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璋利国际(01693)
icon
搜索文档
璋利国际(01693) - 2024 - 中期业绩
2023-11-20 12:00
财务表现 - 公司收益从82.3百万林吉特减少至35.7百万林吉特,同比下降56.6%[1] - 公司毛损从6.7百万林吉特恶化至23.1百万林吉特,同比扩大244.8%[2] -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为14.1百万林吉特,去年同期为10.3百万林吉特,同比扩大36.9%[3] - 每股基本亏损为0.79林吉特分,去年同期为0.57林吉特分,同比扩大38.6%[4] - 公司持续经营业务亏损为21.3百万林吉特,去年同期为13.0百万林吉特,同比扩大63.8%[6] - 公司已终止经营业务溢利为9.2百万林吉特,去年同期为2.9百万林吉特,同比增长210.5%[6] - 公司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楼宇建设收益为35,526千林吉特,同比下降58.1%[18] - 公司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特许协议收入为1,100千林吉特,同比下降78.9%[18] - 公司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分部业绩为-21,234千林吉特,同比下降37.6%[20] - 公司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除税前亏损为21,324千林吉特,同比增加61.8%[20] - 公司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持续经营业务除税前亏损为23,357千林吉特,较2022年同期的13,126千林吉特增加[25] - 公司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每股基本亏损为1.30林吉特分,较2022年同期的0.73林吉特分增加[24] - 公司总收益由2022年同期的82.3百万林吉特减少至2023年的35.7百万林吉特,主要由于建筑服务分部工作进展缓慢[71] - 公司毛损由2022年同期的6.7百万林吉特增加至2023年的23.1百万林吉特,主要由于建筑成本上升和劳动力成本增加[73] 资产负债与现金流 - 公司流动负债为113.9百万林吉特,去年同期为140.7百万林吉特,同比下降19.0%[7] - 公司资产净值为7.5百万林吉特,去年同期为108.9百万林吉特,同比下降93.1%[8] - 公司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贸易应收款项减值拨回为4,625千林吉特[21] - 公司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出售物业、厂房及设备之收益为-597千林吉特[21] - 公司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贸易应收款项拨回为4,625千林吉特,较2022年同期的1,600千林吉特增加[23] - 公司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为14千林吉特,较2022年同期的21千林吉特减少[23] - 公司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贸易应收款项为13,939千林吉特,较2023年3月31日的27,542千林吉特减少[27] - 公司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贸易应付款项为34,906千林吉特,较2023年3月31日的40,595千林吉特减少[29] - 公司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保证金亏损拨备为15,006千林吉特,较2023年3月31日的19,631千林吉特减少[28] - 公司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股本为18,000千港元,与2023年3月31日持平[28] - 公司净资产负债比率由2023年3月31日的0.28倍下降至2023年9月30日的0.07倍,主要由于偿还了35.0百万林吉特的预付款[77] - 公司现金及银行结余在2023年9月30日为34.9百万林吉特,较2023年3月31日的29.9百万林吉特增加了5.0百万林吉特[78] - 公司流动资产净额在2023年9月30日为5.9百万林吉特,较2023年3月31日的107.8百万林吉特减少了101.9百万林吉特,主要由于出售BGMC Bras Power 95%普通股权益[79] - 公司于2023年9月30日赎回了全部5.7百万林吉特的可赎回可转换优先股[98] - 公司于2023年9月30日有47.9百万林吉特的投资物业作为可赎回担保贷款债券的抵押[98] - 公司于2023年9月30日的银行定期存款为29.0百万林吉特,用于担保银行融资[98] 业务与项目进展 - 公司完成出售BGMC Bras Power的95%普通股权益,预计在2024年3月31日或之前获得10,450,000林吉特的购股权价格[14] - 公司预计在未来六个月内收到6,582,500林吉特的客户还款[14] - 公司获得一份固定合约金额为540.6百万林吉特的新合约[14] - 公司的大型在建项目The Sky Seputeh包括两座37层的大楼,提供290套公寓及其他设施[55] - 建筑服务领域在2023年9月30日的未完成订单为113.4百万林吉特,较2022年同期的239.7百万林吉特有所减少[53] - 楼宇及结构分部在2023年9月30日的未完成工程订单为112.0百万林吉特,较2022年同期的232.4百万林吉特有所减少[58] - 楼宇及结构分部在2023年9月30日的综合收益贡献为35.5百万林吉特,占总收益的99.6%,而2022年同期为69.0百万林吉特,占83.9%[57] - 能源基建分部在2023年9月30日未完成工程订单为0百万林吉特,较2022年同期的0.2百万林吉特有所减少[61] - 机械及电子分部在2023年9月30日的未完成工程订单为1.4百万林吉特,较2022年同期的7.2百万林吉特有所减少[63] - 公司间接全资附属公司BGMC Corporation于2023年10月10日获得THR Hotel (KL) Sdn Bhd的授标函,固定合约金额为540.6百万林吉特[104] 法律与风险管理 - 公司因客户A终止建筑合约而面临25,800,000林吉特的履约保函没收风险[32] - 公司已通过法律途径成功获得临时禁制令,阻止客户A没收履约保函[33] - 公司对客户A提出仲裁,索赔包括35,000,000林吉特的溢利亏损和25,800,000林吉特的履约保函退还[34] - 客户A在仲裁中提出反索赔约126,400,000林吉特,法律程序仍在进行中[35] 公司治理与股东结构 - 公司董事拿督郑国利持有1,208,250,000股股份,占公司已发行股份的67.1%[89][92] - 公司主要股东捷丰国际和Seeva International分别持有1,208,250,000股股份,占公司已发行股份的67.1%[94][95] - Kingdom Base Holdings Limited持有141,750,000股股份,占公司已发行股份的7.9%[94] - 公司已采纳并遵守上市规则附录14所载的企业管治守则[101] - 公司董事会建议修订组织章程大纲及细则,以符合2022年1月1日生效的修订上市规则附录三[102] - 公司审核委员会已审阅未经审核综合财务报表,并认为其符合适用会计准则和上市规则要求[106] 员工与成本管理 - 公司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员工成本为5,151千林吉特,较2022年同期的5,458千林吉特减少[23] - 公司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销售及服务成本为58,770千林吉特,较2022年同期的89,000千林吉特减少[23] - 公司员工人数从2022年9月30日的120人减少至2023年9月30日的94人[85] - 2023年期间总员工成本为5.2百万林吉特,较同期的5.5百万林吉特有所下降[85] 投资与资本开支 - 公司资本开支在2023年期间主要用于采购建筑机械及计算机设备,其中计算机设备的采购价值为0.01百万林吉特[81] - 公司未持有任何重大投资[83] - 公司未使用任何对冲金融工具,外汇风险较低[82] - 公司未在报告期内赎回、购买或出售任何上市证券[99] 股息与分红 - 公司未在报告期内派发任何中期股息[103]
璋利国际(01693) - 2023 - 年度财报
2023-07-28 09:08
项目进展与完成情况 - 公司成功完成了槟州的Setia SPICE酒店项目[9] - 公司于2023年4月完成了大型太阳能发电厂项目的出售,解决了近几个月面临的法律和财务纠纷[9] - 公司成功完成位于吉打州瓜拉姆达的大型太阳能发电厂项目的出售,并解决所有针对公司的无根据诉讼[72] - 公司已完成槟州Setia SPICE酒店的著名项目,并参与投标另外两个类似的酒店项目[67] 财务表现与收益 - 建筑服务领域在2023财年为公司综合收益贡献了1.075亿林吉特,占总收益的97.6%[26] - 2023财年建筑服务领域的收入较2020年10月1日至2022年3月31日期间的2.759亿林吉特显著减少,主要由于2023财年仅记录12个月,而FPE2022记录18个月[26] - 公司2023财年总收入为1.101亿林吉特,较FPE2022的2.858亿林吉特显著下降,主要由于FPE2022记录18个月而2023财年仅记录12个月[45] - 2023财年公司录得总毛利430万林吉特,毛利率为3.9%,较FPE2022的毛损5010万林吉特和毛利率-17.5%有显著改善[47] - 2023财年公司拥有人应占净利为1190万林吉特,较FPE2022的净亏损5650万林吉特有显著改善[48] - 2023财年其他收入从FPE2022的5070万林吉特降至120万林吉特,主要由于FPE2022债务重组一次性清偿债务所得收益4610万林吉特[49] - 2023财年行政及其他开支从FPE2022的3550万林吉特降至1570万林吉特,主要由于员工成本、专业法律费用及无形资产摊销减少[50] - 2023财年融资成本为110万林吉特,较FPE2022的390万林吉特有所下降[51] - 2023年3月31日公司净资产负债比率为0.28倍,较2022年3月31日的0.01倍有所上升[53] - 2023年3月31日公司现金及银行结余为2990万林吉特,较2022年3月31日的3730万林吉特减少740万林吉特[54] - 2023年3月31日公司流动资产净额为1.078亿林吉特,较2022年3月31日的1.189亿林吉特有所下降[55] 业务领域与分部表现 - 公司建筑服务领域包括楼宇及结构分部、能源基建分部、机械及电子分部以及土方及基建分部[18] - 能源基建分部负责设计和建造中压及高压变电站,并安装中压及高压地下布线系统[20] - 楼宇及结构分部在2023财年贡献了9430万林吉特,占公司综合收入的85.7%,相比2022财年的2.479亿林吉特(86.7%)有所下降[32]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楼宇及结构分部的未完成订单为1.572亿林吉特,相比2022年3月31日的3.013亿林吉特大幅减少[34] - 能源基建分部在2023财年贡献了920万林吉特,占公司综合收入的8.4%,相比2022财年的1270万林吉特(4.4%)有所增加[35] - 机械及电子分部在2023财年贡献了390万林吉特,占公司综合收入的3.5%,相比2022财年的2470万林吉特(8.6%)大幅下降[36] - 特许经营及维修领域的BOO业务在2023财年收入为510万林吉特,相比2022财年的7110万林吉特大幅减少,主要由于可确认的未收取建造收入较低[39] 公司战略与未来计划 - 公司通过寻找替代方案和优化交付流程的策略,成功应对全球供应链中断和经济不稳定的挑战[12] - 公司专注于提升效率,以降低风险并确保业务持续经营[12] - 公司致力于为短期和长期收益的项目工作,确保集团利益[13] - 马来西亚政府对基础设施发展、可持续建筑实践和数字化的承诺为公司提供了巨大的增长机会[14] - 尽管出售了大型太阳能光伏发电厂项目,公司仍计划投入更多资源以采购符合该分部特征的新项目[42] - 公司正在审查并制定计划,以进军其他绿色和可持续能源发电项目[73] - 公司继续推进交付流程的数字化,探索新的建筑技术、方法和材料,使用建筑软件即服务(SaaS)提升生产力和效率[70] - 公司计划与建筑SaaS提供商合作,在未来其他新市场建立类似的建筑SaaS[71] - 公司重新聚焦于过去最成功的项目,并尝试创新现有业务模式,与物业或土地所有人合作开发项目[68] - 公司从之前的太阳能发电厂业务中汲取数据和趋势,开始规划绿色和可持续能源业务的未来[75] - 公司将继续在建筑和特许经营行业寻找机会,开发有助于产生业务和经常性收入的项目[77] - 公司力求尽快完成项目,以履行对客户的合约责任,并留下良好声誉和业绩记录[77] 经济环境与市场机会 - 马来西亚2023年第一季度经济增长率为5.6%,预计2023年经济表现将优于预期[13] - 马来西亚经济预计在2023年逐步恢复并稳定,第一季度经济增长率为5.6%[76] - 仓储和物流业务、数据中心及半导体制造商的投资为建筑业和能源供应业务创造了就业机会[76] 公司治理与董事会 - 拿督郑国利为公司执行董事兼行政总裁,拥有超过16年的建筑行业经验[79][81] - 拿督Kamalul Arifin为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兼主席,拥有丰富的房地产领域经验[82][83] - 柯子龙为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拥有超过35年的审计和商业咨询经验[86][87] - 公司董事会成员包括执行董事和独立非执行董事,确保具备适合业务需要的专业知识、技能及经验[191] - 公司董事会预定每年举行四次会议,大约每季度举行一次,并最少于会议十四天前向董事发出通知[194] - 公司在本年度及直至年报日期已举行八次董事会会议及一次股东周年大会,所有董事均出席了2022年10月7日的股东特别大会[197] - 拿督Kamalul Arifin担任集团主席及独立非执行董事,拿督郑国利担任行政总裁[200] - 公司为所有董事安排了相关培训,费用由公司支付[199] - 各董事已遵守企业管治守则守则条文C.1.4[199] - 拿督郑国利、拿督Kamalul Arifin、柯先生和拿督江均出席了有关董事职务的研讨会或阅读了相关材料[199] - 拿督江于2022年6月24日获委任[198] - 拿督郑国利、拿督Kamalul Arifin和柯先生均出席了8次董事会会议[198] - 拿督Kamalul Arifin和柯先生均出席了5次审核委员会会议[198] - 拿督郑国利、拿督Kamalul Arifin和柯先生均出席了3次提名委员会会议[198] - 拿督郑国利、拿督Kamalul Arifin、柯先生和拿督江均出席了3次风险委员会会议[198] - 所有董事均出席了2022年股东周年大会[198] 环境、社会与公司治理(ESG) - 公司采用ESG目标、政策和程序,确保运营在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方面的可持续性[107][108][109] - 公司已实施一系列政策和程序,包括减废政策、减排政策、个人资料保护政策等,以达成ESG目标[111] - 公司董事会全面负责ESG策略和报告,确保适当的ESG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系统到位[112] - 公司将ESG嵌入Qube系统2.0,其中“永续发展”和“公司管治”是系统的两个关键元素[113][114] - 公司通过“携手改进”运动创建ESG特性,包括“携手永续发展”、“携手繁荣”和“携手关爱”三个格言[116][117][118] - 公司定期与利益相关者互动,包括政府、股东、客户、供应商等,以保持有效沟通[119][120][122] - 公司对ESG议题、层面和KPI的重要性进行评估,部分KPI因对业务影响极微而未进行测算和披露[123][124][125] - 公司总部办公室采用中央调控的冷却水空调系统,未使用HFC或PFC作为制冷剂,其他地点仅使用非常少量的制冷剂[126] - 公司本年度未种植树木,因此未产生新种植树木减除温室气体(GHG)的效果[126] - 公司业务产生的污水排放量微乎其微,大部分淡水排入公共排水系统[127] - 公司完工的项目无需使用包装材料,偶尔使用的保护材料如纸张、塑料和胶合板通常来自建筑废料[129] - 公司绝大部分项目物料及服务使用本地化供应商[130] - 公司业务产生的空气污染物排放量为1.67吨,CFA内的空气污染物排放量为4.380克/平方米[148] - 公司GHG排放包括二氧化碳(CO2)、甲烷(CH4)和氧化亚氮(N2O)的排放,分为直接排放和间接排放[149] - 公司直接GHG排放量为1,573.81吨,主要来自机动车辆、机械设备和发电机的燃料燃烧[152] - 公司间接GHG排放量为968.88吨,主要来自使用所购电力[152] - 公司总GHG排放量为2,545.38吨,CFA内的GHG排放总量为0.0067吨/平方米[152] - 公司项目工地产生的有害废弃物为58.031吨,CFA内有害废弃物为0.00015218吨/平方米[153] - 公司项目工地产生的无害废弃物为3,281.220吨,CFA内无害废弃物为0.0086吨/平方米[153] - 公司项目工地能耗为6,468,810.543千瓦时,CFA内能耗为16.963千瓦时/平方米[154] - 公司办公室能耗为36,707.00千瓦时,按楼面面积计算的办公室能耗为22.986千瓦时/平方米[154] - 公司项目工地耗水量为6,519立方米,CFA内耗水量为0.01709立方米/平方米[154] - 公司实施3R举措(减少、再利用、循环利用)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156] - 公司制定极端天气下的应急计划和指引,以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风险[158] 员工与人力资源管理 - 公司2023财年员工人数从2022年的130人减少至107人,员工成本从1820万林吉特降至1060万林吉特[63] - 公司员工总人数为119人,其中女性33人,男性86人,女性员工流失率为1.75%,男性员工流失率为2.80%[163] - 按年龄组别划分,18至30岁员工17人,流失率为4.41%;31至40岁员工59人,流失率为2.10%;41至50岁员工26人,流失率为2.25%;50岁以上员工17人,流失率为2.46%[163] - 公司严格遵守马来西亚《1955年僱傭法令》及《1967年勞資關係法》等法律法规,确保员工享有公平的招聘、晋升及其他僱傭政策[159][160] - 公司提供高于法定最低要求的福利,包括年假、病假、医疗及牙科费用报销、婚丧补助及员工保险[160] - 公司设立了环境、安全与健康(ESH)部门,负责管理所有工作场所的健康与安全事务,确保员工及分包商享有安全的工作环境[163][164] - 公司在2023年3月9日庆祝达成“200万小时无伤亡事故”成就[165] - 本年度公司未发生任何工作相关伤亡事故,因工伤意外而损失的工作天数为0[166] - 公司通过人力资源部门及各部门主管,确保员工获得足够的培训与发展机会,并赞助员工参加提升知识和技能的培训课程[167] - 女性员工受训比例为8.00%,平均培训时数为5.58小时;男性员工受训比例为2.13%,平均培训时数为17.73小时[168] - 管理层员工受训比例为11.16%,平均培训时数为8.07小时;行政阶层员工受训比例为2.14%,平均培训时数为15.52小时;非行政阶层员工受训比例为3.05%,平均培训时数为1.80小时[168] - 公司严格禁止使用非法童工和强迫劳动,并确保所有员工自愿工作[168] - 公司限制供应商或分包商使用非法童工或强迫劳动,违规者将被列入黑名单并报告给相关当局[169] 供应商与客户管理 - 公司在选择供应商时考虑送货距离,尤其是高频交付的产品[170] - 公司在可行情况下使用环保产品,并向客户和顾问推广使用[171] - 公司设有质量保证与控制(QAQC)小组,确保施工符合客户规格,并获得ISO 9001:2015认证[172] - 公司遵守知识产权法律,保护客户知识产权,并要求员工和合作伙伴使用合法资源[173] - 公司遵循马来西亚《2010年个人资料保护法令》,保护利益相关方的个人数据[175] - 公司遵循马来西亚《2009年反贪污委员会法令》,并制定了反贿赂和反贪污政策[177] - 公司通过不同渠道和平台与客户、供应商、员工等利益相关者沟通,以了解需求并推广环保意识[181] - 公司鼓励员工积极参与与环境保护相关的慈善活动和志愿工作[182] - 公司通过人力资源部门组织各种活动,提供平台让员工在愉快的环境中放松身心并相互联系[183] - 公司在2022年12月15日组织了圣诞午宴和秘密圣诞老人交换礼物活动[184] - 公司在2023年1月17日举行了春节晚宴,员工们聚集在一起参加典礼[185] 企业治理与合规 - 公司董事会定期检讨并提升企业治理政策及常规,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财政年度已遵守所有适用守则条文[188] - 公司所有业务均位于马来西亚,相关法律法规均依据马来西亚立法[105] - 环境关键绩效指标(KPIs)通过总建筑楼面面积(CFA)或办公室面积进行测算[103] - 社会关键绩效指标(KPIs)使用相关普遍方程式计算[103] - 公司首席财务官Joan Ong May Ean拥有超过7年的会计和金融领域经验[101] - 项目总监蒋伟霖拥有约16年建筑行业经验,主要负责监管集团的建筑项目[97] - 项目总监余建耀拥有超过21年建筑行业经验,主要负责监管集团的建筑项目[99] - 公司首席财务官Joan Ong May Ean自2013年11月起成为英格兰和威尔士特许会计师协会(ICAEW)的会员[100] - 公司首席财务官Joan Ong May Ean自2014年12月起成为马来西亚会计师协会(MIA)的成员[100] - 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拿督江华强自1985年以来一直从事信息技术行业,涉及硬件制造、分销和零售[92] - 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拿督江华强曾任亚洲媒体集团董事,该公司在马来西亚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代码:0159)[94]
璋利国际(01693) - 2023 - 年度业绩
2023-06-27 06:54
财务表现 - 公司持续经营业务收益从2020财年的190.5百万林吉特增加至FPE2022的285.8百万林吉特,增长约50%[1] - 公司持续经营业务毛损从2020财年的82.0百万林吉特减少至FPE2022的50.1百万林吉特,减少约39%[2] -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从2020财年的193.5百万林吉特减少至FPE2022的56.5百万林吉特,减少约71%[3] - FPE2022每股基本亏损为3.14林吉特分,较2020财年的10.75林吉特分减少约71%[4] - 公司持续经营业务除税前亏损从2020财年的203.3百万林吉特减少至FPE2022的47.1百万林吉特,减少约77%[6] - 公司2020年10月1日至2022年3月31日期间的总收益为364,746千林吉特,其中持续经营业务收益为285,828千林吉特,已终止经营业务收益为78,918千林吉特[26] - 公司2020年10月1日至2022年3月31日期间的特许协议收入为32,224千林吉特,全部来自已终止经营业务[27] - 公司2020年10月1日至2022年3月31日期间持续经营业务的分部收益为285,828千林吉特,其中楼宇及结构分部收益最高,为247,937千林吉特[30] - 公司2020年10月1日至2022年3月31日期间持续经营业务的分部业绩为亏损82,794千林吉特,其中楼宇及结构分部亏损最大,为68,424千林吉特[30] - 公司截至2020年9月30日止年度的持续经营业务分部收益为190,473千林吉特,其中楼宇及结构分部收益最高,为132,678千林吉特[31] - 公司截至2020年9月30日止年度的持续经营业务分部业绩为亏损152,251千林吉特,其中楼宇及结构分部亏损最大,为100,714千林吉特[31] - 公司2020年10月1日至2022年3月31日期间持续经营业务的除税前亏损为47,110千林吉特[30] - 公司截至2020年9月30日止年度的持续经营业务除税前亏损为203,296千林吉特[31] - 持续经营业务除税前亏损为335,886千林吉特,较上年同期增长23.3%[32] - 已终止经营业务KAS Engineering的出售亏损为25,684千林吉特[32] - 已终止经营业务BGMC Bras Power的亏损为5,168千林吉特[40] - 每股基本亏损为3.14林吉特分,较上年同期的10.75林吉特分有所改善[41] - 公司总收益为285.8百万林吉特,较2020财年的190.5百万林吉特增长50%[103] - 建筑服务领域贡献275.9百万林吉特,占总收益的96.5%[103] - 毛损率从2020财年的43.0%改善至17.5%[104] - 其他收入为50.7百万林吉特,主要得益于债务偿还收益46.1百万林吉特[106] - 融资成本从2020财年的5.4百万林吉特降至3.9百万林吉特[108] - 公司净资产负债比率从2020年9月30日的0.54倍降至2022年3月31日的0.01倍[110] - 公司现金及银行结余从2020年9月30日的44.7百万林吉特减少至2022年3月31日的37.4百万林吉特[111] - 公司截至2020年9月30日止年度产生拥有人应占亏损约193,543,000林吉特[156] - 公司截至2020年9月30日的流动负债净额约为62,424,000林吉特[156] - 公司截至2020年9月30日尚未偿还的银行及其他借款约为69,286,000林吉特,将在未来十二个月内到期偿还[156] - 公司截至2020年9月30日的现金及银行结余、已抵押固定存款及受限制固定存款分别约为5,617,000林吉特、22,768,000林吉特及16,356,000林吉特[156] 资产与负债 - 公司资产总额从2020年9月30日的658.5百万林吉特减少至2022年3月31日的446.5百万林吉特,减少约32%[8] - 公司流动负债从2020年9月30日的521.6百万林吉特减少至2022年3月31日的202.8百万林吉特,减少约61%[9] - 公司权益总额从2020年9月30日的99.4百万林吉特减少至2022年3月31日的97.7百万林吉特,减少约1.7%[9] - 分类为持作出售的资产中,BGMC Bras Power的资产为212,396千林吉特[42] - 分类为持作出售的资产中,KAS Engineering的资产为293,154千林吉特[42] - 与分类为持作出售资产直接相关的负债中,BGMC Bras Power的负债为124,803千林吉特[42] - 与分类为持作出售资产直接相关的负债中,KAS Engineering的负债为199,367千林吉特[42] - 贸易应收款项从2020年9月30日的62,002千林吉特减少至2022年3月31日的51,328千林吉特,减少了17.2%[43] - 贸易应收款项亏损拨备从2020年9月30日的15,272千林吉特增加至2022年3月31日的21,856千林吉特,增加了43.1%[44] - 存货中未出售已落成单位在2020年9月30日为7,720千林吉特,而在2022年3月31日降至0千林吉特[44] - 贸易应付款项从2020年9月30日的205,343千林吉特减少至2022年3月31日的97,952千林吉特,减少了52.3%[45] - 应付保证金从2020年9月30日的48,541千林吉特减少至2022年3月31日的16,043千林吉特,减少了66.9%[45] - 公司股本在2022年3月31日和2020年9月30日均为18,000千港元,折合9,862千林吉特[44] 业务调整与出售 - 公司於2022年3月24日與reNIKOLA訂立協議,出售BGMC Bras Power的95%普通股權益,並於2022年5月13日訂立補充墊資協議[17] - 公司於2020年11月16日以93,787,000林吉特出售KAS Engineering的全部已發行股本[14] - 公司於2022年3月31日將BGMC Bras Power的資產及負債重新分類為持作出售,並將其業績呈列為已終止經營業務[13] - 公司於2020年9月30日將KAS Engineering的資產及負債重新分類為持作出售,並將其業績呈列為已終止經營業務[14] - 公司出售KAS Engineering后录得出售亏损25.7百万林吉特,但获得88.7百万林吉特现金,用于偿还银行借款和资助附属公司安排计划[99] 法律与仲裁 - 公司与第三方达成和解协议,清偿判决金额764,000林吉特,该金额已计入2022年3月31日的贸易应付款项[51] - 公司与客户A的仲裁程序仍在进行中,下一次预备会议日期为2022年9月6日[57] - 公司法律顾问认为公司在仲裁程序中处于更有利的位置[58] - 公司收到马来西亚银行关于550万林吉特银行担保的索求信,涉及开发项目的履约保证金[59][60] - 公司通过法律途径成功获得临时禁制令,禁止受益人收取550万林吉特的银行担保款项[61] - 公司未就诉讼计提拨备,认为对诉讼有有效抗辩[63][66] - DPI Solar 1行使认沽期权,要求公司购买1073.6万美元的优先股,公司未购买并面临仲裁[64][65] - BGMC Bras Power终止与Sparks Energy的运营、维护及管理服务协议,Sparks Energy提起仲裁[72][73] 业务分部与订单 - 建筑服务领域在2022财年贡献2.759亿林吉特,占公司综合收益的96.5%[80] - 公司楼宇及结构分部在FPE2022的综合收益为247.9百万林吉特,占总收益的86.7%,较2020财年的132.7百万林吉特(69.7%)显著增长[88] - 公司未来18个月将处理319.7百万林吉特的未完成订单,较2020财年的597.4百万林吉特有所减少[85] - 公司楼宇及结构分部的未完成工程订单在2022年3月31日为301.3百万林吉特,较2020财年的520.8百万林吉特减少[90] - 公司能源基建分部在FPE2022的综合收益为12.7百万林吉特,占总收益的4.4%,较2020财年的36.5百万林吉特(19.2%)大幅下降[91] - 公司机械及电子分部在FPE2022的综合收益为24.7百万林吉特,占总收益的8.6%,较2020财年的10.6百万林吉特(5.6%)有所增长[93] - 公司土方及基建分部在FPE2022录得收益负9.5百万林吉特,主要由于与客户决算项目账户中工作范围发生变动[95] - 公司BLMT模式在FPE2022贡献收入35.2百万林吉特,较2020财年的53.2百万林吉特有所下降[97] 公司治理与人事变动 - 公司董事拿督郑国利持有1,208,250,000股股份,占公司已发行股份的67.1%[129][131] - 公司未在2022财年派发末期股息[128] - 公司董事会在2022年进行了多项人事变动,包括委任和请辞多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33][134][136] - 公司在2022财年未进行任何上市证券的购买、出售或赎回[137] - 公司致力于维持高标准的公司治理,特别是在内部监控、公平披露和股东责任方面[138] 持续经营能力与核数师意见 - 公司在2022年3月31日的综合财务状况表中显示亏损约59,299,000林吉特,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约87,337,000林吉特,存在持续经营能力的重大不明朗因素[153] - 公司前任核数师未能取得足够合适的审核凭证,导致对2020年9月30日的法律及专业费用拨备约967,000林吉特的准确性存疑[149] - 公司前任核数师对2020年9月30日的两份履约保函拨备约25,797,000林吉特及贸易应收款项及合约资产减值亏损拨备约31,568,000林吉特的准确性存疑[150] - 公司前任核数师未能确定项目违约赔偿金对项目合约金额、2020年9月30日的项目收益及合约资产的影响[151] - 公司前任核数师在2020年12月31日就持续经营相关的重大不明朗因素发表了免责声明[155] - 公司综合财务报表涵盖2020年10月1日至2022年3月31日的十八个月期间,与2019年10月1日至2020年9月30日的十二个月期间数据无法直接比较[154] - 公司前任核数师在2020年12月31日就2020年9月30日的综合财务报表发表了免责声明,涉及法律及专业费用、履约保函、贸易应收款项及合约资产减值亏损等事项[146][155] - 前任核数师未能取得足够合适的审核凭证以确认公司银行的持续援助及出售KAS Engineering Sdn. Bhd的完成时间,显示存在重大不明朗因素[156] - 公司截至2020年9月30日止年度的综合财务报表已按持续经营基准编制,其有效性主要取决于公司银行的持续援助及出售事项的完成时间[157] 停牌与上市规则 - 公司股份自2021年1月4日上午九时正起暂停在联交所买卖,并将保持暂停状态直至另行通知[160] - 公司计划向联交所申请将上市规则第6.01A(1)条所述的18个月期限延长至24个月,停牌原因纯属对截至2020年9月30日止年度的财务报表发出免责声明[162] 员工与业务策略 - 公司员工人数从2020年9月30日的229人减少至2022年3月31日的130人[118] - 公司计划专注于利用现有资源加快项目实施速度,以减少业务中断造成的延误[122] - 公司计划重新聚焦过去实施最成功的项目,并创新现有业务模式,与物业或土地所有人合作开发新项目以增加收入来源[124] - 建筑服务分部是公司业务的重要支柱,公司愿意获取特许经营权及维修分部的合约,尽管这些合约费时且成本高,但前景和较长的合约期使其值得尝试[125] - 公司自2019年起采用建筑SaaS技术,显著提升了生产力和项目交付效率,并计划与其他市场合作推广类似技术[126]
璋利国际(01693) - 2023 - 年度业绩
2023-06-23 14:52
财务表现 - 公司持续经营业务收益从2022财年的285.8百万林吉特减少至2023财年的110.1百万林吉特[1] - 公司持续经营业务毛利在2023财年为4.3百万林吉特,而2022财年亏损50.1百万林吉特[2] - 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在2023财年为11.9百万林吉特,而2022财年亏损56.5百万林吉特[3] - 2023财年每股基本盈利为0.66林吉特分,而2022财年每股基本亏损为3.14林吉特分[4] - 公司2023财年持续经营业务除税前溢利为7.286百万林吉特,而2022财年亏损47.110百万林吉特[6] - 公司2023财年来自持续经营业务的溢利为6.797百万林吉特,而2022财年亏损44.689百万林吉特[6] - 公司2023财年投资物业价值为48.159百万林吉特,较2022财年的25.188百万林吉特有所增加[8] - 公司2023财年现金及银行结余为1.547百万林吉特,较2022财年的2.118百万林吉特有所减少[8] - 公司2023财年资产净值为108.943百万林吉特,较2022财年的97.684百万林吉特有所增加[9] - 公司2023财年权益总额为108.943百万林吉特,较2022财年的97.684百万林吉特有所增加[9] - 公司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持续经营业务的总收益为110,110千林吉特,较2022年同期的285,828千林吉特显著下降[25] - 公司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的特许协议收入为15,370千林吉特,其中再生能源电力购买协议收入为10,292千林吉特[25] - 公司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的持续经营业务分部收益中,楼宇及结构分部收益最高,为94,318千林吉特[29] - 公司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的持续经营业务分部业绩中,楼宇及结构分部业绩为1,763千林吉特,而机械及电子分部业绩为-2,090千林吉特[29] - 公司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的持续经营业务除税前溢利为7,286千林吉特[29] - 公司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的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为54千林吉特,使用权资产折旧为289千林吉特[30] - 公司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的物业、厂房及设备减值拨回为4,140千林吉特[30] - 公司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的员工成本(包括董事酬金)为10,577千林吉特,其中工资及薪金为9,496千林吉特[31] - 公司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的销售及服务成本为105,766千林吉特[31] - 公司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的法律及专业费用为1,056千林吉特[31] - 马来西亚企业所得税本年度开支为570千林吉特,较上一年度的3,569千林吉特大幅减少[32] - 已终止经营业务项下递延税项本年度开支为987千林吉特,较上一年度的1,280千林吉特有所减少[32] - KAS Engineering的出售导致亏损25,684千林吉特[34] - BGMC Bras Power本年度溢利为4,462千林吉特,较上一年度的亏损5,168千林吉特有所改善[34] - 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本年度来自已终止经营业务的溢利为4,318千林吉特,较上一年度的亏损14,352千林吉特有所改善[34] - 分类为持作出售的BGMC Bras Power资产为213,932千林吉特,较上一年度的212,396千林吉特有所增加[34] - 贸易应收款项本年度为27,542千林吉特,较上一年度的51,328千林吉特大幅减少[36] - 贸易应付款项本年度为40,595千林吉特,较上一年度的97,952千林吉特大幅减少[38] - 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本年度溢利为11,878千林吉特,较上一年度的亏损56,542千林吉特有所改善[35] - 2023财年公司总收入为1.101亿林吉特,较FPE2022的2.858亿林吉特显著减少,主要由于FPE2022记录了18个月期间,而2023财年仅记录12个月期间[88] - 2023财年公司录得毛利430万林吉特,毛利率为3.9%,较FPE2022的毛损5010万林吉特和毛利率-17.5%显著改善,主要由于争取到两个主要项目的工期延长[90] - 2023财年公司拥有人应占纯利为1190万林吉特,较FPE2022的亏损5650万林吉特大幅改善,主要由于工期延长导致预期违约赔偿金减少、金融资产减值亏损减少等因素[91] - 2023财年公司其他收入为120万林吉特,较FPE2022的5070万林吉特大幅减少,主要由于FPE2022债务重组中一次性清偿债务所得收益4610万林吉特[92] - 2023财年公司行政及其他开支为1570万林吉特,较FPE2022的3550万林吉特减少,主要由于员工成本、专业法律费用及无形资产摊销减少[93][94] - 2023财年公司融资成本为110万林吉特,较FPE2022的390万林吉特减少,主要由于FPE2022银行借贷还款导致2023财年融资成本降低[95] - 截至2023年3月31日,公司现金及银行结余为2990万林吉特,较2022年3月31日的3730万林吉特减少740万林吉特[98] - 截至2023年3月31日,公司员工人数为107人,较2022年3月31日的130人减少,2023财年员工成本总额为1060万林吉特,较FPE2022的1840万林吉特减少[105] 业务分部表现 - 建筑服务领域在2023财年为公司综合收益贡献107.5百万林吉特,占总收益的97.6%[74] - 楼宇及结构分部在2023财年贡献94.3百万林吉特,占公司综合收益的85.7%[78] - 能源基建分部在2023财年贡献9.2百万林吉特,占公司综合收益的8.4%[81] - 机械及电子分部在2023财年贡献3.9百万林吉特,占公司综合收益的3.5%[82]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楼宇及结构分部的未完成工程订单为157.2百万林吉特[80] - 公司预计未来能源基建和机械及电子分部的收益贡献不显著,已将资源重新分配至楼宇及结构分部及特许经营权及维修领域[83] 资产与负债 - 公司2023年3月31日的流动负债总额超过流动资产总额1,276,000林吉特,总负债超过总资产150,000林吉特[17] - 公司2023年经营业务所用现金净额约为14,200,000林吉特[17] - 公司预计将在未来十二个月内收到14,945,000林吉特的客户还款,该款项已于2023年4月偿还[18] - 公司已采纳持续经营基准编制综合财务报表,基于出售BGMC Bras Power的收益和控股股东的财务支持[18][19] - 公司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约14,200,000林吉特,流动负债总额超过流动资产总额1,276,000林吉特,负债总额超过资产总额150,000林吉特,显示存在重大不明朗因素[137] 法律与仲裁 - 公司对客户A的仲裁中提出三项申索,包括溢利亏损约35,000,000林吉特、退还保留金约4,400,000林吉特及退还两份履约保函约25,800,000林吉特[42] - 客户A在仲裁程序中向公司提出反申索约126,400,000林吉特,随后在两项仲裁中为反申索约83,000,000林吉特[43] - 公司通过法律程序成功获得临时禁制令,禁止受益人收取约5,500,000林吉特的银行担保索求[47] - 公司法律顾问认为公司在仲裁中处于有利地位,能够说服仲裁员以对公司有利的方式裁定案件[44] - DPI Solar 1行使认沽期权要求公司购买1类优先股的50.1%,金额为10,736,000美元,但公司未购买[51] - 公司与DPI Solar 1及其他相关方达成和解协议,并于2023年5月12日宣布和解协议已履行完毕[52] - Sparks Energy Sdn Bhd针对BGMC Bras Power提起仲裁程序,要求终止运营、维护及管理协议[54] - 公司与Sparks Energy Sdn Bhd及其他相关方达成和解协议,并于2023年5月12日宣布和解协议已履行完毕[56] - Maha Alusteel Sdn Bhd向公司发出催款通知,要求支付约285,000林吉特,否则将进行清盘程序[60] - 公司提交原诉传票寻求禁制令,限制Maha提交清盘呈请,但高等法院驳回了该申请[61] - 公司成功解决及终止所有针对公司的无根据诉讼,进一步提升了竞争力[113] 公司治理与合规 - 公司已采纳多项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修订本,包括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3号、第16号等,但对财务状况无重大影响[22] - 公司未提前采用尚未生效的新订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如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17号、第10号等[23] - 公司认为新订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和会计准则的采用不太可能对综合财务报表产生重大影响[24] - 公司已遵守企业管治守则的适用守则条文[128] - 审核委员会已审阅2023财年的经审核简明综合财务报表,认为其符合适用会计准则和上市规则[131] - 独立核数师对公司2023财年的综合财务报表发表保留意见,主要由于2020年10月1日至2022年3月31日期间的财务数据可能影响可比性[135] - 本期综合财务报表涵盖2022年4月1日至2023年3月31日的十二个月期间,与2020年10月1日至2022年3月31日的十八个月期间数据可能无法直接比较[138] - 公司2023财年年度报告将在联交所网站和公司网站刊载[140] - 公司2023财年年度报告将根据上市规则规定的方式寄发给股东[140] - 公司董事会成员包括执行董事拿督郑国利(行政总裁)和独立非执行董事拿督Kamalul Arifin Bin Othman、柯子龙及拿督江华强[140] 业务发展与战略 - BGMC Bras Power的95%普通股股权以10,450,000林吉特的价格出售,交易已于2023年4月26日完成[14][18] - 公司于2023年4月与reNIKOLA (Kuala Muda) Sdn Bhd订立协议,获得10,450,000林吉特的期权价格[67] - 公司于2023年4月26日赎回了89,300,000林吉特的可赎回优先股[68] - 公司将继续投入资源采购符合特许经营及维修领域特征的新项目,认为出售BGMC Bras Power后具备更多经验及知识以建立更适合未来发展的模式[87] - 公司成功完成位于吉打州瓜拉姆达的大型太阳能发电厂项目的非常重大出售事项[113] - 公司正在检讨及制定计划及业务模式,以进军其他绿色及可持续能源发电项目[114] - 公司预计马来西亚经济将在2023年逐步恢复并趋于稳定,第一季度经济增长为5.6%[116] - 公司将继续努力在建筑业及特许经营业寻找机会,开发可能有助于产生业务及经常性收入的项目[118] - 公司决定不派发2023财年的任何末期股息[119] - 公司董事及主要行政人员于2023年3月31日拥有1,208,250,000股股份的权益,占已发行股份的67.1%[120][121][122] - 公司正在探索新的建筑技术、方法或体系以及新的建筑材料,以提升业务沟通、协调、效率及生产力[112] - 公司正在与物业或土地所有人合作建立将为业务提供更多空间的开发项目[110] - 公司正在规划绿色和可持续能源业务的未来,基于之前太阳能发电厂业务的数据和趋势[115] - 公司董事拿督鄭國利持有Seeva International 100%的普通股權益[123] - 公司於2023財年未贖回任何上市證券,且無購買或出售相關證券[126]
璋利国际(01693) - 2023 - 中期财报
2022-12-15 10:49
财务业绩 - 璋利国际控股有限公司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未审计简明综合中期业绩已由审计委员会审核并于2022年11月18日获董事会批准[9] - 公司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持续经营业务收益为82,273千林吉特,同比下降3.9%[103] - 公司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毛损为6,727千林吉特,同比减少35.4%[103] - 公司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除税前亏损为13,181千林吉特,同比减少66.2%[103] - 公司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每股基本亏损为0.57林吉特分,同比减少70%[103] - 公司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已终止经营业务溢利为2,961千林吉特,同比增长47.5%[103] - 公司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持续经营业务亏损为13,126千林吉特,相比2021年同期的36,289千林吉特亏损有所减少[200] - 公司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已终止经营业务利润为2,813千林吉特,相比2021年同期的2,072千林吉特利润有所增加[200] - 公司普通股的加权平均数为1,800,000,000股,与2021年同期持平[200] - 公司在本报告期内没有潜在的稀释性股份,因此没有稀释每股亏损[200] 业务领域与收入 - 璋利国际在建筑服务领域承接不超过五年的建筑服务合约,包括楼宇及结构、能源基建、机械及电子以及土方及基建分部[10] - 璋利国际在特许经营权及维修领域承接约20年的公私合夥(PPP)合约[10] - 建筑服务领域贡献了8030万林吉特,占集团综合收入的97.6%,相比去年同期的7590万林吉特(96.1%)有所增加[15] - 建筑服务领域的未完成订单为2.397亿林吉特,相比去年同期的4.225亿林吉特有所减少[17] - 楼宇及结构分部贡献了6900万林吉特,占集团综合收入的83.9%,相比去年同期的6680万林吉特(84.5%)略有下降[23] - 楼宇及结构分部的未完成订单为2.324亿林吉特,相比去年同期的3.655亿林吉特有所减少[25] - 能源基建分部贡献了850万林吉特,占集团综合收入的10.3%,相比去年同期的30万林吉特(0.35%)大幅增加[26] - 能源基建分部的未完成订单为20万林吉特,相比去年同期的2570万林吉特大幅减少[27] - 机械及电子分部贡献了280万林吉特,占集团综合收入的3.5%,相比去年同期的890万林吉特(11.2%)有所下降[28] - 机械及电子分部的未完成订单为720万林吉特,相比去年同期的3140万林吉特有所减少[29] - 土方及基建分部在本期未录得任何收入,所有项目均已完成[30] - 公司BOO业务收入为260万林吉特,同比下降93.8%(同期:3600万林吉特)[37] - 公司总收益从7910万林吉特增加至8230万林吉特,同比增长4.1%[47] - 建筑服务领域贡献8030万林吉特,同比增长5.8%(同期:7590万林吉特)[47] - 公司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楼宇建设收益为84,863千林吉特,较2021年同期的91,400千林吉特有所下降[128] - 公司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持续经营业务收益为82,273千林吉特,较2021年同期的79,067千林吉特有所增长[128] - 公司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已终止经营业务收益为2,627千林吉特,较2021年同期的15,773千林吉特大幅下降[128] - 特許協議收入中,瑪拉工藝大學(UiTM)和再生能源電力購買協議(REPPA)分別貢獻了5,205千林吉特和6,815千林吉特[134]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個月,公司外部收益為82,273千林吉特,分部間收益為1,694千林吉特[151] - 公司分部業績顯示,樓宇及結構、能源基建、機械及電子、土方及基建等分部的總虧損為15,430千林吉特[151] - 公司外部收益为66,784千林吉特,分部間收益为13,808千林吉特,总收益为94,606千林吉特[173] - 分部業績虧損為58,178千林吉特,主要來自物業、廠房及設備折舊82千林吉特,使用權資產折舊682千林吉特,無形資產攤銷636千林吉特[183] - 公司銷售及服務成本為89,481千林吉特,員工成本(包括董事酬金)為6,116千林吉特[190] 财务指标与资产负债 - 所有金额均以马来西亚林吉特(RM)呈列[9] - 公司本期间总毛损为670万林吉特,较同期的1040万林吉特有所改善[51] - 毛损率从同期的13.2%改善至本期间的8.2%,主要由于估计违约赔偿金降低[51] - 行政及其他开支从同期的3220万林吉特减少至本期间的660万林吉特,主要由于出售KAS Engineering的亏损减少[51] - 本期间融资成本为47万林吉特,较同期的171万林吉特减少,主要由于使用KAS Engineering出售所得款项偿还银行借贷[51] - 所得税抵免从同期的240万林吉特减少至本期间的10万林吉特,主要由于同期所得税开支超额拨备[51] - 公司净资产负债比率从2022年3月31日的0.01倍增加至2022年9月30日的1.21倍,主要由于收到reNIKOLA的垫款增加[54] - 现金及银行结余从2022年3月31日的3730万林吉特增加至2022年9月30日的3920万林吉特,增加190万林吉特[54] - 流动净资产从2022年3月31日的11890万林吉特减少至2022年9月30日的10910万林吉特,减少980万林吉特,主要由于收到reNIKOLA的垫款[54] - 本期间资本开支为2万林吉特,用于购买计算机设备,同期为零[54] - 公司截至2022年9月30日的非流动资产总额为26,772千林吉特,较2022年3月31日的26,854千林吉特略有下降[105] - 公司截至2022年9月30日的流动资产总额为226,801千林吉特,较2022年3月31日的234,069千林吉特有所减少[105] - 公司截至2022年9月30日的流动负债总额为330,076千林吉特,较2022年3月31日的327,577千林吉特略有增加[105] - 公司截至2022年9月30日的资产净值为87,603千林吉特,较2022年3月31日的97,684千林吉特有所下降[109] - 公司截至2022年9月30日的权益总额为87,603千林吉特,较2022年3月31日的97,684千林吉特有所减少[109] - 公司在本期间产生拥有人应占亏损约10.3百万林吉特,显示存在不明朗因素[113] - 公司截至2022年9月30日的现金及银行结余为840千林吉特,较2022年3月31日的2,118千林吉特大幅减少[105] - 公司截至2022年9月30日的定期存款为38,407千林吉特,较2022年3月31日的35,236千林吉特有所增加[105] - 公司截至2022年9月30日的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按金及预付开支为74,520千林吉特,较2022年3月31日的71,600千林吉特有所增加[105] - 公司截至2022年9月30日的合约资产为104,497千林吉特,较2022年3月31日的115,519千林吉特有所减少[105] - 公司从reNIKOLA或其提名人士获得63.7百万林吉特用于偿还到期Bras Power苏库克债券[114] - 预计在未来12个月内收到来自客户的26,200,000林吉特争议还款[114] - 公司已完成将BGMC Bras Power出售给reNIKOLA的交易[114] - 公司添置物業、廠房及設備的金額為17千林吉特,折舊金額為21千林吉特[156] - 使用權資產折舊金額為173千林吉特,無形資產攤銷金額為139千林吉特[156] - 貿易應收款項減值撥回金額為1,600千林吉特,合約資產減值金額為7千林吉特[156] - 出售物業、廠房及設備的收益為290千林吉特[156] - 未分配公司開支為1,956千林吉特,其他收益淨額為293千林吉特[148][149]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個月,公司除稅前虧損為13,181千林吉特[150] - 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六個月,公司除稅前虧損為38,964千林吉特[172] - 貿易應收款項減值為3,798千林吉特,合約資產減值為4,295千林吉特,撇銷合約資產為1,801千林吉特[183] - 公司本期間所得稅開支為-959千林吉特,其中馬來西亞企業所得稅為-1,016千林吉特,遞延稅項為57千林吉特[194] - 公司每股基本虧損為1.90林吉特分,攤薄虧損為1.90林吉特分[196] 公司治理与股东结构 - 公司董事拿督郑国利通过Seeva International Limited实益拥有344,250,000股公司股份,持股比例为19.1%[63][65] - 公司董事拿督郑国利通过Prosper International Business Limited实益拥有864,000,000股公司股份,持股比例为48%[63][65] - 公司总发行股份为1,800,000,000股[65] - 公司主要股东Prosper International和Seeva International分别持有公司67.1%的股份,合计1,208,250,000股[71][75] - Kingdom Base Holdings Limited持有公司7.9%的股份,共计141,750,000股[71] - 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为1,800,000,000股[76] - 公司董事会决议不派发2022年中期股息[94] - 公司已纠正独立非执行董事人数不足的问题,于2022年6月24日委任拿督江华强为独立非执行董事[92] - 公司已采纳上市规则附录14所载之企业管治守则,并确认在报告期内遵守了相关守则条文[92] - 公司审核委员会确认2022年中期财务报告符合适用会计准则和上市规则要求[101] - 公司2022年中期报告已发布在联交所网站和公司官网上[102] - 公司董事及主要行政人员未持有公司或其相联法团的股份、相关股份及债权证中的任何权益或淡仓[67] 员工与成本 - 公司员工人数从2021年9月30日的145人减少至2022年9月30日的120人[56] - 本期间总员工成本为550万林吉特,相比同期的690万林吉特有所减少[56] - 公司定期提供内部培训以提升员工知识水平,并参加外部培训项目以提升技能和工作经验[56] - 公司未持有任何重大投资或资本资产的未来计划[56] - 公司未进行任何附属公司、联营公司及合营企业的重大收购及出售[56] - 公司已采纳购股权计划,但截至中期报告日期并无已授出但尚未行使的购股权[56] 经济环境与行业展望 - 马来西亚经济在2022年第二季度增长8.9%,预计2022年全年增长率为5.3%至6.3%[40] - 建筑行业在2022年第二季度增长2.4%,预计2022年全年增长6.1%[40] - 公司预计马来西亚经济将在2023年上半年逐步恢复并趋于稳定[43] 公司战略与发展 - 公司计划通过数字化提升建筑行业的沟通、协调、效率和生产力[42] - 公司正在积极寻找出售部分资产的可能性,以优化资源利用[42] - 公司成功完成了一间附属公司的债务重组,提升了集团的韧性[42] - 公司将继续在建筑和特许经营行业寻找机会,开发新项目以确保可持续性[43] - 公司已采纳自2022年1月1日起生效的IAS 37修订本,涉及亏损合约的履行成本[118] - 公司已采纳自2022年1月1日起生效的IFRS 9修订本,涉及金融负债终止确认的“10%”测试中的费用[118] - 公司尚未采纳将于2023年1月1日生效的IAS 1修订本,涉及流动与非流动负债的分类[123] - 公司尚未采纳将于2023年1月1日生效的IFRS 17修订本,涉及保险合约的修订[123] 其他 - 公司于2022年9月30日的银行定期存款为37.9百万林吉特,较2022年3月31日的26.7百万林吉特有所增加[85] - 公司厂房及设备的账面净值为0.04百万林吉特,较2022年3月31日的0.1百万林吉特有所减少[85] - 公司未在报告期内授予、行使、注销或失效任何购股权[84] - 公司未在报告期内购买、出售或赎回任何上市证券[86]
璋利国际(01693) - 2022 - 年度财报
2022-07-28 09:07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2022财年报告涵盖2020年10月1日至2022年3月31日期间[14] - 公司主要营业地点位于马来西亚和香港[5][8] - 公司股份代号为1693,买卖单位为4,000股[8] - 公司网站为www.bgmc.asia[8] - 公司独立核数师为大华马施云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8] - 公司主要往来银行为大华银行有限公司[8] - 公司所有业务均位于马来西亚,相关法律和法规均遵循马来西亚立法规定[125] 疫情影响与应对措施 - 马来西亚政府为遏制COVID-19传播采取的措施对建筑业造成重大影响[15] - 公司于2021年8月中旬逐步恢复工地活动,但建筑业劳动力短缺问题仍未解决[15] - 近期COVID-19感染病例增加,公司需谨慎行事并严格遵守标准操作程序以维持业务与健康之间的脆弱平衡[15] - 建筑服务领域面临的主要挑战包括马来西亚政府实施的行动管制令(MCO)等,导致生产天数减少和生产力下降[33] - 国家复苏计划(NRP)和疫苗接种计划的实施有助于改善运营环境,提高建筑工地的生产力和动力[33] - 集团正在进行的项目因疫情导致的延误需要修订完成日期,并计提了违约赔偿金(LAD),但这些赔偿金在获得延期批准后可收回[33] 经济环境与市场趋势 - 马来西亚经济在2022年第一季度实现5.0%的正增长,主要由于经济活动正常化、外部市场扩张及劳动力市场持续复苏[16][19] - 马来西亚央行预计2022年经济将进一步增长5.3%至6.3%,受私营企业开支增加和全球需求扩张支持[21][25] - 由于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建筑材料成本持续飙升[15] - 璋利国际面临的核心通胀压力预计今年将呈上升趋势,导致物价上涨[22][25] 财务表现与债务重组 - 璋利国际在2021年5月启动债务重组程序,并于2022年2月获得法院批准[17][19] - 璋利国际在过去18个月中采取了预防性和更严格的措施,并对开支实施了更严格的控制,以克服经济疲弱造成的冲击[17][19] - 公司总收益在FPE2022为285.8百万林吉特,较2020财年的190.5百万林吉特显著增加[59] - 公司毛损在FPE2022为50.1百万林吉特,较2020财年的82.0百万林吉特有所改善[60] - 其他收入在FPE2022为50.7百万林吉特,主要来自债务偿还收益46.1百万林吉特[61] - 行政及其他开支在FPE2022为35.5百万林吉特,较2020财年的34.6百万林吉特略有增加[62] - 融资成本在FPE2022为3.9百万林吉特,较2020财年的5.4百万林吉特减少[69] - 公司净负债率在2022年3月31日为0.01倍,较2020年9月30日的0.54倍显著改善[73] - 现金及银行存款在2022年3月31日为37.4百万林吉特,较2020年9月30日的44.7百万林吉特减少7.3百万林吉特[74] - 净流动资产在2022年3月31日为118.9百万林吉特,较2020年9月30日的净流动负债62.4百万林吉特显著改善[75] - 公司成功实施债务重组,将4790万林吉特的贸易应付款重新分类为非流动贸易应付款[76][80] - 公司净资产负债比率从2020年9月30日的0.54倍降至2022年3月31日的0.01倍[79] - 公司现金及银行结余从2020年9月30日的4470万林吉特减少至2022年3月31日的3740万林吉特[79] - 公司流动资产净值从2020年9月30日的6240万林吉特改善至2022年3月31日的1.189亿林吉特[80] - 公司员工人数从2020年9月30日的229人减少至2022年3月31日的130人,员工成本从2210万林吉特减少至1840万林吉特[83] - 公司计划出售BGMC Bras Power的95%普通股权,以改善财务状况[80] 业务发展与项目进展 - 璋利国际将专注于新建筑项目的招投标及磋商,瞄准利润率较高的项目以补充订单[22][25] - 璋利国际的业务涉及建筑服务部门和特许经营维护部门,建筑服务部门主要承接不超过五年的建筑服务合约,特许经营维护部门主要承担期限约20年的公私合伙合约[29][30] - 建筑服务领域在2022财年贡献了2.759亿林吉特,占集团综合收入的96.5%,相比2020财年的1.802亿林吉特(94.6%)有显著增长[33] - 集团未完成订单为3.197亿林吉特,相比2020财年的5.974亿林吉特有所减少[36] - 主要在建项目包括Sky Seputeh(两座37层公寓楼)、Bangsar 61(4层地下停车场)和Setia Spice(26层酒店综合体)[37] - 建筑与结构分部在2022财年贡献了2.479亿林吉特,占集团综合收入的86.7%,相比2020财年的1.327亿林吉特(69.7%)有显著增长[38] - 建筑与结构分部的增长主要归因于报告期延长、工作完成量增加以及获得项目延期批准后违约赔偿金的影响减少[38] - 集团预计未来18个月将继续处理3.197亿林吉特的未完成订单[36] - Setia Spice项目因生产力和动力的提高而接近完成[33] - 楼宇及结构分部在FPE2022的综合收益贡献为247.9百万林吉特,占集团总收益的86.7%,较2020财年的132.7百万林吉特(69.7%)显著增长[42] - 截至2022年3月31日,楼宇及结构分部的未完成工程订单为301.3百万林吉特,较2020财年的520.8百万林吉特有所减少[43] - 能源基建分部在FPE2022的综合收益贡献为12.7百万林吉特,占集团总收益的4.4%,较2020财年的36.5百万林吉特(19.2%)大幅下降[44] - 机械及电子分部在FPE2022的综合收益贡献为24.7百万林吉特,占集团总收益的8.6%,较2020财年的10.6百万林吉特(5.6%)有所增长[47] - 土方及基建分部在FPE2022录得负收益9.5百万林吉特,主要由于项目工作范围的变动导致上一财年确认的收益被转回[53] - 截至2022年3月31日,机械及电子分部的剩余订单为9.7百万林吉特,较2020财年的47.2百万林吉特大幅减少[48] - 能源基建分部的未完成工程订单为8.7百万林吉特,较2020财年的29.3百万林吉特显著下降,主要由于原材料价格上涨影响项目成本[51] - 公司已完成对全资附属公司KAS Engineering的出售,并在特许经营权及维修领域下拥有1份以BOO模式运行的合约[54] - BLMT模式在FPE2022贡献收入35.1百万林吉特,较2020财年的53.2百万林吉特有所下降[57] - BOO模式在FPE2022确认建造收入71.1百万林吉特,较2020财年的111.1百万林吉特减少[57] 未来战略与业务模式创新 - 公司未来将专注于加快现有项目的实施,以减少延误并控制项目成本[87][92] - 公司计划通过创新业务模式与土地所有者合作开发项目,以增加收入来源[88] - 公司将继续依赖价值工程和建筑技术提升日常运营效率,并考虑与建筑SaaS提供商合作拓展新市场[90] - 公司未来将开放获取特许经营和维护部门的合同,尽管这些合同耗时且成本高,但长期合同期使其值得投入[89] - 公司计划通过创新现有业务模式,与物业或土地所有人合作开发项目,以增加收入来源[93] - 公司将继续依赖建筑服务分部,并愿意获取特许经营权及维修分部的合约,尽管这些合约费时且成本高[93] - 公司于2019年订购了马来西亚的SaaS建筑软件,显著提升了生产力和项目交付效率[94] - 公司计划与建筑SaaS提供商合作,未来在其他新市场推出类似的建筑SaaS[94] - 公司员工士气大受鼓舞,期待以更自信的姿态推动业务发展[94] 公司治理与董事会成员 - 柯子龍於2020年7月3日獲委任為獨立非執行董事,主要負責監督並向董事會提供獨立意見,擁有超過35年的審計和商業諮詢經驗[107] - 拿督江華強於2022年6月24日獲委任為獨立非執行董事,自1985年以來一直從事信息技術行業,涉及硬件製造、分銷和零售,包括軟件業務、電子商務和國際貿易業務[109][110] - 拿督鄭國利,39歲,擔任執行董事兼行政總裁,主要負責監管本集團整體業務[112] - 蔣偉霖,43歲,擔任項目總監,擁有約15年建築行業經驗,主要負責監管本集團的建築項目[113][116] - 余建耀,45歲,擔任項目總監,擁有逾20年建築行業經驗,主要負責監管本集團的建築項目[118][120] - Joan Ong May Ean,39歲,擔任首席財務官,擁有超過7年會計和金融領域經驗,主要負責監管及監督本集團整體財務管理[119][121] 环境、社会与公司治理(ESG) - 公司采用ESG目标、政策与程序,确保业务在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方面的可持续发展[125] - 公司已实施减废政策、减排政策、个人资料保护政策、知识产权保护政策、反贿赂及反贪污政策、禁止童工及强迫劳动政策、工作环境安全及健康程序、质量管理程序和企业管治政策[128] - 公司董事会全面负责ESG策略和报告,确保适当的ESG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系统到位[129] - 公司通过Qube系统2.0中的“永续发展”和“公司管治”两项元素,强调ESG的重要性[130] - 公司采用“携手改进”运动,推动环境、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体包括减少空气污染物和温室气体排放、平衡利益相关方利益、支持慈善和社区投资[134] - 公司的主要利益相关者包括政府、股东/投资者、客户、供应商、分包商、行业参与者、员工和社区等[137][139] - 公司完工项目无需使用包装材料,即便使用保护材料如纸张、塑料和胶合板,通常来自建筑废料[136] - 公司对ESG议题、层面和KPI的重要性进行评估,部分KPI因对业务影响极微未被测算和披露[138][140] - 公司总部采用中央调控的冷却水空调系统,未使用HFC或PFC作为制冷剂,其他地点使用非常少量的制冷剂[141] - 公司绝大部分项目物料及服务使用本地化供应商[146] - 所有供应商及分包商需经过严格筛选程序,确保其产品和服务符合质量、价格、交付、付款条款及健康安全要求[148] - 公司致力于委聘将环境及社会风险纳入供应链管理的供应商及分包商,推动环境可持续发展[149] - 公司未对产品或服务进行广告宣传或设计标签[152] - 公司因业务性质不适用披露因安全与健康原因被召回的产品数量[155] - 公司定期监控项目以确保向客户提供高质量服务和可持续项目[155] - 公司鼓励员工积极参与慈善活动[157] - 公司实施减排政策以减少空气污染物和温室气体排放[159] - 公司实施减废政策以减少有害和无害废物的产生[160] - 公司在FPE2022期间排放的空气污染物总量为2.42吨[166] - 公司在FPE2022期间的总温室气体排放量为4,129.74吨[172] - 公司在FPE2022期间产生的有害废物总量为2.505吨[176] - 公司在FPE2022年项目工地产生的无害废弃物总量为2,619.017吨[178] - 公司在FPE2022年项目工地每平方米CFA产生的无害废弃物为0.00683吨(6.83千克/平方米)[178] - 公司在FPE2022年项目工地能耗总量为11,211,799.92千瓦时[183] - 公司在FPE2022年项目工地每平方米CFA能耗为28.922千瓦时[183] - 公司在FPE2022年办公室能耗总量为81,625.87千瓦时[183] - 公司在FPE2022年办公室每平方米能耗为36.52千瓦时[183] - 公司在FPE2022年项目工地耗水量为13,948.44立方米[186] - 公司在FPE2022年项目工地每平方米CFA耗水量为0.03618立方米[186] - 公司通过实施3R举措(减少、再利用、循环利用)减少环境影响,例如使用铝制模板替代木板[189] - 公司制定了应对极端天气的应急计划和指引,以减少气候变化对项目的影响[190] 员工管理与福利 - 公司在FPE2022期间所有员工均驻于马来西亚,并遵循马来西亚《1955年雇佣法令》及《1967年劳资关系法》等法规[195] - 公司员工总人数为166人,其中女性员工44人,男性员工122人[198] - 女性员工流失率为5.05%,男性员工流失率为3.88%[198] - 按年龄组别划分,18至30岁员工流失率为6.51%,31至40岁为3.48%,41至50岁为3.16%,50岁以上为3.74%[199] - 公司提供高于法定最低要求的福利,包括年假、病假、医疗及牙科费用报销、婚丧补助及员工保险[195] - 公司采用公平且非歧视的招聘、晋升及其他雇佣政策,确保所有候选人享有平等机会[195] - 公司设有环境、安全与健康(ESH)部门,负责管理工作场所的健康与安全事务,确保为员工及分包商提供健康安全的工作环境[200] - 公司员工多元化是制定工作场所政策的重要因素,以确保政策不会对任何特定员工群体造成不公平的优势或劣势[195]
璋利国际(01693) - 2022 - 中期财报
2021-12-29 10:28
财务业绩与报告 - 公司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十二个月的未經審核簡明綜合中期業績已由審核委員會審核並於2021年11月30日獲董事會批准[10] - 公司未經審核簡明綜合財務業績的比較數字為截至2020年9月30日止財政年度的經審核數據[10] - 公司所有財務數據均以馬來西亞林吉特(RM)呈列,除非另有說明[10] - 公司截至2021年9月30日的持续经营业务收入为201,067千林吉特,同比下降33.3%[101] - 公司截至2021年9月30日的毛损为24,479千林吉特,较2020年同期的76,661千林吉特大幅收窄68.1%[101] - 公司截至2021年9月30日的除税后亏损为65,749千林吉特,较2020年同期的198,257千林吉特减少66.8%[101] - 公司截至2021年9月30日的每股基本亏损为3.62林吉特分,较2020年同期的10.75林吉特分大幅改善66.3%[101] - 公司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十二个月产生拥有人应占亏损约65.2百万林吉特[108] - 公司录得流动负债净额约100.6百万林吉特,主要由于大型在建项目的估计违约赔偿金拨备所致[108] - 公司合约资产减少49.7百万林吉特,主要由于违约赔偿金拨备[108] - 公司位于吉打州瓜拉姆达的大型太阳能光伏电站建设项目产生61.3百万林吉特未评级回教证券[108] - 公司与客户结算了两个项目的账款,导致合约资产合共减少70.1百万林吉特[108] - 公司总收益从2020财年的301.6百万林吉特减少至201.1百万林吉特,主要由于建筑服务领域贡献减少[47] - 建筑服务领域收益从2020财年的180.2百万林吉特减少至155.7百万林吉特,下降13.6%,主要由于遵守行动管制令导致施工效率下降[47] - 公司毛损率从2020财年的25.4%改善至2021年9月30日止十二个月的12.2%,主要由于终止了两项重大楼宇及结构项目[47] - 行政及其他开支从2020财年的38.8百万林吉特增加至49.9百万林吉特,主要由于出售KAS Engineering产生14.3百万林吉特亏损[47] - 公司员工成本从2020财年的24.1百万林吉特减少至11.8百万林吉特[47] - 融资成本从2020财年的6.7百万林吉特增加至11.8百万林吉特,主要由于建设大型太阳能光伏电站项目的借款成本[47] - 公司所得税开支从2020财年的5.6百万林吉特拨回至2.4百万林吉特税项抵免,主要由于2020财年所得税开支超额计提[47] - 公司截至2021年9月30日的银行定期存款为23.2百万林吉特,较2020年同期的57.4百万林吉特减少59.6%[89] - 公司截至2021年9月30日的厂房及设备账面净值为0.2百万林吉特,较2020年同期的0.4百万林吉特减少50%[89] - 公司未在截至2021年9月30日的12个月内赎回或买卖任何上市证券[89] - 公司董事会决定不派发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12个月的中期股息[89] - 公司股票自2021年1月4日起暂停交易,目前仍处于暂停状态[97] - 非流动资产总额从2020年的180,524千林吉特增加到2021年的208,910千林吉特,增长15.7%[103] - 流动资产总额从2020年的365,374千林吉特减少到2021年的230,323千林吉特,下降37.0%[103] - 合约资产从2020年的120,052千林吉特增加到2021年的160,279千林吉特,增长33.5%[103] - 持作出售之非流动资产从2020年的293,154千林吉特减少到2021年的0千林吉特,下降100%[103] - 流动负债总额从2020年的521,585千林吉特减少到2021年的330,932千林吉特,下降36.5%[106] - 资产净额从2020年的99,413千林吉特减少到2021年的91,234千林吉特,下降8.2%[106] - 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从2020年的104,672千林吉特减少到2021年的97,072千林吉特,下降7.3%[106] - 非控股权益从2020年的-5,259千林吉特增加到2021年的-5,838千林吉特,增长11.0%[106] - 公司分部业绩为亏损65,505千林吉特,其中楼宇及结构分部亏损最大,达74,646千林吉特[131] - 公司未分配公司开支为2,175千林吉特[131] - 公司其他收益净额为4,810千林吉特[132] - 公司添置物业、厂房及设备金额为38千林吉特[189] - 公司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金额为193千林吉特[189] - 公司使用权资产折旧金额为2,546千林吉特[189] - 公司无形资产摊销金额为2,492千林吉特[189] - 公司外部收益为132,678,分部间收益为1,976[196] - 公司总收益为134,654[196] - 公司分部业绩为(100,714)[196] - 公司总业绩为(133,220)[196] 业务领域与分部 - 公司主要業務分為建築服務領域和特許經營權及維修領域,建築服務領域主要承接不超過五年的建築服務合約,特許經營權及維修領域則承接約20年的公私合夥(PPP)合約[12] - 建筑服务领域在截至2021年9月30日的十二个月内贡献了1.557亿林吉特,占集团综合收入的77.4%,而2020财年为1.802亿林吉特,占59.7%[20] - 建筑与结构分部在截至2021年9月30日的十二个月内贡献了1.345亿林吉特,占集团综合收入的66.9%,而2020财年为1.327亿林吉特,占44.0%[29] - 楼宇及结构分部在2021财年贡献综合收益134.5百万林吉特,占66.9%,较2020财年的132.7百万林吉特(44.0%)有所增长[31] - 楼宇及结构分部截至2021年9月30日的未完成工程订单为365.5百万林吉特,较2020财年的520.8百万林吉特有所减少[32] - 能源基建分部在2021财年贡献综合收益3.7百万林吉特,占1.8%,较2020财年的36.5百万林吉特(12.1%)大幅下降[34] - 机械及电子分部在2021财年贡献综合收益17.5百万林吉特,占8.7%,较2020财年的10.6百万林吉特(3.5%)有所增长[34] - 机械及电子分部截至2021年9月30日的未完成工程订单为31.4百万林吉特,较2020财年的47.2百万林吉特有所减少[34] - 土方及基建分部在2021财年未录得任何收益,较2020财年的0.4百万林吉特(0.1%)有所下降[34] - BLMT模式在2021财年带来总收入35.1百万林吉特,较2020财年的53.2百万林吉特有所下降[38] - BOO业务在2021财年贡献收益36.0百万林吉特,占综合收益的17.9%,较2020财年的111.1百万林吉特(36.8%)大幅下降[38] - 大型太阳能光伏电站的商业运营日期调整至2022年第一季度,原定日期为2021年9月30日[38] - 公司经营及可报告分部包括楼宇及结构、能源基建、机械及电子、土方及基建、特许经营权及维修[127] - 公司除主要经营分部外,还包括升降机供应及安装、太阳能基建业务投资等未达到可报告分部量化阈限的部门[127] - 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十二个月,公司外部收益为240,208千林吉特,其中楼宇及结构分部贡献最大,达134,509千林吉特[131] - 公司分部间收益为16,717千林吉特,主要来自机械及电子分部(5,815千林吉特)和其他分部(10,902千林吉特)[131] - 公司总收益为256,925千林吉特,扣除分部间收益后综合收益为240,208千林吉特[131] - 楼宇建设收益为198,773千林吉特,楼宇维修服务收入为7,841千林吉特,供应及安装电梯收入为2,294千林吉特[121] - 持续经营业务收益为201,067千林吉特,已终止经营业务收益为7,841千林吉特[121] - 特许协议收入中,玛拉工艺大学(UiTM)的估算利息收入为27,262千林吉特,再生能源电力购买协议(REPPA)的估算利息收入为4,037千林吉特[125] - 持续经营业务的特许协议收入为4,037千林吉特,已终止经营业务的特许协议收入为27,262千林吉特[125] 建筑服务与项目进展 - 由于马来西亚政府的行动管制令,建筑工地的生产率下降,并在2021年6月1日至8月中旬期间全面暂停施工[20] - 项目工地于2021年8月中旬逐步恢复活动,所有工地必须遵循马来西亚工业发展局的标准作业程序,包括对工人进行拭子检测和调整工作时间[21] - 所有项目需要调整竣工日期,未获延长期限的项目延误导致估计违约赔偿金,但该赔偿金可在获得延长期限后收回[22] - 建筑服务领域在回顾期间获得了一份价值30万林吉特的合同,截至2021年9月30日,未完成订单为4.225亿林吉特(2020财年为5.974亿林吉特)[26] - 建筑与结构分部在回顾期间未获得新项目,公司专注于遵守马来西亚政府的标准作业程序、提高现有项目的生产率以及克服财务困难[30] - 马来西亚建筑行业面临建筑材料价格波动和劳工短缺问题,导致建筑成本增加[41][44] - 公司于2021年8月逐步恢复建筑活动,但需严格遵守政府标准作业程序,如为工人安排拭子测试[41][44] - 公司正在申请因建筑材料及设备价格增长的价格变动,以减少施工成本[114] - 公司附属公司BGMC Holdings Berhad于2021年3月29日获得法院命令,限制债权人对BGMC Corporation采取法律行动[114] - 公司拟议的债务重组计划已于2021年6月16日获得债权人批准,预计将在2022年3月26日前获得法院批准[114] 财务与资本结构 - 公司净资产负债比率从2020年9月30日的0.25倍降至2021年9月30日的0.17倍[50] - 公司总借贷从2020年9月30日的69.3百万林吉特增至2021年9月30日的69.6百万林吉特,主要用于大型太阳能光伏电站建设项目[50] - 公司现金及银行结余从2020年9月30日的44.7百万林吉特增至2021年9月30日的52.8百万林吉特,增加8.1百万林吉特[50] - 公司流动负债净额从2020年9月30日的62.4百万林吉特增至2021年9月30日的100.6百万林吉特,增加38.2百万林吉特,主要由于大型在建项目的违约赔偿金拨备[50] - 公司员工人数从2020年9月30日的229人减少至2021年9月30日的145人,员工成本从2020财年的24.1百万林吉特降至2021财年的11.8百万林吉特[54] - 公司未持有除联营公司及附属公司外的其他重大投资[53] - 公司未进行除出售KAS Engineering外的其他重大收购及出售[53] - 公司未承受重大外汇风险,且未使用任何对冲金融工具,除港元计值的银行结余外[52] - 公司资本开支主要用于采购建筑机械及计算机设备,2021财年采购金额为0.04百万林吉特[50] - 公司未授出任何尚未行使的购股权[56] 股东与股权结构 - 截至2021年9月30日,公司董事及主要行政人员在公司及其相联法团的股份、相关股份及债权证中的权益及淡仓情况已披露[65] - 拿督郑国利(Dato' Michael Teh)在公司股份中的权益为1,208,250,000股,持股比例为67.1%[66][70] - 捷丰国际贸易有限公司(Prosper International)实益拥有864,000,000股公司股份,由丹斯里吴明璋(Tan Sri Barry Goh)全资拥有[69] - Seeva International Limited实益拥有344,250,000股公司股份,由拿督郑国利全资拥有[69] - 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为1,800,000,000股,持股比例基于此计算[70][83] - 主要股东捷丰国际贸易和Seeva International合计持有1,208,250,000股公司股份,持股比例为67.1%[81][82] - Kingdom Base实益拥有141,750,000股公司股份,持股比例为7.9%[81] - 丹斯里吴明璋和拿督郑国利自2016年12月15日起成为一致行动人士,并继续一致行动[68][81] - 丹斯里吳明璋與拿督鄭國利合共持有公司1,208,250,000股股份,佔公司總股份的權益[84] - 截至2021年9月30日,公司未有任何購股權獲授出、行使或註銷[86] 董事会与高管变动 - 自2021年8月30日起,拿督Mohd Arifin Bin Mohd Arif辭任執行董事[86] - 陳宏誠於2021年3月31日股東週年大會後退任執行董事[86] - 自2020年10月7日起,丹斯里吳明璋辭任執行董事並不再擔任薪酬委員會成員[86] - 陳美美女士辭任獨立非執行董事並不再擔任薪酬委員會主席、提名委員會及審核委員會成員[86] - 拿督Kamalul Arifin Bin Othman獲委任為獨立非執行董事、薪酬委員會主席、提名委員會及審核委員會成員[86] - 獨立非執行董事丹斯里拿督斯里江作漢獲委任為薪酬委員會成員[86] 会计政策与财务年度调整 - 公司决定将财务年度结束日期从2021年9月30日更改为2022年3月31日[116] - 公司已采纳所有与2020年10月1日开始的会计年度相关的新订及经修订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s),但未对会计政策、财务报表呈列方式及报告金额产生重大影响[117][119] - 公司决定将财政年结日从2021年9月30日更改为2022年3月31日,下一份经审核综合财务报表将涵盖18个月[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