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报

搜索文档
7月末全省银行业制造业贷款余额8915亿余元 河南省持续加大金融支持制造业力度
河南日报· 2025-08-14 23:24
银行业制造业贷款增长 - 截至7月末河南省银行业制造业贷款余额达8915 86亿元 同比增长14 41% 高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7 69个百分点 [1] - 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3496 36亿元 同比增长8 33% [1] 金融支持重点领域 - 金融机构聚焦先进制造业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加强中长期贷款投放 [1] - 高技术产业贷款余额1536 95亿元 同比增长10 72% [1] -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贷款余额1165 22亿元 同比增长22 54% [1] 企业对接与服务机制 - 开展"行长进万企"活动 建立包联企业机制 上半年走访企业9 43万家 [1] - 达成合作意向金额1 24万亿元 [1] 政策导向与发展规划 - 河南省印发科技金融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 实施"五大行动"加大科技创新支持 [1] - 国家多部门联合提出到2027年建立支持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的成熟金融体系 [2] - 监管机构将持续引导银行保险机构加大金融供给 优化服务 强化资源倾斜 [2]
书写绿满中原新答卷
河南日报· 2025-08-14 23:24
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发展转型 - 黄河两岸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推动当地经济从传统产业向生态旅游转型[2][3] - 嵩县、西峡县等地依托高森林覆盖率发展避暑民宿经济,游客停留时间长达三个月,带动居民收入增长[2] - 河南省2024年国控断面Ⅰ—Ⅲ类水质占比达86.1%,黄河干流水质连续5年稳定在Ⅱ类,南水北调水质保持Ⅱ类及以上[4] 绿色产业发展数据 - 2024年上半年锂离子电池、服务器、新能源汽车产量同比分别增长93.4%、48.2%、34.9%,清洁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增长20.3%[4][5] - 截至5月31日,河南省优良天数同比增加6.9天,重污染天数减少4.6天,空气质量达近年同期最优[4] 政策与战略部署 - 河南省落实"两高四着力"要求,将生态环境保护列为重大任务,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3][4] - 省委省政府以美丽河南建设为统领,推动产业结构从"偏重偏粗"向绿色转型,深化污染防治攻坚[4]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召开
河南日报· 2025-08-14 10:36
有关省级领导同志出席。省直及中央驻豫有关单位、省管有关企业主要负责同志等参加。(记者 刘婵 张笑闻) 刘宁强调,要抓实重点任务,正确处理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重点攻坚和协同治理、自然恢复和人工修复、外部约束和内生动力、"双碳"承诺和自主行 动的关系,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全面向好。要聚焦重大战略,加快建设幸福河湖,推进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着力抓好淮河等重点流域生态保护 治理。要突出问题导向,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多措并举治理固体废物和新污染物。要优化发展方式,加快 推进产业结构升级、能源结构优化、交通运输结构调整、生活方式绿色化,促进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要注重系统治理,优化生态空间格局,实施生态修 复重大工程,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筑牢生态安全屏障。要坚持生态为民,加快建设美丽城市、美丽乡村,完善环保基础设施,持续改善城乡 人居环境。要深化改革创新,强化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监测能力、应急管理,加快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 刘宁要求,要把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贯穿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全过程,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加强统筹协调,创新工作举措,严格监管执法,强化 ...
夏邑:纺织服装业由“织”变“智”
河南日报· 2025-08-14 09:02
生产效率提升 - 河南顺洋新材料万锭用工量从200人减少至20人 产能提高20% [1] - 原材料与成品运输管道吊装设计使材料运输效率提升30% [1] - 健锋帽业AGV智能小车应用每天节省200多个工时 [1] 智能化技术应用 - 智能系统整合电子控制 传感器与无线传输技术实现从投料到成品包装全程无人干预 [1] - 大洋纱线采用国内领先涤纶纺纱设备 高端缝纫线占据国内高端市场近30%份额 [1] - 高仿真精纺面料数字技术赋予传统棉纺品温度调节透气性功能 [1] 企业研发投入 - 五洋纺织 世贤纺织 金联发旅用品等企业实施智能化改造 [1] - 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超过60% [1] 产品质量与国际认证 - 顺洋新材料通过ISO9001质量认证和GRS全球再生认证 [2] - 高端涤包涤缝纫线稳居国内质量前三并进入韩日 欧美市场 [2] 政策支持体系 - 县工信局提供设备补贴到人才引进政策支持 企业80%设备采用最新技术 20%为定制化智能装备 [2] - 夏邑高新区建立"1+1+1"网格化服务体系 科级干部对接网格解决企业技术难题和资金需求 [2] - 园区协调省智能制造专家上门指导 益辉织造设备联网后订单响应速度提升40% [2] 产业升级与战略规划 - 夏邑从"中国新兴纺织基地县"升级为"国家火炬高端纺织服装特色产业基地" [3] - 建立"小升规"企业培育库 培育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和国家级"小巨人"企业 [3] - 谋划申报省级专精特新和省级智能工厂等示范试点项目 [3]
河南葡萄的甜蜜叙事
河南日报· 2025-08-13 23:34
阳光玫瑰葡萄市场现状 - 阳光玫瑰葡萄价格大幅下跌,从三年前的39.8元/斤降至2024年的3.98-13.8元/斤,路边摊最低至3.98元/斤,精品店约13.8元/斤 [2] - 价格下跌主因是种植面积激增导致供过于求,全国种植面积从2020年60万亩增至2024年150万亩以上,河南省达15万亩 [7] - 市场分层明显,优质果如南阳邓州A级果仍能卖22.9元/斤,焦作郑蜜庄园自然生长果批发价7-8元/斤且供不应求 [2][3] 产业问题分析 - 品质下滑严重,消费者普遍反映"口感差、没香味",因农户盲目追求产量将亩产从4000斤提至8000-10000斤 [7] - 区域布局失衡,河南品种单一且上市集中,而云南广西通过反季节栽培维持20-30元/斤高价 [7] - 电商低价次果(9.9元包邮)扰乱市场,形成"劣币驱逐良币"恶性循环 [7] 种质资源与科技创新 - 中国农科院郑州果树所国家葡萄种质资源圃保存2100多份种质,覆盖全球67%葡萄种类,含18个濒危野生种(占全国64%) [8][10] - 通过"南南加代繁育模式"实现一年三代育种,已培育13个"中葡"系新品种 [11] - 新品种"中葡魅影"糖度达21%,果穗均重1200克,耐贮运且成熟期比常规品种早1个月,填补早熟红色浓香型市场空白 [12][13][15] 产业转型方向 - 短期需控产提质,将亩产控制在4000斤以内以保障品质 [7] - 长期需构建"品种创新-标准化生产-品牌化营销-全产业链融合"生态体系 [7] - 新品种推广采用"苗木供应+技术指导+市场对接"全链条服务模式,如"中葡魅影"已启动标准化种植推广 [15]
河南三项考古发现入选2024中国重要考古发现
河南日报· 2025-08-13 23:20
洛阳白草坡东汉陵园遗址位于洛阳市伊滨区庞村镇白草坡村,地处万安山北麓高坡和伊洛河谷地交接的 前缘,位于洛南东汉帝陵核心区北部,总面积约85万平方米。2017年至今,洛阳市考古研究院在此进行 了持续发掘,确认陵园内有5组相对独立的陵寝建筑,推测分别对应文献中记载的石殿、钟虡、寝殿、 园省和园寺吏舍。通过近年来的考古工作,该陵园构成要素和布局模式更加清晰,首次发现秦汉时期的 钟虡遗址,在钟虡柱础石上发现"元嘉二年"(东汉桓帝年号)题记,结合其他资料初步判断白草坡陵园 为东汉桓帝宣陵,这也是首次通过考古发掘工作确认东汉帝陵陵主归属,学术意义重大。(记者 张体 义) 记者8月11日从河南省文物局获悉,由国家文物局主编的《2024中国重要考古发现》共选取38项2024年 度重要考古发现,其中,河南有永城王庄遗址、洛阳七里河东周官营手工业作坊遗址、洛阳白草坡东汉 陵园遗址三项考古发现入选。 王庄遗址位于永城市苗桥镇曹楼村王庄村民组周边,经国家文物局批准,2023年4月开始,首都师范大 学、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商丘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组成联合考古队,对 遗址展开正式考古发掘,同时进行全面勘探工作。王 ...
今日快评丨以文明交通展现城市文明
河南日报· 2025-08-13 23:20
城市交通文明建设政策导向 -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以建设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的现代化人民城市为目标,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并守住安全底线 [1] - 交通文明状况成为城市工作的重要评判标准,直接影响本地居民满意度与外来者对城市文明气质的感知 [1] - 河南省16个城市获评全国文明城市,23个城市保留称号,入选数量居全国第一 [1] 地方交通治理创新实践 - 郑州市采用"高空侦查+地面查处"联动模式提升执法质效,形成对交通违法行为的震慑 [2] - 南阳市联合"一路三方"开展隐患排查整治,精准打击夏季高发的"三超一疲劳"及不按规定车道行驶行为 [2] - 焦作市启动错时警务模式,针对夜间酒驾风险通过流动巡查与定点检查结合强化管控 [2] 交通系统治理与公众参与 - 科学分配路权是维护文明交通的关键,需解决机动车与非机动车、行人的路权之争 [3] - 乱停乱放行为加剧道路资源紧张和拥堵,需保障车辆"各行其道"与"各得其所" [3] - "互联网+"时代要求公共管理与企业运营模式更新,以提升交通治理科学性与精准性 [3] - 引导公众从点滴规范个人交通行为,形成全社会关注交通安全、参与文明建设的氛围 [2][3]
“两山”理念在河南·一本账丨河南的生态账本
河南日报· 2025-08-13 23:20
环境质量 - 2024年全省160个国控断面中Ⅰ—Ⅲ类水质断面占86.1%,无劣Ⅴ类水质断面 [3] - 2024年全省PM2.5浓度相较于2017年下降25.1%,优良天数增加27天,重污染天数减少9.4天 [6] - 截至2024年7月底,全省PM2.5浓度41.2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4.9%,优良天数140.2天,同比增加10天,重污染天数1.9天,同比减少4.7天 [6] 水资源保护 - 黄河干流(河南段)水质连续达到Ⅱ类 [6] - 南水北调总干渠出省境水质稳定保持Ⅱ类及以上 [6] - 淇河(鹤壁段)、伊洛河(洛阳段)、安阳河(安阳段)、信阳南湾水库入选生态环境部美丽河湖优秀案例 [6] 土壤与农业 - 农用地土壤环境质量总体良好,全省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100% [6] - 2023年全省化肥使用量为584.0万吨(折纯),同比降低1.9%,化肥使用量连续8年降低 [6] - 截至2024年,全省测土配方肥施用面积达1.26亿亩次,技术覆盖率达91.5% [6] 生态修复与保护 - 2024年修复湿地1.02万亩,累计修复黄河湿地2.78万亩 [6] - 完成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100.95万亩石漠化治理 [6] - 累计修复矿山面积约68万亩,建成绿色矿山206家 [7] 林业与绿化 - 造林153万亩、森林抚育166.5万亩,义务植树7806万株 [6] - 全省经济林面积1667万亩,林下种植养殖面积1787.52万亩 [6] - 科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1.4万平方公里 [6] 产业升级与绿色转型 - "十四五"以来淘汰落后煤电机组近200万千瓦,退出落后低效产能474台(套) [3][10] - 新能源车总量达210余万辆,城市公交车新能源比例达到98.5% [6] - 全省重点行业绿色化改造覆盖率85.6%,可再生能源发电量超1000亿千瓦时、装机占比突破50% [6] 生态示范与创新 - 累计创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7个、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19个、省级生态县45个 [6] - 探索出"点绿成金""守绿换金""绿色资本"三种河南"两山"转化模式 [6] - 争取国家专项资金40亿元,累计修复面积180万亩 [6]
四水映绿 豫见两山丨北汝河 今如何
河南日报· 2025-08-13 23:20
核心观点 - 北汝河生态治理成效显著 成功创建省级幸福河湖 实现水清岸绿景美的生态转型 [1][4][10][11] 生态治理措施 - 2009年启动北汝河城区段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工程 包括拆除违建 迁离工厂 [8] - 实施18.5公里河道整治 建设6座橡胶坝和2座生态堰 形成10公里开阔水面 [9] - 开展水系连通工程 将北汝河水引入洗耳河与广成河 构建30公里活水绕城生态带 [9] 环境质量改善 - 2021至2024年北汝河出境断面水质年均达Ⅲ类标准 城市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 [9][11] - 2022年北汝河出境断面水质1-12月均值提升至Ⅱ类标准 [9] -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增至6种(含黑鹳 中华秋沙鸭等) 二级保护动物达52种(含大天鹅 灰鹤等) [11] 生态景观建设 - 沿河建成沙滩公园 湿地公园 滨河公园及森林公园 形成近7000亩生态廊道 [8] - 沙滩公园成为当地热门休闲场所 被居民称为"家门口的马尔代夫" [4] - 湿地公园观测到斑嘴鸭 白鹭等多种水鸟栖息 生态多样性显著提升 [5][6] 社会效益 - 河道治理初期曾遭遇商户抵制 通过持续整治最终获得民众认可 [8] - 水资源分布优化 解决南岸水网密集与北岸干旱不均问题 [9] - 2024年7月北汝河城区段获评省级美丽幸福河湖 [10]
河南省用好彩票公益金支持革命老区公益事业
河南日报· 2025-08-13 23:20
8月12日,记者从省财政厅获悉,今年以来,省财政厅积极发挥职能作用,秉承彩票公益金"取之于民、 用之于民"的公益属性,持续优化资金分配方式,支持革命老区保障和改善基本民生、提升公共服务能 力,为加快新时代革命老区振兴发展提供财力保障。 加强资金监督管理。将资金纳入转移支付预算执行常态化监督,依托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实现资金分 配、拨付、使用的全流程动态追踪与监控。严格资金绩效管理,加强绩效监控和绩效评价结果应用,确 保彩票公益金安全规范使用,更好支持革命老区社会公益事业发展。(记者 曾鸣) 责任编辑: 张家祺 加大财政投入力度。统筹下达2025年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5.1亿元,全部用于支持对中国革命作出重大 贡献、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财政较为困难的革命老区社会公益事业发展,并重点向大别山革命老区 倾斜。 优化资金分配方式。坚持放权赋能,充分尊重当地实际,资金全部采用因素法分配下达,由革命老区自 主安排用于亟须改善的公益事业发展薄弱环节和领域,共涉及54个县(区)171个项目。其中,养老服 务类65个,体育事业发展类22个,文化事业发展类12个,乡村振兴类33个,生态环保类13个,教育发 展、医疗救助等其他公益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