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恒科技(01760)

搜索文档
英恒科技(01760) - 2025 - 中期财报
2025-09-17 09:0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公司回顾期内营业额增长5%[6] - 总收入同比增长5%至人民币29.7亿元[13] - 2025年上半年收入总额同比增长5%至人民币2966.3百万元[41] - 2025年上半年收入为296.63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283.5亿元人民币增长4.6%[97] - 2025年上半年收入为29.66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28.35亿元增长4.6%[114] - 2025年上半年客户合约收入为296.6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283.5亿元人民币增长4.6%[118] - 2025年上半年销售产品收入为293.2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278.6亿元人民币增长5.3%[118] - 2025年上半年期内利润同比下降50%至人民币48.0百万元[52] - 2025年上半年期内利润为4.8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9.51亿元人民币下降49.6%[97]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期内利润为4974万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9768万元下降49.1%[103] - 股东应占利润为人民币4970万元,净利润率1.6%[15] - 2025年上半年母公司拥有人应占利润为4.97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9.77亿元人民币下降49.1%[97]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母公司普通权益持有人应占利润为4974万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9767.8万元人民币下降49.1%[132]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毛利率为13.5%,同比下降2.4个百分点[14] - 整体毛利率下降至13.5%(2024年同期:15.9%)[43] - 2025年上半年毛利为40.1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45.2亿元人民币下降11.3%[97] - 研发费用为人民币2.199亿元,占收入总额7.4%[14] - 2025年上半年研发费用为人民币2.199亿元,占集团收入比例约7.4%[23] - 研发开支总额达人民币219.9百万元,占收入比例7.4%[47] - 公司2025年上半年研发成本为21.99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21.50亿元人民币增长2.3%[120]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融资成本为5.38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5.69亿元人民币下降5.5%[124]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所得税费用为负1.65亿元人民币(税项抵免),2024年同期为负1.34亿元人民币[128] - 员工成本总额为人民币252.4百万元,占公司期内收入的8.5%[62] - 主要管理人员薪酬总额为996.2万人民币(2025年上半年),较2024年同期1092.6万人民币下降8.8%[158] 各业务线表现 - 公司新能源板块及智能驾驶业务持续作为主要增长动力[8] - 业务收入分类包含新能源/车身系统/安全系统/动力系统/智驾网联/云服务器/研发服务[11] - 新能源汽车解决方案包含电控系统和热管理系统[11] - 智驾网联业务包含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自动驾驶解决方案[11] - 云服务器业务涉及数据中心/云服务器电子解决方案[11] - 安全系统板块收入增长27%[13][18] - 动力系统板块收入增长15%[13][18] - 云服务器板块收入同比增长135%至人民币2.554亿元[13][22] - 新能源汽车板块收入占比最大达48.5%,收入为人民币14.378亿元[13][17] - 车身系统业务收入下降26%至人民币3.144亿元[18] - 安全系统分部收入同比增长27%至人民币451.568百万元[42] - 云服务器分部收入同比增长135%至人民币255.444百万元[42] - 功率砖产品测试需求保持快速增长,测试技术和设备能力逐步完善[25] - 测试验证中心通过CNAS复审,形成EMC、电性能等多类检测能力[27] - 在底盘及安全系统部分获得多个项目奖项,覆盖线控转向、空气悬挂等领域[27] - 机器人控制器GRC1.0推出,解决可靠性和实时性核心需求[29][31] - 集团与eSOL合作,将RTOS平台纳入汽车电子解决方案[25] - 获得新增量产定点项目112个,其中10个涉及出口车型或海外客户[15] - 新增量产定点项目数量预计将超过100项[37] - 关联方交易中向魔视智能科技(上海)有限公司销售产品及服务金额为735万人民币(2025年上半年),较2024年同期46.6万人民币增长1477%[157] 各地区表现 - 公司2025年上半年中国内地收入为27.57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26.98亿元增长2.2%[114] - 公司2025年上半年香港收入为1.98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1.15亿元增长71.5%[114] 研发投入与创新能力 - 公司经营模式秉持"轻资产重研发"[10] - 于2025年6月30日共有950名全职研发技术人员,占员工总数70.9%[23] - 共拥有394项专利及329项软件版权,较去年年底增加36项及2项[23] - 集团南通研发基地新增使用面积约3000平方米,厂房建筑总面积达16000平方米[28]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购买无形资产支出5238.7万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7496万元下降30.1%[105] - 其他无形资产账面净值增长4.8%至44.5亿元人民币,期内内部开发投入4.49亿元[135] 现金流与财务状况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人民币678.5百万元(2024年末:916.2百万元)[53] - 净债务权益比率为47%(2024年末:50%)[53] - 未偿还银行贷款为人民币1636.3百万元(2024年末:2038.4百万元)[54] - 公司2025年6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67.85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12月31日的91.62亿元人民币减少26%[100] - 公司2025年6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6.78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12月31日的9.16亿元减少25.9%[105] - 公司2025年上半年经营现金流量净额为1.99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0.83亿元增长139.9%[105] - 公司2025年6月30日资产净额为24.76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12月31日的24.81亿元微降0.2%[101] - 公司2025年6月30日非流动负债总额为1260.2万元人民币,较2024年12月31日的3.08亿元大幅下降95.9%[101] - 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为168.58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12月31日的235.29亿元人民币减少28.4%[100] - 贸易应收款项及票据总额下降28.0%至17.0亿元人民币,其中3个月内账期占比91.7%[138][141] - 预付款项激增173.2%至63.17亿元人民币[142] - 贸易应付款项下降15.4%至42.53亿元人民币,其中3个月内账期占比84.6%[145][147] - 计息银行借款下降19.7%至16.36亿元人民币,全部为一年内到期债务[149] - 存货中的半导体器件及电子部件微降0.5%至132.57亿元人民币[136] - 应付股息新增6250.3万元人民币[148] - 已发行普通股数量维持10.88亿股,股本总额924.9万元人民币[153] - 公司已签约但未拨备的资本承担为人民币23.9百万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7.2百万元增加232%[58] - 资本承担中已订约但未拨备的厂房及机器金额为2397.5万人民币(2025年6月30日),较2024年12月31日724.3万人民币增长231%[155] - 物业、厂房及设备购买成本同比下降39.1%至2795.8万元人民币(对比去年同期4592.9万元)[133] 融资与贷款 - 公司获得一笔最高达6000万美元的银团贷款融资,最后还款日期为首次提款日起计36个月[88] - 公司获得另一笔9000万美元的银团贷款融资,可增加至不超过1.2亿美元,用于对第一笔融资进行再融资[90] - 最终控股股东需共同持有公司至少51%的已发行股本,否则贷款人可取消融资承诺并要求立即偿还所有未偿还金额[88][90] - 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为766.7百万港元(相当于人民币655.4百万元)[65]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已动用人民币608.4百万元,未动用余额为人民币47.0百万元[67] - 获得研发实力项下未动用所得款项净额人民币47.0百万元预计于2026年底前悉数动用[67] 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 - 主要股东Magnate Era Limited持股525,000,000股,占总股本48.26%[69] - 股东Treasure Map Ventures Limited持股75,000,000股,占总股本6.89%[69] - 股东Heroic Mind Limited持股75,000,000股,占总股本6.89%[69] - 控股股东陆先生和陈先生各自通过控股公司间接持有643,970,000股股份,各占总股本的59.20%[73][74] - 控股股东陆先生拥有Magnate Era和Zenith Benefit各50.0%股份权益,以及Treasure Map的100.0%股份权益[71][74] - 控股股东陈先生拥有Magnate Era和Zenith Benefit各50.0%股份权益,以及Heroic Mind的100.0%股份权益[71][74] - 截至报告日期,最终控股股东陆颖鸣先生及陈长艺先生共同持有公司已发行股本约66%[92] - 董事陈铭直接持有4,750,000股股份,占总股本的0.44%[73] - 董事黄晞华直接持有3,760,000股股份,占总股本的0.35%[73] - 董事徐容国和江永玮各直接持有90,000股股份,各占总股本的0.01%[73] - 公司偏离企业管治守则第C.2.1条,由同一人担任主席及联席行政总裁[85] - 全体董事确认期内遵守证券交易标准守则[87] 员工与薪酬 - 公司员工总数为1,340名,较2024年6月30日的1,373名减少2.4%[62] 购股权计划 - 公司发行在外的购股权共有70,621,550份[64] - 陈铭持有1,550,000份行使价为2.662港元的购股权和200,000份行使价为4.25港元的购股权[75] - 黄晞华持有1,500,000份行使价为2.662港元的购股权和160,000份行使价为4.25港元的购股权[75] - 2018年购股权计划已终止,截至2025年6月30日尚有70,621,550份购股权未行使[78] - 2024年股份计划可供授出的购股权及奖励数目为108,783,840份[79] - 根据2018年购股权计划尚未行使的购股权余额为70,621,550股,占公司已发行股本约6.49%[82] - 期内失效/没收的购股权总数为1,580,000股,涉及多个授予批次[80] - 2019年1月21日授予执行董事的购股权余额3,050,000股,行使价2.662港元[80] - 2021年5月18日授予雇员的购股权余额19,225,000股,行使价4.25港元[80] - 2022年11月25日授予雇员的购股权余额10,340,000股,行使价4.324港元[80] - 2023年9月20日授予雇员的购股权余额16,045,000股,行使价3.364港元[80] - 所有购股权均按25%年度比例分期归属,最早批次将于2025年12月31日到期[83] - 期内未授予任何新购股权或奖励[82] 股息分派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已宣派末期股息6283.9万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9699.2万元下降35.2%[103] - 公司2024年度末期股息为每股港币6.3分,总计约6853.4万港元(相当于人民币6283.9万元)已于2025年7月派付[129] 行业背景与市场趋势 - 2025年上半年中国汽车销量1565.3万辆同比增长11.4%[6] - 新能源汽车销量693.7万辆同比增长40.3%占新车总销量44.3%[6] - 2024年中国汽车行业利润率4.3%2025年第一季度降至3.9%[6] ESG评级 - 集团在ESG评级中获秩鼎A级、华证指数BBB级、中诚信绿金BB级及妙盈科技BB级[24] 资产与投资(公允价值) - 按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总额为2.979亿人民币(2025年6月30日),较2024年12月31日1.751亿人民币增长70%[164][165] - 应收票据公允价值为1.571亿人民币(2025年6月30日),较2024年12月31日3930.5万人民币增长300%[164][165] - 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为1.364亿人民币(2025年6月30日),较2024年12月31日1.314亿人民币增长3.8%[164][165] - 衍生金融工具公允价值为29.9万人民币(2025年6月30日),较2024年12月31日68万人民币下降56%[167][168] - 指定按公允价值计入其他全面收益的股权投资保持441万人民币(2025年6月30日与2024年12月31日持平)[164][165] - 第二级公允价值计量资产从3930.5万人民币增至1.5709亿人民币(2025年6月30日较2024年12月31日)[164][165] - 第三级公允价值计量资产从1.358亿人民币增至1.408亿人民币(2025年6月30日较2024年12月31日)[164][165] - 公司2025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总额为907.2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12月31日的905.0亿元人民币增长0.2%[115] 其他收入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政府补助收入为766.4万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216.7万元人民币大幅增长253.7%[118]
英恒科技(01760) - 截至二零二五年八月三十一日止之股份发行人的证券变动月报表
2025-09-04 09:21
股本与股份 - 截至2025年8月底,法定/注册股本总额为2400万港元,股份数目24亿股,每股面值0.01港元[1] - 截至2025年8月底,已发行股份(不含库存)数目10.878384亿股,库存股份0,总数10.878384亿股[2] 股份期权 - 截至2025年8月底,股份期权计划结存数目均为7062.155万股,本月发行新股0[3] - 截至2025年8月底,二零二四年股份计划结存数目为0,可行使时可发行或转让股份1.0878384亿股[3] 资金与股份变动 - 本月行使期期权所得资金总额为0港元[3] - 本月已发行股份(不含库存)和库存股份增减总额均为0[5]
港股异动 | 英恒科技(01760)跌超10% 上半年纯利同比减少49%至4974万元
智通财经网· 2025-08-27 07:36
股价表现 - 股价下跌9.64%至1.5港元 成交额1026.49万港元 [1] 财务业绩 - 收入总额29.66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5% [1] - 母公司拥有人应占利润4974万元人民币 同比减少49% [1] 行业环境 - 汽车电子市场整体呈现疲软态势 内卷情况加剧 [1] 公司运营 - 凭借本土汽车电子领域深度布局实现业务稳健增长 [1] - 通过创新技术和卓越服务展现非凡韧性和可持续增长潜力 [1] - 核心竞争力及前沿地位在汽车电子领域得到进一步印证 [1]
英恒科技(01760.HK)上半年收入总额增长约5%至29.7亿元
格隆汇· 2025-08-26 11:04
收入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总收入同比增长5%至人民币29.7亿元 [1] - 安全系统板块收入增长27% 动力系统板块增长15% [1] - 云服务器板块收入同比大幅上升135% [1] 收入结构 - 新能源汽车板块占比最高达48.5% [1] - 车身系统/安全系统/动力系统分别占比10.6%/15.2%/6.2% [1] - 智驾网联业务收入占比7.8% 与去年持平 [1] 盈利能力 - 股东应占利润为人民币49.7百万元 较去年同期97.7百万元下降 [1] - 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率为1.6% [1] 业务发展 - 获得新增量产定点项目112个 其中10个涉及出口车型或海外客户 [1] - 定点项目涵盖底盘和ADAS等重要领域 [1] - 客户范围扩展至日本欧洲主要车企及Tier1供应商 [1]
英恒科技发布中期业绩,股东应占利润4974万元 同比减少49%
智通财经· 2025-08-26 10:55
财务表现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收入总额29.6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 [1] - 母公司拥有人应占利润4974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9% [1] - 每股盈利4.57分人民币 [1] 行业环境 - 汽车电子市场整体呈现疲软态势 [1] - 行业内部竞争加剧,内卷情况持续恶化 [1] 公司竞争优势 - 公司凭借本土汽车电子领域深度布局实现业务稳健增长 [1] - 创新技术和卓越服务支撑公司展现非凡韧性 [1] - 公司在汽车电子领域保持强大核心竞争力和前沿地位 [1]
英恒科技(01760)发布中期业绩,股东应占利润4974万元 同比减少49%
智通财经网· 2025-08-26 10:52
财务表现 - 收入总额29.66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5% [1] - 母公司拥有人应占利润4974万元人民币 同比减少49% [1] - 每股盈利4.57分 [1] 行业环境 - 汽车电子市场整体呈现疲软态势 [1] - 行业竞争加剧导致内卷情况持续 [1] 公司竞争优势 - 通过本土汽车电子领域深度布局实现业务稳健增长 [1] - 依托创新技术和卓越服务展现非凡韧性 [1] - 核心竞争力及前沿地位获得进一步印证 [1]
英恒科技(01760) - 2025 - 中期业绩
2025-08-26 10:41
收入和利润表现 - 总收入为2,966,322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3] - 净利润为47,975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50%[3] - 每股基本盈利为4.57分人民币,同比下降49%[3] - 公司总收入同比增长5%至人民币29.7亿元[11] - 股东应占利润为人民币4970万元,净利润率为1.6%[14] - 集团期内利润为人民币48.0百万元,同比下降50%[41]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收入为296.6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6%[60]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期内利润为4.80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9.6%[60]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母公司拥有人应占利润为4.97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9.1%[60]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基本每股盈利为人民币4.57分,同比下降49.1%[60] - 母公司普通权益持有人应占利润同比下降51.1%至4974万元人民币(2025年)对比9767.8万元人民币(2024年)[81]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总收入为2,966.322百万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2,835.031百万人民币增长4.63%[69] 各业务线收入表现 - 云服务器收入为255,444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5%[3] - 安全系统收入为451,568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7%[3] - 新能源收入为1,437,848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3] - 安全系统板块收入增长27%[11] - 动力系统板块收入增长15%[11] - 云服务器板块收入同比增长135%[11] - 新能源板块占总收入比例最高达48.5%[11] - 车身系统业务收入下降26%至人民币3.144亿元[16] - 智驾网联业务收入与去年持平为人民币2.305亿元[17] - 云服务器业务收入增长135%至人民币2.554亿元[19] - 安全系统分部收入同比增长27%至人民币451,568千元[33] - 云服务器分部收入同比增长135%至人民币255,444千元[33] - 新能源分部收入同比下降1%至人民币1,437,848千元[33] - 车体系统分部收入同比下降26%至人民币314,404千元[33] - 动力系统分部收入同比增长15%至人民币185,189千元[33] - 智驾网联分部收入同比持平为人民币230,548千元[33] 成本和费用 - 毛利率为13.5%,同比下降2.4个百分点[3] - 研发成本占收入比例为7.4%,同比下降0.2个百分点[3] - 公司毛利率为13.5%,同比下降2.4个百分点[13] - 研发费用总额为人民币2.199亿元,占收入总额7.4%[13] - 研发费用为人民币2.199亿元,占集团收入比例7.4%[20] - 整体毛利率同比下降2.4个百分点至13.5%[34] - 研发开支总额达人民币219.9百万元,占收入比例7.4%[37] - 员工成本总额为人民币252.4百万元,占收入比例8.5%[50] - 研发成本为219.869百万人民币,同比增长2.24%,其中当期研发开支达193.128百万人民币[73] - 雇员福利开支为220.050百万人民币,同比增长5.16%,其中工资薪金为202.220百万人民币[73] 各地区市场表现 - 中国内地市场收入为2,756.785百万人民币,占总收入的92.92%,同比增长2.17%[69] - 香港市场收入同比大幅增长71.48%,达到197.777百万人民币[69] 其他收入及收益 - 其他收入及收益同比增长55%至人民币19.2百万元[35] - 其他收入总额为14.996百万人民币,同比增长91.38%,主要受政府补助增长253.48%至7.664百万人民币推动[71] 现金流和资本结构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人民币678.5百万元,较期初减少26%[42] - 净债务权益比率为47%,较期初下降3个百分点[42] - 未偿还银行贷款为人民币1,636.3百万元,较期初减少20%[42] - 已质押存款为人民币129.6百万元,较期初减少22%[43] - 资本性支出为人民币36.2百万元,主要用于研发设备及基础设施[42] -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2024年底的91.62亿元人民币减少至67.85亿元人民币[62] - 公司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从2024年底的235.29亿元人民币减少至168.58亿元人民币[62] - 公司计息银行及其他贷款(流动)从2024年底的174.29亿元人民币减少至163.63亿元人民币[62] - 公司非流动负债中的计息银行及其他贷款从2024年底的29.54亿元人民币减少至0元[63] - 公司资产净额从2024年底的248.13亿元人民币略微下降至247.60亿元人民币[63] - 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总额减少28.0%至17.03亿元人民币(2025年6月30日)对比23.66亿元人民币(2024年12月31日)[83] - 贸易应付款项及应付票据总额增长6.3%至6.11亿元人民币(2025年6月30日)对比5.75亿元人民币(2024年12月31日)[86] - 应收关联方款项增长7.7%至1283.1万元人民币(2025年6月30日)对比1191.6万元人民币(2024年12月31日)[84] 税务相关 - 所得税抵免额为人民币16.5百万元,同比增长23%[40] - 中国内地即期所得税费用仅为0.350百万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0.038百万人民币大幅增长[77] 研发与创新 - 全职研发技术人员950名,占员工总数70.9%[20] - 新增专利36项至394项,软件版权新增2项至329项[20] - 在审专利合计267项(发明203项/实用新型56项/外观设计8项)[20] - 南通研发基地新增面积3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达16000平方米[24] - 功率砖产品测试需求快速增长,测试技术设备逐步完善[22] - 底盘系统获多个项目奖项,覆盖线控转向/空气悬挂/底盘域控制器[23] - 测试验证中心通过CNAS复审,具备EMC/电性能/环境可靠性等检测能力[22] 员工相关 - 员工人数为1,340名,同比减少2.4%[50] 股息和资本管理 - 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剩余未动用部分为人民币47.0百万元,预计2026年底前动用[53] - 公司未建议派发2025年上半年股息,但支付了2024年末期股息62.839百万人民币[78] - 加权平均发行在外普通股数量保持稳定为10.88亿股(2025年及2024年)[82] - 已发行普通股数量维持10.88亿股(2025年6月30日)[87] 资产减值和汇兑 - 存货撇减至可变现净值大幅增长304.71%,达到30.683百万人民币[73] - 汇兑亏损净额为30.401百万人民币,同比增长4.39%[73] - 贸易应收款项减值准备增长35.2%至1727.1万元人民币(2025年6月30日)对比1277.4万元人民币(2024年12月31日)[83] - 账龄超过6个月的贸易应收款项占比上升至3.3%(2025年6月30日)对比2.2%(2024年12月31日)[85] 应付账款账龄 - 账龄3个月以内的贸易应付款项占比上升至84.6%(2025年6月30日)对比58.8%(2024年12月31日)[86] 其他全面收益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其他全面收益净额为579.6万元人民币,2024年同期为亏损189.4万元人民币[61] 行业背景数据 - 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为693.7万辆,同比增长40.3%[6] - 中国汽车行业2025年第一季度利润率为3.9%[6] 业务增长动力 - 云服务器业务增长动力来自AI服务需求推动[19]
英恒科技(01760):订立融资协议
智通财经网· 2025-08-22 09:12
融资协议核心条款 - 公司获得本金总额9000万美元银团贷款 并附带弹性增减选择权可将总额提升至不超过1.20亿美元 [1] - 融资最后还款期为首次提款日起计36个月届满之日 [1] - 贷款银团由恒生银行担任代理行、委任牵头安排行及簿记行 其他贷款人共同参与 [1] 融资资金用途 - 用于再融资2026年3月或之前到期的现有银团贷款 该贷款曾于2023年2月14日公告披露 [1] - 部分资金将用于满足集团一般营运资金需求 [1] 协议参与方结构 - 借款人为英恒科技 担保人为其直接全资附属公司英恒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1] - 恒生银行同时承担代理行、委任牵头安排行及簿记行三重职能 [1]
英恒科技(01760.HK)获授一笔9000万美元贷款融资
格隆汇· 2025-08-22 09:12
融资协议 - 公司作为借款人与银团订立融资协议 获得本金总额9000万美元的银团贷款 [1] - 融资协议包含弹性增减选择权 可将贷款总额提升至不超过1.2亿美元 [1] - 公司直接全资附属公司英恒科技(中国)有限公司作为担保人参与此次融资 [1] 参与机构 - 恒生银行有限公司担任代理行、委任牵头安排行及簿记行 [1] - 融资协议由恒生银行及其他贷款人组成的银团共同订立 [1]
英恒科技(01760) - 根据上市规则第13.18条作出的公告
2025-08-22 09:00
融资情况 - 公司将获9000万美元银团贷款,可增至不超1.2亿美元[3] - 融资最后还款日期为首次提款日起36个月[3] - 融资用于现有银团贷款再融资及提供营运资金[3] 股权与贷款条件 - 最终控股股东拥有公司约66.09%已发行股本[4] - 若控股股东不再实益拥有公司或担保人最少51%有表决权普通股,贷款人可取消贷款承诺[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