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芯智控股(02166)
icon
搜索文档
芯智控股(02166)发布中期业绩 股东应占净利润4850万港元 同比增加33.4%
智通财经· 2025-08-29 12:33
财务业绩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6个月总收入27.96亿港元 同比增加6.6% [1] - 公司拥有人应占净利润4850万港元 同比增加33.4% [1] - 每股基本盈利10.44港仙 [1] 业务表现 - 收入增长主要由于授权分销业务的销售额增加 [1] 股东回报 - 拟派发中期股息每股3港仙 [1]
芯智控股发布中期业绩 股东应占净利润4850万港元 同比增加33.4%
智通财经· 2025-08-29 12:30
财务表现 - 总收入27.96亿港元 同比增长6.6% [1] - 公司拥有人应占净利润4850万港元 同比增长33.4% [1] - 每股基本盈利10.44港仙 [1] 业务运营 - 收入增长主要受授权分销业务销售额增加驱动 [1] 股东回报 - 拟派发中期股息每股3港仙 [1]
芯智控股(02166) - 2025 - 中期业绩
2025-08-29 11:54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总收入为2796.2百万港元,较2024年同期增长6.6%[3] - 毛利为162.2百万港元,较2024年同期增长13.1%[3] - 净利润为48.5百万港元,较2024年同期增长33.4%[3] - 公司期间利润为4856.3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的3691.7万港元增长31.5%[7] - 公司全面收入总额为5427.5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的3208.9万港元增长69.2%[7] - 公司拥有人应占全面收入为5413.6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的3156.6万港元增长71.5%[7] - 公司综合收入总额从2,623,869千港元增长至2,796,194千港元,同比增长6.6%[18][19] - 期间综合利润从36,917千港元上升至48,563千港元,增长31.5%[16] - 公司收入为2796.2百万港元,同比增长6.6%[59] - 毛利为162.2百万港元,同比增长13.1%,毛利率提升至5.8%[60] - 期间利润为48.6百万港元,同比增长31.5%,纯利率1.7%[64] - 公司拥有人应占净利润为48.5百万港元,同比增长33.4%[65]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研发费用为17.757百万港元,较2024年同期增加5.9%[6] - 销售及分销费用为57.071百万港元,较2024年同期增加11.1%[6] - 财务费用为13.001百万港元,较2024年同期减少17.4%[6] - 贸易应收款项减值亏损为1.913百万港元,2024年同期为减值拨回7.748百万港元[6] - 所得税费用从8,312千港元下降至7,003千港元,减少15.7%[21] - 员工成本总额为62.05百万港元,同比增长8.9%(2024年同期:56.96百万港元)[22] - 存货成本(不含拨备)增长6.0%至2,624.27百万港元(2024年同期:2,474.80百万港元)[22] - 研发费用为17.8百万港元,同比增长5.9%[61] - 行政销售及分销费用为93.4百万港元,占收入比例3.3%[62] - 财务费用为13.0百万港元,同比减少17.2%[63] - 汇兑亏损净额约为1.0百万港元(2024年同期为0.1百万港元)[72] 各业务线表现 - 授权分销业务收入从2024年上半年的2,597,847千港元增至2025年上半年的2,754,011千港元[15] - 混合分销业务收入从2024年上半年的26,022千港元大幅增长至2025年上半年的42,183千港元[15] - 授权分销分部利润从2024年上半年的31,092千港元增至2025年上半年的40,657千港元[15] - 混合分销分部利润从2024年上半年的2,473千港元显著增长至2025年上半年的5,328千港元[15] - 公司总分部利润从2024年上半年的33,565千港元增至2025年上半年的45,985千港元[15] - 可报告分部总利润由33,565千港元增至45,985千港元,大幅增长37.0%[16] - 光电显示产品收入大幅增长52.1%,从329,107千港元增至500,380千港元[19] - 通讯产品收入增长45.9%,由277,050千港元上升至404,330千港元[19] - 存储产品收入下降14.3%,从645,724千港元减少至553,555千港元[19] - 智慧显示产品收入下降24.8%,由444,514千港元减少至334,129千港元[19] - 光电显示业务单元销售额500.4百万港币,同比增长52.0%[38] - 存储产品业务单元销售额553.6百万港币,同比下降14.3%[39] - 智慧视觉业务单元销售额593.6百万港币,同比增长7.7%[37] - 智慧显示业务单元2025年上半年销售额为3.341亿港元,同比下降24.8%[40] - 通讯产品业务单元2025年上半年销售额为4.043亿港元,同比增长45.9%[41] - 光通信业务单元2025年上半年销售额为2.111亿港元,同比增长23.5%[42] - 混合分销业务单元2025年上半年销售额为4220万港元,同比增长62.1%[43] 各地区表现 - 香港地区收入从1,322,132千港元增至1,432,163千港元,增长8.3%[18] - 中国地区收入由879,383千港元上升至941,204千港元,增长7.0%[18] 资产和负债变化 - 存货大幅增加至4.2156亿港元,较期初1.9012亿港元增长121.7%[8] - 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增至11.1497亿港元,较期初6.5835亿港元增长69.4%[8] - 银行及其他借贷增至6.0530亿港元,较期初3.0366亿港元增长99.3%[8] - 贸易应付款项及应付票据增至5.8025亿港元,较期初3.4187亿港元增长69.7%[8] - 流动资产总额增至19.0151亿港元,较期初13.3908亿港元增长42.0%[8] - 流动负债总额增至12.9301亿港元,较期初7.2894亿港元增长77.4%[8] - 透过损益按公平值列账之金融资产为14.6018亿港元,较期初14.4213亿港元增长1.3%[8] - 公司流动资产净值从2024年6月30日的610,134千港元略降至2025年12月31日的608,499千港元[9] - 公司总资产减流动负债由2024年6月30日的964,975千港元增至2025年12月31日的971,031千港元[9] - 非流动负债显著增加从2024年6月30日的2,520千港元升至2025年12月31日的5,199千港元[9] - 公司资产净值从2024年6月30日的959,776千港元增长至2025年12月31日的968,511千港元[9] - 贸易应收款项增长69.7%至1,094.72百万港元(2024年末:644.94百万港元)[27] - 未逾期贸易应收款项增长70.3%至1,021.52百万港元(2024年末:599.91百万港元)[27] - 贸易应付款项及票据增长69.7%至580.25百万港元(2024年末:341.87百万港元)[29] - 0-30天账期应付款项增长86.3%至511.75百万港元(2024年末:274.62百万港元)[29] - 有抵押银行贷款从2024年12月31日的95.54百万港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280.51百万港元,增长193.6%[30] - 有抵押供应商融资安排银行贷款从2024年12月31日的205.305百万港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321.329百万港元,增长56.5%[30] - 银行及其他借贷总额从2024年12月31日的306.189百万港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607.277百万港元,增长98.3%[30] - 银行结余及现金总额为328.1百万港元[68] - 尚未偿还银行及其他借贷为607.3百万港元[68] - 资本负债率由31.9%上升至62.7%[68] - 银行融资总额为2601.3百万港元,未动用金额为1994.0百万港元(2024年末分别为2323.6百万港元和2017.4百万港元)[69] - 流动资产为1901.5百万港元,流动负债为1293.0百万港元,流动比率为1.47倍(2024年末分别为1339.1百万港元、728.9百万港元和1.84倍)[69] - 已抵押资产包括:按公允价值计量金融资产131.7百万港元、已保理贸易应收账款381.7百万港元及银行存款167.9百万港元[73] - 已保理贸易应收账款大幅增加至381.7百万港元(2024年末为99.0百万港元)[73] 运营效率指标 - 贸易应收账款周转期为57日,较2024年同期的53日延长4日[69] - 贸易应付账款周转期为32日,较2024年同期的24日延长8日[71] - 存货周转期为21日,较2024年同期的15日延长6日[71] 股息和股东回报 - 宣派中期股息每股3港仙,较2024年同期增加1港仙[3] - 每股基本盈利为10.44港仙,摊薄盈利为10.38港仙[3] - 末期股息总额增长96.5%至46.11百万港元(2024年:23.47百万港元)[23] - 中期股息总额增长50.0%至14.66百万港元(2024年:9.77百万港元)[23] - 加权平均普通股数量减少1.2%至464.02百万股(2024年同期:469.78百万股)[26] - 公司宣派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为每股3港仙,较2024年同期的每股2港仙增长50%[31] 联营公司及投资业绩 - 应占联营公司业绩为7.668百万港元,较2024年同期增加114.1%[6]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2025年上半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为66.05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3%[34] - 2025年上半年中国货物出口额实现7.2%的增长[34] - 2025年全球商品贸易量预计萎缩0.2%,较年初预测值(增长2.7%)大幅下调近3个百分点[33] - 北美地区货物贸易进出口额预计分别下滑9.6%和12.6%[33] - 全球半导体市场规模2025年1-5月累计达2833亿美元,同比增长20.5%[36] - 公司2025年上半年累计销售额2796.2百万港币,同比增长6.6%[37] - 全球电视面板Q1出货量同比增长11.5%达6300万片[38] - 美洲地区半导体销售额同比增长45.2%[36] - 全球大尺寸液晶电视面板中国大陆厂商出货量4355万片,占比69.2%[38] - HBM市场规模2025年预计翻倍至约340亿美元[39] - 全球电视机出货量同比增长2.4%达4750万台[35] - 全球智能电视品牌整机出货量同比增长1.4%至1662.5万台[40] - 全球蜂窝物联网模块Q1出货量同比增长23%,实现连续第五个季度正增长[41] - 5G RedCap模块成本较传统5G模块下降30%,出货量激增50%[41] - 全球光模块市场2025年Q2销售额实现环比10%增长[42] - 2025年全球半导体芯片销售额预计达7009亿美元,同比增长11.2%[44] - 2025年全球服务器/存储市场规模预计达3620亿美元,同比增长27.9%[44] - 2025年上半年中国GDP增长5.3%超出市场预期[45] - 2025年上半年中国集成电路进口额同比增长7.2%达1920亿美元[45] - 2025年上半年中国机电产品出口增长9.5%[45] - 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智能摄像头市场出货量同比增长4.6%达3387万台[47] - 亚太(不含中国及日本)和拉美智能摄像头市场分别增长23.1%和19.6%[47] - 2024年全球智慧安防市场规模达242亿美元同比增长16.3%[47] - 预计2026年全球智慧安防市场规模将突破300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约11.3%[47] - 2025年全球车载摄像头市场规模预计达273亿美元[48] - 2025年全球中大尺寸面板整体出货量预计同比增长2.6%达9.076亿片[49] - 2025年中国电竞显示器市场预计实现12.4%的同比增长[49] - 北美电视市场2025年出货量预计同比增长1.6%至4990万台[51] - 中国电视市场2025年出货量预计同比增长3.2%至3830万台[51] - 4K/8K电视合计渗透率突破80%[52] - 单个NVL72机柜需配备多达288个1.6T光模块[54] - 10个NVL72集群需部署高达2880个1.6T光模块[54] - 2025年1.6T光模块出货量预计达百万量级[54] - 单个CloudMatrix 384超节点需配备6812个400G光模块[54] - 跨机柜互联需额外部署4124个光模块[54] - 2025年数据中心光器件收入预计超160亿美元同比增幅达60%[54] - 北美与中国电视市场合计占比超40%全球份额[51] 公司治理和合规 - 公司偏离企业管治守则C.2.1,由田卫东先生兼任主席及行政总裁[80] - 公司无重大资本承担、或然负债及重大投资事项[74][75][76] - 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汤明哲博士、许微女士及林晨博士)[82] - 审核委员会已审阅集团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中期业绩[82] - 中期报告将于适当时候寄发予股东并刊发于联交所及公司网站[83]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中期报告包含上市规则规定的全部资料[83] - 审核委员会与外部核数师讨论中期财务报表独立审阅结果[82] - 审核委员会与管理层讨论集团会计政策及内部监控事宜[82] - 公告发布日期为2025年8月29日[83] - 董事会包括四名执行董事、一名非执行董事及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83]
港股半导体股走强,中芯国际涨超8%,华虹半导体涨超5%
格隆汇APP· 2025-08-28 03:01
港股半导体板块表现 - 港股半导体股整体走强 顺泰控股涨超18% 中芯国际和上海复旦涨超8% 晶门半导体涨6% 华虹半导体涨超5% 宏光半导体涨超3% [1] 个股涨跌幅及市值 - 顺泰控股(01335)涨18.32%至0.155港元 总市值3.77亿港元 [2] - 中芯国际(00981)涨8.98%至61.300港元 总市值4895.62亿港元 [2] - 上海复旦(01385)涨8.77%至37.960港元 总市值311.81亿港元 [2] - 晶门半导体(02878)涨6.00%至0.530港元 总市值13.24亿港元 [2] - 华虹半导体(01347)涨5.78%至55.800港元 总市值965.05亿港元 [2] - 宏光半导体(06908)涨3.33%至0.620港元 总市值5.82亿港元 [2] - 硬蛋创新(00400)涨2.87%至2.510港元 总市值41.27亿港元 [2] - 芯智控股(02166)涨2.79%至1.840港元 总市值8.99亿港元 [2] - 英诺赛科(02577)涨2.59%至83.100港元 总市值743.25亿港元 [2] - 中电华大科技(00085)涨1.69%至1.800港元 总市值36.54亿港元 [2]
政策与需求双轮驱动港股半导体股 上海复旦一度涨近11%
新浪财经· 2025-08-28 02:49
半导体板块市场表现 - 港股半导体股普遍上涨 上海复旦涨7.68%至37.58港元 中芯国际涨7.02%至60.2港元 华虹半导体涨4.27%至55港元 晶门半导体涨4%至0.52港元[1] - 顺泰控股涨幅达12.98%至0.148港元 宏光半导体涨3.33%至0.62港元 芯智控股涨2.23%至1.83港元[2] - 上海复旦盘中一度大涨近11% 最高触及38.66港元 最终收于38.2港元[3][5] 国产芯片替代趋势 - 2025年中国AI服务器市场本土芯片供应商占比有望从当前水平提升至40% 外采芯片比例将从2024年的63%降至42%[2] - DeepSeek发布DeepSeek-V3.1大模型 采用UE8M0 FP8 Scale参数精度 推动下一代国产芯片设计[2] - 国内大模型开发企业与互联网平台预计逐步提高国产芯片采购规模 国产芯片供应商及配套产业链企业迎发展机遇[3] 政策驱动与技术发展 - 国务院发布"人工智能+"行动意见 推动人工智能驱动技术研发与工程实现一体化协同发展 加速技术落地和迭代突破[3] - 支持智能化研发工具平台推广 加强人工智能与生物制造、量子科技、6G等领域技术协同创新[3] - 天风证券指出半导体、国产算力及自主可控领域为长期趋势 2025年全球半导体增长延续乐观走势[3] 企业财务表现 - 上海复旦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8.39亿元 同比增长2.49% 净利润1.94亿元 同比下降44.38%[4] - 净利润下降主因集成电路设计企业增值税加计抵减额及政府补助专项验收减少 存货中部分产品需求下降及库龄变长导致存货跌价准备增加[5]
港股半导体股反弹 上海复旦涨超5%
新浪财经· 2025-08-28 01:49
半导体行业股票表现 - 上海复旦股价上涨5.21% [1] - 中芯国际股价上涨2.76% [1] - 芯智控股股价上涨2.23% [1]
芯智控股(02166) - 董事会会议日期
2025-08-08 09:00
会议安排 - 芯智控股董事会2025年8月29日开会[3] - 会议考虑通过2025年上半年中期业绩及发布[3] - 会议考虑派发中期股息(如有)[3] 人员构成 - 公告日期公司董事会有4名执行董事等[4]
港股异动丨半导体股走低 特朗普称拟对芯片征收100%关税
格隆汇· 2025-08-07 02:05
港股半导体市场表现 - 芯智控股股价下跌3.19%至1.82港元 [1] - 华虹半导体股价下跌1.47%至43.04港元 [1] - 贝克微股价下跌1.30%至56.85港元 [1] - 中电华大科技股价下跌1.23%至1.60港元 [1] - 中芯国际股价下跌1.14%至52.00港元 [1] 特朗普关税政策内容 - 美国拟对未在美生产芯片或未计划设厂的国家征收100%半导体关税 [1] - 可能最早下周对所有含半导体芯片产品征收独立关税 [1] 行业影响分析 - 短期将加剧中国半导体行业出口压力 [1] - 中长期可能强化中国半导体自主化决心 [1] - 技术封锁与市场分割风险导致全球半导体效率下降 [1] - 技术封锁与市场分割风险导致全球半导体成本上升 [1]
芯智控股(02166) - 截至2025年7月31日止月份之股份发行人的证券变动月报表
2025-08-01 10:33
| 截至月份: | 2025年7月31日 | 狀態: 新提交 | | --- | --- | --- | | 致: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 | | | | 公司名稱: | 芯智控股有限公司 | | | 呈交日期: | 2025年8月1日 | | | I. 法定/註冊股本變動 | | | | 1. 股份分類 | 普通股 | 股份類別 | 不適用 | | 於香港聯交所上市 (註1) | | 是 | | | --- | --- | --- | --- | --- | --- | --- | --- | --- | | 證券代號 (如上市) | 02166 | 說明 | | | | | | | | | | 法定/註冊股份數目 | | 面值 | | | 法定/註冊股本 | | | 上月底結存 | | | 5,000,000,000 | USD | 0.00001 | USD | | 50,000 | | 增加 / 減少 (-) | | | | | | USD | | | | 本月底結存 | | | 5,000,000,000 | USD | 0.00001 | USD | | 50,000 | 股份發行人及根據《上市規 ...
芯智控股(02166)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4-17 09:07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实现销售额46.479亿港元[29] - 2024年公司累计实现销售额4647.9百万港元,同比下降18.0%,毛利311.7百万港元,同比减少29.4%[43] - 2024年集团收入4647.9百万港元,较2023年减少1018.0百万港元(18.0%)[60] - 2024年集团毛利311.7百万港元,较2023年减少129.8百万港元,毛利率降至6.7%(2023年:7.8%)[62] - 2024年研发费用31.5百万港元,较2023年减少3.1%(2023年:32.5百万港元)[63] - 2024年行政、销售及分销费用178.1百万港元(2023年:292.6百万港元),占收入3.8%(2023年:5.2%)[64] - 2024年银行及其他借贷利息费用为2660万港元,较2023年的5700万港元减少3040万港元[65] - 2024年应占联营公司业绩利润约710万港元,2023年为330万港元[66] - 2024年集团利润为1.011亿港元,较2023年的9250万港元增加860万港元,增幅9.3%,纯利润率从1.6%提升至2.2%[67] - 2024年公司拥有人应占净利润达1.003亿港元,较2023年的7110万港元增加41.1%[68]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受限制及未受限制银行结余及现金总额为4.323亿港元,2023年为3.953亿港元[72]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尚未偿还银行借贷为3.062亿港元,2023年为3.977亿港元,资本负债率从44.0%降至31.9%[74] - 2024年贸易应收账款周转期为52日,2023年为60日;贸易应付账款周转期为26日,2023年为22日;存货周转期为17日,2023年为18日[75] - 2024年汇兑亏损净额约30万港元,2023年为790万港元[76] - 2024年12月31日,透过损益按公平值列账金融资产约1.301亿港元、已保理贸易应收账款约9900万港元及银行存款约1.929亿港元已抵押[77]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雇员人数为312名,较2023年12月31日的353名减少[8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雇员总成本(不包括董事酬金)约为1.084亿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826亿港元下降[82] - 2024年建议派付末期股息每股10港仙,2023年为5港仙;2024年已宣派及派付中期股息每股2港仙,2023年无[103]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可供分派储备为28690万港元,2023年为33000万港元[111] - 2024年集团慈善及其他捐赠约为0港元,2023年为26.4万港元[113] - 年内集团向五大供应商总采购额占总采购额约79.8%,向最大供应商采购额占总采购额约26.8%[115] - 年内集团向五大客户总销售额占总收入约36.1%,向最大客户销售额占总收入约9.8%[116] - 本年度逾30%的收入来自五大客户[107] 全球及中国宏观经济与市场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全球半导体销售额同比增长19%,达到6270亿美元[30] - 2024年全球贸易额预计同比增长3.3%,达到33万亿美元[29] - 2024年全球经济增速预计为2.8% [29] - 2025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测范围在2.6%到3.3%之间,平均值为2.9%,与2024年增速均值持平[31] - 2024年底全球公共债务规模达100万亿美元,相当于全球GDP的93%,“脱钩断链”或高关税可能致全球经济萎缩7%[31] - 到2030年,AI应用和相关支出将累积产生19.9万亿美元的全球经济影响,AI可将世界经济增长率提高0.8个百分点[32] - 2025年半导体市场中,数据传输预计同比增长15.6%,车载预计同比增长15.5%,消费电子预计同比增长7.8%[32] - 2025年与AI相关的GPU和AI处理器预估成长24%,存储芯片整体增幅约33%,标准型存储芯片增长5 - 9%[32] - 2024年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5%达48.8万亿元,稳居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34] - 2024年9月启动“以旧换新”政策累积带动产品销售额超1.3万亿元,2025年消费补贴规模预计达5400亿元[34] - 2025年AI支持技术上的支出将达2270亿美元,2028年将增长到7490亿美元[36] - 2025年全球数据中心设备投资将同比增长三成达4637亿美元[36] - 到2030年,全球边缘计算潜在市场规模将达445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48%[38] - 2024年中国集成电路进出口总额达3.879万亿元,进出口额同比增长11.7%达2.744万亿元,出口额同比增长18.7%达1.135万亿元[40] - 2024年全球半导体市场规模预计同比增长19%达6270亿美元,与AI高度相关的内存和逻辑芯片分别同比增长81%和16.9%[42] - 2024年全球电视出货量预计同比增长1.4%达2.17亿台,全球电视机出货量预计同比增长0.6%达1.967亿台[42][45] - 2024年中国安防摄像头整体市场规模预计同比增长5%达5600万台,全球智能摄像头上半年出货量同比增长11%达6321万台[43] - 2024年全球智能家居整体市场规模同比增长7%达1250亿美元[43] - 2024年中国电视市场品牌整机出货量约为3596万台,同比下降1.6%[45] - 2024年显示器出货量回升到1.28亿台,全球电视LCD面板出货量同比微增0.8%达2.27亿片,全球笔记本电脑出货量同比增长3.9%达1.74亿台[46] - 2024年上半年全球蜂窝物联网模组出货量同比增长20%,连接总量达39亿,过去五年累计增长181%[47] - 过去12个月400G和800G光模块出货量增长近4倍,预计2024年出货量超2000万只,带来超90亿美元营收[48] - 2024年51%分销商受访者认为订单量下降,仅27%认为市场增长[49] - 预计2025年全球经济增长率2.8%,全球贸易增长3.2%,中国GDP增长目标预计在5%左右[50] - 2025年全球使用带AI算力芯片的智能摄像头数量将增加到3.5亿个,2030年全球智能家居市场规模将从2024年的1250亿美元增长到1950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约7.7%[52] - 2025年通用存储芯片市场有转机,AI PC和AI手机市场渗透率有望显著提升[53] - 2024年中国电视机出口量增长10.5%达1.1亿台[54] - 预计2025年120Hz以上电竞显示器出货量同比增长6%达2610万台[55] - 2024年上半年全球车载显示面板出货量同比增长11%达1.1亿片[55] - 我国要求2027年移动物联网终端连接数力争突破36亿,2024年8月连接总数为25.65亿[56] - 预计到2025年初蜂窝物联网连接总数达42亿,2024 - 2030年连接数年复合增长率达15%[56] - 预计2025年美国市场对800G光模块需求增长到1800万只左右,1.6T光模块需求超300万只[57] 公司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拥有12个业务网点和分支机构,累计为超两万家商业客户提供服务[29] - 2024年公司销售额占比超10%的业务单元数量增加到5个[30] - 2024年与端侧AI应用相关的智慧视觉业务保持增长,成为销售规模最大的业务单元[30] - 2024年传统的智慧显示、光电显示和混合分销业务出现不同幅度下跌[30] - 2024年通讯产品业绩因4G/5G物联网蜂窝模组出货量复苏大幅增长[30] - 2024年与AI高度相关的存储产品和光通讯业务单元实现大幅增长[30] - 智慧视觉业务单元2024年累计实现销售额1012.4百万港元,同比增长9.6%[43] - 存储产品业务单元2024年累计实现销售额763.4百万港元,同比增长677.9%[44] - 智慧显示业务单元2024年累计实现销售额825.8百万港元,同比下降55.6%[45] - 光电显示业务单元销售额6.532亿港元,同比下降17.8%[46] - 通讯产品业务单元销售额5.965亿港元,同比增长39.7%[47] - 光通讯业务单元销售额3.583亿港元,同比增长113.9%[48] - 混合分销业务单元销售额5330万港元,同比下降93.6%[49] 公司人员与组织架构 - 田卫东先生58岁,为公司董事会主席、执行董事及行政总裁,带领集团超15年[86] - 刘红兵先生58岁,负责监督集团整体策略并负责研发事宜[87] - 麦汉佳先生63岁,为集团首席营销官,负责整体市场策略及营销[88] - 郑钢先生57岁,为公司执行董事兼首席财务官,负责监督集团整体策略及财务运作管理[89] - 黄梓良先生61岁,为公司非执行董事,在业务管理方面有逾20年经验[90] - 翟永文于2020年4月加入集团任集团会计师,2024年5月获委任为公司秘书[94] - 执行董事与公司订立为期三年服务合约,自委任日期起生效,可由任何一方提前三个月书面通知终止[119] - 麦汉佳先生、汤明哲博士及许微女士将在应届股东周年大会轮值退任并可膺选连任[117] - 黄梓良先生自2024年7月1日起由执行董事调任为非执行董事[117] 公司股份相关情况 - 公司上市所得款项净额约2.058亿港元,2024年已动用50万港元,累计动用1.818亿港元,未动用2400万港元[69][70] - 2024年12月31日,田衛東先生受控法團權益持股262,500,000股,占比53.72%;黃梓良先生受控法團權益持股52,500,000股,占比10.74%;劉紅兵先生實益擁有37,500,000股,占比7.67%;麥漢佳先生實益擁有2,500,000股,占比0.51%[12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按已發行488,681,030股股份計算各董事持股比例[125] - 2024年12月31日,Smart IC Limited實益擁有262,500,000股,占比53.72%;Insight Limited實益擁有52,500,000股,占比10.74%;劉紅兵先生實益擁有37,500,000股,占比7.67%;富途信託有限公司受託持有24,534,256股,占比5.02%[13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受託人根據股份獎勵計劃購買5,100,000股普通股,公司或附属公司无其他购买、销售或赎回上市证券行为[130] - 2016年9月19日公司采纳股份奖励计划和有条件批准及采纳购股权计划[13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受託人收购公司5,100,000股股份,公司未向员工授予股份奖励[13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确认以股份为基础支付的费用0.3百万港元(2023年:0.5百万港元)[138]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无根据购股计划授出或同意授出购股[138] - 年初及年末购股计划可供授予的购股数目均为50,000,000份,相当于公司年报日期已发行股份总数约10.23%,年内无授出购股,购股数目无变动[139] - 因购股权计划及其他计划授出购股权获行使可发行股份上限为5000万股,相当于报告日期已发行股本的10.23%[142] - 购股计划及其他计划授出未行使购股权获行使可发行股份上限不得超已发行股份总数的30%[143] - 刊发年报前,购股计划授出购股权获行使可发行股份上限为5000万股,相当于上市日期股份总数的10%[144] - 向合资格人士授出购股获行使后,其认购股份数加12个月内已发或将发股份总数超该日已发行股份1%,需经股东批准[145] - 购股要约接纳期为提呈日期起30日内,接纳时需付1港元且不予退还[146] - 购股计划自上市日期起十年内有效,截至年报日期,余下年期约为1年7个月[147][148] - 购股行使价不得低于要约日收市价、前五个交易日平均收市价及股份面值三者较高者[149] - 购股持有人接纳后即归属,未失效购股达成条件后可随时行使,期限不超要约日起十年[150] - 知悉内幕消息至公布前不得授出购股,紧接特定日期前一个月内不得授出[152] - 公司2016年9月19日采纳股份奖励计划,有效期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