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锐信控股(01399)
icon
搜索文档
锐信控股(01399) - 致非登记股东之通知信函及申请表格
2025-09-18 22:16
财报发布 - 2025年中期报告已登载于公司网站及港交所网站[4] 报告获取 - 可填申请表寄回公司香港股份过户登记分处获印刷本[5] 公司信息 - 公司于开曼群岛注册成立,股份代号为01399[2] 咨询方式 - 对通知有查询可工作日9:00 - 17:00致电(852) 2980 1333[6]
锐信控股(01399) - 致登记股东之通知信函及回条
2025-09-18 22:13
报告获取 - 锐信控股2025年中期报告英文及中文版本已登载于公司网站和港交所网站[2][8] - 难以接收电子通知或访问网站版本可索取公司通讯印刷本,费用全免[3][8] 股东通知 - 登记股东需提供有效邮箱地址,否则无法接收电子通知和通讯[4][9] - 需更新邮箱地址可填妥回条寄回或电邮至指定地址[4][9] 咨询方式 - 对通知有查询可于工作日9:00 - 18:00致电热线(852) 2980 1333[5][9] 表格提交 - 填妥签署表格后可通过邮寄或电邮寄回公司香港股份过户登记分处[1] - 表格未作选择、无签名或填写错误则无效,联名股东需由姓名列首位者签署[2] 个人资料 - 股东自愿提供个人资料用于接收通讯,资料保留作核实记录[收集个人资料声明] - 股东有权书面要求查阅及修改个人资料,可邮寄或电邮申请[收集个人资料声明]
锐信控股(01399) - 2025 - 中期财报
2025-09-18 22:10
财务表现:收入与利润 - 营业额为人民币2,380,758千元,同比下降2.46%[18] - 综合营业额为人民币23.808亿元,同比下降2.5%[37][39][46][48] - 营业额同比下降2.5%至23.81亿元人民币[110]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总营业额为2,380.758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5%[147][149] - 期内亏损为人民币18,870千元,同比下降439.6%[18] - 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亏损为人民币14,468千元,同比下降361.9%[18] - 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亏损为人民币1450万元,而去年同期为盈利550万元[37][39][46][48] - 集团录得净亏损1450万元人民币,去年同期为盈利550万元[64][66][68] - 期内净亏损1887万元人民币,去年同期为盈利556万元人民币[110] - 公司净亏损为人民币1,887万元,相比去年同期盈利人民币555.6万元,业绩由盈转亏[122]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净亏损1.887亿元人民币,而2024年同期净利润为5556万元人民币[147][149] - 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個月稅前虧損為人民幣14,468千元[170] - 税前利润由盈利871万元人民币转为亏损1623万元人民币[110] - 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人民币1.33分,同比下降360.8%[18] - 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人民币1.33分,去年同期为盈利0.51分[37][39][46][48] - 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人民币1.33分,去年同期为盈利0.51分[112] - 保留溢利由盈转亏,从人民币1,530万元变为亏损人民币30.4万元[122] 财务表现:成本与费用 - 销售成本为22.024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6%[52][54] - 销售成本同比下降3.6%至22.02亿元人民币[110] - 直接材料成本占销售成本91.6%[52][54] - 行政开支为1.377亿元人民币,占营业额5.8%,同比增长23.5%[59][61][64] - 融资成本为2630万元人民币,主要来自银行借贷利息[64][65] - 融资成本从3281.1万元人民币下降至2628.8万元人民币[147][149] - 银行借款利息同比下降17.9%至人民幣22,147千元[159] - 公司研發成本同比增長7.2%至人民幣53,101千元[159] - 公司無形資產攤銷同比下降60.2%至人民幣219千元[159] - 公司所得稅開支同比下降16.3%至人民幣2,638千元[161] - 应收账款减值损失净额为720万元人民币[63][65] 财务表现:盈利能力指标 - 集团毛利为人民币1.784亿元,同比增长14.2%[46][48] - 毛利率为7.5%,较去年同期的6.4%有所提升[56][60] - 毛利率提升至7.5%,毛利增长14.2%至1.78亿元人民币[110] - 集团EBITDA为人民币5830万元,同比下降40.1%[46][48] 业务分部表现:ODM业务 - 公司ODM业务收入占比超90%其中手机电池占63%平板电池占21%[27] - ODM业务营业额为人民币22.493亿元,占综合营业额94.5%[37][39][47][49] - ODM业务营业额为2,249.31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0.6%[147][149] - ODM电池产品总销量增长4.9%但销售收入下降0.6%[27] - ODM电池产品销量同比增长4.9%但收入未实现增长[64][66] - 新电源产品贡献ODM业务营业额约人民币1.033亿元,占比4.6%[41][43] 业务分部表现:电芯业务 - 电芯业务营业额为人民币4770万元,同比下降26.9%[37][42][44][47][49] - 电芯业务营业额为4.7718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6.9%[147][149] 产品线表现:手机电池 - 手机电池销量为4240万颗,同比增长3.9%[38][40] - 手机电池营业额为人民币14.238亿元,同比下降6.2%[38][40] - 手机电池销售额下降6.2%[27] - 手机电池销售额为14.238亿元人民币,占集团综合营业额59.8%[51][53] - 手机电池销售额从2024年上半年的151.7085亿元人民币下降至142.3758亿元人民币[155] 产品线表现:平板与笔记本电池 - 平板电池销售额增长27.6%笔记本电池增长4.6%[27] - 平板和笔记本电池销量较去年同期增长约20%[27] - 平板电池销售额为4.81亿元人民币,占集团综合营业额20.2%[51][53] - 平板电池销售额从37.7016亿元人民币增长至48.1002亿元人民币,增幅27.6%[155] 现金流与流动性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2024年12月31日的3.33亿元人民币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1.487亿元人民币,降幅约55.3%[70][73] - 经营活动产生净现金流出1.592亿元人民币,而去年同期为净现金流入2010万元人民币[70][73] - 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人民币1.592亿元,相比去年同期产生现金净额人民币2,005.7万元,现金流恶化[124] - 投资活动产生净现金流入7510万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的1.49亿元人民币下降约49.6%[70][73] - 投资活动产生现金净额人民币7,509万元,主要得益于已抵押银行存款减少人民币9,196.7万元[124] - 融资活动产生净现金流出1.006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的4740万元人民币增长约112.2%[74][77] - 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人民币1.00603亿元,主要用于偿还银行借款人民币7.03694亿元[124] - 银行结余及现金减少55.4%至1.49亿元人民币[116]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人民币1.487亿元,较期初人民币3.33亿元减少55.4%[125] 资产负债与财务结构 - 未偿还借款从2024年12月31日的12.222亿元人民币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11.244亿元人民币,降幅约8.0%[75][78] - 有抵押银行贷款总额为11.24亿元人民币,其中8.83亿元列示为流动负债[188] - 银行非流动贷款部分增加10.0%至人民币2.41078亿元[119] - 资本负债比率从2024年12月31日的112.4%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105.1%[75][78] - 流动比率保持稳定为1.2倍,流动资产33.387亿元人民币,流动负债27.827亿元人民币[76][79] - 流动负债总额下降9.0%至27.83亿元人民币[117] - 银行贷款流动部分下降11.9%至8.83亿元人民币[117] - 公司净资产减少1.6%至人民币10.7004亿元[119] - 银行融资质押存款从2024年12月31日的5.978亿元人民币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5.058亿元人民币,降幅约15.4%[75][78] - 公司抵押资产总额为9.66亿元人民币,其中银行存款抵押5.06亿元[193] - 物业、厂房及设备抵押金额为3.65亿元,较2024年末增加23.8%[193] - 总资产从2024年末的436.8764亿元人民币下降至2025年中的409.9137亿元人民币[151][152] - 分部资产总额从2024年末的412.8755亿元人民币下降至2025年中的383.3591亿元人民币[151][152] - 分部负债从327.2042亿元人民币下降至302.1589亿元人民币[151][152] - 公司股本为10.90亿股,每股面值0.10港元,股本金额为1.08亿元人民币[191] - 非控股权益由人民币1,456.6万元减少至人民币1,016.4万元,降幅30.2%[119][122] - 汇兑储备由负人民币8,068.6万元改善至负人民币7,953.2万元,主要因外币折算产生正差额人民币115.4万元[122] - 资本承诺从2024年12月31日的2930万元人民币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1640万元人民币,降幅约44.0%[84][90] - 公司購置物業、廠房及設備總計人民幣24,234千元[171][174] 运营效率指标 -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从127天缩短至113天,存货周转天数从41天延长至46天[77][79][81][87] - 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的应收账款总额为14.60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末的16.65亿元下降12.3%[179] - 应收账款减少12.3%至14.6亿元人民币[116] - 应
锐信控股(01399) - 截至二零二五年八月三十一日之股份发行人的证券变动月报表
2025-09-02 02:10
股本情况 - 截至2025年8月底,公司法定/注册股本总额为5亿港元[1] - 法定/注册股份数目为50亿股,每股面值0.1港元[1] 股份发行 - 截至2025年8月底,已发行股份总数为10.90001246亿股,库存股份0股[2] - 2025年8月各项股份数目无增减[1][2]
锐信控股(01399.HK):中期股东应占亏损为1446.8万元
格隆汇· 2025-08-29 15:11
财务表现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营业额为人民币23.81亿元 同比减少2.46% [1] -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人民币1446.8万元 上年同期为溢利人民币552.4万元 [1] - 基本每股亏损人民币1.33分 [1]
锐信控股(01399)公布中期业绩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1446.8万元 同比盈转亏
智通财经网· 2025-08-29 14:29
财务表现 - 公司2025年中期营业额约23.81亿元 同比减少2.46% [1] -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1446.8万元 同比盈转亏 [1] - 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1.33分 [1]
锐信控股(01399) - 2025 - 中期业绩
2025-08-29 13:34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额为2,380,758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46%[5][20] - 综合营业额为23.808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5%[39][41][48][49] - 综合营业额为23.808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5%[50] - 营业额同比下降2.5%至23.81亿元人民币[113]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总营业额为28.38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24.41亿元增长16.3%[149][151] - 期内亏损18,870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39.6%[5][20] - 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亏损14,468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61.9%[5][20] - 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亏损为1450万元人民币,而去年同期为盈利550万元人民币[39][41][48] - 期内亏损为1890万元人民币,而去年同期为盈利560万元人民币[50] - 公司录得净亏损约人民币1450万元,同比减少361.9%[68][70] - 公司由盈转亏,录得税前亏损1623万元人民币[113] - 公司净亏损为人民币1887万元,相比去年同期盈利人民币555.6万元,由盈转亏[124][126]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净亏损1887万元人民币,而2024年同期实现净利润555.6万元[149][151] - 公司期内归属于所有者的亏损为人民币14,468千元,而2024年同期为盈利5,524千元[177]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销售成本为22.024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6%[54][56] - 销售成本同比下降3.6%至22.02亿元人民币[113] - 行政开支为1.377亿元人民币,占营业额5.8%,同比增长23.5%[61][63][66] - 行政开支同比激增23.5%至1.38亿元人民币[113] - 行政开支大幅增加约23.5%[68] - 融资成本同比下降19.9%至2629万元人民币[113]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融资成本2628.8万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3281.1万元下降19.9%[149][151] - 公司银行借款利息支出为人民币22,147千元,较2024年同期的26,979千元下降17.9%[165] - 公司所得税开支为人民币2,638千元,较2024年同期的3,152千元下降16.3%[168] - 员工成本在回顾期间为人民币2.046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1.926亿元增加[103][104] - 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研发成本为人民币53,101千元,较2024年同期的49,532千元增长7.2%[165] 各业务线表现 - 公司专注于锂离子电池研发及应用,为知名移动通信和互联网技术公司提供电池解决方案[21] - 产品涵盖手机电池、平板电池、笔记本电池和移动电源的生产销售[21] - 公司积极开拓新型供电产品市场,开发利润率更高的新能源储能智能硬件电池产品[21] - 公司致力于为客户提供更多元化的专业模块业务[21] - 公司ODM业务收入占比超过90%主要来自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市场[29][30] - ODM销售收入中手机电池贡献63%平板电池贡献21%[29][30] - 公司ODM电池产品总销量增长4.9%但销售收入下降0.6%[29][30] - 手机电池销售额下降6.2%平板电池销售额增长27.6%笔记本电池增长4.6%[29][30] - 平板和笔记本电池销量较去年同期增长约20%[29][30] - ODM业务营业额为22.493亿元人民币,占综合营业额94.5%,同比微增0.6%[39][41][49] - 手机电池销量增长3.9%至4240万颗,但其营业额下降6.2%至14.238亿元人民币[40][42] - 手机电池占ODM业务营业额63.3%,同比下降4.5个百分点[40][42] - 电芯业务营业额为4770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6.9%[39][41][44][46][49] - 新电源产品贡献ODM营业额1.033亿元人民币,占比4.6%,同比下降1个百分点[43][45] - ODM业务营业额为22.493亿元人民币,占综合营业额94.5%,同比增长0.6%[51] - 电芯业务营业额为4770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6.9%[51][55] - 手机电池销售额为14.238亿元人民币,占综合营业额59.8%[53][55] - 公司ODM电池产品销量同比增长4.9%[68] - 公司业务分为ODM业务(锂离子电池模组及配件制造)和电芯业务(锂离子电芯制造)及其他(原材料销售及租金收入)[144][145][147] - ODM业务2025年上半年营业额为22.49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22.37亿元微增0.5%[149][151] - 电芯业务2025年上半年营业额大幅下降至4771.8万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6524.3万元下降26.9%[149][151] - 电芯业务2025年上半年分部亏损790.8万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亏损245.3万元扩大222.3%[149][151] - 手机电池业务2025年上半年营业额为14.24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15.17亿元下降6.1%[161] - 平板电池业务2025年上半年营业额为4.81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3.77亿元增长27.6%[161] - 移动电源业务2025年上半年营业额为7104.5万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8736.3万元下降18.7%[161] 各地区表现 - 中国智能手机市场2025年第二季度出现下滑[22][24] - 公司所有业务和资产绝大部分集中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162][163]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2025年第一季度同比增长1.5%达3.049亿台[22][24] - 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2025年第二季度同比增长1.0%达2.952亿台[22][24] - 全球手机产业链产能过剩导致锂离子电池材料价格持续下跌[32] - 3C认证新规预计将推动公司高端移动电源销售增长[33] - 公司维持净流动资产状况并拥有充足营运资金及未动用借贷融资支持持续经营[138][141] 其他财务数据 - 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1.33人民币分,同比下降360.8%[5][20] - 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1.33分人民币,而去年同期为盈利0.51分人民币[39][41][48] - 每股基本亏损为0.0133元人民币[115] - 公司加权平均普通股数量为1,090,001千股,与2024年同期持平[179] - 集团毛利润为1.78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4.2%[48] - 毛利为1.78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4.2%[50] - 公司毛利增长至约人民币1.784亿元,同比增长14.2%[68] - 毛利同比增长14.2%至1.78亿元人民币[113] - EBITDA为5830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0.1%[48] - EBITDA为5830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0.1%[50][52] - 毛利率为7.5%,去年同期为6.4%[58][62]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至约人民币1.487亿元,较期初减少55.3%[72][75] - 经营现金流净流出约人民币1.592亿元,同比转差[72][75] - 未偿还借款减少至约人民币11.244亿元[77][80] - 总负债对权益比率降至105.1%,较期初下降7.3个百分点[77][80] -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缩短至113天,较去年减少14天[79][81] - 存货周转天数增加至46天,较去年增加5天[79][81][83] - 应付贸易款项周转天数在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为67日,与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67日持平[89] - 流动资产净值在2025年6月30日约为人民币5.561亿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5.259亿元增加5.7%[90] - 资产净值在2025年6月30日约为人民币10.7亿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10.878亿元减少约人民币1770万元[90] - 银行贷款抵押资产在2025年6月30日约为人民币11.244亿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12.222亿元减少[91] - 资本承担在2025年6月30日约为人民币1640万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2930万元减少[92] - 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人民币1.592亿元,相比去年同期经营活动所得现金人民币2005.7万元,现金流出大幅增加[126]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人民币1.487亿元,较期初的人民币3.33亿元减少55.4%[127] - 净资产总额为人民币10.7亿元,较2024年末的人民币10.88亿元减少1.6%[121] - 非控股权益为人民币1016.4万元,较2024年末的人民币1456.6万元减少30.2%[121] - 银行非流动贷款为人民币2.41078亿元,较2024年末增加10.0%[121] - 投资活动产生现金净额人民币7509万元,主要来自已抵押银行存款减少人民币9196.7万元[126] - 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人民币1.00603亿元,主要由于偿还银行借款人民币7.03694亿元[126] - 汇兑储备为负人民币7953.2万元,因汇率变动产生正收益人民币115.4万元[124] - 保留溢利转为累计亏损人民币304万元,去年同期为保留溢利人民币3324.8万元[124] - 公司总资产从2024年6月的43.69亿元人民币增至2025年6月的40.99亿元[154][157] - 应收贸易款项及票据总额从2024年末的1,764,932千元下降至2025年6月末的1,543,672千元,降幅12.5%[186] - 呆坏账拨备从2024年末的100,268千元减少至2025年6月末的84,122千元,降幅16.1%[186] - 0-60天账龄的应收款项占比从2024年末的68.3%提升至2025年6月末的75.4%[188] - 应付贸易款项及票据总额从2024年末的1,961,850千元下降至2025年6月末的1,805,755千元,降幅8.0%[191] - 有抵押银行贷款从2024年末的1,222,211千元减少至2025年6月末的1,124,378千元,降幅8.0%[195] - 公司股本保持稳定,普通股数量为1,090,001千股,金额107,590千元[198] - 抵押资产总额从2024年末的990,859千元下降至2025年6月末的965,570千元,降幅2.6%[200] - 银行存款抵押品从2024年末的597,759千元减少至2025年6月末的505,792千元,降幅15.4%[200] - 物业厂房设备抵押品从2024年末的294,313千元增加至2025年6月末的364,516千元,增幅23.9%[200] - 投资物业抵押品从2024年末的92,827千元减少至2025年6月末的89,395千元,降幅3.7%[200] - 公司新增物业、厂房及设备投资:厂房及机器约人民币8,615千元,电子设备及家具约人民币1,328千元,在建工程约人民币14,291千元[180] - 公司将从在建工程转出的人民币2,254千元资产转入厂房及机器类别[181] - 公司无形资产(电脑软件)账面净值为人民币1,984千元,较2024年末的2,203千元下降9.9%[182] 其他重要内容 - 财务数据以人民币千元列示(除每股数据外)[5][20] - 业绩数据均为未经审核[5][20] - 公司无重大投资持有、重大收购或出售子公司、联营公司及合营企业[96][97][100] - 公司无重大投资或资本资产的具体未来计划[97][101] - 全职员工人数在2025年6月30日为2465名,较2024年6月30日的2542名减少[103][104] - 男性员工比率为65.3%,女性员工比率为34.7%,分别较2024年的63.8%和36.2%变化[103][104] - 应收账款减少12.3%至14.60亿元人民币[118] - 银行结余及现金减少55.3%至1.49亿元人民币[118] - 流动负债减少9.0%至27.83亿元人民币[119] - 中期财务资料按国际会计准则第34号及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规则编制并于2025年8月29日获董事会授权刊发[132] - 公司采用与2024年度财报相同的会计政策(除2025年1月1日起生效的新准则外)且新准则未产生重大影响[133][136] - 中期财务资料以人民币列示且未经审计但已由BDO Limited依据香港审阅准则进行审阅[137][139][141] - 2025年新生效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修订(如IAS 21及IFRS 1)未对公司会计政策产生重大影响[140][142] - 管理层在编制中期财务资料时使用的重大判断及估计与2024年度财报一致[134][136][143][146] - 子公司东莞鸿德享受高新技术企业优惠所得税率15%[171]
锐信控股(01399.HK)发盈警 预计中期取得股东应占净亏损约1450万元 同比盈转亏
金融界· 2025-08-18 14:10
业绩表现 - 公司预计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将取得公司拥有人应占综合净亏损约人民币1450万元 [1] - 上年同期公司拥有人应占综合净溢利约人民币550万元 [1] - 公司业绩由盈转亏 净亏损较上年同期净溢利恶化约人民币2000万元 [1]
锐信控股发盈警 预计中期取得股东应占净亏损约1450万元 同比盈转亏
智通财经· 2025-08-18 13:58
财务表现 - 公司预计2025年上半年公司拥有人应占综合净亏损约人民币1450万元 对比上年同期净溢利约人民币550万元由盈转亏 [1] - ODM业务占销售收入九成以上 其中绝大部分收入来自消费电子市场的智能手机市场 [1] - ODM电池产品整体销量同比增长约5% 但销售价格普遍下跌导致销售收入同比未取得增幅 [1] 成本结构 - ODM产品整体毛利率较去年同期有所改善 但行政开支大幅上升导致净亏损 [1] - 行政开支增加主要包括员工福利、研发及技术服务等费用上升 [1] - 费用增加旨在提升员工留任率并推动工业设计及人工智能应用创新 对经营利润仅构成短暂性影响 [1] 业务特征 - ODM业务的客户及产品结构在回顾期间基本维持不变 [1] - 公司持续推动技术创新以支持未来业务可持续发展 [1]
锐信控股(01399)发盈警 预计中期取得股东应占净亏损约1450万元 同比盈转亏
智通财经网· 2025-08-18 13:50
财务表现 - 公司预计2025年上半年拥有人应占综合净亏损约人民币1450万元 去年同期为净溢利约人民币550万元 [1] - ODM业务整体销量同比增长约5% 但销售收入同比未实现增长 [1] - 行政开支大幅上升 主要包括员工福利、研发及技术服务费用增加 [1] 业务结构 - ODM业务贡献集团九成以上销售收入 [1] - 绝大部分收入来源于消费电子市场的智能手机市场 [1] - 客户及产品结构在回顾期间基本维持不变 [1] 经营状况 - ODM产品整体毛利率较去年同期有所改善 [1] - 销售价格普遍下跌抵消销量增长带来的收入贡献 [1] - 费用增加旨在提升员工留任率 推动工业设计及人工智能应用创新 [1] 管理层观点 - 当前开支对经营利润仅构成短暂性影响 [1] - 创新投入旨在支持集团未来业务的可持续发展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