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集团(00544)

搜索文档
大同集团(00544) - 致非登记股东之通知信函 - 公司通讯之发佈通知
2025-09-26 09:20
财报发布 - 公司2025年中期报告已以中、英文版本编制并于公司网站及港交所网站刊出[2][5] 股东通讯 - 股东可通过香港结算提供电邮收通知,否则收印刷本[2][5] - 可书面或电邮向香港股份过户登记处要印刷本[3][6] - 收网站通知难查阅,公司免费提供印刷本[3][6] - 书面要印刷本有效期一年,到期需再申请[4][6] 咨询方式 - 有疑问工作日9:00 - 17:00致电香港股份过户登记处(852) 2849 3399查询[5][6] 适用对象 - 此函面向非登记股东,已售或转让股份股东无视[7][8] 通讯内容 - 公司通讯含董事报告、财报、会议通告等文件[7][8]
大同集团(00544) - 致登记股东之通知信函及回条 - 公司通讯之发佈通知
2025-09-26 09:18
公司信息 - 公司为大同集团有限公司,股份代号00544[8] - 香港股份过户登记处为联合证券登记有限公司[8] - 公司网站为https://www.irasia.com/listco/hk/daido/index.htm[8] 报告发布 - 2025年中期报告已以中、英文版本在公司和港交所网站刊载[2][6] 通讯通知 - 可填回条电邮或寄回登记处收电邮通知[2][6] - 可书面要求公司提供通讯印刷本[3][7] - 已收网站通知难查阅可免费要印刷本[3][7] 其他说明 - 联名股东首位股东签署回条才有效[8] - 股东可按《私隐条例》查阅或修改资料[8]
大同集团(00544) - 2025 - 中期财报
2025-09-26 09:15
收入和利润同比变化 - 收入总额约76,600,000港元,较去年同期124,700,000港元减少38.6%[8] - 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亏损约36,900,000港元,较去年同期亏损19,800,000港元增加86.4%[8] - 总收入同比下降38.6%,从1.247亿港元降至7662.5万港元[31] - 净亏损扩大86.8%,从1976.4万港元增至3693万港元[31] - 公司总收入为7650.1万港元,同比下降38.6%,其中冷冻仓库业务收入6748.4万港元,食品饮料贸易业务收入901.7万港元[47] - 公司总收入同比下降38.6%至7662.5万港元(2024年:1.247亿港元)[54] - 公司净亏损扩大86.8%至3693万港元(2024年:1976.4万港元)[63] - 每股基本亏损为1.27港元(2024年:0.68港元)[63] - 公司净亏损为3693万港元,相比去年同期亏损扩大[41] 各业务线收入表现 - 冷冻仓库及相关服务业务收入减少33.2%[8] - 中国内地食品及饮料贸易及销售业务收入减少61.8%[8] - 冷冻仓库服务收入同比下降33.2%,从1.01亿港元降至6748.4万港元[31] - 食品饮料贸易收入同比下降61.8%,从2361.2万港元降至901.7万港元[31] - 核心冷库及相关服务收入下降33.2%至6748.4万港元(2024年:1.01亿港元)[54] - 食品饮料贸易收入暴跌61.8%至901.7万港元(2024年:2361.2万港元)[54] 各地区收入表现 - 香港地区收入6761.6万港元,同比下降33.1%;中国大陆地区收入900.9万港元,同比下降61.8%[51] 成本和费用同比变化 - 财务费用同比激增213.7%,从676.8万港元增至2123.7万港元[31] - 财务费用激增213.8%至2123.7万港元(2024年:676.8万港元)[57] - 租赁负债利息支出暴增498.6%至1738.8万港元(2024年:290.5万港元)[57] - 使用权资产折旧达3405.7万港元(2024年:4099.4万港元)[58] - 其他收入下降51.4%至299.7万港元(2024年:616.9万港元)[55] - 员工相关成本同比下降12.7%,从3369.6万港元降至2942.5万港元[30] - 租赁现金流出总额为43.533百万港元,同比增长4.5%(从41.653百万港元)[66] 业务运营和战略调整 - 冷冻仓库业务优化运营,将业务从青衣仓库迁往升级中的葵喜街设施[11] - 贸易业务转向高毛利率批发渠道及精选零售产品[12] - 公司实施人力调整以使员工与当前需求水平保持一致[11] - 公司员工总数从190名减少至150名,其中香港雇员从160名降至130名,内地雇员从30名降至20名[30] 现金流和流动性 - 公司银行及现金结存从2024年底的5980万港元减少至2025年6月的2160万港元[19] - 现金及银行存款减少64%,从5976.5万港元降至2155.5万港元[33] - 经营业务所得现金净额为2483.2万港元,同比下降20.4%[40] - 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6317.6万港元,主要用于偿还应付债券1500万港元及租赁负债2612.7万港元[40] - 现金及现金等值项目减少净额为3852.4万港元,期末现金余额为2155.5万港元[40] - 公司现金结存中95.0%为港元计值(2024年底:92.1%)[19] 债务和融资活动 - 公司近期完成认购新股和可换股债券等融资事项,注入新资本并清偿未偿债务[15] - 公司已偿还债券本金1500万港元且未偿还债券总额为7000万港元[20] - 公司银行借贷3500万港元利率从5%升至13%且已在报告期后全额偿还[20] - 公司冷冻仓库业务获得350万港元银行融资担保并以170万港元银行存款作抵押[27] - 公司有7000万港元应付债券和3500万港元银行借贷将在一年内到期,其中3500万港元银行借贷已在报告期后偿还[41] - 可换股债券本金总额为4500万港元,净所得款项约4067万港元[143][146][147] - 可换股债券年利率为6%,期限三年并可选择延长两年[146] - 所得款项净额86%(3500万港元)已用于偿还银行贷款[150][152] - 所得款项净额14%(567万港元)将用于一般营运资金,预计2025年底前动用[150][152] - 认购股份所得款项净额252万港元尚未动用,存入香港持牌银行[141] - 公司因6%息票债券被起诉要求偿还本金1000万港元及利息和费用[154] - 债券到期日为2026年5月21日公司认为无提前还款义务[154] 财务结构和资产负债 - 公司资产负债比率从2024年底的-524.6%变为-176.3%[19] - 流动负债净额从8855.6万港元扩大至1.2909亿港元[33] - 累计亏损从4.768亿港元扩大至5.138亿港元[38] - 公司流动负债超过流动资产约1.29093亿港元,负债总额超过资产总额约5954.9万港元[41] - 公司总资产为5.09769亿港元,总负债为5.69318亿港元,资产负债率为111.7%[52] - 应收贸易账款净额为23.114百万港元,同比下降22.9%(从29.990百万港元)[68][69] - 账龄超过120天的应收贸易账款为3.395百万港元,同比下降18.3%(从4.158百万港元)[69] - 应付贸易账款为3.075百万港元,同比增长11.4%(从2.760百万港元)[70] - 租赁负债总额为446.344百万港元,同比下降5.5%(从472.452百万港元)[71] - 一年内到期的租赁负债为54.563百万港元,同比增长3.0%(从52.960百万港元)[71] - 应付债券本金为70.0百万港元,同比下降6.7%(从75.0百万港元)[72] - 抵押银行存款为1.7百万港元,与上年末持平[67] - 已动用银行融资为1.41百万港元,与上年末持平[67] 购股权计划 - 购股权计划预留股份占已发行股本10%,共计29.011百万股[78] - 二零一五年计划下尚未行使购股权为23,208,832份(股份合并后为2,320,880份)[86] - 二零一五年计划可供发行股份总数17,406,624股占已发行股本6%[89] - 购股权行使价不低于要约日收市价/前5日平均收市价/面值中最高者[95][84] - 二零一五年计划已于2025年5月30日终止[85] - 购股权有效期不超过10年(2015计划至2035年届满)[20][90] - 接纳购股权需支付1港元名义代价[94][20] - 主要股东或独董获授购股权上限为已发行股份0.1%且总值不超500万港元[91] - 购股权要约接纳期限为要约日起21日内[94][20] - 二零二五年计划取代二零一五年计划并于2035年5月29日届满[20] - 购股权无最短持有期限限制(除非董事会特别注明)[93] - 2015年购股权计划将于2025年5月30日终止,为期10年[96]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尚未行使购股权总数23,208,832份,较期初无变化[96] - 董事冯柏基持有两份购股权共5,802,208份,行使价分别为0.39港元和0.192港元[96] - 董事何汉忠持有两份购股权共5,802,208份,行使价分别为0.39港元和0.192港元[96] - 2021年五位最高薪酬人士(非董事)持有购股权5,802,208份,行使价0.39港元[96] - 2022年五位最高薪酬人士(非董事)持有购股权5,802,208份,行使价0.192港元[96] - 2024年6月30日及12月31日尚未行使购股权总数均为23,208,832份,全年无变动[97] - 所有购股权授予时股价接近行使价(0.37港元vs 0.39港元,0.188港元vs 0.192港元)[96][97] - 购股权行使期跨越2022-2032年,长期激励特征明显[96][97] - 2021年4月30日授予的购股权行使价为每股3.90港元,紧接授予前收市价为每股3.70港元,可发行1,160,440股合并股份[101] - 2022年5月4日授予的购股权行使价为每股1.92港元,紧接授予前收市价为每股1.88港元,可发行1,160,440股合并股份[101] - 2022年5月4日授予购股权的公平值为0.12港元(类别1)和0.11港元(类别2),预期波幅72.33%,无风险利率3.08%[102] - 2021年4月30日授予购股权的公平值为0.24港元(类别1)和0.21港元(类别2),预期波幅71.63%,无风险利率1.42%[102] - 2025年计划可授予最多29,011,040股股份(合并后2,901,104股),相当于已发行股本10%[105] - 根据2015年计划可能发行的股份数量为23,208,832股,占加权平均已发行股份290,110,400股的8%[106] - 所有尚未行使购股权可能发行的股份最大数目不超过公司已发行股本30%[107]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及2024年同期均未授予任何购股权[104] - 2025年购股权计划于2025年5月30日采纳,可供授出的购股权数目为29,011,040份[125] - 股份合并及新股认购完成后,2025年计划下可供发行的股份总数调整为2,901,104股,占中期报告日期已发行股本约8.34%[126] - 2025年计划的服务供应商分项限额为2,901,104份购股权[125] - 2015年购股权计划于2025年5月30日终止,终止前可供授出的购股权数目为17,406,624份[124][125] - 2015年计划项下无服务供应商分项限额[125] 公司股本和股份变动 - 公司已发行股本为290.1104万股普通股且于2025年7月进行10合1股份合并[24] - 股份合并于2025年7月16日生效,将290,110,400股每股面值0.01港元的股份合并为29,011,040股每股面值0.10港元的合并股份[115] - 公司于2025年7月21日及22日完成认购新股份,按认购价每股0.4801港元发行5,802,207股新股[116] - 公司于2025年7月21日发行本金总额45,000,000港元的可换股债券予三名认购人[118] - 股份合并于2025年7月16日生效,每10股合并为1股[153] - 转换股份最高总面值为9,373,047港元[143] - 可换股债券可转换为93,730,470股新股,占中期报告日期已发行股本约269.24%[146] - 净转换价约为每股0.4339港元[143] - 可换股债券发行前普通股收市价为每股0.06港元(股份合并前)[144] - 公司发行可换股债券总额为15,000,000港元,转换价为每股0.04801港元[128] - 2022年公司实施了股本重组[98] 主要股东和董事权益 - 董事冯柏基于2025年6月30日持有26,034,521股权益,占已发行股本总数8.97%[122] - 于2025年6月30日,除披露外无其他主要股东持有公司10%或以上权益[127] - YuYu Future Investment Limited持有331,775,602股,占已发行股份约114.36%[128] - Protoss Global Opportunities Fund持有312,434,909股,占已发行股份约107.70%[128] - Providence Discovery Fund持有312,434,909股,占已发行股份约107.70%[128] - Great Virtue Holding Limited持有46,880,000股,占已发行股份约16.16%[128] - 何汉忠实益拥有5,802,208股,占已发行股份约2%[128] - 何汉忠通过受控制法团权益持有20,232,313股,占已发行股份约6.97%[128] - Ever Achieve Enterprises Limited持有20,232,313股,占已发行股份约6.97%[128] - 毕伟实益拥有19,340,693股,占已发行股份约6.67%[128] - 德力资本有限公司持有19,340,693股,占已发行股份约6.67%[128] 管理层和治理变动 - 何汉忠于2025年5月30日卸任执行董事及署理行政总裁职务[155][166] - 冯柏基于2025年5月30日被任命为公司授权代表[166] - 谢远明于2025年8月8日卸任独立非执行董事及多个委员会职务[166] - 贺新喻于2025年8月8日被任命为执行董事[166] - 李丹于2025年8月8日被任命为独立非执行董事及提名委员会主席[166] - 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梁志雄担任主席[159] - 公司委聘独立内部监控顾问评估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系统[160] - 董事会确认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系统充足有效未发现重大漏洞[163] 管理层薪酬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主要管理层酬金总额为417万港元,其中薪金及短期福利404万港元[112] 宏观经济环境 - 香港2025年上半年实际本地生产总值增长3.1%,2024年第四季度增长2.5%[10] - 中国内地2025年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3%[12] - 香港2025年上半年访港旅客人数同比增长12%至超过2400万人次[16] - 香港旅游发展局获拨款超过123万港元用于吸引中东和东盟地区高价值游客[16] - 中国内地2025年上半年GDP增长5.3%且IMF将全年预期上调至4.8%[17] 其他财务数据 - 物业厂房设备新增购置31.6万港元(2024年:74万港元)[12] - 公司金融资产及负债的账面值与公平值无重大差异[109]
大同集团:贺新喻已获委任授权代表
智通财经· 2025-09-08 14:37
公司人事变动 - 执行董事及集团行政总裁冯柏基于2025年9月8日辞任所有职务 原因为投入更多时间于其他商业承诺和工作安排 [1] - 冯柏基同时不再担任公司授权代表及法律程序文件接收授权代表职务 [1] - 执行董事贺新喻获委任为授权代表 自2025年9月8日起生效 [1]
大同集团(00544.HK)冯柏基辞任执行董事及集团行政总裁职务
格隆汇· 2025-09-08 14:00
公司管理层变动 - 执行董事及集团行政总裁冯柏基辞任职务 自2025年9月8日起生效[1] - 冯柏基不再担任公司在香港接收法律程序文件的授权代表职务[1] - 辞任原因为投入更多时间于其他商业承诺和工作安排[1]
大同集团(00544) - 董事名单与其角色和职能
2025-09-08 13:50
公司概况 - 公司为大同集团有限公司,股份代号00544[1] 人员信息 - 执行董事为贺新喻先生[2] - 非执行董事为关雅颂女士[2] - 独立非执行董事为梁志雄先生、李丹女士、罗智弘先生[2] 委员会情况 - 董事会设审核、薪酬、提名三个委员会[2] - 关雅颂为提名委员会成员[3] - 梁志雄为审核委员会主席等多职[3] - 李丹为审核委员会成员等多职[3] - 罗智弘为审核委员会成员等多职[3]
大同集团(00544) - 截至二零二五年八月三十一日止月份之股份发行人的证券变动月报表
2025-09-03 10:28
股本情况 - 截至2025年8月底,公司法定/注册股本总额为6亿港元,本月无变动[1] - 截至2025年8月底,公司已发行股份(不包括库存股份)数目为34,813,247股,本月无变动[2] - 截至2025年8月底,公司库存股份数目为0股,本月无变动[2] 购股期权情况 - 2015年6月2日采纳的购股期权计划(授予日期:2021年4月30日),月底结存股份期权数目及可能发行或转让股份数均为1,160,440,可发行或转让股份总数为2,901,104[3] - 2015年6月2日采纳的购股期权计划(授予日期:2022年5月4日),月底结存股份期权数目及可能发行或转让股份数均为1,160,440,可发行或转让股份总数为2,901,104[3] - 本月内因行使期权所得资金总额为0港元[3]
大同集团(00544.HK)拟委任杨霈宜为公司秘书及授权代表
格隆汇· 2025-08-28 11:51
公司人事变动 - 张凯健离任公司秘书及集团财务总监职务 同时不再担任授权代表 自2025年9月1日起生效[1] - 张凯健离任原因为投放更多时间于其他商业承诺和工作安排[1] - 杨霈宜获委任接替张凯健担任公司秘书及授权代表职务 自2025年9月1日起生效[1]
大同集团:杨霈宜获委任为公司秘书及授权代表
智通财经· 2025-08-28 11:51
人事变动 - 张凯健离任公司秘书及集团财务总监职务 由2025年9月1日起生效[1] - 张凯健不再担任上市规则第3.05条授权代表及公司条例第16部法律文件接收代表[1] - 杨霈宜获委任为公司秘书及授权代表 由2025年9月1日起生效[1] 职务调整原因 - 张凯健离任系为投放更多时间于其他商业承诺和工作安排[1]
大同集团(00544):杨霈宜获委任为公司秘书及授权代表
智通财经网· 2025-08-28 11:48
人事变动 - 张凯健离任公司秘书及集团财务总监职务 同时不再担任上市规则要求的授权代表及公司条例规定的法律文件接收授权代表 自2025年9月1日起生效 [1] - 杨霈宜获委任为公司秘书及授权代表职务 自2025年9月1日起生效 [1] - 人事变动原因为张凯健需投放更多时间于其他商业承诺和工作安排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