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OVU低碳云
icon
搜索文档
于逆境中交出稳健中报答卷,中电光谷(00798)凸显优势持续引领园区产业变革
智通财经网· 2025-09-25 09:03
行业整体状况 - 产业园区作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引擎 在汇聚创新资源 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驱动产业转型升级以及培育新质生产力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是区域经济结构优化的坚实支撑[1] - 2025年上半年园区产业仍处于深度调整阵痛期 受外部宏观环境与行业内部经营挑战的双重影响[1] - 行业正经历底层逻辑重塑 从政策套利转向市场生存 从地产思维迈向产业思维 从单一链条进化到生态协同 这是一场深刻的园区革命[1] - 2025年上半年一系列重要政策陆续出台 特别是《公平竞争审查条例实施办法》正式落地 推动园区招商从拼政策向拼服务和拼生态转变 带动整个产业加速洗牌[3] 公司战略转型 - 公司自2019年开启一体两翼战略转型 以园区运营为主体 园区开发为支撑 产业投资为引擎[3] - 战略转型本质是实现园区产业生态的深度融合与协同发展 推动从单一链条迈向生态协同 增强核心竞争力[4] - 战略转型已取得显著成效 形成以数字化为引领的全生命周期产业园区运营服务体系 在市场中展现较强竞争壁垒[4] - 公司坚定不移推进业务转型 以构建第二曲线为核心目标 将综合运营业务作为应对房地产市场长周期深度调整的根本之策[12]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收入14.71亿元 同比微增0.79% 期内净利润210.9万元 守住了盈利底线[1] - 除所得税前利润7223.9万元 同比增长104.37%[1] - 园区运营服务收入10.38亿元 占总收入比例高达70.6% 已成为核心业务[4] - 园区开发服务收入4.31亿元 同比增长22.8% 成为推动总收入微增的主要推动力[7] 业务板块分析 - 园区运营服务中设计与建造业务收入3.72亿元 占总收入25.3%[4] - 物业管理服务收入4.17亿元 同比增长10.8% 占总收入28.4% 在管面积3293.6万平方米 同比增长18.92%[6] - 物业租赁服务收入8020.2万元 增速达18.1% 团体餐饮与酒店服务收入7238.7万元 增速6.1%[6] - 能源服务收入4339.4万元 能源运营服务面积升至1235万平方米[6] - 产业园区空间销售收入3.15亿元 同比增长31.41% 销售总面积12.9万平方米[8] 运营指标 - OVU创客星作为华中区最大共享办公品牌 截至2025年6月30日已出租物业总面积达28.5万平方米[6] - 自持园区物业可出租面积95.8万平方米 已出租面积67.4万平方米 出租率70%[9] - 报告期内实现租金收入117.2百万元 较上年同期增长4.4%[9] - 产业园区新开工面积合计4.13万平方米 新竣工面积合计13.20万平方米[9]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在建面积合计58.23万平方米 储备优质产业园用地约532.0万平方米[9] 市场拓展与签约 - 上半年新增签约金额15.39亿元 同比增长8% 其中综合运营业务签约额同比大增31%[12] - 设计与建造服务新增签订南昌市新建区产业园OEPC项目合同 金额5.25亿人民币 同比大增117%[12] - 园区开发服务中办公类园区签约额同比增长13%[12] 未来发展部署 - 公司主动寻求对中国电子的战略协同价值 提出第五代产业园和第四代孵化器[13] - 将园区发展 孵化器建设与数据要素产业生态构建相结合 深挖产业协同价值[13] - 切实改善开发业务经营质量 以去库存 控风险 保现金流为目标 采取租售并举策略[13] - 新项目采用敏捷定制模式控制增量 深化圈层营销 加强跨区域协同招商[13] - 重构投资性物业经营管理体系 成立资产经营部作为统一经营管理机构[13] 产业投资布局 - 产业投资作为园区招商的重要抓手 是转型过程中的强力支撑点[9] - 中电中金和零度资本已组建多支产业投资基金 零度资本下设11支基金 助推数字城市 网络信息 智能制造 新材料4大领域发展[10] - 中电中金报告期内完成多个项目的融资及退出 实现良好的资金回笼和收益[10] 行业环境展望 - 进入下半年后国际贸易局势趋于缓和 市场预期货币及财政政策有望持续加码[11] - 美联储于9月开始新一轮降息 市场主流观点认为年内或将累计降息75个基点[11] - 新基建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核心方向有望从刺激政策中获益 低碳园区和高端产业园区作为新基建分支也有望迎来加速发展[11]
逆境中加速战略转型,中电光谷(00798)多维度布局夯实护城河显成效
智通财经网· 2025-05-13 00:27
行业现状 - 产业园区行业处于深度调整期,受全球经济动荡、地缘局势紧张及国内房地产低迷影响,供需矛盾突出,供应端放量导致市场饱和,需求端动能不足导致空置率攀升 [1] - 行业下行期带来严峻运营环境,但挑战中孕育机遇,企业需破局实现穿越周期 [1] 公司财务表现 - 2024年收入35.89亿元人民币,净利润1.06亿元,经营活动现金流连续6年为正 [1] - 收入与净利润同比下滑,但持续盈利和现金流稳健展现抗周期能力 [2] - 园区运营服务收入22.16亿元,占总收入62%,同比提升8个百分点,成为核心业务 [2] 战略转型与商业模式 - 采用"一体两翼"发展战略:园区运营为主体,园区开发为支撑,产业投资为引擎,构建轻重资产结合、长短周期互补的韧性模式 [2] - 创新"P+OEPC"综合运营商业模式,2024年斩获综合运营服务合同额6.77亿元 [3] - 知识服务类园区咨询业务签约合同超60个,金额超1亿元 [4] 数智化与低碳化进展 - 产业云软件销售签约3970万元,数智化转型带动物业管理外拓项目签约6120万元 [4][5] - 物业租赁收入1.11亿元,同比增长14.4% [5] - 低碳园区业务新增签约2.77亿元,同比增40%,分布式光伏签约装机23.22MW [5] 园区开发服务 - 开发服务收入下滑,但通过"敏捷定制"差异化竞争,签约面积超10万平方米,合同额超4亿元 [6] - 期末在建面积67.8万平方米,土地储备491.4万平方米,支撑长期发展 [7] 产业投资协同 - 零度资本组建4支基金,带动1.8万平方米园区空间协同,被投企业科隆新材料北交所上市 [7] - 中电中金聚焦电子信息技术产业链,被投企业公允价值达26.79亿元 [7] 2025年发展规划 - 构建"产业资源共享平台"新生态,通过数字技术重构园区发展范式 [9] - 全面推行敏捷定制建设,探索众筹式开发和集群设计 [9] - 推广"发电储电充电"一体化系统,主导编制《零碳园区评价标准》,打造低碳园区标杆 [10] 行业与公司前景 - 2025年下半年政策刺激预期增强,低碳园区、高端产业园区或受益于新基建政策 [11] - 产业云和低碳云渗透率突破临界点后可能爆发,成为第三增长曲线 [11] - 当前PB仅0.17倍,市值不足净资产两成,行业回暖或触发估值修复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