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车贷

搜索文档
浦发银行重庆分行:首笔消费贴息贷款落地
搜狐财经· 2025-09-05 09:16
政策执行情况 - 浦发银行重庆分行于9月1日启动个人消费贷款贴息政策 首日即完成首笔业务审批与发放 [1] - 政策实施首日共发放9笔消费贴息贷款 总金额达90万元 [1] - 首位客户通过申请9万元消费贷款用于购买新能源汽车 预计节省利息500元 [1] 产品与场景聚焦 - 公司重点推广"浦闪贷"和"i车贷"等特色消费信贷产品 结合汽车等热点消费场景 [1] - 通过深度融入消费场景和加强生态协同方式 精准激发重点消费领域市场需求 [1][2] 组织保障与后续计划 - 政策发布后第一时间启动全行政策宣导与人员培训 确保政策高效落地执行 [1] - 后续将密切关注政策落地效果并收集客户意见 持续优化服务流程与体验 [2] - 公司致力于将"政策红利"转化为"消费活力" 为重庆消费市场持续回暖提供金融支持 [2]
消费贷“国补”上线,浦发银行快速响应助力提振消费
国际金融报· 2025-09-01 13:02
政策核心内容 - 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于2025年9月1日至2026年8月31日期间实施 覆盖日常消费、购车、装修、旅游及养老等真实消费场景 [1][3] - 贴息标准为年化1个百分点 中央与省级财政按9:1比例分担 采用"免申即享"机制 消费者结息时直接扣减 [3] - 单家机构累计贴息上限3000元 对应合格消费金额30万元 [4] 金融机构实施举措 - 浦发银行作为指定经办机构 于政策首日上线贴息功能 通过"浦闪贷""i车贷"产品落地 [1][3] - 系统自动识别消费交易信息并执行贴息 存量客户在政策期内提款同样适用 [3] - 通过技术手段加强资金用途管理 防止资金挪用于投资或还贷等非消费领域 [4] 具体案例与效果 - 10万元贷款案例:年化利率3% 原利息3000元 贴息1000元后实际支付2000元 利息降幅达33% [4] - 上海地区与百联集团合作:在第一百货商业中心实现日用消费品贷款支付贴息 [6] - 北京家居装修场景:为业主提供装修贷款贴息 简化手续并提升客户体验 [7] 行业影响与战略协同 - 政策强化财政金融协同联动 降低居民消费信贷成本 与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形成组合拳 [1] - 金融机构借此拓展消费信贷业务 通过"金融+商业"生态模式激活消费市场 [3][5] - 浦发银行联动产业生态 打造"政策+金融+商业"服务模式 持续拓展消费新场景与新产品 [6][7]
个人消费贷款贴息今日开闸! 多家银行提前预热,五大热点全解析
搜狐财经· 2025-08-31 16:14
政策核心内容 - 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于2025年9月1日至2026年8月31日期间实施 覆盖居民实际用于消费的贷款(不含信用卡业务)[1] - 贴息范围包括单笔5万元以下消费及单笔5万元及以上重点领域消费(家用汽车、养老生育、教育培训、文化旅游、家居家装、电子产品、健康医疗) 单笔5万元以上消费以5万元为贴息上限[1] - 年贴息比例为1个百分点(按符合条件的贷款本金计算) 最高不超过贷款合同利率的50%[2] - 每名借款人在单家机构累计贴息上限为3000元(对应30万元消费金额) 其中单笔5万元以下消费累计贴息上限为1000元(对应10万元消费金额)[2] 银行推广动态 - 中国银行通过深圳市分行和河南省分行宣传中银E贷、随心智贷产品 活动期间成功签约可获得50元微信立减金[3] - 建设银行上海市分行推广"快贷""建易贷"产品 宣传最高可享受3000元财政贴息[3] - 浦发银行明确i车贷、浦闪贷产品支持贴息政策[3] - 华夏银行推广龙e贷、菁英贷产品 并在手机银行首页新增"消贷贴息服务"入口[3][4] - 交通银行贴息产品清单包括惠民贷、惠民装修贷、惠民家居贷等8类产品 但第三方平台申请的惠民贷暂不支持贴息[4] - 中信银行自营个人消费贷款(含房抵贷、信秒贷、汽车消费贷等9类)可享贴息 但平台合作类贷款(如花呗、借呗)实施方案未落实[5] 操作实施细节 - 申请流程与普通贷款无明显区别 系统可自动识别消费交易信息并开展贴息(如农业银行、平安银行)[7] - 对系统未识别的消费 客户可通过提供真实发票申请人工审核(农业银行)[7] - 贴息政策覆盖政策实施期间符合条件的新老客户 浦发银行明确已审批未提款的存量贷款在政策实施后也可享受贴息[8] - 贴息资金通过直接扣减利息方式发放(交通银行、农业银行) 无需额外申请资金拨付[8][9] - 业务仅支持银行官方渠道(营业网点、手机银行) 不支持第三方平台办理(兴业银行、浦发银行)[10][11] - 办理过程不收取任何费用(交通银行、兴业银行、浦发银行)[12]
个人消费贷款贴息今日开闸!多家银行提前预热,五大热点全解析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31 14:52
政策核心内容 - 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执行期为2025年9月1日至2026年8月31日 [1] - 贴息范围包括单笔5万元以下消费及5万元及以上重点领域消费(家用汽车、养老生育、教育培训、文化旅游、家居家装、电子产品、健康医疗) [1] - 单笔5万元以上消费以5万元为贴息上限 [1] - 年贴息比例为1个百分点且不超过贷款合同利率的50% [2] - 每名借款人在单家机构累计贴息上限3000元(对应30万元消费金额) [2] - 单家机构单笔5万元以下消费累计贴息上限1000元(对应10万元消费金额) [2] 银行产品覆盖情况 - 中国银行中银E贷、随心智贷支持贴息 [3] - 建设银行快贷、建易贷纳入贴息范围 [3] - 浦发银行i车贷、浦闪贷符合贴息条件 [3] - 华夏银行龙e贷、菁英贷可享受贴息 [3] - 交通银行惠民贷、惠民装修贷、惠民家居贷、场景惠民贷、质押贷(消费)、线上抵押贷(消费)、交享贷、交银车贷进入产品清单 [4] - 中信银行房抵消费贷款、金融资产质押消费贷款、线下信用消费贷款、信秒贷、贝壳信秒贷、尊享信秒贷、固定场景消费贷(装修场景)、汽车消费贷款、车辆附加贷款支持贴息 [5] 银行推广举措 - 中国银行河南省分行推出签约即赠50元微信立减金活动 [3] - 华夏银行手机银行设置"消贷贴息服务"专属入口 [4] - 多家银行优化智能客服系统预设贴息相关问题解答 [4] - 交通银行明确第三方平台申请的惠民贷暂不支持贴息 [4] - 中信银行平台合作类贷款(花呗、借呗、放心借、美团生活费)贴息方案尚未落实 [6] 贴息申请流程 - 农业银行系统可自动识别消费交易信息并开展贴息 [8] - 平安银行客户需在口袋银行选择借据申请贴息 5万元以下消费自动识别流水 5万元以上需上传发票 [8] - 客户需签署补充协议并授权查询贷款发放账户 [8] - 未签署协议不影响正常申请和使用贷款 [8] 客户资格与资金发放 - 交通银行明确政策期间实际用于消费的贷款可享受贴息 [9] - 浦发银行允许政策实施前已审批未提款的贷款在符合条件后享受贴息 [9] - 贴息资金在结息时直接扣减应缴利息 [9] - 农业银行采用相同贴息资金发放方式 [10] 办理渠道与费用 - 兴业银行限定营业网点和手机银行为官方办理渠道 [11] - 浦发银行强调不委托第三方办理贴息业务 [11] - 交通银行、兴业银行、浦发银行均声明不收取任何贴息业务费用 [13]
个人消费贷贴息明日开闸,贷30万元最多可享贴息3000元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31 08:23
政策核心内容 - 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于2025年9月1日至2026年8月31日期间实施 覆盖单笔5万元以下消费及5万元及以上重点领域消费(家用汽车、养老生育、教育培训、文化旅游、家居家装、电子产品、健康医疗)[1] - 年贴息比例为1个百分点 最高不超过贷款合同利率的50% 每名借款人在单家机构累计贴息上限3000元(对应30万元消费金额)其中单笔5万元以下累计贴息上限1000元(对应10万元消费金额)[2] - 贴息资金通过贷款结息时直接扣减利息方式发放 无需额外申请流程[11][12] 银行产品与推广策略 - 中国银行推广中银E贷、随心智贷产品 并提供50元微信立减金签约激励[3] - 建设银行通过快贷、建易贷产品提供最高3000元财政贴息[5] - 浦发银行支持i车贷、浦闪贷产品贴息[6] 华夏银行覆盖龙e贷、菁英贷产品[7] - 交通银行贴息产品包括惠民贷系列、交享贷、交银车贷等9类产品 但第三方平台申请的惠民贷暂不支持[7] - 中信银行覆盖房抵消费贷、信秒贷、汽车消费贷等自营产品 平台合作类贷款(如花呗、借呗)贴息方案未落实[8] 业务办理机制 - 系统自动识别消费交易信息并执行贴息 未识别部分可通过提供发票申请人工审核[10] - 存量客户在政策实施期间提款的未提款部分符合条件可享受贴息(如浦发银行浦闪贷、i车贷)[11] - 仅支持银行官方渠道(营业网点、手机银行)办理 第三方平台渠道普遍不支持且不委托中介办理[13] - 全程不收取任何贴息业务办理费用[14] 银行技术准备与客户服务 - 手机银行设立专窗(如华夏银行"消贷贴息服务")并需签署《个人信息处理授权书》[7] - 智能客服预设贴息热门问题解答(交通银行、中信银行等)提供自动化咨询服务[7][8] - 部分银行要求单笔5万元以上消费需上传发票申请贴息(如平安银行)[10]
个人消费贷贴息明日开闸!多家银行启动预热,五大热点答疑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31 05:45
政策核心内容 - 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执行期为2025年9月1日至2026年8月31日 贴息范围包括单笔5万元以下消费及单笔5万元及以上重点领域消费(家用汽车/养老生育/教育培训/文化旅游/家居家装/电子产品/健康医疗) 单笔5万元以上消费以5万元为贴息上限 [1] - 年贴息比例为1个百分点(按符合条件的实际消费贷款本金计算) 最高不超过贷款合同利率的50% 每名借款人在单家机构累计贴息上限3000元(对应30万元消费金额) 其中单笔5万元以下累计贴息上限1000元(对应10万元消费金额) [2] 银行产品覆盖情况 - 中国银行推出中银E贷和随心智贷两款贴息产品 河南省分行推出即日起至12月31日签约赠送50元微信立减金活动 [2] - 建设银行上海市分行推出快贷和建易贷贴息产品 最高可享受3000元财政贴息 [5] - 浦发银行支持i车贷和浦闪贷参与贴息服务 [6] - 华夏银行龙e贷和菁英贷纳入贴息业务范围 [7] - 交通银行贴息产品清单包括惠民贷/惠民就医/惠民装修贷/惠民家居贷/场景惠民贷/质押贷(消费)/线上抵押贷(消费)/交享贷/交银车贷 第三方平台申请的惠民贷暂不支持贴息 [7] - 中信银行自营个人消费贷款涵盖房抵消费贷款/金融资产质押消费贷款/线下信用消费贷款/信秒贷/贝壳信秒贷/尊享信秒贷/固定场景消费贷(装修场景)/汽车消费贷款/车辆附加贷款 平台合作类贷款(如花呗/借呗/放心借/美团生活费)贴息方案尚未落实 [8] 申请流程与操作机制 - 客户申请流程与普通贷款无显著差异 多家银行系统可自动识别账户消费交易信息并自动开展贴息操作 [9] - 农业银行要求客户签署补充协议并授权查询贷款发放账户 系统自动识别消费信息或通过发票人工审核后贴息 未签署协议不影响正常贷款申请 [9] - 平安银行客户需在手机银行签署《贷款事项补充协议》 单笔5万元以下消费自动识别流水 单笔5万元及以上需上传发票审核 [9] - 交通银行和农业银行在收取贷款利息时直接扣减财政贴息资金 简化客户操作流程 [10][11] 客户范围与资格 - 政策覆盖2025年9月1日至2026年8月31日期间实际用于消费的贷款 交通银行明确此期间发放的贷款符合贴息条件 [10] - 浦发银行允许政策实施前已审批未提款的浦闪贷和i车贷产品在政策实施期间享受贴息 [10] 办理渠道与费用 - 兴业银行和浦发银行强调不委托任何第三方办理贴息业务 客户需通过营业网点或手机银行等官方渠道申请 [12] - 交通银行/兴业银行/浦发银行均声明在办理贴息业务过程中不收取任何费用 [12] 银行宣传与系统准备 - 银行通过微信公众号/手机银行专窗/智能客服优化等多渠道开展宣传 中国银行/建设银行/浦发银行/华夏银行等已发布宣传海报或推文 [2][5][6][7] - 华夏银行在手机银行首页新增"消贷贴息服务"直达窗口 需签署《个人信息处理授权书》 [7] - 多家银行优化智能客服系统 预设贴息相关热门问题解答 提升客户信息获取效率 [7][8]
半年报看板丨浦发银行上半年营收净利实现双增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8-28 02:04
财务业绩 - 集团实现营业收入905.59亿元 同比增长2.62% [1] - 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97.37亿元 同比增长10.19% [1] - 不良贷款率1.31% 较上年末下降0.05个百分点 连续5年下降 [1] 信贷业务 - 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3543.44亿元 较上年末增长11.11% 居股份制银行前列 [1] - 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累计放款超2700亿元 [1] - 长三角区域贷款总额1.98万亿元 较上年末增长7.50% [2] 财富管理 - 管理个人资产规模余额4.29万亿元 较上年末增长10.55% [2] - 集团子公司资管规模2.97万亿元 较上年末增长10.44% [2] - 推出浦银寰球海外财富管理平台 成立资产配置工作室和数智财富工作室 [2] 区域发展 - 长三角百强县网点覆盖率超80% [2] - 长三角区域存款总额2.53万亿元 较上年末增长9.64% 存贷规模均居股份制银行第一 [2] - 上海地区FT存款余额585亿元 排名全市场第一 FT贷款余额713亿元 排名全市场第三及股份制银行第一 [2] 业务创新 - 启动科技企业并购贷款千亿行动计划 助力债市科技板建设 [1] - 浦闪贷投放总量超1900亿元 持续优化消费金融产品 [1] - 支持集成电路 生物医药 人工智能等先导产业发展 发挥重点离岸金融创新服务能力 [2] 政策落实 - 落实国家宏观政策 信贷投放稳中提质 [1] - 以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为抓手 做好工业及交通运输等领域融资支持 [1] - 加大对民营 外贸 科技等重点领域的支持力度 [1]
数智化战略成效凸显 持续巩固稳健向好态势
中金在线· 2025-08-27 13:54
核心财务表现 - 营业收入905.59亿元 同比增长2.62% 净利润297.37亿元 同比增长10.19% [1] - 资产总额96,457.91亿元 较上年末增长1.94% 贷款总额56,349.31亿元 较上年末增长4.51% [1] - 负债总额88,445.39亿元 较上年末增长1.46% 存款总额55,943.08亿元 较上年末增长8.71% [1] 资产与负债结构 - 贷款余额占总资产比重58.42% 较上年末上升1.44个百分点 [2] - 存款总额在总负债中占比上升4.22个百分点 活期存款占比40.20% 零售存款占比31.06% [2] - 不良贷款率1.31% 较上年末下降0.05个百分点 拨备覆盖率193.97% 较上年末上升7.01个百分点 [2] 业务板块发展 - 科技金融贷款余额突破万亿元 服务科技型企业超24万户 科创板上市企业覆盖率超七成 [4] - 供应链金融累计服务客户27,633户 较上年末增长46.08% 在线业务量3,582.65亿元 同比增长382.82% [5] - 普惠两增贷款余额4,961亿元 客户数超42万户 浦惠贷余额近1,000亿元 较上年末增长85% [5] - 跨境交易结算量20,599亿元 同比增长33% 跨境本外币贷款余额3,193亿元 较上年末增长20% [5] - 管理个人AUM余额4.29万亿元 较上年末增长10.55% 子公司资管规模2.97万亿元 较上年末增长10.44% [6] 区域战略成效 - 长三角区域贷款总额1.98万亿元 较上年末增长7.50% 存款总额2.53万亿元 较上年末增长9.64% [7] - 上海地区FT存款余额585亿元 市场排名第一 FT贷款余额713亿元 股份制银行排名第一 [7] - 绿色贷款余额6,719.84亿元 较上年末增长17.75% 个人养老金账户规模155.33万户 较上年末增长超50% [7] 创新业务推进 - 并购贷款余额2,267亿元 较上年末增长9.19% 新发放并购贷款518亿元 同比增长19.67% [7] - 浦银避险服务客户超2万户 企业客户交易量近4,800亿元 同比增长38.5% [7] - 资产托管规模18.97万亿元 较上年末增长4.63% [7] 数字化建设 - 手机银行签约客户突破9,000万户 MAU达3,076万户 浦惠来了平台新增注册用户超百万户 [8] - 落地超50个人工智能标杆应用场景 建设千卡异构算力集群 [8]
浦发银行发布关于个人消费贷款贴息政策客户关注问题解答
金投网· 2025-08-26 03:10
政策覆盖范围 - 贴息政策适用于2025年9月1日至2026年8月31日期间浦发银行发放的个人消费贷款 不含信用卡业务 实际用于消费且可通过账户交易信息识别的部分 [1] - 贴息包括单笔5万元以下所有消费 以及单笔5万元以上家用汽车 养老生育 教育培训 文化旅游 家居家装 电子产品 健康医疗等重点领域消费 [1] - 信用卡含分期业务明确排除在贴息范围之外 [2] 贴息标准与限额 - 贴息利率为年化1% 且最高不超过贷款合同利率的50% [4] - 贴息计算基数为政策执行期内符合条件的消费汇总金额 单笔5万元以上消费以5万元为贴息上限 [4] - 每名借款人累计贴息上限为3000元 对应累计消费金额30万元 其中单笔5万元以下消费累计贴息上限为1000元 对应累计消费金额10万元 [5] 申请与操作流程 - 2025年9月1日起可办理个人消费贷款贴息 [3] - 客户需按一般贷款流程办理 签署补充协议并授权银行查询贷款发放账户以识别消费交易信息 [6] - i车贷客户由银行自动贴息 浦闪贷产品系统可自动识别的自动贴息 未能识别的可通过提供真实消费发票申请人工审核 [6] 资金处理与查询方式 - 符合贴息条件的客户在结息时 银行直接扣减财政贴息资金后收取贷款利息 [7] - 客户可通过手机银行APP或微信小程序自助查询贴息金额 银行也会通过手机短信告知 [8] 风险控制与合规要求 - 银行严格禁止提供虚假资质 材料 担保 交易 用途等行为 包括包装贷 职业背债人 高评高贷等套取贴息资金方式 [10] - 对审核未通过或违法违规套取贴息资金的 银行将扣减或追回 情节严重的纳入黑名单并追究法律责任 [10] - 银行不委托任何第三方办理贴息业务 不收取任何费用 客户需通过官方渠道申请以防诈骗 [9]
浦发银行(600000):数智化战略驱动五大赛道增长,资产质量改善打开估值修复空间
国盛证券· 2025-08-06 13:39
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目标价12.79元(2025年7月29日收盘价)[5][14]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长率6.4%,分别为477.1/508.8/545.66亿元[14][15] 核心观点 - 数智化战略驱动五大赛道增长:科技金融、供应链金融、普惠金融、跨境金融、财资金融协同发展,2025Q1营收/净利润同比+1.31%/+1.02%[1][2][3] - 资产质量持续改善:不良率从2017年2.14%降至2025Q1的1.33%,拨备覆盖率提升至186.99%[13][21] - 区位优势显著:长三角地区贡献45.95%营业利润,贷款余额1.84万亿元(占全行34.1%)[10][20] 战略赛道表现 科技金融 - 服务科技型企业8.75万户(+23.07% YoY),贷款余额6822亿元(+13.25% YoY),占贷款总额12.23%[2][19] 供应链金融 - "浦链通"服务907家核心企业,累计融资512.18亿元(+53.38% YoY),在线业务量1612.35亿元(+388% YoY)[2][31] 普惠金融 - 贷款余额4807.33亿元(+3.22% YoY),服务41.85万户小微企业(+1.97% YoY)[2][32] 跨境金融 - 跨境收付业务量4068亿元(+9.55% YoY),融资余额2553.73亿元(+13% YoY),活跃客户1.85万户[3][34] 财资金融 - AUM规模4.04万亿元(+4.12% YoY),浦银理财规模1.32万亿元(+29.57% YoY)[3][35] 财务指标 资产负债结构 - 贷款总额5.58万亿元(2025Q1,+3.49% QoQ),对公贷款占比58.97%(高于同业5.1pc)[11][20] - 存款总额5.47万亿元(+6.30% QoQ),定期存款占比60.3%(+3.84pc YoY)[12][20] 盈利能力 - 2024年净息差1.42%(优于同业16bps降幅),对公贷款收益率3.61%(降幅24bps,优于同业)[11][12] - 成本收入比29.16%(2024年),ROAE从2023年5.1%提升至2024年6.13%[15][21] 资本补充 - 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8.79%(2025Q1),500亿元可转债若全额转股可提升至9.29%[4][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