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sla Model X

搜索文档
Prediction: Lucid Group Sales Will Soar 211% Over the Next 18 Months if This Happens
The Motley Fool· 2025-09-26 08:20
Wall Street is excited about Lucid Group's potential.Wall Street analysts appear very bullish on Lucid Group's (LCID 0.20%) ability to boost sales over the next 18 months. This fiscal year, sales are expected to rise by 61%. Next year, another 93% growth in revenue is expected. In total, that means sales could jump by 211% in under two years.Why are sales expected to rise so much? And does this rapid sales growth make the stock a buy?You may be surprised by the answer to these questions. Lucid Group is bett ...
Tesla dodges trial and settles lawsuit over a deadly Autopilot crash
Business Insider· 2025-09-17 16:53
Tesla has avoided another jury trial over a deadly crash involving the electric carmaker's Autopilot driver-assist system. Elon Musk's company reached a deal this week to settle a lawsuit with the family of a 15-year-old boy who was killed in a 2019 California highway collision after a Tesla Model 3 slammed into the teen's father's pickup truck.Notice of settlement documents were filed in Alameda County Superior Court on Monday, just four weeks before the case was scheduled to go to trial. The documents sa ...
20 Years of Cars.com's American-Made Index: 2025 Results
Prnewswire· 2025-06-17 11:30
特斯拉主导2025年美国制造指数 - 特斯拉包揽前四名 Model 3首次登顶 Model Y S X分列2-4位 这是该公司自2020年上榜以来第二次实现此成就[1] - 吉普Gladiator排名第五 成为榜单中排名最高的美国制造皮卡[1] 汽车制造商表现分析 - 本田阿拉巴马工厂生产了今年前20名中的5款车型 包括Ridgeline Odyssey Passport Pilot和Acura MDX[2] - 通用汽车在榜单中拥有最多车型 继续保持行业主导地位[2] - 起亚乔治亚州工厂生产EV6和Sportage 大众田纳西州工厂生产ID4 后者是前20中仅有的两款非特斯拉电动车之一[2] 消费者行为趋势 - 51%的购车者表示关税促使他们寻找美国制造车辆 成本意识是主要驱动力[4] - 73%消费者考虑购买美国制造车辆以避免关税附加成本 74%愿意为支持美国就业多支付20%溢价[5] - 超过半数消费者加速购车计划以避免关税导致的价格上涨[4] 美国汽车制造业地理分布 - 榜单涵盖全美36家工厂 占运营中总装厂的77% 剩余11家工厂因生产特种车辆未上榜[6] - 上榜工厂50%位于南部 47%位于中西部 阿拉巴马州占17% 密歇根州和印第安纳州分别占15%和14%[7][8] - 这些工厂生产本田 丰田 通用 Stellantis 起亚和大众的高影响力车型 成为当地经济支柱[8] 行业长期趋势 - 榜单历史上从未有车型实现100%本土零部件含量 即使最"美国制造"的车辆也依赖全球供应链[9] - 前10名车型平均本土零部件含量从2006年的834%降至目前的703% 反映汽车生产全球化程度加深[9] 研究方法 - 排名基于五大因素 组装地点 美国汽车标签法确定的零部件采购 工厂就业人数与产量比例 发动机和变速箱来源[10]
Prediction: Buying Rivian Stock Today Could Set You Up for Life
The Motley Fool· 2025-06-04 22:15
特斯拉的独特地位 - 特斯拉股价自2010年以来上涨了27000% 小型初始投资可能已增值至数十万美元 [1] - 公司通过Elon Musk的领导拓展了多个高利润领域 包括电动汽车 太阳能 分布式能源和自动驾驶出租车 [1] - 特斯拉目前市值达到1万亿美元 短期内难以有竞争对手达到同等规模 [2] Rivian的增长潜力 - Rivian被认为是未来几年最具增长潜力的特斯拉竞争对手 [2] - 公司计划在明年推出首款大众市场车型R2 随后将推出更便宜的R3和R3X 预计售价均低于5万美元 [6] - Rivian目前市值仅为170亿美元 相比特斯拉有巨大增长空间 [9] 电动汽车行业前景 - 目前美国电动汽车销量占比不足10% 预计到2030年将接近20% 五年内增长超过一倍 [3] - 到2040年 美国市场电动汽车销量可能占据多数 为制造商提供数十年的增长机会 [4] - 一些发达国家电动汽车渗透率已超过90% 显示长期增长潜力 [4] 大众市场策略 - 特斯拉90%以上的销量来自Model 3和Model Y 起售价低于5万美元 [5] - Rivian目前仅有两款豪华车型 售价7万美元以上 但即将推出更便宜的大众市场车型 [6] - 能够提供低成本电动汽车的制造商将在未来行业增长中占据主导地位 [5] 估值比较 - Rivian股价仅为其销售额的3.1倍 而特斯拉为12.7倍 [10] - 尽管估值较低 Rivian缺乏特斯拉的其他增长业务如自动驾驶出租车 [9] - 投资者需要长期持有才能获得最大收益 类似特斯拉早期的股价表现 [10]
Is Lucid Group Stock Your Ticket to Becoming a Millionaire?
The Motley Fool· 2025-06-01 12:15
特斯拉历史表现 - 特斯拉股价自2010年以来上涨近28000%,36美元初始投资可增值至100万美元[1] - 特斯拉目前市值超过1万亿美元,90%销量来自平价车型Model 3和Model Y[5] - 2014至2019年特斯拉营收从30亿美元增至超200亿美元,但股价横盘震荡[9] Lucid集团发展策略 - Lucid当前仅销售两款豪华车型Lucid Air和Gravity SUV,定位类似特斯拉早期Model S/X[6] - 公司计划2026年推出中端平价车型,分析师预测2026年销量将增长96%[6][7] - 当前市值80亿美元,与特斯拉1万亿美元市值存在巨大差距[11] 电动车行业扩张路径 - 特斯拉验证了"先高端后平价"的扩张模式:通过豪华车型建立品牌再下沉大众市场[4][5] - 新造车企业需要投入数十亿美元和十年以上时间实现量产,存在客户接受度风险[3] - Lucid正复制特斯拉路径,但尚处发展早期阶段[6] 成长股投资特性 - 高增长股票需要极强耐心,特斯拉投资者曾经历五年横盘期后才获巨额回报[9][10] - Lucid当前市销率达8倍,估值未来可能剧烈波动[10] - 该类型投资仅适合风险承受能力强的长期投资者[11]
Where Will Lucid Group Be in 3 Years?
The Motley Fool· 2025-05-17 10:00
公司股价表现 - Lucid Group自2021年上市以来股价下跌超过80% [1] - 目前估值处于较低水平 但分析师预计2025年营收将接近翻倍 [1] 行业挑战与战略 - 电动汽车行业初创企业面临巨大资金压力 通常需要数十亿美元投入且盈利周期长达十年以上 [3] - Tesla通过高端车型树立品牌后逐步推出平价车型 目前90%销量来自Model Y和Model 3等平价车型 [4][5] 公司产品规划 - 当前产品线仅有两款车型:Lucid Air和Lucid Gravity SUV 后者预计推动2025年营收增长超75% [6] - 2026-2027年将推出三款售价低于5万美元的平价车型 管理层预期这将复制Tesla的增长路径 [7] 财务状况与风险 - 公司现金储备远低于Rivian和Tesla等竞争对手 单车亏损也更为严重 [10] - 未来需通过发债或增发股票融资 但融资条件和市场接受度存在不确定性 [12] 增长预期 - 2024年Gravity车型上市将显著提升销量增速 [8] - 若平价车型按计划推出 未来几年销售增速可能持续超预期 [7][10]
Could Lucid Group Stock Help You Retire a Millionaire?
The Motley Fool· 2025-05-02 07:15
特斯拉的增长策略 - 特斯拉自2010年以来股价上涨超过20,000% 初始投资5000美元现价值超过100万美元 [1] - 特斯拉2006年制定增长计划 从高价跑车Roadster(20万美元)起步 逐步推出Model S(6万美元)和Model X(7.5万美元) [2][3] - 特斯拉将利润再投资于更平价车型Model 3和Model Y 2025年这两款车型销量达170万辆 占绝对主导地位 [4] Lucid的发展路径 - Lucid当前年收入超8亿美元 但远低于特斯拉的1000亿美元年收入 [6][7] - Lucid已推出Air轿车和Gravity SUV 相当于特斯拉的Model S/X阶段 分析师预计2025年销售增长82% 2026年增长91% [7][8] - Lucid计划2026年底开始生产平价车型 复制特斯拉Model 3/Y策略 目标24个月内实现200%销售增长 [5][8] 行业增长逻辑 - 电动车公司长期增长关键在于推出大众可负担车型 特斯拉已验证该路径 Lucid正遵循相同策略 [5][11] - Lucid未来五年可能从年收入不足10亿美元的公司成长为更大规模企业 但需面对融资需求等挑战 [9] - 行业历史显示多数电动车初创公司失败 但成功复制特斯拉模式的企业可能获得巨大回报 [10]
陆家嘴财经早餐2025年4月12日星期六
Wind万得· 2025-04-11 22:25
热点聚焦 - 中国将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加征关税税率由84%提高至125% [3] - 商务部称美方对华加征关税已沦为数字游戏,中方将不予理会但坚决反制实质性侵害 [3] - 深交所明确中长期资金入市三大路线:产品端完善股债基衍供给,制度端优化交易机制,服务端构建场景化投资策略 [3] 环球市场 - 美国三大股指全线收涨,道指涨1.56%,标普500涨1.81%,纳指涨2.06%,本周累计涨幅分别达4.95%、5.7%、7.29% [5] - 欧洲三大股指涨跌不一,德国DAX跌0.92%,法国CAC40跌0.3%,英国富时100涨0.64% [5] - 亚太主要股指全线下跌,日经225跌2.96%,韩国综合指数跌0.5%,澳洲标普200跌0.98% [6] - 国际贵金属期货大幅上涨,COMEX黄金期货涨2.44%至3254.9美元/盎司,白银期货涨4.67%至32.195美元/盎司 [6] - 国际油价走高,美油主力合约涨2.35%至60.23美元/桶,布伦特原油涨1.99%至64.59美元/桶 [6] 宏观政策 - 国家金融监管总局要求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不得盲目负债扩张,支持通过发行金融债等补充资本 [11] - 国务院批复同意新增大连、宁波等9个城市纳入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 [12] - 上海发布促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措施,目标改制上市培育库企业突破1000家 [12] 国内股市 - A股主要股指全线反弹,上证指数涨0.45%,深证成指涨0.82%,创业板指涨1.36%,半导体板块爆发 [14] - 港股恒生指数涨1.13%,恒生科技指数涨1.8%,黄金与半导体板块领涨 [14] - 通富微电2024年净利润6.78亿元同比增长299.9%,紫金矿业季度净利润101.67亿元同比增长58.76% [18] 产业动态 - 四部门联合发文支持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提出构建高效股权融资模式等举措 [25] - 中国一季度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318.2万辆和307.5万辆,同比增长50.4%和47.1% [26] - 2024年中国游戏云市场规模达18.7亿美元同比增长7.1%,预计2029年达26亿美元 [26] 国际股市 - 特斯拉中国停止供应Model S和Model X新车,仅保留现车和二手车选项 [34] - 亚马逊计划今年支出千亿美元主要用于AI项目,谷歌将裁员数百人涉及安卓和Pixel团队 [34][35] - 微软放缓部分AI数据中心项目,包括暂停俄亥俄州10亿美元计划 [36] 商品市场 - 国内商品期货夜盘普遍上涨,20号胶涨2.67%,原油涨1.59%,沪锡涨1.52% [38] - 郑商所调整PTA等期货合约保证金标准和涨跌停板幅度 [38] - 国产电池级碳酸锂价格跌至7.16万元/吨,近5日累计跌2280元 [40] 债券外汇 - 银行间利率债走势分化,长债承压中短端受流动性支撑 [42] - 广东等地拟使用专项债收购存量闲置土地金额超1200亿元,已发行约402亿元 [42] - 在岸人民币对美元收盘报7.3245,本周累计调贬202个基点 [44]
3 things Tesla needs to do to make a comeback
Business Insider· 2025-04-03 12:55
文章核心观点 公司股价因对CEO马斯克的反对声浪下跌,Q1交付量同比降13%至336,700辆,远低于分析师预期,汽车销售业务陷入危机,需采取措施扭转局面 [1] 分组1:推出更多车型 - 特斯拉产品阵容老化是交付量下降的重要原因,自2023年2月以来交付量呈下降趋势,2023年2月美国月销量达60,325辆峰值 [2] - 自2023年Cybertruck推出后,公司未再推出新车型,Cybertruck虽在2024年小电动皮卡市场销量领先,但未能提升整体销量,2025年第一季度“其他车型”仅售出12,881辆 [3][4] - 全球汽车制造商纷纷进入电动汽车市场,美国市场电动汽车数量从2020年约19款增至78款,推出一款经济实惠的电动汽车对公司至关重要 [5] - 公司虽计划在2025年上半年生产经济实惠的电动汽车,但可能并非高销量产品,或许是Model 3或Model Y的新版本,难以在美国市场大幅提升销量 [7][8] 分组2:发布更先进技术 - 公司需推动电池技术进步以提高产能和降低成本,其中国竞争对手比亚迪不仅车型更多,还主导电池价值链,第一季度交付量达416,000辆,远超特斯拉 [9][11] - 比亚迪新推出的1,000 kW充电器可在五分钟内为电动汽车增加近250英里续航里程,是特斯拉当前250 kW充电器功率的四倍,特斯拉计划今年推出500 kW充电器,但仍不及比亚迪 [12] - 特斯拉在技术方面缺乏令人兴奋的进展,车辆采用400伏系统,而多数竞争对手采用800伏系统,虽计划今夏在奥斯汀推出机器人出租车服务,但竞争对手已推出且未盈利 [13] 分组3:加大广告宣传 - 公司传统上不愿做广告,依赖马斯克的社交媒体和口碑传播,2023年在股东询问后才开始增加广告支出 [15] - 随着竞争加剧和品牌受损,公司可通过大规模营销活动受益,虽有特朗普等的支持,但反特斯拉运动可能影响销售 [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