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国际精密(00929)
icon
搜索文档
智通港股52周新高、新低统计|9月23日
智通财经网· 2025-09-23 08:42
52周新高股票表现 - 截至9月23日收盘共有104只股票创52周新高 其中云智汇科技(01037)以118.46%创高率位居首位 国际精密(00929)和大象控股集团(08635)分别以52.38%和19.44%位列第二和第三 [1] - 创高率超过10%的股票包括沧海控股(02017)16.67% 中国罕王(03788)16.06% 长虹佳华(03991)13.86% 奥克斯国际(02080)13.04% FIT HON TENG(06088)12.88% [1] - 部分科技及半导体类股票表现突出 高伟电子(01415)创高率5.02% 汇量科技(01860)4.58% 中芯国际(00981)0.88% 华虹半导体(01347)0.39% [1][2][3] 52周新低股票情况 - 恒达集团控股(03616)以-10.64%创低率位居跌幅榜首 力盟科技(02405)和时代中国控股(01233)分别录得-5.17%和-4.93%的创低率 [3] - 医药板块多只股票出现新低 劲方医药-B(02595)创低率-4.38% 拨康视云-B(02592)-2.86% 思派健康(00314)-1.48% [3][4] - 消费类股票九毛九(09922)创低率-3.77% 中国飞鹤(06186)-1.78% 国际家居零售(01373)-1.22% [3][4] 跨境ETF及基金产品表现 - 黄金相关ETF普遍上涨 SPD金-U(09840)创高率2.06% 价值黄金-U(09081)1.97% SPD金-R(82840)1.61% 价值黄金(03081)1.21% [2] - 科技主题ETF表现分化 XL二南三星(07747)上涨1.58% 南方纳指一百(03034)上涨0.95% 但XI二南三星(07347)下跌-2.32% [2][4] - 区域市场ETF中 安硕MS台湾(03074)上涨1.17% TR韩国(02848)上涨0.52% FI富邦台湾(07332)下跌-0.50% [2][4] 工业及制造业股票动向 - 精密制造领域国际精密(00929)创高率52.38% 津上机床中国(01651)上涨1.75% 德昌电机控股(00179)上涨1.26% [1][2] - 重型机械相关股票表现积极 中国秦发(00866)上涨0.89% 哈尔滨电气(01133)上涨0.33% 紫金矿业(02899)上涨0.26% [2][3] - 汽车零部件供应商耐世特(01316)上涨0.48% 富智康集团(02038)上涨0.45% 伟易达(00303)上涨0.23% [3]
港股异动 | 国际精密(00929)盘中涨超52% 旗下科益精密产品包括谐波减速器、一体伺服关节
智通财经· 2025-09-23 07:47
股价表现 - 国际精密(00929)盘中涨幅超过52% 截至发稿时上涨36.51%至0.86港元 成交额达1677.22万港元 [1] 公司业务与技术优势 - 公司为深圳市国资委旗下中国宝安集团控股的国际精密集团子公司 [1] - 掌握全套常规尺寸谐波减速器的自主研发技术 具备特殊需求定制研发生产能力 [1] - 开发出专为协作机器人、人形机器人和AGV等前沿领域定制的小型化伺服驱动单元 [1] 行业发展趋势 - 2025年人形机器人产业进入政策与应用场景双重驱动阶段 [1] - 板块从概念驱动转向产业化落地 具备长期关注价值 [1] - 减速器用于降低电机转速 提升人形机器人关节的输出扭矩与运动精度 [1] - 人形机器人主要采用谐波减速器和行星减速器两种技术方案 [1]
国际精密盘中涨超52% 旗下科益精密产品包括谐波减速器、一体伺服关节
智通财经· 2025-09-23 07:35
股价表现 - 国际精密盘中涨幅超过52% 截至发稿时上涨36.51%至0.86港元 成交额达1677.22万港元 [1] 公司业务与技术 - 公司为深圳市国资委旗下中国宝安集团控股的国际精密集团子公司 [1] - 掌握全套常规尺寸谐波减速器自主研发技术 具备特殊需求定制研发生产能力 [1] - 开发出专为协作机器人、人形机器人和AGV量身定制的小型化伺服驱动单元 [1] 行业前景 - 2025年人形机器人产业进入政策与应用场景双重驱动阶段 [1] - 产业板块从概念驱动转向产业化落地 具备长期关注价值 [1] - 减速器用于降低电机转速 提升人形机器人关节输出扭矩与运动精度 [1] - 人形机器人主要采用谐波减速器和行星减速器技术方案 [1]
国际精密(00929) - 2025 - 中期财报
2025-09-22 09:04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公司总销售额为4.877亿港元,同比下降2.9%或1440.6万港元[27] - 二零二五年上半年总销售额为487,743,000港元,同比下降2.9%[31][32]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总收入为4.877亿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5.021亿港元下降2.9%[61][62] - 收入从5.021亿港元下降至4.877亿港元,降幅2.9%[48] - 公司总收入从2024年上半年的502,149千港元下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487,743千港元,降幅为2.9%[64]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总毛利为1.371亿港元,与2024年同期的1.374亿港元基本持平[61][62] - 毛利率为28.1%,较去年同期的28.3%略有下降[15] - 毛利率为28.1%同比上升0.7个百分点[31][32] - 纯利率为2.5%,较去年同期的3.0%下降0.5个百分点[15] - 净利润为12,183,000港元同比下降4.0%[31][37] - 经营溢利从2636万港元下降至2102万港元,降幅20.3%[48]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期内溢利为220.5万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237.8万港元下降7.3%[53]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研发费用为29,875,000港元同比下降18.8%[37] - 研发成本从3679万港元下降至2988万港元,降幅18.8%[48] - 财务费用为5,360,000港元同比下降38.9%[37] - 融资成本从8,777千港元下降至5,360千港元,降幅为38.9%[65] - 行政费用为91,251,000港元同比上升6.5%[35] - 售出存货成本从364,755千港元下降至350,604千港元,降幅为3.9%[66] - 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从39,334千港元增至46,334千港元,增幅为17.8%[66] - 所得税支出从4,216千港元下降至2,832千港元,增幅为32.8%[68] - 其他收入及收益总额从28,779千港元下降至19,097千港元,降幅为33.6%[64] 各条业务线表现 - 液压设备零件业务销售额为2.543亿港元,同比增长1.0%或263.7万港元[28] - 汽车零件业务销售额为2.164亿港元,同比下降4.6%或1052.4万港元[28] - 电子设备零件业务销售额为1214.3万港元,基本维持去年水平[29] - 液压设备零件销售额为254,322,000港元同比增长1.0%,汽车零件销售额为216,366,000港元同比下降4.6%[31] - 汽车零件销售收入从226,890千港元下降至216,366千港元,降幅为4.6%[64] - 液压设备零件销售收入从251,685千港元微增至254,322千港元,增幅为1.0%[64] 各地区表现 - 中国地区销售额占比从去年同期55%上升至60%[46] - 欧洲地区收入从2024年上半年的8650.3万港元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6686.2万港元,下降22.7%[61][62] - 中国内地、澳门及香港地区收入从2024年上半年的2.752亿港元增至2025年上半年的2.916亿港元,增长5.9%[61][62] - 泰国地区收入从2024年上半年的956.2万港元大幅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240.5万港元,下降74.8%[61][62] 现金流和财务状况 - 经营现金流净额为70,583,000港元同比增加204.6%[41] - 经营现金流净额从2317万港元增至7058万港元,增长204.6%[52] - 现金净额为233,493,000港元较年初增加10,097,000港元[42] - 现金净额对权益比率为0.12,较去年同期的0.11略有改善[15][21] - 现金及银行结余从5.152亿港元下降至4.393亿港元,降幅14.7%[50]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439,269千港元,较2024年末的515,160千港元下降14.7%[77] - 银行贷款总额为205,776,000港元较年初减少85,988,000港元[38] - 银行贷款及其他贷款总额为205,776千港元,较2024年末的291,764千港元下降29.5%[80] - 一年内到期的银行贷款为44,645千港元,较2024年末的128,040千港元下降65.1%[81] - 杠杆比率为10.2%,较去年同期的15.0%下降4.8个百分点[15] - 应收账款周转平均日数为143天,较去年同期的112天增加31天[15] - 存货周转平均日数为168天,较去年同期的164天增加4天[15] - 应收贸易账款总额为404,617千港元,较2024年末的370,268千港元增长9.3%[76] - 账龄超过一年的应收贸易账款为2,842千港元,2024年末该金额为0[76] - 应付贸易账款总额为106,366千港元,较2024年末的105,160千港元增长1.1%[78] - 存货总额从318,921千港元增至327,693千港元,增幅为2.8%[74] - 应收购贸易账款从3.703亿港元增至4.046亿港元,增长9.3%[50] - 物业厂房及设备从8.474亿港元增至8.824亿港元,增长4.1%[50] - 物业、厂房及设备账面净值从973,341千港元增至1,012,201千港元,增幅为4.0%[73] - 资产净值从19.479亿港元增至20.260亿港元,增长4.0%[51] - 公司权益总额从2024年6月30日的194.13亿港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202.6亿港元,增长4.4%[53] - 非控股权益从2024年6月30日的1.437亿港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1.674亿港元,增长16.5%[53] - 期内全面收益总额从亏损2289万港元转为收益7769万港元[49]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全面收益总额为6377.1万港元,而2024年同期为亏损3546万港元[53] - 汇兑差额从2024年上半年的亏损3783.8万港元转为2025年上半年的收益6156.6万港元[53] - 资本承担总额为10,690千港元,较2024年末的18,620千港元下降42.6%[82] - 向主要管理人员支付之酬金总额为5,674千港元,较2024年末的6,521千港元下降13.0%[83] 公司治理和股权结构 - 公司主席与行政总裁职务由曾广胜一人兼任违反企业管治守则第C.2.1条[137] - 两名董事(非执行董事陈匡国与独立非执行董事杨如生)缺席2025年5月16日股东周年大会违反企业管治守则第C.1.5条[137] - 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杨如生/张振宇/朱剑彪)[139] - 自2025年6月30日起非执行董事曾静获委任为提名委员会成员[140] - 董事曾广胜直接持有公司100,000,000股普通股,占已发行股本9.50%[86] - 董事曾广胜通过购股权计划总计控制155,000,000股相关股份,占已发行股本14.73%[87] - 宝安科技有限公司直接持有公司577,721,250股普通股,占已发行股本54.9%[91] - 中国宝安集团通过受控法团间接持有577,721,250股,占已发行股本54.9%[91] - Tottenhill Limited直接持有59,231,975股普通股,占已发行股本5.63%[91] - 崔少安先生通过受控法团及配偶合计持有73,815,725股,占已发行股本7.01%[91] - 梁咏仪女士通过配偶及直接持有合计73,815,725股,占已发行股本7.01%[91] 购股权计划 - 2011年购股权计划已于2021年5月17日届满,未再发行新购股权[101][105] - 购股权计划接纳入需支付1港元代价,接纳期限为要约日期后28天内[108] - 购股权行使期限最长为要约日期起10年,无最短持有期限要求[106] - 任何12个月内向单个参与者发行股份不得超过已发行股本1%[104] - 2022年新购股权计划已采纳,受上市规则第17章规管[95] - 2011年购股权计划已于报告日期届满,有效期为2011年5月17日至2021年5月17日[110] - 2022年购股权计划可供发行股份总数为53,225,413股,占公司已发行普通股的50.6%[115] - 吴凯平获授10,000,000股购股权,行使价0.900港元,授予日前股价0.730港元[111] - 曾静获授5,000,000股购股权,行使价0.900港元,授予日前股价0.730港元[111] - 陈匡国获授5,000,000股购股权,行使价0.900港元,授予日前股价0.730港元[111] - 曾广胜获授20,000,000股购股权,行使价0.900港元,授予日前股价0.730港元[111] - 其他雇员参与人第1批获授10,200,000股,失效1,000,000股,期末持有9,200,000股[111] - 其他雇员参与人第2批获授1,700,000股,行使价0.900港元,授予日前股价0.700港元[111] - 其他服务提供商获授2,000,000股购股权,行使价0.900港元[111] - 购股权计划下任何12个月期间内向每位参与者发行股份不得超过公司已发行股本的1%[116] - 二零二二年購股權計劃剩餘年限約為六年零三個月[125] - 購股權接納要約時須支付1港元代價[122] - 董事曾廣勝先生獲授第1批購股權35,000,000股,行使價0.900港元[126] - 董事吳凱平先生獲授第1批購股權5,000,000股,行使價0.900港元[126] - 董事曾靜女士獲授第1批購股權5,000,000股,行使價0.900港元[126] - 其他僱員獲授第1批購股權4,200,000股,行使價0.900港元[126] - 其他僱員獲授第2批購股權1,000,000股,行使價0.900港元[126] - 二零二三年授出購股權公平值約為141,720港元[127] - 二零二二年購股權計劃於二零二五年六月三十日可授出購股權數目為53,225,413股[129] 公司业务和子公司 - 公司主要從事精密金屬零件製造及銷售業務,用於汽車零件、液壓設備、電子設備零件及其他儀器[8] - 公司客戶為資訊科技、液壓動力、汽車及電器行業之頂級跨國企業[8] - 公司已建立工程師隊伍為全球各地夥伴提供解決方案[8] - 公司于2025年6月30日拥有多家全资或控股子公司,包括江蘇科達精密機械設備有限公司(100%)、東莞科達五金製品有限公司(100%)、廣州市新豪精密科技有限公司(100%)及Integrated Precision Engineering (Thailand) Company Limited(100%)[12] - 公司於2024年有多家子公司獲認可為高新技術企業和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包括常熟科裕格蘭、廣州匯通、東莞科達及上海裕泰[9] 公司历史 - 公司于1990年在新加坡開展精密零件業務[8] - 公司于2002年7月10日在開曼群島註冊成立為獲豁免有限公司[8] - 公司于2004年11月1日在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主板上市[9] - 公司于2011年在中國江蘇省成立江蘇科達並買入166,631平方米土地[9] - 公司于2014年完成江蘇常熟地皮第一期建造工程,提供40,000平方米生產面積[9] 股息政策 - 公司不建議派付截至二零二五年六月三十日止六個月的中期股息[132]
国际精密(00929) - 股份发行人的证券变动月报表截至二零二五年八月三十一日
2025-09-04 09:16
股本与股份 - 截至2025年8月底,公司法定/注册股本总额2亿港元,股份20亿股,每股面值0.1港元[1] - 已发行股份(不含库存)10.52254135亿股,库存股份0,总数与上月相同[2] 购股期权 - 2016年5月23日购股期权计划股份期权5290万股,与上月相同[3] - 2022年1月14日购股期权计划股份期权5020万股,月底可发行或转让股份1.04025413亿股[3]
国际精密(00929.HK)中期销售额4.88亿港元 同比略为减少2.9%
格隆汇· 2025-08-20 09:52
财务表现 - 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销售额为4.877亿港元 同比减少2.9% [1] - 公司同期未经审核纯利为1218.3万港元 同比下降4.0% [1]
国际精密公布中期业绩 权益股东应占溢利220.5万港元 同比减少7.28%
智通财经· 2025-08-20 09:52
财务表现 - 2025年中期收入约4.88亿港元 同比下降2.9% [1] - 公司权益股东应占溢利220.5万港元 同比减少7.28% [1] - 每股盈利0.2港仙 [1] 盈利能力 - 2025年上半年毛利约1.37亿港元 毛利率28.1% [1] - 毛利率同比增加0.2% [1] - 通过业务比例调整和自动化措施抵消销售额下滑对毛利的负面影响 [1]
国际精密(00929)公布中期业绩 权益股东应占溢利220.5万港元 同比减少7.28%
智通财经网· 2025-08-20 09:50
财务表现 - 收入4.88亿港元同比下降2.9% [1] - 股东应占溢利220.5万港元同比减少7.28% [1] - 每股盈利0.2港仙 [1] 盈利能力 - 毛利1.37亿港元毛利率28.1%同比增加0.2个百分点 [1] - 毛利率维持同期水平 [1] 经营措施 - 销售业务比例变化抵消销售额下滑影响 [1] - 提升自动化等减降措施落实 [1]
国际精密(00929) - 2025 - 中期业绩
2025-08-20 09:44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收入同比下降2.9%至4.877亿港元[3] - 期内溢利同比下降4.0%至1218万港元[3] - 2025年上半年期内溢利为12,183千港元,较2024年同期12,688千港元下降4.0%[8] - 2025年上半年总收入487,743千港元,较2024年同期502,149千港元下降2.9%[16] - 公司总收入同比下降2.9%至487.7百万港元(2024年同期:502.1百万港元)[18] - 净利润12.183百万港元,同比下降0.505百万港元或4.0%[41] - 公司上半年总销售额为4.877亿港元,同比下降2.9%(减少1440.6万港元)[35][38] - 销售额487.743百万港元,同比下降14.406百万港元或2.9%[39] - 毛利率提升至28.1%(去年同期27.4%),上半年纯利为1218.3万港元(去年同期1268.8万港元)[38]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毛利润同比微降0.2%至1.371亿港元[3] - 经营溢利同比下降20.3%至2102万港元[3] - 公司整体毛利率28.1%(2025年毛利137,139千港元),与2024年同期27.4%基本持平[16] - 融资成本同比下降38.9%至5.4百万港元[19] - 银行贷款利息同比下降38.2%至5.1百万港元[19] - 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同比上升17.8%至46.3百万港元[20] - 所得税支出同比下降32.8%至2.8百万港元[22] - 毛利137.139百万港元,毛利率28.1%,同比上升0.2个百分点[39] - 其他收入19.097百万港元,同比下降9.682百万港元,主因汇兑收益减少及利息收益下降[39] - 行政费用91.251百万港元,同比增加5.578百万港元或6.5%,含子公司结业费用2.2百万港元及汇兑损失4.914百万港元[40] - 研发费用29.875百万港元,同比下降6.917百万港元[41] - 财务费用5.36百万港元,同比下降3.417百万港元或38.9%,主因偿还高成本贷款[41] 各业务线表现 - 汽车零件销售收入同比下降4.6%至216.4百万港元[18] - 液压设备零件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0%至254.3百万港元[18] - 液压设备零件业务销售额为2.543亿港元,同比增长1.0%(增加263.7万港元),占总销售额52.1%[36][38] - 汽车零件业务销售额为2.164亿港元,同比下降4.6%(减少1052.4万港元),占总销售额44.4%[37][38] - 电子设备零件业务销售额为1214.3万港元,同比下降15.2%(减少218.4万港元)[37][38] 各地区表现 - 中国内地/澳门/香港地区收入291,649千港元,占总收入59.8%,同比增长5.9%[16] - 欧洲地区收入66,862千港元,较2024年同期86,503千港元下降22.7%[16] - 北美洲地区收入95,630千港元,较2024年同期102,037千港元下降6.3%[16] - 泰国地区收入大幅下降74.8%,从2024年同期9,562千港元降至2,405千港元[16] - 马来西亚地区收入12,441千港元,较2024年同期14,068千港元下降11.6%[16] - 中国地区销售额占比从去年同期55%上升至期内60%[48] 现金流和融资活动 - 现金及银行结余同比下降14.7%至4.393亿港元[5] - 经营现金流同比增长204.6%至7058万港元[7]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净流出5.233亿港元[7] - 融资活动现金流净流出9764万港元[7]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下降14.7%至4.393亿港元(去年同期5.152亿港元)[30] - 银行贷款总额下降30.2%至2.055亿港元(去年同期2.918亿港元),其中一年内到期贷款占比22.7%[31] - 银行贷款总额205.776百万港元,较期初减少85.988百万港元[42] - 经营现金流净额70.583百万港元,同比增加47.409百万港元[44] - 现金净额233.493百万港元,较期初增加10.097百万港元[45] 外汇和特殊项目 - 外币汇兑收益6551万港元,去年同期为亏损3558万港元[4] - 汇兑差额收益65,507千港元,显著改善(2024年同期为损失35,578千港元)[8] 资产和负债变动 - 总权益同比增长4.0%至20.26亿港元[6] - 公司2025年6月30日权益总额为2,026,046千港元,较2024年同期1,941,300千港元增长4.4%[8] - 物业、厂房及设备账面净值同比增长4.0%至1,012.2百万港元[26] - 存货同比增长2.8%至327.7百万港元[27] - 原材料存货同比下降14.4%至83.6百万港元[27] - 应收贸易账款总额增长9.3%至4.046亿港元(去年同期3.703亿港元),其中超一年账龄金额为284.2万港元[29] - 应付贸易账款基本持平为1.064亿港元(去年同期1.052亿港元)[30] - 资本承担减少42.6%至1069万港元(去年同期1862万港元)[32]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正将美国客户订单逐步转移到泰国生产基地[48] - 公司致力于开发东欧及东南亚等新地区市场[48] - 董事会不建议派付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52] 公司治理和合规 - 公司未购买、出售或赎回任何联交所上市证券[51] - 公司审计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55] - 公司主席曾广胜先生兼任行政总裁职务[56] - 公司未持有任何库存股份[51] - 两名董事因工作安排未能出席2025年股东周年大会[56] - 公司确认董事及雇员均遵守证券交易守则[53]
国际精密(00929.HK)8月14日收盘上涨9.64%,成交27.67万港元
搜狐财经· 2025-08-14 08:33
股价表现 - 8月14日股价上涨9.64%至0.455港元/股 成交量64.5万股 成交额27.67万港元[1] - 近一个月累计下跌1.19% 年内累计下跌16.16% 跑输恒生指数27.69%的涨幅[2] 财务数据 - 2024年营业总收入9.35亿元 同比增长12.38%[2] - 归母净利润981.32万元 同比增长86.99%[2] - 毛利率28.29% 资产负债率21.15%[2] 行业估值 - 汽车行业市盈率平均值17.49倍 行业中值9.54倍[3] - 公司市盈率41.21倍 行业排名第29位[3] - 同业公司市盈率对比:中国汽车内饰1.08倍 浦林成山3.37倍 华晨中国5.39倍 信邦控股6.61倍 中创智领6.85倍[3] 公司背景 - 1990年成立 2004年香港联交所上市 代码00929[4] - 中国宝安集团控股成员企业 深圳国资委控股[4] - 在泰国及中国6个城市设有生产基地 香港/广州/曼谷/欧洲设销售办事处[4] - 主营高端精密制造 产品涵盖汽车/液压/人形机器人领域[4] - 客户包括通用/博世/大陆集团/博格华纳/丹佛斯等世界500强企业[4] 近期事件 - 2025年8月20日披露2025财年中报[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