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郎(02385)

搜索文档
读书郎(02385) - 2025 - 中期业绩
2025-08-27 13:39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收入和利润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收入为人民币1.82亿元,同比增长10.2%[40][44] - 公司毛利率为22.2%,较2024年同期的21.3%有所提升[40][44] - 公司税后亏损为人民币4480万元,较2024年同期的4520万元略有收窄[42][45] - 公司收入从2024年中期的1.651亿元人民币增长10.2%至2025年中期的1.820亿元人民币[111][112] - 毛利润从2024年中期的3510万元人民币增长14.9%至2025年中期的4030万元人民币,毛利率从21.3%提升至22.2%[115][119] - 税前亏损为人民币4490万元[133][137] - 所得税抵免为人民币7.9万元[134][138] - 净亏损为人民币4490万元[135][139]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成本和费用 - 销售及分销开支为人民币4050万元,较2024年同期的2770万元大幅增加46.2%[42][45] - 研发开支为人民币2160万元,较2024年同期的2650万元减少18.5%[42][45] - 销售成本从2024年中期的1.300亿元人民币增长9.0%至2025年中期的1.416亿元人民币[114][118] - 销售及经销开支从2024年中期的2770万元人民币大幅增长46.6%至2025年中期的4050万元人民币[117][121] - 研发费用从2024年中期的2650万元人民币减少18.3%至2025年中期的2160万元人民币[124] - 其他收入及收益从2024年中期的1860万元人民币减少45.2%至2025年中期的1020万元人民币[116][120] - 金融资产减值损失从2024年中期的310万元人民币增加72.2%至2025年中期的530万元人民币[123] - 财务成本增加12.0%至人民币100万元[126][131] - 行政开支减少4.4%至人民币2130万元[127] - 金融资产减值亏损增加72.2%至人民币530万元[128] - 研发开支减少18.3%至人民币2160万元[129] - 其他开支减少39.0%至人民币490万元[130] - 以公允价值计量金融资产亏损减少至人民币70万元[132][136] 各条业务线表现 - 个人学生平板业务收入为人民币1.516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1.42亿元增长6.8%[41][44] - 可穿戴产品收入为人民币1200万元,较2024年同期的580万元增长106.9%[41][44] - 其他产品收入为人民币930万元,较2024年同期的450万元增长106.7%[41][44] - 学生个人平板销售收入从2024年中期的1.42亿元人民币增长6.8%至2025年中期的1.516亿元人民币[80][82] - 数智校园解决方案销售收入从2024年中期的830万元人民币下降39.9%至2025年中期的500万元人民币[84][88] - 可穿戴产品销售收入从2024年中期的580万元人民币大幅增长108.0%至2025年中期的1200万元人民币[86] - 可穿戴产品销售收入从2024年中期的580万元人民币增长108.0%至2025年中期的1200万元人民币[89] - 其他配套产品销售收入从2024年中期的450万元人民币增长105.7%至2025年中期的930万元人民币[91][94] - 广告及内容授权收入从2024年中期的450万元人民币下降9.1%至2025年中期的410万元人民币[93][96] - 学生个人平板收入从2024年中期的1.4196亿元人民币增长至2025年中期的1.5159亿元人民币,占总收入比例从86.1%降至83.3%[113] - 可穿戴产品收入从2024年中期的576万元人民币大幅增长至2025年中期的1198.1万元人民币,占比从3.5%提升至6.6%[113] 销售渠道和模式变化 - 零售模式从专卖店及书店为主转向综合体、专卖店、书店相结合的结构[80][86] - 通过抖音和小红书平台增加品牌广告投入,提升品牌知名度[80][82][86] - 引入经销商合作模式扩大销售渠道[80][82] - 公司减少政府投标项目投入,转向发展GB2C销售模式[84][88] - 线下经销商收入占比从2024年中期的76.8%下降至2025年中期的67.0%[103] - 自营网络平台收入占比从2024年中期的8.6%下降至2025年中期的5.6%[103] - 线上经销商收入占比从2024年中期的7.6%上升至2025年中期的8.1%[103] - 其他渠道收入占比从2024年中期的7.0%大幅上升至2025年中期的19.3%[103] - 总销售收入从2024年中期的1.65063亿元人民币增长至2025年中期的1.81967亿元人民币[103] 技术和产品发展 - 公司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及认知建模等先进技术提供个性化教学体验[5] - 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智能课程推荐和个性化学习计划制定[35] - 平台提供AI测试、智能问答和智能搜索等内置工具[35] - AI支持的中小学和大学通识及专业课程数量持续增长[35] - 公司新一代学习机集成DeepSeek AI技术实现个性化教学[54][55][59] - 公司拥有超千万用户学习行为数据用于AI模型训练[56][59]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推出AI学习机E5 Pro(配备12.7英寸大屏)及双师学习机T5 Max[52] - 公司深化与全球顶级大模型DeepSeek的合作,优化AI学习机等核心产品的智能化体验[75] - 公司推动AI技术在可穿戴设备、词典笔、电话手表等智能硬件产品的融合应用[75] - 珠海大数据中心于2024年投入运营,旨在支持教育数据运营和AI应用开发[106] 市场环境和战略 - 中国电子消费品国家补贴政策支持2025年上半年销售增长[80][82][86] - 教育数字化战略进入"2.0"时代[32] - 公司致力于推动教育数字化和智能化发展[18][21] 用户覆盖和市场地位 - 公司累计服务用户数超过1000万[61][66] - 公司产品覆盖中国376个城市和地区、97个考区及4900+知名学校[61][66] - 公司双师学习机及彩屏学练机全国销量第一[57][60][63] - 公司产品题库与高考试题相似度高达98%[61][66] - 公司产品涵盖从启蒙到高中全学段教育内容[64][67] - 公司通过千亿次学习行为数据优化产品内容体系[64][67] - 国家智慧教育平台注册用户数超过1.64亿[34] - 国家智慧教育平台页面浏览量超过613亿次[34] - 平台覆盖超过220个国家和地区[34] -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覆盖32个省份[34] -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服务用户超过5000万[34] 财务状况:资产和负债 - 截至2025年6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人民币2.201亿元,较2024年底的2.645亿元减少16.8%[46][51] - 公司总资产为人民币5.559亿元,较2024年底的6.126亿元减少9.3%[46][51] - 短期银行借款增至人民币4980万元[149] -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人民币220.1百万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264.5百万元下降16.8%[153][158] - 资产负债比率从2024年12月31日的39.8%上升至2025年6月30日的48.1%,增幅达8.3个百分点[154][159] - 未动用银行信贷为人民币31.4百万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45.6百万元减少31.1%[151][157] - 短期银行借款为人民币49.8百万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34.7百万元增长43.5%[150] - 银行借款利率区间为2.55%-2.6%,需在1年内按要求偿还[150] 融资和资金使用 - 全球发售净筹资金额约3.646亿港元,发行52,000,000股新股,每股发行价7.60港元[165][167] - 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总额为3.646亿港元,已动用2.6223亿港元,未动用6920万港元[168] - 分销网络改革及地域扩张已动用1.1778亿港元(占总额35%),其中个人终端用户部分1.0938亿港元已全数动用[168] - 研发信息技术投入9115万港元(占总额25%),已动用3166万港元,未动用3562万港元[168] - 产品服务优化投资7292万港元(占总额20%),已动用6463万港元,未动用186万港元[168] - 教材开发能力建设投入3646万港元(占总额10%),已动用1170万港元,未动用2277万港元[168] - 珠海大数据中心建设1823万港元已全数动用[168] - 数字教辅资源扩展1094万港元已全数动用[168] - 营运资金3646万港元已全数动用[168] 公司治理和股东结构 - 陈先生通过全权信托持有公司股份120,386,719股,占比34.20%[179] - 秦先生通过受控法团持有公司股份98,979,717股,占比28.12%[179] - 陈先生与秦先生通过一致行动安排共同持有公司62.32%的权益[181] - 刘志兰女士通过受控法团持有6,664,555股,占比1.89%[179][182] - 刘志兰女士作为受托人持有13,365,371股预留股份,占比3.80%[179][182] - 沈剑飞先生通过受控法团持有公司股份11,248,791股,占比3.19%[179][182] - 陈先生通过信托持有相联法团Sky Focus的100%权益(1股)[184] - 沈剑飞先生持有珠海读书郎51%权益,对应注册资本人民币510万元[184] - 秦先生持有珠海读书郎49%权益,对应注册资本人民币490万元[184] - 秦先生全资持有Trade Honour的100%权益(1股)[184]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控股股东Sky Focus实益拥有120,386,719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34.20%[189] - 一致行动人士Trade Honour实益拥有98,979,717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28.12%[189] - 控股股东Kimlan Limited通过受控法团权益持有120,386,719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34.20%[189] - Maples Trustee Services作为受托人持有120,386,719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34.20%[189] - Equiom Fiduciary Services作为股份奖励计划受托人持有28,180,800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8.01%[189] - Alpine Sky Limited实益拥有28,180,800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8.01%[189] - 陈先生通过一致行动安排被视为拥有公司62.32%的权益[194] - 秦先生通过一致行动安排被视为拥有公司62.32%的权益[194] - 公司未发现控股股东存在需要根据上市规则第13.21条披露的股份质押情况[191]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六个月内,公司未向董事或其家属授予任何股份购买权利[195] - 公司全体董事确认在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内及报告日期均遵守证券交易标准守则[199] - 公司高级管理层在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内及报告日期无违反证券交易标准守则的情况[199] 人力资源和运营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员工总数为330人,较2024年末341人减少11人[171] - 2025年上半年员工成本为3020万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3580万元下降15.6%[171] - 公司累计投入教研资源超过12亿元人民币[67]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已建立236家智习室合作运营商[117][121] 风险管理和合规 - 公司未持有重大或然负债、担保及重大诉讼[155][160] - 公司未进行重大投资、收购或资产处置活动[156][161] - 公司未质押任何集团资产[162][164] - 外汇风险敞口有限,未开展任何外汇对冲交易[163][166] - 集团在回顾期内无根据上市规则第13.20条须披露的实体垫支[200] - 集团在回顾期内无根据上市规则第13.22条须披露的关联公司财务资助或担保[200]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未经审核综合业绩已由董事会审计委员会审阅[3] - 公司股票自2022年7月12日起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上市交易[5] - 公司核心业务为智能学习设备的设计、开发、制造及销售,并提供全面教育资源[5] - 公司产品组合包括学生个人平板、数字及智慧课堂解决方案、可穿戴产品及其他配件[5] - 公司企业价值观包括创新、品质、用户导向、责任、合作、透明与诚信[16] - 公司注册办事处位于开曼群岛 Cricket Square, Hutchins Drive, P.O. Box 2681[12] - 公司中国主要营业地点位于广东省中山市五桂山长逸路38号[13] - 公司香港主要营业地点位于湾仔皇后大道东248号大新金融中心40楼[13] - 公司审计师为安永会计师事务所,办公地址位于香港鲗鱼涌英皇道979号太古坊一座27楼[10]
读书郎(02385.HK)拟8月27日举行董事会会议批准中期业绩
格隆汇· 2025-08-15 10:07
公司财务安排 - 公司将于2025年8月27日举行董事会会议 [1] - 会议将审议批准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业绩及其发布 [1] - 会议将考虑宣布和派付中期股息(如有) [1]
读书郎(02385) - 董事会会议日期
2025-08-15 09:40
董事会会议 - 公司将于2025年8月27日举行董事会会议[3] - 会议将考虑及批准2025年上半年中期业绩及发布[3] - 会议将考虑宣布和派付中期股息(如有)[3] 公告与成员 - 公告日期为2025年8月15日[4] - 董事会有多名执行董事、非执行董事和独立非执行董事[4]
读书郎(02385) - 截至二零二五年七月三十一日止月份之股份发行人的证券变动月报表
2025-08-06 08:36
股本与股份 - 截至2025年7月底,法定/注册股本总额1000万港元,股份10亿股,每股面值0.001港元[1] - 截至2025年7月底,已发行股份3.52亿股,库存股份0[2] 购股期权计划 - 截至2025年7月底,上月底和本月底股份期权数目均为0,行使期权所得资金0港元[3] - 本月底可能发行或转让股份3520万股,可行使时总数3520万股[3] - 购股期权计划于2022年6月21日获股东大会通过[3]
智通港股52周新高、新低统计|5月19日
智通财经· 2025-05-19 08:46
52周新高股票表现 - 截至5月19日收盘,67只股票创52周新高,其中阿仕特朗金融(08333)、读书郎(02385)、名仕快相(08483)创高率位列前三,分别为165.00%、89.39%、58.41% [1] - 创高率超过10%的股票包括旷逸国际(01683)23.53%、普汇中金国际(00997)19.51%、维太创科(06133)18.57%、冠轈控股(01872)10.49% [2] - 部分知名企业创新高幅度较小:泡泡玛特(09992)3.49%、周黑鸭(01458)2.62%、中国移动(00941)0.52%、汇丰控股(00005)0.33% [2] 52周新低股票表现 - 云工场(02512)创低率-22.84%居首,收盘价1.700港元,最低价1.250港元 [3] - 爪哇控股(00251)创低率-14.39%,环能国际(01102)创低率-8.16%,亚洲能源物流(00351)创低率-8.14% [3] - 远洋集团(03377)创低率-6.84%,收盘价0.110港元;绿茶集团(06831)创低率-4.93%,收盘价6.390港元 [3] 股价波动特征 - 创新高股票集中出现较大幅度上涨,前三位涨幅均超50% [1][2] - 创新低股票跌幅主要集中在-2%至-23%区间,跌幅超过-5%的股票有9只 [3] - 金融类股票在创新高榜单中出现频率较高,包括银行、资管及金融服务公司 [2]
读书郎(02385)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4-24 12:09
公司基本信息 - 读书郎教育控股有限公司自2022年7月12日在联交所上市,股份代号为2385[4][5] - 公司总部及中国主要营业地点在中国广东省中山市五桂山长逸路38号[12][13] - 公司香港主要营业地点在香港湾仔皇后大道东248号大新金融中心40楼[12][13] - 公司审计师为安永会计师事务所[9][10] - 公司香港法律顾问为竞天公诚律师事务所[9] 管理层变动 - 邓登辉于2024年10月10日辞任执行董事[6][8] - 李曼芳于2024年8月26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及审计委员会主席[6][8] - 李新首于2024年8月26日辞任独立非执行董事及审计委员会成员[6][8] - 李仁发于2024年10月10日获委任为环境、社会及管治委员会主席[7][8] 管理层介绍 - 陈智勇62岁,1999年5月创办公司,2021年4月13日任非执行董事,负责监督公司发展及战略规划[180][183] - 秦曙光55岁,2021年4月13日任公司主席、首席执行官及执行董事,负责制定整体运营等规划[185][189] - 刘志兰50岁,2021年4月13日任执行董事及副总经理,负责监督整体运营等规划[187][190] - 沈剑飞先生51岁,2021年4月13日获委任为公司非执行董事,负责监督公司发展及战略规划[196] - 沈剑飞先生2015年11月至2018年8月担任杭州市机动车服务管理局拱墅管理处处长,2018年11月起创办剑智(杭州)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并任执行合伙人[196] - 李曼芳女士49岁,2024年6月26日获委任为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负责监督董事会并提供独立判断[198] - 李曼芳女士有27年会计和财务管理经验,具备证券业二级专业水平证书[199] - 李曼芳女士1996年6月至1999年3月任湖南省物资产业集团配套总公司会计,1999年4月至2003年7月任天津顶园食品有限公司长沙分公司财务经理[199] - 李曼芳女士2003年8月至2007年7月任中国改革证券(原恒信证券有限公司)资金财务总部财务管理负责人,2007年8月至2013年6月任长沙金信置业控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199] - 李曼芳女士自2013年7月起任武汉世纪泓博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董事兼首席财务官[199] - 孔繁华女士49岁,2022年6月21日获委任为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负责监督董事会并提供独立判断[200] 市场环境 - 2023年中国智慧教育市场规模超3400亿至3700亿元人民币,预计未来保持稳定增长[21][23] - 2023 - 2024年中国政府出台多项政策文件,2024年1月1日起实施《企业数据资源相关会计处理暂行规定》推动数据资源资产化管理[22][24] - 智慧教育技术创新应用如“智慧课堂”等蓬勃发展,企业提供全周期教学管理及评测系统[25][28] - 各教育阶段对优质个性化教育资源需求增长,学校引入AI自适应学习平台,数字教辅厂商升级硬件[26][29] - 政府和教育机构需求提升,数字化转型从校内扩展到区域甚至省级,科技企业跨界合作[27][30] - 2024年智慧教育市场扩张和技术创新对公司政策实施、研发等提出更高要求[31] - 智慧教育市场竞争加剧,新进入者带来挑战,部分地区教育数字化基建发展可能放缓[32] 业务表现 - 截至2024年公司在智慧教育设备市场份额保持行业领先,通过优化产品性能和稳定定价策略维持销售增长[33] - 2024年公司全年销售额较2023年增长约28.4%[41][42] - 2024年学生个人平板销售额较去年增长24.3%,成为整体收入增长主要动力[43][4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注册用户超1033万,同比增长23.7%,日活用户达689310[48] - 2024年学生个人平板销售收入占总收入的84.4%,数智校园解决方案占3.6%[48] - 2024年可穿戴及其他产品销售额同比增长率为69.7%[48] - 2024年公司与多地政府、机构达成合作,推进教育数字化发展[41][42][44][46] - 2024年公司与新华通讯社中国经济信息社获“中国大数据产业年度优秀案例”奖[44][46] - 公司业务模式高度分散,客户基础广泛多样,无主要客户[51] - 学生个人平板销售收入从2023年的3.131亿元增加约24.3%至2024年的3.893亿元[57][59] - 数智校园解决方案销售收入从2023年的1010万元增加约66.3%至2024年的1680万元[61][64] - 可穿戴产品销售收入从2023年的870万元增加73.7%至2024年的1520万元[63] - 可穿戴产品销售收入从2023年的人民币870万元增加73.7%至2024年的人民币1520万元[65] - 配套产品销售收入从2023年的人民币1550万元增加67.5%至2024年的人民币2600万元[67][70] - 广告及内容授权收入从2023年的约人民币1190万元增加约18.9%至2024年的约人民币1420万元[69][71] - 2024年线下经销商收入为人民币352931千元,占比76.5%,2023年为人民币270279千元,占比75.2%[77] - 2024年线上经销商收入为人民币32625千元,占比7.1%,2023年为人民币28371千元,占比7.9%[77] - 2024年自营网络平台收入为人民币25118千元,占比5.4%,2023年为人民币44649千元,占比12.4%[77] - 2024年其他收入为人民币50726千元,占比11.0%,2023年为人民币16073千元,占比4.5%[77] - 2024年总收入为人民币461400千元,2023年为人民币359372千元[77] - 公司收入从2023年的3.594亿元增加约28.4%至2024年的4.614亿元[93][94] - 2024年学生个人平板收入3.89332亿元,占比84.4%;2023年收入3.13132亿元,占比87.1%[96][98] - 2024年数智校园解决方案收入1676.3万元,占比3.6%;2023年收入1008万元,占比2.8%[96][98] - 2024年可穿戴产品收入1515万元,占比3.3%;2023年收入872.4万元,占比2.4%[96][98] - 2024年广告及内容授权收入1419.5万元,占比3.1%;2023年收入1193.7万元,占比3.3%[96][98] - 2024年公司收益为461,400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359,372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8.4%[176]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销售成本从2023年的2.67亿元增加约31.0%至2024年的3.497亿元[101][106] - 毛利从2023年的9240万元增加约20.9%至2024年的1.117亿元,毛利率从25.7%降至24.2%[102][107] - 其他收入及收益从2023年的4420万元减少约13.7%至2024年的3810万元[103][108] - 销售及经销开支从2023年的8080万元减少约5.0%至2024年的7670万元[104][109] - 行政开支从2023年的3930万元增加约10.5%至2024年的4340万元[105][110] - 研发开支从2023年的4300万元增加25.7%至2024年的5410万元[112][119] - 其他开支从2023年的1090万元增加约82.6%至2024年的1990万元[113][120] - 财务成本从2023年的120万元增加约68.8%至2024年的200万元[114][121] - 税前亏损2023年为6130万元,2024年为6250万元[116][123] - 2024年所得税抵免260万元,2023年所得税开支1120万元[117][124] - 2024年和2023年公司净亏损分别为人民币5990万元和7250万元[125][129] - 2024年和2023年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公允价值亏损分别为人民币1244.1万元和1911.6万元[133] - 2024年和2023年公司经调整净亏损分别为人民币4750.3万元和5342.2万元[133] - 2024年公司除税前亏损62,508千元人民币,2023年亏损61,308千元人民币,亏损幅度扩大2%[176] - 2024年公司所得税开支为2,564千元人民币,2023年抵免11,230千元人民币[176] - 2024年母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58,579千元人民币,2023年亏损71,447千元人民币,亏损幅度收窄17.9%[176] - 2024年公司总资产为612,593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723,828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5.4%[178] - 2024年公司总负债为243,762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229,690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1%[178] - 2024年公司资产净值为368,831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494,138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5.3%[178] 研发与创新 - 公司2017年成立读书郎教育科技研究院,在北京、黄冈、中山和珠海设有四个教育技术研究所[79] - 珠海大数据中心于2024年开放,项目按预算运营,将提升AI计算能力支持教育数据处理[80] - 公司2017年成立读书郎教育科技研究院,在北京、黄冈、中山及珠海设有4个研究院[82] - 珠海大数据中心2024年投入使用,项目进展符合预算,未超支[83] - 2024年4月24日,公司成为“数据资产入表全国行”首批合作伙伴之一,参与大数据资产管理与运营[85][87] - 2024年5月,公司完成全国首单教育数据资产“入表”案,与诸暨传媒集团合作开创教育行业数字资产变现先例[85][87] - 2024年11月,公司获高新技术企业证书;12月,获“2024年行业标杆教育集团”奖项[89] 员工情况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有341名全职员工,2023年12月31日为419名[159] - 2024年集团确认员工成本约为7150万元人民币,2023年为7620万元人民币[159] - 2024年未发生对集团运营有重大不利影响的劳动纠纷[161]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全职雇员341名,较2023年12月31日的419名减少[16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确认员工成本约人民币7150万元,2023年12月31日为人民币7620万元[162] 资金用途 - 公司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约为3.646亿港元,发行5200万股新普通股,每股价格7.6港元[152][154] - 深化经销网络改革及地域扩张与渗透占所得款项净额35%,金额为1.2761亿港元[155] - 研发信息技术及基础设施占所得款项净额25%,金额为9115万港元[155] - 投资优化产品及服务供应占所得款项净额20%,金额为7292万港元[155] - 增强教材开发能力及多样化数字教育资源占所得款项净额10%,金额为3646万港元[155] - 营运资金及一般公司用途占所得款项净额10%,金额为3646万港元[155]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预期2025年度净收入与2023及2024年度保持平稳,业务收入也与前两年相若[170][173] - 2023及2024年度净收入无重大差异,公司财务及业务运营稳健[171][173] - 2025年公司将巩固在智慧教育领域布局,推动研发、技术与运营模式创新突破[164][167] - 2025年公司计划以多元方式整合学习硬件、教育平台与AI算法,优化“AI智习室”及“智慧课堂”[165][168] - 2025年公司将与政府部门推进“数据要素”标准化建设及城市级数字化转型,评估进入东南亚等海外市场可行性[165][168] - 2025年1月公司参加阿里云“AI衍生新物种”新春活动,展示智能学习设备实力与品牌价值[165][168] - 2025年公司将完善教育数据治理,重视未成年人保护,加大绿色IT与智慧校园建设投入[166][169] - 若2025年实际净收入与预测有重大差异,公司将按规定解释分析原因并披露信息[172][173]
读书郎(02385) - 2024 - 年度业绩
2025-03-27 22:38
公司上市及基本信息 - 读书郎教育控股有限公司自2022年7月12日在联交所上市,股份代号为2385[8][9] - 公司总部及中国主要营业地点为中国广东省中山市五桂山长逸路38号[16][17] - 公司香港主要营业地点为香港湾仔皇后大道东248号大新金融中心40楼[16][17] 公司管理层变动 - 邓登辉先生于2024年10月10日辞任执行董事[10][12] - 李曼芳女士于2024年8月26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及审计委员会主席[10][12] - 李新首先生于2024年8月26日辞任独立非执行董事、审计委员会及薪酬委员会成员[10][11][12] - 李仁发教授于2024年10月10日获委任为环境、社会及管治委员会主席[11][12] 公司经营业绩与亏损情况 - 2024年因宏观经济压力和教育行业监管收紧,公司出现一定程度亏损[18] - 2024年公司受宏观经济压力及教育行业监管收紧影响,录得一定幅度亏损[21] - 2023年税前亏损6130万元,2024年税前亏损6250万元;2023年所得税开支1120万元,2024年所得税抵免260万元[118][119][125][126] - 2024年和2023年公司分别确认净亏损人民币5990万元和7250万元[127][131] - 2024年和2023年经调整净亏损分别为人民币4750.3万元和5342.2万元[135] - 2024年公司收益为461,400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359,372千元人民币[178] - 2024年公司除税前亏损62,508千元人民币,2023年亏损61,308千元人民币[178] - 2024年公司所得税开支为2,564千元人民币,2023年抵免11,230千元人民币[178] - 2024年母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58,579千元人民币,2023年亏损71,447千元人民币[178] 公司核心愿景与未来规划 - 公司核心愿景为“AI + 教育”,致力于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18] - 公司未来将聚焦核心业务,深化产品开发,提升市场竞争力[20] - 2025年公司将巩固在智慧教育领域布局,推动研发、技术与运营模式创新突破[166][169] - 2025年公司计划以多元方式整合学习硬件、教育平台与AI算法,优化“AI智习室”及“智慧课堂”[167][170] - 2025年公司将与政府部门推进“数据要素”标准化建设及城市级数字化转型,评估进入东南亚等海外市场可行性[167][170] - 2025年1月公司参加阿里云计算“AI衍生新物种”新春活动,展示智能学习设备实力与品牌价值[167][170] - 公司将完善教育数据治理,重视未成年人保护,加大绿色IT与智慧校园建设投入[168][171] - 公司将专注技术研发、软件平台升级与服务体验,加强与产官学界联动推动教育创新[168][171] - 公司预期2025年度净收入与2023及2024年度保持平稳,业务收入与前两年相若[172][175] - 2023及2024年度净收入无重大差异,公司财务及业务运营稳健[173][175] 智慧教育市场环境 - 2023年全国智慧教育市场规模已超3400亿至3700亿元,预计未来保持稳定增长[25][27] - 2023 - 2024年中国政府出台多项政策强调“智慧校园”“在线教育”及“职业教育数字化”建设价值[26][28] - 2024年1月1日起《企业数据资源相关会计处理暂行规定》实施,推动企业数据资源资产化管理[26][28] - 智慧教育技术推进方向更趋多元化,“智慧课堂”等创新应用发展良好[29][32] - 不同群体对高品质和个性化学习资源需求强烈,游戏化教学在部分学科取得正面效果[30][33] - 更多学校引入AI自适应学习平台,提升教学精准性与趣味性[30][33] - 数字化教辅厂商升级硬件产品,结合软件形成完整智慧学习解决方案[30][33] - 政府与教育机构需求提升,教育信息化建设向区域乃至全省层级数字化转型迈进[31][34] - 科技企业与教育部、学校、媒体组织跨界合作推进数据共享与系统研发[31][34] 公司业务销售数据 - 2024年公司全年销售额较2023年增长约28.4%[45][46] - 2024年学生个人平板销售额较去年增长24.3%,是整体收入增长主要动力[47][49] - 截至2024年,公司在智能教育设备市场份额保持行业前列[37][4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注册用户超1033万,同比增长23.7%,日活用户达689,310名[52][56] - 学生个人平板销售收入从2023年的3.131亿元增至2024年的3.893亿元,增长约24.3%[61][63] - 学生个人平板销售额占总收入的84.4%[52][56] - 数智校园解决方案销售收入从2023年的1010万元增至2024年的1680万元,增长约66.3%[65][68] - 数智校园解决方案收入贡献达3.6%[52][56] - 可穿戴产品及其他产品销售额年增长率达69.7%[52][56] - 可穿戴产品销售收入从2023年的870万元增至2024年的1520万元,增长73.7%[67] - 配套产品销售收入从2023年的人民币1550万元增加67.5%至2024年的人民币2600万元[71][74] - 广告及内容授权收入从2023年的约人民币1190万元增加约18.9%至2024年的约人民币1420万元[73][75] - 2024年线下经销商收入为人民币352931千元,占比76.5%;2023年为人民币270279千元,占比75.2%[81] - 2024年线上经销商收入为人民币32625千元,占比7.1%;2023年为人民币28371千元,占比7.9%[81] - 2024年自营网络平台收入为人民币25118千元,占比5.4%;2023年为人民币44649千元,占比12.4%[81] - 2024年其他收入为人民币50726千元,占比11.0%;2023年为人民币16073千元,占比4.5%[81] - 公司收入从2023年的3.594亿元增加约28.4%至2024年的4.614亿元[95][96] - 2024年学生个人平板收入3.89332亿元,占比84.4%;2023年为3.13132亿元,占比87.1%[98][100] - 2024年数智校园解决方案收入1676.3万元,占比3.6%;2023年为1008万元,占比2.8%[98][100] - 2024年可穿戴产品收入1515万元,占比3.3%;2023年为872.4万元,占比2.4%[98][100] - 2024年广告及内容授权收入1419.5万元,占比3.1%;2023年为1193.7万元,占比3.3%[98][100] - 2024年其他产品收入2596万元,占比5.6%;2023年为1549.9万元,占比4.4%[98][100] 公司合作与荣誉 - 2024年初公司与清华五道口金融学院达成教育数据资产运营战略合作[45][46] - 2024年4月8日公司与合肥包河區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推动资源集聚[45][46] - 2024年9月27日公司与珠海高新区管委会合作开发“梦想大模型”产品[48][50] - 2024年10月18日公司与中山教育技术中心项目获中山市“数据要素×”优秀案例肯定[48][50] - 2024年11月公司与广东现代家庭教育研究院合作构建协同育人生态[48][50] - 2024年12月26日公司与新华社中经社获“中国大数据产业年度优秀案例”奖[48][50] - 2024年公司在产学研合作、AI研发、数字教学创新和市场拓展有重大突破[51] - 公司2024年4月24日成为「数据资产入表全国行」首批合作伙伴之一,5月完成全国首单教育数据资产「入表」案[89][91] - 公司2024年12月获「2024年行业标杆教育集团」荣誉,11月获高新技术企业证书[93] 公司研发与设施建设 - 2024年公司研发支出较2023年增加25.7%,用于优化AI算法、开发教育大模型及硬件产品升级[53][56] - 公司2017年成立读书郎教育科技研究院,在北京、黄冈、中山和珠海设有四个教育科技研究所[83] - 珠海大数据中心于2024年开放,用于展示公司产品、接待访客和提供产品实际应用[84] - 公司珠海大数据中心2024年投入使用,项目进展符合预算[87] - 公司2017年成立教育科技研究院,在北京、黄冈、中山及珠海设有4个研究院[86] 公司销售策略 - 公司销售策略多元化,依赖线下经销商和线上渠道销售产品[76][77][78][79] 公司财务指标变化 - 销售成本从2023年的2.67亿元增加约31.0%至2024年的3.497亿元[103][108] - 毛利从2023年的9240万元增加约20.9%至2024年的1.117亿元,毛利率从25.7%降至24.2%[104][109] - 其他收入及收益从2023年的4420万元减少约13.7%至2024年的3810万元[105][110] - 销售及经销开支从2023年的8080万元减少约5.0%至2024年的7670万元[106][111] - 行政开支从2023年的3930万元增加约10.5%至2024年的4340万元[107][112] - 金融资产减值亏损从2023年的370万元增加约3.8%至2024年的380万元[113][120] - 研发开支从2023年的4300万元增加25.7%至2024年的5410万元[114][121] - 其他开支从2023年的1090万元增加约82.6%至2024年的1990万元[115][122] - 财务成本从2023年的120万元增加约68.8%至2024年的200万元[116][123] - 2024年公司毛利增加约人民币1930万元、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公允价值亏损减少约人民币670万元、销售及经销开支减少约人民币400万元、所得税减少约人民币1380万元[127][131] - 2024年公司其他收入及收益减少约人民币600万元、研发开支增加约人民币1110万元、行政开支增加约人民币410万元、其他开支增加约人民币900万元[127][131]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短期银行借款约人民币3470万元,2023年12月31日为人民币5530万元,固定年利率为3.0%[137][139]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未动用银行信贷约人民币4560万元,2023年12月31日为人民币4470万元[141][146]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人民币2.645亿元,2023年12月31日为人民币3.515亿元[142][147]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资产负债率为39.8%,2023年12月31日为31.7%[143][14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总资产为612,593千元人民币,总负债为243,762千元人民币[18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资产净值为368,831千元人民币,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为371,008千元人民币[180] 公司资金用途分配 - 公司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约为3.646亿港元,发行5200万股新普通股,每股价格7.6港元[154][156] - 深化经销网络改革及地域扩张与渗透占所得款项净额35%,金额为1.2761亿港元[157] - 研发信息技术及基础设施占所得款项净额25%,金额为9115万港元[157] - 投资优化产品及服务供应占所得款项净额20%,金额为7292万港元[157] - 增强教材开发能力及多样化数字教育资源占所得款项净额10%,金额为3646万港元[157] - 营运资金及一般公司用途占所得款项净额10%,金额为3646万港元[157] 公司员工情况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有341名全职员工,2023年12月31日为419名[161] - 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确认员工成本约为7150万元人民币,2023年12月31日为7620万元人民币[161] - 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无重大劳动纠纷影响运营[163]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全职雇员341名,较2023年12月31日的419名减少[16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确认员工成本约人民币7150万元,2023年12月31日为人民币7620万元[164] 公司管理层信息 - 创始人及非执行董事
读书郎(02385) - 2024 - 中期财报
2024-08-30 09:48
公司概况 - 公司於2022年7月12日在聯交所上市[1] - 公司註冊用戶超過930萬名,上半年平均每日活躍用戶730,000名,過往六個月平均每月活躍用戶超過136萬名[2] - 公司已建立全國性線下經銷網絡,於2024年6月30日共有145名線下經銷商控制4,258個銷售點,遍佈中國31個省和自治行政區的324個城市[2] - 公司產品涵蓋學生個人平板、教務系統解決方案、個性化智慧學習終端、數智校園解決方案、可穿戴產品及其他產品[1] - 公司利用人工智能、大數據和認知大模型等先進技術,為用戶提供靈活、高效實用、互動及個性化的教學體驗[1] - 本集團致力於成為國內領先的智能學習設備和服務供應商[8] 公司发展目标 - 本公司目標包括研發和生產具有創新性和競爭力的智慧教育解決方案及設備,以滿足不同層次和領域的教育需求[10] - 推動國家教育事業的數字化和智能化發展,積極應用先進技術,如人工智能、大數據和雲計算,助力教育數字化和智能化進程,提高教育質量和效率[10] - 提升政府主管部門、學校對教育工作的營運效率[10] - 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關注學生的個性化學習需求,通過智能分析和個性化推薦,因材施教,幫助學生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和資源,從而提高學習成效[10] - 重視技術研究和產品開發,不斷追求創新,以確保產品和服務能夠滿足市場的新需求和發展趨勢[10] - 強化品牌建設和市場推廣,提高品牌知名度和影響力,通過有效的市場推廣策略,擴大市場份額,吸引更多用戶選擇本集團的產品和服務[10] - 與教育機構、政府部門和科研機構合作,共同推動教育數字化和智能化的發展,共創教育事業的美好未來[10] - 注重社會責任和可持續發展,積極履行社會責任,關注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10] 行业发展趋势 - 教育行业正经历从传統模式向数字化教育的深刻转型[23] - 教育数据作为多源数据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资产入表提高了监管效率[23] - 中国智慧教育行业市场规模在2023年达到3,760亿元人民币[24] - 国家政策大力支持智慧教育发展,在线教育和智慧校园投资占比较高[27] - 中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得到全面提升,数字化教学环境初步建立[28] - 技术创新推动中国智慧教育行业快速发展,未来前景广阔[28] 公司在行业中的地位 - 读书郎在教育数据资产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行业提供了实践经验[21,22] - 读书郎的数据产品获得了浙江大数据交易中心的数据产品登记证书[21] - 读书郎将继续引领企业开展数据资产入表工作,提供可靠建议[22] - 藏皮书编写单位在各自領域具有重要地位,為藏皮書編寫提供了專業支持[19] 公司产品及解决方案 - 通過技術創新和市場調研,推出定制化的教育解決方案,滿足不同年齡段、地區和家庭背景學生的需求[31] - 智慧教育技術的普及,使得教學質量和管理效率實現雙提升[36] - 公司的AI學習網絡和數智課堂解決方案已在80所學校和156間教室全面部署,服務超過43,500名學生和5,567名教師,顯著提升了學習興趣和效果[33] - 公司的數智校園解決方案被更多學校和教育機構採用,成為智慧校園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34] - 學生個人平板可連接公司的在線學習平台,為學生提供集學習、互動、娛樂於一體的綜合性學習體驗[39] - 學生個人平板有助於學生適應教育信息化發展趨勢,培養獨立學習和自主探索的能力[39] 公司业务发展 - 學生個人平板銷售收入增長36.3%,主要得益於新產品線的推出、銷售渠道的優化以及品牌推廣力度的加大[40,41] - 公司進一步規範銷售渠道考核,淘汰和更換了部分表現不佳的經銷商,並加強了對經銷商的業務培訓[40] - 公司減少了線上直播活動,大幅降低了直播推廣成本,使得整體銷售費用有所下降[40] - 數智校園解決方案的銷售收入由2023年中期增加約284.1%至2024年中期[42] - 可穿戴產品的銷售收入由2023年中期增加約11.8%至2024年中期[42] - 其他配套產品的銷售收入由2023年中期減少約48.5%至2024年中期[48] - 廣告及內容授權收入由2023年中期減少約20.3%至2024年中期[46] - 公司主要通過第三方線下經銷商和線上渠道銷售產品[50] - 公司專注於開發與智能學習設備相容的新產品以提高學習效率[48] - 公司為保護品牌核心內容,淘汰了部分內容和服務質量欠佳的合作客戶[46] - 公司預期新產品在下半年旺季推出後,銷售將會有所增長[48] - 公司對新產品的市場前景持續保持樂觀[48] - 公司的轉型策略使其能夠從AI詞典筆順利過渡到新產品[48] 财务表现 - 公司收入由2023年中期的人民幣125.9百萬元增加約31.1%至2024年中期的人民幣165.1百萬元[58] - 銷售成本由2023年中期的人民幣77.3百萬元增加約68.1%至2024年中期的人民幣130.0百萬元[59] - 毛利由2023年中期的人民幣48.6百萬元減少約27.8%至2024年中期的人民幣35.1百萬元,毛利率由38.6%減少至21.3%[60] - 學生個人平板銷售收入佔總收入的86.1%[61] - 數智校園解決方案收入佔總收入的5.0%[61] - 可穿戴產品收入佔總收入的3.5%[61] - 廣告及內容授權收入佔總收入的2.7%[61] - 其他產品收入佔總收入的2.7%[61] - 公司2024年中期和2023年中期分別錄得淨虧損人民幣45.2百萬元和人民幣37.9百萬元,主要是由於毛利下降、其他收入減少、行政開支增加等因素[66] 公司治理 - 公司董事及最高行政人員持有公司股份總計62.32%的權益[2] - 公司董事陳先生持有公司34.20%的股權[3] - 公司董事秦先生持有公司34.20%的股權[4] - 公司董事劉志蘭女士持有公司5.71%的股權[5] - 公司董事沈劍飛先生持有公司3.19%的股權[6] - 公司董事陳先生及秦先生為一致行動人士[2] - 公司董事會及各委員會成員發生變動[4,5] - 公司主要股東、董事及高級管理人員的權益披露[6] - 公司企業管治及其他資訊披露[7] 公司融资及资金管理 - 公司於2022年7月12日在聯交所上市[1] - 全球發售的所得款項淨額約為364.6百萬港元[100] - 全球發售的所得款項淨額總額已按先前於招股章程所披露的意向進行動用[100] - 本集團一貫奉行審慎的資金管理政策並積極管理其流動資金狀況[72] - 於2024年6月30日,本集團錄得短期銀行借款約人民幣34.7百萬元,固定利率為3%[72] - 於2024年6月30日,本集團未動用的銀行信貸約人民幣121.68百萬元[72] - 於2024年6月30日,本集團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人民幣275.2百萬元[73] - 於2024年6月30日,本集團的資產負債比率為32.2%[74] 人力资源管理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共有361名全職員工[75] - 公司為員工提供具有市場競爭力的薪酬福利,並定期根據員工貢獻和行業標準調整薪酬政策[77] - 公司為員工繳納各項社會保險並提供內部培訓課程,以提升員工技能和士氣[77] - 公司採用了受限制股份單位計劃、首次公開發售後購股權計劃和股份獎勵計劃,以激勵員工為公司發展做出貢獻[77] 未来发展规划 - 公司計劃進一步擴大數字教育資源和數智校園解決方案的覆蓋範圍,並加大人工智能和大數據技術的投入[78][79] - 公司將繼續完善線下經銷網絡和強化線上渠道,提升產品功能性為用戶帶來更多便利[78] - 公司將與行業夥伴合作開發和推廣優質數字教育資源,並進一步完善客戶服務體系[78] - 公司將通過打造個性化AI智習室等方式實現數據與AI賦能教育,為學生提供個性化學習體驗[79][80] - 公司將在抖音等平台開展創新營銷活動,吸引更多家庭關注公司的教育理念和產品[79] - 公司對未來發展充滿信心,將以穩健經營為基礎,不斷創新突破,推動公司智慧教育事業持續發展[80][81] 股權激励计划 - 公司採納了受限制股份單位計劃、首次公開發售後購股權計劃和股份獎勵計劃[1,123,173,175] - 受限制股份單位計劃的目的為獎賞受限制股份單位承授人為本集團的成功所提供的服務及所作出的貢獻[1] - 購股權計劃的目的是向對公司作出或可能作出貢獻的購股權承授人提供獎勵或獎賞[130] - 股份獎勵計劃的目的是表揚及認可合資格參與者的貢獻,並向其提供獎勵以鼓勵優化表現及效率,促進本集團利益[176] - 截至最後實際可行日期,三個股份激勵計劃均未授出或行使任何獎勵[198]
读书郎(02385) - 2024 - 中期业绩
2024-08-26 22:22
公司概况 - 公司主要从事智能学习设备的设计、开发、制造和销售,以及为教育机构、学校、教师、家长和学生提供全面的教育资源[19][22] - 公司注册用户超过9.3百万,上半年平均每日活跃用户730,000,过去六个月平均每月活跃用户超过1.36百万[20][23] - 公司已建立全国性线下经销网络,截至2024年6月30日共有145名线下经销商,控制4,258个销售点,遍布中国31个省和自治行政区的324个城市[21][24] - 公司董事会包括3名执行董事、2名非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27][28][29] - 公司设有审计委员会、薪酬委员会、提名委员会和环境、社会及管治委员会[30][31][32][33] 发展战略 - 致力于为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家长和学生提供高品质的智慧教育设备和解决方案[73] - 推动国家教育事业的数字化和智能化发展,应用先进技术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率[74] - 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通过智能分析和个性化推荐提高学生的学习成效[74] - 持续投资于技术研发和产品创新,确保产品和服务能满足市场需求[82] - 加强品牌建设和市场推广,扩大市场份额,吸引更多用户[74] - 与教育机构、政府部门等合作共同推动教育数字化和智能化[74] - 注重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积极履行企业公民责任[87][88] - 建立健全的风险管理框架,确保业务持续运营和资产安全[92] - 遵守最高的法律和道德标准,确保公司治理的透明度和诚信[86] - 优化供应链管理,提高运营效率和业务灵活性[91] 数据资产化 - 《教育行业数据资产入表蓝皮书》为教育行业数据资产化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践案例[103][104][105] - 读书郎作为编著单位之一,在推动数据资产化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展示了其在教育科技领域的创新和领导力[102][108][109] - 读书郎的即时响应学习系统和目标导向学习系统数据产品成功获得浙江省大数据交易中心颁发的《数据产品登记证书》[108] - 2024年作为企业数据资产入表元年,读书郎将继续引领相关企业开展数据资产入表工作,提供可靠建议[109] 行业发展 - 国家出台一系列政策支持智慧教育发展,如《关于推进IPv6技术演进和应用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等[117] - 2023年中国智慧教育行业市场规模达3,760亿元人民币,其中在线教育投资占比约41.4%,智慧校园投资占比约21.8%[111] - 智慧教育通过融合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创新教学方法,有效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提升教育质量和学习效率[112][114] - 教育数据作为多源数据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资产入表提高了监管机构及各方参与者的工作效率[110] - 教育信息化技术的发展推动了"互联网+教育"的深入融合,AI、VR/AR等新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教育领域[115] - 中國智慧教育行業市場規模達到3,760億元,其中在線教育投資佔比約41.4%,智慧校園投資佔比約21.8%[118] - 中國中小學互聯網接入率已全面達到100%,多媒體教室普及率亦達到了99.7%[122] 产品及服务 - 讀書郎的「AI愛學網」與「智慧課堂」解決方案已在80所學校、156間教室全面鋪設,服務超過43,500名學生和5,567名教師[133] - 讀書郎的數智校園解決方案被更多學校和教育機構採用,成為智慧校園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134] - 讀書郎的學生個人平板銷售額較去年同期增長了36.3%[139] - 讀書郎通過調整銷售渠道、提升分銷商能力、增加品牌推廣等措施提升了學生個人平板的銷售[139] - 学生个人平板的销售收入由2023年中期的人民币104.2百万元增加约36.3%至2024年中期的人民币142.0百万元[142] - 数智校园解决方案的销售收入由2023年中期人民幣2.2百万元增加約284.1%至2024年中期人民幣8.3百万元[149] - 可穿戴产品的销售收入由2023年中期的人民幣5.2百万元增加約11.8%至2024年中期的人民幣5.8百万元[147] - 公司推出全新具竞争力的旗舰学习机产品线,提高了主推平板的平均售价[142] - 公司在中国社交平台投放更多广告,但由于直播推广费用大幅下降,整体销售费用有所降低[142] - 公司推出全新的X手表系列,主打大孩子的运动需求,采取差异化竞争策略[151] - 公司重建营运商渠道,重新梳理及进一步建立通讯产品销售渠道[151] - 公司推出功能更全面的新产品,用以取代传统的AI词典笔[159] 财务表现 - 收入由2023年中期的约人民幣125.9百万元增加約31.1%至2024年中期的約人民幣165.1百万元[176] - 學生個人平板銷售量及售價均有所上升,並佔總收入較大比例[176,177,179] - 銷售成本由2023年中期的人民幣77.3百萬元增加約68.1%至2024年中期的人民幣130.0百萬元[181] - 毛利由2023年中期的人民幣48.6百萬元減少約27.8%至2024年中期的人民幣35.1百萬元,毛利率由38.
读书郎(02385) - 2023 - 年度财报
2024-04-24 08:36
公司业务及发展 - 公司主要业务涉及智能学习设备的设计、开发、制造和销售,以及为教育机构、学校、教师、家长和学生提供全面的教育资源[4] - 公司已建立全国范围的线下分销网络,与80名线下经销商签约,共控制3,497个销售点,遍布中国31个省和自治行政区[7] - 公司在过去一年面临全球经济波动和不确定性,通过灵活调整營運策略和持续创新,成功稳固市场位置[14] - 公司未来发展计划包括继续以创新为核心,深化产品研发,特别是智能教育设备领域的持续创新[16] - 数字化转型将是未来发展的重要支柱,公司将投资于最新技术以提升运营效率和销售能力[17] - 公司将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建立学习型组织,提升团队整体能力和创新力[18] - 公司主席表示将继续关注国内市场,特别是提升产品在三四线城市和农村地区的渗透率[20] - 公司感谢员工辛勤工作和贡献,以及客户、合作伙伴和股东对公司的持续支持和信任[21] 智慧教育市场趋势 - 智慧教育行业在中国近年来呈现强劲增长势头,市场规模不断扩大,2022年达到3159亿人民币,预计2023年将进一步增至3420亿[23] - 智慧教育作为新型教育方式,具有明显优势,特别是在促进教师与学生互动和提高学习效率方面[24] - 2023年,智慧教育设备市场预计将随着智慧教育行业产值持续增长而变得更加庞大[31] - 2023年,新技术如人工智能、大数据和云计算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更加广泛和深入,提高了智慧教育设备的功能,有效提高了教育质量和学习效率[34] - 消费者对智慧教育设备的需求日益多元化,企业提供了更加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以满足不同年龄段、地区和家庭背景的学生需求[35] - 企业致力于教育信息化,扩大用户群体,包括政府教育部门、学校、教师、学生和家长,通过数字和智能教室解决方案,满足不同教学和学习需求[36] 公司财务状况 - 公司在2023年的经营成果未达预期,但为未来稳健增长奠定了基础[47] - 学生个人平板销售收入由2022年的5.222亿元降至2023年的3.131亿元,降幅约40.0%[51][52] - 数智校园解决方案销售收入由2022年的1530万人民币降至2023年的1010万人民币,降幅约34.1%[56] - 可穿戴产品销售收入由2022年的2700万人民币降至2023年的870万人民币,降幅约67.7%[57] - 2023年度广告及内容授权收入约为1.19亿元人民币,较2022年度增长约2.4%[65] - 公司毛利率从2022年的22.2%上升至2023年的25.7%,主要因推出高毛利率新产品和自营在线平台销售增加[78] - 公司研发开支增加13.5%,主要是为了增强长期竞争力和加强新产品开发[84] - 公司其他开支减少50.9%,主要是由于2022年大量出售原材料和配件[86] - 2023年度税前利润为人民币10.7百万元,2023年度税前亏损为人民币61.3百万元[89] - 2023年度净亏损为人民币72.5百万元,2022年度净利润为人民币4.9百万元,主要由于毛利减少约人民币41.8百万元、其他收入及收益减少约人民币24.9百万元、按公允價值計入損益的金融資產╱負債的公允價值變動减少约人民币39.2百万元以及研发开支增加约人民币5.1百万元[91]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人民币3.515亿(2022年12月31日:1.49亿)[100]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资产负债比率为31.7%,较2022年12月31日的27.3%有所增加[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