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同仁堂国药(03613)
icon
搜索文档
同仁堂国药(03613.HK)上半年纯利增长6.9%至2.35亿港元 现金储备超20亿港元
格隆汇· 2025-08-22 09:19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销售收入达7.617亿港元 同比增长14.6% [1] - 公司拥有人应占利润为2.349亿港元 同比增长6.9% [1] - 现金及银行结余达20.055亿港元 [1] 零售网络扩张 - 香港元朗地区新增1家零售终端 [2] - 对线下门店进行形象升级改造 焕新零售终端风貌 [2] - 积极拓展线上线下销售渠道 丰富销售网络布局 [2] 市场营销策略 - 更新红景天胶囊及蓝莓红景天胶囊等产品包装设计 [2] - 借助全媒体平台开展品牌及产品宣传推广 [2] - 参与香港第3届同乡社团家乡市集嘉年华活动 展示中医药文化和产品 [2] 文化传承展示 - 现场示范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安宫牛黄丸制作技艺" [2] - 展示百年老字号同仁堂优质中医药产品和深厚文化 [2] - 展现京味文化独特魅力与中医药博大精深 [2]
同仁堂国药(03613)发布中期业绩 股东应占溢利2.35亿港元 同比增加6.9%
智通财经网· 2025-08-22 09:12
财务表现 - 收入7.62亿港元 同比增长14.6% [1] - 股东应占溢利2.35亿港元 同比增长6.9% [1] - 每股基本盈利0.28港元 [1]
同仁堂国药(03613) - 2025 - 中期业绩
2025-08-22 09:01
收入和利润(同比) - 收入为761.736百万港元,同比增长14.6%[8][15] - 本公司拥有人应占利润为234.866百万港元,同比增长6.9%[8][15] - 除所得税前利润为289.671百万港元,同比增长2.1%[8] - 期间利润为245.936百万港元,同比增长2.3%[8]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期间利润为2.349亿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2.197亿港元增长6.9%[52]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总收入为761,736千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664,518千港元增长14.6%[69]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为245,936千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240,344千港元增长2.3%[76][78]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利润为234,866千港元,同比增长6.9%[91] 成本和费用(同比) - 毛利为463.038百万港元,同比增长2.5%[8][12] - 员工成本为1.135亿港元,较2024年同期增加900万港元[28] - 公司宣传及广告开支大幅减少至9,879千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40,371千港元下降75.5%[83] - 公司当期所得税支出为39,623千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25,684千港元增长54.3%[87] - 公司净财务收益为24,141千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31,746千港元下降24.0%[85] - 公司贸易应收款项净减值为7,334千港元,而2024年同期为拨回6,907千港元[83] 每股盈利(同比) - 每股盈利为0.28港元,同比增长0.02港元[8][13] - 公司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为0.28港元,同比增长7.7%[41] - 公司每股基本盈利为0.28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0.26港元增长7.7%[91]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同比/环比) - 现金及银行结余为2,005.545百万港元,同比增长10.2%[8] - 现金及银行结余达20.055亿港元,较2024年底增加1.857亿港元[29] - 公司2025年6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7.89亿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17.215亿港元增长3.9%[54] -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788,954千港元[47] 经营活动现金流(同比) - 公司2025年上半年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4.805亿港元,较2024年同期经营现金净流出3.039亿港元显著改善[54] 投资活动现金流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投资活动现金净流出1.581亿港元,主要由于短期银行存款增加1.699亿港元[54] 融资活动现金流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融资活动现金净流出3.181亿港元,主要由于支付股息[54] 股息支付(同比)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支付股东股息2.93亿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2.762亿港元增长6.1%[52][54] 资产和负债(同比/环比) - 总资产为4,534.467百万港元,同比下降0.5%[8] - 权益总额为4,222.210百万港元,同比下降0.6%[8] - 公司非流动资产总额为609.6百万港元,流动资产净额为3,708.9百万港元,净资产为4,222.2百万港元[31] - 公司流动比率为18.2,负债比率为3.4%[31] - 公司2025年6月30日权益总额为42.222亿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39.696亿港元增长6.4%[52] - 公司2025年6月30日总资产为4,534,467千港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4,559,525千港元下降0.6%[80] - 公司2025年6月30日总负债为312,257千港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313,091千港元下降0.3%[80] - 公司存货为1,457,297千港元,同比下降8.3%[47] - 公司存货总额为1,457,297千港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1,589,016千港元下降8.3%[98] - 公司贸易应收款项净额为408,849千港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501,078千港元下降18.4%[99] - 公司物业、厂房及设备账面净值为215,191千港元,较2025年1月1日的211,111千港元增长1.9%[95] - 公司无形资产账面净值为65,953千港元,较2025年1月1日的67,313千港元下降2.0%[97] - 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总额从157,308千港元(2024年审计)下降至126,307千港元(2025年未经审计),降幅19.7%[101] - 贸易应付款项中第三方应付款从23,440千港元(2024年)增长至28,225千港元(2025年),增幅20.4%[101] - 90天内贸易应付款项从30,668千港元(2024年)增至40,974千港元(2025年),增幅33.6%[102] 资本开支(同比) - 公司资本开支为16.4百万港元,同比增长46.4%[32] 其他综合收益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其他综合收益包含汇兑收益1209万港元,而2024年同期为汇兑损失513万港元[52] 留存收益(同比) - 公司2025年6月30日留存收益为31.368亿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29.145亿港元增长7.6%[52] 香港地区表现 - 香港零售业总销货价值2025年上半年合计同比下跌3.3%[15] - 香港分部2025年上半年外部收入为434,934千港元,同比增长30.3%[76][78] - 香港分部2025年上半年分部业绩为195,634千港元,同比增长52.8%[76][78] 中国内地地区表现 - 中国内地分部2025年上半年外部收入为117,993千港元,同比增长1.4%[76][78] - 中国内地分部2025年上半年分部业绩为7,099千港元,同比下降65.3%[76][78] 海外地区表现 - 海外分部2025年上半年外部收入为208,809千港元,同比下降2.6%[76][78] - 海外分部2025年上半年分部业绩为21,622千港元,同比下降39.8%[76][78] 员工相关 - 员工总数达789名,较2024年增加10名[28] - 主要管理人员薪酬总额从4,160千港元(2024年)增长至5,518千港元(2025年),增幅32.6%[110] 研发和认证 - 通过香港GMP及ISO22000认证[24] - 金钗石斛散获香港中医药管理委员会中成药注册证书[24] - 灵芝姜黄复方活血安神胶囊临床试验方案通过专家评审[24] 业务发展和合作 - 搜索近140个电商平台及药店进行打假行动[18] - 与中免国际签署战略合作协议[21] - 推动《中药材鉴定图典》阿拉伯语版发行[21] - 北京同仁堂鹿产品系列落地新西兰市场[25] 关联方交易 - 向同系附属公司销售产品金额从71,024千港元(2024年)略降至68,999千港元(2025年),降幅2.9%[106] - 自直接控股公司采购产品金额从30,494千港元(2024年)大幅下降至9,319千港元(2025年),降幅69.4%[106] 资本承担和租赁 - 资本承担中物业、厂房及设备以及无形资产已签约未拨备金额从16,050千港元(2024年)降至13,234千港元(2025年),降幅17.5%[103] - 一年内租赁承担从1,013千港元(2024年)增长至1,867千港元(2025年),增幅84.3%[104] 股权结构 - 同仁堂科技持有公司股份318,540,000股,占总股本38.05%[114] - 同仁堂股份直接持有同仁堂科技约46.85%的已发行股本[119] - 同仁堂集团公司直接持有同仁堂股份约52.45%的已发行股本[119] - 同仁堂集团公司直接持有同仁堂科技约1.34%的内资股及H股股份[119] - 公司已发行普通股数量为837,100,000股,对应股本为938,789千港元[101] 公司治理和协议 - 控股股东共同实际拥有本公司权益少于30%时可豁免不竞争契据限制[120] - 控股股东需在7天内书面通知本公司新业务机会[122] - 董事会在30个营业日内决定是否投资新业务机会[122] - 竞争执行委员会每季度检查母集团分销渠道及研发产品组合[128] - 监察委员会每季度审阅竞争执行委员会记录并向董事会报告[124] 董事变动 - 执行董事陈飞于2025年5月12日辞任所有职务[130] - 乐拯和严晗于2025年5月12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130] 审计和报告 - 公司审核委员会已审阅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未经审核简明合并中期财务资料及中期报告[134] - 董事会与审核委员会就会计处理方法无意见分歧[134] - 中期报告发布日期为2025年8月22日[135] 其他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收到非控股股东资本出资900万港元[52][54]
同仁堂的资本局:扶持医养公司 三“闯”港交所
新华网· 2025-08-13 01:56
上市进程与集团支持 - 同仁堂医养第三次递交港交所招股说明书,中金公司担任独家保荐人,若上市成功将成为同仁堂集团旗下第四家上市公司 [1] - 同仁堂集团通过既做客户又做供应商的方式全力扶持同仁堂医养上市,并在2022年主导其收购三溪堂保健院及三溪堂国药馆 [1] - 2024年三溪堂国药馆获得浙江省独家销售同仁堂安宫牛黄丸系列产品的权利,该业务贡献公司毛利总额四成以上 [1] 业务规模与财务表现 - 按2024年总门诊及住院人次计,同仁堂医养为中国非公立中医院医疗服务行业最大中医院集团,市场份额1.7% [3] - 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9.11亿元、11.53亿元、11.75亿元,经调整净利润从-923.3万元扭亏为盈至6173.2万元 [3] - 三溪堂2022-2024年贡献收入占比从21.9%提升至31.8%,毛利占比稳定在41%-45% [3] 收购三溪堂的股权结构 - 2022年6月三家同仁堂系公司进入三溪堂股东行列,2024年3月其他同仁堂系股东退出后,同仁堂医养持股比例升至75% [4] - 三溪堂原实控人朱智彪夫妇通过增资扩股持有同仁堂医养3.87%股权,此前曾因5.135亿元收购协议失败而与宜华健康终止交易 [5] - 收购前三溪堂向朱智彪夫妇突击分红超2亿元,包括三溪堂国药馆派息8006万元及保健院派息1.24亿元 [5] 安宫牛黄丸销售权调整 - 2024年三溪堂国药馆获得浙江省独家销售权后,安宫牛黄丸(天然款)全年销售收入达7314.9万元,占健康产品收入的31% [6] - 以860元/盒售价计算,三溪堂国药馆2024年售出6万盒,批发毛利率从2022年39.6%降至2024年17.9% [6][7] - 同仁堂医养向集团采购安宫牛黄丸金额从2023年3860万元增至2024年1.46亿元,计划2025-2026年采购额提升至7000万/9500万元 [7] 关联交易与集团协同 - 2024年同仁堂集团及其控股的宏德医药为同仁堂医养贡献营收2025.2万元,显示集团内部业务协同 [8] - 同仁堂2024年年报披露与同仁堂医养的关联交易金额达8623.45万元,主要涉及安宫牛黄丸采购 [7]
为中医药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中药经典名方产学研一体化高峰论坛”在珠海举行
新华网· 2025-08-12 06:11
论坛背景与主题 - 中药经典名方产学研一体化高峰论坛于2025年1月21日在珠海横琴开幕 聚焦"构建港澳校企合作平台 推进中医药走向世界"主题 [1] - 论坛由澳门科技大学与北京同仁堂集团联合主办 澳门科技大学中医药学院和同仁堂国药联合承办 多家机构协办 [1] - 活动启动"经典名方黄芪桂枝五物汤、桃红四物汤处方药理学考证及制剂优化研究"项目 作为港澳校企合作的重要探索 [1] 与会重要嘉宾 - 中国工程院院士杨宝峰、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副会长孟冬平、澳门药监局中药处处长林富聪等权威专家出席论坛 [3] - 澳门科技大学校长李行伟、同仁堂集团党委副书记范红、澳门科技基金委员郑冠伟致开幕词 [3][5][7] - 澳门科技大学协理副校长朱依谆与同仁堂集团副总经理顾海鸥共同主持论坛 [3][27] 主题演讲内容 - 杨宝峰院士探讨非编码RNA发现与核酸药物研发的前沿技术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潜力 [11][13] - 孟冬平副会长剖析中医药产业发展现状及国际化进程中的机遇与挑战 [13] - 林富聪处长介绍澳门中药药事活动及中成药注册法规政策 [15] - 同仁堂研究院院长王志斌阐述古代经典名方的定义特点、工业化生产要求及注册上市流程 [17] 重点项目启动 - "经典名方黄芪桂枝五物汤、桃红四物汤处方药理学考证及制剂优化研究"项目正式启动 由澳门科技大学与同仁堂集团共同发起 [21] - 项目聚焦两个经典名方的药理学考证和制剂优化 旨在提高稳定性和生物利用度 适应现代用药需求 [21] - 项目获得澳门特区政府资助 总额达1200余万澳门元 [21] 圆桌论坛讨论 - 专家学者围绕古代经典名方研发思路、港澳中医药产业优势、科技推动研发、产品注册与市场拓展等议题进行深入探讨 [23][24] - 重点讨论药企合作平台构建的实践意义 表达对经典名方科研项目合作的美好愿景 [23][24] 合作展望与行业影响 - 同仁堂集团将发挥百年老字号品牌优势 搭建高质量发展合作平台 提升国际影响力 [7] - 澳门科技大学通过多学科交叉融合创新技术手段 在经典名方研究与应用取得重要成果 [3] - 双方将继续深化合作 为中医药产业注入新动能 推动现代化和国际化发展 [28]
同仁堂国药(03613.HK)拟8月22日举行董事会会议以审批中期业绩
格隆汇· 2025-08-11 08:55
公司公告 - 同仁堂国药董事会会议将于2025年8月22日举行 [1] - 会议将批准公司及附属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6个月的中期业绩 [1] - 会议将考虑派发股息(如有)[1]
同仁堂国药(03613) - 董事会会议召开日期
2025-08-11 08:43
香 港 交 易 及 結 算 所 有 限 公 司 及 香 港 聯 合 交 易 所 有 限 公 司 對 本 公 告 的 內 容 概 不 負 責 , 對 其 準 確 性 或 完 整 性 亦 不 發 表 任 何 聲 明 , 並 明 確 表 示 概 不 就 因 本 公 告 全 部 或 任 何 部 分 內 容 而 產 生 或 因 依 賴 該 等 內 容 而 引 致 的 任 何 損 失 承 擔 任 何 責 任 。 董 事 會 會 議 召 開 日 期 北 京 同 仁 堂 國 藥 有 限 公 司 ( 「 本 公 司 」)董事會(「 董 事 會 」 ) 謹 此 宣 布 , 本 公 司 董 事 會 會 議 將 於 2025年 8月 22日 ( 星 期 五 ) 舉 行 , 藉 以 ( 其 中 包 括 ) 批 准 本 公 司 及 其 附 屬 公 司 截 至 2025年 6月 30日 止 六 個 月 的 中 期 業 績 , 以 及 考 慮 派 發 股 息 ( 如 有 ) 。 承董事會命 北京同仁堂國藥有限公司 主 席 顧海鷗 香港, 2025 年 8 月 11 日 BEIJING TONG REN TANG CHINESE MEDICI ...
同仁堂国药(03613) - 股份发行人的证券变动月报表
2025-08-01 08:38
股份發行人及根據《上市規則》第十九B章上市的香港預託證券發行人的證券變動月報表 | 截至月份: | 2025年7月31日 | 狀態: 新提交 | | --- | --- | --- | | 致: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 | | | | 公司名稱: | 北京同仁堂國藥有限公司 | | | 呈交日期: | 2025年8月1日 | | | I. 法定/註冊股本變動 不適用 | | | FF301 第 1 頁 共 10 頁 v 1.1.1 FF301 II. 已發行股份及/或庫存股份變動 | 1. 股份分類 | 普通股 | 股份類別 | 不適用 | | 於香港聯交所上市 (註1) | 是 | | | --- | --- | --- | --- | --- | --- | --- | --- | | 證券代號 (如上市) | 03613 | 說明 | | | | | | | | | 已發行股份(不包括庫存股份)數目 | | 庫存股份數目 | | 已發行股份總數 | | | 上月底結存 | | | 837,100,000 | | 0 | | 837,100,000 | | 增加 / 減少 (-) | | | 0 | | ...
【IPO前哨】医养业务能否成为同仁堂第四家上市标杆?
搜狐财经· 2025-07-07 11:06
同仁堂上市公司体系 - 同仁堂股份(600085 SH)于1997年6月25日上市 市值487亿元人民币 业务涵盖中成药研发生产与销售 [2] - 同仁堂科技(01666 HK)为A股上市公司子公司 市值63亿港元 在中国内地及香港生产中成药 [2] - 同仁堂国药(03613 HK)为同仁堂科技子公司 市值76亿港元 是中医药国际化海外平台 管理海外同仁堂品牌实体 [2] 同仁堂医养发展历程 - 2015年由同仁堂在北京成立 2019年开始持有非营利医疗机构权益并收购中医院控股权 [3] - 2020年成立互联网医院 2022年收购三溪堂拓展长三角市场并成立北京通达优化药品采购 [3] - 2023年成立基础医疗管理公司 2024年收购鞍山同仁堂等机构并扩大长三角业务布局 [3] 业务规模与网络 - 通过整合资源成为国内非公立中医院医疗服务行业第二 [5] - 拥有12家自有线下医疗机构和1家互联网医院 管理10家线下医疗机构 [5] 收入结构分析 - 2024年总收入11.75亿元人民币 其中医疗服务收入9.88亿元占比84.05% 毛利率16.4% [6] - 管理服务收入1553.4万元占比1.32% 毛利率高达76.22% [8] - 健康产品销售收入1.67亿元 毛利率27.13% [9] 盈利能力表现 - 2024年股东应占净利润3686万元人民币 [9] - 扣除非经常项目后的经调整净利润6173万元人民币 [9] 未来发展计划 - 正在筹备齐齐哈尔同仁堂中医医院和北京顺义区顺意同仁堂中医医院 [10] - 计划在河南郑州以轻资产模式设立新医院 已完成选址 [11] - 通过港股IPO募资扩充医疗网络 提升服务能力并偿还银行贷款 [12]
同仁堂国药(03613)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4-29 08:51
公司历史 - 公司创建于1669年(清朝康熙八年),距今有356年历史[8][9][14][19][20] - 自1723年开始为皇家专供中药,历时188年,历经8代皇帝[8][9][15][16] - “两个必不敢”古训始见于1706年乐四世乐凤鸣编写的《同仁堂药目叙》[13] - 1702年乐凤鸣于北京前门大栅栏路南开设首间同仁堂药铺,原址营业至今[18] - 1669年(清朝康熙八年)乐显扬于北京创办同仁堂药室,至今已有356年历史[38] - 1684年(清朝康熙二十三年),乐显扬被康熙皇帝封为登仕佐郎[22][30] - 1702年(清朝康熙四十一年)乐凤鸣接掌同仁堂,于北京前门大栅栏路南开设首间同仁堂药铺,原址营业至今[39] - 1706年乐四世乐凤鸣编写的《同仁堂药目叙》中始见“两个必不敢”古训[34][35] - 1723年(清朝雍正元年)始,同仁堂供奉清宫御药房用药,历经8代皇帝,达188年之久[31][32] - 御药用途包括赏赐大臣、养生保健、随时传药、随王伴驾、保障会试、防控疫情等[37] - 2006年“同仁堂中医药文化”获中国国务院核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45][46] - “同仁堂中医药文化”(传统中药材炮制技艺)及“安宫牛黄丸制作技艺”先后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45][46] - 同仁堂中医药文化经过356年的传承与创新形成自身特色[47][48] 未来战略规划 - 2024年公司将多维度展现中医药文化,传承技艺、分享理念[23] - 公司将扩张线上线下零售网络,拓展海外市场,普及“未病先防”概念[24] - 公司聚焦主业,推进经典名方中成药及大健康品类开发,引入新产品[25] - 公司推进中医药国际化发展,加强电商渠道布局[26] - 2025年公司经营关键字为“调整恢复、降本增效”,将实施四大战略支持整体目标实现[71][73] 2024年业务进展 - 2024年2月、3月、12月分别于香港北角英皇道、旺角港鐵站、中環盈置大廈增設零售終端[43] - 2024年4月,集团研发的当归补血颗粒获取香港中医药管理委员会颁发的中成药注册证书 (HKC - 18604)[43] - 2024年6月,与新西兰鹿业局签署关于鹿产品的新型健康功能食品推广支援的谅解备忘录,拓展健康概念新领域[43] - 2024年3月,集团“一种祛斑美白产品及其制备方法、用途”的发明专利(专利号:ZL 2023 1 1206874.8)获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并应用于同仁堂保龄中式抗衰老NMN系列产品中[43] - 2024年10月,参与在法国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举办的“第21届世界中医药大会”,向国际传扬中医药文化[43] - 2024年9月,参与“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展示最新研发的两款新品-桂枝茯苓丸及灵芝姜黄复方活血安神胶囊[43] - 2024年公司持续深化品牌建设,拓展业务,大洋洲市场布局取得显著进展[62][66] - 2024年公司推进新注册中成药产品工艺验证和投产上市,加强科研合作[62][66] - 2024年公司推出同仁堂仙龄、保龄中式抗衰老NMN系列产品等新产品,扩大自有产品矩阵[104][106] - 2024年当归补血颗粒通过审批获得中成药注册证,丰富公司品种资源[104][106] - 2024年公司与澳门科技大学签署合作意向书及《芪药丸对改善高脂饮食加STZ模型诱导的糖尿病肾病药效验证及机制研究》合作协议[109][112] - 公司与澳门科技大学药学院合作计划“经典名方黄芪桂枝五物汤、桃红四物汤处方药理学考证及制剂优化研究”2024年获澳门政府资助1200万澳门元[110][113] - 2024年11月,公司为“安宫牛黄丸及其重金属成分在缺血性脑卒中的保护作用及其毒理学研究”提供药品,该研究获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医药国际贡献奖—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15] - 集团与新西兰鹿业局合作开发新型保健食品并设鹿产品厂房[118] 各地区业务表现 - 2024年中国内地市场收入占比66.4%,香港占比13.3%,加拿大占比8.6%,新加坡占比3.9%,澳门占比2.8%,澳大利亚占比1.6%,新西兰占比2.1%,其他占比1.3%[81] - 2024年香港市场收入为10.697亿港元,同比增长16.9%;零售终端为29家,较上年净增加2家;零售收入同比下跌8.6%[84][86][88] - 2024年香港全年实质本地生产总值同比增长2.5%,零售业总销货价值指数同比下跌7.3%,中药零售类别同比下跌14.8%[84][88] - 2024年海外零售终端为47家,较上年净减少1家;海外市场收入为4.026亿港元,同比下跌16.2%,零售收入下跌19.7%[92][95] - 2024年中国内地市场收入为1.394亿港元,同比增长7.8%[93] - 澳大利亚零售终端9家,柬埔寨1家,汶莱1家,加拿大8家,马来西亚3家,香港29家,澳门5家,新西兰8家,新加坡4家,泰国1家,美国4家,阿联酋2家,瑞典1家[82] - 2024年公司零售业务在香港市场上半年收入下降,下半年通过营销和活动实现同比及环比增长[86][88] - 海外市场收入下跌主要因澳门市场收入减少,系访澳旅客消费模式转变、人均消费降低所致[92][95] - 2024年中国内地市场公司分销业务逐渐恢复[93] - 2024年中国内地市场收入为1.394亿港元,2023年为1.293亿港元,同比增长7.8%[96]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收入为1611644千港元,较2023年的1524945千港元增长5.7%[58] - 2024年公司毛利为1065329千港元,毛利率为66.1%[58] - 2024年公司除所得税前利润为629773千港元[58] - 2024年公司年度利润为529167千港元[58] - 2024年公司本公司拥有人应占利润为500278千港元,每股盈利0.60港元[58] - 2024年公司纯利率为32.8%,股本回报率为12.5%,资产回报率为11.6%[58] - 2024年公司派息比率为58.6%[58] - 2024年公司流动比率为16.9[58] - 2024年公司实现收入16.116亿港元,同比增长5.7%[77] - 2024年公司实现净利润5.292亿港元,同比下降10.4%[77] - 2024年公司所有者利润达5.003亿港元,同比下降7.4%[77] - 2024年公司每股收益为0.60港元,同比下降0.05港元[77] - 董事会建议2024年每股末期股息为0.35港元,2023年为0.33港元[77] - 2024年公司实现收入16.116亿港元,同比增长5.7%;净利润5.292亿港元,同比下跌10.4%;拥有人应占利润5.003亿港元,同比下跌7.4%;每股盈利0.60港元,同比下跌0.05港元;董事会建议派付末期股息每股0.35港元[79] - 2024年公司收入为16.116亿港元,较2023年的15.249亿港元增长5.7%,主要源于香港和中国内地市场增长[143][151] - 2024年公司毛利为10.653亿港元,较2023年的10.472亿港元增长1.7%,毛利率从68.7%降至66.1%[144] - 2024年公司其他收益净额为550万港元,较2023年的840万港元减少290万港元[145] - 2024年公司分销及销售开支为3.002亿港元,较2023年的2.313亿港元增长29.8%,占收入百分比从15.2%升至18.6%[146] - 2024年公司一般及行政开支为1.918亿港元,较2023年的1.79亿港元增长7.2%,占收入百分比为11.9%,与2023年的11.7%相近[147] - 2024年公司财务收入净额为5080万港元,较2023年的6690万港元减少1560万港元[148] - 2024年公司所得税开支为1.006亿港元,较2023年的9720万港元增长3.5%,有效税率升至16.0%;全年溢利降至5.292亿港元,较2023年减少10.4%[149][150] - 公司本年毛利为1065.3百万港元,较去年同期上升1.7%,毛利率由去年的68.7%降至本年的66.1%[152] - 公司净其他利得为5.5百万港元,较去年同期下跌2.9百万港元[153] - 公司分销及销售开支为300.2百万港元,较去年同期上升29.8%,占收入百分比由去年的15.2%增长至本年的18.6%[154] - 公司一般及行政开支为191.8百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增加7.2%,占收入百分比为11.9%,与去年相若[155] - 公司净财务收益为50.8百万港元,财务收益减少15.6百万港元[156] - 公司所得税开支为100.6百万港元,较去年同期上升3.5%,有效税率上升至16.0%[157] - 公司年度利润下降10.4%至529.2百万港元,纯利率为32.8%,本公司拥有人应占利润为500.3百万港元,较去年同期下跌7.4%[158]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2024年公司员工成本为2.514亿港元,较2023年的2.457亿港元增长2.3%[136][141]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2024年面对复杂宏观经济挑战,公司坚持既定战略,加强执行与内部运营管理确保稳定运营[61] - 公司将ESG理念融入公司治理和业务运营,提升企业管治水平[63][67] - 公司是有356年历史的老字号,坚持“文化先行,医道引药”海外发展策略[75] 品牌文化活动 - 集团以“公益”为品牌文化底色,开展两大重点品牌活动[122][125] - 首届“同仁堂日”号召境外零售终端开展“送健康”活动[122][125] - “第九届同仁关爱防中风”系列活动以中医药文化嘉年华预热[127][131] - 集团积极参与乌镇健康大会等各地展会活动[129][132] - 集团在香港第2届同乡社团家乡市集嘉年华布置展示、展卖活动[130][132] - 集团协助学术会议进行产品及科研成果展示[130][132] 投资者关系管理 - 2024年公司管理层与逾百名投资者沟通,加强投资者对公司可持续发展的信心[182][187] - 2024年3月、6月、9月举办多场业绩后非交易路演和投资者交流活动,涉及中金公司、摩根士丹利等多家机构[191] - 公司通过多种渠道与投资者互动,确保信息公平、准确、及时披露[179][180][181][186][187] - 公司收集投资者及分析师反馈意见并反映给管理层及董事会[180][186] - 公司积极安排投资者关系活动,收集投资者对业务策略的建议[196] - 公司投资者关系代表及时回应股东、投资者、分析师和媒体的询问[197] - 公司网站设有更新的投资者关系板块以向投资界和公众传达公司最新信息[198] - 公司通过邮箱ir@tongrentangcm.com与投资者关系团队直接联系来促进主动沟通[198] - 年度股东大会是公司与股东面对面交流的平台[199] - 2024年度股东大会于2024年6月7日在香港新界大埔工业邨大王街3号举行[200] - 2024年度股东大会审议了退任董事重选及发行和购买股份的一般授权等事项[200] - 2024年度股东大会所有拟议决议均以投票方式通过[200] 其他重要内容 - 同仁堂特色的中药材炮制技艺对公司发展起到重要支撑作用,提升传统产品内在品质并赢得社会信誉[49][5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共有782名雇员,较2023年的798名减少[135][141]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股票收市价为每股8.78港元[193] - 2024年公司股票年度最高价为每股12.44港元[193] - 2024年公司股票年度最低价为每股7.03港元[193] - 2024年公司股票每日平均成交量为1837千股[19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现金及银行结余为1819.8百万港元,较2023年的2378.7百万港元减少[161][162] - 公司本年资本开支为43.2百万港元,较2023年的21.9百万港元增加[164][170] - 公司本年无重大投资、收购及出售,无抵押资产和重大或然负债[165][166][167][171][172][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