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中冶(01618)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中冶:中国中冶2024年一季度主要经营数据公告
2024-04-29 11:28
业绩总结 - 2024年一季度新签合同额3169.5亿元,同比降2.7%[1] - 2024年一季度新签工程合同额3068.2亿元[1] - 2024年1 - 3月工程承包新签项目3067个,合同额同比降2.5%[1] 业务细分 - 冶金工程1 - 3月新签项目1313个,合同额514.7亿元,同比增26.6%[1] - 房屋建筑工程1 - 3月新签项目903个,合同额1607.7亿元,同比增2.6%[1] - 市政与基础设施工程1 - 3月新签项目391个,合同额417.2亿元,同比降29.6%[1] - 工业制造业及其他工程1 - 3月新签项目460个,合同额528.6亿元,同比降8.9%[1] 项目情况 - 截至2024年3月31日,无已签订尚未执行的重大项目[1]
中国中冶(601618) - 2024 Q1 - 季度财报
2024-04-29 11:27
营业收入与净利润 - 公司2024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为1499.49亿元,同比增长3.81%[4] - 公司2024年第一季度营业总收入为1499.49亿元,同比增长3.8%[16]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6.79亿元,同比下降20.56%[4] - 公司2024年第一季度净利润为31.45亿元,同比下降28.3%[16] - 公司2024年第一季度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6.79亿元,同比下降20.6%[17] - 公司2024年第一季度净利润为-38,133千元,较2023年同期的299,087千元大幅下降112.8%[24] 现金流量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07.47亿元[4] - 公司2024年第一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07.47亿元,同比下降42.6%[18] - 公司2024年第一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353千元,较2023年同期的-89,591千元有所改善[26] - 公司2024年第一季度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6.76亿元,同比改善49.8%[19] - 公司2024年第一季度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8,500,929千元,较2023年同期的-4,601,533千元下降84.7%[26] - 公司2024年第一季度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66.70亿元,同比增长2.6%[19] - 公司2024年第一季度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0,451,525千元,较2023年同期的6,946,896千元增长50.5%[26] - 公司2024年第一季度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1,949,501千元,较2023年同期的2,254,955千元下降13.5%[26] 资产与负债 - 公司总资产为7030.95亿元,同比增长6.27%[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为1521.26亿元,同比增长4.57%[5] - 货币资金从2023年底的44,440,269千元增加至2024年3月31日的50,321,122千元[14] - 应收账款从2023年底的130,037,264千元增加至2024年3月31日的139,864,493千元[14] - 流动资产合计从2023年底的484,133,951千元增加至2024年3月31日的525,115,458千元[14] - 非流动资产合计从2023年底的177,468,285千元增加至2024年3月31日的177,979,661千元[14] - 短期借款从2023年底的28,220,281千元增加至2024年3月31日的57,865,603千元[15] - 应付账款从2023年底的240,394,139千元增加至2024年3月31日的243,346,721千元[15]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权益合计从2023年底的145,480,182千元增加至2024年3月31日的152,125,543千元[15] - 公司2024年第一季度流动资产合计为85,936,493千元,较2023年底的75,066,674千元增长14.5%[22] - 公司2024年第一季度非流动资产合计为96,904,059千元,较2023年底的96,618,131千元基本持平[22] - 公司2024年第一季度短期借款为25,458,783千元,较2023年底的9,729,089千元增长161.7%[22] - 公司2024年第一季度应付债券为2,000,000千元,较2023年底的0千元大幅增加[22] 股东与股权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336,717人[7] - 中国冶金科工集团有限公司为公司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为49.18%[7] 合同与市场 - 公司2024年一季度累计新签合同额为人民币3,169.45亿元,较上年同期降低2.72%[11] - 新签海外合同额为人民币187.34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51倍[11] 研发费用 - 公司2024年第一季度研发费用为28.18亿元,同比增长0.1%[16] 每股收益与净资产收益率 - 基本每股收益为0.12元,同比下降20.00%[4] - 公司2024年第一季度基本每股收益为0.12元,同比下降20.0%[17]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2.52%,同比下降0.86个百分点[4] 非经常性损益 -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合计为1009.8万元[6]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 - 公司2024年第一季度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391.58亿元,同比下降15.7%[19]
中国中冶:中国中冶关于高级管理人员辞职的公告
2024-04-25 08:17
人事变动 - 2024年4月25日公司董事会收到副总裁刘福明书面辞职报告[1] - 刘福明因个人原因辞职,报告送达董事会之日起生效[1] - 刘福明任职期间与公司管理层无意见分歧[1]
中国中冶(01618):黄慈接替陈淑绵担任保荐代表人
智通财经· 2024-04-18 10:11
公司保荐代表人更换 - 中国中冶(01618)公司近日收到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更换保荐代表人的函[1] - 原公司持续督导保荐代表人陈淑绵因工作调整原因不再负责公司首次公开发行A股股票持续督导工作[1] - 中信证券委派黄慈接替陈淑绵担任公司的保荐代表人,继续履行对公司的持续督导职责[1] - 负责公司持续督导工作的保荐代表人为黄慈和杨斌[1]
中国中冶:中国中冶关于变更持续督导保荐代表人的公告
2024-04-18 09:34
A 股简称:中国中冶 A 股代码:601618 公告编号:临 2024-018 中国冶金科工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变更持续督导保荐代表人的公告 中国冶金科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中冶"、"本公司"、"公司")董 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对 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法律责任。 本公司于近日收到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信证券")《关于更换保 荐代表人的函》。原公司持续督导保荐代表人陈淑绵女士因工作调整原因,不再负责公 司首次公开发行 A 股股票持续督导的保荐代表人工作,中信证券委派黄慈先生(简历 附后)接替陈淑绵女士担任本公司的保荐代表人,继续履行对公司的持续督导职责。本 次保荐代表人更换后,负责公司持续督导工作的保荐代表人为黄慈先生和杨斌先生。根 据相关监管规定,上述保荐机构及保荐代表人将履行与募集资金有关的持续督导义务, 直至本公司首次公开发行 A 股股票的募集资金使用完毕。 特此公告。 附件:黄慈先生简历 中国冶金科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 2024 年 4 月 18 日 附件: 黄慈先生简历 黄慈先生,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硕士 ...
中国中冶(01618) - 2023 - 年度财报
2024-04-18 08:50
公司业绩 - 公司2023年度合并报表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8,670,405千元,未分配利润为5,973,377千元[4] - 公司2023年度现金分红总额占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17.21%,较上年度提高0.47个百分点[4] - 公司在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6338.70亿元,利润总额137.65亿元,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86.70亿元[16] - 公司实现新签合同额14247.79亿元,取得优异成绩[16] - 公司2023年營業收入為633,870,422千元,同比增長6.95%[31] - 公司2023年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8,670,405千元,同比下降15.63%[31] - 公司2023年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為5,891,801千元,同比下降67.54%[31] - 公司2023年末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資產為121,116,261千元,同比增長20.12%[31] - 公司2023年基本每股收益為0.33元,同比下降0.12元[32] - 公司2023年加權平均淨資產收益率為10.47%,同比增加1.42个百分点[32] - 2023年度持续经营净利润为114,061.09万元,较2022年度减少11.9%[40] - 2023年12月末公司资产总值为661,602,236千元,较2022年同期增长13.2%[41] - 第四季度營業收入为166,545,514千元,较第三季度增长25.3%[41] 公司业务 - 公司是全球最大最强的冶金建设承包商和冶金企业运营服务商[21] - 公司是国内产能最大的钢结构生产企业之一[22] - 公司拥有超过5.1万件有效专利,累计获得88项中国专利奖[23] - 公司A股已被纳入上证央企指数、MSCI明晟概念指数等[24] - 公司拥有12家甲级科研设计院、15家大型施工企业[23] - 公司拥有28个国家级科技研发平台[23] - 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是张孟星[26] - 公司的董事会秘书是王震,联系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曙光西里28号中冶大厦[27] - 公司的股票种类包括A股和H股,A股代号为601618,H股代号为01618[28] 公司业务拓展 - 公司持续优化业务结构,2023年新签合同额达14247.79亿元,同比增长6.04%[45] - 公司加强基础管理,报告期内首次成为鲁班奖推荐单位,共获得14项鲁班奖和30项国家优质工程奖[46] - 公司在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中取得明显成效,多家子公司获得国家级荣誉,企业改革活力持续释放[47] - 公司推进数字化企业建设,建成覆盖16个业务部门的数字化管控平台,取得关键性突破[48] - 公司积极承担国家重点研发项目,自主研发的全球首座大型3R低碳高炉示范项目成功投运[50] 公司市场情况 - 2023年全国建筑业总产值31.6万亿元,同比增长5.8%[52] - 2023年LME鎳、銅、鉛、鋅價格走勢图显示不同金属价格走势明显分化[56] - 2023年倫敦金屬交易所鎳、銅、鉛、鋅价格分别为16,375美元/吨、8,464美元/吨、2,035美元/吨、2,640美元/吨[56] - 2023年全年均价分别为21,487美元/吨、8,485美元/吨、2,137美元/吨、2,650美元/吨[56] 公司业务发展方向 - 公司2024年计划实现营业收入6600亿元,较2023年增长4.13%[194] - 公司2024年计划实现新签合同额15000亿元,较2023年同比增加5.28%[195] - 公司将持续加强形势研判,充分利用积极发展条件,全力抢抓市场机遇,进一步做好稳增长和控风险各项工作[185] - 公司将深入落实「1+M+N」区域市场布局,聚焦经济发达地区、国家战略区域,在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经济圈、雄安新区和海外重点市场,集中兵力扎实深耕,不断扩大市场份额[185] - 公司将快速提升为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提供新的产品、技术服务和整体解决方案的能力,把为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与培育发展新兴业务结合起来,推动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185] - 公司将密切跟踪宏观经济政策和行业发展趋势,评估相关风险,调整经营策略,推动持续稳健发展[198] - 公司将以国内市场为基础,实现国内外双循环相互促进,打造具有超强核心竞争力的冶金建设运营最佳整体方案提供者[200]
中国中冶:中国中冶H股公告
2024-04-17 09:24
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及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對本公告的內 容 概 不 負 責,對 其 準 確 性 或 完 整 性 亦 不 發 表 任 何 聲 明,並 明 確 表 示,概 不對因本公告全部或任何部份內容而產生或因倚賴該等內容而引致的 任 何 損 失 承 擔 任 何 責 任。 王 震 董事會會議通告 中 國 冶 金 科 工 股 份 有 限 公 司(「本公司」)董 事 會(「董事會」)謹 此 宣 佈,董 事 會 會 議 將 於 二 零 二 四 年 四 月 二 十 九 日(星 期 一)舉 行,藉 以(其 中 包 括) 考慮及批准本公司及其附屬公司截至二零二四年三月三十一日止三個 月 之 第 一 季 度 業 績 及 其 發 佈。 承董事會命 中國冶金科工股份有限公司 聯席公司秘書 北 京,中 國 二零二四年四月十七日 於 本 公 告 日 期,董 事 會 包 括 執 行 董 事:陳 建 光 先 生;非 執 行 董 事:郎 加 先 生 及 閆 愛 中 先 生(職 工 代 表 董 事);以 及 獨 立 非 執 行 董 事:周 紀 昌 先 生、 劉 力 先 生 及 吳 嘉 寧 先 生。 * 僅供識別 ...
中国中冶:中国中冶2024年1-3月新签合同情况简报
2024-04-15 08:13
业绩总结 - 2024年1 - 3月公司新签合同额3169.5亿元,较上年同期降低2.7%[1] - 2024年1 - 3月公司新签海外合同额187.3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51.3%[1] 重大合同 - 中国十七冶宿州项目合同金额59.7亿元[1] - 中国一冶郑州项目合同金额33.5亿元[1] - 中国二十二冶唐山项目合同金额25.3亿元[1]
中国中冶2023年年报点评:净利下降15.6%受累减值,矿产资源业务未来可期
国泰君安· 2024-04-14 16:00
业绩总结 - 2023年营收6339亿增7.0%[1] - 2023年净利下降15.6%,归母净利为86.7亿[1] - 2023年经营净现金流降68%[2] - 2023年毛利率为9.69%[2] - 2023年净利润为8670亿,2024年预计为9369亿[4] 新签订单和业务展望 - 2023年新签订单增6%,矿产资源业务前景可期[3] - 2023年新签订单中境外新签金额增长44%[3] 财务状况 - 2023年应收账款增加39%[2] 营收展望 - 2023年营业收入为633870亿,2024年预计为675633亿[4] 评级和市场指数 - 评级分为股票评级和行业评级,根据市场表现分为增持、谨慎增持、中性和减持[12] - 中国中冶公司提供海外当地市场指数,包括亚洲、美洲、欧洲和澳洲的指数名称[13]
中国中冶2023年年报点评:净利下降15.6%受累减值,矿产资源业务未来可期
国泰君安· 2024-04-10 16:00
财务数据 - 公司2023年营收为6339亿,增长7.0%[1] - 净利下降15.6%,达到86.7亿[1] - 经营净现金流下降68%,应收账款增加39%[1] - 2024年计划营收增长4.1%[1] - 预测2024-2025年EPS下调至0.45/0.48元[1] - 目标股价为5元,对应2024年11倍PE[1] - 公司2023年净利下降15.6%,市净率为0.5[1] - 2026年公司预计营业总收入为737,477百万元,净利润为10,629百万元[2] - 公司资产负债率在2026年预计将为73.8%,净负债率为282.3%[2] - 公司PE在2026年预计为6.41,PB为0.39,EV/EBITDA为4.56[2] - 公司现金流净增加额在2026年预计将为8,707百万元[2] - 公司净资产收益率(ROE)在2026年预计为6.1%,总资产收益率(ROA)为1.4%[2] 业务情况 - 工程承包业务增长9%,资源开发业务下降23%[1] - 海外新签订单增长6%,矿产资源业务前景可期[1] - 中国中冶矿产资源项目中,巴布亚新几内亚瑞木镍钴矿保有镍资源126万吨,实现营收38.75亿元,归属中方净利润10.27亿元[3] - 中国中冶历史净利润呈逐年增长趋势,2024年预计净利润为94亿元,净利润增速为8%[3] - 中国中冶2021-2024年新签订单呈逐年增长,2024年2月新签订单累计达14248亿元,增速为5.9%[4] 风险提示 - 风险提示包括宏观经济政策风险和海外业务风险[1] 评级及免责声明 - 中国中冶根据PE法估算,股票合理估值为4.70元,根据PB法估算,股票合理估值为5.08元[5] - 中国中冶具有中国证监会核准的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分析师声明报告数据来源合规,研究观点独立客观[6] - 报告仅供公司客户使用,不构成广告,信息来源公开资料,不保证准确性[7][8] - 过往表现不代表未来表现,投资者应谨慎决策,不构成个人咨询建议[8] - 公司可能持有报告中提到的公司证券并提供相关服务,投资需谨慎,不应仅依赖报告[10] - 本报告版权归公司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或引用,需注明出处[11] - 投资评级分为增持、谨慎增持、中性、减持,以沪深300指数为比较标准[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