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郎(02385)

搜索文档
家长拼命鸡娃,学习机销量涨疯
36氪· 2024-04-18 09:49
文章核心观点 - 学习机市场品牌众多但头部品牌较为集中 [1][2] - 学习机价格从两三千元到近万元不等 [4][5][6] - 学习机销量持续高涨 [7] - 学习机资源和功能存在不满意的情况 [8][9][10][11] - 学习机硬件质量问题频出 [12][13] - 学习机品牌纷纷推出"AI+"功能 [14][15][16] - 学习机被视为电子易耗品而非长期学习用品 [17] 行业总结 - 教育智能产品市场空间和潜力巨大 [18] - 学习机市场发展加速但仍需要潜心研发 [18]
读书郎(02385) - 2023 - 年度业绩
2024-03-27 14:38
公司业务及发展 - 公司主要业务包括设计、开发、制造和销售智能学习设备,以及为教育机构、学校、教师、家长和学生提供全面的教育资源,产品涵盖个人平板、教务系统解决方案、个性化智慧学习终端、数字和智能教室解决方案、可穿戴产品等[4] - 公司在过去一年面临全球经济波动和不确定性,通过灵活运营和持续创新成功稳固市场地位[14] - 未来发展计划包括继续以创新为核心,深化产品研发,特别是智能教育设备领域的持续创新[16] - 数字化转型将是未来发展的重要支柱,投资于最新技术以提升运营效率和销售能力[17] - 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建立学习型组织,提升团队整体能力和创新力[18] - 公司的个人学生平板销售收入由2022年的人民币5.22亿元下降约40%,至2023年的人民币3.13亿元[51] - 公司在2023年积极开发和推广针对不同年龄段学习者需求的创新产品,包括幼儿早教机和中小学生个性化智能学习终端[43] - 公司与中国语言智能研究中心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共同推进教育信息化和智慧教育发展[46] - 公司计划在2024年继续深化数字化教育资源和智能教室解决方案,提供更个性化和高效的教学体验[112] - 公司将继续完善和扩展线下分销网络,强化在线渠道,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提升产品功能,为用户带来更多便捷和价值[113] - 公司将开发更多符合市场需求的智能学习设备和教育资源,优化数字化和智能教室解决方案,提供一站式、高效且可持续的教育服务[114] - 公司将继续与行业合作伙伴共同开发和推广高质量的数字教育材料,拓宽教育资源生态圈,同时加强客户服务体系,提升客户关系和满意度[115] - 公司将在2024年继续追求创新和突破,以稳健经营为前提,推动集团可持续增长,丰富和深化学生和教育工作者的学习和教学体验[116] 财务状况 - 公司2023年度收入由2022年度的人民币605.2百万元减少至359.4百万元,降幅约40.6%[74] - 学生个人平板是公司主要产品类别,2023年度收入占比87.1%[75] - 公司2023年度毛利率为25.7%,较2022年度的22.2%有所提升,主要因推出高毛利率新产品及自营在线平台销售增加[78]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人民币351.5百万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149.0百万元增加[100]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资产负债比率为31.7%,较2022年12月31日的27.3%有所增加[101] 主要人员信息 - 刘志兰女士于1995年6月取得郴州市糧食中等专业学校的会计专业文凭[129] - 邓登辉先生于2011年7月加入公司,历任研发工程师、产品部部长、运营部部长、教育研究院院长,目前担任总经理助理[131] - 邓先生于2011年7月取得北京理工大学软件工程专业学士学位[132] - 沈剑飞先生于2015年11月至2018年8月担任杭州市机动车服务管理局拱墅管理处处长,后创办劍智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135] - 沈剑飞先生于2004年6月毕业于西安政治学院法学专业[136] - 李新首先生于1993年7月起担任长沙汽车电器厂主管会计,后成为中審亞太会计师事务所湖南分所合伙人[138] - 李新首先生自1998年6月起为中国注册会计师[141] - 孔繁华女士于2001年7月至2004年11月担任华南师范大学法学院助教,后历任讲师、副教授、教授,目前担任副院长[144] - 孔繁华女士于1998年8月取得武汉大学法学学士学位[146] - 李仁发教授拥有超过30年的网络通信和计算行业经验[148] - 陈慧英女士于2018年7月通过网络教育取得西南财经大学财务管理专业学士学位[156] - 黄庆忠先生于2015年1月毕业于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法律专业[161] - 林庚墀先生持有香港都会大学企业治理硕士学位和英国布拉德福德大学工商管理学士学位[164] 公司治理及合规 - 公司已收到独立非执行董事根据上市规则第3.13条对其独立性的确认函,并确认所有独立非执行董事均被认为符合上市规则的独立标准[192]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董事和集团五名最高薪酬人员的薪酬详情已在年度报告的财务报表附注8和附注9中披露[193] - 在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没有董事放弃其酬金或同意放弃其酬金[194] - 截至本年报日期,公司控股股东或董事没有参与或对任何与公司业务构成竞争或可能构成竞争的业务表现出兴趣[195] - 控股股东已签署了不竞争契约,承诺不直接或间接参与与集团业务竞争的业务,以保护集团免受利益冲突和竞
读书郎(02385) - 2023 - 中期财报
2023-09-21 08:31
公司业务及产品 - 公司主要业务涉及智能学习设备的设计、开发、制造和销售,以及为教育机构、学校、教师、家长和学生提供全面的教育资源[3] - 产品包括个人学生平板、教务系统解决方案、个性化智能学习终端、数字智能教室解决方案、可穿戴产品等[3] - 公司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和认知建模等先进技术,旨在为用户提供灵活、高效、互动和个性化的教学体验[4] 公司发展战略 - 公司目标是为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家长和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智能教育设备和解决方案[11] - 公司将继续投入资源进行产品研发,确保推出具有竞争力的智能教育设备和解决方案[14] - 公司在数字化教育和智能学习方面取得显著成果,为中国中小学生提供灵活、高效、实用、互动和个性化的学习体验[35] 市场趋势与展望 - 政府加大对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政策支持,推动教育资源的数字化和智能化发展[25] - 2023年上半年,智慧教育设备企业需要密切关注市场变化和需求,不断创新产品和服务,为数字教育发展做出更大贡献[30] - 2023年下半年,全球经济预计将保持温和增长,中国教育市场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110] 财务状况及业绩 - 公司2023年中期收入较2022年同期下降约51.5%,主要是由于个人学生平板和可穿戴产品销售减少[77] - 公司2023年中期毛利较2022年同期下降约26.9%,毛利率从25.6%上升至38.6%,主要是由于新产品毛利率提高和自营线上平台销售份额增加[79] - 公司2023年中期其他收入及收益增加约6.0%,主要是由于外汇汇兑差额增加和定期存款利息收入增加[80] - 公司2023年中期研发开支增加约57.3%,主要是由于研发人员成本增加和专业服务费增加[83] 股权结构及管理 - 陈先生持有公司34.20%股权,秦先生持有公司28.12%股权[120] - 公司已确认董事和高级管理层在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内及截至本报告日期遵守了证券交易的标准守则[135] - 公司及其子公司在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及截至本报告日期内未购买、出售或赎回任何上市证券[136]
读书郎(02385) - 2023 - 中期业绩
2023-08-20 10:15
公司上市与募资 - 公司首次公开发售股份所得款项净额约为3.646亿港元[14] - 公司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约为3.646亿港元,发行5200万股新普通股[10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所得款项净额为3.646亿港元,已动用1.4177亿港元,未动用2.2283亿港元,主要用于深化经销网络改革、研发信息技术等[127] - 公司于2022年7月12日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主板上市[143] 智慧教育业务研发 - 公司在智慧教育治理解决方案层面研发了一站式教育公共服务平台[3] - 公司在数智校园解决方案层面研发了数智校园数字基座并应用于多所中小学[3]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推出多款创新智能学习设备,包括儿童学习机早教机、小学生学习机等[15] - 公司开发了专注教育特色功能的智慧手表,预装中英文每日一词功能,具备GPS等传统功能[44] - 公司提供AI词典笔,有智能识别功能,配合线上内容识别朗读词汇句子;智能扫读笔有离线即时翻译功能[46][47] 公司业务模式与目标 - 公司建有广泛线下经销网络及自营线上渠道和线上经销商[4] - 公司致力于为政府、学校、教师、学生和家长提供智慧教育方案、软硬件设备[14] - 公司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和认知大模型等技术提供教学体验[14] - 公司使命是科技赋能,让学习成为美好体验,力争成国内主要智能学习设备服务供应商[22] - 公司目标是为教育相关方提供智慧教育设备和解决方案,推动教育数字化智能化发展[39] - 公司经营分部包括生产及销售数智校园解决方案、可穿戴产品、其他产品以及广告及内容授权[146] 公司未来发展规划 - 公司未来将加强数据基座能力,提供因地制宜教育解决方案[3] - 公司未来将以数智校园数字基座为主推动学生数据市场化营运[3] - 公司未来将助力数智校园项目落地,提升学校教学品质[3] - 公司将持续投入资源进行软硬件产品研发,加强品牌建设和宣传[18] - 公司将与教育机构、政府部门等建立合作关系,推动教育数字化和智能化发展[18] - 公司将与各大教育机构等共建数字教育资源生态,加强与电商和实体零售商合作[24] - 公司将拓展线上教育市场,加大研发投入[108] - 公司将关注教育公平和减负政策,调整业务战略[109] - 公司将加强技术创新和研发投入,开发更多智慧教育产品和解决方案[133] 公司财务数据 - 收入 - 学生个人平板销售收入从2022年中期的2.305亿元减少约54.8%至2023年中期的1.042亿元[26] - 可穿戴产品销售收入从2022年中期的1310万元减少约60.8%至2023年中期的520万元[28] - 配套产品销售收入从2022年中期的810万元略微增加约8.9%至2023年中期的880万元[31] - 公司2023年中期收入为1.259亿元,较2022年中期的2.598亿元减少约51.5%,主要因学生个人平板及可穿戴产品销售减少[38] - 数智校园解决方案2023年中期销售收入为220万元,较2022年中期的510万元减少约57.9%,原因是学校完善教育平台政策致硬件采购减少[44] - 2023年中期学生个人平板收入1.04174亿元,占比82.7%;数智校园解决方案收入215.9万元,占比1.7%;可穿戴产品收入515.3万元,占比4.1%;其他产品收入877.4万元,占比7.0%;广告及内容授权收入567.9万元,占比4.5%[56] - 2023年线下经销商销售额9408.8万元,占比74.7%;自营网络平台销售额1437万元,占比11.4%;线上经销商销售额1180.2万元,占比9.4%;其他销售额567.9万元,占比4.5%[51] - 广告及内容授权产生的收入由2022年中期约人民币300万元增加约92.4%至2023年中期约人民币570万元[77] - 其他收入及收益由2022年中期的人民币3070万元增加约6.0%至2023年中期的人民币3260万元[87]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收入为1.25939亿元,较2022年同期的2.59771亿元下降;毛利为4862.7万元,较2022年同期的6650.5万元下降;期内亏损3794.8万元,较2022年同期的4238.8万元有所收窄[13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来自客户合约的收入为12.5939亿人民币,较2022年同期的25.9771亿人民币下降51.51%[150] - 2023年上半年设备收入5.0144亿人民币,数字化教辅资源和服务收入5.403亿人民币,学生个人平板收入10.4174亿人民币,较2022年同期均有所下降[150] - 2023年上半年其他收入及收益为3.255亿人民币,较2022年同期的3.0698亿人民币增长6.03%[153] - 2023年上半年商品销售总收入为6.4584亿人民币,服务提供总收入为6.1355亿人民币[179] - 2023年上半年于某一时间点转让的商品收入为6.4584亿人民币,于某一时间点转让的服务收入为0.583亿人民币,随时间转让的服务收入为5.5525亿人民币[179] - 2022年上半年,公司销售予外部客户的分部收入分别为2.30501亿元、513.1万元、1313.3万元、805.5万元、295.1万元,总计2.59771亿元[148] 公司财务数据 - 成本与费用 - 2023年中期销售成本为7730万元,较2022年中期的1.933亿元减少约60.0%,因学生个人平板销量下降[56] - 2023年中期毛利为4860万元,较2022年中期的6650万元减少约26.9%,毛利率从25.6%升至38.6%,因新产品溢利率高及自营线上平台销售份额增加[57] - 销售及经销开支由2022年中期的人民币4030万元减少约8.6%至2023年中期的人民币3680万元[88] - 行政开支由2022年中期的人民币2560万元减少约30.7%至2023年中期的人民币1770万元[89] - 研发开支由2022年中期的人民币1620万元增加约57.3%至2023年中期的人民币2550万元[90] - 其他开支由2022年中期的人民币1380万元减少约54.4%至2023年中期的人民币630万元[91] - 财务成本由2022年中期的人民币9.6万元增加约141.7%至2023年中期的人民币23.2万元[9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设备、可穿戴产品及其他产品成本为58,338千元,2022年同期为174,838千元[18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数字化教辅资源和服务成本为18,135千元,2022年同期为17,692千元[18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研发开支为44,685千元,2022年同期为31,512千元[183] 公司财务数据 - 利润与亏损 - 2022年中期录得税前亏损人民币4650万元,2023年中期录得税前亏损人民币2560万元[95] - 2022年中期确认净亏损人民币4240万元,2023年中期确认净亏损人民币3790万元[95] - 2023年上半年税前亏损2.5595亿人民币,2022年同期税前亏损4.6521亿人民币[173] - 2023年上半年学生个人平板分部业绩为3.9944亿人民币,数智校园解决方案为0.1115亿人民币,可穿戴产品为0.0604亿人民币,其他产品为0.2124亿人民币,广告及内容授权为0.484亿人民币[173] 公司财务数据 - 资产与负债 - 2023年6月30日集团未动用银行信贷约1.047亿元,2022年12月31日为1.6亿元[100] - 2023年6月30日集团有全职雇员569名,2022年12月31日为553名;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员工成本约为3470万元,2022年中期为3270万元[106] - 2023年6月30日集团有短期银行借款约5530万元,利率介乎3%至3.2%,2022年12月31日无[120] - 2023年6月30日集团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3.32亿元,2022年12月31日为1.49亿元[121] - 2023年6月30日资产负债比率为26.8%,2022年12月31日为27.3%[122] - 2023年6月30日集团无针对外币风险的对冲交易[125] - 2023年6月30日,公司存货为2.32465亿元,贸易应收款项为3105.6万元,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3.32017亿元[137] - 2023年6月30日,公司非流动资产为1.06697亿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1.19508亿元有所下降[138] - 2023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为35,203千元,2022年12月31日为30,480千元[195] - 2023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减值为4,147千元,2022年12月31日为2,150千元[195] - 2023年6月30日30天内贸易应收款项为10,724千元,2022年为20,650千元[197] - 2023年6月30日31至180天贸易应收款项为8,043千元,2022年为5,508千元[197] - 2023年6月30日181至365天贸易应收款项为12,289千元,2022年为2,172千元[197] 公司财务数据 - 税务 - 2023年上半年即期所得税(中国内地)为1.2353亿人民币,2022年同期为 - 0.4133亿人民币[162] - 公司一家子公司珠海读书郎软件科技有限公司2023年上半年享有所得税减免50%[161] - 读书郎科技于2020年12月至2023年12月有权享有15%的优惠税率[185] 公司合作与荣誉 - 公司与“中国语言智能研究中心”签署战略协定,建立“中国语言智能研究中心读书郎研究院”[24] - 公司被列入省级资质认定名单,体现其在教育电子产业领导地位及创新专业领域优良表现[53] 市场环境与趋势 - 2023年下半年全球经济预计温和增长,国内进入经济复苏与产业振兴新阶段[107] - 2023年下半年,中国教育市场将保持稳定增长,公司需抓住发展趋势,提升核心竞争力[131] 财务资料编制 - 中期简明综合财务资料采用历史成本法编制,以人民币呈列,数值约整至最接近千位数[144] 客户收入占比 - 截至2022年及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向单一客户提供商品或服务的收入均未达总收入的10%或以上[177] 资产收购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以成本1,365,109元收购资产,2022年6月30日为962,000元[191] 金融资产亏损 - 2023年中期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公允价值亏损约为人民币2020万元,与飞天云动科技有限公司的股权投资有关[63]
读书郎(02385) - 2022 - 年度财报
2023-04-25 08:41
公司概况 - 公司于2022年7月12日在联交所上市,股份代号为2385[2] - 公司是中国智能学习设备服务供应商,专注于设计、开发、制造及销售嵌入数字化教辅资源的智能学习设备[2] -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2021年公司在中国智能学习设备服务供应商中按总零售市值计排名第二,按总设备出货量计排名第五[3] - 截至2022年12月,公司注册用户累计超过669万名,过去12个月的平均月活跃用户超过140万名[4] - 公司已建立全国性线下经销网络,于2022年12月31日,已与131名线下经销商签约,控制合共4258个销售点,遍布中国31个省和自治行政区的324个城市[5] - 公司股份已於2022年7月12日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主板成功上市[29] - 公司主要品牌为“读書郎”,获得多项教育科技品牌荣誉[33] - 主要产品包括学生个人平板、智慧校园解决方案、可穿戴产品及其他教学配件[33] - 公司于2021年2月8日在开曼群岛注册成立为获豁免有限公司[148] - 公司股份于2022年7月12日在联交所上市[148] - 公司主要业务为在中国生产及销售学生个人平板、智慧校园解决方案、可穿戴产品、其他产品以及广告及内容授权[149]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主要业务性质无重大变动[150] - 公司董事会无意图大幅改变公司主要业务[150] 财务表现 - 2022年公司营收为人民币605.2百万元,同比下降26%[18] - 2022年扣非净利润为人民币630万元,同比下降92%[18] - 2022年公司收益为人民币60521万元,较2021年下降25.6%[92] - 2022年公司除税前溢利为人民币1072.9万元,较2021年下降85.1%[92] - 2022年公司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人民币520.9万元,较2021年下降93.7%[92] - 2022年公司总资产为人民币96236.2万元,较2021年增长18.4%[92] - 2022年12月31日,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人民币149.0百万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333.3百万元减少[78] - 2022年12月31日,公司资产负债比率为27.3%,较2021年12月31日的68.1%下降[79] - 2022年,公司年內利潤为人民币4,856千元,年內經調整淨利潤为人民币6,332千元[74] - 2021年,公司年內利潤为人民币82,146千元,年內經調整淨利潤为人民币77,003千元[74] - 2022年12月31日,公司无重大或然负债、担保或任何重大诉讼或索赔[80] - 2022年,公司无重大投资、重大收购或出售子公司、合营公司及联营公司[81] - 2022年12月31日,公司无质押任何集团资产[83] - 公司主要以经营所得现金、首次公开发售股份的所得款項淨額及未動用銀行信貸撥付其營運[76] - 公司一贯奉行审慎的资金管理政策并积极管理其流动资金状况,以应付日常营运和未来发展的任何资金需求[75] - 公司认为非香港财务报告准则计量的呈列与相应香港财务报告准则计量一并显示时,可为投资者及管理层提供有用资料[71] - 公司业务主要以人民币进行,2022年无重大外汇波动风险[84]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拥有553名全职员工,员工成本约为人民币7010万元[85] - 2022年12月31日,公司无重大或然负债、担保或任何重大诉讼或索赔[80] - 2022年,公司无重大投资、重大收购或出售子公司、合营公司及联营公司[81] - 2022年12月31日,公司无质押任何集团资产[83] - 公司主要以经营所得现金、首次公开发售股份的所得款項淨額及未動用銀行信貸撥付其營運[76] - 公司一贯奉行审慎的资金管理政策并积极管理其流动资金状况,以应付日常营运和未来发展的任何资金需求[75] - 公司认为非香港财务报告准则计量的呈列与相应香港财务报告准则计量一并显示时,可为投资者及管理层提供有用资料[71] - 公司业务主要以人民币进行,2022年无重大外汇波动风险[84]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拥有553名全职员工,员工成本约为人民币7010万元[85] - 2022年12月31日,公司无重大或然负债、担保或任何重大诉讼或索赔[80] - 2022年,公司无重大投资、重大收购或出售子公司、合营公司及联营公司[81] - 2022年12月31日,公司无质押任何集团资产[83] - 公司主要以经营所得现金、首次公开发售股份的所得款項淨額及未動用銀行信貸撥付其營運[76] - 公司一贯奉行审慎的资金管理政策并积极管理其流动资金状况,以应付日常营运和未来发展的任何资金需求[75] - 公司认为非香港财务报告准则计量的呈列与相应香港财务报告准则计量一并显示时,可为投资者及管理层提供有用资料[71] - 公司业务主要以人民币进行,2022年无重大外汇波动风险[84]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拥有553名全职员工,员工成本约为人民币7010万元[85] - 2022年12月31日,公司无重大或然负债、担保或任何重大诉讼或索赔[80] - 2022年,公司无重大投资、重大收购或出售子公司、合营公司及联营公司[81] - 2022年12月31日,公司无质押任何集团资产[83] - 公司主要以经营所得现金、首次公开发售股份的所得款項淨額及未動用銀行信貸撥付其營運[76] - 公司一贯奉行审慎的资金管理政策并积极管理其流动资金状况,以应付日常营运和未来发展的任何资金需求[75] - 公司认为非香港财务报告准则计量的呈列与相应香港财务报告准则计量一并显示时,可为投资者及管理层提供有用资料[71] - 公司业务主要以人民币进行,2022年无重大外汇波动风险[84]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拥有553名全职员工,员工成本约为人民币7010万元[85] - 2022年12月31日,公司无重大或然负债、担保或任何重大诉讼或索赔[80] - 2022年,公司无重大投资、重大收购或出售子公司、合营公司及联营公司[81] - 2022年12月31日,公司无质押任何集团资产[83] - 公司主要以经营所得现金、首次公开发售股份的所得款項淨額及未動用銀行信貸撥付其營運[76] - 公司一贯奉行审慎的资金管理政策并积极管理其流动资金状况,以应付日常营运和未来发展的任何资金需求[75] - 公司认为非香港财务报告准则计量的呈列与相应香港财务报告准则计量一并显示时,可为投资者及管理层提供有用资料[71] - 公司业务主要以人民币进行,2022年无重大外汇波动风险[84]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拥有553名全职员工,员工成本约为人民币7010万元[85] - 2022年12月31日,公司无重大或然负债、担保或任何重大诉讼或索赔[80] - 2022年,公司无重大投资、重大收购或出售子公司、合营公司及联营公司[81] - 2022年12月31日,公司无质押任何集团资产[83] - 公司主要以经营所得现金、首次公开发售股份的所得款項淨額及未動用銀行信貸撥付其營運[76] - 公司一贯奉行审慎的资金管理政策并积极管理其流动资金状况,以应付日常营运和未来发展的任何资金需求[75] - 公司认为非香港财务报告准则计量的呈列与相应香港财务报告准则计量一并显示时,可为投资者及管理层提供有用资料[71] - 公司业务主要以人民币进行,2022年无重大外汇波动风险[84]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拥有553名全职员工,员工成本约为人民币7010万元[85] - 2022年12月31日,公司无重大或然负债、担保或任何重大诉讼或索赔[80] - 2022年,公司无重大投资、重大收购或出售子公司、合营公司及联营公司[81] - 2022年12月31日,公司无质押任何集团资产[83] - 公司主要以经营所得现金、首次公开发售股份的所得款項淨額及未動用銀行信貸撥付其營運[76] - 公司一贯奉行审慎的资金管理政策并积极管理其流动资金状况,以应付日常营运和未来发展的任何资金需求[75] - 公司认为非香港财务报告准则计量的呈列与相应香港财务报告准则计量一并显示时,可为投资者及管理层提供有用资料[71] - 公司业务主要以人民币进行,2022年无重大外汇波动风险[84]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拥有553名全职员工,员工成本约为人民币7010万元[85] - 2022年12月31日,公司无重大或然负债、担保或任何重大诉讼或索赔[80] - 2022年,公司无重大投资、重大收购或出售子公司、合营公司及联营公司[81] - 2022年12月31日,公司无质押任何集团资产[83] - 公司主要以经营所得现金、首次公开发售股份的所得款項淨額及未動用銀行信貸撥付其營運[76] - 公司一贯奉行审慎的资金管理政策并积极管理其流动资金状况,以应付日常营运和未来发展的任何资金需求[75] - 公司认为非香港财务报告准则计量的呈列与相应香港财务报告准则计量一并显示时,可为投资者及管理层提供有用资料[71] - 公司业务主要以人民币进行,2022年无重大外汇波动风险[84]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拥有553名全职员工,员工成本约为人民币7010万元[85] - 2022年12月31日,公司无重大或然负债、担保或任何重大诉讼或索赔[80] - 2022年,公司无重大投资、重大收购或出售子公司、合营公司及联营公司[81] - 2022年12月31日,公司无质押任何集团资产[83] - 公司主要以经营所得现金、首次公开发售股份的所得款項淨額及未動用銀行信貸撥付其營運[76] - 公司一贯奉行审慎的资金管理政策并积极管理其流动资金状况,以应付日常营运和未来发展的任何资金需求[75] - 公司认为非香港财务报告准则计量的呈列与相应香港财务报告准则计量一并显示时,可为投资者及管理层提供有用资料[71] - 公司业务主要以人民币进行,2022年无重大外汇波动风险[84]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拥有553名全职员工,员工成本约为人民币7010万元[85] - 2022年12月31日,公司无重大或然负债、担保或任何重大诉讼或索赔[80] - 2022年,公司无重大投资、重大收购或出售子公司、合营公司及联营公司[81] - 2022年12月31日,公司无质押任何集团资产[83] - 公司主要以经营所得现金、首次公开发售股份的所得款項淨額及未動用銀行信貸撥付其營運[76] - 公司一贯奉行审慎的资金管理政策并积极管理其流动资金状况,以应付日常营运和未来发展的任何资金需求[75] - 公司认为非香港财务报告准则计量的呈列与相应香港财务报告准则计量一并显示时,可为投资者及管理层提供有用资料[71] - 公司业务主要以人民币进行,2022年无重大外汇波动风险[84]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拥有553名全职员工,员工成本约为人民币7010万元[85] - 2022年12月31日,公司无重大或然负债、担保或任何重大诉讼或索赔[80] - 2022年,公司无重大投资、重大收购或出售子公司、合营公司及联营公司[81] - 2022年12月31日,公司无质押任何集团资产[83] - 公司主要以经营所得现金、首次公开发售股份的所得款項淨額及未動用銀行信貸撥付其營運[76] - 公司一贯奉行审慎的资金管理政策并积极管理其流动资金状况,以应付日常营运和未来发展的任何资金需求[75] - 公司认为非香港财务报告准则计量的呈列与相应香港财务报告准则计量一并显示时,可为投资者及管理层提供有用资料[71] - 公司业务主要以人民币进行,2022年无重大外汇波动风险[84]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拥有553名全职员工,员工成本约为人民币7010万元[85] - 2022年12月31日,公司无重大或然负债、担保或任何重大诉讼或索赔[80] - 2022年,公司无重大投资、重大收购或出售子公司、合营公司及联营公司[81] - 2022年12月31日,公司无质押任何集团资产[83] - 公司主要以经营所得现金、首次公开发售股份的所得款項淨額及未動用銀行信貸撥付其營運[76] - 公司一贯奉行审慎的资金管理政策并积极管理其流动资金状况,以应付日常营运和未来发展的任何资金需求[75] - 公司认为非香港财务报告准则计量的呈列与相应香港财务报告准则计量一并显示时,可为投资者及管理层提供有用资料[71] - 公司业务主要以人民币进行,2022年无重大外汇波动风险[84] - 截至2022年1
读书郎(02385) - 2022 - 年度业绩
2023-03-28 14:05
收入构成 - 2022年学生个人平板收入522,166千元,占比86.3%;智慧校园解决方案收入15,299千元,占比2.5%;可穿戴产品收入26,985千元,占比4.5%;其他产品收入29,102千元,占比4.8%;广告及内容授权收入11,658千元,占比1.9%[3] - 2022年线下经销商收入占比80.6%,自营网络平台占比7.9%,线上经销商占比9.6%,其他占比1.9%[37] - 公司主要产品包括学生个人平板、智慧校园解决方案、可穿戴产品等,并通过广告及内容授权产生收入[44] - 公司主要业务为在中国生产及销售学生个人平板、智慧校园解决方案等产品及提供广告及内容授权服务[122] - 公司按产品划分业务单位,有五项可呈报经营分部[127] 财务数据对比(2022年与2021年) - 2022年净利润490万元,2021年为8210万元,减少主要因毛利减少约3500万元、销售及经销开支增加约2330万元、行政开支增加约1210万元[8] - 2022年经调整净利润633.2万元,2021年为7700.3万元[5] - 2022年12月31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49亿元,2021年12月31日为3.333亿元[6] - 研发开支从2021年的4390万元减少13.6%至2022年的3790万元[7] - 销售成本从2021年的6.44亿元减少约26.9%至2022年的4.71亿元[19] - 毛利从2021年的1.692亿元减少约20.7%至2022年的1.342亿元,毛利率从2021年的20.8%升至2022年的22.2%[20] - 其他收入及收益从2021年的6010万元增加约15.0%至2022年的6910万元[22] - 销售及经销开支从2021年的7310万元增加约32.0%至2022年的9640万元[23] - 行政开支从2021年的4400万元增加约27.4%至2022年的5610万元[24] - 公司2022年其他开支为2220万元,较2021年的2290万元减少约3.1%[27] - 公司2022年财务成本为13.4万元,较2021年的8.8万元增加约52.3%[28] - 公司2022年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负债公允价值收益约360万元,金融资产公允价值收益约1650万元[29] - 公司2022年税前利润为1070万元,较2021年的7200万元下降[30] - 公司2022年所得税开支为590万元,2021年为所得税抵免1010万元[32] - 2022年12月31日公司资产负债比率为27.3%,较2021年12月31日的68.1%下降[33] - 公司2022年收入为6.0521亿元,较2021年的8.13181亿元减少约25.6%[39] - 学生个人平板销售收入从2021年的7.05亿元降至2022年的5.222亿元,减少约25.9%[45] - 可穿戴产品销售收入从2021年的5370万元降至2022年的2700万元,减少49.7%[47] - 智能教学及学习配套产品销售收入从2021年的1790万元增至2022年的2910万元,增加62.4%[47] - 智慧校园解决方案销售收入从2021年的2360万元降至2022年的1530万元,减少约35.1%[67] - 广告及内容授权收入从2021年的约1300万元降至2022年的约1170万元[71] - 2022年母公司普通股权益持有人应占每股基本盈利为1.66分,2021年为29.22分[52] - 2022年年内利润为4856万元,2021年为8.2146亿元[56] - 2022年底集团全职雇员为553名,2021年底为574名[60] - 2022年集团确认员工成本约7010万元,2021年为7580万元[60] - 2022年销售成本为470,993千元人民币,2021年为644,009千元人民币;2022年税前利润为10,729千元人民币,2021年为72,026千元人民币;2022年年内利润为4,856千元人民币,2021年为82,146千元人民币[86][87][88] - 2022年总非流动资产为119,508千元人民币,2021年为105,637千元人民币;2022年总流动资产为842,854千元人民币,2021年为707,265千元人民币[90] - 2022年总流动负债为230,264千元人民币,2021年为391,944千元人民币;2022年净流动资产为612,590千元人民币,2021年为315,321千元人民币[90] - 2022年净资为699,579千元人民币,2021年为258,938千元人民币[91] - 2022年来自客户合同的收入为605,210千元人民币,2021年为813,181千元人民币;2022年毛利为134,217千元人民币,2021年为169,172千元人民币[103][114][115] - 2022年所得税开支为5,873千元人民币,2021年所得税抵免为10,120千元人民币[116] - 2022年来自客户合同的总收入为605,210千元,2021年为813,181千元[135] - 2022年设备、可穿戴产品及其他产品成本为427,677千元,2021年为596,061千元[139] - 2022年研发开支为75,398千元,2021年为73,631千元[139] - 2022年总税项开支为5,873千元,2021年为抵免10,120千元[144] - 2022年末贸易应收款项为28,330千元,2021年末为47,551千元[149] - 2022年公司总营收605,210千元,较2021年的813,181千元下降25.57%[153][157] - 2022年公司税前利润10,729千元,较2021年的72,026千元下降85.11%[153] - 2022年学生个人平板收入522,166千元,较2021年的705,023千元下降25.92%[153] - 2022年盈利计算中母公司普通股权益持有人应占利润5,209千元,较2021年的82,146千元下降93.66%[168] - 2022年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负债的公允价值变动为3,635千元,2021年为26,649千元[168] - 2022年贸易应收款项30天内为20,650千元,2021年为19,552千元[170] - 2022年贸易应付款项90天内为85,395千元,2021年为56,849千元[173]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集团持有物业、厂房及设备4510万元,2021年12月31日为4850万元[190] - 2022年贸易应收款项为30480千元,减值2150千元;2021年贸易应收款项为48340千元,减值789千元[191] - 2022年贸易应付款项为88116千元,2021年为68299千元[195] 上市情况 - 2022年7月12日公司股份在港交所主板成功上市,首次公开发售股份所得款项净额约为3.646亿港元[42] - 公司股份于2022年7月12日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主板上市[109] - 2022年完成资本化发行及全球发售,分别发行298,932,712股及52,000,000股股份[182] - 公司股份于2022年7月12日上市,首次公开发售所得款项净额约为3.646亿港元[200] 未来展望与计划 - 展望未来,因疫情后期重新开放及短期经济复苏,预期市场环境改善,消费者支出将激增[83] - 公司计划推进扁平化经销模式,扩大网络地域覆盖并深化低线城市渗透,加速经销网络结构重整[112] - 公司将推进全国范围内采用智慧校园解决方案,加强本地化教育内容和特殊教学功能的教辅资源研发[112] - 2023年公司正在开发采用5G技术的设备[55] 税收情况 - 中国内地子公司按25%法定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两家子公司有税收优惠政策[142][143] - 2022年公司一家子公司读书郎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符合高新技术企业资格,享有15%优惠税率[164] 贸易款项情况 - 贸易应付款项免息,一般须于90天内结清[149] 财务报表相关 - 公司本年度财务报表首次采纳经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150] - 审核委员会确认2022年全年业绩遵守适用会计原则、准则及规定并充分披露[184] - 2022年每股基本盈利基于母公司普通股权益持有人应占期内利润以及314,503,150股普通股加权平均数计算,2021年为281,086,267股[188] 股息与企业管治 - 董事会决议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不派付股息,2021年也无派息[196] - 董事会主席与首席执行官由秦曙光先生兼任,虽偏离企业管治守则,但董事会认为此架构不会损害权力平衡[198] - 公司已采纳企业管治守则和标准守则,全体董事确认自上市起遵守标准守则[197][199]
读书郎(02385) - 2022 - 中期财报
2022-09-22 08:34
公司上市信息 - 公司于2022年7月12日在联交所上市,股份代号为2385[2][6][11] - 公司于2022年7月12日在联交所主板成功上市,首次公开发售股份所得款项净额约为3.646亿港元[13] - 公司股份于2022年7月12日在联交所主板上市[54][57] - 公司股份于2022年7月12日在联交所主板上市[69] - 2022年7月12日公司成功于联交所主板上市,当日按全球发售方式以每股7.60港元的发行价发行52,000,000股股份[82] - 公司于2021年2月8日在开曼群岛注册成立,2022年7月12日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133] 公司市场排名 - 2021年公司按总零售市值在中国智能学习设备服务供应商中排名第二,按总设备出货量排名第五[3][6] 用户数据 - 截至2022年6月,公司注册用户累计超550万名[4][6] - 截至2022年5月,公司过去12个月平均月活跃用户超140万名[4][6] 销售网络数据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与129名线下经销商签约,控制4608个销售点,分布在344个城市[5][6] 各业务线销售收入变化 - 学生个人平板销售收入从2021年中期的2.996亿元减少约23.1%至2022年中期的2.305亿元[14][15] - 智慧课堂解决方案销售收入从2021年中期的810万元减少约36.7%至2022年中期的510万元[17][20] - 可穿戴产品销售收入从2021年中期的3410万元减少61.5%至2022年中期的1310万元[19][21] - 其他产品销售收入从2021年中期的750万元增加7.4%至2022年中期的810万元[23] - 广告及内容授权收入从2021年中期的约590万元降至2022年中期的约300万元[25] - 其他产品销售收入由2021年中期的人民币750万元增加7.4%至2022年中期的人民币810万元[26] - 广告及内容授权收入由2021年中期的约人民币590万元减少至2022年中期的约人民币300万元[27] 不同渠道收入占比及变化 - 2022年中期线下经销商收入206,668千元,占比79.6%;2021年中期为297,332千元,占比83.7%[32] - 2022年中期自营网络平台收入27,503千元,占比10.6%;2021年中期为13,229千元,占比3.7%[32] - 2022年中期线上经销商收入22,649千元,占比8.7%;2021年中期为38,788千元,占比10.9%[32] - 2022年中期其他收入2,951千元,占比1.1%;2021年中期为5,858千元,占比1.7%[32] 公司整体收入变化 - 集团收入由2021年中期的人民币35520万元减少约26.9%至2022年中期的人民币25980万元[37][38] - 2022年上半年公司收入为259,771千元人民币,2021年同期为355,207千元人民币[117] - 2022年上半年来自客户合约的总收入为259,771千元,2021年同期为355,207千元,同比下降26.86%[153][157] 各业务线收入占比及变化 - 2022年中期学生个人平板收入230,501千元,占比88.7%;2021年中期为299,601千元,占比84.3%[39] - 2022年中期可穿戴产品收入13,133千元,占比5.1%;2021年中期为34,138千元,占比9.6%[39] 成本、毛利及相关指标变化 - 销售成本由2021年中期的人民币26710万元减少约27.7%至2022年中期的人民币19330万元[40][41] - 公司毛利从2021年中期的8810万元降至2022年中期的6650万元,降幅约24.5%[42] - 公司毛利率从2021年中期的24.8%升至2022年中期的25.6%[42] - 公司其他收入及收益从2021年中期的2420万元增至2022年中期的3070万元,增幅约26.9%[42] - 公司销售及经销开支从2021年中期的3110万元增至2022年中期的4030万元,增幅约29.4%[42] - 公司行政开支2021年中期为2580万元,2022年中期为2560万元,相对稳定[42] - 公司研发开支从2021年中期的1880万元降至2022年中期的1620万元,降幅13.7%[42] - 公司其他开支从2021年中期的1070万元增至2022年中期的1380万元,增幅约29.2%[42] - 公司财务成本从2021年中期的4万元增至2022年中期的9.6万元,增幅约140.0%[42] - 2022年上半年销售成本为193,266千元人民币,2021年同期为267,138千元人民币[117] - 2022年上半年毛利为66,505千元人民币,2021年同期为88,069千元人民币[117] - 2022年上半年其他收入及收益为30,698千元,2021年同期为24,189千元,同比增长26.91%[158] - 2022年上半年设备、可穿戴产品及其他产品成本为174,838千元,2021年同期为245,294千元,同比下降28.72%[160] - 2022年上半年数字化教辅资源和服务成本为17,692千元,2021年同期为20,906千元,同比下降15.37%[160] - 2022年上半年研发开支为31,512千元,2021年同期为32,235千元,同比下降2.24%[160] - 2022年上半年雇员福利开支为32,148千元,2021年同期为31,756千元,同比增长1.23%[160] - 2022年上半年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为2,127千元,2021年同期为2,068千元,同比增长2.85%[160] - 2022年上半年上市开支为12,115千元,2021年同期为14,651千元,同比下降17.29%[160] 利润相关指标变化 - 公司2021年中期税前利润为2800万元,2022年中期税前亏损为4650万元[44] - 公司2021年中期净利润为2910万元,2022年中期净亏损为4240万元[44] - 2022年上半年税前亏损46,521千元人民币,2021年同期税前利润为28,031千元人民币[117] - 2022年上半年所得稅抵免为4,133千元人民币,2021年同期为1,060千元人民币[117] - 2022年上半年期内亏损及全面亏损总额为42,388千元人民币,2021年同期为29,091千元人民币[117] - 2022年上半年母公司普通股权益持有人应佔基本每股亏损为人民币0.15元,2021年同期为人民币0.10元[117] - 2022年上半年税前亏损46,521千元,2021年上半年税前利润28,031千元[130] - 2022年上半年公司亏损及总全面亏损为42,388千元[125] - 2022年上半年母公司普通股权益持有人应占亏损42,299,000元,2021年同期为盈利29,091,000元[172] 资产负债相关指标变化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无银行借款,未动用银行信贷约为160.0百万元[49][50]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317.7百万元,2021年12月31日为333.3百万元[51]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资产负债比率为70.9%,2021年12月31日为68.1%[51]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无重大或然负债、担保、重大诉讼或索赔[51]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无质押任何集团资产[51] - 2022年6月30日总非流动资产为108,392千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105,637千元增长2.61%[118] - 2022年6月30日总流动资产为637,375千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707,265千元下降9.88%[118] - 2022年6月30日总流动负债为330,537千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391,944千元下降15.67%[118] - 2022年6月30日净流动资产为306,838千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315,321千元下降2.69%[118] - 2022年6月30日总非流动负债为197,980千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162,020千元增长22.19%[119] - 2022年6月30日净资产为217,250千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258,938千元下降16.10%[119] - 2022年上半年归属母公司拥有人的权益中保留利润为49,477千元,较2022年1月1日的91,776千元下降46.09%[126] - 2021年及2022年6月30日的合并储备分别为205,882,000元及216,638,000元[129] - 2022年6月30日存货总值249,920,000元,2021年12月31日为258,219,000元[179] - 2022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为50,659,000元,减值1,162,000元,净额49,497,000元;2021年12月31日贸易应收款项为48,340,000元,减值789,000元,净额47,551,000元[181] - 2022年6月30日30天内贸易应收款项为24,025,000元,31 - 180天为15,995,000元,181 - 365天为9,477,000元;2021年12月31日对应分别为19,552,000元、27,125,000元、874,000元[183] - 2022年6月30日预付款、预付上市开支等预付款、其他应收款项及其他资产总值20,266,000元,2021年12月31日为48,155,000元[184] - 2022年6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317,692千元人民币,2021年12月31日为333,340千元人民币[185] - 2022年6月30日贸易应付款项为84,382千元人民币,2021年12月31日为68,299千元人民币[189] - 2022年6月30日合约负债(流动)为104,880千元人民币,2021年12月31日为119,243千元人民币[190] - 2022年6月30日应付薪金及福利为14,301千元人民币,2021年12月31日为20,385千元人民币[190] - 2022年6月30日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负债为168,154千元人民币[193] - 2022年6月30日法定股本为380千元人民币,已发行但入账列作缴足股本为1千元人民币[196] 员工相关数据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员工成本约为人民币3273万元,2021年中期为人民币3266万元[53] - 截至2022年6月30日,集团有546名全职雇员,2021年12月31日为574名[53] 股东权益及持股情况 - 陈先生作为全权信托委托人持股120386719股,占比34.20%[56] - 陈先生与另一人共同持股98929717股,占比28.11%[56] - 秦先生受控法团权益持股98929717股,占比28.11%[56] - 秦先生与另一人共同持股120386719股,占比34.20%[56] - 刘志兰女士受控法团权益持股6664555股,占比1.89%[56] - 刘志兰女士作为受托人持股13365371股,占比3.80%[56] - 陈家峰先生受控法团权益持股13264180股,占比3.76%[56] - 各控股股东被视为拥有公司62.31%的权益[58] - 陈先生、Kimlan Limited及Maples Trustee Services (Cayman) Limited被视为于Sky Focus持有的120,386,719股股份及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