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te X

搜索文档
苹果MacBook Air 11吋寿终正寝,平板杀死了小屏笔记本电脑?
36氪· 2025-09-22 10:47
小屏笔记本不是苹果的专属 想分析这类小屏笔记本那命中注定的消亡结局,我们还得从这类笔记本「风光」的时候说起。事实上,屏幕尺寸在 13 英寸以下的笔记本电脑市场,曾经是 整个 PC 行业最热闹的竞技场,不少我们熟悉的笔记本品牌,都曾推出过这类小屏笔记本电脑。 比如现在已经易手的 VAIO 笔记本,在十年前就是这类超小屏笔记本的代名词:VAIO P、VAIO X 等产品更是用极致的便携能力开创了「口袋笔记本」的新 品类。 图片来源:VAIO 苹果对小屏笔记本的尝试,终于结束了。 2025 年 9 月 1 日,苹果将 MacBook Air 11 英寸(2015 早期版)正式列为了过时产品。从此以后,苹果将不再对 MacBook Air 11 英寸机型提供技术支持和售 后服务。不过在雷科技看来,属于超小屏幕笔记本的时代,其实在 2018 年全新 iPad Pro 登场的那一天起,就正式结束了。 当然了,便携本也不仅仅有 VAIO 这种高端「奢侈品」,华硕过去也推出过自己的 EeePC 轻薄上网本——低价、小巧、预装 Linux 或低配 Windows,一度 让很多人觉得「笔记本也可以很便宜」。随后,宏碁、惠普、戴尔 ...
迟到七年的折叠屏iPhone,是「最不苹果」的苹果产品
36氪· 2025-07-23 00:06
折叠屏iPhone产品信息 - 苹果计划在2026年底推出首款折叠屏iPhone,售价不低于2000美元[4] - 产品采用左右折book style设计,展开后屏幕从5.5英寸变为7.8英寸[6] - 折叠厚度9-9.5毫米,展开后4.5-4.8毫米,硬件水平介于OPPO Find N5与华为Mate X6之间[7] - 采用三星显示器提供的可折叠OLED屏幕及类似Galaxy Z Fold的核心组件[9] - 研发"无折痕"折叠屏技术,内部代号V68,有大小两个方案[9] - 铰链采用不锈钢和钛合金复合材料,中框为钛合金材质[9] - 可能重新采用指纹解锁方案替代Face ID[10][11] 折叠屏iPhone市场定位 - 产品被定义为"真正的AI手机",具备多模态和跨app能力[20] - 7.8英寸屏幕接近iPad mini尺寸,可能整合手机与平板功能[15][16] - 通过AI agent实现多任务多窗口交互,如旅游行程规划等场景[21] - 预计2026年Q4量产,2027年上市[22][24] 折叠屏手机行业现状 - 2019年三星推出首款折叠屏Galaxy Fold,华为随后发布Mate X[3] - 2025年MWC出现传音Infinix竖向三折叠,华为推出Pura X[3] - 2023年中国折叠屏手机出货量700万台,仅占智能手机市场2%[24] - 2024年Q3折叠屏显示屏出货量首次同比下降[24] - 行业面临市场疑虑,需要爆款证明折叠屏的价值[26][28] 产品挑战与竞争 - 苹果入场较晚,打破其"先行者"形象,更像跟随者[6] - 售价高昂(约15000元),可购买iPhone+iPad+Mac组合[29] - 需解决折痕问题并证明AI手机概念的可行性[9][20][30]
迟到七年的折叠屏 iPhone,是「最不苹果」的苹果产品
36氪· 2025-07-21 07:20
折叠屏iPhone产品信息 - 苹果计划在2026年底推出首款折叠屏iPhone,售价不低于2000美元[1][11] - 采用左右折book style设计,展开后屏幕从5.5英寸变为7.8英寸[2] - 折叠厚度9-9.5毫米,展开后4.5-4.8毫米,硬件水平相当于2024年下半年新机[2] - 使用三星显示器提供的可折叠OLED屏幕等核心组件[4] - 采用不锈钢和钛合金复合材料铰链及钛合金中框[4] - 可能重新引入Touch ID指纹解锁方案[5] 产品定位与技术创新 - 被定义为"真正的AI手机",具备多模态和跨app能力[9] - 研发"无折痕"折叠屏技术,内部代号V68[4] - 将应用超薄iPhone的高密度电池技术[4] - 展开后7.8英寸屏幕接近iPad mini尺寸[7] - 通过AI agent实现多任务多窗口交互[9] 市场竞争格局 - 三星2019年率先推出Galaxy Fold,华为紧随其后推出Mate X[1] - 2025年MWC大会上出现传音Infinix竖向三折叠产品[1] - 华为2025年3月推出Pura X折叠屏手机[1] - 2023年中国折叠屏手机出货量仅700万台,占智能手机市场2%[13] - 2024年Q3折叠屏显示屏出货量首次同比下降[13] 行业挑战与前景 - 折叠屏手机尚未实现"一机多用"的愿景[14] - 市场需要爆款产品证明折叠屏的价值[16] - 折叠屏iPhone的高售价带来更高期待[17] - 行业面临"折叠屏手机到底能做什么"的疑虑[16]