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杭州日报
icon
搜索文档
钱塘绽放五育华彩 点亮美好教育
杭州日报· 2025-09-09 02:28
2025年9月1日,钱塘区启成实验学校的学生们在新学期也迎来了崭新的校舍。 大思政铸魂 育人之本,在于立德铸魂。 28项主要指标全面达成、83项主要任务全部落实、在市内率先创成全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区、代表 浙江顺利通过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国家级评估……在"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这一永恒目标的引领 下,钱塘区首轮"钱塘优学"全方位综合提质三年行动计划交出了一份厚重答卷。 一座座崭新学校拔地而起、一位位名师名校长加速涌现、一件件教育实事高标准完成……过去的成 绩都是不负时代、不负人民的奋斗足迹,记录着钱塘教育"五育并举"高质量发展的丰硕成果、坚实步 伐。在钱塘区召开的庆祝第41个教师节座谈会上,该区为"钱塘优学"新一轮工作定方向、明路径、鼓干 劲,勾勒钱塘打造"美好教育先行区"的建设新蓝图。 今年4月,一场特别的聘任仪式在江湾小学举行。来自浙江理工大学、浙江工商大学等高校的50名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接过了一张张鲜红的聘书,多了一个新身份——钱塘区中小学思政副校长。 "这是一次双向奔赴的教育创新。"钱塘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依托区内14所高校的资源优势, 钱塘区率先构建起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新格局。这些 ...
高新区(滨江)擘画“数智宜学”新图景
杭州日报· 2025-09-09 02:28
5所校园焕新启用、14个案例入选全国智慧教育优秀案例、20所学校获省级以上智慧教育荣誉、建 成全国首条可亲子陪伴上下学的特殊教育智慧专线"云仔专线"、"就便入学"服务覆盖11所中小学和19所 幼儿园……这一年,滨江以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为指引,深耕"教育硅谷"沃土,以"数智"为楫,以"创 新"为帆,奋力谱写"天堂硅谷·数智宜学"的崭新篇章。 办新质教育 人工智能课堂 AI作业批改机 嵌入式幼儿园亲子活动 新教师宣誓 作为上市企业数量全省第一的"杭州硅谷",高新区(滨江)澎湃的不仅是产业的浪潮,更是育人的 初心。当"十四五"收官之作落下铿锵笔触,"十五五"的宏伟蓝图正徐徐展开,滨江教育再次站在了承前 启后的新起点。 开拓"全域优教"新格局 近日,浦沿小学在百年校庆前夕完成拆复建,实现"绿色蜕变"。新校区以近零能耗理念打造,综合 楼覆盖加厚保温层实现"冬暖夏凉",教学楼顶铺设光伏板,供电之余还可输送电网。更引人注目的是屋 顶"悬浮"的六人制足球场,以创新设计破解场地局限,成为绿色与空间智慧融合的象征。这一切,都是 为了将低碳理念融入日常,让学校成为"绿色森林"。 浦沿小学是滨江校园提质的一个缩影。今年9月,该区共5所 ...
观潮新驿站
杭州日报· 2025-09-09 02:28
据了解,配套项目除大量的运动、休闲、游乐设施及绿化景观外,主要包含7组9个沿江建筑单体, 分布在彭埠大桥至七堡水文站之间约3.5千米的钱塘江堤岸上,其中5个为设计理念深度融入潮涌意象、 建筑造型各具特色的观潮驿站,另4个为管理服务用房。这批建筑投用后,将成为钱塘江畔兼具实用功 能与景观价值的新地标,满足市民游客观赏钱江大潮、日常运动休闲、体验科技文化等多样需求。 近日,杭州市本级钱塘江海塘安澜工程一期景观配套项目建设进入扫尾阶段,部分已通过竣工验 收,计划今年国庆前正式开放。 ...
“医者仁心” 危难时刻伸援手
杭州日报· 2025-09-09 02:28
事情要回溯到7月2日傍晚。莫斯丹下班骑电瓶车途中,突然发现一名男子趴伏在地,痛苦地呻吟 着。她没有犹豫,立即停车上前查看。该男子脸上严重擦伤、血迹模糊,脚部也存在大面积创伤,身体 虚弱,无法自行起身。 "我送你去医院!"莫斯丹用尽全身力气搀扶起对方,小心将其安置在自己的电瓶车上,载往最近的 长河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下简称"长河中心")。 时值盛夏,天气炎热,2公里的路程因载着一位体重远超自己的伤者而显得格外艰难。抵达长河中 心后,莫斯丹没有离开,而是全程协助挂号、陪诊、初步检查,并主动联系患者家属,这一陪,就是一 个多小时。其间,男子偶然提到"家人也在医院工作",莫斯丹轻声回应"我也是",却始终未透露姓名和 单位。 直到男子的家人赶到现场,莫斯丹才离开。 近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滨江院区(以下简称"浙大儿院")口腔科护士莫斯丹,因两个 月前的一次街头救人之举,意外"出名"。 9月2日上午,一位中年男子手持锦旗,专程来到浙大儿院口腔科,激动地呼唤莫斯丹的名字。锦旗 上写着:"危难时刻伸援手,见义勇为显担当"。"你救了我,我一定要找到你!"他动情地说。 一段"施助者不留名,被救者执着寻人"的暖心故事, ...
让老百姓“能消费、愿消费、好消费”
杭州日报· 2025-09-09 02:28
消费提振政策框架 - 杭州市政府将建设国际新型消费中心城市作为核心目标 通过代表建议办理机制推动消费领域政策优化 [1] - 市商务局 市场监管局 农业农村局等多部门联合参与消费领域建议协商 形成高效政策响应机制 [1] 能消费:提升居民消费能力 - 以旧换新政策作为关键支点 创造消费者享实惠 企业增效益 产业升级的多赢局面 [2] - 现行消费补助存在提前消费影响后期市场 线下兑付复杂 数字鸿沟等问题 需优化顶层设计 [2] - 政策将执行"预拨+清算"制度 实现企业每周资料收集和补贴每周兑付 缩短消费者补贴发放时间 [2] - 探索建立消费补贴长效机制 通过信息链透明化增强居民消费能力 [3] 愿消费:创新消费场景 - 湖滨商圈存在商业分化 "北热南冷" 交通阻隔等问题 缺乏沉浸式体验等新业态 [4] - 杭州市将湖滨商圈列入城市更新专项规划(2024-2035年) 提升商圈整体能级与核心竞争力 [4] - 推进消费者维权投诉响应效率 提升消费维权处置效能 [4] - 建议抓住情绪经济风口 拓宽AR/VR虚拟消费体验等沉浸式消费场景 [4] 好消费:优化供给质量 - 乡村消费振兴进入内容运营新时代 核心是体验乡村生活场景和情感连接 [6] - 农业农村部门将实施场景 环境 生态"三优化" 强化创业创新政策支持与人才服务 [6] - 推动农文旅融合供应链向专业化 规模化 产业化 品质化发展 [6] - 搭建城乡创意对接平台 引入设计师/艺术家资源提升乡村消费现代感与品质感 [6] 政策实施机制 - 依托市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中心及代表联络站体系 构建高效协商议事工作机制 [7] - 实现建议办理从提高"办结率"向"解决率"转变 从"答复满意"向"结果满意"提升 [7] - 持续开展多主题多形式协商活动 拓宽民主渠道推动高质量发展 [7]
社区干部体验当骑手两个月 “跑”出一个友好驿站
杭州日报· 2025-09-09 02:28
杭州滨江区长河街道社区工作者郑文星,去年利用业余时间"变身"外卖骑手,通过60天的一线跑单 经历,深入感知新就业群体的真实需求,也为后续服务优化积累了宝贵经验。这一体验,不仅拉近了社 区与劳动者之间的距离,更推动了对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关怀工作走向深入——日前,"暖'新'滨江 友 好'长'伴"新就业群体友好驿站建设现场推进会在长河街道龙湖天街小哥驿站召开。活动中,江汉社区 (龙湖天街)小哥驿站暨文星工作室正式揭牌启用,标志着滨江区新就业群体服务管理工作迈入新阶 段。 此外,当天还有首批9家滨江区龙湖天街友好商家获现场授牌。这些商家涵盖餐饮、生活服务等多 个领域,将通过提供免费茶水、优惠理发等方式,共同构筑有温度的服务网络。现场还聘任了6位"一长 二员"(楼道长、信息员、保障员)队伍代表,推动新就业群体深入参与基层治理,实现真正意义上 的"多元共治、友好共生"。 "我们聚焦'休息难、饮水难、充电难'等现实问题,全面构建'党建统领、服务暖心、治理协同'的服 务管理新格局,努力将小哥们的'关键小事'办成'暖心实事'。"滨江区委社会工作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今 年,滨江区将持续推进驿站新建与改造,全年计划完成40个站点建设 ...
数智“童”行向未来——儿童友好城市杭州的另一种打开方式
杭州日报· 2025-09-09 02:28
共享这份普惠性科创成果的,不仅有学龄前的幼儿,还有特殊儿童群体。今年5月,杭州市紫云实 验学校上线了一条有爱的定制公交线——"云仔专线"。这条专线由属地交通运输、教育、残联等多个部 门共同推进完成,针对学校六成"星星的孩子"上下学的实际需求,研发开设了3条线路、28个便民站 点,搭配智能调度系统、全线精准监控等,在云端实现了从身份认证、线路选择到打卡乘车等环节的无 缝衔接,将服务触角精准覆盖到每个孩子的家门口,勾勒出一道道托举特殊儿童稳步迈向社会的人 生"延长线"。 一部连通工作区与学习区的专属电梯,实现"楼上安心上班、楼下快乐上学"的亲子陪伴愿景;一个 配备AR(增强现实)互动装置的运动角,智能识别肢体动作,在有限场地畅玩多类项目;如遇晴雨天 气转换,教室内的智慧护眼系统又会对环境光进行实时分析,自动为孩子们调出更护眼、更舒适的用光 环境……在滨兴路1399号,有这样一座充满科技智慧的"园中园"。 "因为孩子的父母是大华园区内的工程师、科研专家,所以园内处处可见高科技的点子,既新颖又 实用。"大华幼儿园办公室主任何立介绍说,幼儿园十分注重发挥园区数智优势,时常邀请家长担任助 教分享入门级科普知识。在家校社企 ...
今起三年杭州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
杭州日报· 2025-09-09 02:28
记者从近日召开的杭州市"技能照亮前程"培训行动暨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推进会上获悉:2025年至 2027年,我市将开展大规模职业技能提升培训行动,全面推行"岗位需求+技能培训+技能评价+就业服 务"四位一体培训模式,助力广大劳动者实现技能就业、技能增收。 具体而言,培训行动将围绕先进制造、数字经济、现代服务、康养托育等重点领域的市场需求,精 准发布培训项目,择优确定培训机构;深化市域技能型社会建设,健全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全面打 造"30分钟职业技能培训圈",培育更多技能型企业和技能型乡村(社区);面向失业人员、未就业毕业 生等重点群体分领域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结合产业特色打造行业技能生态圈;畅通技能人才职业发展通 道,全面推行"新八级工"制度,扩大"一试双证"试点范围,推进更多行业证书与技能等级证书贯通;推 动技工教育高质量发展,深化产教融合,高水平建设一流技师学院和高水平专业群。 杭州市人力社保部门始终高度重视技能人才培养工作。近年来,杭州已形成全省领先、独具特色的 技能人才建设体系;截至2024年年底,全市技能人才总量突破265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95万人,数量 均居全省前列。"在杭州工作这30年,我能从 ...
“医”起守护乘客 候车大厅有了便民医疗点
杭州日报· 2025-09-09 02:26
东站枢纽(城站广场)管委会公共服务中心工作人员魏叶介绍,该医疗点由东站枢纽(城站广场) 管委会联合上城区人民医院、铁路杭州东站共同打造,前身是杭州亚运会期间设置在出租车通道的健康 救护服务区。"考虑到候车大厅旅客更集中,今年7月我们把它'搬'进了候车大厅,面积更大、功能布局 更合理,服务时间也从工作日延长至每天上午10点到晚上8点,配备一名医生和一名护士。"她说。 在这里,旅客不仅能得到量血压、测血糖、简单包扎等基础医疗服务,还能购买常用药品,获得健 康咨询。更重要的是,这里构建了一个"四位一体"的救护体系:以便民医疗点为阵地,以专业救护队伍 为支撑,以AED等设备为保障,以联勤联动指挥中心为纽带。 基于此,"同心1+1+1"救护服务队整合了专业医护、志愿者和"急救侠"三支力量;标准化配备的 AED设备随时待命;而联勤联动指挥中心则构建起"即时响应—精准调度—多方协同"的应急机制,将急 救反应时间压缩到最短。 "东到达层有乘客从扶梯上摔伤,请医生立刻协助!"近日,对讲机里传来的一声紧急呼叫打破了杭 州东站便民医疗点的平静。驻站医生杨扬和护士郑玥玲抓起急救包就向现场奔去。见旅客腿部被划伤, 且伤口较深,她们麻利 ...
“医”起温暖接力 为异地求医家庭建起“邻安小家”
杭州日报· 2025-09-09 02:26
其实,这不是滨江的第一个"邻安小家"。同样位于长河街道的钱潮建业社区江尚景苑的"邻安小 家",是2023年浙大儿院携手社区及多家机构发起的"护佑童馨·邻安小家"公益项目,先后上线了两套住 房(三室一厅和四室一厅),均距离浙大儿院只有5分钟步行路程,不仅成为"解决异地就诊患儿住宿难 题"的创新实践,也为链接各方资源创新慈善模式提供新思路。 "两年来,我们服务的房源在增加,覆盖的病种也从最初的肿瘤科、血液科逐步拓展到更多科室。 但目前7个房间常处于满额状态,仍有家庭在排队等候。"钱潮建业社区工作人员介绍,截至目前,该项 目已经服务了来自全国25个省份的287户异地就医大病患儿家庭,为600余人次提供了2794天住宿。 长河街道观潮社区党委书记夏月红说,虽然两个小家的公益模式不同,但殊途同归。"新家"的加 入,为实现"异地求医"床位扩容,帮助患者家庭,带来更多可能。 这个距离浙大二院仅300米步行路程的临时住所,是长河街道观潮社区联合浙大二院发起的"邻安小 家·观潮浙二"公益慈善救助项目,即将在9月迎来它的第一批住客——那些异地求医,但因术后复查不 得不滞留杭州的困难患者家庭。 从个体援助到群体关怀,"邻安小家"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