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义能源(03868)

搜索文档
储备项目较充足,拓宽内地融资渠道
兴证国际证券· 2024-03-07 16:00
业绩总结 - 公司2023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2%,实现营业收入25.2亿港元,同比增长8.7%[8] - 公司2023年新增装机636.5MW,母公司储备项目充足,拥有充足资源可供公司收购[9] - 公司2023年发电量同比增长10.9%,回收补贴款4.85亿元人民币,电价调整应收款为37.5亿港元[11] 评级标准 - 评级标准包括买入、增持、中性、减持和推荐[18] 财务关系 - 公司与多家国内外企业有财务权益及商务关系[20] 投资咨询声明 - 公司声明具备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报告仅供公司客户使用[21] - 报告中提到的信息仅供客户参考,不构成证券买卖的出价或征价邀请或要约[22] - 报告中强调客户应独立评估信息和意见,并考虑自身投资目的、财务状况和特定需求[22] - 公司不保证报告中所含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也不对使用报告所造成的损失承担责任[22]
FY23业绩逊预期
中泰国际证券· 2024-02-29 16:00
业绩总结 - 公司2023年股东净利润同比上升2.2%至9.9亿元,低于预期,主要因发电量增长被人民币贬值抵消[1] - 公司2023年收入增长8.7%,毛利率下降至67.9%,税后利润同比增长2.1%至995百万元[3] - 公司2025年预测收入为3581百万元,较2021年增长了56.2%[4] - 公司2025年预测经营利润为2366百万元,较2021年增长了45.1%[4] - 公司2024年预测每股盈利为0.15港币,较2021年增长了11.8%[4] 财务情况 - 公司财务情况略逊预计,净负债率从26.9%上升至42.3%[1] - 公司2024-25年股东净利润预测下调14.8%及13.5%,公司财务表现略逊预期[3] 目标展望 - 公司目标2024年累计装机容量增长最少19.2%,但预测下调,股东净利润预测也下调[2] - 公司2024年预测股价目标为1.19港币,维持中性评级[5] 评级定义 - 公司评级定义中,买入表示股价潜在投资收益在20%以上[6] - 公司评级定义中,增持表示股价潜在投资收益介于10%以上至20%之间[6] - 公司评级定义中,中性表示股价潜在投资收益介于-10%至10%之间[6] - 公司评级定义中,卖出表示股价潜在投资损失大于10%[6] 其他信息 - 公司与报告所述公司无企业融资业务关系,分析师无持股或财务权益[9] - 公司可能持有报告所评论公司1%以上的财务权益[9]
业绩低于预期,弃光和电价风险加大,维持中性
交银国际证券· 2024-02-29 16:00
业绩总结 - 信义能源公司去年实现归母净利9.93亿港元,同比增长2.2%,低于预期25%[1] - 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6.2%,毛利率下降至65.5%[3] - 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22.0%,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2.3%[3] 用户数据 - 公司新增装机量预测下调至1,000兆瓦,售电量预测下调至4,704吉瓦时[3] 未来展望 - 信义能源(3868 HK)预计2024年至2026年的收入将逐年增长,2026年达到3,804百万港元[5] - 信义能源(3868 HK)的毛利率在2022年至2026年间保持在67.4%至70.6%之间[5] 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 - 公司计划今年收购0.7-1吉瓦项目,低于预期,融资利率上升至6.05%[1] 市场扩张和并购 - 信义能源公司存量项目存在弃光和电价下降风险,弃光率预计将继续上升[1] 其他新策略 - 公司下调2024/2025年盈利预测23%,目标价下调至1.16港元[1] - 信义能源(3868 HK)的股价目标价为1.16港元,评级为中性[4]
瑞银:维持信义能源(03868)“中性”评级 目标价下调至1.2港元
智通财经· 2024-02-29 06:28
维持评级及盈利预测 - 瑞银发布研究报告称,维持信义能源(03868)“中性”评级,下调2024年至2026年每股盈利预测8%、11%及12%[1] 公司财务表现 - 公司去年经常性净利同比跌15%,较预期低11%及14%,全年派息减少六成[2] - 利率上升导致净融资成本同比升40%,去年发电产能利用时数同比跌2.5%[2]
平价项目占比过半,拟通过境内融资降本
国金证券· 2024-02-28 16:00
业绩总结 - 公司2023年实现收入25.17亿港元,同比增长8.7%[1] - 公司2023年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9.93亿港元,同比增长2.2%[1] - 公司2023年每股派发末期股息0.026港元,全年派息占可分派收入比例为46%[1] - 公司2023年发电量同比增长19.6%,毛利率小幅下降2.7%[1] - 公司2023年财务费用率为14.1%,同比增加2.5%[1] - 公司2024-2025年净利润预测为12.35亿港元至14.24亿港元[1] - 公司目前股价对应2024PE/PB/股息率分别为7.35倍/0.62倍/6%[1] 业务展望 - 公司持有电站总规模达3.65GW,平价项目占比达52.8%[1] - 公司2024年计划收购700~1000MW大型平价光伏项目[1] - 公司主营业务收入预计2026年将达到3,604百万港币,增长率为6.3%[2] - 每股收益预计2026年将达到0.19港币,每股净资产为2.12港币[2] - 公司资产总计预计2026年将达到30,099百万港币,资产负债率为41.80%[2] 投资建议 - 公司投资建议为“中性”,得分为2.50[3] 历史评级 - 公司历史推荐和目标定价显示2022年至2023年间多次给出买入评级[4] 其他声明 - 公司特别声明具备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5] - 报告内容基于公开资料或实地调研资料,不保证信息准确性和完整性[6] - 报告仅供高风险评级投资者使用,不考虑个别客户特殊状况,不构成特定证券或金融工具的建议[7] - 中国境内使用,保留所有权利[8]
信义能源(03868) - 2023 - 年度业绩
2024-02-28 09:27
财务表现 - 二零二三年度收益为2,517.4百万港元,较二零二二年增长8.7%[1] - 本公司權益持有人應佔溢利为993.0百万港元,较去年增长2.2%[1] - 本公司股息为493.8百万港元,较去年下降57.7%[1] - 二零二三年度經營溢利为1,653,144千港元,较去年增长7.5%[2] - 非流動資產总值为16,163,108千港元,较去年增长9.6%[4] - 流动負債總額为4,173,470千港元,较去年下降18.1%[5] - 二零二三年电力销售收入为25.07亿港元,较上年略有下降[11] - 太阳能发电场运营及管理服务收入为1,018.1万港元,略有增长[11] - 外汇收益净额为3,965千港元,较上年大幅增长[15] - 财务收入中银行存款利息收入为6,712千港元,较上年有所增加[16] - 即期所得税支出为303,427千港元,较上年略有下降[16] - 每股基本盈利为12.56港仙,略低于上年的13.30港仙[19] - 每股攤薄盈利需要考虑潜在攤薄普通股的转换[20] - 本公司截至二零二三年及二零二二年的权益持有人应占溢利分别为992,987千港元和971,451千港元[21] - 中期股息每股为3.4港仙,末期股息每股为2.6港仙[22] - 本集团太阳能发电项目收到的补贴总额为485,077,000元人民币,相当于526,650,000港元[25] - 贸易应收款项的虧損撥備为39,518,000港元[28] - 按金及其他应收款项的预期均可收回,无需作出撥備[29] - 其他应收税项主要指可收回增值税,以人民币计值[30] - 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的账面值与公平值相若[31] - 物业、厂房及设备的应付款项为385,617千港元[32] - 银行借款1年内应还3636,561千港元,1至2年应还1,228,283千港元[33] 太阳能发电项目 - 本集团擁有及運營的太陽能發電場項目生產的電力較二零二二年增長10.9%[39] - 本集团向信義光能集团收購位於中國的四個太陽能發電場項目,總核准容量為636.5兆瓦[42] - 本集团擁有及運營的大型太陽能發電場項目的總核准容量為3,650.5兆瓦[43] - 本集团将继续丰富太阳能发电场组合,积极寻求机遇扩大业务规模,提高盈利能力[49] - 本集团的收益主要来自太阳能发电和提供太阳能发电场运营及管理服务,收益增加主要由于太阳能发电的贡献[50] - 本集团通过提高太阳能发电场实施尖端管理和全国集中监控系统,持续实现较低成本的有效高效运营[54] 其他 - 《可再生能源消費通知》提出在全國建立標準綠色認證體系,加快建立綠色電力證書交易市場[45] - 二零二三年,光伏发电的经济性显著提升,新增光伏发电装机容量接近过去四年总和[47] - 二零二四年光伏组件低价将成为常态,储能技术进步将持续推动光伏系统建设成本下降[47] - 二零二三年离岸银行借款利率大幅上升,但随着美联储加息步伐放缓,本集团计划继续寻求与中国境内银行的融资机会[48] -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结余为645.0百万港元[70] - 公司在香港和中国共有385名全职员工,总员工成本为66.5百万港元[80] - 公司于2023年6月以供股方式筹集净款项1,627.8百万港元,用途包括银行借款再融资和一般营运资金[82] - 公司股东名册将于2024年6月6日至2024年6月11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95] - 股东需在2024年6月5日下午4时30分前将股份过户文件送至香港股份过户登记分处[95] - 董事会包括四位执行董事和三位独立非执行董事[95]
信义能源(03868) - 2023 - 中期财报
2023-09-29 08:33
公司财务表现 - 本公司截至二零二三年六月三十日止六个月的收益为1,288.6百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略有增长[4] - 本公司權益持有人應佔溢利为566.9百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9.0%[4] - 本公司權益持有人應佔每股基本盈利为7.49港仙,较去年同期下降1.17港仙[4] - 本集团截至二零二三年上半年的收益较去年同期微增2.4%,主要由于新太阳能发电场项目的运营增加[7] - 本集团毛利由二零二二年上半年的914.5百万港元轻微减少9.9百万港元或1.1%至二零二三年上半年的904.6百万港元[23] - 本集团整体毛利率由二零二二年上半年的72.7%减少2.5个百分点至二零二三年上半年的70.2%[24] - 本集团于二零二三年上半年录得其他收益净额12.8百万港元,而二零二二年上半年则录得其他亏损净额1.4百万港元[26] - 本集团行政开支由二零二二年上半年的32.3百万港元减少4.3百万港元至二零二三年上半年的28.0百万港元[27] - 本集团于二零二三年上半年所产生的所得税开支为158.0百万港元,而于二零二二年上半年则为161.5百万港元[29] - 本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纯利为566.9百万港元,较二零二二年上半年的623.1百万港元减少9.0%[31] - 本集团截至二零二三年六月三十日的总资产增加1.6%至20,262.7百万港元,而资产净值增加8.0%至12,706.5百万港元[36] - 本集团截至二零二三年六月三十日的净资产负债比率为34.9%,较二零二二年十二月三十一日的26.9%增加[37] - 本集团截至二零二三年六月三十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780.2百万港元,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176.0百万港元[38] - 本集团在2023年上半年产生了资本开支1,673.2百万港元,主要用于太阳能发电项目的完善和结算未偿还资本开支[39][4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本集团没有抵押任何资产作为银行借款的担保[40] - 本集团在2023年上半年完成了向信义光能收购一个太阳能发电项目,除此之外没有其他重大附属公司收购或出售[42] 太阳能发电项目 - 本集团截至二零二三年六月三十日运营的太阳能发电场项目总核准容量为3,314兆瓦,较去年同期增加300兆瓦[6] - 本集团向信义光能控股有限公司收购了位于海南省的一个核准容量为300兆瓦的太阳能发电场项目[10] - 信义能源控股有限公司截至2023年上半年拥有和运营的大型太阳能发电场项目总核准容量为3,314兆瓦,其中1,724兆瓦属于上网电价政策,1,590兆瓦属于平价上网政策[11] - 信义能源控股有限公司计划在2023年第三季提前展开收购总容量为636.5兆瓦的五项大型太阳能发电场项目,以加速建设进度[14] - 信义能源控股有限公司成功从中国国内银行获得低息贷款,以降低整体利息成本[15] - 中国可再生能源总装机容量预计将在2027年超过1,000吉瓦,其中太阳能和风能将占90%[13] - 全球政治和经济状况变化导致可再生能源市场竞争激烈,公司将继续扩大太阳能发电场组合规模[16] 公司经营情况 - 2023年上半年,本公司的资本结构没有发生重大变动,公司股本为普通股[48] - 2023年上半年,本集团的收入为1,288,554千港元,毛利为904,581千港元,经营利润为886,017千港元[50] - 2023年上半年,本公司權益持有人應佔每股盈利为7.49港仙[50] - 2023年上半年,公司的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为175,967千港元,较去年同期的597,874千港元有所下降[doc id='56'] 股东信息 - 丹斯里拿督董清世持有Copark和銳傑公司股份,分别占0.373%和2.350%[113] - 丹斯里拿督董清世通过配偶持有14,910,018股股份[114] - 丹斯里拿督董清世持有信義光能公司股份,占2.481%[116] - 丹斯里拿督董清世通过配偶持有16,497,057股信義光能公司股份[117] - 主要股东信義能量(BVI)有限公司持有4,164,683,379股信義光能公司股份,占50.885%[120] - 信义能源控股有限公司2023年中期报告显示,拿督威拉董清波持有公司15.414%的股份[121] - 李文演先生持有公司17.650%的股份[121] - 公司董事会表示,截至2023年6月30日,未发现其他个人或法人持有公司股份[132]
信义能源(03868) - 2023 - 中期业绩
2023-07-31 09:14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上半年收益为12.89亿港元,较2022年上半年的12.58亿港元增长2.4%[2]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溢利为5.67亿港元,较2022年上半年的6.23亿港元下降9.0%[2] - 2023年上半年基本及摊薄每股盈利为7.49港仙,较2022年上半年的8.66港仙下降13.5%[2] - 2023年上半年中期股息为2.78亿港元,较2022年上半年的5.62亿港元下降50.5%[2] - 2023年上半年每股中期股息为3.4港仙,较2022年上半年的7.7港仙下降55.8%[2] - 2023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总额为152.87亿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147.40亿港元有所增加[6] - 2023年6月30日流动资产总额为49.76亿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51.99亿港元有所减少[7] - 2023年6月30日总负债为75.56亿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81.78亿港元有所减少[8] - 2023年6月30日总权益为127.07亿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117.62亿港元有所增加[7] - 2023年上半年期内全面亏损总额为7888.5万港元,较2022年上半年的2.14亿港元有所收窄[5] - 2023年1月1日期初总权益为117.62亿港元,6月30日期末总权益为127.07亿港元[9] - 2023年上半年期内溢利为5.677亿港元,其他全面亏损为6.466亿港元,全面亏损为7888.5万港元[9] - 2022年1月1日期初总权益为125.60亿港元,6月30日期末总权益为123.97亿港元[10] - 2022年上半年期内溢利为6.241亿港元,其他全面亏损为8.385亿港元,全面亏损为2.144亿港元[10] - 2023年上半年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1.7597亿港元,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16.618亿港元,融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4.9053亿港元[11] - 2022年上半年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5.9787亿港元,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5.2543亿港元,融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6728.5万港元[11] - 2023年上半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净额为9953.3万港元,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7802.26万港元[11] - 2022年上半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加净额为1.3973亿港元,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2.132亿港元[11] - 2023年上半年每股基本盈利7.49港仙,2022年为8.66港仙[25] - 2023年上半年每股摊薄盈利7.49港仙,2022年为8.66港仙[27] - 2023年拟派中期股息每股3.4港仙,基于81.84亿股已发行股份,合计2.78亿港元;2022年中期股息每股7.7港仙,合计5.62亿港元;2022年末期股息每股7.4港仙,合计6.06亿港元;2021年末期股息每股10.0港仙,合计7.30亿港元[28] - 2023年上半年集团收益为12.886亿港元,较2022年上半年上升2.4%;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溢利为5.669亿港元,减少9.0%[50] - 2023年上半年集团收益较2022年上半年轻微增加2.4%,人民币兑港元贬值7.1%[51][52] - 2023年上半年电力销售收益增加17.2%至727.5百万港元,电价调整减少12.0%至556.2百万港元[55] - 2023年上半年集团销售成本由343.3百万港元增加11.9%至384.0百万港元[59] - 2023年上半年集团毛利由914.5百万港元减少1.1%至904.6百万港元,毛利率由72.7%降至70.2%[60] - 2023年上半年其他收入减少2.7百万港元至4.6百万港元[61] - 2023年上半年集团录得其他收益净额12.8百万港元,2022年上半年为其他亏损净额1.4百万港元[62] - 2023年上半年集团行政开支由32.3百万港元减少4.3百万港元至28.0百万港元[63] - 2023年上半年集团总融资成本为1.626亿港元,2022年上半年为1.098亿港元;银行借款利息开支从2022年上半年的3290万港元增至2023年上半年的1.194亿港元[64] - 2023年上半年集团所得税开支为1.58亿港元,2022年上半年为1.615亿港元[65] - 2023年上半年EBITDA为12.089亿港元,较2022年上半年的12.043亿港元增加0.4%;EBITDA率从2022年上半年的95.7%降至2023年上半年的93.8%[66]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纯利为5.669亿港元,较2022年上半年的6.231亿港元减少9.0%;纯利率从2022年上半年的49.5%降至2023年上半年的44.0%[6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集团总资产增加1.6%至202.627亿港元,资产净值增加8.0%至127.065亿港元[7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集团流动比率为1.0,与2022年12月31日相同;净资产负债比率为34.9%(2022年12月31日:26.9%)[7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集团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7.802亿港元[71] - 2023年上半年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1.76亿港元(2022年上半年:5.979亿港元),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16.618亿港元(2022年上半年:5.254亿港元),融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4.905亿港元(2022年上半年:6730万港元)[71] - 董事会宣派2023年上半年中期股息每股3.4港仙,共计2.783亿港元(2022年上半年为7.7港仙,5.62亿港元),预期10月10日或前后支付[81]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上半年电力销售收益727,536千港元,电价调整收益556,134千港元,太阳能发电场运营及管理服务收益4,884千港元,均高于2022年同期[18] - 2023年上半年其他收入4,577千港元,低于2022年的7,322千港元[18] - 2023年上半年外汇收益净额3,670千港元,按公平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公平值收益净额9,110千港元,而2022年有出售物业等亏损[20] - 2023年上半年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费用304,112千港元,使用权资产折旧费用16,451千港元等多项费用高于2022年[21] - 2023年上半年银行存款利息收入2,275千港元,低于2022年的7,306千港元;融资成本162,555千港元,高于2022年的109,816千港元[22] - 2023年上半年即期所得税169,091千港元,递延所得税 -11,063千港元,所得税开支158,028千港元[23] - 2023年上半年集团太阳能发电场项目总发电量较2022年上半年大幅增加26.1%[51] - 2023年上半年集团太阳能发电场运营及管理服务收益4.9百万港元,占总收益0.4%[58] 资产相关数据变化 - 截至2023年6月30日,物业、厂房及设备期初账面净值135.73亿港元,添置14.53亿港元,折旧费用3.04亿港元,货币换算差额5.38亿港元,期末账面净值141.83亿港元[29] - 2023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39.12亿港元,亏损拨备391.21万港元,净额38.73亿港元;2022年12月31日贸易应收款项32.52亿港元,亏损拨备325.21万港元,净额32.19亿港元[30] - 2023年6月30日电力销售应收款项29420.6万港元,电价调整应收款项36.18亿港元;2022年12月31日电力销售应收款项12535.1万港元,电价调整应收款项31.27亿港元[31] - 2023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0 - 90日为55097.1万港元,91 - 180日为33032.7万港元,181 - 365日为66474.4万港元,超过365日为23.66亿港元;2022年12月31日对应分别为38856.6万港元、39641万港元、63872.8万港元、18.28亿港元[32] - 2023年6月30日物业、厂房及设备应付款项6.15亿港元,其他应付款项3053.9万港元,总计6.46亿港元,非即期部分2695.1万港元,即期部分6.19亿港元;2022年12月31日对应分别为6.96亿港元、3974.5万港元、7.36亿港元、5702.7万港元、6.79亿港元[38] - 2023年6月30日银行借款总额为52.19565亿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49.5378亿港元[39] - 2023年6月30日银行借款实际年利率为5.02%,2022年12月31日为5.56%[41] - 2023年6月30日应收同系附属公司款项为233.5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138.6万港元[44] - 2023年6月30日应付同系附属公司款项为212.45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520.98万港元[44] 公司运营及收购相关 - 公司主要于中国运营及管理太阳能发电场[12] - 2023年上半年从同系附属公司收购一间附属公司花费1.46202亿港元[42] - 2023年上半年应收信义光能附属公司太阳能发电场运营及管理服务费为488.4万港元,2022年为460.1万港元[42] - 2023年上半年租赁智桦投资和信义节能办公室空间费用为23万港元,2022年为12万港元[47] - 2023年上半年主要管理人员薪酬为3347万港元,2022年为1244万港元[4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集团运营及拥有的太阳能发电场项目总核准容量为3314兆瓦,2022年12月31日为3014兆瓦[50] - 2023年上半年集团收购海南300兆瓦太阳能发电场项目,截至6月30日总核准容量为3314兆瓦[53] - 2023年上半年公司完成收购海南300兆瓦太阳能发电场项目,占年度预期收购目标的30%,还与信义光能附属公司签订协议,将在12个月内收购共636.5兆瓦的五个项目,收购计划预计提前至2023年第三季展开[73] - 2023年上半年公司产生资本开支16.732亿港元,主要用于完善项目及结算未偿还开支,截至6月30日无资本承担[7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无资产抵押作银行借款担保,无重大或然负债[75] - 2023年上半年公司完成向信义光能收购一个太阳能发电场项目,无其他重大附属公司收购及出售[7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在香港及中国共有380名全职雇员,上半年总员工成本(含董事酬金)为2970万港元[77] - 2023年6月公司供股发行7.44040025亿股,筹集所得款项净额16.278亿港元,用于银行借款再融资14.65亿港元(已使用12.5亿港元,剩余2.15亿港元)和一般营运资金1.628亿港元(未使用)[78][79] 税务相关 - 集团中国附属公司企业所得税税率一般为25%,部分公司享15%、9%优惠税率或税务减免[24] 准则相关 - 2023年采用新订准则及准则修订本,对业绩及财务状况无重大影响[14] - 多项香港会计准则修订本及诠释将于2024年1月1日生效,初步评估对集团财务表现及状况无重大影响[17] 股息政策相关 - 自派付2023年上半年中期股息起,集团将按个别情况厘定中期及末期股息水平,每年分派可供分派收入无固定百分比[68] - 董事认为股息派付计算变动有利于集团长期增长及可持续发展,符合公司及其股东整体最佳利益[69] 证券及管治相关 - 2023年6月公司向选定雇员及一名执行董事授出400万份购股期权,有效期至2027年3月31日,三分之一购股期权分别于2023、2024、2025年12月31日归属[80] - 公司股东名册8月15 - 17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为获中期股息,股份过户文件须于8月14日下午4时30分前送达[81]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或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且已遵守联交所上市规则附录十四企业管治守则适用条文[82] - 公司采纳《上市发行人董事进行证券交易的标准守则》作为董事证券交易行为守则,2023年上半年董事均遵守交易标准[83] - 公司2
信义能源(03868) - 2022 - 年度财报
2023-04-28 08:35
公司业务及发展 - 公司主席报告了截至2022年12月31日的经审计综合业绩[4] - 公司太阳能发电场项目在高电力需求地区表现良好,未遇重大限电问题[5] - 公司太阳能发电业务收入主要来自电力销售和电价调整,2022年总核准容量为3014兆瓦[6] - 2021年收购的太阳能发电项目对公司收入贡献达3.33亿港元,占太阳能发电业务总收入的14.4%[7] - 公司与国内领先企业合作,收购44.7兆瓦分布式太阳能项目,为公司带来4.6百万港元的收益[9] - 公司将继续专注于大型太阳能发电项目,并探索分布式太阳能项目的商机[10] - 本集团已完成收购三个核准装机容量达450兆瓦的大型平价上网太阳能发电场项目[17] - 本集团计划向信义光能控股有限公司及独立第三方额外收购总核准容量介乎700至1,000兆瓦的大型平价上网太阳能发电场项目[18] - 公司通过配售新股份成功筹集了779.5百万港元,用于资本开支和一般营运资金[55] 可再生能源行业发展 - 可再生能源行业面临可再生能源补贴拖欠问题,中国政府可能取消对不合规项目的补助[11] - 中国新增光伏装机容量仍在增长,2022年中新增光伏装机容量增长超过60%[15] - 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预计到2027年,可再生能源总装机容量将超过1,000吉瓦,太阳能和风力发电将占90%[16] 财务状况及经营情况 - 本集团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綜合收益略有增加,达到23.15亿港元,较去年增长0.8%[22] - 本集团的销售成本由2021年的617.3百万港元增加10.3%至2022年的681.0百万港元,主要由于员工福利开支、电力成本和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费用增加[30] - 本集团毛利由2021年的1,679.4百万港元减少2.7%至2022年的1,634.2百万港元,毛利率由73.1%降至70.6%,若不考虑一次性扣除电价调整的影响,毛利率由73.1%增至73.2%[31] - 本集团截至2022年12月31日的融资成本为270.3百万港元,较2021年增加82.1百万港元,主要由于银行借款的利息支出增加[35] - 本集团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所产生的所得税开支为298.3百万港元,较2021年增加76.7百万港元,主要由于收购项目和太阳能发电场项目开始按法定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36] - 本集团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可供分派收入为1,110.7百万港元,较上一年减少10.6%[38] - 年内可供分派收入为1,110,680千港元,较上一年的1,242,741千港元减少[39] - 本公司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净利润为971.5百万港元,较上一年减少21.2%[40] - 本集团截至2022年12月31日的总资产减少至19,939.9百万港元,资产净值减少至11,762.2百万港元[42] - 本集团截至2022年12月31日的净资产负债比率为26.9%,较上一年的30.1%有所降低[43] - 本集团截至2022年12月31日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1,790.8百万港元,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2,899.4百万港元[44] - 本集团截至2022年12月31日的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1,530.4百万港元,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576.4百万港元[45] - 本集团于2022年产生资本开支1,546.5百万港元,无任何资本承担[46] 公司治理及股东情况 - 董事会强调企业治理的重要性,确保所有业务活动和决策合规,并全面遵守适用法律法规[77] - 董事会认为公司已遵守企业治理守则的适用原则和条文[77] - 董事会负责公司的长期成功,领导和监督管理层以保障股东权益和提升股东长期价值[77] - 董事会由五名执行董事和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80][81] - 所有独立非执行董事已满足独立性标准,并根据上市规则第3.13条确认其独立性[85] - 2022年董事会共举行4次会议,所有董事均出席[86] - 董事会负责制定公司整体策略、监管经营和财务表现、审查企业治理措施[87] - 董事会已实施机制确保获得独立意见和建议,结果令人满意[88] - 公司已采纳上市规则附录十的《上市发行人董事进行证券交易的标准守则》[89] - 薪酬委员会负责审阅董事和高管的薪酬待遇条款,并提出建议[90] - 提名委员会由五名成员组成,主席为李圣泼先生,负责提名事宜[95] - 提名委员会定期审查董事会的结构、规模和多元化,评估独立非执行董事的独立性[96] - 提名委员会考虑多个因素提出董事候选人建议,包括诚信、多元化、贡献能力、独立性准则和时间投入[97] - 董事会认为多元化对业务至关重要
信义能源(03868) - 2022 - 中期财报
2022-09-30 09:06
公司市值与股价信息 - 公司截至2022年6月30日市值约281.7亿港元,股价3.86港元,每手买卖单位2000股普通股[5] 公司整体财务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上半年公司收益1257.8百万港元,较2021年上半年的1112.6百万港元增加13.1%[6][10] - 2022年上半年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溢利623.1百万港元,2021年上半年为620.7百万港元[6] - 2022年上半年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每股基本盈利8.66港仙,2021年上半年为8.73港仙[6][10] - 2022年上半年可供分派收入563.3百万港元,2021年上半年为525.9百万港元[6] - 2022年上半年股息562.0百万港元,2021年上半年为526.1百万港元[6] - 2022年6月30日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权益12388.3百万港元,2021年6月30日为12149.4百万港元[7] - 公司销售成本由2021年上半年的2.879亿港元增加19.2%至2022年上半年的3.433亿港元[25] - 公司毛利由2021年上半年的8.247亿港元增加8980万港元或10.9%至2022年上半年的9.145亿港元,整体毛利率由74.1%减少1.4个百分点至72.7%[26] - 2022年上半年其他收入大幅增加510万港元至730万港元,2021年上半年为220万港元[28] - 2022年上半年公司录得其他亏损净额140万港元,2021年上半年则录得其他收益净额45万港元[29] - 2022年上半年公司行政开支由2021年上半年的2270万港元增加960万港元至3230万港元[30] - 2022年上半年财务收入减少660万港元至730万港元,总融资成本为1.098亿港元,2021年上半年为9380万港元[31] - 公司2022年上半年所得税开支为1.615亿港元,2021年上半年为1.028亿港元[32] - 2022年上半年经调整EBITDA为11.827亿港元,较2021年上半年增加11.8%,可供分派收入为5.633亿港元,较2021年上半年增加7.1%,权益持有人应占纯利为6.231亿港元,较2021年上半年轻微增加0.4%[33][35] - 2022年6月30日,集团总资产减少1.1%至209.675亿港元,资产净值减少1.3%至123.965亿港元[38] - 2022年6月30日,集团流动比率轻微减少至1.2,2021年12月31日为1.3[38] - 2022年6月30日,集团净资产负债比率为24.5%,2021年12月31日为30.1%[38] - 2022年上半年,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5.979亿港元,2021年上半年为2.974亿港元;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5.254亿港元,2021年上半年为18.265亿港元;融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0.673亿港元,2021年上半年为10.124亿港元[38] - 2022年上半年,集团产生资本开支5.329亿港元,2022年6月30日,集团概无其他资本承担[39] - 2022年上半年收益为12.57766亿港元,2021年为11.12638亿港元;期内溢利为6.24097亿港元,2021年为6.21905亿港元[46] - 2022年上半年期内全面亏损总额为2.14443亿港元,2021年为全面收益7.49376亿港元[47] - 2022年6月30日公司总资产为20,967,526千港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21,201,950千港元下降1.10%[48] - 2022年6月30日公司总负债为8,571,022千港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8,641,498千港元下降0.82%[49] - 2022年6月30日期内溢利为623,086千港元,其他全面亏损为837,918千港元[50] - 2022年经营所得现金为742,112千港元,较2021年的427,180千港元增长73.72%[52] - 2022年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525,427千港元,较2021年的1,826,502千港元下降71.24%[52] - 2022年融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67,285千港元,较2021年的1,012,389千港元下降93.35%[54] - 2022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加净额为139,732千港元,2021年为减少516,664千港元[54] - 2022年6月30日股本为72,984千港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71,100千港元增长2.65%[48] - 2022年6月30日保留盈利为5,401,080千港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4,777,994千港元增长13.04%[48] - 2022年6月30日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213,238千港元,较2021年的803,160千港元增长51.06%[54] - 2022年上半年电力销售收益620,921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510,475千港元[64] - 2022年上半年电价调整收益632,244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597,539千港元[64] - 2022年上半年太阳能发电场运营及管理服务收益4,601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4,624千港元[64] - 2022年上半年政府补助金81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645千港元[64] - 2022年上半年保险赔偿3,130千港元,2021年同期无[64] - 2022年上半年外汇及出售物业、厂房及设备亏损1,383千港元,2021年同期收益450千港元[68] - 2022年上半年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费用294,024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251,469千港元[70] - 2022年上半年银行存款利息收入7,306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13,869千港元[71] - 2022年上半年租赁负债利息22,182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18,975千港元[71] - 2022年上半年银行借款利息开支32,896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18,024千港元[71] - 2022年上半年所得税开支为161,526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102,830千港元[73] - 2022年上半年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溢利为623,086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620,738千港元[77] - 2022年上半年每股基本盈利为8.66港仙,2021年同期为8.73港仙[77] - 2022年上半年每股摊薄盈利为8.66港仙,2021年同期为8.73港仙[80] - 2022年拟派中期股息每股7.7港仙,基于7,298,398,471股已发行股份,合计561,977,000港元[81] - 2022年上半年中期股息每股7.7港仙,共计562.0百万港元,2021年上半年每股7.4港仙,共计526.1百万港元[119] 太阳能发电场项目收购情况 - 2021年公司完成收购660兆瓦太阳能发电场项目,2022年上半年完成收购40兆瓦项目[10] - 2022年上半年公司从独立第三方完成收购一个位于陕西省、核准容量为40兆瓦的大型太阳能发电场项目[14] - 2022年公司计划收购四个总核准容量为650兆瓦的大型太阳能发电场项目,预计年底前完成[16] - 2022年下半年公司计划额外收购总核准容量不少于300兆瓦的太阳能发电场项目[18] - 2022年7月公司完成收购两个总核准容量为130兆瓦的集中式平价上网太阳能发电场项目,年底前全面运营[18] - 2022年上半年公司完成收购宝鸡亿林新能源有限公司100%股权,其位于中国陕西省,有1个太阳能发电场,核准容量40兆瓦[84] - 收购宝鸡亿林新能源有限公司现金代价公平值为673千港元,可识别净资产总值为502千港元[86] - 收购宝鸡亿林新能源有限公司确认商誉为171,000港元[89] - 若收购事项发生于2022年1月1日,集团收益不变,备考溢利约为623,926,000港元[88] - 2022年上半年,集团向独立第三方收购一个容量为40兆瓦的太阳能发电场项目[40] 太阳能发电场项目容量情况 - 2022年6月30日集团太阳能发电场项目累计核准容量为2534兆瓦,2021年6月30日为2164兆瓦[11] - 2022年6月30日,公司拥有及运营的太阳能发电场项目累计核准容量为2534兆瓦,其中1724兆瓦属上网电价政策,810兆瓦属平价上网政策[14] - 2022年上半年公司太阳能发电场核准容量总计2534兆瓦,其中首批项目954兆瓦、2019年组合540兆瓦、2020年组合340兆瓦、2021年组合660兆瓦、宝鸡亿林光伏电站40兆瓦[22] 各业务线收益情况 - 2022年上半年公司电力销售收益为620.9百万港元,占比49.3%,较2021年上半年增加110.4百万港元,增幅21.6%[20] - 2022年上半年公司电价调整收益为632.3百万港元,占比50.3%,较2021年上半年增加34.8百万港元,增幅5.8%[20] - 2022年上半年公司运营及管理服务收益为4.6百万港元,占比0.4%,与2021年上半年持平[20] - 2022年上半年公司总收益为1257.8百万港元,较2021年上半年增加145.2百万港元,增幅13.1%[20] - 2022年上半年公司自提供太阳能发电场运营及管理服务录得收益460万港元,占期内总收益的0.4%[24] 公司人员与成本情况 - 2022年6月30日,集团在香港及中国共有298名全职雇员,2022年上半年总员工成本为0.243亿港元[42] - 2022年主要管理人员薪金、花红、津贴及实物福利、退休福利计划供款为1,244千港元,2021年为2,032千港元[117] 公司股份发行与资金情况 - 2022年4月,公司透过配售1.884亿股新股份筹集所得款项净额7.795亿港元,截至2022年6月30日,所剩结余7.795亿港元,拟用于一般营运资金,预期在2022年年底前使用[44][45] - 2022年4月7日公司配售发行188,400,000股新股份,每股配售股份4.14港元,所得款项总额约779,976,000港元,交易成本约515,000港元[100] 公司资产与负债情况 - 截至2022年6月30日,物业、厂房及设备期末账面净值为13,150,514千港元,较期初13,838,059千港元有所减少[90] - 2022年上半年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为5,172,517千港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4,629,594千港元增加[91] - 2022年上半年电力销售应收款项为150,109千港元,电价调整应收款项为5,020,068千港元;2021年12月31日分别为106,412千港元和4,522,570千港元[94]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法定普通股数目为800,000,000,000股,已发行及缴足的普通股数目为7,298,398,471股,较年初增加188,400,000股[100]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应计费用及其他应付款项即期部分为683,971千港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831,410千港元减少[102] - 截至2022年6月30日,银行借款即期部分为2,281,356千港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2,036,302千港元增加[105] - 2022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按账龄分析,0至90日为585,999千港元,91日至180日为263,675千港元,181日至365日为674,858千港元,365日以上为3,645,645千港元[95]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按金及其他应收款项为62,018千港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49,023千港元增加[91] - 2022年6月30日银行借款实际年利率为1.62%,2021年12月31日为1.21%[108] - 2022年上半年自直接控股公司收购附属公司金额为0千港元,2021年为520,187千港元[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