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N1植入物
icon
搜索文档
脑机接口专题政策+创新双轮驱动,商业化落地进入快车道
2025-08-14 14:48
脑机接口行业与公司关键要点 行业与公司 * 脑机接口行业涉及医疗和非医疗领域 包括侵入式 非侵入式和半侵入式技术路径[1][6] * 国内头部企业集中在北京 上海和深圳区域 如脑虎科技 新日达 博拓生物参股公司 翔宇医疗 爱朋医疗 强脑科技 创新医疗参股的博英脑机 新为医疗等[3][8][9][10][12][13][17][18][19][20] * 海外领先企业包括Neuralink Paradromics Precision Neuroscience Synchro Colonel Neurable等[3][5][11][13][14] 核心观点与论据 * 政策支持加速行业商业化落地 中国药监局优化全生命周期监管并明确产品注册标准 医保局将侵入式脑接口植入 取出及适配费纳入医疗服务价格项目 已在湖北和浙江等地落地[1][2] * 全球脑机接口市场规模2024年预计达26.2亿美元 未来十年医疗领域有望达150亿美元 消费医疗超250亿美元 总体潜在市场超400亿美元[1][4] * 侵入式脑机接口信号质量高但风险大 主要用于瘫痪或盲人患者 可实现精密设备控制 未来应用空间巨大[6][7] Neuralink已完成9例临床植入 其产品通过机器人标准化植入减少创伤 患者可通过思维操作电子设备[5][15][16] 国内企业如上海公司完成首例人体试验 预计2028年上市 脑虎科技完成运动和解码实验[3][9][10] * 非侵入式产品安全且可扩展 便携性高 在消费领域应用前景广阔 国内企业如翔宇医疗有超过20项研发项目 涵盖脑电采集和康复训练产品[12][13][17] 爱朋医疗的ABM系列麻醉监护仪已商业化[18] 强脑科技的仿生腿和仿生手已落地 助眠产品提升入睡速度90%以上[19] * 半侵入式产品风险相对可控 代表企业包括美国Precision Neuroscience和Synchro 以及国内新智达和博瑞康[11] * 一级市场融资活跃 2024年上半年国内发生14起投融资事件 总融资规模超过8亿元[1][5] 其他重要内容 * 技术路径分为非嵌入式 半嵌入式和嵌入式三类[6] 介入式技术避免开腹手术 创伤小恢复期短[11] 新为医疗填补国内介入式技术空白[20][21] * 创新医疗通过参股博英脑机布局非侵入式和介入式领域 B端外骨骼康复系统开展多中心临床试验 C端产品进入批量生产[19] * 行业处于前期成长阶段 政策驱动明确 目标2030年诞生全球影响力头部企业 2025年下半年至2026年临床数据验证和医保落地将加速[23][24] * 建议关注非侵入式管线丰富企业和侵入式 半侵入式技术壁垒高的差异化企业[22][25]
“全脑接口”登场,马斯克Neuralink发布会炸翻全场
虎嗅APP· 2025-06-29 13:21
核心观点 - Neuralink已成功为7名志愿者植入脑机接口设备,帮助他们恢复与物理世界的交互能力,如玩游戏、控制机械臂等[3][5][9] - 公司计划到2026年让盲人重见光明,2028年实现全人类与AI互联,彻底改变人类本质[5][12][53] - 最终目标是构建全脑接口,实现生物大脑与外部机器的高带宽连接,突破生物学极限[61][63][76] 技术进展 - N1植入体已帮助四肢瘫痪患者通过意念控制计算机,全球首位接受者Noland重获数字世界自由[14][15][17][19] - 渐冻症患者Bard和Mike通过脑机接口重新获得沟通和工作能力[24][25][27][28] - 第二代手术机器人将电极植入速度提升11倍至1.5秒/根,可深入大脑皮层下50毫米区域[77][79] 产品路线 - Telepathy:帮助运动障碍患者恢复独立,首个产品已应用[41][67] - Blindsight:通过眼镜和视觉层植入设备帮助盲人恢复视力,计划2026年实现[43][45][74] - Deep:针对神经系统疾病患者,电极可插入大脑任意区域[68] 研发规划 - 2025年:言语皮层植入,解码大脑信号为语音[74] - 2026年:电极增至3000个,实现盲视导航[74] - 2027年:通道数量达10000个,支持多设备植入[75] - 2028年:单植入物通道超25000个,治疗精神疾病并与AI集成[76] 技术原理 - 目标是将人机通信速率从每秒1比特提升至数兆/吉比特,释放数百万倍交流潜力[38][39] - 自研N1植入物创造全新大脑数据传输模式,连接生物神经网络与机器学习模型[80][81] - 提出交互神经元摩尔定律,感知更多神经元将颠覆人机交互方式[81]
马斯克脑机接口重磅更新!5名患者联机玩马里奥赛车,未来或能控制Optimus机械臂
搜狐财经· 2025-06-28 04:35
技术进展 - 接受Neuralink脑机接口的患者数量已增长至7位,新增功能包括多人联机游戏、意念操作机械臂、用Fusion 360画图纸等 [2] - 光标校准体验升级,植入手术后仅需15分钟实现流畅控制,新版手术机器人植入一条线状电极仅需1.5秒(原为17秒),速度提升11倍 [4] - 首位用户Nolan通过设备实现纯意念控制电脑光标,操作精度首日打破数十年脑机接口研究纪录 [7] - 患者平均每周独立使用脑机接口时长超过50小时,最高每周使用量超过100小时 [7] - 新一代手术机器人针头可深入大脑50毫米,覆盖99%人群的解剖结构,植入时间从17秒缩短至1.5秒 [23] - 针头模块制作成本从350美元降低至15美元,制作时间从24小时缩短至30分钟 [25] 产品规划 - 2026年计划将植入体植入语言皮层实现词汇思维解码,Blindsight项目明年开始首例临床测试 [4] - 未来数年内植入体电极数量将增长至2.5万条,最终目标是实现全脑接口 [4] - 正在研发三种产品:Telepathy(帮助运动障碍患者)、Blindsight(帮助盲人恢复视力)、神经调节(治疗精神疾病和疼痛) [10] - 2026年电极数量从1000个增至3000个,迎来首位盲视参与者 [12] - 2027年通道数量提升至10000个,首次实现多区域同步植入 [14] - 2028年每个植入物通道数超过25000个,覆盖全脑区域并与AI深度集成 [16] 技术突破 - 机器学习团队将脑机接口系统校准时间从数小时/天缩短至15分钟 [18] - 定制S2芯片专为电刺激优化,支持1680个通道,可精准控制不同脑区激活模式 [20] - 已完成从有线版本到完全无线化植入物的技术迭代,N1植入物采用无线充电和数据传输技术 [27] - 与西门子合作获取先进扫描设备,已扫描超过50人建立人类结构和功能解剖学数据库 [27] 商业化进展 - 已完成7例植入手术,获得在加拿大、英国和阿联酋启动试验的批准 [5] - 6月初完成一轮6.5亿美元融资,估值突破100亿美元 [29] - 计划进一步提高产量,扩大临床试验范围,增强植入体功能拓展应用场景 [29] 行业动态 - 中国首例侵入式脑机接口临床试验已完成,患者2-3周训练后实现下象棋、玩赛车游戏等功能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