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EON CREDIT(00900)

搜索文档
最高80亿元!600900,控股股东拟大手笔增持
中国证券报· 2025-08-23 05:31
控股股东增持计划 - 控股股东中国三峡集团计划在未来12个月内通过二级市场增持公司股份 增持金额不低于40亿元且不高于80亿元 交易方式包括集中竞价和大宗交易 不设置固定价格区间 [1] - 增持资金来源为自有资金及自筹资金 [1] - 首次增持前中国三峡集团及其一致行动人合计持有公司股份128.65亿股 占总股本的52.58% 其中中国三峡集团直接持股104.74亿股 占比42.81% [2] 公司业务与运营 - 公司运营管理乌东德 白鹤滩 溪洛渡 向家坝 三峡 葛洲坝六座梯级电站 构成世界最大清洁能源走廊 [2] - 业务涵盖水力发电 投融资 抽水蓄能 智慧综合能源 新能源和配售电等领域 [2] - 梯级电站有效保障长江流域防洪 航运 补水和生态安全 [2]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1-6月实现营业总收入365.87亿元 同比增长5.02% [2] - 同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9.84亿元 同比增长14.22% [2] - 业绩增长主要系六座梯级电站发电量同比增加所致 [2] 股东回报规划 - 公司制定2026-2030年股东分红回报规划 承诺每年现金分红比例不低于当年归母净利润的70% [3] - 现金分红实施条件为当年实现盈利 原则上每年进行一次分红 有条件时可进行中期利润分配 [3] 市场数据 - 截至8月22日收盘 公司股价报27.87元/股 总市值达6819亿元 [4] - 公司于2003年11月在上交所IPO上市 2020年9月发行沪伦通全球存托凭证在伦敦证券交易所上市 [2]
AEON CREDIT(00900) - 截至2025年7月31日之股份发行人的证券变动月报表
2025-08-01 08:43
公司信息 - 公司为AEON信贷财务(亚洲)有限公司[1] - 证券代号00900,普通股在港交所上市[2] 股份数据 - 截至2025年7月31日,已发行股份总数418,765,600,库存股为0[2] - 本月已发行股份及库存股份数目增减为0[2]
AEON CREDIT(00900) - 薪酬委员会之职权范围
2025-07-31 09:58
薪酬委员会组成 - 公司董事会从非执行董事中委任不少于三名成员,大部分为独立非执行董事[3] - 薪酬委员会主席由董事会委任,应为独立非执行董事[3] 会议相关 - 每年至少举行一次会议,召开需提前十四天通知[3] - 法定人数为两名,决议多数票通过,票数相等主席有二次投票权[3] - 书面决议经全体成员签署具法律效力[3] 其他 - 主席或代表出席股东周年大会答问[4] - 就薪酬建议咨询董事会主席及总经理[7] - 有权外询专业意见,费用公司承担[7] - 会议纪录及决议由秘书保存供董事查阅[10] - 职权范围刊载于公司及交易所网站[10]
AEON CREDIT(00900) - 提名委员会之职权范围
2025-07-31 09:56
提名委员会组成 - 公司董事会从非执行董事中委任不少于三名成员,大部分为独立非执行董事,至少一名不同性别[5] 会议相关 - 每年至少举行一次会议,召开通知最少十四天,法定人数为两名[5] - 主席应出席公司股东周年大会回答提问[7] 职责权限 - 获授权向雇员索取资料、向外寻求专业意见,费用公司承担[10] - 至少每年检讨董事会架构等并提建议[10] 提名工作 - 制定及检讨提名董事政策并披露[10] - 物色合适人选,考虑多元化甄选提名或提意见[10] - 评核独立非执行董事独立性[10] - 就董事委任等向董事会提建议[13] 记录保存 - 完整会议纪录及书面决议由秘书保存,供董事查阅[15]
智通港股投资日志|7月31日
智通财经网· 2025-07-30 16:07
分红派息 - 电讯首科宣布分红派息 [3] - 灵宝黄金在派息日和业绩公布日均有动作 [4][4] - 天立国际控股除净日 [4] - AEON CREDIT派息日 [4] - 首佳科技派息日 [4] - 九江银行派息日 [4] - 日照港裕廊派息日 [4] - 天鸽互动派息日 [4] - 中电华大科技派息日 [4] - 兴泸水务派息日 [4] - 心泰医疗派息日 [4] - 新疆新鑫矿业派息日 [4] - 祈福生活服务派息日 [4] - 中国中铁派息日 [5] - 春立医疗派息日 [5] - 绿城中国派息日 [5] - 中远海发派息日 [5] - 百奥家庭互动派息日 [5] - 嘉华国际派息日 [5] - 晋商银行派息日 [5] - 兴业控股派息日 [5] - 中国龙工派息日 [5] - 网龙派息日 [5] - 力量发展派息日 [5] - 五菱汽车派息日 [5] - 京能清洁能源派息日 [5] - 浩森金融科技派息日 [5] - 西部水泥派息日 [5] - 金茂服务派息日 [5] - 新宇环保派息日 [5] - 万国黄金集团两次派息日 [5][5] - 东阳光长江药业除净日 [5] 公司治理 - 法拉帝召开股东大会 [4] - 富一国际控股召开股东大会 [4] - 建中建设召开股东大会 [4] - 辰罡科技召开股东大会 [4] - 承辉国际召开股东大会 [4] - 鸿盛昌资源召开股东大会 [4] - 宏信建发召开股东大会 [4] - 百威亚太召开股东大会 [4] - 汽车之家-S召开股东大会 [4] - 双财庄召开股东大会 [4] - 高萌科技召开股东大会 [4] - 经济日报集团召开股东大会 [4] - 钧达股份召开股东大会 [4] - 国银金租召开股东大会 [4] - 霭华押业信贷召开股东大会 [4] - 律齐文化召开股东大会 [4] - 创辉珠宝召开股东大会 [4] - 荣昌生物召开股东大会 [4] - 皇冠环球集团召开股东大会 [4] 股本变动 - 未来机器有限公司除权日 [5]
AEON CREDIT(00900) - 2026 Q1 - 季度业绩
2025-06-26 10:03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截至2025年5月31日止三个月,公司收入为442,180千港元,2024年同期为426,547千港元,同比增长约3.66%[2] - 2025年同期利息收入为373,124千港元,2024年为362,235千港元,同比增长约3.01%[2] - 2025年同期净利息收入为342,174千港元,2024年为330,630千港元,同比增长约3.49%[2] - 2025年同期运营收入为414,540千港元,2024年为400,598千港元,同比增长约3.48%[2] - 2025年同期除税前溢利为131,965千港元,2024年为99,351千港元,同比增长约32.83%[2] - 2025年同期期间溢利为109,325千港元,2024年为83,255千港元,同比增长约31.31%[2] - 2025年同期每股盈利基本为26.11港仙,2024年为19.88港仙,同比增长约31.34%[2] - 2025年同期全面收益总额为97,898千港元,2024年为73,871千港元,同比增长约32.52%[3] - 截至2025年5月31日止三个月,公司期间溢利为109,325千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83,255千港元增长31.31%[6] - 截至2025年5月31日,公司股东权益总额为4,349,059千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4,141,864千港元增长5.00%[6] - 2025年3月1日至5月31日利息收入为373,124千港元,2024年同期为362,235千港元[10] - 2025年3月1日至5月31日信用卡发卡收入为8,863千港元,2024年同期为13,299千港元[10] - 2025年3月1日至5月31日信用卡收单收入为14,284千港元,2024年同期为13,046千港元[10] - 2025年3月1日至5月31日保险收入为8,988千港元,2024年同期为7,694千港元[10] - 2025年3月1日至5月31日手续费及逾期收费为36,921千港元,2024年同期为30,273千港元[10] - 2025年3月1日至5月31日综合收入为442,180千港元,2024年同期为426,547千港元[10][11][12] - 2025年3月1日至5月31日除税前溢利为131,965千港元,2024年同期为99,351千港元[11][12] - 2025年3月1日至5月31日其他收益及亏损为 - 289千港元,2024年同期为59千港元[13] - 报告期内,公司除税前溢利为1.32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增加3260万港元,增幅为32.8%[23] - 除税后溢利由去年同期的8330万港元增加31.3%或2610万港元至1.093亿港元[23] - 2025/26年度首三个月收入为4.422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增加3.7%或1560万港元[24] - 集团利息收入增长3.0%(1090万港元),由去年同期的3.622亿港元增至报告期的3.731亿港元[25] - 集团报告期净利息收入为3.422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增加1150万港元[25] - 集团费用和佣金收入减少190万港元,由去年同期的3400万港元减至报告期的3210万港元[26] - 2025/26年度首三个月营运收入从去年同期4亿零60万港元增加1390万港元至4亿1450万港元[28] - 营运溢利增加1840万港元至2亿2970万港元,增幅8.7%[30] - 信用卡业务收入从去年同期3亿3270万港元增加5.1%(1700万港元)至3亿4970万港元,分类业绩增加2890万港元至1亿2740万港元[35] - 私人贷款业务收入从去年同期8610万港元减少3.1%(260万港元)至8350万港元,分类业绩从亏损220万港元转为盈利180万港元[35] - 香港业务收入从2024/25年度首三个月4亿1830万港元增加2.8%(1190万港元)至4亿3020万港元,分类业绩增加42.6%(4170万港元)至1亿3980万港元[36]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2025年同期利息支出为30,950千港元,2024年为31,605千港元,同比下降约2.07%[2] - 2025年同期运营支出为184,807千港元,2024年为189,300千港元,同比下降约2.37%[2] - 2025年购买物业、厂房及设备支出为5,333千港元,2024年为4,123千港元[7] - 2025年购买无形资产支出为245千港元,2024年无此项支出[7] - 2025年3月1日至5月31日营运支出为184,807千港元,2024年同期为189,300千港元[13] - 2025年物业、厂房及设备等资产增加额约为3,079,000港元,2024年为3,785,000港元[14] - 2025年3月1日至5月31日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为11,835千港元,2024年同期为10,329千港元[13] - 2025年3月1日至5月31日无形资产摊销为2,008千港元,2024年同期为1,466千港元[13] - 集团利息支出较去年同期减少2.1%,或70万港元,至3100万港元,平均融资成本由去年同期的4.1%降至报告期的3.8%[25] - 营销及广告费从去年同期2690万港元减少920万港元至1770万港元;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及无形资产摊销从1180万港元增加200万港元至1380万港元;使用权资产折旧减少250万港元至1320万港元;员工成本增加50万港元;一般行政开支增加360万港元[29] - 总营运开支从去年同期1亿8930万港元减少450万港元至1亿8480万港元,支出对收入比率从47.3%降至44.6%[30] - 减值亏损及准备从去年同期1亿1760万港元减少1340万港元至1亿零420万港元[31] 各地区表现 - 2025年3月1日至5月31日香港地区收入为430,180千港元,中国内地收入为12,000千港元[12] - 2024年3月1日至5月31日香港地区收入为418,296千港元,中国内地收入为8,251千港元[12] - 2025年3月1日至5月31日香港地区分类业绩为139,789千港元,中国内地分类业绩为 - 6,461千港元[12] 各条业务线表现 - 2025/26年度首三个月总销售与去年同期持平,客户贷款及应收款项总额较2025年2月底轻微下降1.2%[22] - 存疑及亏损的客户贷款及应收款项占比由2025年2月28日的4.2%轻微上升至2025年5月31日的4.3%[22] - 2025年5月31日客户贷款及应收款项总额为7,240,596千港元,2月28日为7,329,378千港元[15] - 2025年5月31日应收私人贷款中应收重组贷款为188,737,000港元,2月28日为176,815,000港元[15] - 2025年5月31日第一阶段客户贷款及应收款项为6,930,505千港元,占比95.7%;2月28日为7,018,669千港元,占比95.8%[16] - 2025年5月31日第二阶段客户贷款及应收款项为52,994千港元,占比0.7%;2月28日为65,548千港元,占比0.9%[16] - 2025年5月31日第三阶段客户贷款及应收款项为257,097千港元,占比3.6%;2月28日为245,161千港元,占比3.3%[16] - 客户贷款及应收款项总额从2月28日的73亿2940万港元减少1.2%(8880万港元)至72亿4060万港元;5月31日减值准备总额占比3.6%[33]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集团将利用手机应用程式和传统营销渠道推广信用卡、私人贷款等产品,提升线上市场渗透率[39] - 集团将强化欺诈侦测规则,加强对信用卡交易的授权监控[40] - 集团已完成客服中心平台的最佳优化,正推广无纸化贷款提取服务[40] - 集团正在开发整合客户帐户和奖励积分的全新奖励平台[40] - 深圳小额贷款子公司将探索大湾区商业机会,增加应收款项[41] - 集团今年将推出庆祝成立35周年的系列市场推广计划[41] - 集团将提供卓越、以客户为中心的信用卡服务,拓展客户群[41] - 集团准备抓住市场复苏机遇,实现反弹式增长[41] 其他没有覆盖的重要内容 - 公告中集团季度业绩未经公司核数师审计或审查[42] - 公告日期公司董事会成员包括执行董事、非执行董事和独立非执行董事[42]
AEON CREDIT(00900) - 2025 - 年度财报
2025-05-21 10:01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2021 - 2025年收入分别为10.89858亿、10.49589亿、12.31631亿、16.23321亿、17.59316亿港元[15] - 2021 - 2025年年度溢利分别为3.01575亿、3.42592亿、3.73611亿、3.9227亿、4.00478亿港元[15] - 2021 - 2025年每股盈利分别为72.02港仙、81.81港仙、89.22港仙、93.67港仙、95.63港仙[15] - 2021 - 2025年每股股息分别为40.00港仙、44.00港仙、44.00港仙、48.00港仙、49.00港仙[15] - 集团整体销售额持续增长10.5%,再创历史新高[22] - 除税前溢利为4.768亿港元,较上财年增加430万港元[27] - 税后溢利增长2.1%,达4.005亿港元[27] - 本年度收入为17.593亿港元,较上一年度增加8.4%或1.36亿港元[29] - 2024/25财年利息收入为14.774亿港元,较2023/24财年增加8%,即1.1亿港元[30] - 2024/25财年净利息收入为13.476亿港元,较2023/24财年增加7%,即8870万港元[30] - 2024/25财年总营运收入达16.493亿港元,较2023/24财年增加8.4%,即1.284亿港元[32] - 报告年度营运溢利为8.812亿港元,较上一年度增加9.1%,即7330万港元[34] - 报告年度处置已撇销应收款项收益为1460万港元,去年为1210万港元[36] - 信用卡业务收入由上一年度的12.838亿港元增加7.3%至13.778亿港元,分类业绩增加8.5%至4.567亿港元[44] - 私人贷款业务收入由上一年度的3.133亿港元增加11.8%至3.504亿港元,分类业绩减少至810万港元[45] - 保险中介业务报告年度分类收入为3110万港元,业绩为1490万港元,去年分别为2630万港元及1160万港元[45] - 香港业务收入由上一年度的15.962亿港元增加7.4%至17.148亿港元,分类业绩增加0.8%至4.721亿港元[47] - 中国内地业务收入由上一年度的2710万港元增至4450万港元,分类业绩由500万港元增加至750万港元[47]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2024/25财年利息支出为1.298亿港元,较2023/24财年增加2130万港元[30] - 2024/25财年总营运支出为7.681亿港元,较2023/24财年增加7.7%,即5510万港元,成本对收入比率由46.9%降至46.6%[34] - 报告年度减值亏损及减值准备为4.463亿港元,较上一年度增加7230万港元[35] 各条业务线表现 - 私人贷款收入为13.778亿港元,保险中介业务收入为3.504亿港元,信用卡收入为3110万港元[8] - 2025年信用卡业务收入占集团收入78.3%,上一年度为79.1%;私人贷款业务占19.9%,上一年度为19.3%[44] 各地区表现 - 香港业务收入由上一年度的15.962亿港元增加7.4%至17.148亿港元,分类业绩增加0.8%至4.721亿港元[47] - 中国内地业务收入由上一年度的2710万港元增至4450万港元,分类业绩由500万港元增加至750万港元[47]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2024/25财年集团成功升级核心系统基础设施,2025/26财年将加强预防资料遗失能力[52] - 公司计划开发全新一体化积分回赠平台,投资开发虚拟卡功能,优化收单和保险中介业务运营模式[50][51] 其他没有覆盖的重要内容 - 2025年2月28日客户贷款及应收款项总额为73.294亿港元,与2024年2月29日相比有变化[7] - 2025年2月28日末期股息为每股25.0港仙[7] - 2021 - 2025年权益总额分别为34.2203亿、36.33542亿、38.9246亿、40.67993亿、42.51161亿港元[18] - 2021 - 2025年总资产分别为50.83366亿、50.89556亿、64.5768亿、75.61232亿、78.68329亿港元[18] - 客户贷款及应收款项余额增加5.3%[22] - 第二、三阶段应收款项总和占比从4.0%微增至4.2%[22] - 集团获三亿港元可持续发展表现挂钩借款[22] - 公司向深圳永旺小贷注资5000万元人民币[25] - 建议派末期股息每股25.0港仙,全年股息每股49.0港仙,派付股息比率51.2%[26] - 资产回报率为5.1%,权益回报率为9.4%[27] - 2025年2月28日客户贷款及应收款项总额较上年度末增加3.685亿港元,达73.294亿港元,增幅5.3%[30][41] - 2025年2月28日权益总额为42.512亿港元,较2024年2月29日增加4.5%,即1.832亿港元[37] - 2025年2月28日平均银行借款年期为1.0年,2024年2月29日为1.4年[43] - 2025年2月28日,57.4%的资金来自权益总额,12.2%来自直接控股公司借款,30.4%来自金融机构直接借款[48] - 2025年2月28日和2024年2月29日,集团员工总数分别为596名和567名[53] - 2023/24财年及2024/25财年,私人贷款额一般介于5000港元至申请人月薪的12倍或100万港元(以较低者为准),利率从2.3%到47.8%不等[57] - 2023/24财年及2024/25财年,信用卡信用额度介于5000港元至59万港元,实际利率最高为35.9%[58] - 2025年2月28日,前五名私人贷款客户总未偿余额占整个私人贷款组合总未偿余额的1%以下[60] - 公司约45.6%的客户年龄在40至60岁之间[60] - 私人贷款审批金额400000港元以下由信贷主任审核、信贷经理审批,400000港元以上需高级管理层审批[61] - 信用卡信用额100000港元内由自动判断系统自动判断,100000 - 400000港元之间由信贷主任和信贷经理批准,400000港元以上需高级管理层批准[61] - 私人贷款利率方面,信贷评分AA至CC级申请人利率介于2.0%至23.0%,DD至GG级利率介于24.0%至30.0%,HH至II级及债务重组申请人利率介于31.0%或以上[57] - 税务贷款期限最长为36个月,绝大多数私人贷款期限最长为60个月,债务重组贷款期限最长为10年[57] - 信用卡持卡人可享有最长约52天免息期,分期付款计划期限最长为24个月[58] - 2023/24财年内地深圳永旺小贷贷款金额主要在3500元至500000元人民币之间,利率为6.7%至34.9%,期限通常为6个月至3年[64] - 2024/25财年内地深圳永旺小贷贷款金额主要在3500元至500000元人民币之间,利率为8.0%至36.0%,期限通常为1个月至3年[64] - 公司对逾期30天内可联络的客户进行电话催收,对无法联系到的客户或逾期30天以上的客户采取进一步行动[63] - 公司每月召开贷款组合管理会议、风险管理委员会会议和业务审查会议[63] - 集团订立各类衍生金融工具管理利率及外币风险,且无重大改变,无投机目的[66] - 集团利用交叉货币掉期利率对冲债项,将外币债务转往功能货币[67] - 集团通过评估带息金融资产及负债利率差距监察利率风险,采用掉期利率将部分债务由可变息率转为固定息率[68] - 集团信贷风险主要源自客户贷款及应收款项等,通过制定政策及系统监控,认为风险已大为降低[71] - 集团制定流动资金风险管理措施,通过持续监控现金流量维持储备和融资[72] - 集团营运风险主要因违反法律法规和资讯安全,有风险管理和内部监控系统应对[74] - 公司实施营运风险管理框架,管理各类固有风险在可承受程度内[76] - 公司投入资源进行网络安全风险管理,定期评估网络安全措施[77] - 公司将气候相关风险纳入多种风险,实施业务连续性管理系统应对气候风险[78] - 藤田健二55岁,2024年6月26日获委任为非执行董事及董事会主席[80] - 魏爱国56岁,2022年6月23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2024年3月1日获委任为董事总经理[82] - 黎玉光62岁,2017年6月23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及董事副总经理[83] - 温育芳55岁,2024年6月26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83] - 金华淑47岁,2021年6月25日获委任为非执行董事[85] - 李澄明73岁,2016年10月1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86] - 公司多位董事在零售、金融、地产等领域拥有丰富经验[81][82][83][85][86] - 盛慕嫻女士69岁,2020年6月23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曾为德勤中国合伙人超26年[87] - 土地顺子女士61岁,2020年6月23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具有日本和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事务律师资格[90] - 蔡炳中先生66岁,2023年6月29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从事金融服务行业超40年[91] - 公司截至2025年2月28日止年度内遵守上市规则附录C1之企业管治守则,惟守則條文第B.2.2条除外[93] - 公司企业宗旨是让金融走进生活,兑现每一个承诺,点亮精彩每一天[96] - 公司以永旺基本理念和AFS基本管理政策为指引开展业务[95] - 公司根据本身的证券交易守则采纳标准守则为董事进行证券交易之守则,全体董事确认回顾年内已遵守规定标准[103] - 董事会负有领导及监控公司的责任,有正式预定计划审议预定事项[104] - 董事会考虑事项包括长远目标及策略、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制度等[106] - 公司核心价值包括以客为本、诚实经营、多元包容、创新发展[105] - 报告日董事会由9名成员组成,包括3名执行董事、2名非执行董事及4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07] - 公司目标是女性董事比例至少维持在不少于30%,报告日女性董事比例约为44%[108][109] - 董事会会议每月举行一次,时间至少提前三个月拟定,董事至少提前十四天获通知,会议文件至少提前三天送交[114] - 2024年11月藤田健二先生与全体独立非执行董事在无执行董事在场情况下进行会议[116] - 董事会年内共举行12次会议,讨论批准年度预算、业绩、报告、股息等重要事宜[118] - 执行董事魏爱国、黎玉光出席次数/会议次数为12/12,温育芳为8/8,深山友晴为3/3[118] - 非执行董事藤田健二出席次数/会议次数为8/8,金华淑为12/12,三藤智之为3/3[118] - 独立非执行董事李澄明出席次数/会议次数为11/12,盛慕娴、土地顺子、蔡炳中为12/12[118] - 公司为董事提供适当董事责任保险[115] - 提名委员会每年检讨全部独立非执行董事的独立性,回顾年内无独立非执行董事任职超九年[116] - 公司为全体董事安排气候相关信息披露要求培训课程,为全体员工安排资讯安全等合规培训课程[119] - 董事会主席为藤田健二,董事总经理为魏爱国,二者角色区分且职责书面界定[122] - 2024年6月26日,董事会批准委任藤田健二为非执行董事及主席,温育芳为执行董事[126] - 董事会辖下有审核、提名、薪酬、策略四个委员会[127] - 审核委员会由盛慕娴、藤田健二、土地顺子组成,每年至少开会两次[128] - 截至2025年2月28日止年度,审核委员会开会四次,外聘核数师列席三次[131] - 年内,外聘核数师与审核委员会成员无执行董事在场开会两次[131] - 审核委员会2024/25年度主要工作包括监控外部审计、审阅财务资料等[131] - 提名委员会由藤田健二、土地顺子、蔡炳中组成[133] - 所有董事在公司每届股东周年大会退任,有资格膺选连任[125] - 截至2025年2月28日止年度,提名委员会举行1次会议,土地顺子、蔡炳中、三藤智之出席率100%[136] - 截至2025年2月28日止年度,薪酬委员会举行1次会议,批准执行董事薪酬及酌情花红,就独立董事袍金提建议,李澄明、盛慕嫻、三藤智之出席率100%[141][142] - 截至2025年2月28日止年度,策略委员会举行2次会议,检讨评估集团业务规划、可持续发展策略及新产品可行性,蔡炳中、李澄明出席率100%,魏爱国、深山友晴出席率50%[143][144] - 提名委员会职能包括每年至少检讨一次董事会架构、成员人数及组成
龙头的魅力!601398、600900、688256,同日逆势上涨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4-28 07:26
市场整体表现 - 市场全天震荡调整,三大指数小幅下跌,沪指跌0.2%,深成指跌0.62%,创业板指跌0.65% [1] - 全市场超4100只个股下跌,近百股跌超9%,沪深两市全天成交额1.06万亿元,较上个交易日缩量572亿 [1] - 小盘股普遍弱于大盘股,场内资金偏向抱团各板块龙头 [1] 板块及个股表现 - PEEK材料、游戏、银行、钢铁等板块涨幅居前,海南、房地产、旅游、食品等板块跌幅居前 [1] - 工商银行盘中股价再创历史新高,其他国有大行也纷纷走强 [1] - 长江电力盘中最高涨至29.92元,创近期新高,接近30元关口 [3] - 寒武纪股价重回700元上方,成交额居全市场第4,拓维信息成交额连续两天全市场居首 [4] - 格力电器、阳光电源和五粮液等千亿级龙头股表现强于大盘 [5] ETF表现 - 银行ETF、电力ETF、红利ETF等防御性板块ETF表现居前 [6] - 新兴亚洲ETF涨1.76%,成交额9.08亿;游戏ETF涨1.32%,成交额260.5万;港股红利低波ETF涨1.31%,成交额4212.95万 [7] - 银行ETF优选涨1.13%,年初至今涨9.25%;钢铁ETF涨0.91%,年初至今涨3.66% [7] 银行板块分析 - 4月25日重磅会议强调适时降息降准,表述从"择机"变"适时",降准步伐预计加快 [7] - 央行对实体信贷更加支持,预计短期内LPR继续保持不变,对银行净息差构成支撑 [7] - 中金公司表示银行股因相对稳定性取得不俗收益,维持银行盈利和股息相对稳健观点 [8] 电力板块分析 - 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2025年一季度风电光伏发电合计新增装机7433万千瓦,累计装机达14.82亿千瓦,首次超过火电装机 [8] - 煤电装机占比持续下降,3月底占比为34.9%,同比降低4.1个百分点 [8] - 国务院常务会议核准10台核电机组建设项目,我国核电已进入大规模建设高峰期 [8] - 银河证券指出清洁能源支持政策持续加码,风光装机量显著增长为相关企业带来长期增长潜力 [8] 科技板块分析 - 寒武纪、拓维信息等龙头股异动显示资金关注科技板块 [9] - 中共中央政治局4月25日集体学习强调加强人工智能发展和监管,推动我国人工智能健康有序发展 [11] - 人工智能终端产业发展研讨会强调加快人工智能终端产业发展,加大高质量产品供给 [12] - 国融证券认为政治局会议体现科技重要性,科技成长股有望重新活跃 [12]
AEON CREDIT(00900) - 2025 - 年度业绩
2025-04-03 04:03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5年2月28日年度,公司收入为17.59316亿港元,2024年为16.23321亿港元[2] - 2025年利息收入为14.77367亿港元,2024年为13.67362亿港元[2] - 2025年利息支出为1.29785亿港元,2024年为1.08463亿港元[2] - 2025年运营收入为16.49317亿港元,2024年为15.20966亿港元[2] - 2025年运营支出为7.68116亿港元,2024年为7.13024亿港元[2] - 2025年除税前溢利为4.76816亿港元,2024年为4.72528亿港元[2] - 2025年度溢利为4.00478亿港元,2024年为3.9227亿港元[2] - 2025年每股基本盈利为95.63港仙,2024年为93.67港仙[2] - 2025年年度其他全面支出为1630.2万港元,2024年为2410.5万港元[5] - 2025年年度全面收益总额为3.84176亿港元,2024年为3.68165亿港元[5] - 2025年2月28日非流动资产总值为1935813千港元,2024年2月29日为2007847千港元[6] - 2025年2月28日流动资产总值为5932516千港元,2024年2月29日为5553385千港元[6] - 2025年2月28日流动负债总值为2274343千港元,2024年2月29日为1677543千港元[6] - 2025年2月28日流动资产净额为3658173千港元,2024年2月29日为3875842千港元[6] - 2025年2月28日资产总值减流动负债为5593986千港元,2024年2月29日为5883689千港元[6] - 2025年2月28日股本为269477千港元,2024年2月29日为269477千港元[7] - 2025年2月28日储备为3981684千港元,2024年2月29日为3798516千港元[7] - 2025年2月28日权益总额为4251161千港元,2024年2月29日为4067993千港元[7] - 2025年2月28日非流动负债总值为1342825千港元,2024年2月29日为1815696千港元[7] - 2025年2月28日银行借款非流动部分为1239685千港元,2024年为1709571千港元[7] - 截至2025年2月28日,公司综合股东权益总额为4251161千港元,较2024年2月29日的4067993千港元增长4.50%[8] - 2024年度公司溢利为400478千港元,较2023年度的392270千港元增长2.09%[8] - 2025年经营业务除税前溢利为476816千港元,较2024年的472528千港元增长0.91%[9] - 2025年银行借款之摊销费用为339千港元,较2024年的474千港元下降28.48%[9] - 2025年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为41548千港元,较2024年的37491千港元增长10.82%[9] - 2025年使用权资产折旧为57472千港元,较2024年的57419千港元增长0.09%[9] - 2025年确认于客户贷款及应收款项之减值亏损及减值准备为446268千港元,较2024年的373972千港元增长19.33%[9] - 2025年利息支出为124299千港元,较2024年的104208千港元增长19.28%[9] - 2025年利息收入为 - 1477367千港元,较2024年的 - 1367362千港元减少7.90%[9] - 2025年经营业务产生现金净额为156980千港元,较2024年的 - 637397千港元实现由负转正[9] - 2025年已收股息552千港元,2024年为641千港元[10] - 2025年出售物业及设备所得款项11千港元,2024年为2千港元[10] - 2025年购入物业及设备支出69,063千港元,2024年为12,715千港元[10] - 2025年购入无形资产支出666千港元,2024年为36,670千港元[10] - 2025年投资业务已动用现金净额为121,199千港元,2024年为39,966千港元[10] - 2025年融资业务已动用现金净额为143,163千港元,2024年产生现金净额为644,485千港元[10] - 2025年现金及等同现金项目减少净额为114,111千港元,2024年为26,149千港元[10] - 2025年度初现金及等同现金项目为271,658千港元,2024年为387,507千港元[10] - 2025年度终现金及等同现金项目为244,090千港元,2024年为271,658千港元[10] - 2025年公司总收入为1759316千港元,2024年为1623321千港元,同比增长8.4%[24][27][28] - 2025年利息收入为1477367千港元,2024年为1367362千港元,同比增长8.1%[24][29] - 2025年公司除税前溢利为476816千港元,2024年为472528千港元,同比增长0.9%[27][28] - 2025年利息支出为129785千港元,2024年为108463千港元,同比增长19.7%[29] - 2025年摊销费用为339000港元,2024年为474000港元,同比下降28.5%[29] - 2025年其他收入为19,792千港元,2024年为15,205千港元[30] - 2025年汇兑(亏损)收益为 - 6千港元,2024年为 - 9,097千港元[31] - 2025年营运支出为768,116千港元,2024年为713,024千港元[31] - 2025年香港利得税为81,322千港元,2024年为67,973千港元;中国企业所得税2025年为149千港元,2024年为96千港元;递延税项2025年为 - 5,133千港元,2024年为12,189千港元[32] - 2025年度已确认派发股息为201,008千港元,2024年为192,632千港元;拟派发末期股息2025年为104,691千港元,2024年为100,504千港元[34] - 2025年每股基本盈利根据年度溢利400,478,000港元及已发行股份数目418,766,000股计算,2024年年度溢利为392,270,000港元,已发行股份数目相同[35] - 2025年电脑设备增加确认约43,415,000港元,2024年为111,728,000港元[36] - 2025年傢俬及装置增加确认3,970,000港元,2024年为3,332,000港元[36] - 2025年租赁物业装修增加确认3,330,000港元,2024年为19,782,000港元[36] - 按公允价值计入其他全面收益之权益工具,2025年2月28日为106,181千港元,2024年2月29日为92,644千港元[37] - 客户贷款及应收款项总额,2025年2月28日为7,329,378千港元,2024年2月29日为6,960,859千港元[37] - 减值准备,2025年2月28日为264,939千港元,2024年2月29日为247,091千港元[37][39] - 2025年2月28日应收私人贷款中应收重组贷款为176,815,000港元,2024年2月29日为135,744,000港元[37] - 2025年2月28日应收私人贷款减值准备中应收重组贷款减值准备金为41,679,000港元,2024年2月29日为36,082,000港元[39] - 2025年2月28日信用卡应收款为5,481,474千港元,2024年2月29日为5,188,549千港元[37] - 2025年2月28日应收私人贷款为1,631,788千港元,2024年2月29日为1,573,989千港元[37] - 2025年2月28日客户贷款及应收款项总额为264,939千港元,较2024年2月29日的247,091千港元有所增加[40] - 2025年2月28日预付款项、按金及其他应收款项总额为100,999千港元,较2024年2月29日的114,473千港元有所减少[41] - 2025年2月28日应付账款及应计项目╱合约负债中一个月内到期的款项为110,010千港元,较2024年2月29日的77,449千港元有所增加[42] - 2025年2月28日客户忠诚度计划的递延收益为42,024,000港元,较2024年2月29日的21,554,000港元有所增加[42] - 2024年度内重新计量预期信贷亏损为440,501千港元,2023年度为337,187千港元[40] - 2024年不能回收债项撇销金额为428,300千港元,2023年为276,500千港元[40] - 2025年2月28日物业、厂房及设备按金为2,137千港元,较2024年2月29日的22,071千港元大幅减少[41] - 2025年2月28日预付营运支出为53,696千港元,较2024年2月29日的43,108千港元有所增加[41] - 2025年2月28日超过一个月但不超过三个月到期的应付账款为3,134千港元,较2024年2月29日的1,044千港元有所增加[42] - 2025年2月28日超过三个月到期的应付账款为315千港元,较2024年2月29日的429千港元有所减少[42] - 2025年2月28日银行及直接控股公司借款总额为2254834千港元,2024年2月29日为2178256千港元[44] - 2025年2月28日租赁负债总额为116368千港元,2024年2月29日为122340千港元,适用加权平均增量借款利率介于3.1%至4.4%(2024年为3.5%至4.7%)[45] - 2025年2月28日衍生金融工具资产为10718千港元、负债为27638千港元,2024年2月29日资产为23628千港元、负债为81049千港元[46] - 2025年2月28日递延税项总额为 - 3814千港元,2024年2月29日为 - 5366千港元[47] - 与2023/24财年相比,公司整体销售额持续增长10.5%[54] - 截至2025年2月28日,客户贷款及应收款项余额较2024年2月29日增加了5.3%[54] - 第二阶段及第三阶段应收款项总和占客户贷款及应收款项余额的百分比从2024年2月29日的4.0%轻微增加至2025年2月28日的4.2%[54] - 2024/25财年已审核除税前溢利为4.768亿港元,较上一财年增加430万港元;税后溢利增长2.1%,从3.923亿港元增至4.005亿港元[61] - 2025年2月28日及2024年2月29日,净负债对权益比率维持在0.7;总权益占总资产比率分别为54.0%及53.8%[62] - 本年度收入为17.593亿港元,较上一年度增加8.4%或1.36亿港元[63] - 2025年2月28日客户贷款及应收款项总额较上一年度末增加3.685亿港元;利息收入增加8.0%,即1.1亿港元至14.774亿港元[64] - 利息支出从1.085亿港元增加2130万港元至1.298亿港元;202
AEON CREDIT(00900) - 2025 Q3 - 季度业绩
2024-12-19 09:32
收入与利润 - 公司截至2024年11月30日止九个月的收入为1,304,551千港元,同比增长9.4%[2] - 净利息收入为1,008,263千港元,同比增长8.6%[2] - 期间溢利为275,307千港元,同比下降2.5%[2] - 每股基本盈利为65.74港仙,同比下降2.5%[2] - 期间全面收益总额为267,664千港元,同比下降9.9%[16] - 公司截至2024年11月30日的股东权益变动报表显示,期间溢利为275,307千港元[24] - 公司截至2024年11月30日的年度全面收益总额为267,664千港元[24] - 公司2024/25年度首九个月除税前溢利为328,700,000港元,同比下降3.2%[68] - 公司2024/25年度首九个月税后溢利为275,300,000港元,同比下降2.5%[68] - 公司2024/25年度首九个月收入为1,304,600,000港元,同比增长9.4%[70] - 公司2024/25年度首九个月净利息收入为1,008,300,000港元,同比增长8.6%[72] - 公司2024/25年度首九个月营运收入为1,217,800,000港元,同比增长9.2%[75] - 公司2024/25年度首九个月营运溢利为648,400,000港元,同比增长11.3%[78] - 公司2024/25年度首九个月减值亏损及减值准备为340,200,000港元,同比增长28.8%[79] - 公司2024/25年度首九个月每股盈利为65.74港仙,同比下降2.5%[68] 资产与负债 - 客户贷款及应收款项为5,535,674千港元,同比增长6.4%[20] - 银行结存及现金为213,628千港元,同比下降17.2%[20] - 流动资产净额为3,539,623千港元,同比下降8.7%[20] - 资产总值减流动负债为5,582,235千港元,同比下降5.1%[20] - 公司截至2024年11月30日的权益总额为4,134,649千港元,相比2024年2月29日的4,067,993千港元有所增加[22] - 公司截至2024年11月30日的非流动负债总额为1,447,586千港元,相比2024年2月29日的1,815,696千港元有所减少[22] - 公司截至2024年11月30日的总负债和权益为5,582,235千港元,相比2024年2月29日的5,883,689千港元有所减少[22] - 公司截至2024年11月30日的银行借款为1,339,657千港元,相比2024年2月29日的1,709,571千港元有所减少[22] - 客户贷款及应收款项总额为7,354,369千港元,其中即期部分为7,086,169千港元[47] - 截至2024年11月30日,公司银行及直接控股公司借款总额为2,346,500千港元,其中一年内到期为1,006,843千港元,一年后但不超过两年为659,657千港元,两年后但不超过五年为680,000千港元[56] - 公司截至2024年11月30日的衍生金融工具资产为12,446千港元,负债为56,282千港元[58] - 公司截至2024年2月29日的衍生金融工具资产为23,628千港元,负债为81,049千港元[58] - 公司总贷款和应收款项余额对比2024年2月底增长了5.7%[65] - 公司权益总额从2024年2月29日的4,068,000,000港元增加1.6%至2024年11月30日的4,134,600,000港元[80] - 总资产从2024年2月29日的7,561,200,000港元增加至2024年11月30日的7,905,200,000港元[80] - 客户贷款及应收款项总额从2024年2月29日的6,960,900,000港元增加5.7%至2024年11月30日的7,354,400,000港元[83] - 信用卡应收款项从2024年2月29日的5,188,500,000港元大幅增加至2024年11月30日的5,458,600,000港元[82] - 私人贷款应收款项从2024年2月29日的1,574,000,000港元增加至2024年11月30日的1,677,300,000港元[82] - 总借款从2024年2月29日的2,978,300,000港元增加至2024年11月30日的3,226,500,000港元[84] 业务分类与地区收入 - 信用卡收入为1,018,584千港元,私人贷款收入为263,918千港元,保险收入为22,049千港元,综合收入为1,304,551千港元[35] - 信用卡分类业绩为329,391千港元,私人贷款分类业绩为-7,086千港元,保险分类业绩为8,560千港元,综合分类业绩为330,865千港元[35] - 香港地区收入为1,272,792千港元,中国内地收入为31,759千港元,综合收入为1,304,551千港元[38] - 香港地区分类业绩为324,008千港元,中国内地分类业绩为6,857千港元,综合分类业绩为330,865千港元[38] - 信用卡业务收入从去年同期的945,300,000港元增加7.8%至1,018,600,000港元[87] - 私人贷款业务收入从去年同期的230,000,000港元增加14.7%至263,900,000港元[88] - 香港业务收入从2023/24年度首九个月的1,172,400,000港元增长8.6%至2024/25年度首九个月的1,272,800,000港元[90] - 中国内地业务收入从去年同期的20,500,000港元增加至报告期间的31,800,000港元[92] 现金流量与财务状况 - 公司截至2024年11月30日止九个月的经营业务产生现金净额为24,855千港元,相比去年同期为(559,966)千港元[26] - 公司截至2024年11月30日止九个月的融资业务现金净额为(27,847)千港元,相比去年同期为544,053千港元[26] - 公司截至2024年11月30日止九个月的现金及等同现金项目减少净额为(41,377)千港元,相比去年同期为(101,874)千港元[26] - 公司截至2024年11月30日止九个月的期末现金及等同现金项目为229,386千港元,相比去年同期为284,126千港元[26] - 公司2024/25年度首九个月净负债对权益比率为0.8,总权益与总资产比率为52.3%[68] - 公司2024/25年度首九个月每股资产净值为9.9港元,同比增长4.2%[69] 减值准备与信用风险 - 应收信用卡账款减值准备为138,070千港元,应收私人贷款减值准备为121,845千港元,综合减值准备为268,200千港元[49] - 应收私人贷款减值准备中包括应收经重组贷款减值准备46,882,000港元[49] - 截至2024年11月30日,公司减值准备总额为268,200千港元,其中第一阶段为142,904千港元,第二阶段为26,961千港元,第三阶段为98,335千港元[51] - 截至2024年11月30日,客户贷款及应收款项总额为7,354,369千港元,其中第一阶段占比95.6%,第二阶段占比0.9%,第三阶段占比3.5%[53] - 公司信用违约率上升,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应收款项占贷款和应收款项总额的百分比从2024年2月29日的4.0%增加到2024年11月30日的4.4%[65] 其他财务指标 - 按公允值计入其他全面收益之权益工具的公允值收益为13,942千港元,同比增长160.7%[14] - 公司截至2024年11月30日的累积溢利为3,784,880千港元,相比2024年2月29日的3,710,581千港元有所增加[24] - 公司截至2024年11月30日的投资重估储备为82,763千港元,相比2024年2月29日的68,821千港元有所增加[24] - 公司截至2024年11月30日的对冲储备为15,695千港元,相比2024年2月29日的35,582千港元有所减少[24] - 公司截至2024年11月30日的换算储备为-18,166千港元,相比2024年2月29日的-16,468千港元有所减少[24] 业务发展与创新 - 公司推出了全新的信用卡设计,包含非接触式支付和使用回收塑料的功能[64] - 公司升级了“AEON HK”手机应用程序,推出了虚拟信用卡功能[62] - 公司停止了永旺保险顾问(香港)有限公司的全部保险经纪业务运作,并提交了撤销保险经纪牌照的申请[66] - 公司在中国大陆的私人贷款销售额录得增长,永旺资讯服务(深圳)有限公司提供了电话营销和业务流程支援[66] - 公司增强了呼叫中心平台的功能,提高了客户交互响应能力[64] - 公司将推出全新的移动支付产品和自助分行概念,进一步提升客户体验并保持竞争优势[94] - 公司致力于通过数码支付解决方案和节能措施减少碳足迹和能源消耗,即将推出的网上私人贷款确认程序将提升客户便利性并减少纸张消耗[95] - 公司将专注于中国内地业务的持续增长,并进一步加强在深圳的小额信贷和业务流程中心的子公司,利用大湾区的巨大潜力和商机,扩大客户群[96] - 公司计划通过提供创新和定制产品来扩大其客户群,强大的流动和稳健的资产负债表将使其能够在不断增长的消费金融市场利用重大机遇[98] 市场预期与战略 - 公司预计本地经济将保持逐步增长,政府实施吸引资本和人才的措施可能会进一步推动消费支出[93] - 公司将优先通过海外和网上消费实现销售和应收款项增长,同时完善信用评估和监控方法,以保持可持续发展的资产品质投资组合并加快审批过程[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