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核能科技(00611)

搜索文档
中国核能科技(00611) - 致非登记股东之通知信函及申请表格
2025-09-25 08:40
财报信息 - 2025年中期报告中、英文版已登载于公司及港交所网站[2][5] 非登记持有人安排 - 非登记持有人可填申请表获取公司通讯印刷本[3][6][9] - 申请表寄至卓佳证券登记有限公司[3][6][9] - 填妥申请表指示适用于日后通讯[4][6] - 申请表选择、签署等有误将作废[9] 咨询方式 - 有疑问可工作日9:00 - 17:00致电热线[4][6] - 香港投寄申请表毋须贴邮票[10]
中国核能科技(00611) - 2025 - 中期财报
2025-09-25 08:37
收入和利润(同比变化) - 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收益为5.331亿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7.467亿人民币下降28.6%[13] - 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除税前溢利为1.125亿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9263万人民币增长21.5%[13] - 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期内溢利为8555万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7072万人民币增长21.0%[13] - 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8612万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7038万人民币增长22.4%[15] - 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全面收益总额为9038万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6791万人民币增长33.1%[15] - 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全面收益总额为9038.2万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6791.1万元人民币增长33.1%[18] - 母公司拥有人应占全面收益为9095.5万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6757.5万元人民币增长34.6%[18] - 基本及摊薄每股盈利为人民币4.65分,较2024年同期的人民币3.80分增长22.4%[18] - 公司期内溢利(净利润)为人民币70,383千元[28] - 公司收益同比下降28.6%至人民币5.331亿元(2024年:7.467亿元)[187][189] - 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盈利同比增长22.4%至人民币8612.2万元(2024年:7038.3万元)[187][189] 成本和费用(同比变化) - 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财务成本为9801万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1.031亿人民币下降4.9%[13] - 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行政开支为4349万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4769万人民币下降8.8%[13] - 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所得税开支为2698万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2191万人民币增长23.1%[13] - 公司财务成本为人民币103,129千元,其中银行及其他借贷利息为100,483千元,租赁负债利息为2,646千元[62] - 公司员工成本合计人民币33,291千元,其中工资薪酬及花红为26,938千元,退休金计划供款为6,353千元[64] - 公司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为人民币158,211千元,使用权资产折旧为12,271千元,总计折旧170,482千元[64][65] - 公司所得税开支为人民币21,914千元,其中中国大陆当期税项为18,915千元,过往年度拨备调整1,079千元,递延税项1,920千元[73] 毛利(同比变化) - 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毛利为2.532亿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2.325亿人民币增长8.9%[13] 其他全面收益(同比变化) - 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其他全面收益为483万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亏损281万人民币显著改善[15] 资产和负债(期末余额变化) - 公司总资产从2024年末的1032.347亿元人民币增至2025年6月末的1076.79亿元人民币,增长4.3%[21][23] - 非流动资产总额从2024年末的690.342亿元人民币增至2025年6月末的725.3996亿元人民币,增长5.1%[21]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2024年末的83.1871亿元人民币增至2025年6月末的92.5001亿元人民币,增长11.2%[21] - 银行及其他借贷总额从2024年末的702.7693亿元人民币增至2025年6月末的756.5084亿元人民币,增长7.6%[23] - 公司权益总额从2024年末的171.1215亿元人民币增至2025年6月末的180.1597亿元人民币,增长5.3%[23] - 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从2024年末的167.3197亿元人民币增至2025年6月末的176.4152亿元人民币,增长5.4%[23] - 综合储备从2024年末的151.0859亿元人民币增至2025年6月末的160.1814亿元人民币,增长6.0%[25] - 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总额从2023年底的人民币1,575,287千元增至2024年6月底的人民币1,642,862千元[28] -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期末余额为人民币925,001千元,较期初的人民币831,871千元有所增加[31] - 应付贸易账项及票据总额从2024年末的人民币891,201千元下降至2025年6月末的人民币693,701千元,降幅为22.2%[100] - 有息银行及其他借贷总额从2024年末的人民币7,027,693千元增至2025年6月末的人民币7,565,084千元,增幅为7.7%[103] - 有抵押短期银行借贷从2024年末的人民币1,297,481千元增至2025年6月末的人民币1,505,029千元,增幅为16.0%[103] - 未提取银行贷款融资从2024年末的约人民币2,009,931千元大幅增至2025年6月末的人民币3,308,529千元,增幅达64.6%[107][108] 现金流活动 - 经营活动产生净现金流入人民币196,176千元[31] - 投资活动产生净现金流出人民币538,445千元[31] - 融资活动产生净现金流入人民币433,551千元[31] - 受汇率变动影响,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产生净收益人民币1,848千元[31] 业务分部表现 - 总收益533,102千人民币,其中发电分部贡献493,208千人民币占比92.5%[59] - 分部间销售328,517千人民币,主要来自EPC及咨询分部327,798千人民币[59] - 除税前溢利112,529千人民币,所得税开支26,980千人民币[59] - 期内溢利85,549千人民币[59] - 总资产10,767,906千人民币,发电分部资产8,566,686千人民币占比79.6%[59] - 总负债8,966,309千人民币,发电分部负债6,003,567千人民币占比67%[59] - 财务成本98,013千人民币显著影响盈利[59] - 公司总收益为人民币746,741千元,其中EPC及咨询建设分部贡献362,737千元,发电分部贡献372,912千元,融资分部贡献11,092千元[60] - 公司分部业绩总额为人民币192,163千元,其中发电分部业绩最高,达180,217千元,EPC及咨询建设分部为14,646千元,融资分部亏损2,700千元[60] - 公司期内溢利为人民币70,719千元,所得税开支为21,914千元,除税后利润率为9.5%[60] - 公司总资产为人民币9,927,489千元,其中发电分部资产占比最高,达7,416,186千元,占总资产74.7%[60] - EPC及咨询业务对外销售额同比下降91.1%至人民币3242.2万元(2024年:3.627亿元)[188][190] 投资和资产详情 - 非上市股本投资公平值45,318千人民币,较2024年末45,334千人民币基本持平[49] - 贴现率10.67%用于计算非上市股本投资公平值,与2024年末保持一致[50][51] - 长期税前经营利润率假设范围30%至35%,与2024年末一致[50][51] - 公司物业、厂房及设备收购成本为人民币5.02752亿元,较去年同期的人民币6.96606亿元(经重述)下降27.8%[79][82] - 公司对联营公司中核齐齐哈尔太阳能发电有限公司的投资,应占净资产为人民币672.5万元,较2024年底的人民币632万元增长6.4%[84] - 公司应收贸易账款及票据净值为人民币14.70572亿元,较2024年底的人民币14.35704亿元增长2.4%[91] - 公司超过365天的逾期应收账款为人民币8.77458亿元,较2024年底的人民币7.80298亿元增长12.5%[93] - 公司已抵押银行存款为人民币7533.6万元,较2024年底的人民币1.00894亿元下降25.3%[95][97] - 公司应收票据主要来自EPC及咨询建设分部,账期为开票日起6个月内[93][94] - 公司已抵押银行存款年利率范围为0.2%至1.3%,较2024年底的0.1%至1.3%略有上升[96] - 公司贸易信贷政策为一般客户3个月账期,主要客户可延长至1年[89][90] - 银行借贷的抵押品包括价值人民币23,984千元的融资租赁应收款项和价值约人民币570,667千元的应收贸易账项及票据[105][106] - 所有银行及其他借贷均按浮动利率计息,2025年6月末的有效年利率范围为2.2%至3.75%[105][106] - 一年内到期的银行借贷为人民币2,383,002千元,占银行借贷总额的32.0%[110] - 五年后到期的银行借贷为人民币3,013,661千元,占银行借贷总额的40.5%[110] 关联方交易 - 向关联公司支付租赁负债利息人民币31.7万元(2024年同期:13.2万元)[128][133] - 向关联公司支付租赁负债总额人民币462.7万元(2024年同期:80.8万元)[128][133] - 关联公司贸易应收款项增至人民币616.6万元(2024年末:595.6万元)[137] - 关联公司租赁负债增至人民币5865.9万元(2024年末:1825.4万元)[137] - 关键管理人员报酬支出增至人民币180.7万元(2024年同期:134.3万元)[141] - 向关联公司销售电力收入人民币219.7万元(2024年同期:93.7万元)[128] - 新增关联公司物业及设备支出人民币33.4万元[128][138] 收购和投资活动 - 公司于2025年3月以人民币1,000千元现金收购韶关定榕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100%权益[113][114] - 收购韶关定榕确认的可识别净资产公允价值为人民币2,267千元,产生商誉负人民币1,267千元[116] - 收购韶关定荣新能源科技贡献收入人民币189.3万元及综合亏损人民币6.7万元[118][120] - 假设收购于期初进行,集团持续经营收入将达人民币5.356亿元,期内溢利达人民币8554.9万元[119][120] 资本承诺和合约 - 发电站建设合约承付金额增至人民币10.165亿元(2024年末:人民币9.646亿元)[123][125] 股息和股本 - 公司加权平均普通股数量为18.52037亿股,与2024年持平[77]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未宣派股息,与2024年同期情况一致[78][81] 其他财务项目 - 公司汇兑储备因境外业务折算产生汇兑差额,减少人民币2,808千元[28] - 公司从保留盈利向法定储备转入人民币21,285千元[28] - 公司非控股权益总额为人民币32,589千元[28] - 公司一间中国附属公司享有15%优惠企业所得税率,有效期至2025年[70][71] - 公司用于计算每股盈利的溢利为人民币70,383千元[75] 发电业务运营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运营117座电站,包括103座风光电站(总运营容量2,030MW)和14座储能电站(运营容量551MWh)[196][197] - 2025年上半年风光发电量11.4亿千瓦时,其中光伏发电8.2亿千瓦时(占比72%),风力发电3.2亿千瓦时(占比28%)[196][197] - 完成绿电交易2,500万千瓦时,产生额外收入48万元人民币[196][197] - 交易绿证40.8万张,产生额外收入152万元人民币[196][197] 项目开发和建设 - 完成临翔二期100MW/200MWh储能项目并网[185][186][191][193] - 取得济源钢铁80MW/240MWh储能项目[185][186] - 上半年跟踪新能源项目规模超6GW,其中重点开发项目达4.2GW[185][186] - 承接14个新能源EPC项目,合同金额约3.45亿元人民币[191][193] - 华润柳新镇25.2MW项目中标[185][186] - 2025年上半年新增储能电站并网容量245MWh[199][200] - 临翔二期100MW/200MWh储能项目于2025年5月28日全容量并网[199][200] - 14个分布式屋顶光伏项目在2025年4月30日前提前并网[198][200] - 储能项目通过充放电价差和容量租赁获取收益[199][200] 行业和市场趋势 - 国家发电总装机容量目标达到36亿千瓦以上[154] - 新增新能源发电装机规模目标超过2亿千瓦[154] - 年发电量目标达到约10.6万亿千瓦时[154] - 2025-2027年年均新增新能源装机超过2亿千瓦[149][151] - 全国新能源利用率目标保持不低于90%[149][151] - 2025年底实现电力现货市场全国覆盖和连续结算运行[163] - 2027年绿证市场交易制度基本完善[162][164] - 2025年5月1日后分布式光伏全额上网项目不再获批[148][150] - 2025年6月1日作为新能源上网电价新旧政策分界点[152][153] - 钢铁、水泥、铝冶炼行业分两阶段(2024-2026、2027年后)纳入全国碳市场[156][158] - 2025年上半年全国光伏新增装机212.2GW,同比增长107.1%[169][171] - 截至2025年6月底中国光伏累计装机达1,100GW,同比增长54.2%[169][171] - 2025年上半年全国风电新增装机51.4GW,同比增长98.9%[173][175] - 2025年上半年全国新增储能装机21.9GW/55.2GWh,功率规模同比增长69.4%[177][179] - 2025年6月光伏新增装机14.36GW,同比下降38%[169][171] - 2025年1-6月全国光伏平均利用率约94%,同比下降2.3个百分点[169][171] - 2025年1-6月全国风电平均利用率约93.2%,同比下降2.7个百分点[173][175] - 储能电池电芯成本从0.45元/Wh降至约0.3元/Wh[180] - 2小时储能系统价格从2024年初约0.85元/Wh降至约0.55元/Wh[180] - 陆上风机成本从2020年4元/W降至目前约1.5元/W[174][175] - 2小时储能系统价格从2024年初的0.85元/Wh降至0.55元/Wh(降幅约35.3%)[182] - 储能电芯价格从2024年初的0.45元/Wh降至0.3元/Wh(降幅约33.3%)[182]
中国核能科技(00611) - 截至2025年8月31日之股份发行人的证券变动月报表
2025-09-01 08:05
股份数据 - 截至2025年8月底,法定/注册股份数目为50亿股,面值0.1港元,法定/注册股本为5亿港元[1] - 2025年8月法定/注册股份数目和法定/注册股本无增减[1] - 截至2025年8月底,已发行股份(不包括库存股份)数目为18.52036942亿股[2] - 截至2025年8月底,库存股份数目为0[2] - 2025年8月已发行股份(不包括库存股份)和库存股份数目无增减[2] - 截至2025年8月底,已发行股份总数为18.52036942亿股[2]
中国核能科技发布中期业绩 期间溢利8554.9万元 同比增加21%
智通财经· 2025-08-26 13:41
财务表现 - 收益5.33亿元人民币 同比减少28.6% [1] - 期间溢利8554.9万元 同比增加21% [1] - 每股基本亏损4.65分 [1]
中国核能科技(00611)发布中期业绩 期间溢利8554.9万元 同比增加21%
智通财经网· 2025-08-26 13:39
财务表现 - 收益5.33亿元人民币 同比减少28.6% [1] - 期间溢利8554.9万元 同比增加21% [1] - 每股基本亏损4.65分 [1]
中国核能科技(00611.HK)中期拥有人应占溢利增加约22.4%至8612.2万元
格隆汇· 2025-08-26 13:33
财务表现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6个月收益为人民币5.33亿元 较去年同期减少28.6% [1] - 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增加22.4%至人民币8612.2万元 [1] - 每股基本盈利为人民币4.65分 较2024年同期人民币3.80分(经重述)有所提升 [1] 运营状况 - 溢利增长主要源于电站智慧化运维水平提升 设备投入率及发电量不断提高 [1] - 截至2025年6月30日运维电站总数达117座 其中风光电站占比88%(103座) [1]
中国核能科技(00611) - 2025 - 中期业绩
2025-08-26 13:26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收益为人民币533,102千元,同比下降28.6%[3] - 除所得税开支前溢利为人民币112,529千元,同比增长21.5%[3] - 期间溢利为人民币85,549千元,同比增长21.0%[3] - 每股基本盈利为人民币4.65分,同比增长22.4%[3] - 公司收益同比下降28.6%至人民币5.331亿元,股东应占盈利同比上升22.4%至人民币8,612万元[18] - 公司综合收益为人民币5.331亿元,同比下降28.6%[34][35] - 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人民币8612万元,同比增长22.4%[34][38] - 每股基本盈利为人民币4.65分,去年同期为3.80分[34][38] - 纯利率提升至16.0%,去年同期为9.5%[38] - 公司收益同比下降28.6%至53.31亿元人民币(2024年同期:74.67亿元)[55] - 期内溢利同比增长20.9%至8.55亿元(2024年同期:7.07亿元)[55] - 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每股盈利增长22.4%至人民币4.65分(2024年同期:3.80分)[59] - 2025年上半年除税前溢利为11.25亿元人民币,期内溢利为8.55亿元人民币[74] - 用於計算每股盈利之盈利為人民幣86,122千元,較去年同期人民幣70,383千元增長22.4%[83]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销售成本为人民币2.799亿元,同比下降45.6%[40] - 行政开支减少8.8%至4349.4万元人民币(去年同期:4768.6万元人民币)[41] - 财务成本减少5.0%至9801.3万元人民币(去年同期:1.03129亿元人民币)[42] - 所得税开支增加23.1%至2698.0万元人民币(去年同期:2191.4万元人民币)[43] - 财务成本同比下降5.0%至9.80亿元(2024年同期:10.31亿元)[55] - 2025年上半年财务成本为9801.3万元人民币,其中银行及其他借贷利息为9238.0万元人民币[77] - 員工成本合計為人民幣29,208千元,較去年同期人民幣33,291千元下降12.3%[78] - 研發開支為人民幣172千元,較去年同期人民幣73千元增長135.6%[78] - 所得稅開支為人民幣26,980千元,較去年同期人民幣21,914千元增長23.1%[81] - 退休金计划供款162千元,同比增长14.9%[105] 发电业务表现 - 公司风电站总运营规模达2,030MW,储能电站551MWh,上半年风光发电量11.4亿千瓦时[22] - 公司发电分部收益同比增长32.3%至493,208,000元人民币,分部利润增长33.0%至239,590,000元人民币[25] - 公司新增储能装机245MWh,其中临翔二期储能项目规模100MW/200MWh[23] - 公司电站发电设备投入率为99.7%,较行业标准高0.7个百分点[24] - 公司完成绿电交易约2,500万千瓦时,增收48万元人民币;交易绿证40.8万张,增收152万元人民币[22] - 公司新增光伏装机112MW,储能装机245MWh[25] - 风光发电量达11.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2.4%[38] - 运营风光电站103座,总装机容量2030MW;储能电站14座,规模551MWh[38] - 发电分部收益为人民币4.932亿元,同比增长32.3%[36][37] - 发电分部2025年上半年业绩表现最佳,分部业绩为2.40亿元人民币[74] EPC及咨询业务表现 - EPC及咨询业务收入同比下降91.1%至人民币3,242万元,主因业务战略调整[19] - EPC及咨询分部收益为人民币3242万元,同比下降91.1%[36] - EPC及咨询分部2025年上半年业绩为亏损2766.5万元人民币[74] - 2025年上半年分部间销售额为32.85亿元人民币,主要来自EPC及咨询分部[74] 融资租赁业务表现 - 公司融资租赁业务外部收益同比下降32.6%至7,472,000元人民币[26] - 融资分部收益为人民币747万元,同比下降32.6%[36][37] - 公司融资租赁业务完成年度投放计划107.9%,其中集团外业务光伏占比60.57%,储能占比39.43%[27] 新能源行业趋势与政策 - 国家能源局目标2025-2027年年均新增2亿千瓦以上新能源装机[5] - 2025年新增新能源发电装机规模目标2亿千瓦以上[7] - 全国发电总装机目标达到36亿千瓦以上[7] - 2025年底前基本实现电力现货市场全覆盖[10] - 光伏新增装机212.2GW同比激增107.1%,累计装机达1,100GW占全国总装机容量30.1%[12] - 风电新增装机51.4GW同比增长98.9%,累计并网容量达572.6GW同比增长22.7%[13] - 储能新增装机21.9GW/55.2GWh功率规模同比增长69.4%,其中电网侧占比64.9%[14] - 2小时储能系统价格降至人民币0.55元/Wh,储能电芯价格降至人民币0.3元/Wh[15] - 光伏组件价格从年初人民币0.7元/W降至0.65元/W,TOPCon转换效率达25.58%[12] - 陆上风机成本从2020年人民币4元/W降至1.5元/W,海上风机含塔筒中标均价降至3元/W[13] 公司项目与投资活动 - 公司中标华润柳新镇25.2MW项目,推进临翔二期100MW/200MWh储能项目建设[17] - 公司跟踪新能源项目规模超6GW,其中重点开拓项目达4.2GW[17]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承接新能源EPC项目14个,合同金额约3.45亿元人民币[20] - 公司通过优化设计等措施确保14个分布式屋顶光伏项目于2025年4月30日前并网[22] - 公司收购韶关定榕新能源科技100%权益,现金代价为100万元人民币[98] - 被收购公司贡献收益189.3万元人民币,但产生综合亏损6.7万元人民币[100] - 发电站建造合约承担从9.6亿元人民币增加至10.2亿元人民币,增长5.4%[102] - 新增物业、厂房及设备确认334千元(2024年同期:无)[108] 资产和负债状况 - 资产总额为人民币10,767,906千元,同比增长4.3%[3] - 资产净额为人民币1,801,597千元,同比增长5.3%[3] - 总资产增加4.3%至107.67906亿元人民币(期初:103.2347亿元人民币)[44] - 总负债增加4.1%至89.66309亿元人民币(期初:86.12255亿元人民币)[45]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至9.25001亿元人民币(期初:8.31871亿元人民币),其中99.9%为人民币[46] - 未偿还银行及其他借贷增至75.65084亿元人民币(期初:70.27693亿元人民币),实际年利率介于2.2%至3.75%[47] - 杠杆比率升至4.42(期初:4.31),资产负债比率维持0.83[48]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长11.2%至92.50亿元(2024年末:83.19亿元)[60] - 银行及其他借贷总额增长9.4%至756.51亿元(2024年末:691.17亿元)[60][61] - 权益总额增长5.3%至180.16亿元(2024年末:171.12亿元)[61] - 流动资产净额增长11.9%至8.40亿元(2024年末:7.50亿元)[61] - 物业、厂房及设备增长5.3%至641.88亿元(2024年末:609.60亿元)[60] - 2025年6月30日总资产为107.68亿元人民币,总负债为89.66亿元人民币[74] - 计息银行及其他借贷总额从702.8亿元人民币增加至756.5亿元人民币,增长7.6%[93] - 未提取银行贷款融资从201.0亿元人民币大幅增加至330.9亿元人民币,增长64.7%[96] - 有抵押借贷的抵押品包括价值23.7亿元人民币的发电站(2024年末:20.7亿元人民币)[94] - 借贷利率区间从1.5%-7.0%收窄至2.2%-3.75%[95] 现金流和资本开支 - 资本开支为5.63003亿元人民币(去年同期:6.40145亿元人民币)[52] - 物業廠房及設備收購成本為人民幣502,752千元,較去年同期人民幣696,606千元下降27.8%[85] 关联方交易和往来 - 关联公司交易中新增使用权资产从268.7万元人民币大幅增加至4471.4万元人民币[103] - 向关连公司之租赁负债增至58659千元,较去年末18254千元增长221.3%[105] - 应收关连公司贸易账项及票据为6166千元,较去年末5956千元略有增长[105] 应收账款和应付账款 - 應收貿易賬項及票據賬面淨值為人民幣1,470,572千元,較期初人民幣1,435,704千元增長2.4%[89] - 超過365天賬齡應收款為人民幣877,458千元,佔應收總額58.4%[90] - 应付贸易账项及票据总额从891.2亿元人民币下降至693.7亿元人民币,降幅为22.2%[92] - 超过365天的长期应付账项从40.4亿元人民币减少至32.0亿元人民币,下降20.8%[92] 其他财务数据 - 按公平值计入损益的非上市股本投资公平值为4531.8万元人民币,较2024年末的4533.4万元人民币基本持平[67] - 非上市股本投资估值采用10.67%贴现率及30%至35%的长期税前经营利润率假设[67] - 已抵押銀行存款為人民幣75,336千元,較期初人民幣100,894千元下降25.3%[91] - 聯營公司投資分佔資產淨額為人民幣6,725千元,較期初人民幣6,320千元增長6.4%[86] - 除稅前溢利中物業廠房及設備折舊為人民幣175,679千元,使用權資產折舊為人民幣13,651千元[78] 人力资源和薪酬 - 员工成本增至4729.1万元人民币(去年同期:3363.9万元人民币),雇员总数355名(去年同期:325名)[53] - 主要管理人员报酬总额达1807千元,同比增长34.6%,其中短期雇员福利1645千元[105] 公司治理和报表 - 综合财务报表呈列货币由港币转为人民币,比较数字已重述[106] - 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已审阅中期财务报表[110] - 董事会于2025年8月26日批准刊发中期财务报表[107] - 公司未购买、出售或赎回任何股份[112] - 未宣派任何中期股息(2024年同期:无)[114]
中国核能科技(00611.HK)拟8月26日举行董事会会议批准中期业绩
格隆汇· 2025-08-14 09:45
公司公告 - 中国核能科技董事会会议定于2025年8月26日举行 [1] - 会议将审议并通过集团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业绩 [1] - 会议还将处理其他事项 [1]
中国核能科技(00611) - 董事会召开日期
2025-08-14 09:37
公司信息 - 公司为中国核能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股份代号611[2] 会议安排 - 董事会定于2025年8月26日开会[3] - 会议将审议通过集团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6个月中期业绩[3] 人员信息 - 公告日期公司执行董事有李鸿卫等6人[4] - 公告日期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有许世清等3人[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