保证金客户)、10千港元和0千港元(现金客户)、622千港元和2,194千港元(香港结算),汽车贸易产生的应收贸易款项分别为836千港元和2,509千港元[2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和2022年12月31日,预付款项、按金及其他应收款项分别为161,506千港元和160,631千港元[2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和2022年12月31日,购买转售汽车已付按金分别为1,506千港元和1,576千港元,购买一项物业的垫付款项分别为492千港元和796千港元[2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1506千港元,流动资产160000千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1576千港元和159055千港元有变化[25] - 2023年6月30日合约负债为58396千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46920千港元增加[27] - 2023年6月30日有偿合约亏损拨备账面价值为11200000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11725000港元[28] - 2023年6月30日集团净流动资产约1.9503亿港元,流动比率为1.9倍[41] - 2023年6月30日集团借款总额2500万港元,资产负债比率为89.7% [42] 现金流量关键指标 - 2023年第二季度收益为2670.3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4336.3万港元[4] - 2023年上半年成品存货变动为 - 8237.2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 - 5810.4万港元[4] - 2023年上半年经营活动动用现金净值为5,087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23,213千港元减少78.00%[9] - 2023年上半年投资活动动用现金净值为79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286千港元减少72.38%[9] - 2023年上半年融资活动动用现金净值为1,206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0[9] - 2023年上半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净值为6,372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23,499千港元减少72.89%[9] 公司股本及股东权益关键指标 - 2023年1月1日及6月30日,公司法定普通股为10000000000股,每股面值0.01港元[28] - 2023年6月30日公司法定股本为1亿港元,已发行股本约7748.95812万港元[43] - 2023年6月30日王嘉偉持有公司21.23395935亿股股份,概约百分比为27.40% [50] - 2023年6月30日黎玉梅持有公司278.0127万股股份,概约百分比为0.04%;刘润桐持有公司264.6万股股份,概约百分比为0.03% [50] - 2023年6月30日,公司不知悉非董事或行政总裁人士在股份或相关股份中有遵照规定知会的权益或淡仓[51] - 2023年6月30日,除董事外,公司不知悉有人在公司股份或相关股份中有须记入登记册的权益或淡仓,或在有投票权已发行股本中拥有5%或以上权益[52] 公司业务运营相关情况 - 公司作为有限合伙人注入成都蓝葆震企业管理中心资本人民币30,000,000元(相当于33,324,000港元),拥有其50%所有权[19] - 汽车贸易应收客户款项自发出账单日期起120日内到期[22] - 2023年公司可能出售Sinofortune Financial Holdings (BVI) Limited全部已发行股本,代价为430万港元加出售集团资产净值约1570万港元[32] - 2023年5月及6月,深圳华亿教育投资咨询有限公司收到民勤量子新能源有限公司进一步偿还的诚意金100万元人民币[34] - 2023年6月30日集团有7款进口国六标准车型获生态环境认证,其余仍在认证中[38] - 2023年6月30日盛渝泓嘉客户数量增加至100名,正与38名客户磋商[39] - 公司可能出售Sinofortune Financial Holdings (BVI) Limited全部已发行股本,代价为430万港元加出售集团资产净值(约1570万港元),潜在买方已付100万港元诚意金[48] 公司人员及成本相关情况 - 2023年6月30日集团聘用50名雇员,总员工成本约705万港元[45] 公司资产抵押情况 - 2023年6月30日集团账面价值约2030万港元的租赁土地及楼宇已作信贷融资抵押[46] 公司治理相关情况 - 回顾期内,公司应用并遵守GEM上市规则企业管治守则原则及条文,但主席与行政总裁角色未区分[55] - 王嘉伟为公司主席兼行政总裁,董事会有四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和一名非执行董事[56] - 公司采纳董事证券交易操守准则,董事确认年内遵守该准则[57] - 公司设立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职责为检讨监督财务汇报和内部监控程序[58] - 审核委员会认为集团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财务报表编制符合会计准则并已充分披露[59] - 公布日期,执行董事为王嘉伟和黎玉梅,非执行董事为刘润桐,独立非执行董事为张本正、李建行、陈树文和李冠群[59] 公司竞争及利益冲突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董事不知悉各董事、控股股东及其联系人有与集团业务构成竞争的业务或权益及利益冲突[53] 公司证券交易情况 - 期内,公司或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54]
华亿金控(08123) - 2023 Q1 - 季度财报
2023-05-17 09:45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三个月,公司收益约56,682,000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15,076,000港元增长约276%[32][33]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三个月,公司亏损约7,877,000港元,2022年同期亏损约6,756,000港元[32][33]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三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7,876,000港元,2022年同期为约6,749,000港元[14][32] - 2023年第一季度每股基本亏损为0.10港仙,2022年同期为0.09港仙[32][40] - 2023年第一季度其他收入及亏损净额为493,000港元,2022年同期为 - 15,000港元[24][33] - 2023年第一季度成品存货变动为 - 56,297,000港元,2022年同期为 - 14,953,000港元[33] - 2023年第一季度雇员福利开支为 - 3,557,000港元,2022年同期为 - 3,504,000港元[33] - 2023年第一季度融资成本为 - 615,000港元,2022年同期为 - 239,000港元[33] - 2023年第一季度换算海外业务产生的汇兑差额为1,268,000港元,2022年同期为961,000港元[33]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三个月,集团未经审核收益约5668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约1508万港元增加约4160万港元或2.76倍[82] - 2023年首三个月集团亏损约788万港元,较2022年相应期间亏损约676万港元增加约112万港元[79] - 2023年3月31日,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每股基本亏损约0.10港仙,去年同期亏损约0.09港仙[83] - 2023年3月31日,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约1.3061亿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减少4.82%,约661万港元[85] 股息分配情况 - 董事不建议派付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三个月的股息[4] - 本公司董事不建议就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期间派付股息[52] 销售汽车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3年3月31日,销售汽车分部录得收益约5655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约1497万港元增加约4158万港元[54] - 2023年第一季度,中国销售汽车的分部占集团收益约99.76%[86] 集团资产负债及流动性情况 - 2023年3月31日,集团借款总额为2500万港元,须于2023年10月悉数偿还,资产负债比率为68.81%[58] - 2023年3月31日,集团流动资产约1.8963亿港元,流动比率为2.19倍[84] - 2023年3月31日,集团银行结余及现金约3288万港元,其中约530万港元为代客户以信托方式持有之独立账户[84] 公司股本情况 - 2023年1月1日及3月31日,普通股数目为7748958千股[50] - 本公司法定普通股包括100亿股,每股面值为0.01港元[51] 证券业务收益情况 - 回顾期内,集团就买卖上市证券录得未变现收益约42万港元,无已变现收益或亏损[80] 潜在资产出售情况 - 公司可能出售Sinofortune Financial Holdings (BVI) Limited全部已发行股本,代价为430万港元加出售集团资产净值100%(约1570万港元),潜在买方已付100万港元诚意金[81] 公司股权结构情况 - 董事王嘉伟持有股份2123395935股,持股约27.40%;黎玉梅持有股份2780127股,持股约0.04%;刘润桐持有股份2646000股,持股约0.03%[89] 公司管理层情况 - 公司主席兼行政总裁为王嘉伟,董事会成员包括三位独立非执行董事及一名非执行董事[94] 审核委员会情况 - 公司已设立审核委员会,由张本正教授、李建行先生及陈树文教授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96][104] - 审核委员会认为集团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三个月之财务报表编制方式符合适用会计准则,并已作出足够披露[97] 会计政策情况 - 编制2023年第一季度未经审核简明综合财务报表所采纳之主要会计政策与集团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财务报表所采用者一致[107]
华亿金控(08123) - 2023 Q1 - 季度业绩
2023-05-05 11:00
集团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三个月,集团收益约5668.2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1507.6万港元增长约276%[3][4]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三个月,集团亏损约787.7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675.6万港元增加约16.6%[3][4]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三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787.6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674.9万港元增加约16.7%[3][5] - 2023年第一季度每股基本亏损为0.10港仙,2022年同期为0.09港仙[3][5] - 2023年第一季度其他收入及亏损净额为49.3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 - 1.5万港元[4] - 2023年第一季度成品存货变动为 - 5629.7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 - 1495.3万港元[4] - 2023年第一季度融资成本为392.8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223.1万港元[4] - 2023年第一季度换算海外业务产生的汇兑差额为126.8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96.1万港元[4] - 于2023年3月31日,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总额为1.30809亿港元,于2022年3月31日为1.72829亿港元[6] - 2023年首三个月公司亏损约788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约676万港元增加约112万港元[13]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三个月,集团录得未经审核收益约5668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约1508万港元增加约4160万港元或2.76倍[16]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三个月,集团录得未经审核亏损约788万港元,去年同期为约676万港元;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每股基本亏损约0.10港仙,去年同期约0.09港仙[16] - 2023年3月31日,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约13061万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减少4.82%,约661万港元[16] 股息分配 - 董事不建议派付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三个月的股息[3] 集团资产负债相关数据 - 2023年3月31日,集团流动资产约18963万港元,流动比率为2.19倍[16] - 2023年3月31日,集团银行结余及现金约3288万港元,其中约530万港元代客户以信托方式持有[16] - 2023年3月31日,集团借款总额为2500万港元,须于2023年10月悉数偿还[16] - 2023年3月31日,集团资产负债比率为68.81%(总负债约8988万港元除以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约13061万港元)[16] 销售汽车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三个月,销售汽车分部收益约5655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约1497万港元大幅增加约4158万港元[14] - 2023年第一季度,中国销售汽车分部占集团收益约99.76%[17] 潜在资产出售 - 公司可能出售Sinofortune Financial Holdings (BVI) Limited全部已发行股本,代价为430万港元加出售集团资产净值约1570万港元,潜在买方已支付100万港元诚意金[15] 车型认证情况 - 2023年3月31日,集团有六款进口国六标准车型获得生态环境认证,其余车型仍在认证中[18] 股权结构 - 2023年3月31日,王嘉偉持有公司股份2,123,395,935股,持股约27.40%;黎玉梅持有2,780,127股,持股约0.04%;劉潤桐持有2,646,000股,持股约0.03%[20] 权益及淡仓情况 - 2023年3月31日,公司不知悉非董事或行政总裁的人士在股份或相关股份中,拥有遵照证券及期货条例第XV部第2及3分部条文知会公司及联交所的权益或淡仓[21] - 2023年3月31日,除董事外,公司不知悉有人在公司股份或相关股份中,拥有须记入根据证券及期货条例第336条存置登记册的权益或淡仓,及/或直接或间接在附有投票权的已发行股本中拥有5%或以上权益[22] 竞争与利益冲突情况 - 截至2023年3月31日,董事、控股股东及其各自联系人无与集团业务构成竞争或可能构成竞争的业务或权益,无利益冲突[23] 证券交易情况 - 期内,公司或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24] 企业管治情况 - 回顾期内,公司应用及遵守GEM上市规则附录十五《企业管治守则》,但主席与行政总裁角色未区分,由王嘉偉兼任[25][26][27] 审核委员会情况 - 公司已设立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已审阅集团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三个月财务报表[29] 公司董事情况 - 公布日期,执行董事为王嘉偉和黎玉梅,非执行董事为劉潤桐,独立非执行董事为張本正、李建行和陳樹文[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