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赛目科技(02571)
icon
搜索文档
赛目科技(02571) - 2025 - 中期财报
2025-09-22 09:37
收入和利润表现 - 收入同比增长63.7%,从2024年上半年的5556万元人民币增至9095.9万元人民币[13] -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约9100万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增长63.7%[20] - 公司收入同比增长63.7%,从2024年首六个月的人民币55.6百万元增至2025年首六个月的人民币91.0百万元[36] - 收益同比增长63.7%,从2024年上半年的55,560千元增至2025年同期的90,959千元[103]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总收益为人民币90,959千元,较2024年同期55,560千元增长63.8%[130] - 毛利同比增长48.4%,从2024年上半年的3906.4万元人民币增至5797.4万元人民币[13] - 公司毛利从3910万元人民币增至5800万元人民币,增长48.4%[14] - 公司毛利同比增长48.4%,从2024年首六个月的人民币39.1百万元增至2025年首六个月的人民币58.0百万元[38] - 除所得税前溢利为138.8万元人民币,相比2024年上半年的亏损674.6万元人民币实现扭亏为盈[13] - 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131.6万元人民币,相比2024年上半年的亏损474.3万元人民币实现扭亏为盈[13] - 公司拥有人应占利润从亏损470万元人民币转为盈利130万元人民币[14] - 公司期内利润从2024年首六个月的亏损人民币4.6百万元转为2025年首六个月的利润人民币0.4百万元[49] - 公司经调整期内利润(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从2024年首六个月的亏损人民币3.84百万元改善至2025年首六个月的利润人民币1.57百万元[51] - 公司扭亏为盈,2025年上半年实现净利润389千元,而2024年同期为亏损4,599千元[103]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为人民币389千元,相比2024年同期净亏损人民币459.9万元实现扭亏为盈[108] - 除所得税前利润由2024年上半年亏损6,746千元人民币转为2025年同期盈利1,388千元人民币[192] - 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为人民币0.01元,相比2024年上半年的每股亏损人民币0.05元实现扭亏为盈[13]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每股基本盈利为0.01元人民币[15] - 公司基本每股盈利为人民币0.01元,扭转2024年每股亏损人民币0.05元的局面[147] 成本和费用 - 公司销售成本同比增长100%,从2024年首六个月的人民币16.5百万元增至2025年首六个月的人民币33.0百万元[37] - 公司整体毛利率从2024年首六个月的70.3%下降至2025年首六个月的63.7%[38] - 公司研发开支同比增长32.5%,从2024年首六个月的人民币41.1百万元增至2025年首六个月的人民币54.5百万元[43] - 研发开支大幅增加32.5%,从2024年上半年的41,106千元增至2025年同期的54,461千元[103] - 公司销售及营销开支同比下降17.7%,从2024年首六个月的人民币5.2百万元降至2025年首六个月的人民币4.3百万元[41] - 公司一般及行政开支同比增长19.3%,从2024年首六个月的人民币14.9百万元增至2025年首六个月的人民币17.7百万元[42] - 公司总开支从2024年的人民币75.7百万增至2025年的人民币106.416百万,增长40.6%[141] - 设备折旧开支大幅增加至人民币21.342百万,较2024年的人民币13.951百万增长53.0%[141] - 设备折旧费用为21,342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5.5%(2024年同期为13,726千元)[192] - 无形资产摊销增至人民币9.9百万,较2024年的人民币4.611百万增长114.7%[141] - 无形资产摊销费用从2024年上半年的4,611千元增至2025年上半年的9,900千元,增长114.7%[158][160] - 无形资产摊销费用为9,900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4.9%(2024年同期为4,607千元)[192] - 使用权资产折旧费用为7,867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6%(2024年同期为7,522千元)[192] - 主要管理人员薪酬从2024年上半年的3,517千元人民币增至2025年上半年的4,772千元人民币,增长35.7%[186] - 员工成本约人民币3350万元较去年同期3390万元下降1.2%[77] - 递延所得税费用为人民币0.999百万,而2024年为所得税抵免人民币2.147百万[144] - 公司金融及合约资产减值亏损拨回同比增长55.6%,从2024年首六个月的人民币1.9百万元增至2025年首六个月的人民币3.0百万元[44] - 金融及合约资产减值亏损拨回3,004千元人民币,同比增加55.6%(2024年同期拨回1,931千元)[192] 各业务线表现 - ICV仿真测试软件及平台收入约4910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6.7%[21] - ICV仿真测试软件及平台收益为人民币49,073千元,占总收益54.0%[130] - ICV数据平台及其他产品收入约1930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7.3%[24] - ICV数据平台及其他产品收益为人民币19,331千元,较2024年同期增长77.2%[130] - ICV测试及相关服务收入约为人民币9.3百万元[28] - 顾问及其他服务收入约为人民币13.2百万元[28] - 顾问及其他服务收入相较2024年同期增长97.7%[28] - 政府补助收入为人民币14,521千元,较2024年同期增长40.5%[137] 现金流和财务状况 - 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增加人民币53.6百万元至人民币54.2百万元,增长约9,679.2%[60] - 公司2025年上半年经营所得现金净额为人民币5.418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人民币554千元大幅增长97.7倍[110] - 公司经营所得现金从2024年上半年的亏损939千元人民币大幅改善至2025年同期的盈利50,129千元人民币[192] - 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人民币320.3百万元,较去年同期人民币66.8百万元增加379.3%[61]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人民币3.203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人民币6680.8万元增长379.4%[110] - 融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人民币357.3百万元,去年同期为现金流出人民币18.1百万元[62]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人民币208.3百万元增加至人民币297.5百万元,增长42.8%[59]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显著增长42.8%,从2024年底的208,325千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297,530千元[104] - 公司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人民币29.753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人民币3409万元增长86.3倍[110]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2024年12月31日的208,325千元人民币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297,530千元人民币,增长42.8%[170]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购买设备及无形资产支出人民币9322.2万元,较2024年同期的人民币1232.2万元增长656.7%[110] - 设备添置支出大幅增加至77,328千元,较上年同期的1,354千元增长5,610%[155] - 公司2025年上半年短期投资活动净流出人民币22.73亿元(购买54.652亿元,赎回31.921亿元)[110] - 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约为人民币328.8百万元,已动用人民币30.5百万元,未动用人民币298.3百万元[72] - 公司通过首次公开发售发行普通股获得款项净额人民币32.881亿元[108] - 公司于2025年1月15日首次公开发售33,333,400股普通股,每股12.99港元,总募集资金约433,001千港元(约合人民币399,767千元)[174] - 首次公开发售产生的股份溢价为人民币295,476千元,股份发行成本为人民币70,957千元[174] - 财务收入净额增至人民币1.687百万,较2024年的人民币1.023百万增长64.9%[143] - 银行存款利息收入增至人民币4.316百万,较2024年的人民币1.707百万增长152.8%[143] - 汇兑亏损人民币1.657百万,2024年同期无此项损失[143]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汇兑损失人民币267千元[108] 资产和负债变动 - 设备从人民币37.9百万元增加至人民币93.9百万元,增长147.5%[53] - 设备价值增长147.6%,从2024年底的37,901千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93,868千元[104] - 设备账面净值从2024年6月30日的48,703千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93,868千元,增幅92.7%[155] - 按公允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从人民币35.8百万元增加至人民币263.6百万元,增长636.3%[54] - 按公允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流动)激增3,241.5%,从2024年底的7,029千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234,855千元[104] - 按公允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中理财产品的投资从2024年12月31日的7,029千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234,855千元,增长3,242%[161] - 按公允值计量的第三层级金融资产为人民币263,586千元[124] - 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从人民币191.3百万元减少至人民币163.1百万元,下降14.7%[56] - 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从2024年12月31日的191,297千元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163,071千元,下降14.8%[165] - 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减少31,130千元人民币,同比增加76.1%(2024年同期减少17,674千元)[192] - 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的亏损准备从期初的9,142千元减少至期末的6,238千元,拨回2,904千元[166] - 存货从2024年12月31日的23,945千元略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22,363千元,下降6.6%[163] - 存货减少1,582千元人民币,而2024年同期为增加15,221千元人民币[192] - 预付款项及其他应收款项从2024年12月31日的59,589千元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26,372千元,下降55.7%[167] - 预付关联方北京镝石数据科技款项为3,248千元人民币,较2024年12月31日的650千元人民币增长399.7%[191] - 使用权资产从人民币49.0百万元减少至人民币43.0百万元,下降12.2%[53] - 使用权资产期末余额为人民币42.966百万,较期初人民币49.031百万减少12.4%[151][152] - 总资产大幅增长45.1%,从2024年底的667,960千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969,153千元[104] - 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从2024年底的553,578千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884,040千元,增幅达59.7%[104] - 公司2025年6月30日总权益为人民币88.704亿元,较2024年1月1日的人民币50.141亿元增长76.9%[108] - 总储备从2024年6月30日的271,734千元人民币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573,367千元人民币,增长110.9%[176] - 公司股本从人民币1亿元增加至人民币1.333亿元,增长33.3%[108] - 总负债减少25.7%,从2024年底的110,252千元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81,910千元[106] - 流动负债总额减少37.5%,从2024年底的65,477千元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40,908千元[106] - 贸易应付款项及应付票据从人民币5.7百万元增加至人民币6.2百万元,增长8.8%[65] - 贸易应付款项及应付票据从2024年12月31日的5,713千元人民币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6,234千元人民币,增长9.1%[177] - 其他应付款项及应计费用从2024年12月31日的23,641千元人民币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13,363千元人民币,下降43.5%[179] - 递延收入从2024年12月31日的16,540千元人民币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12,503千元人民币,下降24.4%[181] - 租赁负债从2024年6月30日的27,284千元人民币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47,381千元人民币,增长73.6%[195] - 租赁负债总额降至人民币47.381百万,较2024年底的人民币61.751百万减少23.3%[151] - 资本承担中的附属公司投资从2024年12月31日的1,200千元人民币大幅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49,350千元人民币,增长4,012.5%[183] 战略合作与业务拓展 - 公司已开始将技术应用扩展至智能制造与低空经济等新兴领域[18] - 公司与高德软件达成战略合作,为现代移动装备等新兴产业领域提供服务[18] - 公司与通标标准技术服务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支持中国车企出海[18] - 公司持续加大AI大模型等前沿技术投入,提升智能仿真测试与大数据分析能力[18] - 公司计划优化升级Sim Pro、Safety Pro等核心解决方案[31] - 公司计划开发及商业化SGO Pro、DB Pro、Cloud Pro等新产品[31] - 公司计划拓展中国更多城市及香港市场并探索海外合作机会[33] - 公司计划扩大研发团队并招聘销售、营销及管理专业人才[34] - 公司计划将仿真技术应用于无人机、数字孪生城市及智慧农业领域[35] 其他重要事项 - 公司员工总数162名较去年同期185名减少12.4%[77] - 员工成本包含住房公积及社保按工资特定百分比供款[77] - 实施H股奖励信托计划激励关键管理人员[77] - 实际上市费用及所得款项净额较预期有所调整[73] - 报告期内无重大投资收购及出售附属公司情况[74][75] - 未宣派任何中期股息[88] - 未购买出售或赎回任何上市证券[84] - 持有零库存股份[85] - 审计委员会确认中期业绩符合会计准则[86] - 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133,333,400股,其中非上市股份100,000,000股,H股33,333,400股[93][97] - 执行董事胡大林和何丰通过受控法团权益各持有非上市股份45,441,187股,占该类股份45.44%,占总股本34.08%[91] - 空格科技直接持有非上市股份30,169,382股(占该类30.17%,总股本22.63%),并通过一致行动协议控制通达持有的15,271,805股[94] - 通达直接持有非上市股份15,271,805股(占该类15.27%,总股本11.45%),同时通过一致行动协议被视为持有空格科技的30,169,382股[94] - 赛迪检测持有非上市股份28,067,104股(占该类28.07%,总股本21.05%),其权益由赛迪集团、CSTC及CCID共同控制[94][98] - 中国移动通过多层控股结构持有H股11,432,000股,占H股总数34.30%,占总股本8.57%[94][96] - 北京经纬恒润科技通过香港子公司持有H股5,625,800股(占H股16.88%,总股本4.22%),并直接持有非上市股份1,905,200股(占该类1.91%,总股本1.43%)[96] - 空格科技股权结构:胡大林持股64.1%、马女士持股25.6%、何丰持股10.3%[93] - 通达股权结构:胡大林持股50.0%、何丰持股44.1%、马女士持股2.1%、其余14名雇员共持股3.8%[93] - Water Up Holding持有H股2,133,800股,占H股6.40%,占总股本1.60%[96] - 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计量的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为人民币561千元[140] - 按公允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产生公允价值收益561千元,较上年同期的亏损448千元改善1,009千元[162] - 合同资产预期信贷
赛目科技(02571) - 截至二零二五年八月三十一日止之股份发行人的证券变动月报表
2025-09-03 08:37
股份情况 - 截至2025年8月31日,公司H股法定/注册股份33,333,400股,股本33,333,400元,本月无增减[1] - 截至2025年8月31日,公司非上市股份法定/注册股份100,000,000股,股本100,000,000元,本月无增减[1] - 截至2025年8月31日,公司H股已发行股份33,333,400股,库存股0股,本月无增减[4] - 截至2025年8月31日,公司非上市股份已发行股份100,000,000股,库存股0股,本月无增减[4] 其他情况 - 公司股份期权不适用[5] - 香港预托证券资料不适用[6]
最新!香港上市规则及披露文件汇总
梧桐树下V· 2025-09-03 07:08
港股IPO市场概况 - 截至8月25日港交所共有57家新股上市实际募资金额达1319亿港元另有211家企业已递交上市申请[1] 香港上市规则框架 - 香港上市规则汇总涵盖主板及GEM市场包括上市规则执行纪律处分生物科技公司上市及海外发行人上市等专项规定[5][6][8] - 规则文件包含主板上市规则GEM上市规则费用规则及新上市申请人指南等核心文档[8] - 监管表格体系全面覆盖上市申请表格(如A1表格适用于股本证券及债务证券)正式申请表格(如C1表格适用于股本证券)及保荐人声明表格等[9][10] 上市发行人持续责任 - 上市发行人需遵守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规定包括董事资格公司秘书经验要求及会计审计事宜[14][16][27] - 持续上市准则涉及是否适合上市充足的营运和资产以及短暂停牌停牌除牌机制[14][16][24] - 证券发行与再出售规则包括配售供股可转换证券发行及全流通安排等具体条款[17][24] 专项上市制度 - 特殊上市架构覆盖海外发行人矿業公司特殊目的收購公司及认可集体投资计划[24] - 分拆上市核心股东保障水平及企业管治要求(如ESG报告守则)均被纳入规则体系[23][26] 境内企业上市案例 - 2024至2025年境内企业赴港上市披露文件涵盖多个行业包括汇舸环保(02613 HK)宜宾银行(02596 HK)及古茗(01364 HK)等57家企业[32] - 典型案例涉及新能源(宁德时代03750 HK)医药(恒瑞医药01276 HK)消费(沪上阿姨02589 HK)及科技(赛目科技02571 HK)等领域[33][34]
赛目科技(02571.HK)中期扭亏为盈 溢利131.6万元
金融界· 2025-08-26 04:12
财务表现 - 收入9095.9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3.7% [1] - 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131.6万元,相比2024年同期亏损474.3万元实现扭亏为盈 [1] - 每股盈利0.01元 [1] 股息政策 - 不派发中期股息 [1]
赛目科技(02571.HK)发布中期业绩 股东应占溢利131.6万元 同比扭亏为盈
金融界· 2025-08-25 15:34
财务表现 - 收入9095.9万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63.7% [1] - 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131.6万元 同比实现扭亏为盈 [1] - 每股基本盈利0.01元 [1]
赛目科技(02571.HK)中期扭亏为盈至130万元
格隆汇· 2025-08-25 15:20
财务表现 - 营业收入达到人民币9100万元,同比增长63.7% [1] - 公司拥有人应占利润由亏损人民币470万元转为盈利人民币130万元 [1] - 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为0.01人民币元 [1] 业绩驱动因素 - 持续优化和升级现有解决方案 [1] - 增加投资于创新及增强新产品 [1] - 智能驾驶技术不断发展及ICV在中国的接受度提高 [1]
赛目科技(02571)发布中期业绩 股东应占溢利131.6万元 同比扭亏为盈
智通财经网· 2025-08-25 15:16
财务表现 - 收入9095.9万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63.7% [1] - 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131.6万元 同比实现扭亏为盈 [1] - 每股基本盈利0.01元 [1] 报告期信息 - 报告期覆盖2025年6月30日止6个月业绩 [1]
赛目科技发布中期业绩 股东应占溢利131.6万元 同比扭亏为盈
智通财经· 2025-08-25 15:14
财务表现 - 公司期内收入9095.9万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63.7% [1] - 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131.6万元 同比实现扭亏为盈 [1] - 每股基本盈利0.01元 [1]
赛目科技(02571) - 2025 - 中期业绩
2025-08-25 14:55
收入和利润表现 - 收入同比增长63.7%至90959千元人民币[2][3] - 总收益从2024年同期的人民币55,560千元增至2025年的人民币90,959千元,增长63.7%[16] - 公司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91.0百万元,较2024年同期增长63.7%[37] - 公司收入同比增长63.7%至91.0百万元,主要来自ICV仿真测试平台及数据平台等产品增长[55] - 毛利同比增长48.4%至57974千元人民币[2][3] - 毛利同比增长48.4%至58.0百万元,但毛利率从70.3%下降至63.7%[57] - 税前利润由亏损6746千元人民币转为盈利1388千元人民币[2][3] - 公司拥有人应占利润由亏损4743千元人民币转为盈利1316千元人民币[2][3]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实现净利润人民币1,316千元,相比2024年同期亏损人民币4,743千元实现扭亏为盈[23] - 公司拥有人应占利润从2024年同期亏损人民币4.7百万元转为利润人民币1.3百万元[37] - 公司实现扭亏为盈,从去年同期亏损4.6百万元转为盈利0.4百万元[67] - 公司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调整后利润从2024年首六个月的亏损3840千元改善至2025年同期的盈利1573千元[69] - 基本每股收益为人民币0.01元,相比2024年同期每股亏损人民币0.05元[23] 成本和费用 - 销售成本同比增长99.9%至32985千元人民币[3] - 销售成本同比增长100%至33.0百万元,主要因硬件采购增加[56] - 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总开支为人民币106,416千元,较2024年同期的75,700千元增长40.6%[21] - 研发开支同比增长32.5%至54461千元人民币[3] - 研发开支同比增长32.5%至54.5百万元,主要因设备及无形资产折旧摊销增加[62] - 销售及营销开支同比下降17.7%至4.3百万元,因优化销售团队结构[60] - 一般及行政开支同比增长19.3%至17.7百万元,因管理人员成本增加[61] - 设备折旧开支同比大幅增加53.0%,从2024年的人民币13,951千元增至2025年的人民币21,342千元[21] - 无形资产摊销开支同比增长114.7%,从2024年的人民币4,611千元增至2025年的人民币9,900千元[21] - 递延所得税费用为人民币999千元,相比2024年同期的所得税抵免人民币2,147千元[21] - 员工总数162人,较2024年同期的185人减少12.4%,员工成本约人民币33.5百万元[93] 各业务线表现 - ICV仿真测试软件及平台收益增长56.7%,从人民币31,321千元增至人民币49,073千元[16] - 公司来自ICV仿真测试软件及平台的收入约为人民币49.1百万元,较2024年同期增长56.7%[39] - 产品收入占总收入75.3%,其中ICV仿真测试软件及平台占比54.0%达49.1百万元[55] - ICV数据平台及其他产品收益增长77.3%,从人民币10,903千元增至人民币19,331千元[16] - ICV数据平台及其他产品收入约为人民币19.3百万元,较2024年同期增长77.3%[41] - 顾问及其他服务收益增长97.8%,从人民币6,698千元增至人民币13,245千元[16] - 来自顾问及其他服务的收入约为人民币13.2百万元,较2024年同期增长97.7%[48] - 服务收入同比增长69.1%至22.6百万元,顾问及其他服务增长97.7%至13.2百万元[55] - 来自ICV测试及相关服务的收入约为人民币9.3百万元[47] - 公司2025年上半年顾问及其他服务取得不俗成绩[49] 资产和投资变化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较期初增长42.8%至297530千元人民币[5] - 按公允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大幅增长至234855千元人民币[5] - 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中理财产品投资大幅增加,从2024年底的人民币7,029千元增至2025年6月的人民币234,855千元,增长3,241.5%[27] - 按公允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从2024年底的35.8百万元激增636.3%至2025年中的263.6百万元[73] - 设备资产较期末增长147.7%至93868千元人民币[5] - 公司设备从2024年底的37.9百万元增长147.8%至2025年中的93.9百万元[72] - 使用权资产从2024年底的49.0百万元减少12.2%至2025年中的43.0百万元[72] - 无形资产从2024年底的52.3百万元减少1.3%至2025年中的51.6百万元[72] - 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总额从2024年底的人民币191,297千元减少至2025年6月的人民币163,071千元,下降14.8%[28] - 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从2024年底的191.3百万元减少14.7%至2025年中的163.1百万元[74] - 公司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总额从2024年末的人民币200,439千元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人民币169,309千元,降幅为15.5%[29] - 预付款项及其他应收款项从2024年底的59.6百万元减少55.7%至2025年中的26.4百万元[75] - 流动资产从2024年底的495.7百万元增长51.1%至2025年中的748.9百万元[76] 负债和权益变动 - 公司总权益从2024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557,708千元增长至2025年6月30日的人民币887,243千元,增幅达59.1%[6] - 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从人民币553,578千元增至人民币884,040千元,增长59.7%[6] - 公司股本由人民币100,000千元增加至人民币133,333千元,增幅33.3%[6] - 储备从人民币277,554千元大幅增长至人民币573,367千元,增幅106.5%[6] - 总负债从人民币110,252千元减少至人民币81,910千元,下降25.7%[6] - 租赁负债减少至人民币47.4百万元,较2024年末的61.8百万元下降23.3%[82] - 贸易应付款项及应付票据总额从2024年末的人民币5,713千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人民币6,234千元,增幅为9.1%[29][30] - 贸易应付款项及应付票据增至人民币6.2百万元,周转天数从51.9天缩短至32.8天[83] 现金流活动 - 经营活动现金净额从2024年首六个月的0.6百万元激增9679.2%至2025年同期的54.2百万元[78] - 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大幅增至人民币320.3百万元,较2024年同期的66.8百万元增长379.5%[79] - 融资活动现金净额由2024年首六个月流出人民币18.1百万元转为2025年同期流入人民币357.3百万元,主要因上市募集资金[80] - 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约人民币328.8百万元,折合356.2百万港元[89] 金融资产和应收款项管理 - 金融及合同资产减值亏损拨回3004千元人民币[3] - 金融及合约资产减值亏损拨回同比增长55.6%至3.0百万元[63] - 金融及合同资产减值亏损拨回人民币3,004千元,较2024年同期的拨回人民币1,931千元增加55.6%[21] - 公司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的亏损准备从期初的人民币9,142千元拨回至期末的人民币6,238千元,拨回金额为人民币2,904千元[29] - 公司6个月内账龄的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从2024年末的人民币143,211千元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人民币128,249千元,降幅为10.4%[29] - 公司6个月至1年账龄的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从2024年末的人民币24,125千元大幅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人民币7,204千元,降幅达70.1%[29] - 公司1至2年账龄的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从2024年末的人民币19,230千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人民币21,728千元,增幅为13.0%[29] - 公司2年以上账龄的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从2024年末的人民币13,873千元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人民币12,128千元,降幅为12.6%[29] - 贸易应收款项周转天数从2024年首六个月的517.1天改善至2025年同期的352.6天[74] 政府补助和其他收益 - 政府补助从人民币10,335千元增至人民币14,521千元,增长40.5%[18] 产品和技术发展 - 公司核心工具Sim Pro、Safety Pro等解决方案推动持续增长[50] - 公司计划加大投入优化升级Sim Pro的传感器模型及云端仿真功能[50] - 公司计划升级Safety Pro的智能分析功能及场景库自动生成[50] - 公司计划开发Traffic Pro的实时数据处理引擎及智能信号灯算法[50] - 公司计划开发SceCo Pro的多源数据整合及云端部署功能[50] - 公司计划开发新产品SGO Pro、DB Pro、Cloud Pro以丰富产品组合[51] - ICV仿真测试平台持续进行技术升级和功能优化[40] - SaaS解决方案在云端部署方面展现出强大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40] - 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以推动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41] 市场拓展和客户合作 - 公司成功与多家知名汽车制造商及技术公司建立长期合作关系[40] - 公司在中国多个城市参与搭建ICV数据平台[41] - 公司计划拓展至更多中国城市并考虑在香港设立代表处及研发中心[52] - 公司计划在无人机、数字孪生城市及智慧农业领域探索仿真技术新应用[54] - 公司通过仿真测试及封闭场地测试为客户提供全面ICV测试验证服务[45][46] - 公司为公营及私营界别客户提供涉及法规政策及技术标准的顾问服务[48] 人力资源和激励计划 - 公司计划扩大研发团队并招聘销售营销及管理专业人才[53] - 公司于2025年6月17日采纳2025年H股奖励信托计划以激励关键管理人员及技术人员[94] - 公司根据中国地方政府要求按雇员工资特定百分比缴纳住房公积金及社会保障计划供款[94]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未遇到重大招聘困难或人员流失情况[95] 公司管治和合规 - 审核委员会确认2025年中期业绩符合会计准则及法规要求[105] - 公司自上市以来持续遵守联交所企业管治守则所有条文[98] - 全体董事及监事在报告期内均遵守证券交易标准守则[99] - 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且具备合规专业资格[103] - 报告期内公司未购买、出售或赎回任何上市证券[100]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未持有任何库存股份[101] - 董事会决议不宣派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102] 募集资金使用 - 研发现有解决方案分配57.5百万元(占总额17.5%),已使用3.9百万元[89] - 新工具研发及云服务分配101.3百万元(占总额30.8%),尚未使用[89] - 新行业研发分配45.7百万元(占总额13.9%),尚未使用[89] - 地域扩张及营销分配91.4百万元(占总额27.8%),尚未使用[90]
赛目科技(02571) - 董事会会议日期
2025-08-13 08:38
董事会会议安排 - 公司将于2025年8月25日举行董事会会议[3] - 会议将审批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6个月中期业绩[3] - 会议将考虑派发中期股息建议(如有)[3] 公告信息 - 公告日期为2025年8月13日[4] - 公告日有执行董事、非执行董事、独立非执行董事若干[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