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质数字(02322)

搜索文档
新质数字(02322) - 於二零二五年九月二十三日举行之股东週年大会之代表委任表格
2025-08-28 22:08
地址為 (地址) 於二零二五年九月二十三日舉行之股東週年大會之代表委任表格 | 本人╱吾等1 | | (姓名) | | --- | --- | --- | | 地址為 | | (地址) | | 為上述公司(「本公司」)股本中每股0.02港元之股份 | 股2 | 之登記持有人, | | 茲委任大會主席3 或 | | (姓名) | MODERN INNOVATIVE DIGITAL TECHNOLOGY COMPANY LIMITED 新質數字科技有限公司 (於百慕達註冊成立之有限公司) (股份代號:2322) : 附註: 代表本人╱吾等出席本公司訂於二零二五年九月二十三日星期二下午三時三十分假座香港灣仔港灣道26號華潤大廈22樓2206-10室舉行之股東週 年大會(「大會」)(及其任何續會)以考慮及酌情通過大會通告所載決議案,並代表本人╱吾等就決議案按以下指示投票: | | | 普通決議案 | 贊成4 | 反對4 | | --- | --- | --- | --- | --- | | 1. | | 省覽截至二零二五年三月三十一日止年度之經審核綜合財務報表及本公司董事會報告與核 | | | | | 數師報告。 | ...
新质数字(02322) - 股东週年大会通告
2025-08-28 22:06
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及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對本公告之內容概不負責, 對其準確性或完整性亦不發表任何聲明,並明確表示概不就因本公告全部或任何部 份內容而產生或因倚賴該等內容而引致之任何損失承擔任何責任。 MODERN INNOVATIVE DIGITAL TECHNOLOGY COMPANY LIMITED (於百慕達註冊成立之有限公司) 新質數字科技有限公司 (股份代號:2322) 股東週年大會通告 「動議 (a) 根據聯合交易所證券上市規則,一般及無條件批准本公司董事(「董事」)於 有關期間(定義見下文)行使本公司一切權力,以配發、發行及處理本公司 之額外股份,並訂立或授予可能須在有關期間(定義見下文)內或結束後配 發、發行或處理股份之售股建議、協議及購股權(惟根據(i)配售新股或認股 權證、購股權或其他證券賦予權利認購股份發售或發行,即本公司向於指 定記錄日期之股東按其當時持股比例提出售股建議(惟董事可就零碎股份 或由於任何香港以外地區之法例,或任何認可監管機構或任何證券交易所 之規定而產生之限制或責任,作出認為必須或權宜之豁免或其他安排); 或(ii)當時採納之任何購股權計劃或類似安排,向本公司及 ...
新质数字(02322) - 有关(1)重选董事;(2)一般性授权以购回及发行股份;及(3)股东週年大...
2025-08-28 22:04
重要提示 有關(1)重選董事; (2)一般性授權以購回及發行股份; 及 (3)股東週年大會通告 新質數字科技有限公司謹訂於二零二五年九月二十三日星期二下午三時三十分假座香港灣 仔港灣道26號華潤大廈22樓2206-10室舉行股東週年大會,大會通告載於本通函第20至24頁。 無論 閣下能否出席股東週年大會,請填妥隨附之代表委任表格,並盡快及在任何情況下不 遲於股東週年大會或其任何續會指定舉行時間48小時前,交回本公司之香港股份過戶登記分 處卓佳證券登記有限公司,地址為香港夏愨道16號遠東金融中心17樓。填妥及交回代表委任 表格後, 閣下仍可依願親身出席股東週年大會,並於會上投票。 二零二五年八月二十九日 閣下如對本通函任何方面或應採取之行動有疑問,應諮詢 閣下之股票經紀或其他註冊證券 交易商、銀行經理、律師、專業會計師或其他專業顧問。 閣下如已售出或轉讓名下所有香港潮商集團有限公司股份,應立即將本通函及隨附之代表 委任表格交予買主或承讓人,或經手買賣之銀行、股票經紀或其他代理商,以便轉交買主。 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及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對本通函之內容概不負責,對其準 確性或完整性亦不發表任何聲明,並明確表 ...
刘海杰减持新质数字(02322)500万股 每股作价0.41港元
智通财经网· 2025-08-06 07:50
公司股权变动 - 刘海杰于7月31日减持新质数字500万股 每股作价0 41港元 总金额205万港元 [1] - 减持后最新持股数目为2 41亿股 持股比例降至5 86% [1]
新质数字(02322) - 致非登记股东的通知信函及申请表格 - 以电子方式发佈公司通讯之安排
2025-07-30 00:14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名称为新质数字科技有限公司,股份代号为2322[10] 年报信息 - 2024年年报刊发通知日期为2025年7月30日[2][8] 公司通讯 - 中、英文版本分别上载于公司及联交所网站[2][5] - 非登记股东收通讯需向中介提供邮箱地址[4][6][10] - 股东填表格索取印刷本即确认收取日后印刷本[10] 咨询与邮寄 - 查询通知事宜工作日9:00 - 17:00致电(852) 2980 1333[5][7] - 寄回申请表格剪贴标签,香港投寄免邮费,简便回邮号10 GPO[10][11]
新质数字(02322) - 致登记股东信函 - 发佈企业通讯之新安排
2025-07-30 00:12
财报信息 - 公司2024年年报中、英文版本分别上载于公司网站和联交所网站[2][7] 股东通讯 - 股东遇接收邮件或访问网站困难,可寄回条或发邮件获取印刷本[3][7] - 登记股东需提供有效邮箱,否则无法接收通知及通讯[4][8] 联系方式 - 对通知有查询可工作日致电股份过户登记处热线[5][9] - 公司香港股份过户登记分处为卓佳证券登记有限公司[11] 其他说明 - 公司股份代号为2322[11] - 回条甲部指示适用于日后所有公司通讯[11] - 寄回申请表格在港投寄无需邮费[11][12]
新质数字(02322) - 2025 - 年度财报
2025-07-29 22:05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营业额约7370万港元,毛利约2050万港元,上一年度分别约为1.45亿港元和3270万港元[18] - 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亏损约8900万港元,上一年度约为8760万港元,亏损略有增加[18]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总资产约6.774亿港元(2024年:7.676亿港元),净资产约6.396亿港元(2024年:7.238亿港元)[19]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年度,公司收入约7370万港元,毛利约2050万港元,亏损约8900万港元;上年度同期收入约1.45亿港元,毛利约3270万港元,亏损约8760万港元[21] - 2025年3月31日,公司资产总值约6.774亿港元,资产净值约6.396亿港元;2024年分别约为7.676亿港元和7.238亿港元[21] - 因收入减少,毛利下降约1220万港元;行政费用增加约660万港元;应收账款减值亏损及撇销增加约340万港元;去年同期一次性总亏损约1980万港元[23] - 本年度贸易应收账款减值亏损约2240万港元[25][27] - 2025年度借贷及保理业务累计利息收入约1290万港元,亏损约1120万港元;上年度同期分别约为1680万港元和790万港元[31][33] - 本年度应收贷款及利息减值亏损约1580万港元[35][39] - 截至2025年3月31日,融资租赁业务未偿还金额约2450万港元,该业务年度营业额约370万港元,亏损约290万港元,上一年度同期营业额约890万港元,盈利约920万港元[38][41] - 金融服務業務在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營業額約340萬港元,虧損約3020萬港元,上一年度同期分別約600萬港元和虧損約3150萬港元[56] - 本年度內金融服務業務確認無形資產減值虧損約500萬港元[58] - 截至報告日期,收購賣方就溢利保證累計支付約1010萬港元[60] - 2025年3月31日公司證券投資公允值約2300萬港元[67] - 本年度公司持作買賣投資公允值變動收益約1270萬港元,上一年度同期虧損約350萬港元[67] - 本年度公司出售持作買賣投資虧損約60萬港元,上一年度同期收益約1080萬港元[67]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现金及银行结存约5980万港元(2024年:1.29亿港元),总借贷约200万港元(2024年:1080万港元),负债比率为0.32%(2024年:1.49%),流动比率为16.91(2024年:13.25)[71][78]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为41.206亿股,本年度股本无变动[75][81][82]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来自五大客户的收益约占总收益的82%(2024年:75%),客户财务困难会影响收益及应收账款可收回性[87][93] 各条业务线表现 - 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贸易业务营业额约5370万港元,亏损约2800万港元,2024年同期分别约为1.132亿港元和2980万港元[20] - 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贸易业务亏损减少,主要因贸易应收款减值亏损拨备减少[20] - 贸易业务2025年录得收入约5370万港元,亏损约2800万港元;2024年同期收入约1.132亿港元,亏损约2980万港元[22] - 借贷贷款组合初始年期1至3年,本金约300万至2500万港元;保理业务初始年期不超6个月,规模约人民币1000万至2000万元[29][30][33]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未收回贷款组合本金约1.561亿港元,应收保理款项约1840万港元[31][33] - 2025年3月31日,集团贷款业务有18名客户,其中融资租赁2名、保理贷款1名、企业贷款7名、个人贷款8名[43][44] - 2025年3月31日,贷款金额500万港元及以下的有8笔,500.0001 - 1000万港元的有1笔,1000.0001 - 2000万港元的有5笔,2000.0001万港元及以上的有4笔[45] - 2025年3月31日,五大客户占集团贷款业务贷款组合账面总额约55%[45][46] - 集团融资租赁合同期限一般为1 - 5年,规模不超过3000万元人民币[37][41] - 集团贷款组合包括酒店管理、健康管理等不同行业企业及个人[43][44] - 集团在当前不稳定经济环境下未大幅增加贷款组合[34] - 集团本年度未批出新的融资租赁贷款[42][47] - 贷款申请需经过文件收集和验证、信贷风险评估、审批三个阶段[49][50] - 本年度内金融服务业务确认无形资产减值亏损约500万港元[58]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核数师为利安达香港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前称刘欧阳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6] - 公司主要往来银行包括东亚银行有限公司、华侨永亨银行有限公司等[6] - 公司注册办事处位于百慕达[6] - 公司香港主要营业地点位于湾仔港湾道26号华润大厦22楼2206 - 10室[6] - 公司股票代号为2322[7]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管理團隊持續監督貸款信貸質量,可要求借款人提供信貸增強措施[52] - 管理團隊定期審查逾期金額,採取跟進行動減少信貸風險[53] - 公司委聘獨立評估師,用預期信貸損失模型評估2025年3月31日應收款減值[61] - 董事负责编制集团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的综合财务报表并确保适时刊发[159][163] - 董事确认不知悉可能对公司持续经营能力构成重大怀疑的重大不明朗因素[160][164] 其他重要内容 - 2024年9月11日、10月8日及12月11日公司与配售代理订立配售合同,但因先决条件未达成,配售未成功[76][82] - 截至2025年3月31日,集团无资产抵押以获取融资及借贷[77][83]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集团无重大资产收购及出售[84][91] - 集团业务主要以港元、人民币及美元列值,未订立对冲外汇风险工具,将密切监察汇率变化[73][79] - 董事不建议就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派付股息(2024年:无)[74][80] - 集团面临来自中国及香港其他竞争者和新进入者的竞争,若不能保持优势可能失去市场份额[85][92] - 集团大部分收益来自中国营运,不利事件会影响业务、收益及资产估值[86][93] - 截至2025年3月31日,集团雇佣53名员工,2024年为56名[97][100] - 截至2025年3月31日,集团并无重大或然负债[95] - 公司已采用符合《企业管治守则》要求的常规,并在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一直遵守守则条文[105][106][109] - 截至报告日期,董事会由4名执行董事、1名非执行董事和4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119] - 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及报告日期,董事会履行多项职责,包括提供业务等更新、制定检讨政策等[113][115][117] - 按照守则条文,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为董事责任安排合适保险,且该年度无针对董事的申索[118][121][122] - 公司致力于发展积极进步文化,其宗旨是促进业务和社区繁荣,价值观包括诚信、多元等[107][110][111] - 董事会负责集团监控和领导,授予高级管理人员日常事务管理权,重大交易需董事会批准[108][112] - 公司制定程序让董事在合适情况下可寻求独立意见,费用由公司承担[114][116] - 回顾年度内,集团与雇员、客户及供应商之间无严重及重大纠纷[98][101] - 除郑菊花女士为刘海杰先生之母亲外,董事会成员之间无任何关系[125][128] - 公司已委任4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其中季志雄先生及杨日泉先生在财务方面有专业资格及相关经验[130][135] - 独立非执行董事季志雄先生于2024年9月20日轮值告退并愿膺选连任,其自2011年4月加入公司,担任该职超9年[131][135] - 各独立非执行董事与公司订立3年服务合约,可提前1个月书面通知终止[132][136] - 每届股东大会上,当时在任三分之一董事(或最接近但不超三分之一)须轮值退任但可重选,每名董事至少每三年退任一次[138][143] - 新获委任董事首次委任时将获全面、正式及切合需要的就职简介[139][144] - 公司会为董事提供持续简报和专业发展安排,确保其了解上市规则等法规要求[140] - 董事承诺遵守企业管治守则C.1.4条进行培训以提升知识和技能[141] - 报告期内所有董事均参与了适当的持续专业发展活动,公司还提供相关培训和阅读材料[142] - 截至2025年3月31日,集团员工队伍(包括高级管理层)性别比例约为1:1[150][152] - 年报日期,董事会中有2名女性董事,公司目标是至少保持1位女性代表[148][151] - 公司实施举报政策和反贪腐政策,规定职员和雇员遵守高道德商业标准[154][156] - 独立非执行董事获大致符合市场惯例的袍金,其他董事薪酬由董事会主席与薪酬委员会商议后厘定[155][157] - 董事会已采纳董事会成员多元化政策,考虑多因素实现多元化[146][147][151] - 提名委员会负责审查和监督多元化政策的执行情况[149][152] - 联席公司秘书负责确保董事会程序合规及活动有效进行,编备和保管会议记录[161][165] - 周建章先生于2021年11月获委任为公司秘书,蔡本立先生于2024年9月获委任为联席公司秘书[169][172] - 董事会常规会议通告最少于会议举行前14天送达全体董事[170][173] - 本年度内举行了1次独立会议、24次董事会会议及2次股东大会[177][178] - 马蔚华先生出席2次股东大会、19次董事会会议;郑菊花女士出席2次股东大会、23次董事会会议、1次独立会议等(各董事出席情况可参考文档)[179][180] - 董事会已成立3个委员会,分别为审核委员会、薪酬委员会和提名委员会[181][184] - 审核委员会成员包括季志雄先生(主席)、余伯仁先生(2024年10月21日辞任)等[183] - 各董事会委员会大多数成员为独立非执行董事[182][184] - 涉及主要股东或董事利益冲突的重大事宜将在正式召开的董事会会议处理[176][180] - 所有董事会会议记录由会议秘书保管并供董事查阅[177][178] - 董事会委员会均设有特定书面职权范围[181][184]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审核委员会举行四次会议,批准续聘核数师、审阅审计计划书和财务报表等[189][191] - 审核委员会推荐董事会续聘利安达香港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为公司来年外部核数师[190][191]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审核委员会成员季志雄、杨日泉出席率为100%,余伯仁为66.7%,陈超为100%,韩正海不适用[193] - 薪酬委员会主要职责包括审核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薪酬政策等[195]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薪酬委员会举行七次会议,讨论并检讨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薪酬待遇[196][197]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薪酬委员会成员陈超出席率为100%,余伯仁为75%,季志雄和杨日泉为100%,韩正海为100%[198] - 审核委员会职责包括审阅综合财务报表、检讨公司相关制度有效性等[187][188] - 审核委员会无成员是公司现任外聘核数师前任合伙人,具特定书面职权范围[186] - 余伯仁于2024年10月21日辞任审核委员会和薪酬委员会成员[185][194][195] - 陈超于2024年10月21日获委任为审核委员会和薪酬委员会成员,且担任薪酬委员会主席[185][194][195] - 检讨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薪酬政策[199] - 检讨及批准每名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薪酬待遇,包括派付花红、退休金权利及应付酬金[199] - 提名委员会由公司主席及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200] - 余柏仁于2024年10月21日辞去提名委员会职务[200] - 陈超于2024年10月21日获委任加入提名委员会[200] - 韩正海于2024年12月11日获委任加入提名委员会[200] - 提名委员会有明确规定其权力和职责的书面职权范围[200]
新质数字(02322) - 2025 - 年度业绩
2025-06-26 14:38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收益为73,706千港元,较上一年度的144,950千港元下降49.16%[3] - 本年度毛利为20,511千港元,较上一年度的32,667千港元下降37.21%[3] - 本年度运营亏损为83,536千港元,较上一年度的87,588千港元下降4.62%[3] - 本年度除税前亏损为83,817千港元,较上一年度的91,767千港元下降8.66%[3] - 本年度亏损为88,963千港元,较上一年度的87,563千港元上升1.60%[3] - 本公司普通股持有人应占每股亏损为2.16港仙,上一年度为2.12港仙[4] - 集团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亏损约8896.3万港元,综合财务报表按持续经营基准编制[10] - 2025年商品销售收益为5367.4万港元,2024年为11318.1万港元[19] - 2025年借贷、保理、融资租赁及保证金融资利息收入为1895.7万港元,2024年为2894.6万港元[19] - 2025年经纪佣金收入为47.4万港元,2024年为106.8万港元[19] - 2025年包销及配售佣金收入为60.1万港元,2024年为175.5万港元[19] - 2025年集团总收益为7370.6万港元,2024年为14495万港元[19]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总分类收益为7.3706亿港元,经营亏损为9891.8万港元,本年度亏损为8896.3万港元[24] - 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总分类收益为14.495亿港元,经营亏损为8344.7万港元,本年度亏损为8756.3万港元[25] - 2025年贸易分类收益为5367.4万港元,分类业绩亏损2804万港元;借贷及保理分类收益为1291.5万港元,分类业绩亏损1121.7万港元;融资租赁分类收益为371.7万港元,分类业绩亏损289.3万港元;金融服务分类收益为340万港元,分类业绩亏损2521.5万港元[24] - 2024年贸易分类收益为1.13181亿港元,分类业绩亏损2980.2万港元;借贷及保理分类收益为1683.1万港元,分类业绩亏损786.5万港元;融资租赁分类收益为894万港元,分类业绩盈利918.5万港元;金融服务分类收益为599.8万港元,分类业绩亏损2026.6万港元[25] - 2025年其他收入为3930千港元,2024年为5841千港元[30] - 2025年除税前亏损相关项目中,存货销售成本为53157千港元,2024年为112091千港元[31] - 2025年税项费用为5146千港元,2024年为抵免4204千港元[32] - 2025年股东应占亏损为88963千港元,2024年为87432千港元[36] - 2025年集团收入约7370万港元,毛利约2050万港元,亏损约8900万港元;2024年对应数值分别约为1.45亿港元、3270万港元、8760万港元[44] - 2025年贸易业务收入约5370万港元,亏损约2800万港元;2024年对应数值分别约为1.132亿港元、2980万港元[45] - 因收入减少毛利下降约1220万港元,行政费用增加约660万港元,应收款总减值亏损及撇销增加约340万港元,去年同期一次性总亏损及应占联营公司亏损约1980万港元[46] - 2025年集团未收回贷款组合本金金额约为1.561亿港元,应收保理款项约1840万港元,累计利息收入约1290万港元,亏损约1120万港元;2024年对应数值分别约为未提及、未提及、1680万港元、790万港元[49] - 融资租赁业务于2025年3月31日持有未偿还金额约为2450万港元的组合,该业务本年度收入约370万港元、亏损约290万港元,上年度同期收入约890万港元、盈利约920万港元[52] - 金融服务业务于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内收入约340万港元、亏损约3020万港元,上年度同期收入约600万港元、亏损约3150万港元[58] - 本年度金融服务业务录得无形资产减值亏损约500万港元[59] - 2025年3月31日,公司证券投资公允价值约为2300万港元,本年度持作买卖投资公允价值变动收益约1270万港元,上年度同期亏损约350万港元;本年度出售持作买卖投资亏损约60万港元,上年度同期收益约1080万港元[62]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物业、设备及器材折旧为189.6万港元,使用权资产折旧为845.8万港元,资本开支为551.3万港元[28]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应收账款减值亏损为2538.7万港元,应收保理款项减值为60.7万港元,应收贷款及利息减值亏损为1575.9万港元[28]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持作买卖投资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为1265.3万港元,出售持作买卖投资亏损为63.7万港元[28]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融资成本为28.1万港元,税项为514.6万港元[28] 各条业务线表现 - 2025年贸易分类收益为5367.4万港元,分类业绩亏损2804万港元;借贷及保理分类收益为1291.5万港元,分类业绩亏损1121.7万港元;融资租赁分类收益为371.7万港元,分类业绩亏损289.3万港元;金融服务分类收益为340万港元,分类业绩亏损2521.5万港元[24] - 2024年贸易分类收益为1.13181亿港元,分类业绩亏损2980.2万港元;借贷及保理分类收益为1683.1万港元,分类业绩亏损786.5万港元;融资租赁分类收益为894万港元,分类业绩盈利918.5万港元;金融服务分类收益为599.8万港元,分类业绩亏损2026.6万港元[25] - 2025年贸易业务收入约5370万港元,亏损约2800万港元;2024年对应数值分别约为1.132亿港元、2980万港元[45] - 2025年集团未收回贷款组合本金金额约为1.561亿港元,应收保理款项约1840万港元,累计利息收入约1290万港元,亏损约1120万港元;2024年对应数值分别约为未提及、未提及、1680万港元、790万港元[49] - 借贷贷款组合初始贷款年期一般为1至3年,本金金额约300万至2500万港元;保理业务初始年期一般不超6个月,规模约人民币1000万至2000万元[49] - 融资租赁业务于2025年3月31日持有未偿还金额约为2450万港元的组合,该业务本年度收入约370万港元、亏损约290万港元,上年度同期收入约890万港元、盈利约920万港元[52] - 金融服务业务于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内收入约340万港元、亏损约3020万港元,上年度同期收入约600万港元、亏损约3150万港元[58] 其他财务数据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非流动资产为91,051千港元,较上一年度的204,185千港元下降55.40%[5]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流动资产为586,355千港元,较上一年度的563,378千港元上升4.08%[5]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总资产为677,406千港元,较上一年度的767,563千港元下降11.75%[5]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总负债为37,765千港元,较上一年度的43,778千港元下降13.73%[6] - 于2025年3月31日,公司财务状况表资产总值为67.7406亿港元,负债总值为3.7765亿港元[26] - 于2024年3月31日,公司财务状况表资产总值为76.7563亿港元,负债总值为4.3778亿港元[27] - 2025年应收账款总额为242184千港元,2024年为230675千港元[38] - 2025年从事贸易业务产生的应收账款为262610千港元,2024年为245638千港元[38] - 2025年应收保理款项为18360千港元,2024年同样为18360千港元[39] - 2025年应收保理款项应收利息为1120千港元,2024年为639千港元[39] - 2025年应收融资租赁款项最低现值为2447.3万港元,减值亏损为517.9万港元,账面价值为1929.4万港元;2024年对应数值分别为2608万港元、402.9万港元、2205.1万港元[40] - 2025年应收贷款及利息为18729.9万港元,减值亏损为2722.1万港元,账面价值为16007.8万港元;2024年对应数值分别为20917.5万港元、4473.8万港元、16443.7万港元[41] - 2025年应付账款总额为1697.8万港元,2024年为1390.9万港元[41] - 2025年短期租赁不迟于1年的租赁承担为1.8万港元,2024年为9.3万港元;2025年经营租赁租金应收款为203万港元,2024年为0[43] - 2025年3月31日,公司持有现金及银行结存约5980万港元(2024年:1.29亿港元);总借贷约为200万港元(2024年:1080万港元);负债比率为0.32%(2024年:1.49%);流动比率为16.91(2024年:13.25)[64] - 2025年3月31日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为41.206亿[68] - 2025年3月31日公司持有华视集团控股969.2万股,持股百分比1.26%,收购成本302.8万港元,公允价值193.8万港元,占集团资产净值0.30%,公允价值变动收益228.7万港元[63] - 2025年3月31日公司持有知行集团控股900万股,持股百分比0.26%,收购成本423万港元,公允价值418.5万港元,占集团资产净值0.65%,公允价值变动亏损4.5万港元[63] - 2025年3月31日公司持有盛业控股集团112.3万股,持股百分比0.11%,收购成本480.4万港元,公允价值1520.6万港元,占集团资产净值2.38%,公允价值变动收益1050万港元[63] - 2025年3月31日公司持有比特元宇宙控股300万股,持股百分比0.40%,收购成本173.9万港元,公允价值165万港元,占集团资产净值0.26%,公允价值变动亏损8.9万港元[63] - 2025年3月31日集团雇员53名(2024年:56名)[74]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董事不建议就2025年度派付股息,2024年也无股息[35] - 董事不建议就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派付任何股息(2024年:无)[67] 其他没有覆盖的重要内容 - 本年度应用准则及诠释修订对集团财务表现及状况无重大影响[11] - 多项已颁布但未生效准则、诠释及修订,生效时间分别为2025年、2026年、2027年及待定[13] - 香港会计师公会2024年7月颁布的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8号将对集团财务报表呈列及披露产生重大影响[14] - 《2022年雇佣及退休计划法例(抵销安排)(修订)条例》自2025年5月1日起生效,集团会计政策变更但对财务报表无重大影响[15][17] - 香港利得税根据合资格实体首2000000港元估计应课税溢利以8.25%税率计算,超2000000港元部分以16.5%税率计算[33] - 证券经纪业务产生的应付账款一般结算期为交易日后两个交易日[42] - 公司年内对应收贷款及利息作出约1580万港元的减值亏损[51] - 2025年3月31日,公司贷款业务有18名客户,五大客户构成贷款业务贷款组合账面总额约55%[53] - 公司贷款组合客户包括从事不同行业的企业及个人,贷款种类有融资租赁、保理贷款、企业贷款、个人贷款[53] - 每宗贷款申请授予借款人前需经过文件收集和验证、信贷风险评估、审批三个阶段[55] - 公司开展新融资租赁业务时加倍谨慎,年内未批出新融资租赁贷款[52] - 截至报告日期,收购金融服务业务的卖方已累计支付约1010万港元金额[59] - 公司本年度一直遵守企业管治守则项下所有守则条文及董事进行证券交易的标准守则[76][77] - 公司审核委员会由四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已审阅集团会计准则、惯例及截至2025年3月31日财政年度综合财务报表[79] - 公告所载集团截至2025年3月31日年度综合财务报表数字金额,已由核数师利安达香港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与集团草拟金额核对一致[79] - 本年度业绩公告可于联交所网站及公司
新质数字(02322) - 董事会会议日期
2025-06-16 09:42
董事会会议安排 - 公司定于2025年6月26日举行董事会会议[3] - 会议将考虑及批准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全年业绩[3] - 会议将考虑建议派发末期股息(如有)[3] 公司人员情况 - 截至公布日期,董事会主席及非执行董事为马蔚华先生[3] - 截至公布日期,执行董事为郑菊花女士等4人[3] - 截至公布日期,独立非执行董事为韩正海先生等4人[3]
新质数字(02322) - 更改香港股份过户登记分处
2025-04-30 09:49
公司信息 - 公司为新质数字科技有限公司,股份代号2322[2] - 董事会主席为马蔚华先生[4] 股份登记变更 - 2025年6月2日起,香港股份过户登记分处改为卓佳证券登记有限公司[3] - 卓佳证券登记有限公司地址在香港夏慤道16号远东金融中心17楼[3] - 2025年5月30日下午四時三十分后未领股票,6月2日起可从卓佳领取[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