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亚洲金融(00662)
icon
搜索文档
亚洲金融(00662)7月31日注销已回购股份合共22.8万股
智通财经· 2025-07-31 09:01
公司股份注销 - 公司于2025年7月31日注销已回购股份合共22.8万股 [1]
亚洲金融(00662.HK)7月31日注销22.8万股已回购股份
格隆汇· 2025-07-31 08:59
公司股份回购注销 - 公司于2025年7月31日注销22.8万股已回购股份 [1]
亚洲金融(00662) - 翌日披露报表
2025-07-31 08:47
股份数据 - 2025年6月30日已发行股份(不含库存)924,370,000,总数924,370,000[3] - 2025年7月31日结束时,已发行股份(不含库存)924,142,000,总数924,142,000[4] 股份购回 - 2025年6月多次购回股份并于7月31日注销,各次变动占比及购回价不同[3][4]
智通港股52周新高、新低统计|7月16日
智通财经网· 2025-07-16 08:43
52周新高股票表现 - 截止7月16日收盘,共有133只股票创52周新高,其中威雅利(00854)、绿心集团股权(02999)、首都金融控股(08239)创高率位居前三,分别为909.12%、135.29%、65.22% [1] - 威雅利(00854)收盘价12.660,最高价33.200,创高率909.12%,表现最为突出 [1] - 绿心集团股权(02999)收盘价0.020,最高价0.040,创高率135.29% [1] - 首都金融控股(08239)收盘价1.590,最高价1.900,创高率65.22% [1] - 中国三三传媒(08087)收盘价5.890,最高价6.190,创高率59.54% [1] - 云能国际(01298)收盘价1.230,最高价1.610,创高率41.23% [1] - 新娱科控股(06933)收盘价0.420,最高价0.490,创高率40.00% [1] 52周新高股票列表 - 天机控股(01520)收盘价0.940,最高价0.940,创高率18.09% [1] - 丽珠医药(01513)收盘价37.000,最高价38.650,创高率17.48% [1] - JBB BUILDERS(01903)收盘价1.500,最高价1.740,创高率16.78% [1] - 亚洲金融(00662)收盘价4.920,最高价4.940,创高率13.56% [1] - 力勤资源(02245)收盘价12.640,最高价13.340,创高率12.29% [1] - 环宇物流(亚洲)(06083)收盘价0.330,最高价0.380,创高率11.76% [1] - 云工场(02512)收盘价5.010,最高价5.100,创高率11.60% [1] - 百心安-B(02185)收盘价4.680,最高价5.000,创高率11.11% [1] - 现代中药集团(01643)收盘价0.650,最高价0.660,创高率10.00% [1] 52周新低股票表现 - 百利达集团控股(08179)收盘价0.015,最低价0.013,创低率-7.14% [5] - 昊天国际建投(01341)收盘价0.213,最低价0.209,创低率-6.28% [5] - 讯智海(08051)收盘价2.190,最低价2.100,创低率-3.23% [5] - XI二南三星(07347)收盘价5.175,最低价5.170,创低率-3.18% [5] - FI二南方国指(07588)收盘价1.628,最低价1.580,创低率-2.59% [5] - FI二南方恒指(07500)收盘价2.120,最低价2.056,创低率-2.47% [5] - 恩典生命科技(02112)收盘价0.049,最低价0.044,创低率-2.22% [5] - XI二南三星-U(09347)收盘价0.661,最低价0.661,创低率-2.07% [5] - 高山企业(00616)收盘价0.070,最低价0.064,创低率-1.54% [5] - 百望股份(06657)收盘价16.360,最低价15.960,创低率-1.48% [5]
香港VS新加坡:港股上半年IPO全球第一,亚洲金融中心之争悬念再起
华夏时报· 2025-07-12 07:30
港股市场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港股市场迎来43只新股IPO,较2024年同期的30家增长43.3% [2] - 新股融资金额累计1067亿港元,超越纳斯达克成为全球交易所IPO融资规模首位 [2] - 2024年4月中国证监会发布5项资本市场对港合作措施后,内地企业赴港上市潮持续升温 [5] - 2025年6月港交所出现单日16家内地企业递表纪录,当月共74家企业递表创月度新高 [5] 香港与新加坡金融中心竞争 - 英国Z/Yen集团最新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显示香港整体评分上升11分,维持全球第三、亚太第一,对新加坡领先优势扩大至10分 [2][4] - 2023年3月新加坡曾以1分优势超越香港,2024年9月香港重新领先1分,最新差距拉大 [4] - 香港资产管理规模增速长期低于5%,新加坡保持10%复合年增长率,去年两城规模已接近 [2] - 香港股市2024年上涨约18%,上半年中美摩擦期间仍上涨超过15% [7] 两地发展策略差异 - 香港重点发展科技创新产业,背靠中国高科技发展,推动科技产业化金融服务 [6] - 新加坡在电子、高科技、能源等产业多元化发展,经济结构更为丰富 [6] - 香港发挥全球离岸人民币业务枢纽作用,新加坡侧重金融科技、绿色金融等领域 [8] - 香港美国商会调查显示70%美企对港持积极态度,超60%认为投资规模将继续增加 [7] 区域金融合作前景 - 香港正发挥"双重角色":助力内地企业全球化与引进国际资本 [5] - 新加坡总理表示将保持中立立场,与中国和美国均维持良好关系 [7] - 专家建议两地加强合作,共同探讨新金融业态和国际金融合作可行性 [8]
高盛:友邦保险_亚洲金融企业日关键要点
高盛· 2025-06-23 02:1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对友邦保险集团(AIA Group)的评级为买入(Buy) [1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举办亚洲金融企业日活动,投资者关注股份回购展望、利率等市场变动影响、中国内地销售增长及利润率前景等 [1] - 友邦保险预计利率影响有限,美元走弱有积极换算影响,持续拓展中国业务并降低利率下行风险敞口 [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股份回购方面 - 缩短回购期至3个月是利用低股价,预计下一次回购决策在2025财年业绩公布时 [5] 2025年上半年外汇、利率和股票市场变动方面 - 美元走弱主要是换算影响,报告指标将受益;中国内地和泰国业务受低利率负面影响,中国香港、新加坡和马来西亚业务受低利率正面影响;泰国利率若维持当前水平可能有负面利率影响 [5] - 非分红权益资产敞口主要在中国内地和泰国,A股表现平淡和泰国SET指数年初至今下跌20%可能导致负面权益投资差异,中国香港对股票市场敏感度较小 [5][6] 中国内地销售和产品组合方面 - 储蓄产品销售转向分红产品,长期储蓄细分市场受影响,税收递延型退休储蓄和保障产品不受影响;分红产品利润率在利率下行风险下更具弹性 [10] - 2025年第一季度与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的银行保险销售受竞争影响,其他针对高净值客户的银行保险合作销售继续增长 [10] - 中国内地新业务价值(VONB)同比下降7%部分归因于基数效应,预计2025年下半年对比将更轻松 [10] 业务版图扩张方面 - 2020年前的5家分支机构仍占中国内地VONB约95%和代理人数量约90%,新分支机构目标是在1.5 - 2年内使每个分支机构代理人数量超过1000人,再考虑向所在省份其他城市扩张 [10] - 新分支机构产品组合与成熟业务类似,但平均单张保单规模较小,公司预计每年获得1 - 2个新省份的审批 [10] 泰国新业务价值增长展望方面 - 2025年第一季度销售促销是泰国新业务价值异常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预计2025年剩余时间业务增长将趋于平衡,增速较第一季度放缓 [9] 目标价格和估值方面 - 基于股息贴现模型的12个月目标价为90港元,对应2026财年预期市净率1.6倍 [10][11]
高盛:浦发银行_亚洲金融企业日要点
高盛· 2025-06-23 02:09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剩余季度营收和利润增长预计加速,全年营收和利润增长目标远大 [3] - 2025年净息差(NIM)变化预计超同行 [3] - 2025年贷款增长将超2024年的3700亿元 [3] - 2025年房贷预计正增长,1Q25和2Q25已实现正增长 [3] - 2025年非利息收入目标为正增长 [3] - 2025年公司旨在控制信贷成本,降低不良贷款率同时保持或提高拨备覆盖率 [3] - 公司希望通过业绩提升推动可转债转股,预计维持30%股息支付率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总结 NIM - 1Q25 NIM略有改善,同比降幅有限,超同行,主要因资产端贷款增长加速、低收益资产比例降低、资产定价优化,负债端负债结构优化、对同业负债依赖低 [7] - 预计2Q25 NIM绝对值与1Q25相近,2025年NIM变化超同行 [7] - 1Q25企业和零售贷款利率均略有下降,零售贷款利率降幅更大 [7] - 1Q25存款利率较2024年下降超20个基点,企业存款利率降幅更大,未来季度预计进一步下降 [7] 贷款 - 2025年贷款增长预计超2024年的3700亿元,增长节奏更均衡(1Q - 4Q25为3:3:2:2) [7] - 1Q25新增贷款(不含/含票据)为2500亿/1800亿元,远超同行,2Q25贷款增长正常 [7] - 贷款将聚焦“五大关键领域”,预计占新增贷款超一半,关税预计不显著影响贷款增长 [7] - 公司旨在提高零售贷款比例,但年初至今零售贷款增长疲软,信用卡余额收缩,房贷和线上消费贷款有正增长但步伐有限 [7] 房贷 - 2025年房贷预计正增长,主要在一二线城市,1Q25和2Q25房贷正增长,但幅度小于4Q24 [7] - 1Q25房贷发放额为40 - 50亿元,净增长10 - 20亿元,2Q25将保持强劲发放节奏 [7] - 1Q25房贷不良率略有上升但可控,公司通过严格信贷准入标准和抵押物管理控制风险 [7] 非利息收入 - 2025年非利息收入目标为正增长 [11] - 1Q25手续费收入负增长主要因企业承销收入下降,代理销售和托管收入增长,未来增长驱动因素包括增加零售资产管理规模和拓展企业银行业务 [11] - 1Q25投资收入正增长,因债券投资收益机会性实现、贵金属和外汇衍生品交易收入增长,2Q25债券投资规模已补充,总投资规模目前稳定 [11] 资产质量 - 2025年公司有信心控制全年信贷成本,通过节约成本实现强劲利润增长 [11] - 2025年公司目标是降低不良贷款率,保持或提高拨备覆盖率,主要资产质量风险在零售领域 [11] - 1Q25开发商贷款不良率环比下降,贷款损失准备率为5 - 6%,远高于银行平均水平,预计开发商贷款资产质量保持稳定 [11] 资本和股东回报 - 公司希望通过业绩提升和积极投资者沟通推动股价上涨,促进可转债转股 [11] - 股息支付率预计维持在30% [11] 营收和利润增长 - 尽管基数高且债券市场表现疲软,1Q25公司营收和利润仍实现1%以上增长,公司有信心剩余季度增长进一步加速 [11]
高盛:太平洋保险_亚洲金融企业日关键要点
高盛· 2025-06-23 02:09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对中国太平洋保险H股和A股均给予“中性/中性”评级,12个月基于SOTP的目标价分别为23.5港元/26.5元人民币,对应2026财年预期市净率分别为0.7倍/0.9倍 [9]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第一季度的强劲销售势头延续至第二季度,分红险产品贡献增加,代理人总数和核心代理人数量企稳,公司将专注于代理人招募和提高生产力 [1] - 股票和基金投资占投资资产的比例稳定在12%左右,新资金收益率约2.5%,负债综合成本低于2.5%,公司将维持年度派息政策,尚未提出股票回购详细计划 [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近期销售势头 - 第一季度的强劲销售势头延续至2025年第二季度,截至5月底分红险产品销售占比从第一季度的约20%增至超30%,代理渠道旨在推广健康和保障产品以提高利润率和丰富产品组合 [5] - 年初至今代理人数量企稳,自2024年下半年起公司开始增加招聘,核心代理人数量稳定且生产力提升,贡献了90%的代理渠道新业务价值 [5] - 银保渠道在2024财年实现新业务价值强劲增长,2025财年有望保持,公司主要聚焦一二线城市,与关键合作伙伴合作,预计该渠道利润率与2024财年持平 [5] - 财产险业务年初至今营收增长乏力,归因于公司改善承保结果的努力 [6] 资产和负债管理 - 股票和基金投资约占总投资资产的12%,与历史平均水平一致,公司考虑增加H股投资 [12] - 当前新资金收益率约2.5%(未考虑国债投资免税效应),负债综合担保成本约2.8%,计入正的费用和风险边际后低于2.5% [12] - 公司当前有效久期缺口为3 - 4年,资产久期为11.6年 [12] - 公司将坚持年度股息计划,而非安排中期股息,因投资者更关注总派息率而非更频繁的派息 [12] - 公司已获得股东大会授权进行股票回购,但尚未提出详细执行计划 [12] 股东回报 - 公司将维持年度派息政策,尚未提出股票回购详细计划 [1]
高盛:新华保险_亚洲金融企业日关键要点
高盛· 2025-06-23 02:09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对新华保险H股和A股均为卖出评级,12个月基于ROA的目标价分别为20.5港元/28.5元人民币,意味着2026财年预期市净率为0.6倍/1.0倍 [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新华保险自4月起分红险销售按计划回升,正从一季度对传统产品销售的关注转移,公司预计在2 - 3年内逐步转向分红险,2025财年设定分红险占比30%的目标,且目标是在2025财年实现高于行业的新业务价值增长 [5] - 新华保险每年新增投资约2000 - 3000亿元人民币,固定收益投资目前新资金收益率为2 - 3%,新增资金资产配置策略与整体投资策略基本一致,70 - 80%分配给固定收益资产,20%分配给权益资产,2025年将增加高股息投资 [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近期销售势头和新业务价值前景 - 分红险销售自4月起按计划回升,一季度关注传统产品销售,二季度至今分红险贡献增加,4、5月分红险在个险渠道新保费中占比超一半,银保渠道分红险推广已启动 [5] - 分红险销售增加对新业务价值率有影响,与相同产品设计和保费支付期限的传统产品相比,分红险本质上利润率较低,但新华保险在实践中发现特定产品设计下两者利润率差异有限,公司认为在低收益环境下转向分红险销售有必要,决心优化产品组合 [5] - 公司目标是在2025财年实现高于行业的新业务价值增长 [5] 投资配置 - 新华保险每年新增投资约2000 - 3000亿元人民币,固定收益投资目前新资金收益率为2 - 3%,新增资金70 - 80%分配给固定收益资产,20%分配给权益资产,2025年一季度增加了长期债券投资,并将寻找债券资产交易机会增加投资收入 [8] - 截至2024财年,权益投资(包括股票和权益基金)约为16%,2025年一季度保持稳定,未来仍有增加权益投资的空间,但增幅相对较小,因当前配置高于战略资产配置范围(12 - 15%),约300亿元人民币权益投资被归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部分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权益投资也提供高股息收益率,2025年将继续增加高股息投资 [8] - 新华保险总业务的当前负债成本考虑保证回报和可变部分后高于3%,接近同行平均水平,过去5年负债成本显著下降,预计这一趋势将持续,因为2024年和2025年新保单保证负债成本低于2.5%,从存量业务看,截至2024财年,可变产品贡献为48%,公司表示在为保单持有人提供有吸引力回报的同时,存量业务仍保持盈利 [8]
陆前进:清迈倡议加速落地,共建亚洲金融安全网
搜狐财经· 2025-05-07 22:35
人民币国际化进展 - 人民币正式成为清迈倡议共同基金池的计价货币和贷款货币 [1] - 东盟与中日韩通过新设以人民币等可自由使用货币出资的快速融资工具安排 [1] - 清迈倡议共同基金池规模从初始800亿美元扩充至2400亿美元 [1] 人民币国际储备货币地位 - 人民币储备货币地位得到亚洲各国广泛认可 [2] - 人民币在贸易投资等领域国际货币功能不断完善 [2] - 人民币作为储备共同基金池出资货币占比15% [3] 亚洲金融稳定与风险防范 - 清迈倡议引入人民币出资安排有助于及时提供资金支持缓解市场流动性压力 [2] - 共同储备基金不附加条件援助为亚洲金融安全网提供保障 [5] - 亚洲共同储备基金与IMF贷款形成责任共担的援助体系 [5] 人民币在东盟国家的影响 - 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和印度尼西亚等东盟国家已将人民币作为外汇储备 [3] - 人民币从跨境贸易结算工具发展为共同基金池关键货币 [3] - 美元承压背景下人民币在亚洲金融稳定中的作用凸显 [3] 数字货币与跨境支付 - 中国与东盟计划2025年启动数字人民币-东盟央行数字货币桥项目 [4] - 数字货币合作将压缩资金划转时间提高支付效率 [4] - 数字货币跨境支付体系有望绕过SWIFT形成独立支付系统 [4] 人民币国际化未来方向 - 需推进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改革和资本账户开放 [5][6] - 人民币目标成为主要国际计价货币和交易货币 [6] - 人民币国际货币锚定功能将为亚洲贸易投资注入稳定动能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