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青年报
icon
搜索文档
2025年服贸会精彩继续,首钢园亮点纷呈
中国青年报· 2025-09-13 13:54
教育科技行业 - 京娃智能体系列展示整合体育、美育、营养膳食、体质健康等数据资源的"京小健"人工智能教育产品 [1] - 推出集课间运动、阅读、答疑、安全、运动、环境监测功能于一体的"京小壮"人工智能教育辅助系统 [1] - 展示从基础、职教到高教全学段的多层次AI课程资源包 为不同教育阶段提供数字化教学解决方案 [1] 体育科技行业 - VR投篮体验区通过精准动作捕捉和逼真场景反馈 提供沉浸式篮球运动体验 [2] - 机器狗展示区展示各种高难度动作 实现人机互动功能 [2] - 射击、乒乓球等科技体验项目展现体育服务贸易创新中的智能化手段 [2] 服务贸易展会 - 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展示教育、体育等领域的创新服务成果 [1][2] - 前沿科技与创新服务为观众提供互动体验盛宴 [1][2] - 展会体现服务贸易在教育、体育、文创领域的无限发展潜力 [2]
北京石景山区将建设服贸会永久会址“会展小镇”
中国青年报· 2025-09-13 13:27
石景山区发展规划 - 石景山区依托服贸会落地首钢园实现"一会一址" 启动永久会址建设工程并锚定"会展小镇"建设目标 [1] - 区域更新改建国际会展中心和新闻中心 推动工业风貌与现代会展功能及自然景观有机融合 [1] - 紧抓北京市"两园一河"联动发展机遇 推进潮玩悦享水岸等重点项目打造水滩岸城一体化滨水活力空间 [1] 会展产业生态建设 - 区政府联合中国国际商会 北辰集团 首钢集团等机构成立北京国际会展创新联盟 优化会展服务生态 [2] - 联盟助力首钢园建设功能齐全 开放包容 特色鲜明的国际会展地标 [2] - "会展小镇"项目对标瑞士达沃斯 规划位于首钢园北区近3平方公里范围 融合工业遗址与永定河绿色生态空间 [1] 产业体系与开放合作 - 区域构建以信息技术和现代金融为主导 人工智能 工业互联网 虚拟现实 科幻游戏为特色 未来信息 制造 健康 空间为前瞻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2] - 全区积极推进"两区"建设 扩大国际交往与经贸合作 完善招商机制 加快国际开放合作区 国际人才社区和青年创业基地建设 [2] - 2021至2024年累计新设外资企业146家 北京银行保险产业园入选全市"两区"建设重点园区 [3] 创新与研发能力 - 建成3个国家级原创技术策源地 5个国家级创新中心和17个研发中心 [3] - 区域稳步建成国家级智能科技产业新高地 [3] - 持续深化"产业开放+园区开放+要素供给+制度保障"改革 [3]
预付式消费难题迎新解 美团首发“安心消费”全系列产品
中国青年报· 2025-09-13 10:53
产品发布 - 美团推出面向运动健身领域的"灵活付、跑路赔"解决方案 [1] - 平台在足疗、美发美甲、亲子玩乐等领域推出"按次核销、剩余可退"次卡团购产品 [1] - 教育领域实施"上一次课、核销一次款项"按次结算模式 未使用资金可申请退款 [1] 覆盖规模 - 全国270多城市38000多家教培机构参与"安心学"课程数量超64000门 [1] - 北京地区超35000家门店加入"安心消费"系列产品 [2] - 健身行业覆盖率超50% 运动培训行业覆盖率超40% [2] 市场表现 - 北京地区美容美发、运动健身等到店消费额同比增长超62% [2] - "安心消费"系列产品对消费促进作用明显 [2] 政策支持 - 北京市将预付式消费管理纳入"平安北京"和"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重点任务 [2] - 采用科技赋能监管方式创新破解消费难题 [2] 模式创新 - 平台通过技术搭建资金保障方式为解决预付式消费难题提供新思路 [2] - 互联网平台数据与技术优势与政府监管相结合推动预付式消费数字化转型 [2]
活力中国调研行|重庆:“低碳引擎”驱动高质量发展
中国青年报· 2025-09-13 06:38
重庆低碳转型成效 - 重庆市以年均2.4%能源消费增速支撑年均5.6%经济增长 单位GDP能耗降至0.310吨标准煤/万元 优于全国平均水平约30% [1] 重庆海螺水泥零碳实践 - 公司通过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 设计日处理能力200吨 总投资9000余万元 2015年投运至今累计处理生活垃圾57万余吨 [3] - 厨余垃圾资源化项目实现油水渣分离 渣料送窑炉产热替代燃煤 废水循环利用 残渣成为水泥原料 [3] - 生活垃圾焚烧项目减少1000余亩填埋用地 年节约标煤4.2万吨 年减排二氧化碳11.5万吨 协同减少甲烷排放90%以上 [3][4] - 窑尾废气二噁英浓度仅0.0034纳克/立方米 颗粒物浓度较改造前下降60% 二氧化硫浓度为行业特别限值三分之一 [4] - 公司获评国家级绿色工厂和智能制造示范工厂 熟料年产能540万吨 水泥年产能640万吨 [2][4] 绿色制造体系集群发展 - 大渡口区建桥工业园建成3家国家级绿色工厂和4家市级绿色工厂 国际复材公司完成产品碳足迹核查 [6] - 两江新区京东方公司实现14寸液晶显示器零碳排 年固体废物减量5566吨 年减少处置成本835万元 [7] - 巴南区数智产业园集聚940家企业 建成标准厂房光伏储充一体化项目 年发电量超400万千瓦时 [7] 低碳技术创新应用 - 恺迪苏公司建成全球首个荚膜甲基球菌蛋白规模化生产基地 利用天然气通过微生物发酵生产蛋白 产品已获批为水产饲料原料 [8] - 博世氢动力公司推出4款氢动力模块产品 覆盖4.5至49吨全系列氢燃料电池商用车 研发超级热管理方案解决关键技术瓶颈 [8] - 美的绿色循环产业园投资10亿元 规划年处理300万台废弃电器 配置9条拆解线 预计2026年6月底交付使用 [9]
国家财政账本里,分量最重的始终是民生
中国青年报· 2025-09-13 06:38
财政支出结构 - "十四五"期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20.5万亿元 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9.6万亿元 卫生健康支出10.6万亿元 住房保障支出4万亿元 民生领域总投入近100万亿元[1] - 中央财政安排就业补助资金3186亿元 较"十三五"增长29% 城镇新增就业超5000万人[1] - 2024年安排1000亿元育儿补贴和200亿元免费学前教育资金[1] 财政收支规模 - "十四五"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计106万亿元 较"十三五"增加17万亿元[2] - 同期公共预算支出预计超136万亿元 较"十三五"增加26万亿元 增幅24%[2] - 财政政策呈现"更加积极"特征 战略主动性与战术精准度提升[2] 财税改革进展 - 深化预算制度改革 加强资金资源资产统筹 实施"小钱小气 大钱大方"绩效管理[3] - 优化税制结构 规范税收优惠政策 建立高质量发展转移支付激励约束机制[3] - 厘清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3] 政府债务状况 - 截至2024年末政府全口径债务总额92.6万亿元 其中国债34.6万亿元 地方政府法定债务47.5万亿元 隐性债务10.5万亿元[3] - 政府负债率为68.7% 对应大量优质资产 风险处于合理区间[3] - 2024年四季度推出一揽子化债举措 措施持续显效[3] 政策展望 - "十五五"期间将加强财政宏观调控效能 深化财税体制改革 推进财政科学管理[4] - 财政政策统筹防风险与促发展 保持政策连续性稳定性 增强灵活性预见性[4] - 做好政策储备并主动靠前发力 为高质量发展预留充足政策空间[4]
服贸会交出绿色答卷
中国青年报· 2025-09-13 06:38
展会概况与核心理念 - 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首次以"一会一址"形式全程落地北京首钢园,园区面积超10万平方米[1] - 展会理念契合2025年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的"着力建设绿色低碳的美丽城市",首钢园是工业遗产和冬奥遗产可持续利用的典范[1] 环境服务专题展 - 环境服务专题展览面积6600平方米,构建"领军企业为链主、垂直产业链上下游联动"的展示格局[2] - AECOM提出"以河道复兴引领城市更新"的综合绿色空间解决方案,通过滨水空间联通商圈消费带以激活经济[2] - 万物新生集团展示垃圾回收产物,其全国4万多台AI智能回收机日均回收量2500多吨,塑料回收利用率约60%[2] 绿色技术应用与创新 - 北京思湃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的"风雨哨兵"气象预警平台实现分钟级气象预报预警,应用场景从农业、新能源延伸至体育、教育领域[3] -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将人工智能与传统大气模型融合,通过大数据学习关键参数提升环境预报效率并弥补极端污染预测短板[6] -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认为高效太阳能发电和先进储能技术等前沿突破将提升可再生能源利用效率并降低度电成本[5] 绿色金融与标准建设 - 北京市发布《建筑行业绿色低碳信用评价标准》,首次将绿色低碳绩效与信用机制深度融合,实现全环节碳足迹追溯[4] - 同步启动"北京市绿色低碳建材供应商管理平台"作为标准落地应用的核心载体[4] - 中国人民银行北京市分行表示将丰富绿色金融产品谱系,支持北京市国际绿色经济标杆城市建设[4] 政策导向与行业展望 - 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指出需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推动传统产业绿色低碳改造,完善绿色低碳标准体系[3] - 需强化科技创新引领,加大对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投入,重点突破可再生能源、新型储能、智能电网、氢能等关键技术[6] - 需建立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创新联合体以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应用[6]
侯纯广:在支教路上“催化”希望
中国青年报· 2025-09-12 22:45
教育支援实践 - 教师侯纯广在新疆和田实验中学支教期间自创"通用语+化学术语教学法" 通过生活化类比和双语顺口溜解决学生术语理解障碍[1] - 在西藏山南市第二高级中学担任教务主任期间提出增加课时 线上考试 强化巡查等措施 并组织开展联合专题 新课程改革示范等活动[2] - 通过互相听课评课机制与藏族青年教师结对 针对性提升授课技巧 目标打造"带不走的优秀教师队伍"[2] 教学成果与影响 - 所带两个班级化学成绩在全年级名列前茅 学生从部分回答问题进步到完整掌握知识点[2] - 针对性格内敛学生采用个性化鼓励方式 如对巴桑美朵采取带头鼓掌方式 使其从微弱发声进步到主动提问并展现自信[3] - 利用课前自习和周末为化学成绩不理想学生辅导 采用基础知识讲透与难题分类层层突破策略 增强学习信心[3] 师生关系建设 - 通过宿舍聚餐活动(如假期制作家常菜)拉近与家乡偏远学生的距离 学生参与洗菜择菜并给予积极反馈[4] - 学生通过赠送零食特产 节日问候及分享大学生活等方式表达情感 部分毕业生专程返校探望[4] - 支教期满时收到学生手写留言纸条 内容涉及对相处时光的珍视及未完成的民族文化交流意愿[4] 荣誉与认可 - 获得全国先进工作者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安徽省教书育人楷模及2025年全国最美教师等多项荣誉[4] - 教师职业幸福感来源于学生的尊重与记忆 这种情感联结成为持续支教的动力源泉[1]
活力中国调研行 | 在码头感受中国经济的脉搏
中国青年报· 2025-09-12 13:52
行业地位 - 海通码头2024年首次登顶全球汽车吞吐量第一位 [1] - 码头通关效率高且转运便捷 成为厂家优先选择的核心枢纽 [1] 业务结构变化 - 新能源车出口数量占比从过去约三分之一增长至约50% [1] - 比亚迪 小鹏等中国新能源品牌通过该码头打开海外市场销路 [1] 运营模式 - 全国各地的汽车通过内销船运抵码头后再进行出口转运 [1] - 上海海关提供政策支持保障高效通关流程 [1]
文创潮玩成服贸会“顶流”
中国青年报· 2025-09-12 13:37
核心观点 - 2025年服贸会文旅服务专题朝阳展区集中展示文创潮玩产品 多家企业推出融合传统文化与创新技术的IP衍生品 吸引年轻消费者并推动行业跨界融合 [1][2][4][5] 泡泡玛特 - 以核心IP Molly为主体推出非遗联名限量产品 包括采用南京绒花装饰的玩偶和粉彩轧道瓷工艺陶瓷体玩偶 [1] - 通过服贸会平台展现IP多样性与传统文化技艺 强调潮玩IP深度延展能力与全球化业务拓展战略 [1] 量子之歌 - 作为潮玩头部企业携WAKUKU、SIINONO等知名IP参展 推出情绪共鸣型产品线Letsvan奇梦岛系列 [2] - 结合中网赛事推出体育文创跨界联名限量盲盒 标志"体育+文创"领域战略布局 [2] 阿里鱼 - 阿里巴巴旗下IP运营平台展示《流浪地球》笨笨、《黑神话》公仔等合作IP产品 [4] - 已与国内外200多家IP版权方合作 提供从IP授权到营销推广的全链路服务能力 [4] 蔚领时代 - 发布超写实3A级XR互动影视作品《木兰2125 XR》 采用UE5引擎与AI制作技术实现180°环幕视角与单目4K画质 [5] - 作品入围第82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沉浸单元 为中国大陆团队独立制作的唯一竞赛作品 [5] 朝阳文旅集团 - 展示文商体旅融合空间资源 包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亮马河国际风情水岸等双奥公园资产 [5] - 自主咖啡品牌Double U Coffee与茶艺文创产品吸引大量观众现场体验 [5]
“绿”动服贸会
中国青年报· 2025-09-12 13:25
展会概况 - 2025年服贸会首次采用"一会一址"形式全程落地首钢园 该园区是工业遗产和冬奥遗产可持续利用典范 场馆群面积超10万平方米[1] - 展会聚焦绿色自然氛围建设 呼应2025年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的绿色低碳美丽城市建设目标[1] 环境服务专题展 - 环境服务专题展览面积6600平方米 构建"领军企业为链主、垂直产业链上下游联动"展示格局[5] - 亮马河滨水空间项目通过联通商圈消费带激活经济发展引擎 体现休闲生活、国际交往、商业活力和自然生态聚融的绿色空间解决方案[3] - 万物新生集团展示垃圾再生制品 全国4万多家智能回收机日均回收量2500多吨 塑料回收利用率达约60%[5] 绿色技术应用 - 北京思湃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推出"风雨哨兵"气象预警平台和"风险哨卫"应急系统 配备多功能传感器实现分钟级气象预报预警 应用领域涵盖农业、新能源、体育和教育[6] -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将人工智能与传统大气模型融合 通过大数据学习关键参数提升环境预报效率 弥补传统模型在极端污染场景预测短板[13] - 北京市发布第四轮细颗粒物源解析结果 利用完善监测技术首次实现细分行业、细分空间和污染过程的精细化解析[13] 绿色标准与金融 - 《北京市建筑行业绿色低碳信用评价标准》首次将绿色低碳绩效与信用机制深度融合 实现建材供应商与施工企业双向信用评价[9] - 北京市建立绿色低碳建材供应商管理平台 整合绿色低碳建材认证、供需匹配和碳排放全流程追溯功能[9] - 北京市将绿色能源与节能环保列为重点发展产业 新增绿色建筑领域国际职业资格认定[10] - 多家银行提供丰富绿色金融产品 支持北京市国际绿色经济标杆城市建设[10] 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 - 科技创新被视为实现"双碳"目标核心驱动力 重点突破高效太阳能发电、先进储能技术、智能电网、氢能和CCUS等关键技术[11][13] - 需完善技术创新体系 建立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创新联合体 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应用[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