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璋利国际(01693)
icon
搜索文档
璋利国际(01693) - 截至二零二五年八月三十一日止月份之股份发行人的证券变动月报表
2025-09-01 08:30
股份發行人及根據《上市規則》第十九B章上市的香港預託證券發行人的證券變動月報表 截至月份: 2025年8月31日 狀態: 新提交 致: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 公司名稱: 璋利國際控股有限公司 第 1 頁 共 10 頁 v 1.1.1 呈交日期: 2025年9月1日 I. 法定/註冊股本變動 | 1. 股份分類 | 普通股 | 股份類別 | 不適用 | | | 於香港聯交所上市 (註1) | | 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證券代號 (如上市) | 01693 | 說明 | 普通股 | | | | | | | | | | 法定/註冊股份數目 | | | 面值 | | | 法定/註冊股本 | | | 上月底結存 | | | 100,000,000 | HKD | | 0.5 | HKD | | 50,000,000 | | 增加 / 減少 (-) | | | | | | | HKD | | | | 本月底結存 | | | 100,000,000 | HKD | | | 0.5 HKD | | 50,0 ...
璋利国际(01693) - 截至二零二五年七月三十一日止月份之股份发行人的证券变动月报表
2025-08-01 09:39
股本情况 - 截至2025年7月底,公司法定/注册股本总额为5000万港元,法定/注册股份数目为1亿股,每股面值0.5港元[1] - 截至2025年7月底,公司已发行股份(不包括库存股份)数目为3959万股,库存股份数目为0,已发行股份总数为3959万股[2] 股份期权 - 截至2025年7月底,股份期权计划中,上月底及本月底结存的股份期权数目均为0,本月内发行新股数为0,自库存转让的库存股份数目为0[3] - 本月内因行使期权所得资金总额为0港元[3] 股份变动 - 本月内合共增加/减少(-)已发行股份(不包括库存股份)总额为0股[5] - 本月内合共增加/减少(-)库存股份总额为0股[5]
璋利国际(01693.HK)7月25日收盘上涨8.3%,成交6.72万港元
搜狐财经· 2025-07-25 08:31
市场表现 - 7月25日璋利国际股价上涨8.3%至2.87港元/股,成交量2.42万股,成交额6.72万港元,振幅6.42% [1] - 最近一个月累计跌幅14.52%,但今年以来累计涨幅达96.3%,显著跑赢恒生指数27.95%的涨幅 [2] - 恒生指数当日下跌1.09%至25388.35点 [1] 财务数据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2.66亿元,同比增长40.18% [2] - 归母净利润-3945.31万元,同比减少1989.86% [2] - 毛利率-3.3%,资产负债率高达99.54% [2] 行业比较 - 建筑行业市盈率(TTM)平均值为10.58倍,行业中值为-0.21倍 [3] - 璋利国际市盈率为-2.45倍,行业排名第182位 [3] - 可比公司市盈率:HPC HOLDINGS 0.93倍、浦江国际1.01倍、饮食天王环球1.09倍、靛蓝星1.58倍、艾硕控股2.1倍 [3] 公司背景 - 成立于1996年,是马来西亚领先的建筑服务公司,拥有20多年经营历史 [3] - 主要提供各类建筑服务,并能承接BLMT模式的PPP项目,获得长期经常性现金流 [3] - 按2015年业务收益计,在马来西亚上市建筑公司中排名第18位 [3]
璋利国际(01693.HK)6月23日收盘上涨9.15%,成交7.36万港元
搜狐财经· 2025-06-23 08:27
股价表现 - 6月23日璋利国际股价收报3.1港元/股 单日上涨9.15% 成交量2.4万股 成交额7.36万港元 振幅3.52% [1] - 最近一个月累计涨幅达49.47% 今年以来累计涨幅110.37% 显著跑赢恒生指数17.3%的涨幅 [2] 财务数据 - 截至2025年3月31日 营业总收入2.66亿元 同比增长40.18% [2] - 归母净利润亏损3945.31万元 同比大幅减少1989.86% [2] - 毛利率为-3.3% 资产负债率高达99.54% [2] 行业估值比较 - 建筑行业市盈率(TTM)平均值为10.17倍 行业中值为1.73倍 [3] - 公司市盈率为-2.63倍 在行业中排名第182位 [3] - 同业比较:其他饮食天王(环球)市盈率0.15倍 浦江国际1.01倍 饮食天王(环球)1.4倍 进升集团控股1.55倍 靛蓝星1.58倍 [3] 公司背景 - 璋利国际1996年成立 是马来西亚领先建筑服务公司 拥有逾20年经营历史 [3] - 主要提供各类建筑服务 并能承接BLMT模式的PPP项目 获得长期经常性现金流 [3] - 按2015年建筑服务收益计 在马来西亚上市建筑公司中排名第18位 [3]
璋利国际(01693.HK)6月19日收盘上涨11.15%,成交49.36万港元
搜狐财经· 2025-06-19 08:36
市场表现 - 6月19日璋利国际股价上涨11.15%至2.89港元/股,成交量16.49万股,成交额49.36万港元,振幅28.46%,同期恒生指数下跌1.99%至23237.74点 [1] - 最近一个月璋利国际累计涨幅36.84%,年内累计涨幅92.59%,显著跑赢恒生指数18.2%的涨幅 [2] 财务数据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营业总收入2.66亿元,同比增长40.18%,但归母净利润亏损3945.31万元,同比扩大1989.86% [2] - 毛利率为-3.3%,资产负债率高达99.54% [2] 行业对比 - 建筑行业平均市盈率(TTM)为9.67倍,行业中值1.54倍,璋利国际市盈率为-2.41倍,行业排名第185位 [3] - 可比公司市盈率:浦江国际1.01倍、饮食天王(环球)1.45倍、进升集团控股1.49倍、靛蓝星1.58倍 [3] 公司背景 - 璋利国际成立于1996年,是马来西亚领先建筑服务商,拥有20余年经验,2015年按收益计位列马来西亚上市建筑公司第18名 [3] - 业务模式涵盖传统建筑服务及BLMT模式PPP项目,后者可带来长期经常性现金流 [3]
璋利国际(01693.HK)6月11日收盘上涨50.0%,成交23.4万港元
金融界· 2025-06-11 08:24
市场表现 - 恒生指数6月11日上涨0.84%至24366.94点,璋利国际股价单日大涨50.0%至2.7港元/股,成交量10.2万股,成交额23.4万港元,振幅达61.11% [1] - 璋利国际近一个月累计下跌17.81%,但年初至今累计涨幅33.33%,显著跑赢恒生指数同期20.45%的涨幅 [2] 财务数据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营业总收入2.66亿元,同比增长40.18%,但归母净利润亏损3945.31万元,同比恶化1989.86%,毛利率为-3.3%,资产负债率高达99.54% [2] 行业估值 - 建筑行业市盈率(TTM)平均值为9.3倍,行业中值为1.54倍,璋利国际市盈率为-1.67倍,行业排名第192位 [3] - 可比公司市盈率:浦江国际1.01倍、饮食天王(环球)1.38倍、进升集团控股1.51倍、靛蓝星1.58倍 [3] 公司背景 - 璋利国际成立于1996年,是马来西亚领先建筑服务商,拥有20余年经验,擅长BLMT模式PPP项目,可获取长期经常性现金流 [3] - 按2015年业务收益计,公司在马来西亚上市建筑公司中排名第18位 [3]
璋利国际(01693) - 2025 - 中期财报
2024-12-20 09:23
股东持股情况 - 公司股东Prosper International持有24,885,000股,持股比例为69.1%[2] - 公司股东Kingdom Base Holdings Limited持有2,115,000股,持股比例为5.9%[2] - 截至2024年9月30日,丹斯里吳明璋和拿督鄭國利合共擁有公司24,885,000股股份的權益,佔已發行股份的69.13%[89]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注册办事处位于开曼群岛,股份代号为1693,买卖单位为2,000股[12] - 公司主要往来银行为大华银行有限公司,位于香港中环花園道3号23楼[12]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已發行股份為36,000,000股[89] - 自2024年8月12日起,每50股每股面值0.01港元的現有股份合併為1股面值0.5港元的合併股份,且每手買賣單位由4,000股現有股份變更為2,000股合併股份[92] 财务状况 - 公司资产总额减流动负债为69,680千林吉特[3] - 公司投资物业为49.4百万林吉特,截至2024年9月30日已抵押给RSLS[6] - 集团银行存款为30.2百万林吉特,用于担保银行设施,相比2024年3月31日的30.5百万林吉特有所减少[6]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未完成订单为545.8百万林吉特,相比2023年9月30日的113.4百万林吉特大幅增加[25][26] - 公司总收入从RM35.7 million增长至RM64.5 million,增幅为81%,主要由新项目推动[43] - 毛损从RM23.1 million减少至RM0.99 million,主要由于项目成本超支减少[44] -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从RM14.1 million减少至RM8.3 million,主要由于收入增加和毛损减少[46] - 行政及其他开支从RM7.5 million增加至RM8.3 million,主要由于员工成本和可行性研究开支增加[46] - 融资成本从RM0.9 million减少至RM0.5 million,由于全部偿还借款[46] - 净资产负债比率从-0.24倍增加至-0.38倍,由于权益减少[47] - 现金及银行结余从RM37.0 million增加至RM37.4 million,增加RM0.4 million[47] - 公司员工人数从94人增加至99人,员工成本从RM5.2 million增加至RM5.3 million[53] - 公司无重大投资、无重大收购及出售附属公司、联营公司及合营企业[51] - 集团的总收益从同期的35.7百万林吉特增加81%至本期间的64.5百万林吉特,主要由于2023年11月新获得的项目的重大进展[68] - 集团在2024年9月30日的投资物业为49.4百万林吉特,已就可赎回有抵押贷款债券作抵押[76] - 集团的银行定期存款在2024年9月30日为30.2百万林吉特,相比2024年3月31日的30.5百万林吉特有所减少[76] - 集团在本期间录得总毛损0.99百万林吉特,相比同期的毛损23.1百万林吉特有所减少[80] - 集团的银行借款均以林吉特计价,并以浮动利率为基础,不进行投机性衍生交易[60][82] - 集团的功能货币为林吉特,未暴露于显著的外汇风险,未使用金融工具进行对冲[61] - 公司未承受重大外匯風險,且未使用任何對沖金融工具,僅有以港元計值的銀行結餘,該結餘對集團不重大[84] - 非流动资产包括物業、廠房及設備7,109千林吉特,使用權資產271,402千林吉特,投資物業49,385千林吉特,無形資產613千林吉特[103] - 流动负债包括合約負債5,384千林吉特,貿易及其他應付款項103,454千林吉特,可贖回有抵押貸款債券48,165千林吉特,租賃負債135千林吉特,所得稅負債86千林吉特[104] - 公司已採納IAS和IFRS,適用於2024年4月1日或之後開始的會計期間[105] - 截至2024年9月30日,非控股權益為6,095千林吉特[109] - 本期間公司產生擁有人應佔虧損約8.3百萬林吉特[110] - 本期間公司錄得流動負債淨額約37.5百萬林吉特[110] - 可贖回有抵押貸款債券將於12個月內到期,金額約48.2百萬林吉特[110] - 本期間來自持續經營業務的收益為64,463,銷售成本為65,454,毛損為991[111] - 本期間來自持續經營業務的除稅前虧損為8,276[111] - 本期間來自持續經營業務的虧損為8,276,來自已終止經營業務的溢利為9,196[111] - 本期間虧損及全面虧損總額為8,276[111] - 非流動負債中的可贖回有抵押貸款債券為48,515[112] - 資產淨值為12,746,權益總額為12,746[119]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楼宇建设收益为64,463千林吉特,相比2023年同期的35,526千林吉特增长了81.5%[131]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管理费收入为0千林吉特,相比2023年同期的134千林吉特减少了100%[131]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特许协议收入为0千林吉特,相比2023年同期的1,100千林吉特减少了100%[131] - 公司于2024年10月17日注册成立间接全资子公司Nexa Intelligence Sdn. Bhd.,以扩展未来业务[140] - 公司于2024年10月29日注册成立直接全资子公司BGMC Energy Group Limited,主要业务为投资控股[140] - 公司于2024年11月19日注册成立间接全资子公司BGMC Energy Holdings Sdn. Bhd.,主要业务为投资控股及管理咨询[140] - 受益人上訴成功,銀行擔保估計支出約為5,500,000林吉特[134] - 公司于2024年8月26日向上訴法院提交Erinford禁制令動議通知書,以在聯邦法院處理許可申請之前維持現狀[134] - 公司于2024年9月2日向聯邦法院提交動議通知書,以取得對上訴法院裁決上訴的許可,聯邦法院許可申請定於2024年12月9日聆訊[134] - 公司于2023年1月27日向高等法院存入約290,000林吉特(包括費用5,000林吉特),以在上訴結束前防止Maha提交清盤呈請[136] - 公司已采纳以下国际会计准则及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对2024年4月1日或之后开始的会计期间生效:IFRS 16修订本(2024年1月1日生效)、IAS 1修订本(2024年1月1日生效)、IAS 7及IFRS 7修订本(2024年1月1日生效)[146][147]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外部收益为64,485千林吉特,分部间收益为1,637千林吉特,总收益为64,463千林吉特[181] - 公司分部业绩显示,楼宇及结构分部亏损6,769千林吉特,机械及电子分部亏损158千林吉特,土方及基建分部盈利43千林吉特,其他亏损678千林吉特,总分部亏损为7,562千林吉特[181] - 公司添置物产、厂房及设备金额为41千林吉特,添置无形资产金额为30千林吉特,物产、厂房及设备折旧为23千林吉特,使用权资产折旧为128千林吉特,无形资产摊销为142千林吉特[187] - 公司贸易应收款项减值回拨为539千林吉特,其他应收款项减值回拨为156千林吉特,其他应收款项回拨为107千林吉特,出售物产、厂房及设备收益为2千林吉特[187] - 公司主要承接不超过五年的建筑服务合约,并寻找特许经营权及维修领域的公私合夥(PPP)合约,合约期限约20年[151] - 公司面临客户A的建築合約終止通知,客户A试图没收公司两笔履约保函,金额约为25,800,000林吉特[153] - 公司未分配公司开支为701千林吉特,除税前亏损为8,276千林吉特[181] - 公司分部收益显示,楼宇及结构分部收益为64,485千林吉特,能源基建分部收益为0千林吉特,机械及电子分部收益为-22千林吉特,土方及基建分部收益为0千林吉特,其他收益为1,637千林吉特[181] - 公司分部间收益为1,637千林吉特,总收益为64,463千林吉特[181] - 公司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总收入为35,660千林吉特[195] - 公司分部业绩为亏损21,234千林吉特[195] - 公司未分配公司开支为552千林吉特[200] - 公司其他收益净额为462千林吉特[200] - 公司税前亏损为21,324千林吉特[200] - 公司外部收益为35,526千林吉特[195] - 公司分部同收益为1,750千林吉特[195] - 公司分部收益为35,660千林吉特[195] - 公司分部结果为亏损24,822千林吉特[195] - 公司分部结果为4,248千林吉特[195] 业务分部表现 - 建筑服务领域为集团贡献64.5百万林吉特或100%的综合收益,同期为35.5百万林吉特或99.6%[15] - 楼宇及结构分部贡献了64.5百万林吉特的营收,占公司总营收的100%,而2023年同期为35.5百万林吉特,占比99.6%[28] - 能源基建分部在本期间未贡献任何营收,且截至2024年9月30日无未完成订单[28] - 机械及电子分部录得负0.02百万林吉特的营收,原因是与客户敲定项目账目时遗漏工作范围[28] - 土方及基建分部在本期间未录得任何营收,所有项目均已完成[28] - 建筑服务领域贡献了64.5百万林吉特的合并收入,占集团总收入的100%,相比同期增长了81%[62][68] - 集团员工人数从2023年9月30日的94人增加到2024年9月30日的99人,员工总成本为5.3百万林吉特[56] - 集团在本期间收购了价值0.04百万林吉特的电脑设备,主要由租购及内部产生资金提供资金[70][83] - 公司分部业绩显示,楼宇及结构分部亏损6,769千林吉特,机械及电子分部亏损158千林吉特,土方及基建分部盈利43千林吉特,其他亏损678千林吉特,总分部亏损为7,562千林吉特[181] - 公司分部收益显示,楼宇及结构分部收益为64,485千林吉特,能源基建分部收益为0千林吉特,机械及电子分部收益为-22千林吉特,土方及基建分部收益为0千林吉特,其他收益为1,637千林吉特[181] - 公司分部间收益为1,637千林吉特,总收益为64,463千林吉特[181] - 公司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总收入为35,660千林吉特[195] - 公司分部业绩为亏损21,234千林吉特[195] - 公司分部结果为亏损24,822千林吉特[195] - 公司分部结果为4,248千林吉特[195] 公司战略与未来计划 - 公司将继续专注于完成现有项目,并积极寻求新机会以补充订单簿[17] - 公司将探索新业务或新业务模式,以确保集团的可持续性并增强财务表现[17] - 公司致力于扩大项目组合,重点是环境可持续性,包括使用环保建筑材料,并积极探索可再生能源项目的机会[32] - 公司不建议派发本期中期股息[102] - 公司于2024年12月13日任命了新的独立非执行董事,以符合上市规则的要求[75] 行业前景 - 根据2025年经济展望报告,建筑行业预计在2024年下半年继续保持13.7%的增长,2025年预计增长9.4%,主要由战略基础设施项目、住宅建筑和工业
璋利国际(01693) - 2025 - 中期业绩
2024-11-25 13:17
财务表现 - 公司收益从35.7百万林吉特增加至64.5百万林吉特,增长80.7%[2] - 公司毛损从23.1百万林吉特改善至0.99百万林吉特,改善95.7%[2] -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从14.1百万林吉特减少至8.3百万林吉特,减少41.1%[2] - 每股基本亏损从0.39林吉特减少至0.23林吉特,减少41.0%[2] - 公司持续经营业务的税前亏损从21.3百万林吉特减少至8.3百万林吉特,改善61.0%[4] - 公司在本期间产生拥有人应占亏损约8.3百万林吉特,并录得流动负债净额约37.5百万林吉特[15] - 公司分部业绩为亏损7,562千林吉特,未分配公司开支为701千林吉特[28] - 公司除税前亏损为8,276千林吉特[28] - 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除税前亏损为21,324千林吉特[33] - 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每股基本亏损为0.23林吉特[38] - 公司总收益由2023年同期的35.7百万林吉特增加81%至2024年的64.5百万林吉特,主要由于新项目取得重大进展[82] - 公司在本期间录得毛损0.99百万林吉特,较2023年同期的23.1百万林吉特大幅减少,主要由于项目成本超支减少[84] -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净额在本期间为8.3百万林吉特,较2023年同期的14.1百万林吉特减少,主要由于收益增加和融资成本降低[85] - 行政及其他开支在本期间为8.3百万林吉特,较2023年同期的7.5百万林吉特增加,主要由于开发潜在项目的员工成本及可行性研究开支增加[86] - 融资成本在本期间为0.5百万林吉特,较2023年同期的0.9百万林吉特减少,主要由于悉数偿还所有借款[87] 资产负债与现金流 - 公司流动负债从101.8百万林吉特增加至157.2百万林吉特,增加54.4%[6] - 公司资产净值从21.0百万林吉特减少至12.7百万林吉特,减少39.5%[9] - 公司储备从17.3百万林吉特减少至9.0百万林吉特,减少47.9%[9] - 公司预计未来十五个月内将有来自客户的正现金流入,并正在安排夹层融资以提供营运资金[16] - 公司净资产负债比率从2024年3月31日的负0.24倍增加至2024年9月30日的负0.38倍,主要由于权益减少[89] - 公司现金及银行结余(包括定期存款)从2024年3月31日的37.0百万林吉特增加至2024年9月30日的37.4百万林吉特,增加0.4百万林吉特[89] - 公司流动负债净额从2024年3月31日的19.1百万林吉特减少至2024年9月30日的37.5百万林吉特,减少56.6百万林吉特,主要由于可赎回有抵押贷款债券的重新分类[92] - 公司投资物业抵押金额为49.4百万林吉特,用于可赎回有抵押贷款债券[117] - 公司银行融资由30.2百万林吉特的银行定期存款担保[117] 业务与项目进展 - 公司楼宇建设收益从35,526千林吉特增长至64,463千林吉特,增幅显著[22] - 公司特许协议收入中,再生能源电力购买协议(REPPA)收入为831千林吉特,供电收入为269千林吉特[24] - 公司分部收益中,外部收益为64,463千林吉特,分部间收益为1,637千林吉特[28] - 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外部收益为35,660千林吉特[33] - 建筑服务领域在2024年9月30日的未完成订单为545.8百万林吉特,较2023年同期的113.4百万林吉特大幅增加[70] - 建筑服务领域在2024年9月30日的综合收益为64.5百万林吉特,占公司总收益的100%,较2023年同期的35.5百万林吉特增长81%[70][82] - 楼宇及结构分部的未完成工程订单在2024年9月30日为545.8百万林吉特,较2023年同期的112.0百万林吉特显著增加[73] - 能源基建分部在2024年9月30日无未完成工程订单,且本期间未贡献任何收益[74] - 机械及电子分部在本期间录得负收益0.02百万林吉特,主要由于项目账目遗漏工作范围所致[75] - 璋利国际主要承接不超过五年的建筑服务合约,并寻找特许经营权及维修领域的合适商机,承接约20年的公私合伙(PPP)合约[68] 应收应付款项 - 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贸易应收款项拨回为539千林吉特[36] - 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其他应收款项拨回为156千林吉特[36] - 贸易应收款项中,第三方应收款项为21,112千林吉特,关联方应收款项为1千林吉特,预期信贷亏损拨备为9,661千林吉特[44] - 其他应收款项中,第三方应收款项为8,724千林吉特,关联方应收款项为4,722千林吉特,预期信贷亏损拨备为5,805千林吉特[44] - 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保证金的账龄分析显示,0至30日的应收款项为4,085千林吉特,31至90日的应收款项为6,524千林吉特,90日以上的应收款项为876千林吉特[44] - 贸易应付款项中,第三方应付款项为41,508千林吉特,应付保证金为18,566千林吉特,其他应付款项为4,523千林吉特[51] - 贸易应付款项的账龄分析显示,0至30日的应付款项为9,292千林吉特,31至90日的应付款项为11,046千林吉特,90日以上的应付款项为21,170千林吉特[51] 公司结构与股东信息 - 公司法定股本为50,000,000港元,分为100,000,000股每股面值0.5港元的股份,截至2024年9月30日,已发行36,000,000股股份[50] - 公司董事拿督郑国利持有24,885,000股本公司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69.1%[104] - 公司主要股东捷豐國際和Seeva International合计持有24,885,000股股份,占总发行股份的69.1%[110][111] - Kingdom Base Holdings Limited持有2,115,000股股份,占总发行股份的5.9%[110] - 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为36,000,000股[107][112] - 公司已完成股份合并,每50股现有股份合并为1股合并股份,每手买卖单位由4,000股变更为2,000股[119] - 公司购股权计划授权限额由180,000,000股调整为3,600,000股[116] - 公司董事拿督江华强于2024年9月24日退任独立非执行董事[115] 法律与纠纷 - 公司与客户A的纠纷涉及两笔履约保函约25,800,000林吉特,客户A提出反申索约126,400,000林吉特[54][55] - BGMC Corporation面临银行担保索求约5,500,000林吉特,相关仲裁程序仍在进行中,定于2025年10月6日至17日聆讯[56] - BGMC Corporation成功获得吉隆坡高等法院的永久禁制令,禁止受益人收取银行担保款项[57] - 受益人已就高等法院裁决提出上诉,若上诉成功,银行担保支出估计约为5,500,000林吉特[59] - Headway Construction收到清盘令,欠BGMC Corporation约4.6百万林吉特,欠Built-Master Engineering Sdn. Bhd.约0.2百万林吉特[66] - Headway Construction自2021年起无收益且处于休业状态,清盘对集团整体财务或经营状况无重大不利影响[65][66] 企业管治与合规 - 公司已采纳并遵守企业管治守则,致力于维持高标准的企业管治[121] - 独立非执行董事总数不足三人,导致公司未能符合上市规则第3.10(1)条的规定[122] - 审核委员会成员人数低于上市规则第3.21条规定的最低人数[122] - 董事会已议决不派发本期间的中期股息[123] - 审核委员会已审阅未经审核综合财务报表,认为其符合适用会计准则和上市规则[127] - 中期业绩公告和中期报告将在联交所和公司网站刊载,并尽快寄发给股东[128] 员工与成本 - 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员工成本(包括董事酬金)为5,327千林吉特[36] - 公司员工人数从2023年9月30日的94人增加至2024年9月30日的99人,总员工成本为5.3百万林吉特,较同期的5.2百万林吉特有所增加[100] 资产与设备 - 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无形资产摊销为142千林吉特[36] - 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为23千林吉特[36] - 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使用权资产折旧为128千林吉特[36] - 公司收购物业、厂房及设备0.04百万林吉特,较同期的0.01百万林吉特有所增加[43] - 公司已收购价值0.04百万林吉特的电脑设备[95] 其他 - 公司未持有任何重大投资[97] - 公司未进行任何附属公司、联营公司及合营企业的重大收购及出售[99] - 公司未使用任何对冲金融工具,且未承受重大外汇风险[96] - BGMC Corporation成立间接全资附属公司Nexa Intelligence Sdn. Bhd.以扩展未来业务[63] - BGMC Corporation成立直接全资附属公司BGMC Energy Group Limited,主要业务为投资控股[63] - BGMC Corporation成立间接全资附属公司BGMC Energy Holdings Sdn. Bhd.,主要业务为投资控股及管理咨询[63]
璋利国际(01693) - 2024 - 年度业绩
2024-06-28 13:40
财务表现 - 公司持续经营业务收益从2023财年的110.1百万林吉特增加至2024财年的117.1百万林吉特[1] - 公司持续经营业务毛损在2024财年为7.3百万林吉特,而2023财年毛利为4.3百万林吉特[2] -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在2024财年为1.2百万林吉特,而2023财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11.9百万林吉特[3] - 2024财年每股基本亏损为0.06林吉特分,而2023财年每股基本盈利为0.66林吉特分[4] - 公司2024财年持续经营业务除税前亏损为8.483百万林吉特,而2023财年持续经营业务除税前溢利为7.286百万林吉特[7] - 公司2024财年来自持续经营业务的亏损为8.206百万林吉特,而2023财年来自持续经营业务的溢利为6.797百万林吉特[7] - 公司2024财年来自已终止经营业务的溢利为9.18百万林吉特,而2023财年为4.462百万林吉特[7] - 公司2024财年资产总额减流动负债为69.68百万林吉特,而2023财年为157.248百万林吉特[10] - 公司2024财年权益总额为21.022百万林吉特,而2023财年为108.943百万林吉特[10] - 公司2024财年持续经营业务的外部收益为110,110千林吉特,较2023财年的94,318千林吉特增长16.7%[28] - 公司2024财年持续经营业务的除税前溢利为7,286千林吉特,较2023财年的1,503千林吉特大幅增长385%[28] - 公司2024财年来自已终止经营业务的溢利为9,180千林吉特,较2023财年的4,462千林吉特增长105.7%[31] - 公司2024财年每股基本亏损为0.06林吉特分,较2023财年的每股盈利0.66林吉特分大幅下降[31] - 公司2024财年持续经营业务的每股基本亏损为0.58林吉特分,较2023财年的每股盈利0.42林吉特分大幅下降[31] - 公司2024财年来自已终止经营业务的每股基本盈利为0.52林吉特分,较2023财年的0.24林吉特分增长116.7%[33] - 公司2024财年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为44千林吉特,较2023财年的54千林吉特下降18.5%[29] - 公司2024财年使用权资产折旧为272千林吉特,较2023财年的289千林吉特下降5.9%[29] - 公司2024财年无形资产摊销为286千林吉特,较2023财年的278千林吉特增长2.9%[29] - 公司2024财年销售及服务成本为124,361千林吉特,较2023财年的105,766千林吉特增长17.6%[29] - 公司2024财年总收入为117.1百万林吉特,较2023财年的110.1百万林吉特增长6.4%,主要得益于一项540.6百万林吉特的新项目[77] - 2024财年公司毛损为7.3百万林吉特,较2023财年的毛利4.3百万林吉特大幅恶化,主要由于原材料价格上涨和建筑成本增加[78] - 公司2024财年录得股东应占亏损1.2百万林吉特,而2023财年为盈利11.9百万林吉特,主要由于毛利转差、法律费用增加及缺乏履约保证拨备拨回[79] - 公司2024财年其他收入为5.8百万林吉特,较2023财年的1.2百万林吉特增长383.3%,主要由于应缴商品及服务税拨回4.2百万林吉特[80] - 公司2024财年现金及银行结余为37.0百万林吉特,较2023财年的29.9百万林吉特增加23.7%[85] - 公司2024财年流动资产净额为19.1百万林吉特,较2023财年的107.8百万林吉特大幅下降82.3%,主要由于出售BGMC Bras Power后不再持有213.9百万林吉特的持作出售资产[86] - 公司2024财年员工人数为99人,较2023财年的107人减少7.5%,员工成本总额为11.0百万林吉特,较2023财年的10.6百万林吉特增长3.8%[92] - 公司2024财年未派发末期股息[103] - 公司2024财年产生来自持续经营业务的亏损8,206,000林吉特[117] 业务分部表现 - 公司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楼宇建筑收益为116,522千林吉特,同比增长8.4%[24] - 公司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再生能源电力购买协议收入为924千林吉特,同比下降94%[24] - 公司持续经营业务分部收益中,楼宇及结构分部收益为115,007千林吉特[27] - 公司持续经营业务分部业绩中,土方及基建分部业绩为4,220千林吉特[27] - 公司持续经营业务除税前亏损为8,483千林吉特[27] - 建筑服务领域在2024财年为公司综合收益贡献116.5百万林吉特,占总收益的99.5%,较2023财年的107.5百万林吉特(97.6%)有所增长[62] - 2024财年建筑服务领域获得一份固定合约金额为540.6百万林吉特的新合约,截至2024年3月31日,公司有610.4百万林吉特的未完成订单[63] - 楼宇及结构分部在2024财年为公司综合收益贡献115.0百万林吉特,占总收益的98.2%,较2023财年的94.3百万林吉特(85.7%)显著增长[66] - 截至2024年3月31日,楼宇及结构分部的未完成工程订单为610.4百万林吉特,较2023年3月31日的157.2百万林吉特大幅增加[68] - 能源基建分部在2024财年未贡献任何收益,而2023财年贡献了9.2百万林吉特,占总收益的8.4%[69] - 机械及电子分部在2024财年录得收益1.5百万林吉特,占总收益的1.3%,较2023财年的3.9百万林吉特(3.5%)有所下降[70] - 大型太阳能光伏电站在2024财年收入为0.2百万林吉特,较2023财年的5.1百万林吉特大幅减少,主要由于出售BGMC Bras Power所致[73] 资产与负债 - 贸易应收款项从2023年的47,168千林吉特减少至2024年的17,315千林吉特,减少了63.3%[34] - 贸易应收款项的预期信贷亏损拨备从2023年的19,627千林吉特减少至2024年的10,200千林吉特,减少了48.0%[34] - 其他应收款项从2023年的14,535千林吉特减少至2024年的13,317千林吉特,减少了8.4%[34] - 贸易应付款项从2023年的40,595千林吉特减少至2024年的31,483千林吉特,减少了22.4%[36] 法律与仲裁 - 公司与客户A的仲裁程序仍在进行中,预计将于2025年10月6日至17日进行聆讯[42] - 公司法律顾问认为公司在与客户A的仲裁中处于有利地位[43] - 公司与受益人之间的银行担保索求案件定于2024年8月21日举行聆讯[47] - 公司法律顾问认为受益人在银行担保索求案件中的上诉成功可能性较低[48] - 公司未就Maha Alusteel的清盘程序计提任何拨备[49] 公司治理与股东 - 公司未建议在2024财年派发任何股息,与2023财年相同[36] - 公司控股股东捷丰国际贸易购买36,000,000股公司股份[106] - 公司董事拿督郑国利持有1,244,250,000股股份,占总股本的69.1%[105][108] - 公司已遵守企业管治守则的适用条文[112] - 公司未在2024财年赎回或购买任何上市证券[110] - 公司审核委员会已审阅2024财年财务报告并认为其符合会计准则和上市规则[115] - 公司董事会成员包括执行董事拿督郑国利(行政总裁)和独立非执行董事拿督Kamalul Arifin Bin Othman(主席)等[119] - 大华马施云会计师事务所已同意初步公告中载列的公司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的综合财务状况表、综合损益及其他全面收益表及相关附注的数字与经审核综合财务报表所载金额相符[118] 战略与发展 - 公司出售BGMC Bras Power的95%普通股权益,终止特许经营权及维修业务[15][16][17] - 公司预计未来21个月内将获得23,791,000林吉特的建筑合约现金流入[19] - 公司正在安排夹层融资以提供营运资金[19] - 公司于2023年4月完成出售与马来西亚半岛唯一配电商Tenaga Nasional Berhad(TNB)订立的太阳能购买协议相关权益[72] - 公司于2024年4月5日注册成立一间间接全资附属公司Golden Sun Solar Energy Sdn. Bhd.,主要业务为发电厂建设[55] - 公司建议实施股份合并,基准为每五十股每股面值0.01港元的已发行及未发行现有股份合并为一股每股面值0.50港元的合并股份[56] - 公司计划扩大项目组合,重点关注环境可持续性,包括使用环保建筑材料,并探索太阳能及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项目机会[98] - 公司将继续优先进行团队培训计划,通过提升员工技能来应对现代建造业挑战,确保行业竞争力[99] - 公司面临建筑材料价格不确定性、财务成本上升和熟练工人短缺等挑战[100] - 马来西亚建造业预计将逐步复苏,公司处于有利地位[101] - 公司致力于通过可持续发展、创新和战略项目收购实现增长[102] 报告与披露 - 公司2024财年年度报告将在联交所网站和公司网站刊载[119] - 公司2024财年年度报告将根据上市规则规定的方式寄发给股东[119]
璋利国际(01693) - 2024 - 中期财报
2023-12-21 09:15
财务业绩 - 公司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未經審核簡明綜合中期業績已由審核委員會審核並於2023年11月20日獲董事會批准[5] - 建筑服务领域在本期间的综合收益贡献为3550万林吉特,占总收益的99.6%,而去年同期为8030万林吉特,占97.6%[14] - 截至2023年9月30日,建筑服务领域的未完成订单为1.134亿林吉特,较去年同期的2.397亿林吉特有所下降[15] - 建筑服务领域获得了一份固定合约金额为5.406亿林吉特的新合约[16] - 楼宇及结构分部在本期间的综合收益贡献为3550万林吉特,占99.6%,而去年同期为6900万林吉特,占83.9%[20]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楼宇及结构分部的未完成订单为1.12亿林吉特,较去年同期的2.324亿林吉特有所下降[21] - 能源基建分部在本期间未贡献任何收益,而去年同期为850万林吉特,占10.3%[23] - 机械及电子分部在本期间未录得任何收益,而去年同期为280万林吉特,占3.5%[25] - BOO业务在本期间的收益为30万林吉特,而去年同期为260万林吉特[31] - 公司总收益从同期的82.3百万林吉特减少至本期的35.7百万林吉特,降幅主要由于建筑服务部门进展缓慢[36] - 建筑服务部门贡献了35.5百万林吉特的综合收益,较同期的80.3百万林吉特下降了55.8%[36] - 公司录得总毛损23.1百万林吉特,较同期的6.7百万林吉特大幅增加,主要由于建筑成本上升和劳动力成本增加[37] - 行政及其他开支从同期的8.2百万林吉特减少至本期的7.5百万林吉特,主要由于员工成本减少[38] - 公司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收益为35,660千林吉特,同比下降56.7%[77] - 公司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毛损为23,110千林吉特,较去年同期的6,727千林吉特大幅增加[77] - 公司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持续经营业务亏损为21,324千林吉特,较去年同期的13,042千林吉特增加63.5%[77] - 公司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已终止经营业务溢利为9,196千林吉特,较去年同期的2,961千林吉特增加210.6%[77] - 公司2023年9月30日的资产净值为7,466千林吉特,较2023年3月31日的108,943千林吉特大幅下降93.1%[79] - 公司2023年9月30日的流动负债为113,988千林吉特,较2023年3月31日的245,563千林吉特下降53.6%[78] - 公司2023年9月30日的非流动负债为47,888千林吉特,较2023年3月31日的48,305千林吉特略有下降[79] - 公司2023年9月30日的现金及银行结余为5,947千林吉特,较2023年3月31日的1,547千林吉特增加284.5%[78] - 公司在本期间产生拥有人应占亏损约1410万林吉特[86] - 公司在本期间楼宇建设收益为3552.6万林吉特,同比下降58.1%[93] - 公司在本期间特许协议收入为110万林吉特,同比下降78.9%[94] - 公司在本期间管理费收入为13.4万林吉特,去年同期为0[93] - 公司在本期间已终止经营业务的特许协议收入为110万林吉特,同比下降78.9%[94] - 公司在本期间持续经营业务的收益为3566万林吉特,同比下降56.6%[93] - 公司在本期间已终止经营业务的收益为0,去年同期为262.7万林吉特[93]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個月,公司總收益為35,660千林吉特,較2022年同期的82,273千林吉特下降56.7%[96][98] - 公司2023年上半年的除稅前虧損為21,324千林吉特,較2022年同期的13,181千林吉特增加61.8%[96][98] - 2023年上半年,公司貿易應收款項撥回為4,625千林吉特,較2022年同期的1,600千林吉特增加189.1%[100] - 公司2023年上半年的銷售及服務成本為58,770千林吉特,較2022年同期的89,000千林吉特下降34.0%[100] - 2023年上半年,公司員工成本(包括董事酬金)為5,151千林吉特,較2022年同期的5,458千林吉特下降5.6%[100] - 公司2023年上半年的無形資產攤銷為142千林吉特,與2022年同期的139千林吉特基本持平[100] - 2023年上半年,公司物業、廠房及設備折舊為14千林吉特,較2022年同期的21千林吉特下降33.3%[100] - 公司2023年上半年的使用權資產折舊為129千林吉特,較2022年同期的173千林吉特下降25.4%[100] - 公司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每股基本亏损为0.79林吉特分,摊薄亏损为0.79林吉特分[101] - 公司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持续经营业务每股基本亏损为1.30林吉特分,摊薄亏损为1.30林吉特分[101] - 公司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持续经营业务亏损为23,357千林吉特,较2022年同期的13,126千林吉特有所增加[102] - 公司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已终止经营业务溢利为9,210千林吉特,较2022年同期的2,813千林吉特有所增加[102] - 公司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贸易应收款项为28,940千林吉特,较2023年3月31日的47,168千林吉特有所减少[105] - 公司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其他应收款项为14,361千林吉特,较2023年3月31日的14,535千林吉特略有减少[105] - 公司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保证金亏损拨备为15,006千林吉特,较2023年3月31日的19,631千林吉特有所减少[106] - 公司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其他应收款项亏损拨备为6,546千林吉特,较2023年3月31日的6,824千林吉特略有减少[106] - 公司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物业、厂房及设备收购金额为0.01百万林吉特,较2022年同期的0.02百万林吉特有所减少[103] - 公司2023年9月30日的股本为1,800,000,000股,金额为18,000千港元,折合9,862千林吉特[107] - 贸易应付款项从2023年3月31日的40,595千林吉特减少至2023年9月30日的34,906千林吉特,下降14%[108] - 其他应付款项从2023年3月31日的44,144千林吉特大幅减少至2023年9月30日的7,942千林吉特,下降82%[108] - 应付商品及服务税从2023年3月31日的2,689千林吉特减少至2023年9月30日的0千林吉特[108] - 公司董事会决定不向股东派发任何中期股息[109] 业务领域 - 公司主要業務分為建築服務領域和特許經營權及維修領域,建築服務領域包括樓宇及結構分部、能源基建分部、機械及電子分部以及土方及基建分部[6] - 能源基建分部負責設計及建造中壓及高壓變電站,並安裝中壓及高壓地下佈線系統,同時負責發展和建設實用規模太陽能發電廠[9] - 機械及電子分部專注於為樓宇及基建的機電部件及設備的安裝提供增值工程專業知識[11] - 特許經營權及維修領域涉及建造、擁有及營運太陽能發電廠,並銷售電力予國家公用設施公司,為期21年[12] - 公司已於2023年4月26日完成出售持有太陽能發電廠的附屬公司95%普通股權益[13] - 公司建筑服务领域已获得一份固定合约金额为5.406亿林吉特的新合约[87] - 公司间接全资附属公司BGMC Corporation获得一份固定合约金额为540.6百万林吉特的授标函[72] - BGMC Corporation于2023年11月3日获得THR Hotel (KL) Sdn Bhd的授标函,合同金额为540.6百万林吉特[128] 财务状况 - 公司净资产负债比率从2023年3月31日的0.28倍下降至2023年9月30日的0.07倍,主要由于偿还了35.0百万林吉特的预付款[42] - 现金及银行结余从2023年3月31日的29.9百万林吉特增加至2023年9月30日的34.9百万林吉特,增加了5.0百万林吉特[43] - 公司流动资产净额从2023年3月31日的107.8百万林吉特减少至2023年9月30日的5.9百万林吉特,主要由于完成了BGMC Bras Power 95%普通股权益的出售[44] - 公司员工人数从2022年9月30日的120人减少至2023年9月30日的94人,总员工成本从同期的5.5百万林吉特减少至本期的5.2百万林吉特[51] - 公司投资物业抵押金额为47.9百万林吉特,与2023年3月31日持平[66] - 公司银行定期存款为29.0百万林吉特,较2023年3月31日的28.4百万林吉特有所增加[66] - 公司未赎回或购买任何上市证券,且未派发中期股息[67][71] 公司治理 - 公司已遵守企业管治守则的适用条文,并修订了组织章程大纲及细则以符合新规定[69][70] - 公司审计委员会已审阅未审核综合财务报表,认为其符合适用会计准则和上市规则[75] - 公司董事及主要行政人员在相关法团股份中的权益详情载于中期报告[59] - 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为1,800,000,000股,其中丹斯里吴明璋和拿督郑国利合计持有1,208,250,000股,占比67.13%[62][63] - 截至2023年9月30日,公司董事及主要行政人员在公司股份中的权益总计1,208,250,000股,占公司已发行股份的67.1%[56][57][58] - 公司主要股东Prosper International和Seeva International分别持有1,208,250,000股公司股份,各占公司已发行股份的67.1%[60] - Kingdom Base Holdings Limited持有141,750,000股公司股份,占公司已发行股份的7.9%[60] - 公司董事拿督郑国利通过Seeva International持有344,250,000股公司股份,占公司已发行股份的19.1%[57] - 公司董事丹斯里吴明璋通过Prosper International持有864,000,000股公司股份,占公司已发行股份的48%[57] - 截至2023年9月30日,公司无未行使的购股权[53] - 公司或有负债详情载于简明综合财务报表附注13[54] 法律纠纷 - 公司与客户A的纠纷涉及约25,800,000林吉特的履约保函,目前法律程序仍在进行中,预计2024年9月18日至27日进行听证[111][112][113][114] - 公司已启动仲裁程序,向客户A索赔约35,000,000林吉特的利润损失、4,400,000林吉特的保留金及25,800,000林吉特的履约保函[113] - 客户A在仲裁程序中提出反诉,金额从最初的126,400,000林吉特减少至83,000,000林吉特[114] - 公司子公司BGMC Corporation面临一项约5,500,000林吉特的银行担保索赔,目前法律程序仍在进行中,预计2023年12月11日进行案件管理[115][116][117][118][119] - Maha Alusteel Sdn Bhd向BGMC Corporation发出催款通知,要求支付约285,000林吉特,否则将启动清盘程序[121] - BGMC Corporation因不满高等法院判决,于2023年1月4日向上诉法院提出上诉[123] - BGMC Corporation需存入约290,000林吉特(包括5,000林吉特费用)作为上诉期间的保证金[124] - 上诉法院已定于2024年1月16日进行案件管理,并于2024年1月31日进行上诉聆讯[125] - Techtrics Solutions Sdn Bhd向Built-Master Engineering Sdn Bhd追讨未支付的约310,000林吉特和1,674,000林吉特[126] - BME与Techtrics达成和解协议,和解金额为1,300,000林吉特[127] 行业动态 - 马来西亚建造业在2023年第三季度的已完成项目总价值同比增长9.6%,达到约334亿林吉特[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