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华润医药(03320)
icon
搜索文档
华润医药(03320) - 2021 - 年度财报
2022-04-27 08:50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成立于2007年,是中国前五大医药制造商和前三大医药产品分销商(按收益)[5] - 公司生产615种药品,涵盖化学药、中药、生物制剂及营养保健品[5] - 公司拥有近1300名研发人员,有3个国家认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个国家认证企业技术中心和20个省市认证研究中心[5] - 公司全国性分销网络由208个物流中心构成,覆盖中国28个省、直辖市及自治区,客户超13万家[5] - 公司分销网络客户中包括二、三级医院9421家,基层医疗机 构客户近7万家[5] - 公司经营801家零售药房,其中DTP专业药房211家(含“双通道”药店87家)[5] - 公司股份代号为3320[22] - 公司网址为http://www.crpharm.com[22] 公司管理层变动 - 王春城于2021年12月3日辞任董事会主席及非执行董事[6] - 韩跃伟于2021年12月3日获委任为董事会主席,2022年1月14日不再担任首席执行官[6] - 白晓松于2022年1月14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及首席执行官[6] - 李向明于2021年9月7日辞任执行董事及副主席[6] - 林国龙于2021年9月7日获委任为审核委员会及薪酬委员会成员[10][12] - 焦瑞芳于2022年1月14日获委任为审核委员会成员[10] - 韩跃伟于2021年12月3日获委任为提名委员会主席,于2022年1月14日辞任企业管治委员会成员[11][13] - 白晓松于2022年1月14日获委任为执行委员会主席及授权代表[15][17][18] - 陶然于2021年9月7日获委任为执行委员会成员[15][17] - 郭薇于2021年9月7日辞任审核委员会及薪酬委员会成员[10][12] - 吕睿智于2021年3月26日辞任审核委员会成员[10] - 2021年1月1日至12月3日,董事会主席为王春城先生,首席执行官为韩跃伟先生;12月3日后,二者均由韩跃伟先生担任;2022年1月14日,韩跃伟先生不再担任首席执行官,调任非执行董事并继续出任董事会主席,白晓松先生获委任为首席执行官[175]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及报告日期,董事会成员有变动,如王春城2021年12月3日辞任,韩跃伟2021年12月3日任主席等[177] 关联公司权益情况 - 华润股份持有珠海华润银行约70.28%权益[27][28] - 华润租赁,华润股份间接持有其60%权益[32] - 华润医疗,华润集团持有其36.58%权益[32] - 华润医药产业基金,集团持有其27.5%权益[32] - 华润博雅生物股份代号为300294,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31] - 华润双鹤股份代号为600062,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31] - 华润燃气股份代号为1193,在联交所上市[31] - 华润医疗控股股份代号为1515,在联交所上市[32] - 华润三九医药股份代号为000999,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32] - 华润医药商业于2000年12月27日根据中国法律注册成立[32] - 华润医药控股前身为新三九控股有限公司[32] - 华润股份通过华润金控投资有限公司间接持有华润信托51%权益[33] - 公司于年报日期持有永泰生物10%权益[33] 公司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1年公司实现总收益港币236,806.2百万元,较2020年度同比增长18.2%[38] - 2021年公司实现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港币3,768.9百万元,同比增长14.3%[38] - 2021年度公司研发支出共计港币2,070.6百万元,同比大幅增长38.3%[38] - 集团2021年实现总营收2368.062亿港元,同比增长18.2%[41] - 集团2021年归属母公司所有者的利润为376.89亿港元,同比增长14.3%[41] - 集团2021年研发总支出为207.06亿港元,同比大幅增长38.3%[41] - 2021年公司工业收益为35179百万港元,分销收益为193858百万港元,零售收益为7605百万港元[70] - 2021年公司毛利为35380百万港元,年内利润为6647百万港元,公司拥有人应占利润为3769百万港元[70] - 2021年公司非流动资产为71953百万港元,流动资产为176610百万港元,总资产为248563百万港元[70] - 2021年公司非流动负债为12255百万港元,流动负债为141323百万港元,总债务为66440百万港元,总负债为153578百万港元[70] - 2021年公司毛利率为14.9%,净利润率为1.6%,净负债/总股权为51.5%,流动比率为1.2[70] - 2021年公司总收益达236,806.2百万港元,较2020年的200,423.0百万港元增长18.2%[74][77] - 2021年制药、医药分销、药品零售三个主要业务分部的收益占比分别为14.9%、81.9%以及3.2%[74][77] - 2021年公司毛利为35,380.3百万港元,较2020年的32,293.9百万港元增长9.6%;整体毛利率为14.9%,较2020年下降1.2个百分点[79][80] - 2021年公司净利润为6,647.4百万港元,较2020年的5,323.6百万港元增长24.9%;剔除2020年防疫物资出口业务影响,同比增长54.7%[80] - 2021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3,768.9百万港元,较2020年的3,297.1百万港元增长14.3%;每股基本盈利为0.60港元(2020年为0.52港元),董事会建议派发末期股息每股0.15港元[80][81] - 2021年12月31日,公司银行结余及现金为175.131亿港元,2020年为112.315亿港元[163] - 2021年12月31日,人民币及港币计值的银行借款分别占公司银行借款83.0%(2020年:87.5%)及17.0%(2020年:12.5%)[163] - 2021年12月31日,公司银行借款总额中约91.9%(2020年:97.8%)将在一年内到期[163] - 2021年12月31日,公司流动比率为1.2:1,与2020年持平[163] - 2021年12月31日,公司资产负债率为51.5%,2020年为52.6%[164] - 2021年,公司来自经营活动的现金净额为128.425亿港元,2020年为82.063亿港元[164] - 2021年及2020年,公司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分别为91.908亿港元及22.546亿港元[164] - 2021年,公司融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30.054亿港元,2020年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64.145亿港元[164] - 2021年12月31日,公司借款总额为506.68亿港元,2020年为362.493亿港元[165] - 2021年12月31日,已质押借款为1.102亿港元,占借款总额0.2%,2020年为1.011亿港元,占比0.3%[165] - 2021年12月31日,集团并无重大或然负债(2020年12月31日:无)[166][168] - 2021年12月31日,集团资产负债率为51.5%(2020年:52.6%)[166] - 2021年,集团经营活动产生的净现金为128.425亿港元(2020年:82.063亿港元)[166] - 2021年和2020年,集团投资活动所用净现金分别为91.908亿港元和22.546亿港元[166] - 2021年,集团融资活动产生的净现金为30.054亿港元(2020年:融资活动所用净现金为64.145亿港元)[166] - 2021年12月31日,集团银行借款总额为506.68亿港元(2020年12月31日:362.493亿港元),其中有抵押借款为1.102亿港元(2020年12月31日:1.011亿港元),占借款总额的0.2%(2020年12月31日:0.3%)[167] - 2021年,集团资本支出为32.132亿港元(2020年:27.589亿港元)[170][172] 行业环境数据 - 2021年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8.1%,人均医疗保健消费支出比上年增长14.8%[72] - 2021年医药制造业收入同比增长20.1%,利润总额同比增长77.9%,中国药品终端消费市场增长约7.0%[72] - 2021年48款新药获批上市,其中中药12款,创近五年最高记录[72] - 2021年国内医药健康领域并购事件超150起,涉及金额人民币479亿元[72] - 2021年成功登陆A股科创板的医药企业共38家,远超2020年的28家[72] 公司业务动态 - 1月27日,华润双鹤获中/长链脂肪乳注射液(C8~24)《药品注册证书》[47] - 2月5日,华润双鹤普瑞巴林胶囊、缬沙坦氢氯噻嗪片拟中选第四批全国药品集中采购[47] - 3月9日,华润紫竹成为盐酸莫西沙星滴眼液国内首仿获批单位[48] - 3月31日,华润三九与日本龙角散签订战略合作协定[48] - 4月6日,华润双鹤获非那雄胺片(1mg)《药品注册证书》[49] - 4月16日,华润医药助力“港澳药械通”新政在深圳落地[49] - 4月28日,华润三九“中药配方颗粒智能制造新模式应用”项目通过工信部验收[49] - 华润三九“中药配方颗粒新型智能制造模式应用”项目通过工信部验收[50] - 华润双鹤硝苯地平缓释片(II)通过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51] - 东阿阿胶与青岛海洋生物医药研究院签署战略合作协定[51] - 华润生物与翰宇药业就翰安依替巴肽产品推广销售合作[53] - 华润三九发布三款明星新品[53] - 华润医药拟收购永泰生物10.0%股份[55] - 华润三九中药注射剂全产业链数字化制造技术建设项目通过工信部验收[54] - 华润三九控股子公司深圳华润九创产品示踪用盐酸米托蒽醌注射液获药品注册证书[54] - 华润双鹤子公司华润赛科产品利奈唑胺片获药品注册证书[54] - 9月16日,华润双鹤与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共建的创新晶型药物研究联合实验室在北京成立揭牌[56] - 10月9日,中国药研收到国家药监局关于NIP142开展非小细胞肺癌临床试验的批准通知[56] - 10月20日,华润双鹤复方杜仲健骨颗粒入选《肌肉骨骼慢性疼痛诊治专家共识》推荐用药[56] - 10月20日,华润双鹤创新事业部与美国Ligand制药公司达成合作,共同开发治疗新冠肺炎的口服小分子RNA聚合酶抑制剂药物[56] - 10月28日,华润紫竹自主研发的地诺孕素片获得国家药监局药品注册批件[56] - 11月2日,华润双鹤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枸橼酸西地那非片获得国家药监局《药品注册证书》[57] - 11月11日,华润双鹤一类抗癌药落地,海口国家高新区与华润双鹤签约[57] - 12月10日,华润紫竹入选2021年度国家级绿色工厂[58] - 2021年2月,华润双鹤增资收购浙江湃肽生物33.33%股权[91] - 2021年7月,华润博雅生物6933.1978万股非限售流通股转让给华润医药控股,表决权委托生效[92] - 2021年11月,华润医药控股完成收购华润博雅生物7830.8575万股股份,交易完成后持股28.86%,持有40.01%表决权[92] - 华润博雅生物2021年12月获山西省卫健委批准在阳城县设置单采血浆站[92] - 2021年7月,华润医药完成向华润医药控股转让69331978股博雅生物非受限流通股,委托投票权生效;11月,华润医药控股完成收购博雅生物向其发行的78308575股,交易完成后,集团共持有博雅生物147640553股,占总股本约28.86%,拥有40.01%投票权,成为控股股东[93] - 2021年7月,集团宣布收购永泰生物51458400股,占已发行股本10%,交易完成后成为主要股东之一,完成细胞免疫治疗领域战略布局[94][95] - 2021年9月,江中制药通过公开摘牌及增资方式取得海斯制药51%股权,海斯制药从事化学药研制,江中制药将助力其拓展OTC渠道资源[96] - 2021年6月,华润三九子公司收到示踪用盐酸米托蒽醌注射液《药品注册证书》,属二类新药;报告期内发布999蒲地蓝消炎片等产品,优化业务布局[98] - 2021年3月华润三九与日本龙角散签订战略合作协定,负责其免水润颗粒产品在中国市场推广及销售[99][100] - 华润江中围绕江中草珊瑚含片重新唤醒品牌认知,对多維元素片进行全方位焕新升级[99][101] - 华润江中发布“以食为药”
华润医药(03320) - 2021 - 中期财报
2021-09-17 08:36
公司业务基本情况 - 公司生产超560种药品,产品涵盖化学药品、中药、生物制剂以及营养保健品[5][6] - 公司拥有研发人员超1200名,有3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和17个省市认证研究中心[5][8] - 公司全国性分销网络由171个物流中心构成,覆盖中国28个省、直辖市及自治区[5][7] - 公司分销网络客户数量近11万家,包括二、三级医院8771家,基层医疗机 构客户近6万家[5][7] - 公司经营846家零售药房,以“华润堂”和“德信行”等品牌运营[5][7] 公司人员变动 - 李向明于2021年9月7日辞任执行董事及副主席[10][11] - 陶然于2021年9月7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及副总裁[10][11] - 林国龙、谈英于2021年9月7日获委任为非执行董事[10][12] - 余忠良、郭巍于2021年9月7日辞任非执行董事[10][12] - 侯博、青美平措于2021年3月26日获委任为非执行董事[10][12] - 林国龙于2021年9月7日获委任为薪酬委员会成员[15] - 郭巍于2021年9月7日辞任薪酬委员会成员[15] - 李向明于2021年9月7日辞任执行委员会成员[15] - 陶然于2021年9月7日获委任为执行委员会成员[15] 公司上市信息 - 公司股份代号为3320[17] - 华润双鹤股份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股份代号为600062[20] - 华润三九股份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股份代号为000999[21] - 东阿阿胶股份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股份代号为000423[21] - 江中药业股份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股份代号为600750[21] 公司组织章程 - 公司组织章程细则于2016年6月20日经特别决议案采纳[20] 宏观经济与行业环境 - 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2.7%,二季度同比增长7.9%,环比增长1.3%,两年平均增长5.5%,比一季度加快0.5个百分点[24][25] - 2021年1 - 5月医药制造业收入同比增长27.6%,利润总额同比增长83.3%,预计全年同比增长约8.2%[24][25] - 2021年上半年15款国产创新药获批,国内生物医药领域并购及合资事件超22起,融资事件超150起,总融资金额超400亿元[24][27] - 经过五轮集采,国家药品带量采购步入常态化和制度化阶段,2021年江苏、山西、安徽等多省及多个采购联盟启动带量采购[24][26] - 中央和地方政府发布多项政策鼓励中药发展,强化质量管理,支持创新研发,鼓励医疗机构中药制剂发展[28] - 数字化工具覆盖诊疗全流程主要应用场景,越来越多药企通过线上线下营销结合构建以患者为中心的创新解决方案[28][29] - 未来医药行业机遇与挑战并存,百姓医药健康需求增长带来市场空间,多重因素对药企竞争力提出更高要求[29][30] - 差异化发展、高质量创新是药企在竞争中胜出的关键要素,大量竞争力不足企业将退出市场促进行业整合和集中度提升[29][30]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 - 2021年上半年公司总收益达1144.876亿港元,较2020年上半年增长28.1%,按人民币口径增长17.9%[31][32] - 2021年上半年公司毛利174.651亿港元,较2020年上半年增长17.5%,按人民币口径增长8.1%,整体毛利率为15.3%,较2020年上半年下降1.3个百分点[31][33] - 2021年上半年公司净利润40.945亿港元,较2020年上半年增长12.2%,按人民币口径增长3.3%,剔除2020年防疫物资出口业务影响,同比增长47.5%,按人民币口径增长35.7%[31][33] - 2021年上半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24.381亿港元,较2020年上半年减少5.4%,按人民币口径减少12.9%,每股基本盈利为0.39港元(2020年上半年为0.41港元)[34] - 2021年6月30日,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港币17,000.2百万元,主要以人民币及港币计值[121][122] - 2021年6月30日,人民币及港币计值的银行借款分别占公司银行借款总额约80.7%及19.3%[121][122] - 2021年6月30日,银行借款总额中约97.2%将在一年内到期[121][122] - 2021年6月30日,公司流动比率为1.2:1,与2020年12月31日持平[121] - 2021年6月30日,公司净负债权益比率为62.1%,高于2020年12月31日的52.6%[121] - 2021年上半年,公司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港币1,347.9百万元,2020年上半年为所得现金净额港币11.1百万元[121] - 2021年上半年,公司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港币3,393.9百万元,2020年上半年为港币3,855.9百万元[121] - 截至2021年6月30日,集团流动比率为1.2:1,与2020年12月31日持平;资产负债率为62.1%,高于2020年12月31日的52.6%[123] - 2021年上半年,集团经营活动净现金使用量为13.479亿港元,2020年上半年为净流入1110万港元;投资活动净现金使用量为33.939亿港元,低于2020年上半年的38.559亿港元;融资活动净现金流入为102.484亿港元,高于2020年上半年的47.42亿港元[123] - 截至2021年6月30日,集团借款总额为571.04亿港元,高于2020年12月31日的362.493亿港元;其中质押借款为6010万港元,占比0.1%,低于2020年12月31日的1.011亿港元和0.3%[125][129] - 截至2021年6月30日,集团若干贸易应收账款及应收票据账面净值总额为1150万港元,低于2020年12月31日的1.125亿港元,已予以抵押[125][129] - 2021年上半年,集团资本支出为11.642亿港元,低于2020年上半年的12.028亿港元,主要用于拓展及升级生产设备、发展分销网络及升级物流系统[127][132] - 2021年上半年收益为114,487,606千港元,2020年同期为89,387,142千港元[168] - 2021年上半年毛利为17,465,071千港元,2020年同期为14,866,822千港元[168] - 2021年上半年除税前溢利为5,166,018千港元,2020年同期为4,489,640千港元[168] - 2021年上半年期内溢利为4,094,499千港元,2020年同期为3,647,812千港元[168] - 2021年上半年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2,438,106千港元,2020年同期为2,577,194千港元[168] - 2021年上半年基本及摊薄每股盈利为0.39港元,2020年同期为0.41港元[168] - 期内溢利未经审核为4094499000港元,上一时期为3647812000港元[171] - 期内其他全面收益(亏损)未经审核为920328000港元,上一时期为 - 1382386000港元[171] - 期内全面收益总额未经审核为920328000港元,上一时期为 - 1382386000港元[171] - 非流动资产总额未经审核为63398168000港元,经审核为62262903000港元[174] - 流动资产总额未经审核为170603189000港元,经审核为147108857000港元[174] - 流动负债总额未经审核为140509990000港元,经审核为122619655000港元[174] - 流动资产净值未经审核为30093199000港元,经审核为24489202000港元[174] - 非流动负债总额未经审核为9220817000港元,经审核为6722661000港元[176] - 资产净值未经审核为84270550000港元,经审核为80029444000港元[176] - 总权益未经审核为84270550000港元,经审核为80029444000港元[176] - 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期内溢利4094499千港元,期内全面收益总额5014827千港元[182] - 截至2021年6月30日,综合储备为21420723000港元,2020年12月31日为19228537000港元[182][183] - 2020年1月1日,公司股本为27241289千港元,资本储备为 - 6642696千港元[185] - 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期内溢利3647812千港元,期内全面收益总额2265426千港元[185] - 2020年,公司按现金代价9522940港元于香港联交所购回1996000股股份[185][186] - 截至2020年6月30日,集团有6282510461股已发行缴足普通股[186] - 2020年2月,公司附属公司东阿阿胶股份有限公司购回其0.60%的股份[186] - 2021年1月1日,公司股本为27241289千港元,部分储备数据为:资本储备 - 6657764千港元,法定盈余储备150883千港元等[182] - 2021年6月30日,公司部分储备数据较年初有变化,如汇兑波动储备从486376千港元变为1023221千港元[182] - 2021年上半年,公司派付2020年末期股息753902千港元,向非控股股东宣派股息666144千港元[182] - 公司除税前溢利为5166018千港元,上一时期为4489640千港元[189] - 融资成本为1472035千港元,上一时期为1554707千港元[189] - 分占联营公司及合营企业损益为 - 142726千港元,上一时期为 - 75370千港元[189] - 存货增加2464838千港元,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增加11896867千港元[191] - 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增加6890410千港元,上一时期减少1335595千港元[191] - 经营活动所用现金流量净额为 - 1347949千港元,上一时期所得为11087千港元[191] - 出售其他流动金融资产所得款项为11738463千港元,上一时期为22372388千港元[193] - 购买其他金融资产为12341875千港元,上一时期为26202776千港元[193] - 投资活动所用现金流量净额为 - 3393897千港元,上一时期为 - 3855895千港元[193] - 已收利息为118168千港元,上一时期为279750千港元[193] - 银行借款所得款项为49043229千港元,上一时期为46414109千港元[195] - 短期融资券所得款项本期为0,上一时期为4398137千港元[195] - 非控股权益注资为 - 8216018千港元,上一时期为 - 5378236千港元[195] - 偿还银行借款为 - 31477137千港元,上一时期为 - 37685044千港元[195] - 支付收购代价为 - 44000千港元,上一时期为0[195] - 融资活动所得现金流量净额为10248353千港元,上一时期为4742034千港元[195]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加净额为5506507千港元,上一时期为897226千港元[195] - 一月一日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1231497千港元,上一时期为12548141千港元[195] - 六月三十日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7001013千港元,上一时期为13725049千港元[195] 制药业务数据 - 2021年上半年制药业务实现分部收益187.961亿港元,较2020年上半年增长35.2%,按人民币口径增长24.5%[39][40] - 2021年上半年公司生产超560种产品,近300种进入国家医保目录,129个在基药目录内[39][41] - 公司制药业务与超十万家医疗机构保持长期密切业务合作[39][41] - 2021年上半年制药业务毛利率为59.3%,较上年同期下降2.0个百分点[39][42] - 制药业务通过内涵发展与外延并购拓展业务布局,强化研发创新,开展国际合作,拥抱数智化[37][38] - 报告期内制药业务处方药收益
华润医药(03320) - 2020 - 年度财报
2021-04-27 08:30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成立于2007年,2016年10月在香港完成全球发售,是中国前五大医药制造商兼前三大医药产品分销商(按收益)[5][6] - 公司生产超560种药品,产品涵盖化学药品、中药、生物制剂以及营养保健品[5][7] - 公司拥有“999”“东阿阿胶”“双鹤”“紫竹”“江中”等知名品牌[5][7] - 公司有3个获国家认证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获国家认证的企业技术中心,研发人员超1200名[5][7] - 公司经营由176个物流中心构成的全国性分销网络,覆盖中国28个省、直辖市及自治区[5][8] - 公司客户数量超11万家,包括二、三级医院8003家,基层医疗机 构客户近7万家[5][8] - 公司经营862家零售药房,品牌包括“华润堂”和“德信行”[5][8] - 公司股份代号为3320[12] - 华润双鹤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股份代号为600062[17] - 华润医疗控股有限公司股份代号为1515[19] - 华润三九医药股份有限公司股份代号为000999[19] - 华润医药商业集团有限公司于2000年12月27日根据中国法律注册成立[19] - 公司组织章程细则于2016年6月20日经特别决议案采纳(经不时修订)[15] - 东阿阿胶股份有限公司股份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股份代号为000423[21] - 江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股份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股份代号为600750[22] 公司股权结构 - 华润股份持有珠海华润银行约70.28%权益[15] - 华润股份间接持有华润租赁60%权益[17] - 华润集团持有华润医疗36.58%权益[19] - 华润股份通过华润金控投资有限公司间接持有华润深国投信托51%权益[19] 公司人员变动 - 王守业和吕睿智于2021年3月26日辞去非执行董事职务[10] - 侯博和青美平措于2021年3月26日获委任为非执行董事[10] - 吕睿智于2021年3月26日辞去审计委员会职务,青美平措于同日获委任[10] 报告期相关信息 - 报告期为截至2020年12月31日止财政年度[23] - 2020年中国全年GDP首次突破人民币100万亿元[26][27] - 2020年是集团“十三五”规划实施的收官之年[28][30]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总收益港币200,423.0百万元,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港币3,297.1百万元,以人民币口径较2019年度同比增长3.8%,剔除一次性项目影响同比稳健增长18.9%[32][33] - 2020年度公司研发支出共计港币1,497.9百万元,以人民币口径同比增长3.9%[32][33] - 2020年公司收益2004.23亿港元,其中工业292.9亿港元、分销1644.41亿港元、零售64.67亿港元、其他2.25亿港元[72] - 2020年公司毛利322.94亿港元,毛利率16.1%[72] - 2020年公司年内利润53.24亿港元,公司拥有人应占利润32.97亿港元[72]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公司非流动资产622.63亿港元,流动资产1471.09亿港元,总资产2093.72亿港元[72]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公司非流动负债67.23亿港元,流动负债1226.2亿港元,总负债1293.43亿港元[72] - 2020年公司净利率1.6%,净负债/总股权52.6%,流动比率1.2[72] - 2020年公司总收益达港币200,423.0百万元,较2019年的港币204,453.9百万元减少2.0%(人民币口径减少1.2%)[81][82] - 2020年公司毛利为港币32,293.9百万元,较2019年的港币34,017.7百万元减少5.1%(人民币口径减少4.2%)[81][83] - 2020年整体毛利率为16.1%,较2019年的16.6%下降0.5个百分点[81][83] - 2020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港币3,297.1百万元,较2019年的港币3,286.4百万元增加0.3%(人民币口径增加3.8%)[81][84] - 剔除一次性项目影响,2020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同比增加16.0%(人民币口径增加18.9%)[81][84] - 2020年每股基本盈利为港币0.52元,与2019年持平[81][84] - 董事会建议派付2020年末期股息每股港币0.12元[81][84] - 2020年12月31日,公司银行结余及现金为港币11,231.5百万元,2019年为港币12,524.0百万元[150][153] - 2020年12月31日,人民币及港币计值的银行借款分别占公司银行借款总额约87.5%(2019年:95.8%)及12.5%(2019年:4.2%)[154][155] - 2020年12月31日的银行借款总额中,约97.8%(2019年:88.5%)将在一年内到期[154][155] - 2020年12月31日,公司流动比率为1.2:1,与2019年持平[154][155] - 2020年12月31日,公司资产负债率为52.6%,2019年为56.9%[154][155] - 2020年,公司来自经营活动的现金净额为港币8,206.3百万元,2019年为港币8,140.9百万元[154][156] - 2020年公司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港币2,254.6百万元,2019年投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港币1,008.8百万元[154][156] - 2020年,公司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港币6,414.5百万元,2019年为港币13,009.9百万元[154][156] - 2020年12月31日,公司借款总额为港币36,249.3百万元,2019年为港币31,065.7百万元[154][157] - 2020年12月31日,公司质押借款为港币101.1百万元,占借款总额0.3%,2019年分别为港币161.1百万元和0.5%[154][157] - 2020年集团资本支出为27.589亿港元,2019年为34.02亿港元[159][160] - 2020年12月31日集团在中国及香港雇佣约64000名员工,2019年12月31日为67000名[159][161] 公司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制药业务 - 报告期内,公司制药业务实现分部收益港币32,206.8百万元,较2019年下降4.7%,按人民币口径同比下降3.5%[87][89][91] - 2020年全年生产超560种产品,近300种进入国家医保目录,131个在基药目录内[91][92] - 报告期内,公司制药业务毛利率为60.5%,较上年同期下降2.7个百分点[92][93] - 报告期内,处方药收益港币15,709.9百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3.8%,按人民币口径同比下降12.9%[95][97] - 报告期内,自我诊疗(CHC)业务收益港币14,646.3百万元,较上年同期上升10.6%,按人民币口径同比上升11.7%[95][97] - 报告期内,生物药业务收益港币158.5百万元[95][97] - 2020年,化药、中药、生物药、其他产品贡献的制药业务销售收益占比分别为45.9%、45.0%、0.5%、8.6%[95][97] 医药分销业务 - 报告期内,集团医药分销业务实现分部收益港币168,832.1百万元,较2019年减少1.1%,按人民币口径减少0.5%[110] - 2020年分销业务毛利率为7.1%,较上年同期上升0.2个百分点,得益于高毛利率器械业务收入增长[110] - 报告期内,集团工商业板块向全国疫区供应防疫药品与医疗器械金额超人民币120亿元[111][112] - 报告期内,华润医药商业完成防疫物资出口金额超人民币24亿元[111][112] - “互联网医院+处方流转平台”项目在多省份落地,“润小医”平台上线[113][114] - 华润医药商业与山东医保大健康集团、微医集团签署协议,建立“互联网医药联合体”[113][114] - B2B在线平台“润药商城”业务覆盖24个省份,报告期内在线交易额近人民币250亿元,同比增长12%[113][114] - 2020年集团成立供应链管理中心,承接供应商细分业务项目十余个[113] - 2020年集团获得吉利德、罗氏制药等企业多个重磅产品总经销权和战略经销权[113] - 2020年公司器械分销业务收益近200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超40%[116][117] - 报告期末公司医药分销网络覆盖全国28个省、直辖市及自治区,客户超11万家,含二、三级医院8003家,基层医疗机构近7万家,新增约2.2万家[116][118] - 报告期末公司分销业务有物流中心176个,华润医药商业第三方物流业务收益同比增长近40%[116][119] - 报告期内公司新引进14个产品进口总经销权,进口业务收入超100亿元[120][121] 医药零售业务 - 报告期内公司医药零售业务收益64.669亿港元,较2019年同比增加0.1%(人民币口径同比增3.4%)[120][123] - 2020年公司DTP业务收益约38亿元,同比增长约9.4%[120][123] - 零售业务毛利率为10.3%,较上年同期下降2.2个百分点[120][123]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公司有862家自营零售药房,其中DTP专业药店194家,覆盖中国93个城市、21个省份[125][126] - 报告期内,线上C端交易额同比增长达35倍[125][127] 公司业务发展动态 - 1月2日,华润三九收购澳诺(中国)制药有限公司100%股权[39] - 1月31日,华润湖北医药有限公司将价值约人民币300万元的药械物资配送至武汉火神山医院[39] - 2月5日,公司的1类创新药NIP292获美国FDA授予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孤儿药资格[40] - 3月29日,华润医药商业第一批防疫物资运抵爱尔兰,此后14周累计运送4,000吨、8,600万件个人防护用品[41] - 4月22日,华润双鹤儿科领域新产品斐童®举行线上全国上市会[42] - 4月24日,东阿阿胶推出自主创新产品「小金条阿胶粉」[43] - 5月9日,华润江中集团推出胃肠领域新产品「江中利活益生菌」[44] - 华润生物“瑞通立”获深静脉血栓新适应症《药物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急性脑卒中和急性肺栓塞新适应症研究处临床II期阶段[45] - 华润医药商业、浙江英特集团、浙江亿保医药签署商业健康保险全国集采项目战略合作协定[45][46] - 华润三九与诺和诺德将在中国大陆推广重组人生长激素注射液诺泽®,合作于2020年8月1日生效[47] - 东阿阿胶与华润三九推出双品牌“阿胶珠”饮片[48] - 华润双鹤四个仿制药在第三批全国药品集中采购中选[48] - 华润医药集团工业品牌联动润药商城“9.15”活动,交易额逾1亿元,同比增长超20%[50][51] - 华润医药控股预计交易完成后持有博雅生物30.00%股份及10.97%股份对应表决权[52] - 华润三九子公司获注射用头孢比罗酯钠《药品注册证书》,为国内首个批准注册的第五代头孢抗生素[53] - 华润医药商业集团与微医集团签约发起医药供应链和互联网医疗科技合资平台[53][54] - 华润双鹤收购东营天东制药38.75%股权,此前华润医药产业投资基金已取得31.25%股权[55][56] - 华润江中集团“中药制造现代化-固体制剂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项目”获2020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57] - 华润双鹤、江中药业获2019 - 2020年度沪市上市公司信息披露A级评价,华润双鹤连续5年获此评价[57] - 华润三九登深圳特区40周年“最受尊敬40家上市公司及人物”榜单,入选《第一财经日报》“40年40佳”荣耀榜[57] - 华润三九和华润双鹤获“第14届中国上市公司价值评选”“中国主板上市公司价值百强”奖[58][59] - 华润医药登“2019年度中国医药工业百强系列榜单”第4位,华润双鹤在2019年度中国化药企业TOP100排第15名,华润三九在2019年度中国中药企业TOP100排第3名,东阿阿胶、华润江中集团分列第22名和第25名[60] - 华润医药在“2020中国医药行业企业集团”排第3位,华润双鹤、华润赛科药业、华润紫竹在“2020中国化学制药行业工业企业综合实力百强”分别排第13位、57位、79位[61] - 华润三九再次上榜BrandZ2020“最具价值中国品牌100强”,品牌价值较上年增长13%[62] - 华润双鹤、华润三九入选国家第五批绿色制造名单[62] - 华润江中集团《中药生产能源管理质量提升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获中国质量协会质量技术奖二等奖[63][64] -
华润医药(03320) - 2020 - 中期财报
2020-09-18 08:30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是中国领先的综合医药公司,成立于2007年,是中国前五大医药制造商兼前三大医药产品分销商(按收益)[7][8] - 公司于2016年10月在香港成功完成全球发售,已被纳入多项资本市场指数[7][8] - 公司董事会主席及非执行董事为王春城先生,首席执行官为韩跃伟先生[12][14] - 公司审计委员会主席为盛慕娴女士[13][15] - 公司提名委员会主席为王春城先生[13][16] - 公司薪酬委员会主席为郭键勋先生[14][17] - 公司股份代号为3320[22] - 华润双鹤股份代号为600062[26] - 华润三九股份代号为000999[27] - 东阿阿胶股份代号为000423[27] - 江中药业股份代号为600750[29] - 报告期间为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6个月[29] - 《证券及期货条例》为香港法例第571章(经不时修订)[29] - 公司于2016年10月28日起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上市,主要从事医药及保健品的制造、分销及零售[179][181] 公司业务布局 - 公司制造业务生产超540种药品,产品涵盖化学药品、中药等,覆盖多个治疗领域[9] - 公司拥有“999”“东阿阿胶”等多个驰名品牌[9] - 公司经营的全国性分销网络由178个物流中心构成,覆盖中国28个省、直辖市及自治区[9][10] - 公司经营中国最大零售药房网络之一,以“华润堂”等品牌经营超850家零售药房[9][10] 公司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0年上半年公司总收益达港币89,387.1百万元,较2019年上半年减少12.3%,按人民币口径减少8.1%[32][33] - 2020年上半年公司实现毛利港币14,866.8百万元,较2019年上半年减少14.7%,按人民币口径减少10.7%[32][34] - 2020年上半年整体毛利率为16.6%,较2019年上半年下降0.5个百分点[32][34] - 2020年上半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25.772亿港元,较2019年上半年的30.354亿港元减少15.1%(人民币口径同比减少11.1%),剔除一次性项目影响后同比增长7.9%(人民币口径同比增长13.0%)[37][38] - 2020年上半年每股基本盈利为0.41港元,2019年上半年为0.48港元[37][38] - 2020年6月30日,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33.845亿港元,主要以人民币及港元计值[97][98] - 2020年6月30日,人民币及港元计值的银行借款分别占公司银行借款总额约92.2%及7.8%,约97.2%的银行借款将在一年内到期[97][98] - 2020年6月30日,公司流动比率为1.2:1,与2019年12月31日持平;净负债权益比率为54.4%,高于2019年12月31日的38.1%[97][99] - 2020年上半年,公司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1110万港元,2019年上半年为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34.929亿港元;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38.559亿港元,2019年上半年为投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13.76亿港元;融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47.42亿港元,2019年上半年为3061万港元[97][99] - 2020年6月30日,公司借款总额为415.953亿港元,高于2019年12月31日的310.657亿港元;其中2.455亿港元已质押,占借款总额的0.6%,高于2019年12月31日的0.5%[101] - 2020年6月30日,公司账面价值总额为3396万港元的若干贸易应收账款及应收票据已抵押,2019年12月31日为9400万港元[101] - 2020年6月30日,公司无重大或然负债,与2019年12月31日情况相同[102] - 2020年上半年,公司资本支出为12.028亿港元,高于2019年上半年的9.635亿港元,主要用于拓展及升级生产设备、发展分销网络及升级物流系统[103] - 2019年集团其他收入为18.86亿港元,2018年为15.923亿港元;其中2019年利息收入6.362亿港元、服务费收入5.723亿港元、政府补助收入4.579亿港元、股息收入0.08亿港元、其他2.116亿港元;2018年利息收入4.537亿港元、服务费收入6.638亿港元、政府补助收入3.482亿港元、股息收入0.022亿港元、其他1.244亿港元[108][110] - 董事会决议不宣派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2019年上半年亦无[114][115] - 公司收益为89,387,142千港元,销售成本为74,520,320千港元,毛利为14,866,822千港元[152] - 公司期内溢利为3,647,812千港元,去年同期为4,683,287千港元[152][154] - 公司本公司普通股权益持有人应占每股盈利基本及摊薄为0.41港元,去年同期为0.48港元[152] - 公司其他全面亏损为1,382,386千港元,去年同期为423,965千港元[154] - 公司期内全面收益总额为2,265,426千港元,去年同期为4,259,322千港元[154] - 公司非流动资产总额为58,398,353千港元,去年同期为57,082,397千港元[157] - 公司流动资产总额为138,771,384千港元,去年同期为132,942,616千港元[157] - 公司流动负债总额为115,768,669千港元,去年同期为106,671,669千港元[157] - 公司流动资产净值为23,002,715千港元,去年同期为26,270,947千港元[157] - 公司总资产减流动负债为81,401,068千港元,去年同期为83,353,344千港元[157] - 2020年6月30日非流动负债总额为10,954,985千港元,2019年为13,771,523千港元[159] - 2020年6月30日资产净值为70,446,083千港元,2019年为69,581,821千港元[159] - 2020年上半年期内溢利为2,577,194千港元,非控股权益溢利为1,070,618千港元[162] - 2020年上半年换算海外业务产生的汇兑差额为亏损778,396千港元,非控股权益亏损603,990千港元[162] - 2020年上半年全面收益总额为1,798,798千港元,非控股权益为466,628千港元[162] - 2020年上半年非控股权益注资9,224千港元[162] - 2020年上半年公司购回股份代价为9,522,940港元,注销1,996,000股股份[163] - 截至2020年6月30日,集团有6,282,510,461股已发行缴足普通股,2019年12月31日为6,284,506,461股[163] - 2020年2月,附属公司东阿阿胶购回其0.60%的股份[164] - 2020年6月30日综合储备为14,548,554千港元,2019年12月31日为13,470,059千港元[162] - 2019年1月1日公司总权益为60,457,715,000港元[166] - 2019年上半年公司期内溢利为3,035,370,000港元,期内全面收益总额为2,960,222,000港元[166] - 2019年上半年非控股权益注资111,185,000港元,收购附属公司6,104,197,000港元[166] - 2019年6月30日公司总权益为68,792,792,000港元[166] - 2019年上半年公司收购本公司附属公司本元正阳基因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额外35.4%股权及东阿阿胶股份有限公司额外0.74%股权,东阿阿胶购回0.56%股份,导致公司资本储备减少171,981,000港元,非控股权益减少218,721,000港元[166][167] - 2020年上半年除税前溢利为4,489,640,000港元,2019年同期为5,808,098,000港元[170] - 2020年上半年融资成本为1,554,707,000港元,2019年同期为1,716,655,000港元[170] - 2020年上半年经营所得现金流量净额为11,087,000港元,2019年同期为 - 3,492,910,000港元[172] - 2020年上半年存货增加2,293,472,000港元,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增加3,694,642,000港元[172] - 2020年上半年已付所得税为892,967,000港元,2019年同期为1,113,568,000港元[172] - 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出售其他流动金融资产所得款项为22,372,388千港元,上年同期为22,533,288千港元[174] - 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出售一间附属公司所得款项为872,785千港元,上年同期为289,077千港元[174] - 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投资活动所用现金流量净额为3,855,895千港元,上年同期所得现金流量净额为1,375,987千港元[174] - 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银行借款及发行债券等所得款项为46,414,109千港元,上年同期为34,757,271千港元[176] - 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偿还银行借款及应付债券等款项为37,685,044千港元,上年同期为29,735,113千港元[176] - 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融资活动所得现金流量净额为4,742,034千港元,上年同期为306,060千港元[176] - 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加净额为897,226千港元,上年同期减少净额为1,810,863千港元[176] - 截至2020年1月1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2,548,141千港元,上年同期为16,633,301千港元[176] - 截至2020年6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3,725,049千港元,上年同期为14,817,726千港元[176] - 上一期间计入其他收入的利息收入减少3.26102亿港元[199] - 上一期间融资成本净额减少3.26102亿港元[199] 制药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0年上半年制药业务实现分部收益138.997亿港元,较2019年上半年下降20.0%,人民币口径同比下降16.2%[37][39] - 2020年上半年生产超540种产品,其中300种进入国家医保目录,143个在基药目录内[37][40] - 报告期内处方药收益为67.834亿港元,较上年同期下降24.8%(人民币口径同比下降21.2%)[41][42] - 报告期内自我诊疗业务收益为62.128亿港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4.5%(人民币口径同比下降10.4%)[41][42] - 报告期内生物药业务收益为8310万港元[41][42] - 2020年上半年化药、中药、生物药、其他产品贡献的制药业务销售收益占比分别为49.6%、41.0%、0.6%以及8.8%[41][42] - 报告期内制药业务毛利率为61.3%,较上年同期下降2.4个百分点[41][43] - 华润双鹤旗下公司于2020年4月23日上市儿科新产品「斐童®」[45] - 2020年1月,华润三九以14.2亿元完成收购澳诺(中国)制药有限公司100%股权[51] - 报告期内,华润三九联合投资增资润生药业有限公司,增资后共持有其18.09%股权[51] - 报告期内,华润医药产业投资基金对东营天东制药有限公司增资2.5亿元,取得其31.25%股权[51] - 2020年4月23日,华润双鹤利民药业(济南)有限公司在儿科领域推出新产品“Fetoca®”[48] - 2020年4月24日,东阿阿胶推出“小金条阿胶粉”,应用的两项核心专利技术获中国专利优秀奖[50] - 2020年5月9日,华润江中集团推出“江中利活益生菌”,有助于加强胃肠日常用药领域多品类发展[49] - 2020年6月14日,东阿阿胶联手怡亚通推出“东阿阿胶•燕奴娇”燕窝品牌[50] - 报告期内公司旗下签约国际合作项目11个[52][53] - 报告期内,公司
华润医药(03320) - 2019 - 年度财报
2020-04-24 09:13
公司概况 - 公司是中国领先综合医药公司,为中国前五大医药制造商和前三大医药产品分销商(按收益)[5][6] - 公司生产超540种药品,产品涵盖化学药、中药、生物制剂及营养保健品[5][7] - 公司拥有全国性分销网络,由178个物流中心构成,覆盖中国28个省、直辖市及自治区[5][8] - 公司经营超850家零售药房,以“华润堂”和“德信行”等品牌运营[5][8] - 公司股份代号为3320[18] - 华润股份持有珠海华润银行约70.28%权益[20] - 华润双鹤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股份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股份代号为600062[20] - 公司注册办事处、总办事处及香港主要营业地点均位于香港湾仔港湾道26号华润大厦41楼[17][18] - 华润股份间接持有华润租赁60%权益[21] - 华润股份持有华润深国投信托51%权益[22] 管理层变动 - 傅育宁于2019年3月21日辞任公司主席及非执行董事[9] - 王春城于2019年3月21日获委任为董事会主席,10月22日不再担任首席执行官,调任非执行董事并继续出任董事会主席[9] - 韩跃伟于2019年10月22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及首席执行官[9] - 李向明于2019年5月29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12月2日获委任为公司副主席[9] - 翁菁雯于2019年7月5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首席财务官及副总裁,李国辉同日辞任[9] - 邱华伟于2019年5月29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10月22日辞任[9] - 王春城于2019年10月22日辞任执行委员会主席、授权代表等职务[16][17] - 韩跃伟于2019年10月22日获委任执行委员会主席、授权代表等职务[16][17] - 李向明于2019年5月29日获委任执行委员会成员[17] - 邱华伟于2019年5月29日获委任执行委员会成员,于2019年10月22日辞任[17] - 翁菁雯于2019年7月5日获委任执行委员会成员、授权代表[16][17] - 李国辉于2019年7月5日辞任执行委员会成员、授权代表[16][17] 报告期相关 - 报告期为截至2019年12月31日止财政年度[23]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19年公司实现总收益港币204,453.9百万元,较上年度增加7.8%(以人民币口径实现同比增长12.6%)[27][29] - 2019年公司实现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港币3,286.4百万元,较2018年度下降17.4%(以人民币口径同比下降13.7%)[27][29] - 2019年公司总收益为20.4454亿港元,2018年为18.9689亿港元[78] - 2019年公司毛利为3.4018亿港元,2018年为3.4930亿港元[78] - 2019年公司年内利润为5098万港元,2018年为7572万港元[78] - 2019年公司毛利率为16.6%,净利率为1.6%,净负债/总股权为38.1%,流动比率为1.2[78] - 2019年公司年度总收益达港币204,453.9百万元,较2018年增加7.8%,以人民币口径较上年同期增加12.6%[94] - 2019年公司总营收为2044.539亿港元,较2018年的1896.891亿港元增长7.8%,按人民币口径同比增长12.6%[96] - 报告期内公司毛利为340.177亿港元,较2018年的349.304亿港元减少2.6%,按人民币口径同比增加1.7%;整体毛利率为16.6%,较2018年的18.4%下降1.8个百分点[100][101] - 报告期内公司净利润为50.978亿港元,较2018年的75.723亿港元减少32.7%,按人民币口径同比减少29.7%;整体净利润率为2.5%,较2018年的4.0%下降1.5个百分点[100][102] - 2019年东阿阿胶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由2018年的盈利20.849亿元变为亏损4.439亿元[100][102] - 报告期内公司商誉减值共计7.226亿港元,剔除该影响后净利润为58.204亿港元[100][102] - 2019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32.864亿港元,较2018年的39.776亿港元下降17.4%,按人民币口径同比减少13.7%[100][103] - 2019年每股基本盈利为0.52港元(2018年为0.63港元),董事会建议派付末期股息每股0.11港元[100][103] - 2019年12月31日,公司银行结余及现金为125.24亿港元,2018年为166.333亿港元[171][172] - 2019年12月31日,人民币及港币计值的银行借款分别占银行借款总额约95.8%(2018年:77.0%)及4.2%(2018年:23.0%),88.5%(2018年:91.9%)将于一年内到期[171][172] - 2019年12月31日,公司流动比率为1.2:1,与2018年持平[171][173] - 2019年12月31日,公司资产负债率为38.1%,2018年为56.7%[171][173] - 2019年,公司经营活动现金净额为81.409亿港元,2018年为82.47亿港元;投资活动现金净额为10.088亿港元,2018年为-98.01亿港元;融资活动现金净额为-130.099亿港元,2018年为46.674亿港元[171][173] - 2019年12月31日,公司借款总额为310.657亿港元,2018年为406.645亿港元,其中质押借款为1.611亿港元,2018年为4.088亿港元,占借款总额0.5%(2018年:1.0%)[174] - 2019年,公司资本支出为34.02亿港元,2018年为26.141亿港元,主要用于拓展及升级生产设备等[174] - 2019年12月31日,公司在中国及香港雇佣约67000名员工,2018年为62000名[174]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制药业务 - 报告期内公司制药业务实现分部收益338.057亿港元,较2018年下降3.5%,按人民币口径同比增长0.8%,主要受东阿阿胶业绩下滑影响[104] - 2019年公司生产超540种产品,近300种进入国家医保目录,148个产品在基药目录内;销售规模过亿港元的产品有56个,过10亿港元的有5个[104] - 2019年化学药收益为164.943亿港元,同比增长5.8%,化药非处方药产品占比15.8%,收益为26.009亿港元[105][107] - 2019年中药收益为139.372亿港元,中药非处方药产品占比67.7%,收益为94.242亿港元,阿胶系列产品收益较2018年大幅降低[105][107] - 2019年生物药业务收益为2.173亿港元,同比增长27.6%[105][107] - 2019年营养保健品收益为9.44亿港元,同比增长20.4%[105][107] - 2019年化学药、中药、生物药、营养保健品贡献的制药业务销售收益占比分别为48.7%、41.2%、0.6%、2.8%[105][107] - 2019年非处方药产品收益为120.25亿港元,对集团制药业务销售收益占比为35.5%[105][107] - 报告期内,集团制药业务毛利率为63.2%,较2018年下降1.6个百分点[105][108] - 2019年东阿阿胶年度收入同比下降近59.7%至29.586亿元,毛利下降70.9%,毛利率下降18.3个百分点至47.7%[111][112] - 东阿阿胶2018年盈利20.849亿元,2019年亏损4.439亿元[111][112] - 报告期内,公司自我诊疗业务收益占制药业务比重为39.1%,达港币132.64亿元(人民币116.7亿元)[113] - 报告期内,公司的中药配方颗粒业务的收益及利润同比增速近30%,远高于行业平均增速[114][115] - 2019年华润双鹤按人民币口径实现总收益约人民币93.8亿元,年度增速达14.1%,超过行业平均增速,慢病和专科用药收益增速分别为15%和47%[116]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医药分销业务 - 2019年医药分销业务实现分部收益1706.913亿港元,较2018年增长9.9%,按人民币口径增长14.8%,高于行业平均增速[119][120] - 分销业务毛利率为6.9%,较2018年同比减少0.4个百分点[119][120] - 2019年与近100家产品通过一致性评价的药企合作,新增4个国家谈判品种合作,新增16个新上市I类创新药配送权[122][123][124] - 报告期内进口药品分销业务规模超100亿元,同比增长近40%,新增8个进口总经销产品,其中5个为创新药,新增6个肿瘤药慈善救助项目[124] - 报告期内器械分销业务实现年度收益137亿元,同比增长超50%,新增多个SPD项目,覆盖11个省市[124] - 2019年向医疗机构直销收益占分销业务收益比例增至约78%[125][126] - 截至2019年12月31日,医药分销网络覆盖28个省、直辖市及自治区,客户含约7000家二、三级医院(新增418家)、超47000家基层医疗机构、近55000家零售药房[125][126] - 报告期末分销业务拥有物流中心178个,广州物流仓是广东唯一获批的自有保税仓,有领先冷链物流管理系统和第三方物流资质[125] - 报告期内华润医药商业第三方物流业务同比超90%[125] - 截至报告期末,润药商城已在20个省上线,全年线上累计交易额超200亿元,累计活跃客户数超3万家[128][129]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医药零售业务 - 报告期内公司医药零售业务收益为64.628亿港元,同比增长18.5%,按人民币口径增长23.8%,销售规模位列行业第十位[128][131] - 零售业务毛利率为12.5%,较2018年下降2.1个百分点[128][131] - 2019年公司DTP专业药店实现总营收约35亿元,同比增长超45%[128][131] - 截至2019年12月31日,公司共有852家零售药房,其中DTP专业药店总数达175家,覆盖中国89个城市[132][134] 研发相关 - 报告期内研发总支出近14.357亿港元[136][137] - 报告期末有3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和17个省市认证研究中心,研发人员近800名[136][137] - 截至2019年12月31日,在研新品超150个,其中创新药在研项目67个[136][138] - 报告期内获专利授权101项,新申请专利91项,获各级政府奖项及课题资金支持11项[136][138] - 报告期内6个品种提交生产注册申请,4个产品获生产批件[136][138] - 2019年10月3日,一类创新药NIP292获美国FDA批准进行I期临床试验并获孤儿药认定资格[136][138] - 生物医药平台有3个上市产品,其中瑞通立纳入2019年国家医保目录并获批新适应症,正处临床II期研究[139][140] - 生物医药平台在研生物药14个,其中创新药8个,生物类似药6个[139][140] 行业环境相关 - 2019年全球经济增速仅2.3%,为10年来最低水平,2020年预计增速在2.5%左右[80][81] - 2019年中国GDP接近人民币百万元,同比增长6.1%[80][81] - 南方所预计2020年药品终端市场增速仅3%[80][82] - 2019年医药制造业营收增速约7.4%,同比下滑5.2个百分点,预计2020年营收增速约7.0%[80][82] - 截至2019年第三季度,医药流通行业营收增速8.8%[80][82] - 2019年零售药店规模增速回升,同比上升1.0个百分点至9.85%[80][82] - 中国非处方药(OTC)产品目前市场规模约为人民币2200亿元,同比增长超10%,约占药品市场终端的15%[113] - 2018年中药饮片在中国的市场规模约人民币2200亿元,其中,中药配方颗粒占比约8.4%,市场规模约人民币185亿元[114][115] - 2016年中国慢病支出约为人民币3.24万亿元,占卫生总费用的70%左右,预计2020年将提升至人民币5.5万亿元左右,2025年慢性病药物费用将超2500亿美元[116] 公司荣誉 - 5月22日,华润三九位列2019「
华润医药(03320) - 2019 - 中期财报
2019-09-19 08:39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成立于2007年,已发展成中国前五大医药制造商兼中国前三大医药产品分销商(按收益)[4][5] - 公司生产超540种药品,产品涵盖化学药品、中药、生物制剂以及营养保健品[4][6] - 公司拥有全国性分销网络,由185个物流中心构成,覆盖中国28个省、直辖市及自治区[4][7] - 公司经营超800家零售药房,以“华润堂”和“德信行”等品牌运营[4][7] - 公司股份代号为3320[15] - 华润双鹤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股份代号为600062,为公司非全资附属公司[19] - 华润三九医药股份有限公司股份代号为000999,为公司非全资附属公司[20] - 公司组织章程细则于2016年6月20日经特别决议案采纳(经不时修订)[19] - 公司注册办事处位于香港湾仔港湾道26号华润大厦41楼[14] - 公司总办事处及香港主要营业地点位于香港湾仔港湾道26号华润大厦41楼4104 - 05室[15] 公司管理层变动 - 傅育宁于2019年3月21日辞任董事会主席及提名委员会主席[8][10][11][13] - 王春城于2019年3月21日获委任为董事会主席及提名委员会主席[8][10][11][13] - 李向明和邱华伟于2019年5月29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8][11] - 陈荣于2019年5月29日辞任非执行董事及审计委员会成员[8][9][11][12] - 郭巍于2019年5月29日获委任为非执行董事及审计委员会成员[8][9][11][12] - 翁菁雯于2019年7月5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首席财务官及副总裁,李国辉同日辞任[8][11] - 陈荣先生于2019年5月29日辞任薪酬委员会委员,郭巍女士于同日获委任[14] - 翁菁雯女士于2019年7月5日获委任为企业管治委员会委员,李国辉先生于同日辞任[14] - 李向明先生和邱华伟先生于2019年5月29日获委任为执行委员会委员,翁菁雯女士于2019年7月5日获委任,李国辉先生于同日辞任[14] - 翁菁雯女士于2019年7月5日获委任为授权代表,李国辉先生于同日辞任[14] - 2019年1月1日至3月21日,董事会主席和首席执行官分别由傅育宁和王春城担任,3月21日后均由王春城担任[97] - 李向明和邱华伟于2019年5月29日起获委任为执行董事及执行委员会成员[99] - 翁菁雯于2019年7月5日起获委任为执行董事等多个职位,李国辉同日辞任相关职位[99] - 陈荣于2019年5月29日起辞任非执行董事等职位,郭巍同日获委任相关职位[99] 其他公司人员变动 - 盛慕嫻于2019年5月6日获委任为中国船舶(香港)航运营租赁有限公司多个职位[100] - 傅廷美于2019年7月2日起辞任中粮包装控股有限公司多个职位[100] - 2019年5月6日,SHING Mo Han Yvonne获任CSSC(香港)航运有限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等职[103] - 2019年7月2日起,FU Tingmei辞任中国包装集团控股有限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等职[103] 行业环境分析 - 2019年上半年中国GDP同比增长6.3%,经济延续总体平稳、稳中有进态势[25] - 医药健康产业改革深化,多项产业规划出台,医保控费更科学精细,“三医联动”改革加速行业竞争格局重构[25] - 供给端,国内药品审评审批制度与国际接轨,仿制药替代原研药趋势凸显,新药上市速度与数量大幅提升[25] - 流通端,“两票制”落地后医药流通市场整合加速,全国性医药流通企业竞争优势增强[25] - 市场终端,医联体、医共体建设推进,药品销售终端下沉趋势加快,“互联网 + 医疗健康”政策推动医药电商发展[25][26] - 支付端,国家医保局影响力增强,组织实施药品带量采购、医保目录调整等,推动产业结构优化[26] - 调整药品结构政策实施,重大疾病治疗用药迎利好,辅助用药监管力度加大[26] - 中国医药市场进入消费升级与产业升级新发展周期,行业面临政策多变、竞争加剧挑战[26]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19年上半年公司总收益为1019.23亿港元,较2018年上半年增加8.7%,按人民币口径增加15.7%[33] - 2019年上半年公司毛利为174.336亿港元,较2018年上半年增加3.3%,以人民币口径增加9.9%,整体毛利率为17.1%,较2018年下降0.9个百分点[33][34] - 2019年上半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30.354亿港元,较2018年上半年显著增长34.9%,以人民币口径增加43.6%,每股基本盈利为0.48港元[34][35] - 2019年上半年收益为101,922,961千港元,2018年同期为93,740,803千港元[127] - 2019年上半年毛利为17,433,583千港元,2018年同期为16,881,378千港元[127] - 2019年上半年除税前溢利为5,808,098千港元,2018年同期为5,110,462千港元[127] - 2019年上半年期内溢利为4,683,287千港元,2018年同期为4,062,783千港元[127] - 2019年上半年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3,035,370千港元,2018年同期为2,249,627千港元[127] - 2019年上半年基本及摊薄每股盈利为0.48港元,2018年同期为0.36港元[127] - 2019年上半年其他全面亏损为423,965千港元,2018年同期为708,715千港元[129] - 2019年上半年期内全面收益总额为4,259,322千港元,2018年同期为3,354,068千港元[129] - 2019年上半年本公司拥有人应占全面收益总额为2,960,222千港元,2018年同期为1,895,880千港元[129] - 2019年非流动资产总额为56,647,501千港元,2018年为47,884,422千港元,同比增长18.3%[131] - 2019年流动资产总额为142,453,564千港元,2018年为128,360,065千港元,同比增长11.0%[131] - 2019年流动负债总额为114,669,700千港元,2018年为103,358,369千港元,同比增长10.9%[131] - 2019年非流动负债总额为15,638,573千港元,2018年为12,357,059千港元,同比增长26.6%[133] - 2019年资产净值为68,792,792千港元,2018年为60,529,059千港元,同比增长13.7%[133] - 2019年期内溢利为3,035,370千港元,非控股权益溢利为1,647,917千港元,总计4,683,287千港元[138] - 2019年期内全面收益总额为4,259,322千港元[139] - 2019年非控股权益注资为111,185千港元[139] - 2019年收购附属公司金额为6,104,197千港元[139] - 2019年向非控股股东宣派股息为816,986千港元,支付股息为931,939千港元[139] - 2019年除税前溢利为5,808,098千港元,2018年为5,110,462千港元[145] - 2019年融资成本为1,716,655千港元,2018年为1,292,562千港元[145] - 2019年经营活动所用现金流量净额为(3,492,910)千港元,2018年为(3,349,674)千港元[145] - 2019年出售其他金融资产所得款项为22,533,288千港元,2018年为10,390,152千港元[147] - 2019年已收利息为336,820千港元,2018年为151,250千港元[147] - 2019年购买物业、厂房及设备为(786,762)千港元,2018年为(859,366)千港元[147] - 2019年收购附属公司为1,226,315千港元,2018年为(85,273)千港元[147] - 2019年出售附属公司,扣除税项为289,077千港元,2018年为0[147] - 2019年于联营公司的投资为(934,005)千港元,2018年为0[147] - 2019年投资活动所得现金流量净额为1,375,987千港元,2018年为(1,979,679)千港元[147] - 2019年银行及其他借款所得款项为34,757,271千港元,2018年为47,130,301千港元[149] - 2019年发行债券及短期融资券所得款项(含中间控股公司垫款)为2,912,485千港元,2018年无此项收入[149] - 2019年非控股权益注资为111,185千港元,2018年为101,888千港元[149] - 2019年偿还银行及其他借款为29,735,113千港元,2018年为38,082,139千港元[149] - 2019年偿还应付债券及短期融资券为3,470,370千港元,2018年为2,338,786千港元[149] - 2019年已付利息为1,761,832千港元,2018年为1,282,506千港元[149] - 2019年已付股息为816,986千港元,2018年为691,286千港元[149] - 2019年融资活动所得现金流量净额为306,060千港元,2018年为2,936,006千港元[149] - 2019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净额为1,810,863千港元,2018年为2,393,347千港元[149] - 2019年6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4,817,726千港元,2018年为11,660,529千港元[149] - 截至2019年6月30日,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48.176亿港元,主要为人民币、美元和港元[85] - 截至2019年6月30日,美元、人民币和港元计价的银行及其他借款分别占公司银行及其他借款总额的1.9%、77.8%和20.3%,固定利率和浮动利率银行借款分别占26.8%和73.2%,约92.8%的借款将在一年内到期[86] - 截至2019年6月30日,公司流动比率为1.2:1,与2018年12月31日持平[86] - 截至2019年6月30日,公司净负债权益比率为65.6%,2018年12月31日为56.7%[87][90] - 2019年上半年,公司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34.929亿港元,2018年上半年为33.497亿港元;投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13.76亿港元,2018年上半年为所用现金净额19.797亿港元;融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3.061亿港元,2018年上半年为29.36亿港元[87][90] - 截至2019年6月30日,公司借款总额为502.98亿港元,2018年12月31日为406.645亿港元,其中已质押借款为1.703亿港元,占借款总额的0.3%,2018年12月31日分别为4.088亿港元和1%[88][91] - 截至2019年6月30日,公司账面价值总额为11.732亿港元的贸易应收账款及应收票据已抵押,2018年12月31日为9.34亿港元[88][91] - 截至2019年6月30日,公司无重大或然负债,2018年12月31日也无[89][92] - 2019年上半年,公司资本支出为9.635亿港元,2018年上半年为12.053亿港元,主要用于拓展及升级生产设备、发展分销网络及升级物流系统[95] 制药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19年上半年制药业务实现分部收益173.668亿港元,较2018年上半年增长2.9%,以人民币口径增加9.5%[36][37] - 2019年上半年化学药品收益为84.63亿港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3%,以人民币口径增加12.0%[40][41] - 2019年上半年中药收益为74.867亿港元,同比基本持平,以人民币口径增长6.3%[40][41] - 2019年上半年生物药业务收益为1.058亿港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9.7%,以人民币口径增长27.3%[40][41] - 2019
华润医药(03320) - 2018 - 年度财报
2019-04-18 11:25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是中国领先综合医药公司,为中国第五大医药制造商和第三大医药产品分销商[7] - 公司生产超430种药品,产品涵盖化学药品、中药、生物制剂及营养保健品[7] - 公司拥有“三九”“东阿阿胶”“双鹤”“江中”“紫竹”等知名品牌[7] - 公司经营由170个物流中心构成的全国性分销网络,覆盖中国28个省、直辖市及自治区[7] - 公司经营超850家零售药房,品牌包括“华润堂”“医保全新”“礼安连锁”“同德堂”[7] - 公司注册办事处位于香港湾仔港湾道26号华润大厦41楼[15] - 华润股份持有华润银行约75.33%权益[19] - 华润股份间接持有华润租赁60%权益[20] - 公司股份代号为3320[16] - 华润双鹤股份代号为600062[20] - 华润医药商业于2000年12月27日根据中国法律注册成立[20] - 华润股份持有华润深国投信托有限公司51%权益[21] - 华润医药上市日期为2016年10月28日[22] - 报告期间为截至2018年12月31日止财政年度[22] 公司管理层变动 - 傅育宁于2019年3月21日辞任董事会主席及提名委员会主席[9][11][12][14][159][172] - 王春城于2019年3月21日获委任为董事会主席及提名委员会主席[9][11][12][14][159][172] - 宋清于2018年8月6日辞任执行董事及总裁[9][12][15][140] - 王守业、吕睿智2018年5月18日获委任为非执行董事,王晨阳同日退任,王京同日辞任[140] 公司核数师变动 - 安永会计师事务所在2018年5月18日获委任为核数师,德勤·关黄陈方会计师行同日退任[15] 宏观经济与行业环境 - 2018年以中美贸易摩擦为核心的事件影响未来世界经济和全球化进程[28][29] - 2018年中国经济受内部去杠杆和外部风险双重影响,整体稳中放缓,下行压力加大[28][29] - 政策驱动下中国医药行业处于深刻变革进程,进入整体增速放缓新常态[28][29] - 近年来一批重要医改政策出台,多项医改成果进入收获阶段,行业进入产业调整优化期[28][29]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18年公司实现总收益1896.891亿港元,较上年度增加9.9%[30][32] - 2018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40.379亿港元,较2017年度增加15.9%[30][32] - 2018年公司总收益为189,689.1百万港元,较2017年的172,532.2百万港元增加9.9%(人民币口径增加6.9%)[81][84] - 2018年公司毛利为34,930.4百万港元,较2017年的28,276.1百万港元增加23.5%,整体毛利率为18.4%,较2017年提高2.0个百分点[85] - 2018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4,037.9百万港元,较2017年的3,483.0百万港元增长15.9%(人民币口径增加12.7%)[86][87] - 2018年每股基本盈利为0.64港元(2017年为0.55港元),董事会建议派发股息每股0.13港元[86][87] - 2018年公司工业收益319.4亿港元,分销收益1521.51亿港元,零售收益54.55亿港元,其他收益1.43亿港元,总收益1896.89亿港元[73] - 2018年公司毛利349.3亿港元,年内利润76.33亿港元,公司拥有人应占利润40.38亿港元[73]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公司非流动资产478.84亿港元,流动资产1283.6亿港元,总资产1762.44亿港元[73]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公司非流动负债123.57亿港元,流动负债1033.58亿港元,总债务509.36亿港元,总负债1157.15亿港元,总股权605.29亿港元[73] - 2018年公司毛利率18.4%,净利润率2.1%,净负债/总股权56.7%,流动比率1.2 [73] - 2018年12月31日,集团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港币16,633.3百万元,2017年为港币14,161.8百万元[130] - 2018年12月31日,以人民币及港币计值的银行借款分别占集团银行借款总额约77.0%(2017年:78.5%)及23.0%(2017年:21.5%)[130] - 2018年12月31日,按固定及浮动利率计息的银行借款分别占集团银行借款总额的35.2%(2017年:65.6%)及64.8%(2017年:34.4%)[130] - 2018年12月31日,集团银行借款总额中约91.9%(2017年:96.7%)将在一年内到期[130] - 2018年12月31日,集团流动比率为1.2:1,与2017年持平[131] - 2018年12月31日,集团资产负债率为56.7%,2017年为36.0%[131] - 2018年,集团来自经营活动的现金净额为港币8,247.0百万元,2017年为港币4,857.5百万元[131] - 2018年,集团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港币9,801.0百万元,2017年为港币8,511.6百万元[131] - 2018年,集团融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港币4,667.4百万元,2017年为港币3,126.9百万元[131] - 2018年12月31日,集团借款总额为港币40,664.5百万元,2017年为港币32,209.8百万元[132][134] - 2018年集团资本支出为26.141亿港元,2017年为20.056亿港元[137]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制药业务 - 2018年制药业务分部收益为35,043.7百万港元,较2017年增长19.5%[87][88] - 2018年化学药品收益为15,583.9百万港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4.2%[89] - 2018年中药收益为16,892.6百万港元,同比增长10.6%[89] - 2018年生物药业务收益为170.3百万港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4.8%[89] - 2018年营养保健品收益为784.1百万港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8.3%[89] - 2018年化学药品销售收入为155.839亿港元,同比增长34.2%[91] - 2018年中药销售收入为168.926亿港元,同比增长10.6%[91] - 2018年生物制药销售收入为1.703亿港元,同比增长14.8%[91] - 2018年营养保健品销售收入为7.841亿港元,同比增长58.3%[91] - 2018年集团制药业务毛利率为64.8%,较2017年增加4.0个百分点[92]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集团制药业务生产和销售超430种医药产品[94][95] - 报告期内,集团有49种医药产品年度收益超1亿港元,其中7种超10亿港元[94][95] - 报告期内,集团研发支出为14.548亿港元[94][96]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集团有在研项目222个,其中创新药在研项目32个[97] - 报告期内,集团获得专利授权33项,10个产品获临床批件,4个产品获生产批件[94][97] 医药分销业务 - 2018年公司医药分销业务实现分部收益港币155,328.8百万元,较2017年增长7.4%[99][100]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公司医药分销网络覆盖全国28个省、直辖市及自治区,客户包括二、三级医院6,581家,基层医疗机构51,505家,零售药房26,964家[101][102] - 2018年公司医药分销业务毛利率为7.3%,较2017年提升0.6个百分点[102][103] - 报告期末公司分销业务拥有物流中心达170个[104][105]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公司累计向约300家医院提供医院物流智能一体化(HLI)服务,累计实施数十个区域药品智能化管理(NHLI)项目[104][105] 医药零售业务 - 报告期内公司医药零售业务收益为港币5,454.6百万元,同比增长28.5%[104][106] - 公司医药零售业务毛利率为14.6%,较2017年下降2.9个百分点[104][106]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集团共有853家零售药房,DTP药房达140家,覆盖中国66个城市[107] 公司业务发展动态 - 华润医药将收购或认购华润江中集团51%或以上的股权[39] - MSCI接纳中国A股进入新兴市场指数,华润三九位列其中[40] - 华润医药控股和华润生物医药对昂德生物进行重组,整合生物药业资源[42] - 华润医药与瑞士诺华山德士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开展多层面业务合作[43] - 华润双鹤2018年5月收购湘中制药45%股权,8月收购40.65%股权,合计持有85.65%股权[46] - 润药商城交易额突破人民币100亿元,覆盖全国14个省份[54] - 华润医药控股拟现金注资约人民币3099.4百万元(相当于约3537.3百万港元),认购华润江中集团新增注册资本,增资后直接持有其51%权益,间接持有江中药业43.03%权益[111] - 2018年,华润双鹤先后收购湘中制药45%和40.65%股权,合计持有85.65%股权;收购双鹤利民40%股权,持有其100%股权[111] - 华润医药商业拟现金认购浙江英特集团非公开发行全部股票,完成后持股比例可达16.67%[112][113] - 报告期内集团新增覆盖甘肃省,并在福建、江苏等省份完成多个地市并购项目[112][113] - 江西江中制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同意增加注册资本约人民币129.6百万元[111] - 2018年华润医药投资累计增持东阿阿胶约960万股股份,直接股权增加至8.12%,集团控制东阿阿胶21.22%股权[114][116] - 2018年6月,华润医药控股与华润生物医药共同出资重组昂德生物,增资后共同持有其51%股权[117] - 华润医药产业投资基金在中药、医疗器械、生物药等领域完成多项投资,2018年7月Pre - IPO阶段投资的福森药业在香港完成全球发售[114][115] 公司所获荣誉 - 华润医药获纳入恒生可持续发展企业基准指数[30][31][45] - 2018年3月31日,华润医药商业系内13家零售门店登上“2017 - 2018年度中国药店单店百强榜”[57] - 2018年7月3日,华润双鹤位列“2017年度中国制药工业百强榜”第34位[62] - 2018年8月12日,东阿阿胶获“第十二届中国主板上市公司价值百强”“第十二届中国主板上市公司十佳管理团队”等奖,华润双鹤第五次入选“第十二届中国主板上市公司价值百强”[64] - 2018年10月16日,华润双鹤位列“2018中国化学制药行业工业企业综合实力百强”企业第22位[66] - 2018年2月26日,东阿阿胶入选2018年最具价值中国品牌100强,位居医疗保健行业前三名[56] - 2018年5月9日,东阿阿胶入围“中国品牌价值百强榜”,位列中华老字号第3名[60] - 2018年6月20日,东阿阿胶第十一次入选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59] - 2018年11月1 - 2日,华润医药商业获2018医药物流行业十佳年度企业称号[68] - 2018年12月1日,华润医药商业获“2017 - 2018年度全国药品流通创新示范企业”称号[70] - 2018年11月9日,华润医药获“年度上市公司2018”奖项[70] - 2018年12月28日,华润双鹤获“2018年度最具社会责任医药上市公司”[70] - 2018年11月16日,华润三九荣登中国非处方药生产企业排行榜首[70][71] 公司未来发展战略 - 中国医药行业处于深度调整变革期,市场有发展和产业整合空间,集团将以并购整合与研发创新为引擎推动发展[120] - 公司将聚焦战略重点产品和核心治疗领域,拓展心脑血管、抗肿瘤等治疗领域,推动中医药全产业链布局,加快大健康业务发展[121][123] - 公司将在全国布局基础上,纵深发展地市业务和器械等专业板块,强化对基层医疗终端和零售终端的覆盖,优化业务结构[124] - 公司将抓住国家医药创新机遇,优化研发体系,加大研发投入,向自主创新战略转型,丰富研发产品链[124] - 公司将利用行业整合机遇,通过战略并购获取优质资源,利用医药产业基金前瞻性布局,巩固竞争优势[125][127] - 公司将完善国际合作平台建设,与跨国企业开展多方位合作,引进优质产品、技术和理念,突破海外业务布局[126][129] - 公司将应对集采、医保控费等政策影响,优化产品结构,提升制造能力和产品质量,推动制药业务稳健发展[12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