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绿茶集团(06831)
icon
搜索文档
预制菜风波扩散!绿茶被曝撤下“现做”招牌,海底捞标注“部分预加工”
搜狐财经· 2025-09-18 03:24
绿茶餐厅预制菜相关动态 - 深圳部分门店撤下"本店无预制菜 现点现做"广告牌 工作人员称烤鸡等招牌菜为现做[2] - 2023年3月被曝38元佛跳墙使用预制菜且未标注 门店负责人当时否认使用预制菜[4] - 2023年7月IPO期间遭证监会问询预制菜占比及食品安全监管合规性[4] 绿茶集团经营表现 - 2025年5月16日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 目前拥有500余家直营门店[4] - 2024年上半年营收22.9亿元同比增长23.1% 股东应占利润2.34亿元同比增长34%[4] - 经调整净利润2.51亿元同比大涨40.4% 收入主要来自餐厅经营及外卖业务[4] 行业对比动态 - 海底捞部分门店在儿童餐菜单标注"部分预加工"字样[5][6] - 预制菜板块9月18日下跌0.56% 佳禾食品跌约6% 得利斯跌超3%[7] 公司运营模式 - 建立数字化标准化可扩展业务模式 以数字化餐厅管理及灵活供应链为支撑[4]
预制菜风波扩散:绿茶被曝撤下“现做”招牌,海底捞标注“部分预加工”
新浪财经· 2025-09-18 02:51
绿茶餐厅预制菜相关动态 - 绿茶餐厅深圳门店撤下"本店无预制菜 现点现做"广告牌 工作人员称烤鸡等招牌菜为现做[1] - 去年3月被曝38元"佛跳墙"使用预制菜且未标注 门店当时否认使用预制菜[3] - 去年7月IPO期间遭证监会问询食品安全及预制菜占比问题[3] - 公司拥有500余家直营门店 2025年5月16日在港交所主板上市[3] - 2023年上半年营收22.9亿元同比增长23.1% 股东应占利润2.34亿元同比增长34%[3] 海底捞预制菜标注情况 - 海底捞在部分门店菜单中对儿童餐产品标注"部分预加工"字样[4] - 海底捞客服确认涉及预加工产品均在菜单标注 武汉门店三款儿童套餐中两款标注预加工[5] - 工作人员建议无盐饮食阶段婴儿选择鲜切牛肉、玉米等涮品[5] 资本市场表现 - 预制菜板块9月18日下跌0.56% 佳禾食品股价下跌约6% 得利斯股价下跌超3%[6]
海通国际:首予绿茶集团“优于大市”评级 目标价12.1港元
智通财经· 2025-09-16 09:01
公司财务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营收分别为49.1亿元、62.3亿元、76.5亿元,同比增长28.0%、26.7%、22.9% [1] - 预计同期经调整净利分别为5.0亿元、6.5亿元、8.0亿元,同比增长37.9%、30.0%、24.3% [1] - 基于2025年15倍PE估值,对应合理市值82亿港元,目标价12.1港元(汇率HKD/CNY=0.91)[1] 行业地位与市场 - 公司是中国休闲中式餐饮市场第四大参与者,按收入计2024年市场份额0.7%,按门店数计以465家位列第三 [2] - 休闲中式餐饮是中式餐饮增长最快细分赛道,2024年市场规模0.5万亿元(占中式餐厅17%),预计2029年达0.8万亿元(占比提升至19%),2024-2029年复合增长率9.1% [3] - 中国连锁餐厅渗透率持续提升,预计连锁餐饮2024-2029年复合增长8.2%,高于非连锁餐厅的6.8%和行业平均的7.1% [3] 核心竞争力 - 品牌具备高知名度,2024年推出新菜品203道,接待顾客6807万人次,会员超1620万人 [4] - 采用三级管理架构和激励机制,推行门店利润15%分红(不扣总部管理费)及赛马机制 [4] - 供应链采用第三方食材加工与直接采购结合,计划通过建设中小型中央厨房及整合上游产能提升效率 [4] 门店扩张策略 - 坚持直营模式,以小型门店为核心向低线城市下沉,截至2025年上半年末门店总数502家(较2024年底净增37家)[4] - 计划2025-2027年新开设150家、200家、213家餐厅 [4] - 单店投资回本周期从18个月缩短至14.5个月,2025年门店层面经营利润率约17% [5] 经营优化措施 - 通过优化店型与成本结构应对同店销售额下滑,当前降幅收窄且结构优化 [5] - 关键成本费用率(租金、人力等)进一步优化,支撑单店模型持续改善 [5]
海通国际:首予绿茶集团(06831)“优于大市”评级 目标价12.1港元
智通财经网· 2025-09-16 09:01
公司概况与市场地位 - 绿茶集团是国内知名休闲中式餐饮品牌 以亲民定价 融合菜系和中式美学空间为核心标签 2008年创立于杭州[2] - 按收入计 公司在中国内地休闲中式餐厅市场份额为0.7% 排名第四 按餐厅数量计拥有465家门店 排名第三[2] 财务预测与估值 - 预计2025-2027年营收分别为49.1/62.3/76.5亿元 同比增长28.0%/26.7%/22.9%[1] - 预计同期经调整净利分别为5.0/6.5/8.0亿元 同比增长37.9%/30.0%/24.3%[1] - 给予2025年15倍PE估值 对应合理市值82亿港元 目标价12.1港元 首次覆盖给予优于大市评级[1] 行业发展趋势 - 中国连锁餐厅渗透率持续提升 预计连锁餐饮2024-2029年复合增长8.2% 高于非连锁餐厅的6.8%和整体平均的7.1%[3] - 休闲中式餐饮为中式餐饮中增长最快细分市场 2024年规模达0.5万亿元占中式餐厅17% 预计2029年达0.8万亿元占比提升至19% 2024-2029年复合增长9.1%[3] 核心竞争力 - 品牌知名度高 2024年推出新菜品203道 接待6807万人 会员超1620万[4] - 采用总部 区域分部及餐厅三级管理架构 推行门店利润15%分红和赛马机制实现利益绑定[4] - 供应链采用第三方食材加工与直接采购结合 计划建设中小型中央厨房并通过订单或股权合作整合上游产能[4] 扩张策略与门店运营 - 坚持直营模式 以小型门店为核心从高线向低线城市布局 截至1H25末拥有502家门店较2024年底净增37家[4] - 计划2025-2027年分别开设150/200/213家新餐厅[4] - 单店投资回本周期从18个月缩短至14.5个月 2025年门店层面经营利润率约17%[4][5] - 同店销售额 日均销售额及客单价虽下滑但降幅收窄且结构优化[5]
绿茶集团(06831):首次覆盖:融合菜博采众长,高性价比顺势而为
海通国际证券· 2025-09-16 02:14
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优于大市"评级,目标价12.10港元,较现价6.69港元有80.9%上行空间 [1][4][64] 核心观点 - 绿茶集团是中国休闲中式餐饮龙头,以高性价比融合菜为核心竞争力,通过高效供应链和快速拓店策略驱动增长,预计2025-2027年营收和净利润复合增长率均超20% [1][2][3][64] 公司概况 - 按2024年收入计,在中国内地休闲中式餐厅市场份额0.7%,排名第四;按门店数计以465家排名第三 [2][6] - 创始人为王勤松、路长梅夫妇,上市后通过Time Sonic持股54.29%,合众集团持股15.76% [10] 行业分析 - 中国连锁餐厅渗透率持续提升,预计2024-2029年连锁餐饮复合增长率8.2%,高于非连锁餐厅的6.8% [2][22] - 休闲中式餐饮是增长最快细分赛道,预计市场规模从2024年0.5万亿元增至2029年0.8万亿元,复合增长率9.1% [2][26] 核心竞争力 - **品牌与产品**:2024年推出203道新菜品,会员超1620万,TOP20菜品销量占比超50% [3][30] - **供应链**:结合第三方食材加工(合作205家)与直接采购,保障食品一致性和效率 [3][39] - **拓店策略**:坚持直营模式,以小型门店(450平米以下)为主,2025-2027年计划新开150/200/213家店 [3][42][46] - **单店模型**:投资回本周期从18个月优化至14.5个月,2025年门店经营利润率约17% [3][57]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收入复合增长率27.1%,经调净利复合增长率278.3% [13] - 1H25收入22.9亿元(+23.1%),经调净利2.5亿元(+40.4%),毛利率69.7%(+1.4pct) [14][18] - 外卖业务快速增长,1H25收入占比22.9%(2024年为18.8%) [16][17]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计2025-2027年营收49.1/62.3/76.5亿元(+28.0%/26.7%/22.9%),经调净利5.0/6.5/8.0亿元(+37.9%/30.0%/24.3%) [4][64] - 基于2025年15倍PE,对应合理市值82亿港元 [4][64] - 当前估值低于行业平均(2025年PE行业平均17.4倍,绿茶仅8.3倍) [65]
绿茶餐厅外卖惊现辱客字条,外卖业务增长7成却难掩服务缺陷?
观察者网· 2025-09-10 11:56
公司事件概述 - 绿茶餐厅东莞国贸店员工在外卖包装上张贴"笑死 装货"字样侮辱性纸条引发舆论风波 [1][3] - 公司已开除涉事员工 门店店长及区域经理向顾客提交书面道歉 [7] - 律师指出该行为侵犯消费者人格尊严和名誉权 用人单位需承担侵权责任 [7] - 事件导致门店在第三方外卖平台遭遇大量差评 评分受到影响 [7] 公司经营数据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22.90亿元 同比增长23.1% [10][11] - 期内利润2.34亿元 同比增长34.1% [10][11] - 外卖业务收入5.24亿元 同比大幅增长74.2% [12] - 外卖业务占比提升至22.9% 成为重要增长动力 [12] 公司基本概况 - 2008年开设首家门店 目前覆盖全国130余个城市 [8] - 拥有超过500家直营门店 [8] - 2025年5月16日于港交所上市 股票代码06831.HK [10] - 截至9月10日收盘价7.06港元 总市值47.55亿港元 [10] 股票交易数据 - IPO发售价7.19港元/股 上市当日最高价仅比开盘价高0.01港元 [10] - 近期交易数据显示每股收益0.65元 市盈率(动)9.28倍 [13] - 总股本6.73亿股 港股市值47.55亿港元 [10][13] - 52周股价区间为5.25-9.45港元 [13]
“大消费投资高峰论坛暨2025 智通星耀秋季联合策略会”报名中!
智通财经网· 2025-09-04 02:18
活动概况 - 智通财经与星耀资本于2025年9月17日在杭州联合举办"大消费投资高峰论坛暨2025智通星耀秋季联合策略会" [1] - 活动主题为"消费新物种·港股进化论" 聚焦中国消费市场与港股投资机会 [1] 消费市场趋势 - 中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突破47% 显示行业高速发展 [1] - 智能家居销售额实现两位数增长 反映智能消费需求强劲 [1] - 乡村消费增速反超城镇0.8个百分点 表明下沉市场潜力释放 [1] - 中国品牌加速海外扩张 已进入纽约、伦敦等国际城市 [1] - 2025年全年GDP增长预期达5% 消费作为经济"压舱石"地位稳固 [1] 港股市场表现 - 上半年消费类IPO获百倍认购 显示市场热度极高 [1] - 71%消费新股首日高收 体现强劲二级市场表现 [1] - 机构资金与零售资本共同参与消费板块投资 [1] 主会场议程 - 腾讯智慧零售行业总经理何迪将分享零售行业趋势洞察 [4] - 广发证券首席分析师嵇文欣将提供专业分析观点 [4] - 周六福、德康农牧、第四范式等企业高管将输出实战经验 [4] - 圆桌论坛汇聚番茄资本、华映资本、泉果基金、凯辉基金和极物思维等投资机构代表 从多元资本视角探讨2025下半年投资方向 [4] 分会场企业 - 30家顶尖企业参与路演 涵盖消费多个细分领域 [5] - 参与企业包括中国中免(01880)、毛戈平(01318)、德康农牧(02419)、阅文集团(00772)、上海实业控股(00363)、周六福(06168)等港股上市公司 [5] - 同时包括天娱数科(002354SZ)、网易有道(DAOUS)、路特斯科技(LOTUS)等A股及美股上市公司 [5]
最新!香港上市规则及披露文件汇总
梧桐树下V· 2025-09-03 07:08
港股IPO市场概况 - 截至8月25日港交所共有57家新股上市实际募资金额达1319亿港元另有211家企业已递交上市申请[1] 香港上市规则框架 - 香港上市规则汇总涵盖主板及GEM市场包括上市规则执行纪律处分生物科技公司上市及海外发行人上市等专项规定[5][6][8] - 规则文件包含主板上市规则GEM上市规则费用规则及新上市申请人指南等核心文档[8] - 监管表格体系全面覆盖上市申请表格(如A1表格适用于股本证券及债务证券)正式申请表格(如C1表格适用于股本证券)及保荐人声明表格等[9][10] 上市发行人持续责任 - 上市发行人需遵守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规定包括董事资格公司秘书经验要求及会计审计事宜[14][16][27] - 持续上市准则涉及是否适合上市充足的营运和资产以及短暂停牌停牌除牌机制[14][16][24] - 证券发行与再出售规则包括配售供股可转换证券发行及全流通安排等具体条款[17][24] 专项上市制度 - 特殊上市架构覆盖海外发行人矿業公司特殊目的收購公司及认可集体投资计划[24] - 分拆上市核心股东保障水平及企业管治要求(如ESG报告守则)均被纳入规则体系[23][26] 境内企业上市案例 - 2024至2025年境内企业赴港上市披露文件涵盖多个行业包括汇舸环保(02613 HK)宜宾银行(02596 HK)及古茗(01364 HK)等57家企业[32] - 典型案例涉及新能源(宁德时代03750 HK)医药(恒瑞医药01276 HK)消费(沪上阿姨02589 HK)及科技(赛目科技02571 HK)等领域[33][34]
绿茶集团(06831) - 截至2025年8月31日股份发行人的证券变动月报表
2025-09-02 08:58
股本与股份数据 - 公司本月底法定/注册股本总额为50,000美元,法定/注册股份数目为2,500,000,000股,面值为0.00002美元[1] - 公司上月底和本月底已发行股份(不包括库存股份)数目均为673,454,800股,库存股份数目均为0,已发行股份总数均为673,454,800股[2]
经调整净利润大增40.4%,绿茶集团(06831.HK)的增长飞轮加速转动
格隆汇· 2025-08-28 02:35
核心观点 - 公司上半年在行业整体承压背景下实现营收与利润双高增长 经调整净利润同比大增40.4% 增长动力来自门店扩张 成本优化及外卖业务战略推进 [1][2][3][5] - 外卖业务成为核心增长引擎 收入同比激增74.2% 占总收入比重升至22.9% 且对比同业仍有显著提升空间 [4][5][6] - 行业外卖渗透率持续提升 需求端消费习惯强化与供给端平台竞争共同推动市场扩容 为公司业务创造长期增长环境 [4][7][8] 财务表现 - 上半年实现收入22.9亿元 同比增长23.1% 远超餐饮行业4.3%的平均增速 [2] - 餐厅经营收入达17.6亿元 同比增长13.2% 线下门店运营稳定 [2] - 经调整净利润2.51亿元 同比增长40.4% [3] - 原材料及耗材成本占收入比重从31.7%降至30.3% 员工成本占比稳定在25.8% [3] 运营策略 - 门店总数达502家 覆盖香港及内地所有一线城市 15个新一线城市 31个二线城市和91个三线及以下城市 [3] - 通过产品创新(上半年推出305道新菜品) 规模效应提升议价能力 采购精细化管理实现成本优化 [3] - 外卖业务战略重点推进 包装升级 出餐效率提升 并专为外卖场景设计高品质套餐 [8] 行业背景 - 餐饮市场整体收入2.75万亿元 同比增长4.3% 但限额以上企业收入同比下降0.4% [1] - 外卖市场规模从2015年1250亿元增至2024年1.5万亿元 年复合增长率28% 渗透率从4%升至26% [4] - 外卖用户规模突破5.9亿人 占网民总数53% 43%消费者每天使用1次及以上外卖服务 [4][7] - 京东入局外卖市场 打破美团 饿了么两强格局 平台通过补贴策略进一步刺激需求 [8] 增长潜力 - 公司外卖收入占比22.9% 较同业39%水平仍有提升空间 [6] - 低线城市外卖渗透加速 半城镇化和农村市场用户群体壮大 [7] - 机构预测公司未来两年收入与净利润维持行业较高增速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