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龙化成(03759)

搜索文档
康龙化成发生两人死亡安全事故未信披 公司称未达信披标准
中国经营报· 2025-09-22 10:37
事故概述 - 康龙化成于2025年6月3日发生一般生产安全事故 造成两名生产操作员因缺氧窒息死亡[3][4][5] - 事故直接原因为作业人员未按规程操作 进入通入氮气的柔性隔离器内部导致缺氧窒息[5] - 事故间接原因为公司安全生产管理存在多重漏洞 包括制度落实、风险管控和培训不到位[6] 事故细节 - 两名死亡员工分别为井某学和郭某 在康龙化成从事试验工作6年和8年 事故发生于凌晨5点47分纯化间1作业过程中[4] - 作业人员未使用氧含量检测仪进行测试 氮气释放后直接进入隔离器内部操作[5] - 事故直至接近8点才被白班人员发现 经120抢救无效死亡[5] 公司责任与处罚 - 事故调查组认定康龙化成对安全生产责任制和操作规程督促落实不到位[6] - 公司被建议处以30万元至100万元罚款 10名相关管理者被建议处以罚款 包括主要负责人楼某强上一年年收入40%罚款[6] - 中国区生产副总裁张某良和分管安全生产副总裁王某辉被建议处上一年年收入20%至50%罚款[6] 公司经营情况 - 康龙化成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64.41亿元 同比增长14.93%[7]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7.01亿元 同比减少37% 扣非净利润6.37亿元 同比增长36.66%[7] 信息披露情况 - 事故发生后3个多月未进行信息披露 公司解释原因为"未达到信息披露标准"[4]
实验室事故致两名员工窒息死亡,总裁被建议罚40%年薪
新浪财经· 2025-09-22 02:12
实验室安全事故详情 - 康龙化成发生实验室亡人事故造成2名员工因缺氧窒息死亡 年龄分别为37岁和38岁 实验工作年限分别为6年和8年 [2] - 事故涉及创新药DT-818项目 该药物用于治疗强直性肌营养不良 目前处于IND审批阶段 产品对氧气敏感需控制氧含量 [2] 事故原因与责任认定 - 事故直接原因为操作员未按《柔性隔离器使用和清洁》规程操作 进入隔离器内部进行抽滤准备工作导致事故发生 [3] - 公司主要负责人楼某强(总裁兼首席运营官)被处上年度收入40%罚款 因未履行安全监管职责 [3] - 中国区生产副总裁张某良 安全生产副总裁王某辉 生产总监陈某哲等9名责任人被处以不同金额罚款 [3] - 康龙化成公司被建议处以30万至100万元人民币罚款 [3] 公司财务与业务概况 - 上半年实现营收64.41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14.93% 归母净利润7.01亿元同比下降37% 扣非净利润6.37亿元同比增长36.66% [5] - 公司成立于2004年 是国内最早一批医药外包企业 主营业务包括实验室服务 小分子工艺开发 临床研究服务 大分子和细胞与基因治疗服务 [5]
CXO龙头康龙化成安全事故致两员工死亡
观察者网· 2025-09-22 02:02
事故概述 - 康龙化成发生导致两名员工死亡的安全事故 直接原因是操作员未按规程进入充满氮气的柔性隔离器内因缺氧窒息死亡[1] - 事故发生在6月3日凌晨 涉及生产操作员郭某(37岁)和井某学(38岁) 两人在进行DT-818一类创新药析晶实验时发生意外[2][5] - 上午7点50分被发现 经抢救无效于8点37分确认死亡 心电监护显示心室停搏[6] 事故直接原因 - 作业人员违反《柔性隔离器使用和清洁》第5.3条规定 直接进入隔离器内部操作而未通过手套操作[6] - 柔性隔离器内氧气浓度急剧下降至窒息阈值(低于19.5%) 作业人员未采取防护措施进入[6] - 氮气释放后未使用氧含量检测仪进行测试 氧含量报警器位置设置不当(东侧墙上离地1.8米)[9] 管理问题 - 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不到位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工作机制落实不到位[1][10] - 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工作不到位 造成员工不具备必要安全生产知识[1][10] - 氮气管路阀门管理松散 钥匙存放更衣室旁衣柜且无领取记录[9] 处罚决定 - 被认定为因违章作业引发的一般生产安全事故[1] - 建议对公司处3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罚款[1] - 对包括主要负责人在内的11名相关责任人员分别给予经济处罚[1] 公司财务表现 - 2024年实现营业总收入122.76亿元 同比增长6.39%[1] - 2024年归母净利润17.93亿元 同比增长12.01%[1] - 2024年新签订单同比增长超过20% 上半年营业收入64.41亿元同比增加14.93%[10] 行业背景 - 全球药物发现CRO市场规模预计到2027年增长至359亿美元 5年复合年增长率14.8%[11] - 全球临床CRO市场规模预计到2027年增长至818亿美元 5年复合年增长率8.4%[11] - 全球CDMO市场规模预计到2027年增长至1573亿美元 5年复合年增长率16.0%[11] 行业安全状况 - CXO行业涉及多种化学反应和生物制品处理 安全风险点众多[11] - 2025年3月上海睿腾医药科技发生闪燃事故 造成2人死亡1人重伤1人轻伤[11] - 1999年至2019年国内制药企业生产安全事故中爆炸类事故占比高达63%[11] 人员规模 - 康龙化成拥有超过20000名员工[1] - 行业快速发展带来人员规模迅速扩张 新员工可能未充分接受安全教育培训就上岗工作[12]
智通港股通占比异动统计|9月22日





智通财经网· 2025-09-22 00:38
港股通持股变动核心观点 - 长飞光纤光缆(06869)、同源康医药-B(02410)、FORTIOR TECHNOLOGY(01304)在单日增持榜位列前三,持股占比分别增加5.51%、2.18%、2.14%[1] - 南方恆生科技(03033)、昊天国际建投(01341)、北京北辰实业股份(00588)在单日减持榜前三,持股占比分别减少1.10%、0.90%、0.76%[1] - 同源康医药-B(02410)、长飞光纤光缆(06869)、龙蟠科技(02465)在5日增持榜前三,持股占比分别增加6.99%、5.91%、5.41%[1] 单日持股占比增持情况 - 长飞光纤光缆持股比例达68.51%,单日增幅5.51%居首[2] - 天岳先进(02631)持股比例13.18%,单日增幅1.85%[2] - 中远海能(01138)持股比例69.07%,单日增幅1.43%[2] - 金风科技(02208)持股比例46.78%,单日增幅1.00%[2] - 昭衍新药(06127)持股比例46.24%,单日增幅0.51%[2] 单日持股占比减持情况 - 弘业期货(03678)持股比例63.01%,单日减持0.74%[2] - 宜搜科技(02550)持股比例35.50%,单日减持0.73%[2] - 中国中免(01880)持股比例39.03%,单日减持0.50%[3] - 浙江世宝(01057)持股比例55.37%,单日减持0.43%[3] - 新华保险(01336)持股比例51.26%,单日减持0.36%[3] 5日持股占比变动情况 - 佰泽医疗(02609)持股比例4.88%,5日增幅4.69%[3] - 脑动极光-B(06681)持股比例5.21%,5日增幅4.47%[3] - 山东墨龙(00568)持股比例55.22%,5日减持4.44%[3] - 长城汽车(02333)持股比例48.20%,5日减持1.94%[3] - 南方恆生科技持股比例60.60%,5日减持1.36%[3] 20日持股占比变动情况 - 中远海能持股比例69.07%,20日增幅12.54%居首[3] - 安井食品(02648)持股比例23.03%,20日增幅10.82%[4] - 第四范式(06682)持股比例50.83%,20日增幅5.10%[4] - 宜搜科技持股比例35.50%,20日减持13.45%[4] - 香港宽频(01310)持股比例0.28%,20日减持9.78%[4]
康龙化成披露2员工实验室死亡原因康龙化成管理层被罚款
第一财经· 2025-09-21 10:36
事故调查结果 -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披露康龙化成实验室亡人事件调查报告 直接原因为2名操作员未按公司规程操作 进入柔性隔离器内部导致事故发生[1] - 间接原因为公司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不到位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工作机制存在缺陷[1] 人员追责情况 - 10名管理人员因违反安全生产法被处罚 罚款金额为上一年年收入20%至50% 包括主要负责人楼某强 中国区生产副总裁张某良 分管安全生产副总裁王某辉[2] - 2名操作员郭某和井某学因死亡不再追究责任[2] 公司处罚建议 - 调查组建议对康龙化成公司处以30万元至100万元人民币罚款[3] 公司背景信息 - 康龙化成属于医药外包行业 同时在A股(300759 SZ)和港股(03759 HK)上市[1] - 事件发生于2023年6月3日 地点为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河西区泰河路6号[1]
官方公布康龙化成实验室事故调查报告:两名员工因缺氧窒息死亡,总裁被建议罚40%年薪
新浪财经· 2025-09-21 10:13
事故概述 -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康龙化成发生亡人事故 造成2名员工因缺氧窒息死亡[1] - 事故涉及实验项目为创新药DT-818 目前处于IND审批阶段 属于治疗强直性肌营养不良的注射用原料药[1] - 事故直接原因为操作员未按公司安全规程操作 进入柔性隔离器内部导致窒息[1] 事故细节 - 两名死亡员工分别为37岁和38岁 分别具有6年和8年实验工作经验[1] - DT-818对氧气敏感 终产品步骤需控制氧含量 所用溶剂及试剂需要除氧[1] - 项目共22个步骤 最后5步反应在北京放大实验室生产[1] 责任认定 - 认定9位相关负责人 建议给予罚款处罚[2] - 主要负责人楼某强(总裁兼首席运营官)被建议处上一年年收入40%罚款[2][3] - 中国区生产副总裁张某良被建议处20%至50%年收入罚款[2] - 分管安全生产副总裁王某辉被建议处20%至50%年收入罚款[2]
知名医药外包公司实验室违章作业致两人窒息死亡,原因披露!管理层被罚
第一财经网· 2025-09-21 09:57
事故概述 - 康龙化成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室发生安全生产事故造成2名操作人员死亡 [1][2] - 事故直接原因为操作人员违反《柔性隔离器使用和清洁》规定进入氮气环境导致窒息 [2] - 事故间接原因为公司安全生产责任制和风险管控机制落实不到位 [3] - 该事件被认定为一般生产安全事故 [4] 公司影响 - 10名管理人员因违反安全生产法面临年收入20%-50%的罚款包括主要负责人楼某强和中国区生产副总裁张某良 [4] - 公司面临30万至100万元人民币的行政处罚罚款 [5] - 公司为A股医药外包收入第二大企业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达64.41亿元 [1][5] 业务背景 - 事故涉及一款处于IND审批阶段的一类创新药用于治疗强直性肌营养不良 [1] - 产品为注射用原料药对氧气敏感需严格控制微生物和内毒素指标 [1] - 生产工艺包含22个步骤最后5步反应在事故发生的放大实验室进行 [1] 行业警示 - 事件引发行业对安全生产的高度关注要求加强人防、技防、物防三防措施 [5] - 调查组要求全面排查事故隐患做到即查即改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5]
康龙化成两名员工因实验室事故死亡:总裁被建议罚40%年薪,公司最高或罚一百万
新浪财经· 2025-09-21 09:20
事故详情 - 康龙化成北京实验室发生亡人事故造成2名员工因缺氧窒息死亡 年龄分别为37岁和38岁 实验工作经验分别为6年和8年[1] - 事故涉及创新药DT-818项目 该药物用于治疗强直性肌营养不良 处于IND审批阶段 为注射用原料药 对氧气敏感 最后5步反应需在放大实验室完成[1] 事故原因与责任认定 - 直接原因为操作员未按《柔性隔离器使用和清洁》规程操作 进入隔离器内部进行抽滤准备工作导致事故发生[2] - 9名相关负责人被建议罚款 总裁兼首席运营官楼小强(税前报酬191.33万元)被处上年收入40%罚款 中国区生产副总裁张某良和安全生产副总裁王某辉分别被处20%-50%罚款[2][3] - 公司被认定存在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 员工教育培训不足 管理制度执行不力等六大问题 建议处以30-100万元罚款[3] 公司经营数据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64.41亿元 同比增长14.93% 第二季度环比增长7.85%[4] - 归母净利润7.01亿元同比下滑37% 但扣非净利润6.37亿元同比增长36.66%[4] - 新签订单金额同比增长超10% 服务全球客户超2600家 新增客户480家[4] - 前20大制药企业客户收入11.68亿元 同比增长47.98% 占比营收18.13%[4]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创立于2004年 2019年A+H股上市 截至2025年6月30日员工总数22,908人[3] - 在中国、英国和美国设有21个研发中心和生产基地 提供全流程药物研发服务[3] - 当前A股市值622.55亿元(股价35.01元/股) H股市值480.47亿港元(股价27.02港元/股)[4]
“夺命实验”调查公布!康龙化成两员工不幸身亡
深圳商报· 2025-09-21 07:28
事故概述 - 康龙化成发生致命安全生产事故导致2名员工死亡 事故涉及创新药项目DT-818用于治疗强直性肌营养不良 现处IND审批阶段 [1] - 事故直接原因为隔离器内氧气浓度降至窒息阈值(<19.5%) 员工未按规定采取防护措施进入隔离器内部 [1] - 公司对安全生产责任落实不到位被认定为间接原因 [1] 人员处罚与薪酬 - 公司总裁兼首席运营官楼小强被建议罚款上一年度税前年收入的40% 其2024年度税前薪酬为191.33万元 [1][2] - 张某良 王某辉 陈某哲等人员因未履行安全监管职责被建议处以罚款 公司被处以30万至100万元罚款 [1] - 公司创始人楼小强与Boliang Lou 郑北共同创办公司 董事长Boliang Lou 2024年税前报酬为221.3万元 郑北为16万元 [2][3]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64.4亿元 同比增长14.9% 归母净利润7.01亿元 同比下降37.0% [3][4] - 扣非归母净利润6.37亿元 同比增长36.7%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4.08亿元 同比增长28.1% [3][4] - 净利润下滑主要因非经常性损益同比减少 上年同期处置PROTEOLOGIX INC股权产生非经常性收益6.48亿元 [4] 股权变动与市场表现 - 实际控制人郑北质押735万股 占其所持股份46.67%及公司总股本0.41% 同时解除质押761万股 [5][6] - 郑北及一致行动人累计质押股份3477万股 占已质押股份比例56.61% [6] - 截至9月19日公司股价报35.01元/股 市值622.55亿元 年内累计上涨近40% [6] 业务概况 - 公司主营业务为药物发现至开发的全流程一体化服务 主要产品包括实验室服务 CMC服务 临床研究服务及大分子和细胞与基因治疗服务 [3]
康龙化成两员工在实验室死亡 总裁等多位管理人员被罚
经济观察报· 2025-09-19 06:52
事故概述 - 2025年6月3日发生实验室死亡事故 造成两名员工缺氧窒息死亡 死者为实验室工作人员郭某和井某学[2] - 事故直接原因为柔性隔离器内通入氮气导致氧气浓度急剧下降至窒息阈值(<19.5%)作业人员未采取防护措施进入[3] - 经认定属于因违章作业引发的一般生产安全事故[3] 事故经过 - 6月2日晚19时两名死者开始夜班实验生产操作 需每2小时记录反应釜温度并安装抽滤罐等装置[3] - 晚22时完成柔性隔离器内抽滤罐滤布安装后返回休息室[3] - 6月3日凌晨5点47分进入纯化间作业 在未使用氧含量检测仪情况下进入通入氮气的柔性隔离器检查抽滤器[4] - 7点50分被发现倒地不起 经抢救无效死亡[4] 责任认定 - 员工未按公司《柔性隔离器使用和清洁》要求操作 擅自进入柔性隔离器内部[5] - 公司存在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不到位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机制不健全 安全生产教育培训不足等问题[5] - 公司总裁兼首席运营官楼小强被建议处上一年收入40%罚款[5] - 其他8名管理人员被建议处上一年收入20%-50%罚款[6] 公司背景 - 国内头部CXO(医药合同外包)公司 成立于2004年 为国内外制药公司提供全流程研发生产服务[1] - 拥有20000多名员工 事故发生时死者正负责创新药析晶实验的反应釜温度记录和设备调试工作[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