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沣集团(01223)

搜索文档
新沣集团公布中期业绩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1332.2万港元 同比收窄53%
智通财经· 2025-08-29 13:54
财务表现 - 收入约1.48亿港元 同比减少1.39% [1] -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1332.2万港元 同比收窄53% [1] - 每股亏损0.45港仙 [1] 业绩变动原因 - 其他收入及收益增加推动亏损收窄 [1] - 香港银行同业拆息下降导致融资成本减少 [1]
新沣集团(01223) - 2025 - 中期业绩
2025-08-29 13:02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收入和利润 - 收入148.2百万港元,较去年同期150.3百万港元下降1.4%[5] - 公司整体收入减少1.4%至148.2百万港元[46]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综合收入为148,229千港元,同比下降1.4%[17][19] - 期内EBITDA为73.9百万港元,同比增长2.2%[4] - 公司EBITDA由72.3百万港元增至73.9百万港元[46] - 期内亏损12.8百万港元,较去年同期26.7百万港元收窄52.1%[4] - 公司未审核综合亏损由26.7百万港元收窄至12.8百万港元[46] - 公司拥有人应占全面收益总额45.4百万港元,去年同期为亏损83.5百万港元[4] - 公司拥有人应占全面收益总额由-83.5百万港元改善至45.4百万港元[46] - 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亏损13.3百万港元,较去年同期28.4百万港元收窄53.2%[57] - 每股亏损0.45港仙,较去年同期0.95港仙改善52.6%[5]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六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为1332.2万港元,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0.45港仙[35]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成本和费用 - 毛利140.7百万港元,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5] - 销售成本76百万港元同比下降23%,毛利140.7百万港元同比微增0.1%[50] - 其他收入及收益35.7百万港元,同比增长42.8%[5] - 其他收入及收益35.7百万港元同比大幅增长42.8%[51] - 公司其他收入及收益总额35,724千港元,其中税项拨备拨回19,249千港元占比53.9%,政府补助4,130千港元占比11.6%[26] - 金融资产减值亏损拨回1.1百万港元,去年同期为拨回0.1百万港元[5] - 公司融资成本39,687千港元,银行贷款利息开支占比81.2%(32,222千港元),租赁负债利息开支占比15.4%(6,098千港元)[27] - 融资成本39.7百万港元同比下降18.9%[54] - 公司所得税开支5,387千港元,中国企业所得税占比83.0%(4,471千港元),香港利得税占比1.5%(82千港元)[29] - 公司利息收入同比下降24.4%,从2024年2,326千港元降至2025年1,758千港元[26][28] - 公司外币汇兑收益从2024年1,331千港元转为2025年汇兑亏损2,223千港元,波动幅度达267%[28] - 雇员成本为27.1百万港元,较去年同期29.3百万港元减少7.5%[67] 各条业务线表现:收入 - 零售分部收入为122,511千港元,同比增长1.3%[17][19] - 零售分部收入119.8百万港元同比增长1.4%,分部溢利11.3百万港元同比下降15.7%[48] - 品牌推广分部收入为20,167千港元,同比下降13.5%[17][19] - 品牌推广分部收入202百万港元同比下降13.2%,分部亏损扩大至2.5百万港元[47] - 金融服务分部收入为8,270千港元,同比下降7.2%[17][19] - 金融服务分部收入8.3百万港元同比下降7.2%,分部亏损扩大至1.9百万港元[49] - 公司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5号范围内客户合约收入总计116,067千港元,零售分部占比77.2%(89,577千港元),品牌推广分部占比20.0%(23,234千港元),金融服务分部占比2.8%(3,256千港元)[22] - 公司零售分部特许权销售佣金收入达89,249千港元,占范围内总收入76.9%[22] 各条业务线表现:利润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综合分部利润为6,951千港元,同比下降42.9%[17][19] - 零售分部利润为11,317千港元,同比下降15.5%[17][19] - 品牌推广分部亏损2,503千港元,亏损同比扩大218.9%[17][19] - 金融服务分部亏损1,863千港元,亏损同比扩大326.3%[17][19] 各地区表现 - 中国大陆市场收入为95,320千港元,占客户合约总收入81.0%[20] - 香港市场收入为12,519千港元,占客户合约总收入10.6%[20] - 公司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5号范围外收入总计30,564千港元,其中零售分部租金收入24,968千港元(中国地区),金融服务分部利息收入5,596千港元(香港地区)[21] 资产和负债状况 - 资产净值由2319.0百万港元增至2345.2百万港元,增长1.1%[4] - 公司资产净值由2319.0百万港元增至2345.2百万港元[46] - 非流动资产总额为3,156,927千港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3,141,257千港元略有增加[7] - 物业、厂房及设备价值1,827,169千港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1,808,309千港元增长1.0%[7] - 投资物业价值618,851千港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624,385千港元下降0.9%[7] - 流动资产总额为1,283,537千港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1,274,704千港元增长0.7%[7] - 流动负债总额为1,022,345千港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1,162,630千港元下降12.1%[8] - 流动资产净值为261,192千港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112,074千港元大幅增长133.1%[8] - 资产总值减流动负债为3,418,119千港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3,253,331千港元增长5.1%[8] - 非流动负债总额为1,072,876千港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934,370千港元增长14.8%[8] - 资产净值为2,345,243千港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2,318,961千港元增长1.1%[8] - 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总值为2,334,862千港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2,313,016千港元增长0.9%[8] - 公司分部资产总额3,544,771千港元,零售分部占比84.0%(2,977,017千港元),品牌推广分部占比6.9%(243,511千港元),金融服务分部占比9.1%(324,243千港元)[24] - 公司分部负债总额520,951千港元,零售分部占比86.8%(452,212千港元),品牌推广分部占比8.3%(43,008千港元),金融服务分部占比4.9%(25,731千港元)[25] - 银行结余及现金65.8百万港元较期初77.2百万港元减少14.8%[59] - 流动比率1.26较期初1.10有所改善[61] - 资产负债比率46.3%较期初45.8%小幅上升[60] 应收账款和贷款 - 贸易应收账款总额从3142.4万港元下降至2775.1万港元,减值拨备为517.9万港元[36] - 逾期90天以上贸易应收账款账面值为818.1万港元,占应收账款总额的36.3%[37] - 其他应收款项中包含过往出售无形资产应收代价3490万港元[36] - 预付款项及其他应收账款账面净值从1.014亿港元增至1.098亿港元[36] - 保证金客户垫款总额从1.266亿港元降至1.237亿港元,其中董事及相关人士占2679.3万港元[38] - 金融服务分部贸易应收账款从669.6万港元增至813.0万港元[36] - 有抵押应收贷款总账面值由51,187千港元增至55,016千港元[40] - 应收贷款亏损拨备由5,453千港元降至4,656千港元[40] 应付账款 - 贸易应付账款总额由192,643千港元略降至192,544千港元[41] - 金融分部以外贸易应付账款中0-30天账龄占比80.5%(135,715千港元)[41] - 金融分部以外贸易应付账款中逾90天账龄占比0.3%(463千港元)[41]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零售板块将聚焦消费升级,引入国际奢侈品牌与本土设计师品牌[75] - SKINS品牌计划推进大众化产品线开发与区域合作模式创新[76] - 白龙清酒加速北美市场推广及日式餐饮渠道渗透[76] 公司管治和合规 - 公司主席与首席执行官职务由同一人郑托尼担任,偏离企业管治守则第C.2.1条[80] - 全体独立非执行董事于董事会任职超过九年(2023年12月15日至2025年6月19日期间)[80] - 马燕芬女士于2025年6月20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使公司重新符合企业管治守则第B.2.4(b)条[80] - 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马燕芬女士、沈培基先生及华宏骥先生)[81] - 公司已采纳《上市发行人董事进行证券交易的标准守则》[79] - 全体董事在期内均遵守证券交易标准守则[79] - 公司对可能拥有内幕消息的雇员证券交易实施不宽松于标准守则的规管[79] - 审核委员会已审阅集团会计政策及内部控制事宜[81] 税务事项 - 香港利得税采用两级制税率,首200万港元应课税溢利按8.25%计算,超出部分按16.5%计算[30] - 中国企业所得税法定税率为25%,但物业投资附属公司租金收入(扣除增值税)按10%预扣税率计算[31] 其他重要内容 - 汇兑折算差异产生收益57.6百万港元,去年同期为损失54.6百万港元[6] - 公司雇员总数减少至249人,较去年同期265人下降6.0%[67] - 公司以0.6百万美元(约4.7百万港元)收购新伊藤品牌分销有限公司15%股份,实现100%控股[70] - 新伊藤集团2023年资产净值约1.7百万美元(约13.3百万港元)[71] - 新伊藤集团2023年毛利约3.6百万美元(约28.1百万港元)[71] - 未宣派中期股息(去年同期:无)[69] - 公司未使用金融衍生工具对冲外币风险(主要风险货币:人民币、美元)[68] - 2024财年末期股息为每股0.005港元,合计约1487.1万港元,将于2025年9月派付[34] - 未经审核中期报告将于2025年9月30日或之前寄发股东[82] - 中期业绩公告及报告已通过联交所网站及公司网站刊发[82]
新沣集团(01223.HK)将于8月29日召开董事会会议以审批中期业绩
格隆汇· 2025-08-19 10:17
公司财务安排 - 公司将于2025年8月29日召开董事会会议 [1] - 会议将审议通过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业绩及其发布 [1] - 会议将审议宣派中期股息(如有) [1]
新沣集团(01223) - 董事会会议召开日期
2025-08-19 10:07
会议安排 - 公司将于2025年8月29日举行董事会会议[3] 会议议程 - 批准刊发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中期业绩[3] - 考虑派发中期股息(如有)[3]
新沣集团(01223) - 截至二零二五年七月三十一日止月份之股份发行人的证券变动月报表
2025-08-01 03:52
股份發行人及根據《上市規則》第十九B章上市的香港預託證券發行人的證券變動月報表 公司名稱: 新灃集團有限公司(於百慕達註冊成立的有限公司) 呈交日期: 2025年8月1日 I. 法定/註冊股本變動 | 1. 股份分類 | 普通股 | 股份類別 | 不適用 | | 於香港聯交所上市 (註1) | | 是 | | | --- | --- | --- | --- | --- | --- | --- | --- | --- | | 證券代號 (如上市) | 01223 | 說明 | 新灃集團有限公司 | | | | | | | | | 法定/註冊股份數目 | | 面值 | | | 法定/註冊股本 | | | 上月底結存 | | | 20,000,000,000 HKD | | 0.1 | HKD | | 2,000,000,000 | | 增加 / 減少 (-) | | | | | | HKD | | | | 本月底結存 | | | 20,000,000,000 HKD | | 0.1 | HKD | | 2,000,000,000 | 本月底法定/註冊股本總額: HKD 2,000,000,000 截至月份: 20 ...
智通港股股东权益披露|7月30日



智通财经网· 2025-07-30 00:07
股东权益变动概况 - 2025年7月30日五家港股上市公司披露最新股东权益变动情况 包括OKURA HOLDINGS(01655)、声通科技(N23040)、润迈德-B(02297)、新沣集团(01223)和招商局中国基金(00133)[1] OKURA HOLDINGS持股结构变化 - Ichikura Limited持股从7200万股增至3.75亿股 持股比例从12.00%大幅提升至62.50%[2] - Schödler Claude Heinz通过Karmad AG持股从7200万股增至3.75亿股 持股比例从12.00%升至62.50%[3] - AMI Culture Foundation持股从7200万股增至3.75亿股 持股比例从12.00%升至62.50%[3] 声通科技持股变动 - 杨晓源持股从13.80万股减至12.75万股 持股比例从0.48%降至0.44%[2] 润迈德-B股东持股变化 - 黄荔持股从1.11亿股减至9902.50万股 持股比例从7.95%降至7.07%[2] - 深圳福田同创伟业大健康产业投资基金持股从8193.90万股减至6956.10万股 持股比例从5.85%降至4.96%[2] - 深圳市同创伟业创业投资有限公司持股从1.11亿股减至9902.50万股 持股比例从7.95%降至7.07%[2] - 新余同创精选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持股从8193.90万股减至6956.10万股 持股比例从5.85%降至4.96%[2] - 上海同襄灏乾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持股从8193.90万股减至6956.10万股 持股比例从5.85%降至4.96%[2] - 深圳同创伟业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持股从1.11亿股减至9902.50万股 持股比例从7.95%降至7.07%[2] 新沣集团股东持股调整 - 柯清辉持股从4.70亿股减至4.24亿股 持股比例从15.80%降至14.26%[2] - 黄丽宁持股从4.70亿股减至4.24亿股 持股比例从15.80%降至14.26%[2] 招商局中国基金股东全面退出 - Meyer Road Limited持股从1256.20万股减至0股 持股比例从8.25%降为0%[2] - Cantonment Road Limited持股从1256.20万股减至0股 持股比例从8.25%降为0%[2] - Loyang Street Limited持股从1256.20万股减至0股 持股比例从8.25%降为0%[2] - ASMH (Cayman) Limited持股从1409.00万股减至0股 持股比例从9.25%降为0%[2] - 陈健通过Argyle Street Management持股从1411.20万股减至0股 持股比例从9.26%降为0%[2][3] - ASM Connaught House General Partner V Limited持股从1381.00万股减至0股 持股比例从9.07%降为0%[2] - ASM Connaught House General Partner III Limited持股从1284.20万股减至0股 持股比例从8.43%降为0%[2] - ASM Connaught House (Master) Fund V LP持股从1381.00万股减至0股 持股比例从9.07%降为0%[2] - ASM Connaught House (Master) Fund III LP持股从1284.20万股减至0股 持股比例从8.43%降为0%[3] - Cochrane Street Limited持股从1256.20万股减至0股 持股比例从8.25%降为0%[3] - Argyle Street Management Holdings Limited持股从1411.20万股减至0股 持股比例从9.26%降为0%[3]
新沣集团(01223.HK)7月29日收盘上涨9.57%,成交3953.01万港元
搜狐财经· 2025-07-29 08:37
市场表现 - 7月29日恒生指数下跌0 15%至25524 45点 新沣集团股价上涨9 57%至1 03港元/股 成交量5154 34万股 成交额3953 01万港元 振幅15 96% [1] - 最近一个月新沣集团累计涨幅16 05% 年内涨幅16 05% 跑输恒生指数27 43%的涨幅 [2] 财务数据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营业总收入2 85亿元 同比增长0 93% 归母净利润-1 33亿元 同比减亏30 5% [2] - 毛利率达91 44% 资产负债率47 49% [2] 行业估值 - 专业零售行业市盈率TTM平均值为-4 52倍 中值为-0 19倍 新沣集团市盈率-19 53倍 行业排名第49位 [3] - 同业公司市盈率对比:陈唱国际5 88倍 宝胜国际5 89倍 傲基股份6 52倍 包浩斯国际7 08倍 周生生7 13倍 [3] 公司业务 - 公司为综合企业 经营品牌 零售及金融业务 持有优质物业组合 包括"奥莱+社区"模式商场及黄金地段写字楼 [3] - 旗下华晋证券资产管理持有香港第1类(证券买卖) 第4类(投资顾问)及第9类(资产管理)牌照 [3]
新沣集团(01223)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4-30 09:17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公司全年收入增加0.9%至307.6百万港元(2023年:304.7百万港元)[13] - 年內毛利增加2.0%至281.2百万港元,毛利率提升至91.4%(2023年:90.4%)[13] - 公司拥有人应占年度亏损减少30.5%至143.1百万港元(2023年:205.9百万港元)[13] - 品牌推广分部收入减少13.3%至53.0百万港元,毛利率降至50.3%(2023年:52.3%)[15] - 零售分部收入增加5.7%至236.6百万港元,毛利率保持100%[16] - 金融服務分部收入减少9.3%至17.9百万港元,亏损增加至26.1百万港元(2023年:22.0百万港元)[17] - 其他收入及收益增加42.6%至37.9百万港元,主要由于日本清酒业务收取一次性政府补助[19]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分銷及銷售開支减少22.1%至61.1百万港元,行政開支减少9.6%至133.8百万港元[20][21] - 2024年雇员成本为53.9百万港元,较2023年的64.4百万港元下降16.3%[37] 各地区表现 - 沈阳和厦门尚柏奥莱营业表现理想,客流按年录得高双位数增长[6] - 厦门尚柏奥莱连续三年创下业绩首月破亿表现[6] - 沈阳尚柏奥莱引入全球最大咖啡连锁品牌以增强协同效应[6]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尚柏奥莱品牌年内在内地获2023-24年度中国奥特莱斯50强等多项殊荣[6] - 公司金融业务下半年受益于市场集资活动增加保持健康平稳[9] - 保健品业务SBT通过内地领先电商平台销售并拓展东南亚市场[7] - 日本清酒业务2023年下半年生产线投产并稳步发展[7] - 压缩衣品牌SKINS将集中资源发展重点市场并提升产品竞争力[10]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计划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优化零售业务运营效益[10] - 公司对日本清酒业务未来将增加市场推广以加速发展[10] - 公司预计收购新伊藤后将提升营运效率并降低其营运成本[43] 资本开支和投资 - 2024年资本开支为22.5百万港元,较2023年的52.9百万港元下降57.5%[35] - 公司以0.6百万美元(约4.7百万港元)收购新伊藤品牌分销有限公司15%股权,使其成为全资附属公司[40] - 新伊藤集团2023年资产净值为1.7百万美元(约13.3百万港元)[41] - 新伊藤集团2023年毛利为3.6百万美元(约28.1百万港元)[41] 董事及高管信息 - 独立非执行董事周宇俊先生拥有逾45年商业、财务及投资管理经验,现任中策资本控股有限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51] - 独立非执行董事沈培基先生拥有超过40年高档消费品零售及分销经验,曾任Longchamp亚太区主席[52] - 首席财务官陈振洋先生拥有接近20年会计及金融领域工作经验,曾任两家香港上市公司执行董事及财务总监[54] - 瀋阳尚柏奥莱总经理刘立军女士拥有34年商业营运管理经验,负责瀋阳尚柏奥莱全面营运[55] - 业务发展副总裁郑晋龙先生25岁,负责监管集团全球投资及业务发展项目[55] - 重慶三號線廣場总经理叶东明先生具有超过35年商业营运管理经验[56] - 天津九號線廣場总经理徐嬙女士从事商业服务及管理行业20年[57] - 展图生物科技总经理徐成龙先生具有超过20年零售、批发及业务开发经验[58] - 华晋证券资产管理总经理温诚龙先生具有超过20年金融界营运与管理经验[58][59] - 公司秘书谭式为先生29岁,持有企业管治硕士学位,曾任上市公司公司秘书[60] 股息及股东信息 - 公司建议派发期末股息每股0.005港元,总计约14,871,000港元,与2023年持平[65] - 公司董事郑盾尼直接持有167,040,000股普通股,并通过控股企业Goldsilk Capital Limited持有1,133,790,000股,合计持股1,300,830,000股,占已发行股本的43.74%[97][103][104] - 公司董事陈嘉利直接持有11,000,000股普通股,占已发行股本的0.37%[97] - 公司董事李长铭直接持有91,050,000股普通股,并通过配偶权益持有2,000,000股,合计持股93,050,000股,占已发行股本的3.13%[97][103] - 公司董事冯剑云直接持有99,040,000股普通股,占已发行股本的3.33%[97] - 公司董事沈培基直接持有10,000,000股普通股,占已发行股本的0.34%[97] - 主要股东Goldsilk Capital Limited直接持有1,133,790,000股普通股,占已发行股本的38.12%[104][106] - 主要股东柯清辉直接持有350,000,000股普通股,并与妻子黄丽宁共同持有120,000,000股,合计持股470,000,000股,占已发行股本的15.80%[104][106] - 主要股东黄丽宁与柯清辉共同持有120,000,000股普通股,并通过配偶权益持有350,000,000股,合计持股470,000,000股,占已发行股本的15.80%[104][106] 企业管治 - 董事会主席郑盾尼同时担任首席执行官职务,违反企业管治守则第C.2.1条[132] - 所有独立非执行董事任期超过9年,未按守则委任新独立董事[132] - 执行董事李长铭为董事会主席郑盾尼配偶的弟弟[133] - 董事会制定多元化政策,考虑年龄、专业经验等多维度因素[134] - 公司确认除证券交易标准守则外,基本遵守企业管治守则[129] ESG及风险管理 - 2024年度ESG报告涵盖集团主要业务,包括新增的保健业务展图生物科技[185] - ESG报告依据香港联交所《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指引》编制[186] - ESG工作小组由4位主要部门主管组成,负责推动ESG事项执行[195] - 公司通过多元化渠道与持份者沟通,包括问卷、会议和公开活动等[199] - 风险管理架构由管理层及业务部门组成,每年由独立顾问检视[197] - 董事会对ESG战略制定、风险评估及目标推进负有决策和监督职责[195]
新沣集团(01223) - 2024 - 年度业绩
2025-03-31 12:00
集团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集团整体收入从可比年度约3.047亿港元增至年内约3.076亿港元[4] - 年内除利息、税项、折旧及摊销前盈利约4560万港元,可比年度亏损约1650万港元[4] - 公司拥有人应占年度亏损减少约30.5%,至约1.431亿港元(2023年约2.059亿港元)[4] - 2024年销售成本为2633万港元,2023年为2912.8万港元[5] - 2024年毛利为2.81231亿港元,2023年为2.75597亿港元[5] - 2024年年度亏损为1.45108亿港元,2023年为2.13966亿港元[5] - 2024年年度全面收益总额为2.05466亿港元,2023年为2.57619亿港元[6] - 2024年非流动资产总值为31.41257亿港元,2023年为33.33544亿港元[7] - 2024年流动资产总值为12.74704亿港元,2023年为15.47896亿港元[7] - 2024年贸易及其他应付账款为349,459千港元,2023年为337,100千港元[8] - 2024年应付一名关联方款项为106千港元,2023年为0千港元[8] - 2024年应付董事款项为56,555千港元,2023年为59,892千港元[8] - 2024年流动负债总值为1,162,630千港元,2023年为1,259,086千港元[8] - 2024年流动资产净值为112,074千港元,2023年为288,810千港元[8] - 2024年非流动负债总值为934,370千港元,2023年为1,083,056千港元[8] - 2024年资产净值为2,318,961千港元,2023年为2,539,298千港元[8] - 2024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总值为2,313,016千港元,2023年为2,531,009千港元[8] - 2024年非控股权益为5,945千港元,2023年为8,289千港元[8] - 集团整体收入增加约0.9%至约30760万港元(2023年:约30470万港元)[70] - 年内毛利约28120万港元,较可比年度增加约560万港元或约2.0%,毛利率为约91.4%(2023年:约90.4%)[70] - 公司拥有人应占年度亏损约14310万港元,较可比年度减少约30.5%或约6280万港元[70] - 年内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约4.81港仙,可比年度为约6.92港仙[71] - 分销及销售开支从约7840万港元降至约6110万港元,减少约22.1%[76] - 行政开支从约1.481亿港元降至约1.338亿港元,减少约9.6%[77] - 融资成本从约1.04亿港元降至约9420万港元,减少约9.4%[78] - 所得税开支从约50万港元增至约410万港元,增加约652.1%[82] - 公司拥有人应占年度亏损从约2.059亿港元降至约1.431亿港元[83] - 2024年末银行结余及现金为约7720万港元,2023年为约1.326亿港元[85] - 2024年末银行贷款为约11.404亿港元,2023年为约13.868亿港元[85] - 2024年末流动比率为约1.10,2023年为约1.23[86] - 2024年末雇员总数为217人,2023年为206人[91] - 2024年资本开支为约2250万港元,2023年为约5290万港元[89] 股息分配情况 - 董事会建议就年内宣派末期股息每股普通股0.005港元(2023年0.005港元)[4] - 2024年和2023年拟派末期股息均为每股普通股0.005港元,金额均约为14,871,000港元[55][56] - 董事会建议本年度末期股息为每股普通股0.005港元,与2023年相同,须经2025年6月20日股东大会批准,拟于2025年9月8日或前后派付[95] 财务报表相关准则影响 - 香港会计准则第7号修订本对公司财务报表无重大影响,因公司无供应商融资安排[19] - 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8号2024年7月颁布,预计对若干项目的呈列及披露有重大影响,2027年1月1日或之后开始的年度期间生效[21][22] - 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及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7号“金融工具之分类及计量之修订”,预计不对公司财务报表造成重大影响,2026年1月1日或之后开始的年度期间生效[23][22] - 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及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7号“涉及依赖自然能源生产电力的合约”,预计不对公司财务状况及表现造成重大影响,2026年1月1日或之后开始的年度报告期间生效[24][22] - 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0号及香港会计准则第28号修订本已前瞻应用,现可供采纳,生效日期待定[25][22] - 香港会计准则第21号及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号之修订本“缺乏可交换性”,2025年1月1日或之后开始的年度期间生效[22] - 香港财务报告准则会计准则年度改进-第11卷,2026年1月1日或之后开始的年度期间生效[20][22] - 董事预期采纳已颁布但未生效的新订及经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会计准则,不会对综合财务报表造成重大影响[20] - 香港会计准则第21号及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号等修订本预期不会对公司财务报表造成重大影响[26][30]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可报告分部分为品牌推广、零售和金融服务[29][3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品牌推广可报告分部收入为53,089千港元,亏损为17,477千港元[3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零售可报告分部收入为242,076千港元,亏损为21,770千港元[3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金融服务可报告分部收入为17,915千港元,亏损为26,129千港元[3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综合可报告分部收入为307,561千港元,亏损为65,376千港元[3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利息收入为4,439千港元,中央行政开支为70,242千港元[3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占合营企业业绩亏损为10,031千港元,占联营企业业绩盈利为185千港元[3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除所得税开支前亏损为141,025千港元[32] - 零售分部下特许权销售总收入为1,074,392千港元,所得佣金收入为178,794千港元[33]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综合收入为304,725千港元,可报告分部亏损为142,819千港元,除所得税开支前亏损为213,423千港元[34] - 2023年特许经营权销售总收入为1,068,280千港元,所得佣金收入为166,513千港元[3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5号范围内客户合约综合收入为238,758千港元,范围外其他来源综合收入为68,803千港元[35][36] - 2024年品牌推广、零售、金融服务可报告分部资产分别为241,604千港元、2,956,000千港元、325,874千港元,可报告分部资产总值为3,523,478千港元[39] - 2023年品牌推广、零售、金融服务可报告分部资产分别为315,515千港元、3,135,617千港元、377,176千港元,可报告分部资产总值为3,828,308千港元[39] - 2024年品牌推广、零售、金融服务可报告分部负债分别为43,595千港元、472,271千港元、21,688千港元,可报告分部负债总值为537,554千港元[40] - 2023年品牌推广、零售、金融服务可报告分部负债分别为53,714千港元、448,280千港元、25,576千港元,可报告分部负债总值为527,570千港元[40] - 2024年综合资产总值为4,415,961千港元,较2023年的4,881,440千港元有所下降[39] - 2024年综合负债总值为2,097,000千港元,较2023年的2,342,142千港元有所下降[40] - 2024年未分配资产为171,617千港元,较2023年的293,367千港元有所下降;未分配负债为1,559,446千港元,较2023年的1,814,572千港元有所下降[39][40] - 2024年资本开支总计22,544千港元,其中品牌推广1,695千港元,零售20,849千港元;2023年资本开支总计52,924千港元,其中品牌推广49,897千港元,零售3,024千港元[41][42] - 2024年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总计76,279千港元,其中品牌推广4,653千港元,零售69,996千港元,金融服务1,630千港元;2023年总计76,721千港元,其中品牌推广1,686千港元,零售73,400千港元,金融服务1,635千港元[41][42] - 2024年公司自外部客户的收入总计307,561千港元,其中中国231,697千港元,香港49,139千港元,美国4,159千港元等;2023年总计304,725千港元[43] - 2024年特定非流动资 产总计3,128,497千港元,其中中国2,551,538千港元,香港425,479千港元,美国42,091千港元等;2023年总计3,288,139千港元[43] - 2024年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5号范围内客户合约收入总计238,758千港元,其中销售商品49,313千港元,特许权销售所得佣金收入178,794千港元等;2023年总计232,178千港元[45] - 2024年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5号范围外来 自其他来源的收入总计68,803千港元,其中租金收入57,180千港元,利息收入11,623千港元;2023年总计72,547千港元[45] - 2024年融资成本中银行贷款的利息开支79,266千港元,租赁负债的利息开支12,685千港元等;2023年银行贷款利息开支89,076千港元,银行透支利息开支1千港元等[45] - 2024年所得税开支为 - 4,083千港元,其中香港 - 179千港元,中国及其他司法权区 - 6,017千港元等;2023年为 - 543千港元[46] - 品牌推广分部收入约5300万港元(2023年:约6110万港元),减少约13.3%,毛利率降至约50.3%(2023年:约52.3%)[72] - 零售分部收入约23660万港元(2023年:约22390万港元),增加约5.7%,毛利率为100.0%(2023年:100.0%)[73] - 金融服务分部收入约1790万港元(2023年:约1980万港元),减少约9.3%,毛利率为100.0%(2023年:100.0%)[74] - 品牌推广分部可报告分部亏损约1750万港元(2023年:约3940万港元),亏损减少[72] - 零售分部可报告分部亏损约2180万港元(2023年:约8140万港元),亏损减少[73] - 金融服务分部可报告分部亏损约2610万港元(2023年:约2200万港元),亏损增加[74] 税务政策相关 - 香港利得税拨备按法定税率16.5%计算,选定附属公司首2,000,000港元应课税溢利按8.25%计算,其余按16.5%计算[47] - 中国企业所得税,集团实体按法定税率25%计算,特定香港注册附属公司就中国租金收入按10%预扣税率计算[48] - 租户需按中国租金收入总额(扣除增值税)的10%代公司支付中国企业所得税[49] 其他财务数据指标变化 - 2024年其他收入及收益为37,939千港元,2023年为26,612千港元[52] - 2024年其他开支为1,101千港元,2023年为3,469千港元[54] - 2024年年度亏损相关的董事袍金为8,319千港元,2023年为7,203千港元[54] - 2024年雇员成本(不包括董事袍金)为62,254千港元,2023年为71,592千港元[54] - 2024年投资物业租金收入总额为57,1
新沣集团(01223) - 2024 - 中期财报
2024-09-27 04:06
收入及毛利 - 整体收入减少约1.9%至约150.3百万港元[9] - 品牌推广分部收入减少约14.5%至约23.2百万港元[10] - 零售分部收入增加约1.7%至約118.2百萬港元[11] - 金融服务分部收入约8.9百万港元,同比下降约9.4%[12] - 毛利约140.5百万港元,同比下降约1.8%[12] 经营成本 - 品牌推广分部毛利率下降至约57.7%[10] - 分銷及销售开支约26.8百万港元,同比下降约29.5%[13] - 行政开支约64.8百万港元,同比下降约13.6%[14] 盈利情况 - 品牌推广分部可報告分部虧損約0.8百万港元[10] - 零售分部可報告分部溢利約13.4百万港元[11] - 金融服务分部可報告分部虧損約0.4百万港元[12] - 按公平价值列入损益的金融资产公平价值亏损约0.6百万港元,同比减少约11.0百万港元[15] - 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亏损约28.4百万港元,同比减少[16] 收入来源 - 来自中国、香港及其他亚洲国家的收入占总收入约94.7%[17] - 公司主要收入来自中国市场91,176千港元、香港市场13,995千港元[61] - 公司主要收入来源包括销售商品20,958千港元、特许权销售佣金收入89,249千港元、财务咨询收入2,822千港元[61] - 公司收入确认主要在某一时点21,392千港元和一段时间内94,675千港元[61] - 公司零售分部租金收入28,597千港元、金融服务分部利息收入5,660千港元[63] 财务状况 - 银行借款约1,294.4百万港元,资产负债率约47.6%[18] - 流动比率约1.01[19] - 于2024年6月30日及2023年12月31日,提供予保证金融资客户的贷款总额分别为136,086千港元和135,334千港元[86] - 于2024年6月30日,质押上市股本证券的未贴现市场总额约为436,748,000港元,足以覆盖尚未偿还的贷款余额[86] - 于2024年6月30日及2023年12月31日,应收贷款总账面值分别为46,406千港元和59,251千港元,其中42,581千港元和45,092千港元分类为信贷减值[88][89] - 于2024年6月30日及2023年12月31日,按公平价值列入损益的金融资产分别为102,451千港元和112,700千港元[91] 资产及负债 - 於2024年6月30日,本集團附有浮動息率的有抵押銀行貸款,年利率乃介乎於約1.92%至7.83%,期內,實際加權平均年利率約為6.21%[20] - 於2024年6月30日,本集團有關已訂立合約惟並未撥備的資本承擔包括位於中國瀋陽的奧特萊斯樓宇建造成本5,807,000港元[22] - 公司于2024年6月30日的金融资产包括香港上市股本证券30,899千港元[110]和非上市投资71,552千港元[110] - 公司于2024年6月30日的金融负债包括银行贷款1,294,393千港元[110]和租赁负债187,245千港元[110] 其他 - 公司于2024年6月30日后及直至报告日期内无重大事项发生[27] - 公司董事及主要行政人员持有公司股份及相关股份的权益和淡仓情况[29][30] - 主要股东持有公司5%或以上股份及相关股份的权益和淡仓情况[31][32] - 公司及其附属公司于期内未购买、出售或赎回任何公司已上市证券[33] - 公司于期内及相应期间未授出、行使、注销或失效任何购股权[35] - 公司遵守企业管治守则的情况,但存在偏离情况[36][37] - 公司於期內一直遵守標準守則所載之規定標準[38] - 審核委員會已與管理層審閱本集團所採納的會計政策及慣例,並討論審閱、內部控制及財務報告事宜[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