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思捷环球(00330)
icon
搜索文档
思捷环球(00330) - 截至二零二五年九月三十日止月份之股份发行人的证券变动月报表
2025-10-02 09:56
股份發行人及根據《上市規則》第十九B章上市的香港預託證券發行人的證券變動月報表 截至月份: 2025年9月30日 狀態: 新提交 致: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 公司名稱: 思捷環球控股有限公司 呈交日期: 2025年10月2日 I. 法定/註冊股本變動 | 1. 股份分類 | 普通股 | 股份類別 | 不適用 | | | 於香港聯交所上市 (註1) | 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證券代號 (如上市) | 00330 | 說明 | | | | | | | | | | | 法定/註冊股份數目 | | | 面值 | | | 法定/註冊股本 | | | 上月底結存 | | | 30,000,000,000 | HKD | | 0.1 HKD | | | 3,000,000,000 | | 增加 / 減少 (-) | | | | | | HKD | | | | | 本月底結存 | | | 30,000,000,000 | HKD | | 0.1 HKD | | | 3,000,000,000 | 本月底 ...
思捷环球(00330) - 致非登记股东之通知信函 - 刊发2025年中期报告
2025-09-26 08:35
报告获取 - 公司2025年中期报告中、英文版本已分别上载于公司网站和联交所网站[1][4] - 可填妥申请表格寄回公司香港股份过户登记分处所或电邮申请印刷本,费用全免[2][5] 股东通讯 - 非登记股东欲以电子方式收取公司通讯,应联络中介公司并提供邮箱地址[3][5][9] - 若公司未收到有效邮箱地址,只能发送登载通知印刷本[3][5] 咨询方式 - 若有查询,可于工作日上午9时至下午6时致电股份过户登记分处热线(852) 2980 1333[4][6] 公司信息 - 公司为思捷环球控股有限公司,股份代号为330[9]
思捷环球(00330) - 致登记股东之通知信函 - 刊发2025年中期报告
2025-09-26 08:33
财报获取 - 公司2025年中期报告中、英文版本分别上载于公司网站和联交所网站[1][6] - 股东无法接收或阅览网站版本,可免费获取印刷本[2][6] 股东通讯 - 登记股东需提供有效邮箱地址,否则无法邮件收取通知和通讯[3][7] - 对通知有查询可周一至周五9:00 - 18:00致电(852) 2980 1333[4][7] - 公司通讯含董事报告、年度账目等,行动通讯指要求股东行使权利通讯[4][7][9] 公司信息 - 公司为思捷环球控股有限公司,股份代号330,于百慕达注册[9] - 香港股份过户登记分处为卓佳证券登记有限公司[9] 其他规定 - 甲部指示适用于公司日后通讯,直至股东更改或下财年最后一天[9] - 公司不接受回条额外手写指示[9] - 股东可自愿提供资料,有权按《私隐条例》查阅或修改[9]
思捷环球(00330) - 2025 - 中期财报
2025-09-26 08:0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收入和利润 - 公司股东应占溢利净额约100万港元,相比相应期间亏损净额约5600万港元扭亏为盈[13] - 持续经营业务收益约700万港元,较相应期间约2600万港元下降73%[14] - 持续经营业务亏损净额约2100万港元,较相应期间亏损净额约1.19亿港元改善82%[15] - 已终止经营业务录得溢利净额约2200万港元,相比相应期间亏损净额约6500万港元显著改善[15] - 二零二四财政年度收入跌至16亿港元,较二零一六财政年度178亿港元下降91%[11] - 二零二三及二零二四财政年度分别录得股东应占经常性亏损净额23亿港元及12亿港元[11] - 持续经营业务收益为700万港元,相比相应期间的2600万港元下降73%[19] - 持续经营业务收入大幅下降至659.5万港元,同比下滑74.7%[43] - 持续经营业务经营亏损1907.3万港元,去年同期为盈利409.6万港元[43] - 已终止经营业务实现盈利2210.5万港元,去年同期亏损6557.9万港元[43] - 公司股东应占溢利130.1万港元,去年同期亏损5645.9万港元[43] - 持续经营业务每股亏损0.73港仙,去年同期每股盈利0.32港仙[43] - 全面收益总额172.2万港元,去年同期全面亏损18.51亿港元[44] - 公司已终止经营业务带来净收益22,105千港元,而去年同期为亏损65,579千港元[55] - 公司持续经营业务净亏损缩减至约2,10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1.19亿港元改善82.4%[51] - 公司股东应占净利润约为100万港元,综合已终止经营业务收益后实现扭亏[51] - 公司持续经营业务来自外界客户的总收入为659.5万港元,而来自已终止经营业务的收入为153.1298亿港元[67] - 公司持续经营业务的总经营亏损为1907.3万港元,而已终止经营业务贡献经营溢利2210.5万港元,集团整体经营溢利为303.2万港元[68] - 与去年同期相比,公司持续经营业务总收入从2690.7万港元大幅下降至659.5万港元,降幅达75.5%[67][70] - 公司持续经营业务除税前亏损为2080.1万港元,而已终止经营业务贡献除税前溢利2210.5万港元[68] - 公司股东应占溢利从去年同期亏损56,459千港元转为盈利1,301千港元,实现扭亏为盈[78] - 每股基本盈利为0.05港仙,去年同期为亏损1.99港仙[78] - 持续经营业务每股亏损0.73港仙,去年同期为盈利0.32港仙[78]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成本和费用 - 持续经营业务经营开支总额约2600万港元,较相应期间约1.49亿港元大幅减少83%[15] - 经营开支总额为2600万港元,较相应期间的1.49亿港元减少83%[21] - 员工成本为1800万港元,相比相应期间的7100万港元下降74%[21] - 外汇换算亏损净额降至100万港元,相应期间为2900万港元[21] - 其他经营成本大幅减少至50万港元,相应期间为4500万港元[21] - 公司持续经营业务员工成本为1806.4万港元,相比去年同期的7076.1万港元显著减少[72] - 公司持续经营业务法律及专业费用拨回626万港元,而去年同期为支出3156.5万港元[72] - 公司持续经营业务外汇换算亏损净额为139.5万港元,相比去年同期的2901.9万港元大幅减少[72] - 公司持续经营业务融资成本为182.9万港元,主要由借款利息178.1万港元构成[73] - 公司持续经营业务借款利息支出178.1万港元,去年同期无此项支出[73] - 利息收入总额大幅下降至101千港元,去年同期为1,001千港元,降幅达89.9%[75] - 税项开支总额为3千港元,去年同期为税务抵免4,093千港元[74] - 公司持续经营业务折旧费用为275.4万港元,资本开支为1.4万港元[68] - 长期借款平均实际利率从10.0%降至6.2%,融资成本显著下降[93]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现金流 - 业务经营现金净流出约2900万港元[31] - 公司经营业务产生现金净额由正转负,从146,217千港元变为(29,272)千港元[47] - 公司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63,735千港元,较期初79,436千港元下降19.7%[47] - 租赁现金流出大幅减少至2,609千港元,去年同期为233,361千港元,降幅达98.9%[47] - 公司通过借款获得16,755千港元融资,同时偿还租赁负债2,561千港元[47]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净额为716千港元,较去年同期295,423千港元显著改善[47] - 汇兑变动带来93千港元正影响,去年同期为负9,311千港元[47] - 现金及银行存款总额为6400万港元,较2024年末的7900万港元减少1500万港元[25] - 现金及银行存款减少至6373.5万港元,较期初下降19.8%[45]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资产和负债 - 应付款项减至0港元,相比2024年末的800万港元下降100%[24] - 外部计息借款总额为1.26亿港元,较2024年末的1.09亿港元增加16%[28] - 资产负债比率为31%,较2024年末的26%上升5个百分点[28] - 应收账款增至300万港元,较2024年末的100万港元增长261%[23] - 外部计息借款增加约1700万港元[31] - 租赁负债还款约300万港元[31] - 总资产下降至4.02亿港元,较期初减少3.4%[45] - 长期借款增加至1.26亿港元,较期末增长15.4%[45] - 权益总额增至1.79亿港元,较期初增长1.0%[45] - 公司流动资产净值为5,400万港元,长期借款为1.26亿港元[51] - 公司总负债从2023年12月31日约37.96亿港元降至2024年12月31日约2.39亿港元,并进一步降至2025年6月30日约2.23亿港元[56] - 无形资产期末结余270,863千港元,较期初267,928千港元增长1.1%[81] - 使用权资产期末结余2,219千港元,较期初2,456千港元下降9.6%[82] - 物业、厂房及设备期末余额为53千港元,较期初177,230千港元下降99.97%[86] - 期内物业、厂房及设备减值亏损达134,299千港元,全部来自已终止经营业务[86] - 对合营公司贷款总额为21,943千港元,其中减值拨备达23,179千港元,拨备覆盖率为105.6%[86] - 应收账款净值2,710千港元,较期初750千港元增长261.3%,其中61.3%账龄在31-60天[88] - 应付账款及应计费用总额47,728千港元,较期初65,907千港元下降27.6%[91] - 租赁负债期末余额1,664千港元,较期初16,311千港元下降89.8%[93] - 长期借款总额为125,755千港元,其中已担保部分为109,000千港元[97] - 集团商标资产账面值合计270,863千港元[98] - 合营公司贷款账面值约21,943千港元[98] - 已发行股本283,082千港元,对应2,830,817千股面值0.10港元股份[95] 业务线表现 - 全球授权商品零售额达3696亿美元,同比增长3.7%,时装类别增长8.1%[13] - 公司转向轻资产品牌管理模式,建立大中华及美国市场合作伙伴网络[11][12] - 授权协议包含保证最低特许权使用费,提供高度可预测收入流[15] - 时装授权业务2024年增长8.1%[39] - 公司针对大中华区及北美市场订立批授经营权协议,并于期后续签拉丁美洲批授经营权协议[56] - 公司已终止欧洲、北美及香港的零售、批发及网上店铺业务,分类为已终止经营业务[66] - 公司经营分部包括欧洲(含北美)、亚洲及全球范围的网上店铺、批授经营权等业务[66] 融资和借款 - 公司于2025年6月30日获得贷款融资总额3.35亿港元(2024年12月31日:2.20亿港元),已提取约1.26亿港元(2024年12月31日:1.09亿港元),未动用贷款融资余额约2.09亿港元(2024年12月31日:1.11亿港元)[56] - 公司贷款融资中2.00亿港元到期日为2027年2月,1.35亿港元到期日为2025年9月(倘未进一步延长)[56] - 公司拥有未提取借款融资额度209,245千港元[94] 公司结构和重组 - 全职雇员人数从538名大幅减少至38名[35] - 取消合并Esprit Canada导致已出售负债账面净值22,460千港元,产生取消合并收益22,105千港元[59] - 2025年8月完成股本重组及更改交易单位[37] - 2025年8月25日完成股本重组及更改每手买卖单位[103] - 公司设立一级保荐美国预托证券计划交易代号ESPGY[121] - 美国预托证券比率为2股普通股对应1份美国预托证券[122] 会计政策和准则 - 公司采纳国际会计准则第21号修订(缺乏可兑换性),于2025年1月1日生效[63] - 公司计划于2026年1月1日采纳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7号及第9号修订(涉及依赖自然能源生产电力的合约)[64] - 公司将于2027年1月1日采纳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18号(财务报表中的列报与披露)及第19号(非公共受托责任附属公司:披露)[64] 股息和股东回报 - 未宣派中期股息[36] - 公司董事会决议不宣派本期间中期股息[76] 合营公司和投资 - 合营公司Sew Solution Limited注册资本10,000,000港元,公司持有50%权益[84] - 合营公司投资账面价值为0,应占亏损5,000千港元[85] - 合营公司贷款应收约2200万港元[38] 潜在负债和索赔 - 潜在租赁终止索赔不超过1400万港元[33] - 潜在租赁终止索赔金额不超过14,000千港元[101] - 报告期末无重大或有负债[102] 购股权和股份计划 - 2018年购股权计划可授出购股权数量为283,081,734份[99] - 2009年购股权计划尚未行使购股权数量为420,716份[106] - 所有未行使购股权行使价范围在2.53-6.53港元之间[106] - 股份奖励计划无任何发行在外奖励股份[100] - 二零零九年購股權計劃下尚未行使的購股權總數為5,679,680股[107] - 二零一八年購股權計劃下尚未行使的購股權總數為1,367,331股[108] - 股份獎勵計劃於二零二五年六月三十日終止,當時並無任何尚未歸屬的獎勵股份[109] - 二零一八年購股權計劃授權可予授出的購股權數目為283,081,734股股份[110] - 報告期間內,所有購股權計劃均無購股權被行使、失效、註銷或新授出[107][108][110] - 報告期末,公司除二零零九年及二零一八年購股權計劃外,無其他涉及發行新股份的計劃[109] 股权结构和主要股东 - 主要股東羅琪茵女士實益擁有及控制共計425,614,200股,佔公司已發行股本28.23%[113] - 北角才俊有限公司實益擁有364,782,600股,佔公司已發行股本12.89%[113] - 梧桐證券有限公司實益擁有1,250,000股,佔公司已發行股本0.04%[113] - Green River Associates Limited實益擁有7,490,850股,佔公司已發行股本0.26%[113] - 罗女士被视为分别持有梧桐证券有限公司1,250,000股股份及Green River Associates Limited 7,490,850股股份权益[114]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未发现任何人士持有公司股份或相关权益或淡仓[116] 公司治理和董事变动 - 公司董事会出现重大变动,包括GILES William Nicholas等4人辞任及余仲良等2人获委任[115] - 审核委员会由劳建青、余仲良及廖翠芳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117] - 审核委员会已审阅集团会计政策及惯例但中期财务资料未经核数师审核[117] - 报告期间公司或其附属公司未进行任何股份购买、出售或赎回[118] - 公司已应用并遵守联交所《企业管治守则》相关规定[119] - 全体董事确认在报告期间遵守证券交易行为守则[120]
思捷环球(00330) - 截至二零二五年八月三十一日止月份之股份发行人的证券变动月报表
2025-09-02 12:10
股本情况 - 本月底法定/注册股本总额为30亿港元[1] - 上月底已发行股份总数为28.30817343亿股,本月底结存为2.83081734亿股,减少25.47735609亿股[2] 资本重组 - 2025年8月21日股东特别大会批准资本重组,8月25日生效,每10股每股面值0.1港元股份合并为1股面值1港元股份,随后削减已发行股本,法定但未发行股份拆细[3] 购股期权 - 二零零九年购股期权计划上月底股份期权数目为567.968万股,本月减少511.1712万股,月底结存56.7968万股[4] - 二零一八年购股期权计划上月底股份期权数目为136.7331万股,本月减少123.0598万股,月底结存13.6733万股,月底可发行或转让股份总数为2830.8173万股[4] 其他调整 - 因股本重组,行使购股期权可能发行的最多新股份数目已调整[5]
思捷环球发布中期业绩,股东应占溢利130.1万港元 同比扭亏为盈
智通财经· 2025-08-27 14:37
财务表现 - 收入659.5万港元 同比减少74.7% [1] - 股东应占溢利130.1万港元 去年同期亏损5645.9万港元 [1] - 每股溢利0.05港仙 [1] 业务发展 - 建立覆盖大中华及美国等多个主要市场的合作伙伴关系 [1] - 合作伙伴关系已开始产生初始收入 [1] 未来战略 - 继续扩大获授权合作伙伴网络 [1] - 利用合作伙伴专业知识及可扩展分销渠道扩大产品类别 [1] - 扩大品牌市场渗透率 [1] - 适时探索潜在扩展分销渠道及扩张品牌组合的机会 [1]
思捷环球(00330)发布中期业绩,股东应占溢利130.1万港元 同比扭亏为盈
智通财经网· 2025-08-27 14:36
财务表现 - 收入659.5万港元 同比减少74.7% [1] - 股东应占溢利130.1万港元 去年同期亏损5645.9万港元 [1] - 每股溢利0.05港仙 [1] 业务发展 - 建立覆盖大中华及美国等多个主要市场的合作伙伴关系 [1] - 合作伙伴关系已开始产生初始收入 [1] - 继续扩大授权合作伙伴网络以利用其专业知识及可扩展分销渠道 [1] 战略规划 - 扩大产品类别及品牌市场渗透率 [1] - 适时探索潜在分销渠道扩展机会 [1] - 继续扩张品牌组合 [1]
思捷环球(00330) - 2025 - 中期业绩
2025-08-27 14:28
持续经营业务收入表现 - 持续经营业务收入659.5万港元,同比下降74.7%[3]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持续经营业务总收入为659.5万港元,全部来自批授经营权及其他业务[23][24] - 持续经营业务收益为70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2600万港元下降73%[53] - 持续经营业务收益从去年同期2600万港元降至700万港元[48] 持续经营业务利润表现 - 持续经营业务经营亏损1907.3万港元,去年同期为盈利409.6万港元[3] - 批授经营权业务2025年上半年经营亏损1907.3万港元,但集团整体盈利303.2万港元得益于已终止经营业务盈利2210.5万港元[24] - 持续经营业务亏损净额减少约2,100万港元,去年同期亏损约1.19亿港元(不含一次性其他收入约1.28亿港元)[9] - 持续经营业务净亏损减少2100万港元 去年同期亏损1.19亿港元[49] - 持续经营业务每股基本亏损为0.73港仙,较去年同期盈利0.32港仙恶化1.05港仙[36] 已终止经营业务表现 - 已终止经营业务盈利2210.5万港元,去年同期亏损6557.9万港元[3] - 已终止经营业务溢利净额约2,210.5万港元,贡献合并后股东应占溢利[9][13] - 取消加拿大附属公司合并产生收益约2,210.5万港元,反映于已终止经营业务溢利[13][17] - 已终止经营业务实现净利润2200万港元 去年同期亏损6500万港元[49] - 已终止经营业务贡献每股盈利0.78港仙,较去年同期亏损2.31港仙改善3.09港仙[36] 公司整体盈利及现金流 - 公司股东应占溢利净额约100万港元,现金流出净额约1,600万港元[9] - 公司股东应占溢利由去年同期亏损56.459百万港元转为盈利1.301百万港元,实现扭亏为盈[36][38] - 公司股东应占净利润从去年同期亏损5600万港元转为盈利100万港元[47] - 经营现金流净流出2900万港元[64] 各地区业务表现 - 欧洲地区业务已完全终止,2025年上半年收入为零(2024年同期为9.17亿港元)[23] - 亚洲地区持续经营业务2025年上半年收入232.5万港元,较2024年同期1084万港元下降78.5%[23]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总收入为15.57亿港元,其中已终止经营业务占比98.3%达15.31亿港元[23] 成本和费用变化 - 经营开支总额为260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1.49亿港元下降83%[55] - 持续经营业务经营开支大幅减少83% 从1.49亿港元降至2600万港元[49] - 员工成本从7076.1万港元大幅下降至1806.4万港元,降幅74.5%[31] - 员工成本为180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7100万港元下降74%[56] - 批授经营权业务2025年上半年折旧费用为275.4万港元[25]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资本开支仅1.4万港元,全部用于批授经营权及其他业务[25][26] 融资成本及利息 - 公司融资成本2025年上半年达182.9万港元,利息收入仅10.1万港元[24] - 利息收入从100.1万港元下降至10.1万港元,降幅89.9%[32] - 融资成本从7万港元激增至182.9万港元,主要新增借款利息178.1万港元[32] 现金及银行存款 - 现金及银行存款6373.5万港元,较期初7943.6万港元减少19.8%[5] - 公司流动资产净值约5,400万港元,长期借款约1.26亿港元,现金及存款约6,400万港元[9] - 现金及存款为6400万港元,较去年末7900万港元减少1500万港元[60] 借款及负债 - 长期借款1.26亿港元,较期初1.09亿港元增长15.4%[6] - 外部计息借款为1.26亿港元,较去年末1.09亿港元增加1700万港元[63] - 公司获贷款融资总额3.35亿港元(2024年12月31日:2.20亿港元),已提取约1.26亿港元(2024年12月31日:1.09亿港元),未动用余额约2.09亿港元(2024年12月31日:1.11亿港元)[11] - 公司负债总额从2023年12月31日约37.96亿港元降至2024年12月31日约2.39亿港元,2025年6月30日进一步降至约2.23亿港元[11] - 流动负债5062.8万港元,较期初8415万港元下降39.8%[5] - 资产负债比率为31%,较去年末26%上升5个百分点[63] 资产及权益变动 - 总资产4.02亿港元,较期初4.16亿港元下降3.4%[5][6] - 权益总额1.79亿港元,较期初1.77亿港元增长1.0%[6] - 商标资产账面值为2.71亿港元,较去年末2.68亿港元增加300万港元[69] 应收及应付款项 - 应收账款净值同比增长261%至2.71百万港元,主要因31-60天账期款项新增1.317百万港元[39] - 应收账款为300万港元,较去年末100万港元增长261%[58] - 预付款项同比减少54.4%至10.095百万港元,较期初22.133百万港元显著下降[39] - 应付账款降至零,较期初8.341百万港元减少100%[41] - 应付款项为0港元,较去年末800万港元下降100%[59] - 其他应付款项同比增长25.5%至34.667百万港元[41] 业务模式转型及战略 - 公司业务模式转型为轻资产、以批授经营权为核心的品牌管理模式[21] - 公司采用轻资产品牌管理模式,专注于品牌战略和特许权使用费收入[76] - 公司已建立大中华及北美市场的获授权合作伙伴关系[75] - 公司完成涵盖拉丁美洲的现有批授经营权协议续期[75] 行业及市场趋势 - 全球授权市场2024年零售额达3696亿美元 同比增长3.7%[47] - 时装类别成为2024年表现最佳IP类别之一 增长8.1%[47] - 时装批授经营权业务在2024年录得8.1%的强劲增长[74] 公司历史财务表现 - 公司收入从2016财年178亿港元持续下滑至2024财年16亿港元[46] - 2023财年及2024财年分别录得股东应占经常性亏损23亿港元和12亿港元[46] - 集团总收入为22.52亿港元,其中已终止经营业务贡献22.23亿港元,持续经营业务仅2890.7万港元[27] 已终止业务分部表现(历史) - 零售业务收入3.76亿港元但经营亏损5.66亿港元,亏损率达150.6%[27] - 批发业务收入5.48亿港元但经营亏损3303.9万港元,亏损率6%[27] - 网上店铺收入5.84亿港元但经营亏损5385万港元,亏损率9.2%[27] - 批授经营权业务实现经营利润1956.4万港元(欧洲)和1072.8万港元(亚洲)[27] 资产减值及资本开支(历史) - 集团计提减值亏损17.21亿港元,主要来自批授经营权业务13.97亿港元和零售业务3.25亿港元[29] - 资本开支总额818.8万港元,其中网上店铺支出332.8万港元占比40.6%[29] 公司治理及股本变动 - 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审阅了会计政策及内部控制事宜[79] - 公司或其附属公司在本期间未购买、出售或赎回任何股份[80] - 公司应用《企业管治守则》并遵守上市规则相关条款[81] - 公司于2025年8月25日完成股本重组及更改每手买卖单位至10,000股新股份[45] - 公司于2025年8月25日完成股本重组及更改每手买卖单位至10,000股新股份[73] 股份奖励及购股权计划 - 股份奖励计划自2023年6月后无新增授出,期末无发行在外奖励股份[42][43] - 购股权计划剩余可授出额度为283.081734百万份,本期间未新增授出[42] 外汇影响 - 外汇换算亏损净额139.5万港元,较去年同期2901.9万港元收窄95.2%[3] 租赁事项 - 潜在租赁索赔最高金额为14.0百万港元,租赁押金可抵扣部分赔偿[44] 雇员人数变动 - 公司雇员人数从538名大幅减少至38名等同全职雇员,降幅约92.9%[71] 会计准则更新 -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18号和第19号将于2027年1月1日生效,预计主要影响收入及开支的列报和披露要求[20] 股息政策 - 董事会决议不宣派本期间中期股息[72]
思捷环球(00330)8月25日因资本重组削减25.48亿股
智通财经网· 2025-08-25 12:26
公司资本重组 - 公司于2025年8月25日进行资本重组削减25.48亿股股份 [1]
思捷环球8月25日因资本重组削减25.48亿股
智通财经· 2025-08-25 12:24
公司资本重组 - 思捷环球于2025年8月25日进行资本重组 削减25.48亿股股份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