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同方泰德(01206)
icon
搜索文档
同方泰德(01206)发盈警,预期中期亏损750万元至850万元 同比减少
智通财经网· 2025-08-19 13:02
业绩预期 - 公司预计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6个月亏损人民币750万元至850万元 [1] - 去年同期亏损人民币7190万元 [1] - 亏损同比减少约88%至90% [1] 亏损减少原因 - 智慧能源板块多个项目取得重大实施进展 [1] - 该类项目具有较高毛利率水平 [1] - 带动集团整体收入及毛利提升 [1]
同方泰德(01206) - 盈利预告截至二零二五年六月三十日止六个月之估计中期业绩
2025-08-19 12:58
业绩总结 - 2024年上半年公司亏损约7190万元人民币[5] - 公司预计2025年上半年亏损750 - 850万元人民币[5] - 2025年上半年亏损较2024年同期减少[5] 未来展望 - 公司中期业绩公布预计2025年8月底前刊发[6]
同方泰德(01206.HK)8月27日举行董事会会议审议及批准中期业绩
格隆汇· 2025-08-15 09:03
公司董事会会议安排 - 公司将于2025年8月27日举行董事会会议审议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业绩 [1] - 会议将审议批准中期业绩刊发及考虑派付任何中期股息的建议 [1] 公司治理动态 - 公司委任Chan Lai Yin为联席公司秘书 [2]
同方泰德(01206) - 董事会会议通告
2025-08-15 08:31
会议安排 - 公司定于2025年8月27日召开董事会会议[4] - 会议将审议及批准中期业绩及刊发[4] - 会议将考虑支付中期股息建议(如有)[4] 人员构成 - 公司执行董事为赵晓波先生及秦冰先生[4] - 公司非执行董事为李成富等三人[4] - 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为谢有文等三人[4]
同方泰德(01206) - 截至2025年7月31日止月份股份发行人的证券变动月报表
2025-08-01 08:30
股份情况 - 截至2025年7月31日,公司已发行股份(不含库存股)和总数均为782,192,189,库存股份数目为0[2] 期权情况 - 截至2025年7月31日,公司上月底和本月底结存股份期权数目均为0[3] - 本月行使期权所得资金总额为0港元[3]
2024年医疗险理赔报告:总赔付超860亿,富德、新华、友邦的5个赔案超300万!8人获赔超100次!理赔直付、特药...
13个精算师· 2025-07-10 15:16
医疗理赔整体情况 - 2024年68家寿险公司医疗理赔金额超860亿,近十年年均增长21% [1][2] - 健康险保费从2014年1588亿增长至2024年9773亿,十年复合增长率20% [8] - 健康险赔付支出从十年前增至4052亿,十年复合增长率超21% [12] 医疗险产品特点 - "百万医疗"产品凭借低保费、高保额特点成为基础保险产品之一 [6] - 医疗险具有"小额、高频"特点,60家公司理赔件数超8500万件,占寿险总理赔件数85% [18] - 80%公司件均赔款低于3000元,但百万医疗险件均赔款显著高于普通医疗险 [19][34] 高额赔付案例 - 5个医疗险案例累计赔付超300万,涉及富德生命、新华保险、友邦保险等公司 [1][26] - 8人医疗险赔付超100次,最高达374次 [1][30] - 平安健康特药支付超19亿,太保健康赔付单笔120万的CAR-T特效药 [1][44] 理赔服务创新 - 国寿和平安实现"一站式"理赔直付超40亿 [1][48] - 11家寿险公司理赔直付金额合计超120亿 [50] - 太保健康提供住院垫付服务,2024年垫付超3400万 [54] 医疗理赔人群特征 - 高发年龄段集中在30-50岁和0-17岁 [1][56] - 少儿医疗理赔中男性比例高于女性 [65] - 女性医疗理赔占比普遍高于男性,16家公司中10家女性占比超50% [62] 理赔原因分析 - 疾病类医疗理赔占比达79%,其中呼吸系统疾病最常见 [72][76] - 意外类医疗理赔以动物抓咬伤、扭伤和骨折为主 [81] - 恶性肿瘤次均住院金额最高达2.59万元,远超呼吸系统疾病的1.03万元 [88]
百万医疗险,内卷中求增长
虎嗅· 2025-07-07 12:38
百万医疗险市场动态 - 蚂蚁保旗下"好医保"系列升级2025年版,新增覆盖全国470家三甲医院国际部、特需部及部分私立医院,癌症等特定疾病住院治疗纳入保障范围 [1] - "好医保"扩充院外购药报销责任,新增全目录进口药、近400种原研药在内的1500多种先进药械 [1] - 众安保险旗下"众民保百万医疗险2025版"新增门诊手术及住院前后30天门急诊费用,针对慢病患者推出长期用药可选加油包 [1] - 尊享E生百万医疗险升级后覆盖民营医院增至102家,特药清单扩展至312种 [1] - 中国人寿推出首款10年保证续保产品"国寿康悦臻享医疗保险",提供院外特定重大疾病急需药品费用保险金责任 [2] 产品迭代趋势 - 续保条件从1年期不保证续保升级至6年/20年保证续保期,如平安e生保长期医疗、好医保20年版 [5] - 保障范围从医院普通病房扩展至公立医院特需部、国际部及民营医院,从住院延伸至门急诊、外购药品与器械 [6] - 免赔额机制创新包括家庭共享免赔额、无理赔优惠、特定病种0免赔等 [7] - 药物保障从外购靶向药不报销升级至覆盖CAR-T疗法、PD-1抑制剂等特药单独责任,药品种类从几十种增至150+种 [7] - 质子重离子医疗从高端医疗险专属变为百万医疗险标配 [7] 市场竞争格局 - 2023年百万医疗险规模约600亿元,占健康险7%、医疗险20% [9] - 人保健康好医保系列2023年总保费88.22亿元占公司总保费19.51%,2024年两款互联网产品保费合计86.13亿元 [14] - 众安尊享E生2024年保费46.61亿元(2023年为65.15亿元),众民保2024年保费7.68亿元同比增长177% [13] - 平安健康e生保系列四款产品总保费约90亿元占公司总保费55% [14] - 太保健康蓝医保系列核心产品2024年保费7.2亿元占公司原保费23% [14] 行业发展前景 - 商保在医疗支付中占比有望提升,2023年商保赔付仅占直接医疗支出7%,医疗险占比仅3% [17] - 专家预测百万医疗险规模将从当前不到900亿元增长至2029年1700-2600亿元 [18] - 近五年健康险中疾病保险保费下滑而医疗保险增长,惠民保冲击减弱 [21] - 行业综合赔付率中位数39%低于70%合理值,人保健康57.84%为头部最高 [21] - 产品定价需平衡"健康人群补贴高风险人群"逻辑与客户获得感,要求精准定价和客群精细化运营 [23]
蚂蚁保“好医保”2025版升级 新增全国470家先进医院
证券日报网· 2025-06-20 10:02
产品升级 - 蚂蚁保旗下"好医保"系列核心产品进行2025年版升级,首次将全国470家三甲医院的国际部、特需部和部分私立医院纳入保障范围,覆盖癌症等特定疾病的住院治疗 [1] - 升级涵盖三款核心产品:好医保·长期医疗(旗舰版2025)、好医保·中老年长期医疗(2025版)、好医保·少儿长期医疗(2025版),覆盖成人、中老年、少儿全年龄段人群 [1] - 针对不同人群的特定疾病,2025年版产品在先进医院保障上各有侧重,最大程度覆盖不同人群的高发重疾 [1] 保障范围扩展 - 扩充院外购药报销责任,新增全目录进口药、近400种原研药在内的1500多种先进药械,实现对先进药械的广覆盖 [1] - 在院外药品目录上拓展2024年国家药监局批准上市的所有药品,住院期间外购药均可报销 [2] - 新增国家指定的创新药械,促进高端医疗服务普惠化 [1][2] 服务升级 - 2025年版"好医保"系列将上线"专属家医服务",覆盖家庭健康咨询、一站式先进医药专线 [2] - 家医团队可在线提供个性化就医建议,联动全国医院和药品资源,指导用户使用先进医药 [2]
同方泰德(01206)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4-29 10:32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实现收入约1829.2百万元,同比微降0.5%,录得亏损约265.0百万元[20] - 2020 - 2024年成本占收益比率分别为79.1%、80.4%、82.6%、90.8%、92.1%[19] - 2020 - 2024年除税前溢利/(亏损)率分别为8.9%、3.4%、3.8%、 - 5.4%、 - 16.2%[19] - 2020 - 2024年股本回报/(亏损)分别为4.6%、1.6%、1.9%、 - 3.4%、 - 10.1%[19] - 2020 - 2024年流动比率分别为1.9、2.0、1.8、1.7、1.6[19] - 2024年公司净收入为18.292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0.5%[29] - 2024年智慧交通收入4.352亿元人民币,占比23.8%,较2023年下降6.8%[31][33] - 2024年智慧建筑与园区收入7.203亿元人民币,占比39.4%,较2023年下降12.4%[31][34] - 2024年智慧能源收入6.738亿元人民币,占比36.8%,较2023年增长22.9%[31] - 2024年销售成本约16.84亿元,较2023年增加0.9%[37] - 毛利由2023年约1.693亿元下降14.2%至2024年约1.452亿元,2024年毛利率约为7.9%,较上年同期下降1.3个百分点[38] - 2024年其他收入约3240万元,较2023年增加约17.0%[39] - 2024年销售及分销费用约8580万元,同比增长35.5%,占收入比例为4.7%(2023年:3.4%)[40] - 2024年计提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以及合同资产的减值损失约2.1亿元,较2023年同比增长约264.0%[42] - 集团2024年亏损约2.65亿元,2023年亏损约9990万元,净利率由上年同期负5.4%下降至本年约负14.5%[45] - 存货由2023年12月31日约12.827亿元增加6.3%至2024年12月31日约13.638亿元[47] - 2024年12月31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3.447亿元,占集团净资产的13.1%(2023年12月31日:约3.633亿元)[49] - 2024年12月31日,现金净额约负290万元(2023年12月31日:约7750万元),资产负债比率约为6.2%(2023年12月31日:约5.2%)[50]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有669名雇员,2023年12月31日为665名;2024年员工总成本从2023年约2.066亿元减至约1.685亿元[55] - 2024年公司未就2023财年宣派股息,董事会也不建议派付2024年末期股息[100]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可供分派予权益股东的储备为人民币3.59亿元,2023年为人民币3.72亿元[102] - 2024年最大及五大客户销售额分别占集团总销售额7.2%(2023年:5.8%)、24.1%(2023年:20.2%)[154] - 2024年最大及五大供应商采购额分别占集团总采购额3.7%(2023年:2.2%)、11.7%(2023年:9.9%)[154] 各条业务线表现 - 智慧交通领域,攻克重庆6号线综合监控系统大修改造项目,中标杭州至德清市域铁路工程综合监控集成设备供货项目[15] - 智慧能源领域,签约大庆智慧供热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合同总额超5亿元,服务供热面积达3800万平方米,服务用户32万余户[15] - 智慧能源领域,服务荣成跨区域核能供热项目,实现核能综合利用场景新突破[15] - 智慧建筑园区板块签约香港大学深圳医院二期等多个医院项目,为核工业相关项目打造解决方案[16] - 智慧能源板块大庆市智慧供热项目预计节热率超8%,新疆阿尔塔什零碳园区项目获“绿能星”一等奖[17] - 智慧交通板块参建的西安地铁10号线一期开通运营,重庆轨道交通10号线二期工程综合监控集成项目获一等奖[17] - 智慧交通板块武汉地铁11号线二、三期开通运营,在长春轨道交通市场斩获多个项目[21] - 公司成功中标杭州至德清市域铁路工程综合监控集成设备供货项目[22] - 公司中标中国人民大学通州校区平安校园技防体系建设项目[23] - 公司承接中国核电运行技术创新研究与保障基地智慧园区工程[23] - 大庆市智慧供热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实现近900套换热系统自动调控[25] - 公司首个核电站智慧节能管理系统在福清核电站厂用电节能项目上线[27] - 公司签约荣成市核能供热配套管网及设施建设项目[25] - 智慧能源板块2024年收入约6.73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2.9%[35]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2025年公司将深耕优势业务,加大研发投入,开拓新应用场景[18] 其他没有覆盖的重要内容 - 集团本年度共取得7项专利授权,其中6项为发明专利,取得27项软件著作权[14] - 同方泰德北京参与的课题获“2023年度城市轨道交通科技进步二等奖”,项目获“2023年度智能建筑设计大赛活动”一等奖[14] - 同方节能工程入选第六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14] - 《烟气余热深度回收利用的吸收式换热机组》产品入选《北京市绿色低碳先进技术推荐目录(2024年版)》[14] - 2024年12月31日,董事赵晓波先生拥有公司8,728,000股股份,占已发行股本约1.12%[112] - 2024年12月31日,同方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实益拥有人持有公司92,000,000股股份,占已发行股本11.76%;作为受控制法团的权益持有194,330,142股股份,占已发行股本24.84%[116] - 2024年12月31日,Resuccess Investments Limited作为实益拥有人持有公司194,330,142股股份,占已发行股本24.84%[116] - 公司于2015年12月4日采纳股份奖励计划,根据该计划可授予奖励的股份最高数目为77,772,218股,占采纳日期公司已发行股本的10%[120] - 根据股份奖励计划可供发行的股份总数为77,772,218股,占年报纸期已发行股份(不包括任何库存股份)的9.94%[121] - 任何时间经选定承授人所获授一项或多项奖励涉及的股份最高数目合共不得超过公司于采纳日期已发行股本的1%[122] - 股份奖励计划自采纳日期起计有效期为10年,尚余有效期约为8个月[126] - 2024年12月31日,股份奖励计划项下概无未归属予经选定承授人的尚未行使奖励股份[126]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或其任何附属公司概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任何上市证券(包括出售任何库存股份)[128]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并无持有库存股份[129] - 2023 - 2025年向同方集团销售产品年度上限分别为4.2亿、4.6亿、5.1亿元人民币[131] - 2024年向同方集团出售产品金额约2.573亿元人民币,符合4.6亿元上限[131] - 2023 - 2025年自同方集团采购产品年度上限分别为2.2亿、2.5亿、2.7亿元人民币[133] - 2024年自同方集团采购原材料金额约1.044亿元人民币,符合2.5亿元上限[134] - 2023 - 2025年向同方集团提供杂项产品及服务年度上限分别为2000万、2500万、3000万元人民币[135] - 2024年向同方集团提供杂项产品及服务金额约0元,符合2500万元上限[138] - 2023 - 2025年向同方集团收取杂项产品及服务年度上限分别为4300万、4800万、5300万元人民币[135] - 2024年同方集团向公司提供杂项产品及服务金额约1760万元人民币,符合4800万元上限[138] - 同方为公司控股股东,中核集团为同方控股股东,二者均为公司关联人士[132] - 各项交易价格按公平协商的一般商业条款及特定定价机制厘定[131][133][138] - 2022年12月27日,同方泰德北京、同方节能与同方订立业务安排协议,有效期为2023年1月1日至2025年12月31日[139] - 同方就2022年业务安排协议在2023 - 2025年向公司转移款项的年度上限分别为12亿元、12.6亿元、11.6亿元,公司向同方转移款项的年度上限分别为9.8亿元、10.3亿元、9.5亿元[14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同方根据2022年业务安排向公司转移款项约6.618亿元,符合12.6亿元的年度上限;公司向同方转移款项约5.137亿元,符合10.3亿元的年度上限[141] - 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确认持续关连交易符合规定,核数师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已发出无保留意见函件[14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除持续关连交易外,公司或附属公司与控股股东无重大合同[143] - 各控股股东确认遵守不竞争承诺,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确认其合规[14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及年报日期,董事无集团业务外竞争业务权益[145] - 年内无订立或存在公司业务管理及行政合同[146] - 公司章程及新加坡法例无适用的优先权条文[147] - 集团薪酬政策按雇员贡献、资历及能力厘定,由薪酬委员会定期检讨[148] - 2024年公司维持上市规则规定的不少于已发行股份25%的指定公众持股量[156] - 2024年公司遵守主板上市规则附录C1的企业管治守则,仅在举行董事会会议次数方面偏离第C.5.1条[166] - 2024年公司采纳证券上市规则附录C3所载有关董事进行证券交易的标准守则,未发现有关雇员违反事件[168] - 2024年公司香港外聘核数师为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新加坡注册会计师为KPMG LLP,任期将在应届股东周年大会结束时终止[155] - 2024年公司为董事投购企业责任险,有效期自2024年1月1日至12月31日[153] - 2024年公司附属公司雇员参与地方市政府管理的定额供款中央退休金计划,按薪资成本一定百分比供款[151] - 2024年公司获得中国质量认证中心的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未违反相关环境法规[161] - 2024年公司运营遵守中国相关法律法规,未造成重大影响[16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现任董事接受上市公司董事角色等方面培训,涵盖企业管治、法规更新、会计财务等内容[172] - 公司主席与行政总裁角色分开,李成富为公司主席,赵晓波为行政总裁[173] - 董事会有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范仁达符合相关专业资格规定,全体独立非执行董事被认为是独立人士[174] - 董事会于2013年8月采纳多元化政策,按多准则遴选候选人,目前由6名男性和2名女性组成,年龄46 - 66岁[175] - 公司全体员工(包括高级管理层)性别比例为2:1,董事会有2名女董事,将保持至少一名女性董事[176]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举行董事会会议2次,股东大会1次[177] - 公司尽力履行企业管治守则,虽年内仅举行2次常规董事会会议,但董事频繁沟通讨论集团运营及策略[177] - 全体董事会议前获相关资料,可联系高级管理层和联席公司秘书,寻求独立专业意见费用由公司承担[178] - 公司至少提前14日向董事发出董事会会议通告,董事会程序遵守章程及相关规则条例[178] - 现任联席公司秘书为梁乐伟先生及Chan Wan Mei女士,石慧仪女士于2024年6月28日辞任,Chan女士于2024年12月20日获委任,截至2024年12月31日两人接受不少于15小时专业培训[179] - 各董事按特定任期订立服务合约,最少每三年于股东周年大会轮值退任及重选连任,董事会委任的董事留任至下届股东周年大会[180] - 谢有文等多位非执行董事与公司订立一年期服务合约,合约期满自动重续,可提前三个月书面通知终止[18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审核委员会举行2次会议,陆瑶等三名成员均出席2次,与董事会无意见分歧[184] - 审核委员会审阅集团未经审核中期业绩和经审核年度业绩,认为财务报表编制合规且披露充分,还履行多项职责[18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薪酬委员会举行1次会议,范仁达等成员出席情况不同,高级管理层薪酬0 - 1000千港元和1000 - 1500千港元各有1人[187] - 公司于2011年9月8日成立提名委员会,负责检讨董事会架构等,考虑多元化政策推荐董事候选人[18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提名委员会举行1次会议,谢有文先生和范仁达先生出席1次,李成富先生于2024年8月26日获委任不适用,秦绪忠先生于2024年8月26日辞任出席1次[19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风险管理委员会举行1次会议,赵晓波先生、王志强先生、曾学杰
同方泰德(01206) - 2024 - 年度业绩
2025-03-26 14:32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收入为18.29233亿元,2023年为18.3801亿元,同比下降0.48%[5] - 2024年公司毛利为1.45193亿元,2023年为1.69323亿元,同比下降14.25%[5] - 2024年公司经营亏损为2.8624亿元,2023年未提及亏损情况[5] - 2024年公司年内亏损为2.65045亿元,2023年为0.99947亿元,同比扩大165.18%[5] - 2024年公司每股亏损(摊薄)为0.1291元,2023年为0.34元[5] - 2024年公司资产净值为26.32966亿元,2023年为28.98533亿元,同比下降9.16%[14] - 2024年本公司权益股东应占权益总额为26.1376亿元,2023年为28.8019亿元,同比下降9.25%[14] - 2024年可报告分部收入为1829233千元,2023年为1838010千元[27] - 2024年可报告分部亏损150025千元,2023年溢利35128千元[27] - 2024年综合除税前亏损296797千元,2023年为99676千元[28] - 2024年财务成本10557千元,2023年为8454千元[30] - 2024年员工成本168497千元,2023年为206622千元[30] - 2024年实际所得税开支31752千元,2023年为271千元[31] - 2024年每股基本亏损基于公司普通权益股东应占亏损265908000元及加权平均股数782192189股计算[34] - 2024年公司实现收入约1829.2百万元,同比微降0.5%,亏损约265.0百万元[42] - 2024年公司净收入为人民币18.292亿元,同比下降0.5%[53] - 2024年集团销售成本约16.84亿元,较2023年的约16.687亿元增加0.9%[59] - 2024年毛利约1.452亿元,较2023年的约1.693亿元下降14.2%,毛利率约为7.9%,较上年同期下降1.3个百分点[60] - 2024年集团其他收入约3240万元,较2023年的约2770万元增加约17.0%[61] - 2024年集团销售及分销费用约8580万元,较2023年的约6330万元同比增长35.5%,占收入比例为4.7%(2023年:3.4%)[62] - 2024年行政及其他营运费用约1.642亿元,较2023年的约1.682亿元下降2.4%[63] - 2024年集团计提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以及合同资产的减值损失约2.1亿元,较2023年的约5770万元同比增长约264.0%[64] - 2024年集团录得亏损约2.65亿元,2023年亏损约9990万元,净利率由上年同期负5.4%下降至本年约负14.5%[67] - 存货由2023年12月31日约1282.7百万元增加6.3%至2024年12月31日约1363.8百万元,存货周转日数增至约264天[68] - 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由2023年12月31日约1864.6百万元下降3.4%至2024年12月31日约1801.6百万元,平均贸易应收款项周转日数增至329天[69] - 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由2023年12月31日约2223.0百万元增加8.0%至2024年12月31日约2400.3百万元,平均贸易应付款项周转日数增至437天[70] - 2024年12月31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344.7百万元,占集团净资产的13.1%,2023年12月31日约363.3百万元[71] - 2024年12月31日现金净额约为负2.9百万元,资产负债率约为6.2%,2023年12月31日现金净额约77.5百万元,资产负债率约5.2%[72]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共有669名雇员,2023年12月31日为665名,2024年员工总成本由2023年约206.6百万元减至约168.5百万元[78] 公司资产负债相关数据变化 - 2024年非流动资产中无形资产为5.762亿元,2023年为0.03596亿元,同比大幅增长[9] - 2024年流动资产中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为16.8728亿元,2023年为9.76224亿元,同比增长72.84%[10] - 2024年流动负债中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为24.00263亿元,2023年未提及具体金额[11] - 2024年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为1687280千元,2023年为1748170千元[36] - 2024年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为2400263千元,2023年为2222978千元[38] - 2024年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即期为1548031千元,2023年为1618425千元[37] - 2024年贸易应付款项及应付票据3个月内为1268761千元,2023年为1393654千元[39] 公司税务相关情况 - 2024年公司须按17%税率缴纳新加坡企业所得税,但因持续亏损未计提[33] - 2024年集团在中国成立的附属公司按25%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33] 公司股份及股息相关情况 - 2024年和2023年已发行及缴足普通股股数均为782192189股,金额均为1189968千元[40] - 截至2024年及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无发行在外具潜在摊薄效应的股份[35] - 2024年和2023年均无批准及派发股息,也未发行股份[40][41]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持有的库存股份数目为零[8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未通过发行股份证券进行集资活动[8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上市证券行为[86] - 2024年,公司未就2023年度宣派股息,董事会不建议支付2024年度末期股息[87] 公司财务报表编制及准则相关 - 公司编制财务报表使用历史成本基准,管理层需作出判断、估计及假设,实际结果可能与估计有别[18] - 香港会计师公会颁布的香港财务报告准则修订于本会计期间首次生效,对公司业绩及财务状况无重大影响,公司未应用未生效准则或诠释[19] 公司业务线划分及管理 - 公司主要从事城市智慧节能一体化综合服务,业务涵盖智慧交通、智慧建筑与园区及智慧能源三大分部[21] - 公司划分智慧交通、智慧建筑与园区、智慧能源三个可报告分部进行业务管理[23][24] - 公司高级行政管理层基于收入、开支、除所得税前损益等基准监督各可报告分部业绩[25] - 管理层获取有关收入、利息收入及减值亏损的分部资料,分部间定价使用市场基准按一致方式厘定[26] 各业务线收入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智慧交通业务收入为435,196千元,智慧建筑与园区业务收入为720,259千元,智慧能源业务收入为673,778千元;2023年智慧建筑与园区业务收入为467,056千元,智慧能源业务收入为822,510千元[22] - 智慧交通业务2024年收入为人民币4.35196亿元,占比23.8%[55] - 智慧建筑与园区业务2024年收入为人民币7.20259亿元,占比39.4%,较2023年下降6.8%[55] - 某业务(表格中未明确业务名称)2024年收入为人民币6.73778亿元,占比36.8%,较2023年下降12.4%[55] - 智慧能源业务2023年收入为人民币5.48444亿元,占比29.8%,较2024年增长22.9%[55] - 2024年智慧交通板块收入约4.352亿元,较2023年的约4.671亿元下降6.8%[56] - 2024年智慧建筑与园区板块收入约7.203亿元,较2023年的约8.225亿元同比下降12.4%[57] - 2024年智慧能源板块收入约6.738亿元,较上年同期的约5.484亿元增长22.9%[58] 各业务线项目进展 - 2024年智慧交通板块参建的武汉地铁11号线二、三期工程开通运营,接入9座车站[43] - 2024年公司斩获长春轨道交通7号线一期、5号线一期以及2号线东延线工程综合监控系统项目[44] - 2024年公司中标杭州至德清市域铁路工程综合监控集成设备供货项目[45] - 公司年内成功中标中国人民大学通州校区平安校园技防体系建设项目[46] - 公司承接中国核电运行技术创新研究与保障基地智慧园区工程[47] - 大庆市智慧供热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实现对全网近900套换热系统的自动调控[49] - 公司首个核电站智慧节能管理系统在福清核电站厂用电节能项目中成功上线[51] - 公司签约福清核电水生态系统研发及应用项目和徐大堡核电厂环境监测项目[51] 公司重大事项及合规情况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无重大收购或出售附属公司或联营公司[80]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无重大或然负债[76]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无重大投资,也无经董事会授权的重大投资或资本资产添置计划[8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仅举行两次董事会定期会议,未达企业管治守则第C.5.1条每年至少四次的规定[8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采纳上市规则附录C3所载标准守则,全体董事遵守规定标准及行为守则[83] 公司后续安排 - 公司将于2025年6月12日至6月17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手续[88] - 公司将于2025年6月17日在香港举行股东周年大会[89] 公司业绩审核情况 - 集团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经审核综合业绩已由审核委员会审阅[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